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上皮化生在Barrett’s食管进展为食管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海素 褚传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41-47,共7页
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EAC预后差,5年生存率不足20%.Barrett’s食管(barrett’sesophagus,BE)是目前唯一已知的EAC癌前病变,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BE有更高的风险进展为... 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EAC预后差,5年生存率不足20%.Barrett’s食管(barrett’sesophagus,BE)是目前唯一已知的EAC癌前病变,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BE有更高的风险进展为EAC,探究IM的发生机制,寻找BE的针对性治疗靶点,成为预防肿瘤的重要措施.胆汁酸反流被认为是IM发生的重要因素,并促进BE向EAC进展,但胆汁反流诱导肠化、癌变的分子调节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IM发生的环境、意义、细胞起源学说,胆汁反流的毒性作用以及IM向肿瘤进展的分子改变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BE中IM的认识,为早期干预BE和防治EAC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肠上皮化生 胆汁酸 食管腺癌 表观遗传学
下载PDF
Barrett’s食管、糜烂性食管炎及非糜烂性反流病发生机制的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峻 徐有青 杨昭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3249-3254,共6页
目的:比较糜烂性食管炎(E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及Barrett’s食管(BE)患者反流发生特点,探讨不同类型GERD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105例GERD患者根据胃镜及病理情况分为:EE组(35例)、BE组(34例)及NERD组(36例),对照组30例为健康志愿者.... 目的:比较糜烂性食管炎(E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及Barrett’s食管(BE)患者反流发生特点,探讨不同类型GERD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105例GERD患者根据胃镜及病理情况分为:EE组(35例)、BE组(34例)及NERD组(36例),对照组30例为健康志愿者.比较4组受检者食管测压与24h食管pH及胆汁反流同步监测结果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ERD各组LES静息压均有不同程度减低,以EE组最明显(P<0.05).EE与BE组患者远段食管收缩波幅及有效蠕动百分比明显低于NERD组与对照组(均P<0.05).DeMeester评分等酸反流指标在EE组最高.BE组Abs>0.14时间百分比等长时间胆汁反流指标最高.NERD患者中仅52.8%存在病理性反流.各组中混合反流类型占各组病理性反流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68.57%(EE组)、84.38%(BE组)及63.15%(NERD组).结论:胃酸与胆汁的混合反流是GERD患者中最常见病理性反流类型,且对食管黏膜的损害较单纯酸或胆汁反流为重,胆汁反流在BE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病 barrett’s食管 食管测压 PH监测 胆汁反流监测
下载PDF
食管炎、食管溃疡和Barrett’s食管的胃食管反流与胃内pH值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邹红 林华 +1 位作者 田淑芝 赵景涛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 探讨胃内 pH值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及胃 食管反流的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 采用便携式 pH监测仪对 1 8例食管炎、1 2例食管溃疡、1 0例Barrett’s食管、1 5例健康人行 2 4h食管和胃 pH值同步监测 ,分别计算胃内各段 pH值、胃 食管... 目的 探讨胃内 pH值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及胃 食管反流的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 采用便携式 pH监测仪对 1 8例食管炎、1 2例食管溃疡、1 0例Barrett’s食管、1 5例健康人行 2 4h食管和胃 pH值同步监测 ,分别计算胃内各段 pH值、胃 食管酸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以及pH值 <4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结果 ①食管炎组 :上述各项指标在胃内 pH值为 1~ 4时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当胃内 pH值为 1~ 2时 ,酸反流次数明显高于其他pH值段 (P <0 .0 5 ) ;②食管溃疡组 :当胃内 pH值为 1~ 2时 ,酸反流次数、长反流时间明显高于其他 pH值段 (P <0 .0 5 ) ;胃内 pH值为 1~ 3时 ,酸反流次数、长反流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③Barrett’s食管组 :胃内pH值为 2~ 3时的酸反流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④当胃内 pH值为 1~ 2时 ,食管炎组、食管溃疡组酸反流次数明显高于Barrett’s食管组。结论 当胃内 pH值在 1~ 2之间时 ,食管炎、食管溃疡的胃食管酸反流最为明显 ,食管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与食管接触酸的次数及接触酸的时间长短有关 ;Barrett’s食管的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食管溃疡 barrett’s食管 胃-食管反流 胃内PH值 胃镜 食管黏膜
原文传递
