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Baizhi particles by ultrafine pulveriz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Lian-wei Yang Peng Sun +2 位作者 Guo-sheng Gai Yu-fen Yang Yu-rong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47-251,共5页
Baizhi, as a medicinal plan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useful for the treatment of aches and pains in China.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Baizhi particles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ultrafine pulverization... Baizhi, as a medicinal plan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useful for the treatment of aches and pains in China.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Baizhi particles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ultrafine pulverization. To study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Baizhi, the raw plant material of Baizhi was ground to 6 μm particles by a high speed centrifugal sheering (HSCS) pulverizer. The micron 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mperatorin is one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Baizhi, and its extraction yield is determined to evaluate the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Baizhi powder. Imperatorin was analyz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ultrafine pulverization, the plant cell walls are broken into pieces and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imperatorin is increased by 11.93%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碎 理化特性 白芷 颗粒 物理化学特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光学显微镜
下载PDF
Explore the direct and/or the synergistic 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of wind-dispelling herbs involving Fangfeng and Baizhi on hypertensive rats with liver-yang hyperactivity based on vasoactive substances
2
作者 Bo Liang Feng-Ying Luo Hui-Ling Liao 《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 2018年第1期19-28,共10页
目的:通过肝阳上亢型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实验来探索“风药”(防风,白芷)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降压增效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筛选雄性SD大鼠,计算机随机分组后制备肝阳上亢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组予以相应药液灌... 目的:通过肝阳上亢型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实验来探索“风药”(防风,白芷)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降压增效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筛选雄性SD大鼠,计算机随机分组后制备肝阳上亢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组予以相应药液灌胃4周,然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ELISA法测定血清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PGF1a)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相比,风药组大鼠血压及血清ET与TXB2并没有明显降低(P〉0.05)血清NO与6-K-PGF1a并没有明显增高(P〉0.05),但是卡托普利组、天麻钩藤饮Ⅰ号组血压及血清ET与TXB2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相比,卡托普利组、天麻钩藤饮Ⅰ号组血清NO与6-K-PGF1a均明显增高(P〈0.05).有趣的是,风药+天麻钩藤饮Ⅰ号联合治疗组的大鼠血压及血清ET与TXB2较风药组及天麻钩藤饮Ⅰ号单药组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血清NO与6-K-PGF1a较风药组及天麻钩藤饮Ⅰ号单药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1.风药单独降压作用并不明显,但可以增强天麻钩藤饮Ⅰ号的降压作用;2.风药与天麻钩藤饮Ⅰ号联合增效机制可能与降低ET与TXB2及上调NO与6-K-PGF1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上亢型肾性高血压 血管活性物质 风药(防风、白芷) 天麻钩藤饮Ⅰ号 联合增效机制
下载PDF
