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roleum Origins and Accumulation Patterns in the Weixinan Sag in the Beibu Gulf Basin,Using Subsag B as an Example 被引量:4
1
作者 GAO Gang XU Xinde +4 位作者 QU Tong GAN Jun DANG Wenlong ZHOU Xiaoxiao LIU Fengy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515-1530,共16页
Crude oil has been discovered in the Paleogene and Neogene units of the Weixinan Sag in the Beibu Gulf Basin.To determine the source and accumulation mode of this crude oil,12 crude oil samples and 27 source rock samp... Crude oil has been discovered in the Paleogene and Neogene units of the Weixinan Sag in the Beibu Gulf Basin.To determine the source and accumulation mode of this crude oil,12 crude oil samples and 27 source roc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 extensive organic geochem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m.Based on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analytical results,the types,origins and accumulation patterns of crude oil in the study area were elucidated.Except for a shallowly-buried and biodegraded crude oil deposit in Neogene rocks,the crude oil samples in the study area were normal.All of the crude oils were derived from lacustrine source rocks.According to biomarker compositions,the crude oil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families,A and B,distinctions that were reinforced by differences in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Oil-source correlation analysis based on biomarkers revealed that Family A oils were derived from the mature oil shale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Liushagang Formation,while the Family B oils formed in the mature shale of the Liushagang Formation.The Family A oils,generated by oil shale,mainly migrated laterally along sand bodies and were then redistributed in adjacent reservoirs above and below the oil shale layer,as well as in shallow layers at high structural positions,occupying a wide distribution range.The Family B oils were generated by other shale units before migrating vertically along faults to form reservoirs nearby,resulting in a narrow distribution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de oil family oil shale SHALE petroleum migration Weixinan Sag beibu gulf basin
下载PDF
Factors controlling organic-rich shale development in the Liushagang Formation,Weixinan Sag,Beibu Gulf Basin:Implications of structural activity and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被引量:1
2
作者 Jin-Jun Xu Qiang Jin +4 位作者 Xin-De Xu Fu-Qi Cheng Chen-Hui Hu Bin Wang Tao Che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011-1020,共10页
The mechanisms of lacustrine organic-rich shale formation have attracted attention due to its association with global shale oil and shale gas exploration.Samples of general-quality and excellent-quality source rocks,a... The mechanisms of lacustrine organic-rich shale formation have attracted attention due to its association with global shale oil and shale gas exploration.Samples of general-quality and excellent-quality source rocks,and oil shale from the Beibu Gulf Basin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ir organic geochemistry,palynofacies,and trace elements.Hydrocarbon potential was higher in the oil shale(29.79 mg/g)than in the general-quality source rock(3.82 mg/g),and