洛阳地区Barrett’s食管的发病情况、内镜和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汝钢 房殿春 +3 位作者 钟汉馨 郭先科 高春芳 王长松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19-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洛阳地区一组Barrett’s食管(BE)的发病情况、内镜和病理学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普通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对洛阳地区有消化道症状的一组BE患者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尿素[^14C]呼气试... 目的探讨洛阳地区一组Barrett’s食管(BE)的发病情况、内镜和病理学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普通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对洛阳地区有消化道症状的一组BE患者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尿素[^14C]呼气试验药盒检查H·pylori感染对BE发病学的影响。结果2006年8月~2007年4月共有593例接受胃镜检查,有22例诊断为BE,BE发病率为3.71%;以短段、舌型发病率最高,分别占81.81%和77.27%;7例(31.8%)有典型反流症状;伴有低度异型性增生3例(13.64%),重度异型性增生1例(4.55%),并发腺癌1例(4.55%),其中伴有重度异型性增生的1例随访1年后并发腺癌;对其中的10例进行H.pylori检查,阳性率为90%。结论洛阳地区BE发病率较高,以短段、舌型为主,有典型反流症状者较少,伴有异型性增生、腺癌者及并发H.pylori感染者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幽门螺杆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内镜热极技术联用抑酸剂治疗Barrett’s食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汝钢 房殿春 +1 位作者 郭先科 钟汉馨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70-371,374,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热极技术联用抑酸剂治疗Barrett’s食管的疗效。方法2006年8月~2007年8月经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的Barrett’s食管患者100例,其中95例患者在内镜下采用热极治疗,术后口服抑酸剂巩固治疗,另5例患者仅口服抑酸剂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热极技术联用抑酸剂治疗Barrett’s食管的疗效。方法2006年8月~2007年8月经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的Barrett’s食管患者100例,其中95例患者在内镜下采用热极治疗,术后口服抑酸剂巩固治疗,另5例患者仅口服抑酸剂治疗进行对照,两组均进行内镜及临床随访。结果95例患者经过1次热极治疗Barrett’s食管完全消除,术后38例(40%)出现胸骨后隐痛;54例患者半年后随访,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3例患者半年后随访,总有效率为0。结论热极联用抑酸剂治疗Barrett’s食管安全有效、短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热极技术 内镜下治疗
下载PDF
短节段Barrett’s食管的内镜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斌 程烽涛 +3 位作者 左晓明 李力 蔡敏 樊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内镜和病理下短节段Barrett’s食管(SSBE)的临床症状、内镜分型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40例内镜和病理诊断为SSBE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组织标本HE染色,并对临床症状、内镜分型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内镜和病理下短节段Barrett’s食管(SSBE)的临床症状、内镜分型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40例内镜和病理诊断为SSBE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组织标本HE染色,并对临床症状、内镜分型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SBE的内镜检出率为9.75%,男女比为1.12∶1,平均发病年龄为51.64岁,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症状占70.00%;140例患者中反酸54例,烧心18例,胸骨后痛31例,上腹痛29例,无症状8例。14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胃底腺者30例,贲门腺者98例,肠上皮化生者12例;内镜诊断岛型54例,舌型66例,全周型20例。140例患者中贲门腺组反酸、烧心、胸骨后痛、无症状的发生率与其他两组比较明显增高。140例患者中贲门腺组内镜表现为舌型和岛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主要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在三种内镜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SBE病理特征和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发生,以及病理特征和内镜分型之间均密切相关,SSBE临床症状和内镜分型之间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短节段 病理特征 内镜分类
下载PDF
