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治疗中枸橼酸托替布的应用及对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的影响
1
作者 付昌鸿 李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研究枸橼酸托替布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估其对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近三年15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 研究枸橼酸托替布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估其对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近三年15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接受枸橼酸托替布治疗,对照组接受标准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4周的治疗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疾病活动度(BASDAI)及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CRP、ESR水平、BASFI评分、BASDAI评分及SF-36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托替布治疗显著改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炎症水平、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枸橼酸托替布 bath强直性脊柱功能指数 症标志物
下载PDF
太极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达标控制增效研究
2
作者 耿昭阳 杨琨 +4 位作者 刘宏潇 冯兴华 何夏秀 罗成贵 王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63-169,共7页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肾虚瘀阻证患者达标控制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的AS肾虚瘀阻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肾虚瘀阻证患者达标控制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的AS肾虚瘀阻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太极拳运动联合补肾强脊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补肾强脊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0周)和治疗12周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评分、指地距、枕墙距及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21(DASS-21)评分、夜间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脊柱痛VAS评分、患者整体评估(PGA)评分、慢性疾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FACIT-F)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结果研究脱落12例,最终纳入68例分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6例。(1)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ASDAS-CR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ASDAS-CR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ASDASCRP<1.3达标率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0.6%vs 25.0%);治疗组ASDAS-CRP实现重要改善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6.3%vs 38.9%)。(2)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BASFI评分、BASMI评分、指地距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BASFI评分、BASM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3)治疗12周后,治疗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4)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脊柱痛VAS评分、夜间痛VAS评分、PG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夜间痛VAS评分和PG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联合补肾强脊汤能有效降低AS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提高功能状况,缓解焦虑、抑郁,改善患者报告结局,太极拳运动对AS的达标控制具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补肾强脊汤 太极拳 达标控制 疾病活动 增效研究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俞慧子 王笑笑 +5 位作者 张国丽 王程 孔瑾璟 陈雪 武丽君 王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1,共6页
目的 了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的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类别患者特征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2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运动恐惧量表、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 目的 了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的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类别患者特征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2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运动恐惧量表、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巴氏强直性脊柱炎躯体功能指数、多维运动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得分为43.00(37.25,47.00),其中75.00%存在运动恐惧;患者的运动恐惧水平存在3个类别,分别为低水平运动恐惧组(25.91%)、中等水平运动恐惧组(55.46%)和高水平运动恐惧组(18.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每周功能锻炼、每周参与体育运动、是否接受过运动相关健康教育或专业指导、疾病活动指数、躯体功能指数和运动自我效能是患者运动恐惧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其分类特征受多因素影响。临床护理人员需根据不同类别人群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精准化干预,以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水平,提升运动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运动恐惧 疾病活动指数 躯体功能指数 运动自我效能 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 潜在剖面分析
下载PDF
ESR与白蛋白比值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乐健 李天旺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76-580,共5页
目的探讨ESR与白蛋白(ALB)比值(EAR)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AS)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AS患者298例为观察组,将观察组中Bath AS活动性指数(BASDAI)≥4的111例患者分为活动亚组,... 目的探讨ESR与白蛋白(ALB)比值(EAR)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AS)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AS患者298例为观察组,将观察组中Bath AS活动性指数(BASDAI)≥4的111例患者分为活动亚组,BASDAI<4的187例为非活动亚组。另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85名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的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Bath AS功能指数(BASFI)和BASDAI测定AS的疾病活动度。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观察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这些诊断AS疾病活动度的效能。