its kerogen type wasⅠ-Ⅱ2.Hydrogen-rich liptinite(cutinite and sporinite)components derived from terrigenous higher plants provided most of the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excellent-quality source rock and oil shale.Under the influence of depressioncontrolling fault activity,a deeper subsidence center promotes the deposition of excellent-quality source rock and oil shale in brackish-hypoxic bottom water.A shallower subsidence center,due to subsag-controlling fault activity,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excellent-quality source rock under freshbrackish and weak oxidation-weak reducing conditions.The local uplift and shallow-slope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general-quality source rock,under freshwater weak-oxidation conditions.A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organic matter(OM)accumulation in organic-rich shales,accounting for fault activity,terrigenous hydrogen-rich OM,and the preservation conditions,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quality source rock from areas with low levels of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rich shal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Palynofacies Structural activity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ccumulation model beibu gulf basin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WH油田沉积相研究及甜点预测
3
作者 曾晓华 陈建 +3 位作者 孟迪 骆逸婷 陈之贺 彭文丰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WH油田主要含油层段为流沙港组流一段,储层厚度和岩性变化快,砂体分布及连通性复杂。为厘清流一段储层分布和甜点区域,提高油田开发效益。通过测井、岩心分析和地震资料分析认为,流一段储层为缓坡陡倾型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识别出水... WH油田主要含油层段为流沙港组流一段,储层厚度和岩性变化快,砂体分布及连通性复杂。为厘清流一段储层分布和甜点区域,提高油田开发效益。通过测井、岩心分析和地震资料分析认为,流一段储层为缓坡陡倾型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前缘滑塌、水下碎屑流、分流间湾6种沉积微相。通过物源分析、单井与连井微相、砂体追踪和储层反演预测,厘清了井间砂体连通性,精细刻画了储层展布特征,并建立了油田沉积模式和沉积演化规律。纵向上,流一段早期为扇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逐渐演化为滨浅湖亚相;晚期演化为席状砂为主的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亚相。平面上,在5井区发育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3井区与6井区发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2井区为前缘远砂坝—席状砂和前三角洲泥沉积;提出无井控的中部砂体为甜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涠西南凹陷 流沙港组 沉积相 储层预测 有利目标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二段下亚段页岩油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勇 范彩伟 +2 位作者 胡德胜 何卫军 张建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3-936,共14页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是中国南海海域重要的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区域,2022年7月WY-1井页岩油压裂测试成功并获得商业油气流,标志着中国海上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基于岩心、薄片、矿物组成、有机地化、扫描电镜、基质孔渗和精...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是中国南海海域重要的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区域,2022年7月WY-1井页岩油压裂测试成功并获得商业油气流,标志着中国海上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基于岩心、薄片、矿物组成、有机地化、扫描电镜、基质孔渗和精细测井分析,开展了涠西南凹陷WY-1井的页岩油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WY-1井流沙港组二段下亚段(流二下亚段)可识别出富硅黏土质泥岩相、混合质泥岩相、富黏土硅质粉砂岩相和(混合)硅质砂岩相4类岩相。对该4类岩相的物性、孔喉特征、可动性和脆性进行分析发现,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混合)硅质砂岩相孔渗值最高、可压性最好、可动性最高,为有利岩相,富黏土硅质粉砂岩相次之,混合质泥岩相与富硅黏土质泥岩相较差,但混合质泥岩相可压性与可动性好于富硅黏土质泥岩相。有利于储层发育的顺序为(混合)硅质砂岩相>富黏土硅质粉砂岩相>混合质泥岩相>富硅黏土质泥岩相。从储集性的纵向展布特征来看,流二下亚段底部储集性、可动性和可压性最好,其岩相主要为(混合)硅质砂岩相和富黏土硅质粉砂岩相互层;流二下亚段中部混合质泥岩相与富硅黏土质泥岩相互层分布,其脆性和可压性较流二下亚段上部好。综合评价认为,WY-1井甜点段主要为(混合)硅质砂岩相和富黏土硅质粉砂岩相以互层形式分布的流二下亚段下部,其次为混合质泥岩相较为发育的流二下亚段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 非均质性 页岩油储层 流二下亚段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洲11A油田流一中亚段沉积储层研究
