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供水下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离体根呼吸特征——基于稳定碳同位素示踪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琦 李鹏 +3 位作者 刘莹 肖列 黄鹏 汤珊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35-3045,共11页
植物根呼吸是土壤呼吸的主要组成,研究根呼吸对生态系统碳收支及碳平衡有重要意义。采用^(13)C脉冲标记技术,在3种供水条件下,对比不同根离体时间(标记后0,6,24,48,216,360 h)的白羊草离体根呼吸速率和根呼吸释放的δ^(13)C同位素比值变... 植物根呼吸是土壤呼吸的主要组成,研究根呼吸对生态系统碳收支及碳平衡有重要意义。采用^(13)C脉冲标记技术,在3种供水条件下,对比不同根离体时间(标记后0,6,24,48,216,360 h)的白羊草离体根呼吸速率和根呼吸释放的δ^(13)C同位素比值变化,分析根参数与离体根呼吸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离体时间的离体根呼吸速率变化趋势一致,3种供水条件下无显著差异,均在0—20 min急剧下降,下降范围为32%—39%。2)测定离体根呼吸释放的δ^(13)C在不同离体时间的变化,为实时监测转移到白羊草根系的^(13)CO_2在根部释放的过程提供了新思路;不同离体时间,3种供水条件下根呼吸释放的δ^(13)C在2 h内均值大小呈:供水充分>轻度胁迫>重度胁迫。随离体时间(0—360 h)推移根呼吸释放的δ^(13)C均值先增大后减小,在216 h达到峰值31.46‰;3)离体根呼吸速率和根呼吸释放的δ^(13)C受根系根面积、比根面积、N含量、C/N及根组织δ^(13)C的影响显著。4)轻度水分胁迫可促使根系生长(C固定)和根呼吸(C代谢)同时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供水条件 ^13C脉冲标记 离体根呼吸速率 根呼吸释放的δ^13C
下载PDF
不同株行距对白羊草种子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2
作者 曾佳 郭嘉庆 +3 位作者 夏方山 李尹琳 白朝瑞 李韩晶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1期63-70,84,共9页
[目的]探究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生产适宜的株距和行距配比。[方法]以“太行”白羊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分别设置4个株距水平(记为R_(1)、R_(2)、R_(3)、R_(4),分别为30、45、60、75 cm)和4个行距水... [目的]探究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生产适宜的株距和行距配比。[方法]以“太行”白羊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分别设置4个株距水平(记为R_(1)、R_(2)、R_(3)、R_(4),分别为30、45、60、75 cm)和4个行距水平(记为L_(1)、L_(2)、L_(3)、L_(4),分别为30、45、60、75 cm),研究不同株行距配比对白羊草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株距和行距对白羊草生殖枝数、花序长、株高、落粒率均有极显著(P<0.01)的交互作用。株距和行距的交互作用对白羊草实际种子产量有极显著(P<0.01)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株距与生殖枝数、小穗数、理论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呈显著(P<0.05)正相关关系,与花序长呈显著(P<0.05)负相关关系;行距与生殖枝数、小穗数、千粒重、理论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呈显著(P<0.05)正相关关系,与花序长呈显著(P<0.05)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前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1.946%,决定第1公因子的主要性状是生殖枝数、小穗数、花序长、落粒率、千粒重、理论种子产量、实际种子产量,第2公因子贡献率为20.994%。产量指标综合评价表明,R_(3)L_(3)(60 cm×60 cm)分数最高,为5.039。[结论]为获得白羊草最高种子产量,将株距和行距均设置为60 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株距 行距 产量构成因子 种子产量
下载PDF
白羊草BiMYB52基因的克隆及转基因拟南芥抗旱性表达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春艳 钟华 +1 位作者 杜利霞 侯向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9,共11页
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是一种耐旱的优良乡土草种。为了探索白羊草转录因子MYB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以白羊草转录组测序中筛选出的一段对干旱胁迫响应表达量变化显著的MYB序列为基础,采用基于拓扑异构酶快速克隆法从白羊草中克... 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是一种耐旱的优良乡土草种。为了探索白羊草转录因子MYB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以白羊草转录组测序中筛选出的一段对干旱胁迫响应表达量变化显著的MYB序列为基础,采用基于拓扑异构酶快速克隆法从白羊草中克隆了一个R2R3-MYB基因BiMYB52,该基因编码237个氨基酸。为了深入研究BiMYB52基因的抗旱性,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扩增出了BiMYB52启动子序列,构建了pCAMBIA1301-BiMYB52过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侵染法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进行遗传转化,然后对野生拟南芥和转基因拟南芥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复水后,转基因拟南芥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野生拟南芥,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是干旱胁迫后转基因拟南芥的显著低于对照,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由此推测BiMYB52基因可能增加了拟南芥对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这为白羊草抗旱育种提供候选基因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MYB转录因子 干旱胁迫 表达分析 转基因
下载PDF