HS-SPME-GC-MS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技术在白芷挥发油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陈伟兰 黎映琼 罗球珠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究HS-SPME-GC-MS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技术在白芷挥发油中的应用。方法对白芷块茎、根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组成,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予以PCA技术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 目的探究HS-SPME-GC-MS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技术在白芷挥发油中的应用。方法对白芷块茎、根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组成,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予以PCA技术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以获得各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从选择白芷样本的块茎、根茎部位挥发油获得率分别为6.1%以及7.5%。选择的块茎、块根部位内挥发油在种类以及含量上存在差异性,并鉴定出68种化合物,其中块茎获得化合物共51个,占总量75.00%,从根茎中鉴定5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86.76%,白芷块茎、根茎2个不同部位化合物占比不同,其中以十二(烷)醇、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十六碳酸含量最大,α-蒎烯、α-新丁香三环烯、杜松三烯、月桂醇醋酸酯、τ-木罗醇、环十二碳烷、5,8,1-十七碳三烯醇、十八(烷)醇、十六(烷)醇、十六碳酸、十四碳醛、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十八碳二烯酸甘油三酯、十二(烷)醇等均存在较大差异。PCA分析亦进一步验证了其异同。结论白芷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种类及所占比均存在差异,可为白芷开发及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SPME-GC-MS分析 主成分分析技术 白芷挥发油
原文传递
白芷香豆素提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明华 赵二劳 +2 位作者 杨洁 王桂林 范建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4-237,共4页
中药白芷(Angelica Dahurica Radix)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香豆素类成分是其主要功能活性物质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近年来(2011年后),国内有关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主要有溶剂提取法、微波辅助提... 中药白芷(Angelica Dahurica Radix)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香豆素类成分是其主要功能活性物质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近年来(2011年后),国内有关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主要有溶剂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和超临界CO_(2)提取法,各种提取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明显不足,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尚未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选择,进而发现一种能高效提取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方法。近年来(2011年后),国内有关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主要有抗氧化、抗癌、抗炎、抑菌和镇痛等,尚不够全面和完善,白芷香豆素药理作用研究极为有限,许多药理作用尚未明晰,有关白芷香豆素量效、作用机制研究还很少,特别是白芷香豆素药理作用研究多为实验室研究,缺乏临床应用研究数据,不足以为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可见,有关白芷香豆素产业化生产和应用还任重道远。以近年来(2011年后)国内发表文献为依据,归纳综述白芷中香豆素提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白芷中香豆素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香豆素 提取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王柏枝辨治早泄经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天琪 邹新蓉 +1 位作者 王长江 潘明奇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当今社会,男性面临紧凑的工作与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无节制等较为常见,在此背景下男科性功能障碍疾病多发,早泄多见。本文依据个人跟师心得,总结王柏枝教授治疗早泄的经验,其注重辨证论治,主张肾肝心脾、心理一体化治疗,提出“泄必有... 当今社会,男性面临紧凑的工作与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无节制等较为常见,在此背景下男科性功能障碍疾病多发,早泄多见。本文依据个人跟师心得,总结王柏枝教授治疗早泄的经验,其注重辨证论治,主张肾肝心脾、心理一体化治疗,提出“泄必有痿”,并燮理阴阳,使阴阳归于权衡。自拟经验方效果显著,慕名而来者甚多,深受广大求医者的好评。王柏枝教授治疗早泄的经验体现出了中医辨证论治性功能障碍方面的优势,给予了我们治疗早泄的新的角度与方法,给临床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泄 王柏枝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芷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研究
6
作者 张立健 贾立 申利群 《壮瑶药研究》 2023年第1期186-188,共3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中药白芷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以及文献检索以获取白芷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其中筛选条件选为OB≥30%和DL≥0.18,利用GeneCards和在线遗传数...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中药白芷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以及文献检索以获取白芷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其中筛选条件选为OB≥30%和DL≥0.18,利用GeneCards和在线遗传数据库筛选白芷活性成分中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潜在靶标,收集整理数据,将白芷活性成分和共同作用靶标导入Cytoscape中绘画出网络数据图。结合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的Network Analyzer工具分析得出潜在靶标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潜在靶标基因进行基因分类富集分析与通路富集分析,探究其作用机制。结果:从白芷中筛选出活性成分22个,作用于62个靶标,其中重要活性成分有β-谷甾醇、豆甾醇、别欧前胡素、8-氧甲基异欧前胡内酯等;药物活性成分主要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来发挥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作用。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白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分子作用机制,白芷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方式发挥治疗的效果,为进一步研究白芷药效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靶标 过敏性鼻炎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药白芷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被引量:52