5
作者 程岳宏 李茂 于兴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201,共14页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11A油田流沙港组一段中亚段沉积岩性复杂,储层纵横向变化快,分布规模和连通性难以预测,严重影响油田开采效果。通过岩心观察描述、三维地震解析、岩石粒度、岩相、测井相、现代沉积类比分析研究认为,流一中亚...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11A油田流沙港组一段中亚段沉积岩性复杂,储层纵横向变化快,分布规模和连通性难以预测,严重影响油田开采效果。通过岩心观察描述、三维地震解析、岩石粒度、岩相、测井相、现代沉积类比分析研究认为,流一中亚段沉积流体作用控制着砂体及储层类型,其中辫状溪流底负载沉积(槽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t、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p、沙纹层理砂岩相Sr)、砂质碎屑流沉积(块状层理颗粒支撑砾岩相Gmg、正粒序砂砾岩相Gn)与浊流沉积(正粒序水平层理粉砂岩相Fhn)可形成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辫状水道、辫流坝、河口坝和席状砂微相中;探讨了油田流一中亚段4个中期旋回沉积微相空间展布规律和几何形态;提出扇三角洲前缘5类8种砂体叠置模式、连通特征和成因机制,建立了储层概念模型和主力沉积微相宽度、厚度和宽厚比经验值,为油田后续开发井网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模型 岩相 沉积微相识别 扇三角洲 涠洲11A油田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X油田中块渐新统储层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孔隙演化模式
6
作者 郇金来 孟元林 +3 位作者 武景龙 马帅 林水城 王勇标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24,共12页
为了寻找南海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开发有利区,指导剩余油挖潜,以X油田中块渐新统涠洲组三段(E_(3)w_(3))碎屑岩储层碳酸盐胶结作用为研究重点,并以凹陷中心和断裂附近为两大主体区域开展研究工作,通过粒度分析、薄片显微镜下鉴定、阴... 为了寻找南海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开发有利区,指导剩余油挖潜,以X油田中块渐新统涠洲组三段(E_(3)w_(3))碎屑岩储层碳酸盐胶结作用为研究重点,并以凹陷中心和断裂附近为两大主体区域开展研究工作,通过粒度分析、薄片显微镜下鉴定、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岩芯常规物性分析及单井成岩作用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了碳酸盐胶结物类型、含量及分布特征,明确了涠洲组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涠洲组储层碳酸盐胶结物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主要形成于成岩作用早期阶段。受断裂分布和热流体活动影响,在平面和垂向上,碳酸盐胶结物分布特征具有明显规律性。断裂附近区域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更为发育,其损失孔隙占比约22.6%,占总胶结物损失孔隙度的67.0%;洼陷中心区储层中碳酸盐胶结较弱,其损失孔隙占比约7.9%,占总胶结物损失孔隙度的39.9%。因此,洼陷中心弱胶结作用区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较好,可作为油气藏开发有利区的首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物 孔隙演化模式 储层质量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南海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W油田储层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晓华 孟迪 +3 位作者 彭文丰 陈之贺 骆逸婷 肖大志 《石油科学通报》 2023年第1期20-31,共12页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W油田主力产油层段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流一段,其储层分布复杂,砂体连通性和有利甜点区不清,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油田开发效果差。为明确油田流一段储层展布特征和砂体连通性情况,寻找储层有利挖潜区域,指导后续生产...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W油田主力产油层段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流一段,其储层分布复杂,砂体连通性和有利甜点区不清,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油田开发效果差。为明确油田流一段储层展布特征和砂体连通性情况,寻找储层有利挖潜区域,指导后续生产调整挖潜与优化,本文依据岩芯和测井资料,从沉积相、储层物性和非均质特征等方面,研究表征了W油田流一段储层特征;选择全面反映储层特征的砂岩厚度、有效砂体厚度、沉积微相、孔隙度、变异系数、渗透率和夹层密度7个因子作为评价参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权系数,建立储层综合评价分类体系,最后用储层评价方法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厘清了有利储层分布,并创新应用多参数叠合优势区域对比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依据综合评价方法,对油田2个主力油层综合指数进行打分,根据综合评价得分、储层参数和实际生产情况,将储层分为3类,每类对应的分值区间分别为Ⅰ类大于40,Ⅱ类20~40,Ⅲ类小于20。其中,L1中-Ⅲ-1小层储层较好,Ⅰ类储层发育范围大;在L1中-Ⅲ-2小层南东面发现一无井控的Ⅰ类有利储层区域,后期调整部署一采一注井网,调整井实施后,储量规模和含油性得到落实,井网注采开采效果好,提高了油田经济效益。本次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结合多参数叠合优势储层对比验证的方法,使有利区域范围更精确,评价结果可信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综合评价 储层特征 灰色关联 优势储层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原文传递