结果活动亚组患者中性粒细胞与ALB比值(NAR)、PLT与ALB比值(PAR)、CRP、ESR、EAR、BASFI高于非活动亚组,ALB低于非活动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AR与BASDAI、BASFI呈正相关(rs=0.213、0.329,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EAR是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8(95%CI:1.001~1.034),P=0.035]。EAR的AUC=0.613(95%CI:0.548~0.678)高于PLT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AR和PAR。EAR诊断AS疾病活动度的最佳截断值为0.8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68和0.652。结论活动性AS患者EAR水平较高,且与AS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EAR对诊断AS疾病活动度有效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疾病活动 红细胞沉降率与白蛋白比值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穴位注射联合骨痛灵酊外敷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洪仪慧 黄萍 刘圣徽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0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穴位注射联合骨痛灵酊外敷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21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穴位注射联合骨痛灵酊外敷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21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108例)与对照组(104例)。联合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穴位注射联合骨痛灵酊外敷方法,对照组采用骨痛灵酊外敷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BASDAI)、炎症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2、6、12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BASFI、BASDAI评分及BMP-2、MMP-3、CRP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穴位注射与骨痛灵酊外敷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改善BASDAI评分,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升脊柱功能,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穴位注射 骨痛灵酊 强直性脊柱 血清症因子 bath强直性脊柱病情活动指数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及HLAB_(27)的Bath活动和功能指数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华东 赵冰 周广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3-1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方法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证型分组,研究各证型的性别、病程与HLAB27的关系,以及HLAB27与病情的关... 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方法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证型分组,研究各证型的性别、病程与HLAB27的关系,以及HLAB27与病情的关系,采用BASDAI和BASFI进行评价。结果各证型所占比例有显著差异(P=0.023)。肝肾亏虚证所占比例较大,湿热阻络证超过寒湿痹阻证和气滞血瘀证,且有性别差异;各证型病程之间差异不大;不同组中医证型间的HLAB27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HLAB27阳性组与阴性组的BASDAI和BASFI存在显著差异(P1=0.532,P2=0.664);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阳性患者BASDAI和BASFI高于阴性患者,病情重于阴性患者;各中医证型与BASDAI和BASFI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中医证型与HLAB27检查结果无明显相关性,HLAB27有可能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活动和病程发展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中医证型分布 HLAB27 bath指数评价
下载PDF
补肾祛寒化湿方联合甲氨蝶呤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及血清核心结合因子a1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李璇 汪俊杰 +1 位作者 茅靖 李云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862-867,共6页
【目的】探究补肾祛寒化湿方(由骨碎补、杜仲、川续断、羌活、干姜、薏苡仁、怀牛膝等组成)联合甲氨蝶呤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肾虚督寒证患者疾病活动度及血清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AS... 【目的】探究补肾祛寒化湿方(由骨碎补、杜仲、川续断、羌活、干姜、薏苡仁、怀牛膝等组成)联合甲氨蝶呤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肾虚督寒证患者疾病活动度及血清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AS肾虚督寒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祛寒化湿方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和血清Cbfa1、Ⅰ型胶原蛋白C末端肽(CTX-Ⅰ)、Dickkopf1蛋白(DKK1)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44/45),对照组为82.22%(37/45),组间比较(χ2检验),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活动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BASDAI评分和BASF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对BASDAI评分和BASFI评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血清学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Cbfa1、CTX-Ⅰ、DKK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对血清Cbfa1、CTX-Ⅰ、DKK1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不良反应方面,治疗过程中,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3/45),对照组为11.11%(5/4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寒化湿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AS肾虚督寒证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疾病活动度,降低血清Cbfa1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祛寒化湿方 甲氨蝶呤 强直性脊柱 肾虚督寒证 疾病活动 血清核心结合因子a1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SAA、HMGB1、TNF⁃α表达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8
作者 张洁 乐君 杨甜甜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8期1546-1549,1554,共5页
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高迁移族蛋白B1(HMGB1)、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上述指标对AS诊断及疾病活动度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信阳市中心医院风湿... 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高迁移族蛋白B1(HMGB1)、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上述指标对AS诊断及疾病活动度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信阳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52例AS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Bath强直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分为疾病活动期组与疾病缓解期组。另选取本院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SAA、HMGB1、TNF⁃α、红细胞沉降率(ESR)、尿酸(UA),采用Spearman法分析AS患者血清SAA、HMGB1、TNF⁃α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SAA、HMGB1、TNF⁃α单一及联合检测在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UA、CRP、ESR、SAA、HMGB1、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27、50.112、50.329、35.944、46.683、67.298,P<0.05)。疾病活动期患者血清SAA、HMGB1、TNF⁃α水平均高于疾病缓解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977、13.302、12.705,P<0.05)。Spearman分析显示,AS患者血清SAA、HMGB1、TNF⁃α表达与疾病活动度均正向相关线性关系(r=0.743、0.684、0.571,P<0.005)。ROC曲线显示,血清SAA、HMGB1、TNF⁃α三者联合检测时,预测AS的AUC为0.922,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76%、90.00%,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AS活动期患者血清SAA、HMGB1、TNF⁃α表达明显升高,且SAA、HMGB1、TNF⁃α与AS的疾病活动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可为AS诊断及疾病活动度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淀粉样蛋白 高迁移族蛋白 肿瘤细胞坏死因子 疾病活动
