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6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sTnI、PTH及BNP水平与CKD5期患者高血压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汪林翠 高凤威 +1 位作者 姚杰 周强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88-89,9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hsTnI)、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浆钠尿肽(BNP)水平与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高血压分级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5例CKD5期并伴有不同程度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高血压I级(甲组)17例,IⅡ级(乙组...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hsTnI)、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浆钠尿肽(BNP)水平与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高血压分级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5例CKD5期并伴有不同程度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高血压I级(甲组)17例,IⅡ级(乙组)26例,Ⅲ级(丙组)42例,30例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hsTnI、PTH及BNP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并分析其与高血压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甲、乙、丙组患者hsTnl、PTH及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hsTnl、PTH及BNP水平与高血压分级均为强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hsTnI、PTH及血浆BNP水平与CKD5期患者高血压分级相关性强,对于CKD5期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血压 hsTnl PTH bnp
下载PDF
瓣膜置换联合冠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血清IL-17、IL-6及BNP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刘怡雪 王海彦 李少珂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481-484,489,共5页
目的 探讨瓣膜置换联合冠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及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式... 目的 探讨瓣膜置换联合冠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及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予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与试验组40例(予冠脉旁路移植术+瓣膜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胸比]、炎性因子[IL-17、IL-6]、心衰因子[心钠肽(ANP)、BNP]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8.9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ICU监护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LVEDD、心胸比较对照组低,LVEF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IL-6、IL-17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ANP、BNP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并瓣膜患者进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瓣膜置换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6、IL-17、BNP水平,改善其心功能,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并瓣膜疾病 瓣膜置换术 冠脉旁路移植术 IL-17 IL-6 bnp
下载PDF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BNP、CA125表达水平及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车驰 田鑫 +4 位作者 彭双凤 王晓琳 陈智勇 黄婉清 李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中医证型与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纳入的HFrE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记录各...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中医证型与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纳入的HFrE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记录各证型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左心超声心功能指标、BNP及CA125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FrEF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BNP及CA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等级之间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CA125与HFrEF中医证型呈正相关。结论HFrEF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分布在阳虚水泛证,BNP及CA125值基本随中医证型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痰饮阻肺证、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脱证顺序递增,对于辅助HFrEF的辨证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 中医证型 CA125 bnp 心功能分级
原文传递
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D-D、BNP、 CysC、Hcy及hs-CRP的差异性分析
4
作者 张慧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期0161-016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D-D、BNP、CysC、Hcy及hs-CRP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诊断和治疗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75例(观察组)和进行体检的非心衰老年人40例(对比组)参与研究。根据观察组的NYH... 目的: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D-D、BNP、CysC、Hcy及hs-CRP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诊断和治疗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75例(观察组)和进行体检的非心衰老年人40例(对比组)参与研究。根据观察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Ⅱ级组25例、Ⅲ级组25例、Ⅳ级组2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浆D-D、BNP、CysC、Hcy及hs-CRP检测,并对观察组进行规范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观察组(含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对比组的血浆D-D、BNP、CysC、Hcy及hs-CRP。结果: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D-D、BNP、CysC、Hcy、hs-CRP均高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D-D、BNP、CysC、Hcy、hs-CRP均低于治疗前(P<0.05);Ⅱ级组的血浆D-D、BNP、CysC、Hcy、hs-CRP低于Ⅲ级组、Ⅳ级组(P<0.05);Ⅲ级组的血浆D-D、BNP、CysC、Hcy、hs-CRP低于Ⅳ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D-D、BNP、CysC、Hcy及hs-CRP与健康人对比更高,且心功能分级越高的患者上述指标的水平越高,这些指标可用于临床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病情的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分级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D-D bnp CYSC HCY HS-CRP
下载PDF
Hcy、BNP及Tei指数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
5
作者 林锦英 严锋燕 沈建山 《西藏医药》 2024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脑钠肽(BNP)、心肌运动指数(MPI)即Tei指数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双腔全自动心脏永久起搏器或单腔同步型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88例,根据患者起...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脑钠肽(BNP)、心肌运动指数(MPI)即Tei指数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双腔全自动心脏永久起搏器或单腔同步型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88例,根据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情况分为左心功能不全组(n=35)和左心功能正常组(n=53)。对比两组Hcy、BNP及Tei指数及LVEF、LVEDV水平,分析Hcy、BNP及Tei指数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LVEF、LVEDV的相关性。结果①左心功能不全组Hcy、BNP及Tei指数均高于左心功能正常组(P<0.05);②左心功能不全组LVEF低于左心功能正常组、LVEDV高于左心功能正常组(P<0.05);③经Pearson直线分析得出,Hcy、BNP及Tei指数的表达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LVEF值呈负相关,与LVEDV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Hcy、BNP及Tei指数表达增加可诱发患者左心室心肌的重构,提升左心功能不全发生几率,临床可根据该水平变化制定干预方案,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Y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bnp TEI指数 左心室收缩功能