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地区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20
8
作者 苏永进 唐跃刚 +1 位作者 石胜群 房新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4,共5页
在区域构造演化、构造单元划分及地层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地区,重点开展了储集层、油气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研究,建立起研究区油气成藏模式。分析认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涠洲组是主要含油层系,包括4套储盖组合... 在区域构造演化、构造单元划分及地层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地区,重点开展了储集层、油气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研究,建立起研究区油气成藏模式。分析认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涠洲组是主要含油层系,包括4套储盖组合;主要烃源岩为流二段和流三段上部暗色泥岩,2套重要的砂岩储层是流三段和涠洲组;圈闭类型以断鼻、断块及地层超覆型为主,时间、空间上配置较好;成熟烃源岩、储层发育、断层特征、盖层条件和圈闭形态及落实程度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研究区包括深凹带内斜坡带、南部断阶带和外斜坡、远斜坡带三种成藏模式,内斜坡带西部地区为勘探最有利的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成藏特征 主控因素 迈陈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东南部构造特征及控油作用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政语 俞广 +4 位作者 吴炜强 马庆林 黄羚 熊绍云 程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52,159,共10页
北部湾盆地发育有与华南陆缘陆相中小盆地相同的基底,大体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断陷、渐新世断拗过渡及中新世以来区域沉降3大演化阶段。受神狐、珠琼、南海以及东沙4次成盆事件影响,盆地东南部福山及迈陈两凹陷发育了4期断裂,形成了NE... 北部湾盆地发育有与华南陆缘陆相中小盆地相同的基底,大体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断陷、渐新世断拗过渡及中新世以来区域沉降3大演化阶段。受神狐、珠琼、南海以及东沙4次成盆事件影响,盆地东南部福山及迈陈两凹陷发育了4期断裂,形成了NE、NEE与NW共3组优势走向断裂体系,构成了上、下2套构造层;凹陷中断层组合为花状、叠花状、花瓣状、花丛状4种形态,构成了基底掀斜走滑、基底伸展多米诺与盖层伸展拆离、盖层滑动牵引等4种样式;福山凹陷演化表现出有明显的非对称拉伸过程,中部发育有NE向构造转换带。盆地东南部发育的第Ⅳ期近EW向断裂体系是两凹陷今控藏控油的主要断裂体系,由此优选福山凹陷中部鼻状构造带及东南陡坡断阶带作为盆地东南部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油作用 构造特征 盆地演化 迈陈凹陷 福山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及北部湾盆地泥岩地球化学特点 被引量:7
10
作者 邵磊 朱伟林 +1 位作者 吴国瑄 赵泉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23-528,共6页
通过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珠江口及北部湾盆地泥岩中稀土元素分布配分形式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较平稳 ,铕出现明显亏损的特点 ,与澳大利亚后太古代页岩 (PAAS)的分布特点相似 ,但样品的稀土元素(REE)高于PAAS .在Th -Hf-Co三... 通过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珠江口及北部湾盆地泥岩中稀土元素分布配分形式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较平稳 ,铕出现明显亏损的特点 ,与澳大利亚后太古代页岩 (PAAS)的分布特点相似 ,但样品的稀土元素(REE)高于PAAS .在Th -Hf-Co三角图解中 ,所有样品也均位于上地壳平均值的上方 ,远离地壳平均值和洋壳 ,说明珠江口、北部湾盆地沉积物母岩以来自上地壳偏酸性的岩石类型为主 .地球化学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与北部湾盆地在源区地质背景上有较大差异 .珠江口盆地沉积物源主要以变质岩、花岗质岩系等为主 ;北部湾盆地物源区中则含相当数量的碳酸盐岩、碎屑岩 .在珠江口盆地内部珠一凹陷和珠三凹陷之间相互有 30 %左右的样品重合 ,说明两者在沉积物源上有一定比例的共同源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沉积地球化学 泥岩 珠江口 北部湾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CO_2气成因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美俊 王铁冠 +3 位作者 卢鸿 吴炜强 刘菊 高黎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5-28,共4页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油气钻探中发现了高含CO2气的天然气气藏。对CO2气稳定碳同位素、伴生稀有气体氦和氩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福山凹陷CO2气稳定碳同位素偏重,(13CCO2为-5.01^-10.08‰,绝大多数样品大于-7.0‰,为无机成因CO2...