食管腺癌与Barrett’s食管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绪群 曾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从Barrett’s食管到食管腺癌的癌变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取同一食管腺癌患者大体手术标本经病理确诊的腺癌组织、Barrett’s食管组织及正常组织,分别提取组织上皮的总RNA并纯化mRNA;将mRNA逆转录合成以Cy5和Cy3标记的c... 目的探讨从Barrett’s食管到食管腺癌的癌变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取同一食管腺癌患者大体手术标本经病理确诊的腺癌组织、Barrett’s食管组织及正常组织,分别提取组织上皮的总RNA并纯化mRNA;将mRNA逆转录合成以Cy5和Cy3标记的cDNA链做探针,分别混合后在两张基因表达谱芯片上进行杂交。用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用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分析。结果食管腺癌与正常食管上皮比较差异2倍以上共有214个基因;Barrett’s食管与正常食管上皮比较差异2倍以上共有90个基因。而Barrett’s食管组织和食管腺癌组织均下调的基因有24个,均上调的基因有21个。其中符合从Barrett’s食管到食管腺癌演变趋势的基因中,上调的有9个,下调的有18个。结论这些基因或其产物可作为Barrett’s食管具有癌变高危性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食管腺癌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Caspase-3和hTERT在Barrett’s食管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汝钢 高春芳 +1 位作者 房殿春 王长松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研究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Barrett’s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及食管炎伴贲门腺或胃底腺化生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B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LDP)检测22例BE和38例食管炎伴... 目的研究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Barrett’s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及食管炎伴贲门腺或胃底腺化生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B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LDP)检测22例BE和38例食管炎伴贲门腺或胃底腺化生组织中Caspase-3和hTERT的表达,比较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Caspase-3在BE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45%,明显高于在食管炎伴贲门腺或胃底腺化生组织中的表达(68.42%)(P=0.000);hTERT在BE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7.27%,明显低于在食管炎伴贲门腺或胃底腺化生组织中的表达(65.79%)(P=0.000)。BE中Caspase-3与hTERT的表达呈强负相关(r=-1,P=0.000)。结论BE中Caspase-3高表达,hTERT低表达。Caspase-3和hTERT在BE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预测BE发生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半胱天冬蛋白酶-3 端粒酶逆转录酶
下载PDF
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对Barrett’s食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宁丹丹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200-1201,共2页
目的探讨Barrett’s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胆汁反流的关系。方法采用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对30例BE患者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健康对照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及Warthin-Starry银染两... 目的探讨Barrett’s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胆汁反流的关系。方法采用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对30例BE患者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健康对照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及Warthin-Starry银染两种方法检测H.pylori感染;应用便携式胆汁监测仪检测食管24 h胆汁反流情况。结果 BE组中,H.pylori感染率为30.00%,胆汁反流患病率为76.67%。对照组中,H.pylori感染率为60.00%,胆汁反流患病率为6.67%。BE组H.pylori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E组胆汁反流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pylori对BE可能有保护作用,胆汁反流与BE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 幽门螺杆菌 barrett’s食管
下载PDF
HSP27、70、90α和105在Barrett’s食管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10
作者 张汝钢 高春芳 房殿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911-914,共4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27、70、90α、105(HSP27、70、90α、105)在Barrett’s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和食管炎伴贲门腺或胃底腺化生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其在B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LDP)检测22例BE和38例...