下载PDF
心功能不全检查与诊断中血清BNP检验的作用
6
作者 曾丽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82-0085,共4页
探究心功能不全检查与诊断中血清BNP检验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心功能不全患者102例及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02例进行研究,其中患病者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BNP水平及不同心功能等级的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BNP水平... 探究心功能不全检查与诊断中血清BNP检验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心功能不全患者102例及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02例进行研究,其中患病者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BNP水平及不同心功能等级的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BNP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增加,BNP水平也随之升高,P<0.05。结论 血清BNP检验在心功能不全的检查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作为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诊断指标,监测治疗效果以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此外,血清BNP与其他临床指标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因此,血清BNP检验在临床实践中应得到广泛应用,并进一步完善其在心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不全 检查与诊断 血清bnp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BNP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7
作者 张盛 李佳 +3 位作者 刘金成 张应宝 葛成涛 车武强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肾素(RE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脑钠肽(BNP)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金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CHF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66名健康人作为健康...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肾素(RE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脑钠肽(BNP)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金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CHF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66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两组REN、AngⅡ及BNP水平;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REN、AngⅡ、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REN、AngⅡ及BNP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NE、AngⅡ及BNP水平对CHF的预测价值。结果CHF组REN、AngⅡ及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REN、AngⅡ、BNP水平比较: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表明,REN、AngⅡ、BNP与LVEDD、LVES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且REN、AngⅡ、BNP与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REN、AngⅡ及BNP三者联合(REN+AngⅡ+BNP)诊断为0.901,明显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CHF患者REN、AngⅡ及BNP水平均异常增高,且三个指标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呈显著相关性,上述因子有望成为临床诊断CHF及评估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脑利钠肽 心功能
下载PDF
肾功能联合BNP及血清白蛋白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发Ⅰ型心肾综合征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德菲 邢孔玉 +1 位作者 李闰梅 陈玉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2-265,共4页
目的 探讨肾功能联合B型脑钠肽(BNP)及血清白蛋白(Alb)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发Ⅰ型心肾综合征(CRS1)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纳入12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CRS1组(n=49)和非CRS1组(n=49)。比较两组临床、实验室和心脏超声... 目的 探讨肾功能联合B型脑钠肽(BNP)及血清白蛋白(Alb)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发Ⅰ型心肾综合征(CRS1)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纳入12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CRS1组(n=49)和非CRS1组(n=49)。比较两组临床、实验室和心脏超声检查资料,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CRS1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明确这些危险因素联合应用的预测效能。结果 同非CRS1组相比,CRS1组合并慢性肾脏病比例、Charlson并发症指数、血肌酐、尿素氮、BNP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升高,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Alb均显著下降(均P<0.05)。合并慢性肾脏病(OR=7.54)、Charlson并发症指数(OR=1.26)、eGFR(OR=0.92)、BNP(OR=1.004)及Alb(OR=0.91)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CRS1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表明,联合指标鉴别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CRS1的AUC为0.88,敏感性为93.9%,特异性为72.0%。结论 联合运用这些危险因素对于评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发CRS1具有较高地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 B型脑钠肽(bnp) 血清白蛋白(Alb) 心力衰竭 Ⅰ型心肾综合征
下载PDF
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孕妇血清BNP、ATⅢ、Anti-β2-GPI水平对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建丽 李慧 +2 位作者 吴小妹 周玉华 马燕琳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596-601,共6页
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PTS-RSA)孕妇血清脑钠肽(BNP)、抗凝血酶-Ⅲ(ATⅢ)、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PI)水平对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PTS-RSA孕妇13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RSA但不伴PTS孕妇68例为对照1组,正常孕妇6... 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PTS-RSA)孕妇血清脑钠肽(BNP)、抗凝血酶-Ⅲ(ATⅢ)、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PI)水平对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PTS-RSA孕妇13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RSA但不伴PTS孕妇68例为对照1组,正常孕妇68例为对照2组。检测三组血清BNP、ATⅢ、Anti-β2-GPI水平,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BNP、ATⅢ、Anti-β2-GPI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TS-RSA孕妇保胎失败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BNP、ATⅢ、Anti-β2-GPI预测保胎失败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BNP、Anti-β2-GPI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1组高于对照2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ATⅢ水平低于对照1组,对照1组低于对照2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BNP、Anti-β2-GPI低于治疗前,ATⅢ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调整年龄、流产次数、饮酒史、月经情况、孕前调理后,治疗前后BNP、ATⅢ、Anti-β2-GPI水平仍与保胎失败有关(P<0.05);治疗后血清BNP、ATⅢ、Anti-β2-GPI水平联合预测保胎失败的AUC最大,为0.833。结论 BNP、ATⅢ、Anti-β2-GPI的表达与PTS-RSA的发生、转归有关,通过检测上述指标水平有助于预测孕妇保胎情况,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p ATⅢ 复发性流产 血栓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炎症介质、BNP、ApoA1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若丹 柯英 +1 位作者 曹美 吴雨虹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炎症介质、脑钠肽(BNP)、载脂蛋白A1(ApoA1)的影响。