白羊草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守舆 李钰莹 +2 位作者 杨志青 董宽虎 夏方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95,共11页
叶绿体基因组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较慢的进化速率,研究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可以明确基因表达效率,确定植物系统发育和物种进化。为解析白羊草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利用CAIcal和CodonW 1.4. 2等软件分析了白羊草的叶绿体基因组... 叶绿体基因组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较慢的进化速率,研究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可以明确基因表达效率,确定植物系统发育和物种进化。为解析白羊草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利用CAIcal和CodonW 1.4. 2等软件分析了白羊草的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并利用白羊草及其近缘种的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数据构建了聚类图。结果显示:经筛选后的白羊草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中GC的平均含量为38.79%,其中GC1>GC2>GC3;密码子第3位碱基多为A或U;有效密码子数(ENC)的取值为36~61,密码子偏好性较弱;高频率使用的密码子共计26个,其中25个高频密码子以A或U结尾。结合中性绘图、ENC-plot、ENC比值和PR2-plot分析,结果表明白羊草叶绿体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同时受到突变压力和自然选择的影响,且突变压力的影响较大。RSCU数据分析共筛选出15个最优密码子,均以A或U结尾。RSCU聚类结果显示白羊草在密码子使用模式上与近缘物种有所不同。本结果可为孔颖草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基因组 白羊草 密码子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下载PDF
盐胁迫对‘太行’白羊草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刘文静 杨志青 +2 位作者 李钰莹 高守舆 张新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51-2658,共8页
盐胁迫可能是影响山西草地重要建群植物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探究盐胁迫对白羊草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水培法对‘太行’白羊草进行浓度分别为0、50、100、200和300 mmol·L^(-1)NaCl溶液的盐处理,并... 盐胁迫可能是影响山西草地重要建群植物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探究盐胁迫对白羊草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水培法对‘太行’白羊草进行浓度分别为0、50、100、200和300 mmol·L^(-1)NaCl溶液的盐处理,并测定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势以及地上部叶片的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白羊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叶片相对电导率大小及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盐处理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盐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两者均在200 mmol·L^(-1)NaCl浓度处理时达到最大。本研究表明,白羊草在较高浓度的盐环境下,其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NACL胁迫 抑制作用 膜质过氧化 膜透性 渗透调节 抗氧化
下载PDF
贮藏年限对不同居群白羊草种胚线粒体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梦馨 曾佳 +4 位作者 夏方山 赵奥然 李晓波 王勃 李尹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4-409,共6页
为探讨贮藏年限对不同居群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胚线粒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以贮藏1~4年的代县、平鲁、平定、柳林及太谷居群白羊草种子为材料,分析其种胚线粒体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 为探讨贮藏年限对不同居群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胚线粒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以贮藏1~4年的代县、平鲁、平定、柳林及太谷居群白羊草种子为材料,分析其种胚线粒体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居群白羊草种胚线粒体的抗氧化能力与其贮藏年限关系密切。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白羊草种胚线粒体SOD,CAT,APX及GR活性逐渐降低,而其MDA含量逐渐升高。不同居群白羊草种子的耐贮藏性存在差异,太谷居群白羊草种子的贮藏年限可为3年,而代县、平鲁、平定及柳林居群白羊草种子的贮藏年限最好为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居群 贮藏年限 线粒体 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外源氮引发对白羊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尹琳 毕铭 +2 位作者 夏方山 王聪聪 曾佳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年第3期83-88,共6页