下载PDF
不同血液学指标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和疗效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9
作者 滕凤猛 李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60-863,共4页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TNF-α、IL-2L、IL-6和IL-8)、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等多种血液学指标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AS患者疾...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TNF-α、IL-2L、IL-6和IL-8)、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等多种血液学指标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AS患者疾病活动度分析和疗效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AS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2L、IL-6和IL-8)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MMP3和CRP的表达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采用魏氏法检测ESR。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测AS患者血清IL-6、IgG、MMP3和VEGF水平与ESR和CR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S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gG、ESR、CRP、MMP3和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TNF-α、IL-2L、IL-8、IgA和IgM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6、MMP3和VEGF分别与ESR和CRP呈高度的相关性(r分别为0.96、0.85、0.88和0.88、0.80、0.82,P<0.05);而IgG与ESR和CRP的相关性较差(r分别为0.62、0.59,P<0.05)。结论血清IL-6、MMP3和VEGF可作为评价AS疾病活动和治疗疗效的监测指标,IgG可作为AS治疗疗效的监测指标,上述指标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白细胞介素6 免疫球蛋白 疾病活动 基质金属蛋白酶-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的Bath活动和功能指数评价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华东 周广军 +1 位作者 赵冰 朱建贵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7期1312-1313,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方法: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证型分组,研究各证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采用Bath疾... 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方法: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证型分组,研究各证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采用Bath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各证型占有比例有显著差异(P=0.023),肝肾亏虚证所占比例较大,湿热阻络证超过寒湿痹阻证和气滞血瘀证,且有性别差异;各证型与不同年龄组、各证型与病程之间差异不大;各中医分型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从其趋势上可看到寒湿痹阻证组低于其他3型组,似与寒湿痹阻证出现在AS急性期较少有关,其病例数量少于其他3型组,可能与寒痹日久化热,或虚痹多夹寒并易外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证型分布 bath指数评价
下载PDF
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CD200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黄晶 李佳慧 +1 位作者 张爱荣 娄峻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6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200、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200、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S疾病活动度(BASDAI)将其分为活动组(35例)与稳定组(50例);另选取同期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CD200水平。比较3组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CD200水平及基线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CD200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CD200对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结果对照组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低于稳定组、活动组,稳定组患者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低于活动组(P<0.05);对照组CD3^(+)、CD4^(+)、CD8^(+)、CD19^(+)细胞中CD200水平高于稳定组、活动组,稳定组CD3^(+)、CD4^(+)、CD8^(+)细胞中CD200水平高于活动组(P<0.05);活动组、稳定组CD19^(+)细胞中CD20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稳定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性检验显示,CD3^(+)、CD4^(+)、CD8^(+)细胞中CD200、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是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ROC发现,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CD3^(+)、CD4^(+)、CD8^(+)细胞中的CD200对AS疾病活动度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AUC分别为0.830、0.786、0.831、0.886,P<0.05;且联合评估具有高价值,AUC为0.974,P<0.05。结论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AS患者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呈升高状态,CD3^(+)、CD4^(+)、CD8^(+)、CD19^(+)细胞中CD200呈下降状态,且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与CD3^(+)、CD4^(+)、CD8^(+)细胞中的CD200对AS患者疾病活动度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 疾病活动 CD200 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寒热证候特点及与疾病活动度分析
12