方法纳入24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炎症介质、脑钠肽(BNP)、载脂蛋白A1(ApoA1)的影响。方法纳入24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BNP、ApoA1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息及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_(1)/FVC均上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呼出气一氧化碳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poA1水平均上升,BN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ApoA1较对照组升高,BNP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疾病影响力、呼吸症状及活动受阻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和血清BNP水平,调节血清ApoA1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COPD 肺功能 炎质介质 bnp APOA1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BNP、NT-pro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芸 朱永新 张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脑利钠肽(BNP)、N端脑纳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到2022年6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CHF患者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脑利钠肽(BNP)、N端脑纳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到2022年6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CHF患者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浆BNP、NT-proBN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率均较治疗前降低,每搏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每搏量、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NP、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BNP、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低血压、肾功能损伤、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为6.45%,低于对照组(2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NT-proBN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力衰竭 脑利钠肽 N端脑纳肽原
下载PDF
BNP、sTREM⁃1及Hcy检测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作用分析
12
作者 刘卫永 张莉 杨帆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9期1552-1555,共4页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评估心力衰竭(HF)患者左心功能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02例HF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评估心力衰竭(HF)患者左心功能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02例HF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6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时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BNP、sTREM⁃1、Hcy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同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BNP、sTREM⁃1及Hcy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入院时BNP、sTREM⁃1、Hcy以及LVEDD水平均较对照组高、LVEF水平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经治疗7 d后BNP、sTREM⁃1、Hcy及LVEDD水平均有下降,LVEF水平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Ⅱ级>Ⅲ级>Ⅳ级,LVEDD:Ⅱ级<Ⅲ级<Ⅳ级;BNP、sTREM⁃1、Hcy水平:Ⅱ级<Ⅲ级<Ⅳ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NP、sTREM⁃1及Hcy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P<0.05)。结论对HF患者的血清BNP、sTREM⁃1及Hcy水平进行检测,对监测左心功能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后续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p sTREM⁃1 HCY 心力衰竭 左心功能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血液透析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洪波 叶晓燕 +1 位作者 宋成虎 李宇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0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血液透析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惠阳三和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血液透析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惠阳三和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采取缬沙坦联合左卡尼汀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监测指标与心力衰竭纠正、心功能改善2级、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7.42%(χ^(2)=7.891,P=0.005);治疗12周后,2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室间隔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左室射血分数、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碳酸氢离子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减小、升高或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心力衰竭纠正、心功能改善2级及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3%vs.6.45%,χ^(2)=0.350,P=0.554)。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血液透析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确切,可加速改善患者病情,改善心功能及心力衰竭,并降低BNP水平,改善血气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慢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左卡尼汀 治疗效果 bnp
原文传递
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BNP、RDW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仙玲 杨辉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574-1575,共2页
目的探究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脑利钠肽(BN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衰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方法进行用药,观察组则应用环磷腺... 目的探究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脑利钠肽(BN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衰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方法进行用药,观察组则应用环磷腺苷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结合用药,比较两组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BNP、RDW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腺苷 沙库巴曲缬沙坦 慢性心衰 bnp RDW
下载PDF
血清BNP、CRP联合LVMI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春梅 张寅丹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2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BNP、CRP联合LVMI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38)和非MACE组(n=82),比较两组的血清BNP... 目的探讨血清BNP、CRP联合LVMI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38)和非MACE组(n=82),比较两组的血清BNP、CRP水平以及LVM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BNP、CRP联合LVMI预测MACE发生的价值。结果MACE组的血清BNP、CRP水平以及LVMI均高于非MACE组(P<0.05)。血清BNP、CRP、LVMI联合检测预测MACE发生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BNP、CRP及LVMI联合检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p CRP LVMI 急性心肌梗死 MACE 预测价值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衰后BNP水平及造血功能的效果
16