[目的]探究外源氮引发对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白羊草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不同浓度(0、70、140、280、560、1120 mmol/L)的NH_(4)NO_(3)溶液引发0(CK)、3、6、9、12 h后,分析种子发芽率、发... [目的]探究外源氮引发对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白羊草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不同浓度(0、70、140、280、560、1120 mmol/L)的NH_(4)NO_(3)溶液引发0(CK)、3、6、9、12 h后,分析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及幼苗活力指数的变化,揭示白羊草种子萌发对外源氮引发的响应。[结果]氮浓度、引发时间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白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及幼苗活力指数均具有极显著(P<0.01)的影响。白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在NH_(4)NO_(3)溶液浓度为0~140 mmol/L时呈上升趋势,在NH_(4)NO_(3)浓度为280~1120 mmol/L时呈下降趋势,而平均发芽时间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结论]白羊草种子萌发能力在低浓度(≤140 mmol/L)NH_(4)NO_(3)溶液引发时升高,在高浓度(≥280 mmol/L)NH_(4)NO_(3)溶液引发时降低。浓度为140 mmol/L引发6 h是生产实践中应用NH_(4)NO_(3)溶液对白羊草种子进行氮引发的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种子萌发 氮沉降 氮引发 种子活力
下载PDF
氮引发对白羊草种子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尹琳 赵庆华 +2 位作者 夏方山 王勃 曾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26-3031,共6页
为了探索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抗氧化性能对氮引发的响应,试验用不同浓度(0,70,140,280和1120 mmol·L^(-1))的NH4NO3溶液引发白羊草种子0(CK),3,6,9,12 h后,分析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 为了探索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抗氧化性能对氮引发的响应,试验用不同浓度(0,70,140,280和1120 mmol·L^(-1))的NH4NO3溶液引发白羊草种子0(CK),3,6,9,12 h后,分析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氮引发对白羊草种子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与其浓度和引发时间有密切关系;白羊草种子SOD,GR,APX和CAT活性随氮引发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而MDA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低浓度(≤140 mmol·L^(-1))的氮引发提高了白羊草种子SOD,GR,APX和CAT活性,并降低了其MDA含量,而高浓度(≥280 mmol·L^(-1))则正好相反;氮引发浓度相同时,白羊草种子SOD,GR,APX和CAT活性在引发12 h时最低,而其MDA含量则最高。引发浓度为140 mmol·L^(-1)的氮引发6 h是提高白羊草种子抗氧化性能的最佳处理,将有利于白羊草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引发 白羊草 氮沉降 种子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坡面植物斑块土壤团聚体
9
作者 高鸿图 王宁 +1 位作者 秦笠 陈佳敏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8-915,共8页
黄土丘陵区坡面退耕自然恢复演替,逐步形成了植物斑块与裸地斑块镶嵌结构,对土壤有机质、团聚体稳定性和空间异质性产生潜在影响。本研究选取黄土丘陵区退耕演替典型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群落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群... 黄土丘陵区坡面退耕自然恢复演替,逐步形成了植物斑块与裸地斑块镶嵌结构,对土壤有机质、团聚体稳定性和空间异质性产生潜在影响。本研究选取黄土丘陵区退耕演替典型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群落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群落为对象,分别对群落内的植物斑块和裸地斑块土壤团聚体特征及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斑块与裸地斑块相比,>2 mm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有机质含量均有增加,团聚体分形维数较裸地斑块有所减少。其中,植物斑块下粒径>2 mm的大团聚体含量分别占比64.2%(铁杆蒿)和70.6%(白羊草),对应裸地斑块中分别只占49.5%和45.9%;湿筛处理下白羊草植物斑块的MWD最大,达到1.296 mm,有机质含量最高,为16.137 g·kg^(−1),相较于裸地斑块,分形维数减小了6.7%,GMD增加了22.6%。表明须根系的多年生禾草白羊草植物斑块对土壤稳定性效果较好。总体而言,植物斑块发展能够增加土壤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斑块 铁杆蒿 白羊草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质 平均重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下载PDF
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法分析白羊草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30
10
作者 刘莹 李鹏 +3 位作者 沈冰 冯朝红 刘琦 张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55-3064,共10页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乡土草种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L.)Keng.)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制实验,比较白羊草在3个水分处理(CK80%FC、MS60%FC和SS 40%FC)下的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模式、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不同部位(新叶、老叶、茎、...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乡土草种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L.)Keng.)