7
作者 黄璐琦 王敏 +3 位作者 付桂芳 杨滨 王年鹤 袁昌齐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57-459,共3页
目的:对中药白芷的种质资源进行分析。方法:用12个随机引物对野生白芷、杭白芷的4个居群超过17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共扩增出4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6个,占6.5%;祁、杭白芷的多态位点的百分... 目的:对中药白芷的种质资源进行分析。方法:用12个随机引物对野生白芷、杭白芷的4个居群超过17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共扩增出4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6个,占6.5%;祁、杭白芷的多态位点的百分率显示出低水平的遗传变异。根据RAPDistance分析,祁、杭间的遗传距离(0.160)小于祁白芷居群内单株间和杭白芷不同居群间遗传距离,并且它们都小于野生白芷与祁、杭白芷间的遗传距离。结论:祁、杭白芷应属同一类群,与野生白芷有一定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白芷 祁白芷 杭白芷 RAPD 种质分析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白芷类中药的鉴定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吴拥军 李伟 +3 位作者 相秉仁 舒璞 王年鹤 袁昌齐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8,共3页
探讨将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白芷类中药中的鉴定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提供的内在成分信息,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对白芷类中药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简便、快捷、重现性好等优点。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白芷类中药 鉴定 模式识别
下载PDF
不同产地白芷中欧前胡素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郭丁丁 马逾英 +2 位作者 吕强 王娜 卢晓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白芷中欧前胡素含量的差异,同时对不同产地白芷药材进行HPLC指纹图谱对比研究。方法:收集7省市15个白芷主产区对口药材及种子,并将种子种植在四川遂宁白芷种质资源圃中,于次年正常采收期采挖、干燥,对其及与之相对应...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白芷中欧前胡素含量的差异,同时对不同产地白芷药材进行HPLC指纹图谱对比研究。方法:收集7省市15个白芷主产区对口药材及种子,并将种子种植在四川遂宁白芷种质资源圃中,于次年正常采收期采挖、干燥,对其及与之相对应的白芷对口药材进行欧前胡素含量测定及HPLC指纹图谱对比研究。结果:不同产地白芷中欧前胡素含量存在差异;不同产地样品栽种于同一环境后,欧前胡素含量整体有明显提高;化学表达也随产地及栽培方法的一致而趋同。结论: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与产地环境密切相关,产地生境及栽培技术可能是决定其质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不同产地 欧前胡素 高效液相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川白芷与公白芷的形态组织学对比鉴定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逾英 钟世红 +3 位作者 贾敏如 熊英 蒋桂华 唐声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33-834,共2页
为配合川白芷规范化种植(GAP)的研究,作者采用常规生药学鉴定的方法,对川白芷和公白芷进行了形态组织学的对比鉴定,找出了它们在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上的主要区别,为防止商品川白芷中混入公白芷提供鉴别依据。
关键词 川白芷 公白芷 药材性状 显微鉴定
下载PDF
六种不同产区白芷药材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世洋 王晶 +3 位作者 盛永成 李生茂 潘媛 敖慧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6-183,共8页
以6种不同产区白芷药材为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明确其主要共有组分,对各药挥发油成分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并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种不同产地白芷挥发油中相... 以6种不同产区白芷药材为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明确其主要共有组分,对各药挥发油成分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并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种不同产地白芷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为醇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的物质为十二醇与十四醇,说明醇类化合物是白芷挥发油主要成分;化学成分聚类分析将杭白芷单独聚为一类,其余5种聚为一类,这5种当中川白芷与亳州白芷聚为一类,祁白芷、禹白芷、山东白芷聚为一类;与基原因素相比,各地白芷挥发油成分可能与产地、气候、栽培、加工、种质资源质量等因素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挥发油 产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川白芷地上部分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钟世红 马逾英 +2 位作者 马羚 杨苗 杨丽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为川白芷地上部分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徒手切片、表面制片。使用显微描绘镜绘制组织图,同时对部分显微特征进行显微摄影。结果找出了川白芷茎、叶组织上的主要鉴别特征。结论为川白芷地上部分的研... 目的为川白芷地上部分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徒手切片、表面制片。