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油气钻探中发现了高含CO2气的天然气气藏。对CO2气稳定碳同位素、伴生稀有气体氦和氩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福山凹陷CO2气稳定碳同位素偏重,(13CCO2为-5.01^-10.08‰,绝大多数样品大于-7.0‰,为无机成因CO2气特征;伴生稀有气体氦同位素3He/4He值为(4.74~5.03)×10-6,R/Ra值为3.38~3.59;伴生稀有气体氩同位素40Ar/36Ar值为1881~2190,也显示出幔源或壳幔混合CO2气的特征。综合判定认为,福山凹陷CO2为壳幔混合成因。始新统流沙港组岩浆岩体分布特征与CO2气藏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也表明幔源—岩浆可能是福山凹陷CO2气的主要来源。与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其它地区如珠江口盆地西部、琼东南盆地东部CO2气成因一致,都为幔源—岩浆来源,或壳幔混合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福山凹陷 CO2气 成因 岩浆活动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宋刚练 席敏红 +1 位作者 张萍 李小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5-420,共6页
涠西南凹陷是南海北部湾盆地重要的富烃凹陷之一。本文通过开展涠西南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得出该区具有优异的成藏条件:流沙港组二段是最主要的烃源岩层,达到好烃源岩的标准;发育石炭系灰岩、古近系长流组、流沙港... 涠西南凹陷是南海北部湾盆地重要的富烃凹陷之一。本文通过开展涠西南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得出该区具有优异的成藏条件:流沙港组二段是最主要的烃源岩层,达到好烃源岩的标准;发育石炭系灰岩、古近系长流组、流沙港组三段和一段、涠洲组等多套储集层,其中涠洲组三段和流沙港组一段储层物性最好,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的特征,属Ⅰ类储层;存在始新统流二段及中中新统角尾组上部的大套泥岩两套区域盖层,生储盖组合以下生上储型为主;圈闭类型主要为构造型和地层型或两者的复合,圈闭形成时间与油气充注时间配置较好。最后指出研究区2号断层和3号断层之间的洼槽带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特征 成藏模式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纪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正良 李红敬 +3 位作者 张永超 廖远涛 马庆林 刘恩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4-1074,共11页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二段泥岩中发育大面积巨厚辉长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辉长岩具有中等TiO_2含量(2.15%~2.24%),较低MgO(5.77%~5.86%)、K_2O(1.18%~1.25%),P_2O_5(0.36%~0.39%)含量,且Na_2O>K_2O,指示其类似于板内拉...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二段泥岩中发育大面积巨厚辉长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辉长岩具有中等TiO_2含量(2.15%~2.24%),较低MgO(5.77%~5.86%)、K_2O(1.18%~1.25%),P_2O_5(0.36%~0.39%)含量,且Na_2O>K_2O,指示其类似于板内拉斑玄武岩。辉长岩ΣREE为105.61×10^(–6)~111.26×10^(–6),富集LREE,(La/Yb)_N=8.74~9.64,具有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与原始地幔相比,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高场强元素Nb、Ta、Zr、Hf,呈现板内碱性玄武岩特征,是地幔物质上涌与上覆薄而年轻的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结合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辉长岩形成时间介于37~32 Ma,代表福山凹陷古近系辉长岩的侵位年龄,是古近纪岩石圈持续伸展环境下的产物?这对探讨福山凹陷以及中国东南部古近纪构造活动及岩浆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定年 辉长岩 福山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西北缘裂陷期沉积模式与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辉 于兴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98,共6页
北部湾盆地西北缘是重要的生烃富集区域,古近纪为主要裂陷期,发育陆源碎屑岩沉积;垂向上粒序变化呈粗—细—粗,色序韵律为红—暗—杂,沉积环境由陆相冲积体系逐渐过渡到湖泊体系再到河流、三角洲体系,为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在此基础上... 北部湾盆地西北缘是重要的生烃富集区域,古近纪为主要裂陷期,发育陆源碎屑岩沉积;垂向上粒序变化呈粗—细—粗,色序韵律为红—暗—杂,沉积环境由陆相冲积体系逐渐过渡到湖泊体系再到河流、三角洲体系,为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沉积演化史并建立了始新统流沙港组沉积模式,初步探讨了影响沉积体系形成和发育的动力学机制为构造动力、充填动力和气候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古新世到渐新世,构造动力强度不断减弱而充填动力基本保持稳定;同时在气候动力调节下,涠西南凹陷和海中凹陷沉积速率在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和渐新统涠洲组沉积时期均超过100m/Ma,塑造出古近系最有利的两套沉积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西北缘 裂陷期 沉积模式 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北部湾南流江流域生态功能区划 被引量:9
15
作者 阚兴龙 周永章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8-595,共8页
