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甲苷与三七总皂苷配伍冰片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肾脏损伤的研究
1
作者 欧典 李艳玲 +7 位作者 刘晓丹 黄小平 张伟 王颂 周峰 李佳婷 邓常清 丁煌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T Ⅳ)与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配伍冰片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肾脏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单用冰片组...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T Ⅳ)与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配伍冰片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肾脏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单用冰片组、ASTⅣ配伍PNS(AP)组、ASTⅣ与PNS配伍冰片(APB)组,缺血2 h后再灌注48 h,神经功能评分、HE染色和尼氏染色检测脑组织功能和神经细胞损伤,HE染色检测肾脏损伤,通过肾脏质量指数和血肌酐以及血清中尿素氮含量评价肾脏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和IL-10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TLR4和MyD8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和神经细胞损伤率显著升高(P<0.01),尼氏体数量显著减少(P<0.01),同时肾小管水肿、核固缩,肾脏质量指数降低(P<0.01),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升高(P<0.01),提示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发肾脏继发性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神经功能评分(P<0.01),减少神经细胞损伤率(P<0.01或P<0.05),增加尼氏体数量(P<0.01),改善肾脏结构损伤,增加肾脏质量指数(P<0.01或P<0.05),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P<0.01或P<0.05),以ASTⅣ与PNS配伍冰片效果最佳。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β含量升高(P<0.01),肾组织NF-κB、TLR4和MyD88蛋白表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血清IL-1β含量降低(P<0.01或P<0.05),血清IL-10含量升高(P<0.01或P<0.05),肾脏组织中NF-κB、TLR4和My D88的蛋白表达降低(P<0.01或P<0.05)。结论脑缺血后可诱发肾脏继发性损伤,ASTⅣ和PNS配伍冰片除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外,还可减轻脑缺血后继发性肾脏损伤,其作用与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抑制肾脏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三七总皂苷 冰片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损伤 炎症反应 NF-κB
下载PDF
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处方优选及体外抗肿瘤作用
2
作者 刘洋 司佳奇 +4 位作者 蔡佳雨 刘婉滢 李沣芮 孔亮 李学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40-44,F0003,共6页
目的 优化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的处方,考察其对鼠源脑胶质瘤细胞(C6)的体外毒性和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体外靶向能力。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构建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中... 目的 优化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的处方,考察其对鼠源脑胶质瘤细胞(C6)的体外毒性和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体外靶向能力。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构建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中影响包封率的3个因素[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1000)/总药量、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水化温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中多烯紫杉醇与粉防己碱进行含量测定。体外考察不同胶束对C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法考察不同胶束对bEnd.3细胞的主动靶向性。结果 优选后的处方为Soluplus 80 mg、TPGS100040 mg、多烯紫杉醇0.8 mg、粉防己碱3.2 mg,处方量为5 mL。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中多烯紫杉醇和粉防己碱的平均包封率为93.20%±0.35%和92.38%±0.08%。空白靶向胶束对C6细胞生长无显著影响;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能明显抑制C6细胞生长。细胞摄取实验显示,经冰片修饰的胶束摄取量显著提高。结论该实验成功优化用于制备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的处方,经冰片修饰的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细胞毒性强于多烯紫杉醇胶束,对bEnd.3细胞有良好的主动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多烯紫杉醇 粉防己碱 处方优选 细胞毒性 主动靶向性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冰片对左旋多巴血药和血脑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曹艺明 冯丹 +1 位作者 张世明 孙明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究冰片促进左旋多巴吸收进入血液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的机制及不同剂量的冰片对左旋多巴促进作用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大鼠灌胃给药10d,解剖取血清和脑组织,用6%高氯酸沉淀蛋白后,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组别血清和脑浆中... 目的:探究冰片促进左旋多巴吸收进入血液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的机制及不同剂量的冰片对左旋多巴促进作用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大鼠灌胃给药10d,解剖取血清和脑组织,用6%高氯酸沉淀蛋白后,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组别血清和脑浆中左旋多巴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250mm×4.6mm E76863),以乙腈:0.1%三氟乙酸6:94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柱温3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结果:与左旋多巴组比较,血清和脑浆样本中,冰片高剂量组和冰片中剂量组中左旋多巴的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冰片低剂量组与左旋多巴组比较,左旋多巴的含量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片在给药量0.0143g·kg^-1~0.1430g·kg^-1范围内能够促进左旋多巴吸收进入血液和脑组织.且在这一浓度范围内冰片高剂量组能更多地促进左旋多巴进入血清和脑组织,这可能与冰片降低大鼠小肠和脑组织中P-糖蛋白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左旋多巴 血脑屏障 帕金森病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