作者 王伟 付军燕 《江苏卫生保健》 2024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S)寒热证候特点及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AS患者100例,经中医综合诊断,诊断为肾虚督寒证的纳入寒证组,诊断为肾虚湿热证的纳入热证组,分析AS寒热证候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究其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 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S)寒热证候特点及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AS患者100例,经中医综合诊断,诊断为肾虚督寒证的纳入寒证组,诊断为肾虚湿热证的纳入热证组,分析AS寒热证候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究其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100例患者中63例(63.00%)诊断为肾虚督寒证,其中男性50例(占79.37%),女性13例(占20.63%);37例(37.00%)诊断为肾虚湿热证,其中男性36例(97.30%),女性1例(2.70%),热证组男性占比高于寒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寒证组和热证组患者在病程、年龄、家族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室数据表明,热证组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均较寒证组高,AS疾病活动指数(ASDAS)、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评分较寒证组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BASDAI、ASDAS评分与AS患者寒热证候存在相关关系,评分越高诊断为AS肾虚湿热证占比越高(r=0.26、0.59,P值均<0.05)。结论AS患者以肾虚督寒证多见,BASDAI评分及ASDAS评分较高的患者肾虚湿热证更常见,应根据其证型给予相应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寒热症候 疾病活动 相关性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联合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及对BASDAI评分与BMP-2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覃泱 石宇红 +1 位作者 杨峻 莫远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4期117-120,共4页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效果及对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效果及对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益赛普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病情活动指标(晨僵时间、脊柱活动度、扩胸度)、症状及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实验室指标[血清白介素(IL-17)、BMP-2],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χ^(2)=5.541,P=0.019)。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晨僵时间短于治疗前,脊柱活动度、扩胸度大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VAS、BASDAI、BASF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血清IL-17、BMP-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4.507,P=0.034)。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益赛普治疗AS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晨僵时间,改善脊柱活动度,降低关节损伤及疼痛程度,减轻机体炎性反应,缓解病情,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雷公藤多苷 益赛普 疗效 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影响因素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夏青 李晓娜 +9 位作者 杨晓 王丽 辛利红 蔡国旗 张旭 王蒙蒙 徐胜前 徐建华 帅宗文 潘发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08-1812,共5页
目的探索影响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收集风湿免疫门诊新确诊的AS患者723例。相关影响因素的收集采用自编式AS流行病学调查表,疾病活动度的评估采用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指数。运用有... 目的探索影响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收集风湿免疫门诊新确诊的AS患者723例。相关影响因素的收集采用自编式AS流行病学调查表,疾病活动度的评估采用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指数。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高低与年龄、低等教育水平、较差的睡眠质量、ESR、BASFI及症状持续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较差及一般的睡眠质量和较差的功能结局是影响AS患者疾病活动度高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睡眠障碍及功能受限是影响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主要因素。临床医师应注重改善AS确诊患者的功能状态及睡眠质量,控制炎症进展,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疾病活动 影响因素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寒、热不同证型的骨密度与疾病活动度特点 被引量:9
15
作者 孔维萍 朱笑夏 +3 位作者 金玥 陶庆文 邬巧玲 阎小萍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51-153,157,共4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寒、热不同辨证分型的骨密度、疾病活动度特点。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择45例肾虚督寒证、45例肾虚湿热证的AS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ESR、CRP、BASDAI、BASFI、枕墙距、颌柄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征。...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寒、热不同辨证分型的骨密度、疾病活动度特点。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择45例肾虚督寒证、45例肾虚湿热证的AS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ESR、CRP、BASDAI、BASFI、枕墙距、颌柄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征。应用双能X法检测腰椎、股骨骨密度(BMD),超声法检测双侧足跟BMD,分析寒热证型之间以上指标的差异,及寒热证型患者骨密度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寒热两组的ESR、CRP、BASDAI、腰椎BMD、股骨颈BMD、左跟骨BMD存在显著差异(P<0.05);肾虚督寒证组左跟骨BMD与年龄、指地距呈负相关(P<0.01);肾虚湿热证组股骨颈BMD与ESR、CRP、指地距呈负相关(P<0.05),左跟骨T值与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呈负相关(P<0.01)。结论:肾虚督寒证AS患者的骨密度、疾病活动度较肾虚湿热证患者减低,提示肾虚督寒证患者治疗上要注重扶正药物的应用,肾虚湿热证患者治疗上要注重祛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中医证型 骨密度 bath强直性脊柱活动指数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评价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莉 张新玉 +1 位作者 孟岩 杜文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1138-1141,共4页
目的观察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疾病活动度的改善,评价磁共振成像(a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AS疾病活动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使用益赛普联合甲... 目的观察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疾病活动度的改善,评价磁共振成像(a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AS疾病活动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使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对照组使用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分别在治疗0、4、8、12、16、20、24w采用毕氏AS疾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AS疾病活动性评价指数1(ankylosing spondyltis disease activity score 1,ASDAS1)、骶髂关节MRI炎症评分及炎症减轻程度对两组进行疾病活动度改善的评价。结果 (1)治疗4、8、12w时,治疗组BASDAI和ASDAS1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4w后,BASDAI和ASDAS1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治疗8、12w时,治疗组MRI炎症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8w后,MRI炎症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8、12、16w时,治疗组MRI炎症减轻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且较治疗4w时明显改善(P<0.05)。