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ovanni Battista Naldini's Pietà:Humility and Love
1
作者 Liana De Girolami Cheney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11期493-520,共28页
In 1564,in honor of the death of 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an artistic extravaganza was invented by the Benedictine monk Vincenzo Borghini(1515-1580)-prior of the hospital of the innocents,humanist,and admini... In 1564,in honor of the death of 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an artistic extravaganza was invented by the Benedictine monk Vincenzo Borghini(1515-1580)-prior of the hospital of the innocents,humanist,and administrator of the Florentine Academy of Design(Accademia del Disegno or Florentine Academy)-and was implemented by Giorgio Vasari(1511-1574)-artist,writer,and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Academy,who engaged his Florentine assistants to work on the execution of the tomb in the Basilica of Santa Croce in Florence(see Figure 1).The commission of Michelangelo’s tomb was prompted by his nephew,Lionardo[Leonardo]Simoni-Buonarroti(1522-1599),and the Grand Duke of Tuscany,Cosimo I de’Medici(1519-1574).The tomb was completed in 1578.Vasari designed the architectural monument,and his assistants,members of the Florentine Academy,collaborated in the following manner:The sculptures of the Fine Arts were carved by Giovanni Bandini(1540-1599),who represented the personification of architecture;Valerio di Simone Cioli(1529-1599),who represented the personification of Sculpture;and Battista Lorenzi(1527-1594),who represented the personification of Painting and the portrait bust of Michelangelo.Giovanni Battista Naldini(1537-1591)completed al fresco the burning urns,the purple-colored doorway of the tomb,the suspended canopy,and the Pietàin the center of the marble tabernacle.This latter artistic contribution is the topic of this ess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tà Lamentation HUMILITY Giorgio Vasari Giovanni battista Naldini Christian iconography MANNERISM Michelangelo's tomb Franciscan Order Counter-Reformation
下载PDF
理想之外的圣塞巴斯蒂亚诺教堂:剖面与门廊比例的权衡
2
作者 罗元胜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4年第1期152-168,共17页
意大利曼图瓦的圣塞巴斯蒂亚诺教堂是文艺复兴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理想教堂,但其外观形式却极其复杂。文章结合文献考察和实地调研,揭示了该教堂在建筑师阿尔伯蒂理想概念的指导下逐渐脱离预期的原因。以地下室和门廊立柱两个易被忽略的部... 意大利曼图瓦的圣塞巴斯蒂亚诺教堂是文艺复兴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理想教堂,但其外观形式却极其复杂。文章结合文献考察和实地调研,揭示了该教堂在建筑师阿尔伯蒂理想概念的指导下逐渐脱离预期的原因。以地下室和门廊立柱两个易被忽略的部分为例,文章认为,教堂的复杂外观来源于阿尔伯蒂在理想比例与场地现实条件之间的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伯蒂 圣塞巴斯蒂亚诺教堂 复杂性 文艺复兴 建筑史
下载PDF
“诗性智慧”或“诗性知识”?——论“Della Sapienza Poetica”的跨语际转换 被引量:3
3
作者 林蔚轩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8-89,共12页
"诗性智慧"的翻译虽有利于理解"Della Sapienza Poetica"的美学内涵,但也遮蔽了"诗性知识"的义项及其知识论背景。当时的笛卡尔理性主义否定语文学的价值,"Della Sapienza Poetica"则是维柯在... "诗性智慧"的翻译虽有利于理解"Della Sapienza Poetica"的美学内涵,但也遮蔽了"诗性知识"的义项及其知识论背景。当时的笛卡尔理性主义否定语文学的价值,"Della Sapienza Poetica"则是维柯在语文学中寻求真理的方法,包含其为语文学辩护的决心。若从"诗性知识"的角度悟入,维柯对"Della Sapienza Poetica"所下的定义,《新科学》中许多让人费解的论述,以及西方美学家对"Della Sapienza Poetica"的漠视,便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文论翻译中出现意义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指出"Della Sapienza Poetica"与"诗性智慧"的差异,有助于考察概念在跨语际转换中的变异,为实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提供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柯 诗性智慧 朱光潜 文论翻译 知识论 误读