作者 李欣 徐建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评价BNP水平及造血功能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血...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评价BNP水平及造血功能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血管紧张素、利尿、低流量吸氧、纠正水电解质、酸解、强心等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托美洛尔,12.5 mg/次,2次/d),治疗组予以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20 mg/次,1次/d),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及血清BNP水平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2,P=0.008);治疗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DV、LVESV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N末端B型脑钠尿肽(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脑钠肽(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T-ProBNP、Hs-CRP、BN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1.67%)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7,P=0.004)。结论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BNP水平,提高了患者造血功能,可用于临床治疗慢性心衰,同时不良反应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他汀类药物 慢性心衰 bnp水平 造血功能
下载PDF
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及对ST2、NT-pro 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彦彦 薛培举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探讨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0月于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4例。2组均给予常规心衰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 目的 探讨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0月于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4例。2组均给予常规心衰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SGLT2抑制剂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2组血糖及血清ST2、NT-pro BNP水平,并监测心脏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血清ST2、NT-pro 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且与研究组较对照组有更为明显的降低(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D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有更为明显的降低(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SV、6MW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更为明显的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 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及血清ST2、NT-pro BNP水平,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力衰竭 SGLT2抑制剂 ST2水平 NT-pro bnp水平
下载PDF
cTnI、CKMB、Myo、UA、BNP与老年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徐慧敏 李丹丹 +1 位作者 刘玉茹 李彦明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6期1042-1046,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尿酸(UA)、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103例老年CHF患者... 目的分析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尿酸(UA)、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103例老年CHF患者作为心力衰竭组,根据老年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Ⅱ级组(n=28)、Ⅲ级组(n=44)和Ⅳ级组(n=31),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CHF患者血清c TnI、CKMB、Myo、UA、BNP水平及健康对照组、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CHF患者平均室壁应力(MWS)、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因子与老年CHF患者血清因子与心功能分级和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清cTnI、CKMB、Myo、UA、BN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CHF患者血清cTnI、CKMB、Myo、UA、BNP水平呈升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及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CHF患者MWS、LVMI呈升高趋势,LVEF呈降低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CHF患者血清cTnI、CKMB、Myo、UA、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MWS、LVM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cTnI、CKMB、Myo、UA、BNP水平升高,其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及MWS、LVM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血清cTnI、CKMB、Myo、UA、BNP水平有助于老年CHF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红蛋白 尿酸 脑钠肽
下载PDF
温阳培土汤对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清白蛋白、BNP、内皮素1影响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滕嘉嘉 王志萍 +4 位作者 张颖 王建杰 董磊 陈琳 刘新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405-407,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客观评价温阳培土汤对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临床研究方法。61例膜性肾病患者在基础治疗之上,予自拟温阳培土汤口服,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实验室理化指标改善情... 目的:本研究旨在客观评价温阳培土汤对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临床研究方法。61例膜性肾病患者在基础治疗之上,予自拟温阳培土汤口服,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实验室理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24周,临床控制9例,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2%。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Alb、BNP、ET-1、24 h UTP、TC、LDL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培土汤对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减少尿蛋白定量,改善水肿情况,降低B型钠尿肽及内皮素ET-1水平具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培土汤 膜性肾病 血清白蛋白 bnp 内皮素1
下载PDF
血清BNP、LCN-2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的临床价值
20
作者 陈利广 沈雪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28期18-21,25,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BNP、LCN-2检测在慢性心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心衰的患者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在该院实施的9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该院体检且结果显示心脏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共纳入90例... 目的 探讨血清BNP、LCN-2检测在慢性心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心衰的患者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在该院实施的9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该院体检且结果显示心脏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共纳入90例,对比两组血清BNP、LCN-2检测水平,分析其对急慢性心衰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LCN-2(89.678±17.48)ng/mL、BNP(2568.11±478.28)pg/mL均高于对照组(60.04±15.31)ng/mL、(196.41±47.4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82、24.543,P<0.05);观察组随心功能分级升高,BNP及LCN-2水平同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61、602.689,P<0.05);观察组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76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4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的BNP及LCN-2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8、2.221,P<0.05)。结论 BNP及LCN-2水平变化对于评价慢性心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可靠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p LCN-2 慢性心衰 心衰程度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