流域尺度的生态功能区划能给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从北部湾南流江流域自身的地理特征出发,制定符合流域实情的区划原则,借助RS、GIS技术,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流域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在空间上将南流江流... 流域尺度的生态功能区划能给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从北部湾南流江流域自身的地理特征出发,制定符合流域实情的区划原则,借助RS、GIS技术,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流域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在空间上将南流江流域划分为6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和18个二级生态功能区。6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分别是:Ⅰ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区、Ⅱ陆域水环境生态维护生态功能区、Ⅲ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Ⅳ农林产品提供生态功能区、Ⅴ城镇发展生态功能区、Ⅵ滨海海域生态功能区。针对各个生态功能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相应的生态系统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流江流域 生态功能区划 北部湾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东北部含油气系统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9
16
作者 谢泰俊 张通彩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年第5期297-303,共7页
涠12-1油田的发现说明,北部湾盆地有很大的潜力,涠洲组是一个新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本文从研究含油气系统入手,分析了涠12-1油田的成藏条件,提出了北部湾盆地东北部可划分成涠西南及乌石两个含油气系统,并指出涠西南凹陷2号断裂... 涠12-1油田的发现说明,北部湾盆地有很大的潜力,涠洲组是一个新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本文从研究含油气系统入手,分析了涠12-1油田的成藏条件,提出了北部湾盆地东北部可划分成涠西南及乌石两个含油气系统,并指出涠西南凹陷2号断裂带,涠11-4E构造及企西隆起东部成藏条件优越,是寻找具有商业价值油气田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东北部 含油气系统 油气勘探方向
下载PDF
迈陈凹陷陆区油气运聚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喜欢 江凡 +1 位作者 杨芝文 成为 《复杂油气藏》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油气输导及汇聚条件是迈陈凹陷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以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陆区为重点,从骨架砂体、油源断裂、不整合面等入手开展输导条件研究,指出区内发育三种油源断裂,建立了斜坡带、断裂带五种输导模式,同时认为涠洲组三段... 油气输导及汇聚条件是迈陈凹陷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以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陆区为重点,从骨架砂体、油源断裂、不整合面等入手开展输导条件研究,指出区内发育三种油源断裂,建立了斜坡带、断裂带五种输导模式,同时认为涠洲组三段下部油气输导较中上部更为有利;在此基础上,通过刻画断层与盖层匹配关系、主断层断面形态及古今构造叠置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指出平面上斜坡带发育2~3个北西-南东向构造脊,断裂带发育1~2个构造脊,构造脊所处位置与断层凸断面叠合,是有利的油气指向区;纵向上,具有“下凸”构造背景及发育油源断层的地区最有利于油气向涠洲组汇聚,但对于涠洲组底部,“下凹上凸”型叠置关系同样可以汇聚成藏。结合输导和汇聚条件的综合研究,指出了不同构造带有利的勘探层系和类型,为迈陈凹陷下步油气勘探提供有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输导 汇聚 构造脊 断层 迈陈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基于DEM的北部湾入海河流汇水区及子流域划分 被引量:4
18
作者 麻德明 丁绍昆 谢宜欣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第9期99-103,共5页
文章基于DEM(SRTM Data,90m分辨率)数据模型,借助美国ESRI公司的ARC/INFO软件中的ArcHydro模型,采用溯源追踪的方法,基于陆海统筹的理念,对北部湾入海河流进行水文分析,根据汇流能力通过设定阈值提取河网,利用河网和流域出水口划分汇水... 文章基于DEM(SRTM Data,90m分辨率)数据模型,借助美国ESRI公司的ARC/INFO软件中的ArcHydro模型,采用溯源追踪的方法,基于陆海统筹的理念,对北部湾入海河流进行水文分析,根据汇流能力通过设定阈值提取河网,利用河网和流域出水口划分汇水区和子流域,在此基础上进行叠加分析,计算汇水区和各子流域的面积,并对精度进行检验与评定,为进一步开展基于流域单元的北部湾非点源入海污染总量估算与调控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 水文特征 环境治理 水系流域 水利工程
下载PDF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source rocks in the western Leidong depressio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19
作者 Tao Wu Lie Li +4 位作者 Wentuo Li Yonghao Gai Yu Qiu Guangchao Pan Lin Chen 《Energy Geoscience》 2021年第1期73-82,共10页