使用显微描绘镜绘制组织图,同时对部分显微特征进行显微摄影。结果找出了川白芷茎、叶组织上的主要鉴别特征。结论为川白芷地上部分的研究和开发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白芷 地上部分 组织学 杭白芷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分析白芷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伟 陆占国 +1 位作者 封丹 王鹏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112,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研究白芷的香气成分。萃取纤维头为CAR/PDMS时共检测出35个成分,解析出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3.897%(相对百分含量,以下同)的33种物质,主要成分是1,8-桉树脑(16.713%),柠檬烯(15.495%),对伞花烃(7.62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研究白芷的香气成分。萃取纤维头为CAR/PDMS时共检测出35个成分,解析出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3.897%(相对百分含量,以下同)的33种物质,主要成分是1,8-桉树脑(16.713%),柠檬烯(15.495%),对伞花烃(7.620%)。萃取纤维头为DVB/CAR/PDMS时共检测出53种挥发性成分,解析出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1.360%的45种物质,主要成分是桉树脑(12.529%),依次为茴香脑10.836%,β-石竹烯8.9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宝灵膏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文超 钟森 +2 位作者 董继萍 王小菊 孙洁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3期412-414,共3页
目的观察宝灵膏对蒙古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的影响及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性。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的方法建立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沙鼠随机分为假手... 目的观察宝灵膏对蒙古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的影响及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性。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的方法建立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沙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宝灵膏高剂量治疗组、宝灵膏中剂量治疗组、宝灵膏低剂量治疗组。采用比色法测量脑组织中SOD、MDA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的阳性细胞数。结果宝灵膏各剂量治疗组SOD、MDA、Bcl-2与模型组差异明显,宝灵膏高、中剂量组SOD、MDA、Bcl-2与低剂量组亦有明显差异,与假手术组相近。结论宝灵膏能促进在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抗氧自由基损伤的SOD的表达、降低MDA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从而起到对抗氧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伤及抑制脑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的作用,并且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沙鼠 宝灵膏
下载PDF
元胡白芷有效组分配伍对延胡索乙素小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祝婧云 廖正根 +3 位作者 陈绪龙 梁新丽 赵国巍 王光发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考察延胡索乙素大鼠小肠吸收特性及白芷、元胡有效组分配伍对延胡索乙素小肠吸收的影响,探讨元胡、白芷有效组分配伍规律。方法:采用大鼠体外小肠吸收模型,考察肠段、浓度对延胡索乙素大鼠小肠摄取的影响;同时考察元胡与白芷有效... 目的:考察延胡索乙素大鼠小肠吸收特性及白芷、元胡有效组分配伍对延胡索乙素小肠吸收的影响,探讨元胡、白芷有效组分配伍规律。方法:采用大鼠体外小肠吸收模型,考察肠段、浓度对延胡索乙素大鼠小肠摄取的影响;同时考察元胡与白芷有效组分不同比例配伍后,延胡索乙素小肠吸收的变化规律;以延胡索总碱中主要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为指标,采用HPLC法对元胡白芷有效组分小肠浆膜液中的延胡索乙素进行检测。结果:白芷与元胡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延胡索总碱中延胡索乙素的小肠吸收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结论:从小肠吸收的角度证实了元胡白芷配伍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胡白芷配伍 小肠吸收 延胡索乙素 有效组分
下载PDF
复方芎芷散治疗血管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盖云 张彤 蔡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测复方芎芷散对瘀血阻络型血管性头痛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9年5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和神经科90例诊为瘀血阻络型血管性头痛患者,经超声多普勒检测均有脑血管痉挛,血流速度改变。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单纯中药... 目的:观测复方芎芷散对瘀血阻络型血管性头痛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9年5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和神经科90例诊为瘀血阻络型血管性头痛患者,经超声多普勒检测均有脑血管痉挛,血流速度改变。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单纯中药组(A组)、中西医结合组(B组)、单纯西药组(C组),治疗3个月后观测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9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过程中各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试验后患者血、肝肾功能、尿常规均未出现明显异常。②A组治愈20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90.00%;B组治愈23例,显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C组治愈18例,显效5例,无效7例,有效率76.67%。