结论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8w时可达到症状及影像学双重缓解,治疗8w可作为益赛普减量的界限,磁共振(MRI)可作为益赛普减量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疾病活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YKL-40,Galectin-3和ChT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佩 米晓燕 +2 位作者 白园园 周红敏 岳晓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甲壳质酶蛋白(YKL-40)、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几丁质酶(ChT)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1例AS患者,分为非活动期组(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甲壳质酶蛋白(YKL-40)、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几丁质酶(ChT)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1例AS患者,分为非活动期组(41例)和活动期组(60例),另选择53例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YKL-40,Galectin-3和ChT水平,分析其与AS疾病活动度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相关性。结果活动期组血清YKL-40,Galectin-3和ChT水平高于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35,13.787,10.753;11.072,25.964,24.184,均P<0.05),非活动期组血清YKL-40,Galectin-3,ChT水平高于对照组(t=8.016,26.088,23.085,均P<0.05)。活动期组BASDAI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高于非活动期组(t=13.311,15.236,均P<0.05),活动期组IMT,cfPWV高于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t=6.243,68.401;13.057,71.880,均P<0.05),非活动期组IMT,cfPWV高于对照组(t=8.126,12.154,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S患者血清YKL-40,Galectin-3和ChT水平与BASDAI评分,BASFI评分呈正相关(rs=0.541,0.437;0.423,0.426;0.513,0.406,均P<0.05),与IMT,cfPWV呈正相关(r=0.501,0.414;0.524,0.509;0.433,0.469,均P<0.05)。结论AS患者血清YKL-40,Galectin-3和ChT水平均升高,YKL-40,Galectin-3和ChT升高与AS活动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甲壳质酶蛋白 半乳糖凝集素3 几丁质酶 疾病活动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入院患者寒热证候特点及其与脊柱损伤和疾病活动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爱萍 路素言 +2 位作者 邵培培 马丛 王北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5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入院患者寒热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与脊柱结构损伤和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5年12月1日—2017年11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AS住院患者共计277例进行寒热证候分析,比较2组患...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入院患者寒热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与脊柱结构损伤和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5年12月1日—2017年11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AS住院患者共计277例进行寒热证候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脊柱结构损伤(m SASSS)评分及AS疾病活动度(ASDAS)评分。结果 AS入院患者寒证组36例(12.99%),热证组241例(87.01%),寒证组m SASSS评分较热证组高(P<0.05),热证组ASDAS评分较寒证组高(P<0.05)。结论 AS入院患者热证多于寒证。热证组患者多与炎症活动有关,寒证组患者脊柱结构损伤程度较热证组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证候分析 脊柱损伤 疾病活动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近期感染与其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海龙 张帅 +1 位作者 张斌 张立兴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近期感染与其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3-2016-06门诊收治的70例AS患者作为AS组,选择同期来医院体检的4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外周血肺炎衣原体(Cpn)特异性抗...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近期感染与其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3-2016-06门诊收治的70例AS患者作为AS组,选择同期来医院体检的4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外周血肺炎衣原体(Cpn)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并比较Cpn特异性抗体阳性与阴性AS患者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实验室指标等指标的差异,分析AS近期感染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1)AS组与对照组Cpn-Ig G及总抗体阳性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但AS组Cpn-Ig M、Cpn-Ig M或Cpn-Ig 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Ig M阳性患者ESR、CRP、WBC、BASDAI均高于阴性者(P<0.05)。(3)Ig M、Ig A均与AS患者BASDAI呈正相关,其中Ig M呈高度相关(P<0.05)。(4)持续Cpn-Ig M阳性患者BASDAI明显高于转阴患者(P<0.05)。结论 Cpn近期感染是AS发病的重要诱因,且与患者病情进展有关,而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则为降低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支原体感染 疾病活动
下载PDF
Vitamin D及疾病活动性指标在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骨质疏松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旭 张会英 +1 位作者 徐东江 卢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9期1449-1451,共3页
目的研究AS患者中25(OH)VitaminD3水平以及疾病活动性指标(ESR、CRP)与BMD的关系及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方法 46例确诊的AS患者,按照BMD的检测结果分成三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分别检测三组人群中25(OH)VitaminD3、CRP... 目的研究AS患者中25(OH)VitaminD3水平以及疾病活动性指标(ESR、CRP)与BMD的关系及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方法 46例确诊的AS患者,按照BMD的检测结果分成三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分别检测三组人群中25(OH)VitaminD3、CRP、ESR的水平。同时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BMD的测量,检测部位包括腰椎后前位(L1-L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结果三组人群的25(OH)VitaminD3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CRP与大转子处的骨密度呈负相关(r=-0.330,P<0.05)。骨质疏松组的ESR、CRP的水平与骨量正常、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的AS患者ESR、CRP水平显著增加。结论 AS继发骨质疏松的发生可能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绝大多数的AS患者存在VD的缺乏和不足,并且随着骨量丢失的增加,VD缺乏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维生素D是否参与其发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骨质疏松 骨密度 VITAMIN D 疾病活动性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