The Leidong depression is one of the secondary tectonic units and the least explored part of the Beibu Gulf Basin,northern South China Sea.Exploration activities in the basin reveal that the Middle Eocene deposition w... The Leidong depression is one of the secondary tectonic units and the least explored part of the Beibu Gulf Basin,northern South China Sea.Exploration activities in the basin reveal that the Middle Eocene deposition was controlled by NE-SW-striking faults and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Eocene Liushagang Formation(LII)consists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The nature and origin of this depression has remained enigmatic due to the complex fault structures as compared to those in other basins.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whether LII occurs in the Leidong depression in the context of exploration.Here we analyze available geological,seismic,and drilling data of the depression and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among faults,deposition,lithology,and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the basin.Measures such as stress fracture analysis,fault growth index analysis,and sedimentary strata characterization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n Eocene sedimentary model controlled by NW-SE striking faults.The model with integrated seismic profile characteristics comparison and velocity analysis results was then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Eocene strata in the west of the depression contain th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that are widely distributed elsewhere in the basin.Finally,calcul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quantify the intensity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amount of hydrocarbon generated in the depression based on available data of the source rocks,including their distribution and thickness.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Middle Eocene strata in the Leidong depression were controlled by NW-SE strike-slip faults and contain high-quality LII source rocks,thus providing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future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rce rock quantization Fault-controlling depression Western Leidong depression beibu gulf basin
下载PDF
自生绿泥石对储集层质量影响的定量评价: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组三段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国松 孟元林 +3 位作者 郇金来 戴天骄 肖丽华 周武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9-650,共12页
为了定量研究自生绿泥石对储集层质量的影响,在限定控储因素前提下,通过常规岩心分析、扫描电镜、薄片鉴定、激光粒度分析和黏土矿物X衍射等资料,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12-X油田古近系涠洲组三段碎屑岩储集层为例,探讨了自生绿泥... 为了定量研究自生绿泥石对储集层质量的影响,在限定控储因素前提下,通过常规岩心分析、扫描电镜、薄片鉴定、激光粒度分析和黏土矿物X衍射等资料,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12-X油田古近系涠洲组三段碎屑岩储集层为例,探讨了自生绿泥石对石英次生加大、孔隙结构及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综合得分评价法,定量评价自生绿泥石对储集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溶蚀作用积极意义大于绿泥石沉淀的消极影响时,石英加大和方解石含量较高(7.3%)及自生绿泥石相对含量较低(20%~30%)的细砂"控孔喉"作用,等同于石英加大和方解石含量较低(2.4%)及自生绿泥石含量较高(30%~40%)的细砂,二者的"控孔喉"作用具有互补性。自生绿泥石的"控孔、控渗"作用与碎屑颗粒粒度、分选、胶结物及泥质含量等因素的"控孔、控渗"作用相互制约,存在互补性和差异性,绿泥石相对含量较低的中砂"控孔、控渗"作用等同于绿泥石相对含量较高的细砂(互补性);泥质含量较低的细砂岩中绿泥石"控孔、控渗"作用弱于泥质含量较高的细砂岩(差异性)。总之,在岩相一定的情况下,包膜或衬里状绿泥石与孔渗呈正相关关系,孔隙充填状绿泥石与孔渗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古近系 涠洲组 自生绿泥石 石英加大 孔隙度 渗透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