A组与B组的疗效均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③治疗前,3组之间全血高切与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A组、B组全血高切与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A组、B组之间全血高切与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无显著性差异,C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与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芎芷散与西比灵胶囊合用有协同作用,对瘀血阻络型血管性头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主要机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抗增殖、缓解平滑肌的紧张状态,改善瘀血的病理状态,从而对属于瘀血阻络的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头痛 中医药疗法 疗效观测 复方芎芷散
原文传递
白芷总香豆素对偏头痛模型大鼠PGE_2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薛艳萍 秦旭华 +4 位作者 胡黄婉莹 许玲 党凯茹 王瑞清 吴小莉 《中药与临床》 2016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白芷总香豆素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血中前列腺素E_2(PGE_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白芷总香豆素对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SD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实验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白芷总香豆素混悬... 目的:研究白芷总香豆素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血中前列腺素E_2(PGE_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白芷总香豆素对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SD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实验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白芷总香豆素混悬液,给药4 h后,将动物断头取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PGE_2和TNFα含量。结果:白芷总香豆素在0.72 g.kg^(-1)剂量下可明显抑制模型动物血清中PGE_2水平,降低模型动物血中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芷总香豆素可通过抑制TNFα、PGE_2释放来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可能为其临床治疗偏头痛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总香豆素 偏头痛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自拟石膏白芷钩麻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惠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4期308-309,346,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石膏白芷钩麻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谷维素片、尼莫地平片、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自拟石膏白芷钩麻汤治疗,水煎,早晚两次分... 目的观察自拟石膏白芷钩麻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谷维素片、尼莫地平片、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自拟石膏白芷钩麻汤治疗,水煎,早晚两次分服。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19%,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48%,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石膏白芷钩麻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疗效确切、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神经性头痛 谷维素片 尼莫地平片 盐酸氟桂利嗪 自拟石膏白芷钩麻汤
下载PDF
生、熟三七配伍规律与功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蕊 贾波 +1 位作者 余常 由凤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9期167-169,共3页
生三七甘苦而温,能于血分化瘀滞,生新血,配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配鸦胆子,化腐生肌,救肠中腐烂,为痢疾常用配伍;配大黄一热一寒,一通一涩,引邪下行,不止血而血自止;配白芷活血化瘀、消肿定痛;配白及镇痛、消肿、止血,促进溃疡面愈合,... 生三七甘苦而温,能于血分化瘀滞,生新血,配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配鸦胆子,化腐生肌,救肠中腐烂,为痢疾常用配伍;配大黄一热一寒,一通一涩,引邪下行,不止血而血自止;配白芷活血化瘀、消肿定痛;配白及镇痛、消肿、止血,促进溃疡面愈合,常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配血竭散瘀止痛,止血生肌;配水蛭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破血逐瘀,通利血脉。熟三七"生消熟补",与人参配伍化瘀而不伤正,补益而不壅滞,增强人体免疫力、益智健脑、保护心脏、抗衰老等;与黄芪配伍健脾益气,强健脾胃,固护正气,又能活血化瘀,止血消痛;与五味子配伍敛肺滋肾,生津敛汗,宁心安神。通过对生、熟三七两方面配伍应用比较,总结出生三七化瘀止血、消肿止痛力强,熟三七则偏补气补血,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长于治疗虚损劳伤,气血不足之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三七 熟三七 活血化瘀 补气补血 丹参 鸦胆子 大黄 白芷 白及 血竭 水蛭 人参 黄芪 五味子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越裳操》本事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亓娟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乐府古诗《越裳操》屡见于典籍文献,从目前的资料看,"越裳"大约位于今越南中部一带,《越裳操》源自于古籍所载西周初年越裳氏献白稚一事。白稚来降在古代有祥瑞之义。而作为乐府古题,《越裳操》最晚在汉代就已经产生。
关键词 越裳操 白稚 本事 乐府古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