下载PDF
阿尔贝蒂画论中的“istoria”——“拟形态”方法在考察文艺复兴美学概念中的运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何茜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1-180,共10页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列奥·巴蒂斯塔·阿尔贝蒂(1404—1472年)的《论绘画》是西方艺术理论史上公认的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在其中,阿尔贝蒂建立起了一套能够有条理地描述绘画内容、清晰地传授绘画的技法、系统地理解和评价...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列奥·巴蒂斯塔·阿尔贝蒂(1404—1472年)的《论绘画》是西方艺术理论史上公认的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在其中,阿尔贝蒂建立起了一套能够有条理地描述绘画内容、清晰地传授绘画的技法、系统地理解和评价绘画的意义与价值的术语系统和规范准则。本论文运用拟形态的研究方法,分三个步骤对阿尔贝蒂美术语汇"istoria"的意义在思想史中所历经的变迁进行考察:回顾和追溯它的古典渊源,同时也试图呈现出中世纪思想学术对这一古典概念的保存和改造,最后回到阿尔贝蒂的画论,讨论阿尔贝蒂如何使用传统语汇来规定一门新生的造型艺术门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贝蒂 美术理论 中世纪 文艺复兴思想学术 拟形态
下载PDF
打开绘画之窗--阿尔伯蒂《论绘画》新译注本及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高远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116-121,共6页
阿尔伯蒂的《论绘画》影响巨大,在从16世纪至今的艺术院校教学活动中都有直接体现。而《阿尔伯蒂:论绘画:新译本与评述版》(Leon Battista Alberti:On Painting:A New Translation and Critical Edition)又全面修订了之前版本的疏漏和错... 阿尔伯蒂的《论绘画》影响巨大,在从16世纪至今的艺术院校教学活动中都有直接体现。而《阿尔伯蒂:论绘画:新译本与评述版》(Leon Battista Alberti:On Painting:A New Translation and Critical Edition)又全面修订了之前版本的疏漏和错误,将这一历史名著的学术讨论提升至新的高度,同时也使我们更接近阿尔伯蒂最终的修订版。本文尝试以一种历史的角度,从阿尔伯蒂著作中的基本问题入手,对阿尔伯蒂描述的几何线性焦点透视法的方法与表现,尤其是“窗”对构建透视的作用,结合新译注本作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伯蒂 《论绘画》 新译注本
下载PDF
意大利建筑师基诺瓦尼-米歇尔卢西和他的圣-吉万尼尼-巴蒂斯塔教堂
6
作者 李杰 李昊 韦金妮 《建筑师》 2010年第3期70-75,共6页
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建筑师基诺瓦尼-米歇尔卢西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建筑实践中,如同教父一般,见证了意大利建筑近五十年的流派变迁。他的设计实践从早年的具有皮斯托亚地域特色的自由主义风格建筑,到意大利理性主义和法西斯政府建筑,... 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建筑师基诺瓦尼-米歇尔卢西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建筑实践中,如同教父一般,见证了意大利建筑近五十年的流派变迁。他的设计实践从早年的具有皮斯托亚地域特色的自由主义风格建筑,到意大利理性主义和法西斯政府建筑,到后来意大利佛罗伦萨战后重建。一个世纪长的寿命使得建筑师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反思。基诺瓦尼-米歇尔卢西晚年设计的圣-吉万尼尼-巴蒂斯塔教堂是现代主义在全世界风行的时期,超越纯粹理性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理性主义 意大利历史主义 基诺瓦尼-米歇尔卢西 宗教建筑圣-吉万尼尼-巴蒂斯塔教堂
原文传递
城市笔记之八:面对人造地平的一次伦理设问
7
作者 城市笔记人 《建筑师》 2011年第5期102-108,共7页
本文重提莱瑟巴罗《平整土地》一文中有关人类为何要平整土地的问题,回顾了西方语境中有关人造地平的三种具体态度,从而凸显了当下中国城市竖向设计模式中潜在的生态及伦理危机。
关键词 平整土地 莱瑟巴罗 阿尔伯蒂 勒·柯布西耶
原文传递
巴西现代建筑中的两次历史构建 被引量:7
8
作者 裴钊 王如欣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88,共5页
以1940-1960年代卢西奥·科斯塔和若昂·巴蒂斯塔·比拉诺瓦·阿蒂加斯两位重要的巴西建筑师如何构建里约学派和圣保罗学派理论基础展开论述,从历史编纂角度呈现巴西现代建筑历史如何被构建起来,以及时空不同的材料在... 以1940-1960年代卢西奥·科斯塔和若昂·巴蒂斯塔·比拉诺瓦·阿蒂加斯两位重要的巴西建筑师如何构建里约学派和圣保罗学派理论基础展开论述,从历史编纂角度呈现巴西现代建筑历史如何被构建起来,以及时空不同的材料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如何被解读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现代建筑历史构建 里约学派 圣保罗学派 卢西奥·科斯塔 若昂·巴蒂斯塔·比拉诺瓦·阿蒂加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