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27、70、90α、105(HSP27、70、90α、105)在Barrett’s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和食管炎伴贲门腺或胃底腺化生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其在B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LDP)检测22例BE和38例食管炎伴贲门腺或胃底腺化生组织中HSP27、70、90α和105的表达,并比较其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SP70和HSP90α在BE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82%和9.09%,明显低于食管炎伴贲门腺或胃底腺化生组织中的表达(47.37%、42.11%)(P=0.001和P=0.000);HSP105在BE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明显高于食管炎伴贲门腺或胃底腺化生组织中的表达(63.16%)(P=0.000);HSP27在BE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27%,与食管炎伴贲门腺或胃底腺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相比无明显差异(50.00%)(P=0.422)。BE中HSP70和HSP90α的表达存在强正相关(r=1,P=0.000),HSP70、HSP90α的表达均与HSP105的表达存在强负相关(r=-1,P=0.000)。结论 BE上皮中的肠化细胞凋亡和增殖失调,HSP70、HSP90α和HSP105在BE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预测BE发生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HsP27 HsP70 HsP90Α HsP105
下载PDF
短段Barrett’s食管的不同组织类型、内镜形态、异型程度与Cyclin D1、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王炘 王雯 詹志刚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49-652,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53蛋白在短段Barrett’s食管(short segment Barrett’s esophagus,SSBE)不同组织类型、不同内镜形态、不同异型程度分组中的表达,预测不同类型SSBE上皮癌变的风险性,准确筛选高危人群,为指导制定...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53蛋白在短段Barrett’s食管(short segment Barrett’s esophagus,SSBE)不同组织类型、不同内镜形态、不同异型程度分组中的表达,预测不同类型SSBE上皮癌变的风险性,准确筛选高危人群,为指导制定内镜随访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经电子胃镜、病理检查确诊为SSBE的患者51例,另取3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再根据SSBE不同内镜下形态分为全周型16例、舌型13例、岛型22例,根据不同病理组织类型分为胃底型20例、贲门型21例、特殊肠化型10例,根据BE组织异型增生的程度分为无异型增生组37例、轻度异型增生组14例、重度异型增生组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亚组细胞Cyclin D1和P53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yclin D1、P53在SSBE组及正常食管黏膜组中的表达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P53在SSBE不同内镜下形态分型、不同组织学分型各亚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P53在合并异型增生组中均表达升高,Cyclin D1在无异型增生、轻度异型增生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6%、6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53在无异型增生、轻度异型增生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0%、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SSBE总体癌变风险低。SSBE的癌变风险与内镜形态分型及组织学分型的不同无直接相关性。对合并异型增生者,Cyclin D1和P53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SSBE伴异型增生者癌变风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段barrett’s食管 组织异型性 细胞周期蛋白D1 P5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高频电治疗Barrett’s食管30例
12
作者 杨改姣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09X期37-37,共1页
目的探讨高频电治疗Barrett’s食管的疗效。方法对无异型增生的BE患者行热探针治疗,有异型增生的BE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结果全部患者肉眼观察均修复为正常的鳞状上皮,组织学仅有3例(10%)残存特殊柱状上皮,随访3~6个月复发4例(13%),... 目的探讨高频电治疗Barrett’s食管的疗效。方法对无异型增生的BE患者行热探针治疗,有异型增生的BE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结果全部患者肉眼观察均修复为正常的鳞状上皮,组织学仅有3例(10%)残存特殊柱状上皮,随访3~6个月复发4例(13%),并发症轻微短暂。结论高频电治疗BE安全、方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高频电
下载PDF
Barrett’s食管临床特征
13
作者 池肇春 《青岛医药卫生》 2003年第4期289-291,共3页
食管癌是所有癌瘤中最致命的癌症之一。Barrett’s食管或Barrett’s肠化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为了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手术是最有希望的治疗,但大多数病人仅在发生癌症状后发现,此时病人多有广泛转移,又缺乏有... 食管癌是所有癌瘤中最致命的癌症之一。Barrett’s食管或Barrett’s肠化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为了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手术是最有希望的治疗,但大多数病人仅在发生癌症状后发现,此时病人多有广泛转移,又缺乏有效的化疗和放疗,因此很少使预后改善。因此,提高癌前病变检出率和早期诊断是一个极为现实的临床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危险性 不典型增生 食管腺癌 鳞状细胞 癌前病变 危险因子 发生腺癌 食管鳞状上皮 食管
下载PDF
Barrett’s食管内镜检出率及临床分析
14
作者 唐爱国 谢颖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7期793-793,共1页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内镜 检出率
下载PDF
反流致大鼠Barrett's食管及其腺癌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涛 朱以芳 +3 位作者 张峰 王云杰 程庆书 李小飞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反流致大鼠Barrett s食管(Barrett se sophagus,BE)及食管腺癌(esophagealadenocarcinoma,EAC)发 生过程中局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探讨反流致大鼠Barrett s食管(Barrett se sophagus,BE)及食管腺癌(esophagealadenocarcinoma,EAC)发 生过程中局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将8wk龄雄性SD大鼠65只,通过手术建立十二指肠 胃食管反流模型组,分别于术后1,4,8,12,16,20wk随机取 若干动物食管全长,制成纵切面石蜡切片,分别进行苏木精 伊红(HE)染色及iNOS免疫组化染色,在光镜下观察食管黏 膜病变及iNOS染色结果.另设无反流对照组(10只).结果: ①对照组未见病变;模型组术后引发反流性食管炎,食管下 段黏膜炎症和增生的程度随观察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并有 部分发展为BE和起源于BE的EAC.BE、EAC最早分别出现 于术后第8周和第12周,在以后的各时间点两者发生率呈上 升趋势,到术后20wk达86.6%和53.3%.②对照组iNOS阴 性.模型组术后1,4,8,1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食管肿瘤 腺癌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氩离子凝固术加抑酸逆转Barrett’s食管上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启祥 邓明 尹合坤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6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观察氩离子凝固术(APC)加抑酸治疗对Barrett’s食管上皮的逆转作用。方法对45例以内镜和病理确诊的Barrett’s食管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氩离子凝固加质子泵抑制剂(APC)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质子泵抑制剂治疗(PPI组)... 目的观察氩离子凝固术(APC)加抑酸治疗对Barrett’s食管上皮的逆转作用。方法对45例以内镜和病理确诊的Barrett’s食管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氩离子凝固加质子泵抑制剂(APC)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质子泵抑制剂治疗(PPI组)。于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内镜及病理复查,观察2组Barrett’s食管上皮逆转情况。结果APC组23例Barrett’s食管上皮逆转总有效率在第3、6个月时分别为69.6%和82.6%,而对照组(PPI组)分别为9.5%和22.2%。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氩离子凝固术结合抑酸治疗能有效逆转Barrett’s食管上皮,大多数患者出现鳞状上皮再生,但不排除在新生的鳞状上皮下有残留的肠上皮化生及复发的可能,需长期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治疗 氩离子凝固术 肠上皮化生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Barrett′s食管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建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76-79,共4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barrett’s食管 食管腺癌 十二指肠溃疡
下载PDF
环氧合酶-2与Barrett's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龙思泽 张初民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1期122-125,共4页
Barrett's食管(BE)被认为是食管腺癌(EAC)的癌前病变,环氧合酶-2(COX-2)在BE和EAC中表达增加,可能是BE向EAC转化的早期分子事件。COX-2基因多态性研究显示COX-2-1195G→A基因型人群患EAC等消化系统肿瘤的风险增加。COX-2可能通过抑... Barrett's食管(BE)被认为是食管腺癌(EAC)的癌前病变,环氧合酶-2(COX-2)在BE和EAC中表达增加,可能是BE向EAC转化的早期分子事件。COX-2基因多态性研究显示COX-2-1195G→A基因型人群患EAC等消化系统肿瘤的风险增加。COX-2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刺激细胞增殖、促进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影响细胞周期进程等多种机制促进EAC的发生、发展。而COX-2抑制剂对BE和EAC的防治作用尚无一致结论,COX-2相关的基因治疗可能有较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食管腺癌 环氧合酶-2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Barrett′s食管(BE)研究进展
19
作者 吴诚 施斌 朱樑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15-217,共3页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Barrett's食管漏诊1例报道
20
作者 张汝钢 高春芳 闫秀英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9-109,112,共2页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