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制实验,比较白羊草在3个水分处理(CK80%FC、MS60%FC和SS 40%FC)下的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模式、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不同部位(新叶、老叶、茎、细根、粗根)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和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干旱胁迫下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重度干旱胁迫显著降低植物整体生物量,显著增加根冠比和细根生物量比例;2)随着干旱胁迫加剧,白羊草各器官的δ^(13)C均呈上升趋势,Δ^(13)C呈减小趋势,SS处理不同器官δ^(13)C和Δ^(13)C没有显著差异,CK和MS处理的各器官δ^(13)C均值表现分别为细根>粗根>老叶>新叶>茎、细根>新叶>老叶>粗根>茎,CK和MS处理Δ^(13)C的值总体呈根<叶<茎。3)新叶的δ^(13)CNL和Δ^(13)CNL与WUE的相关系数均最大,说明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方法测定白羊草水分利用效率具有可行性。4)不同水分处理的WUE的主导影响因子不同,CK、MS、SS水分处理WUE分别受到叶面温度、大气水汽压亏缺和空气温度的影响最大。为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方法指示白羊草水分利用效率可行性及阐明植物的胁迫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稳定碳同位素 生物量 水分利用效率 干旱胁迫
下载PDF
柳枝稷和白羊草苗期水分利用与根冠比的比较 被引量:48
11
作者 徐炳成 山仑 +1 位作者 黄瑾 黄占斌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73-77,共5页
室内生长箱内柳枝稷和白羊草苗期水分利用与根冠比的试验结果表明,低水下柳枝稷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增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减小,根长增加,整体水分利用率降低,但生产力的根冠分配与高水相差较小。低水也造成白羊草光合降低,但蒸腾速... 室内生长箱内柳枝稷和白羊草苗期水分利用与根冠比的试验结果表明,低水下柳枝稷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增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减小,根长增加,整体水分利用率降低,但生产力的根冠分配与高水相差较小。低水也造成白羊草光合降低,但蒸腾速率减小幅度更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反而提高,主要原因是白羊草叶片气孔具有较强的随水分条件变化的调节作用。白羊草的根系在低水下伸长速率减慢,根长/株高降低,水分条件好时根系也能够迅速生长,特别是加强根系的生产力分配。不同水分下白羊草消耗单位水分形成的生产力均大于柳枝稷,说明白羊草在苗期对土壤水分变化的适应能力比柳枝稷要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白羊草 水分利用效率 根冠比
下载PDF
白羊草干草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武路广 霍梅俊 +5 位作者 刘思奇 张亚茹 马婷婷 王欣 张毅 董宽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701,共5页
对10个不同居群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L.)Keng)的干草产量与千粒重、青绿期、株高、节间长、茎粗、花序重和茎叶比共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以探寻影响白羊草干草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为选... 对10个不同居群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L.)Keng)的干草产量与千粒重、青绿期、株高、节间长、茎粗、花序重和茎叶比共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以探寻影响白羊草干草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为选育高产白羊草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株高与干草产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且株高对干草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P=0.986),相关系数最高(r=0.774)。因此,株高是决定干草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选育白羊草高产品种时可首先根据株高对植株进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干草产量 农艺性状 多元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氮素添加和干旱胁迫下白羊草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6
13
作者 孙彩丽 肖列 +2 位作者 李鹏 薛萐 刘国彬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0-1127,共8页
【目的】氮素和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两者交互作用对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方法】以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典型草本植物白... 【目的】氮素和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两者交互作用对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方法】以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典型草本植物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制试验,设置添加氮0(对照)、2.5 g/(m2·a)(低氮)、5.0 g/(m2·a)(高氮)三个水平;供水处理设75%~80%FC(充分供水)、55%~60%FC(轻度干旱胁迫)和35%~40%FC(重度干旱胁迫)三个水平。测定了白羊草地上部分和根系碳氮磷含量,讨论了氮素和水分供应对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氮素添加和干旱胁迫对白羊草地上部分和根系碳含量无显著影响,氮素添加使白羊草地上部分氮含量提高9.7%~48.8%(P<0.001),而干旱胁迫使其降低2.8%~28.3%(P<0.001)。氮素添加和干旱胁迫对白羊草根系氮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正常水分条件下氮素添加使根系氮含量提高25.0%~26.1%(P<0.01),而干旱条件下氮素添加无显著作用。氮素添加和干旱胁迫使白羊草地上部分磷含量分别降低17.4%~31.8%和12.0%~22.1%(P<0.001)。氮素添加和干旱胁迫对白羊草地上部分C∶N的影响表现为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氮素添加使地上部分C∶N降低24.9%~32.9%(P<0.05),在正常供水条件下氮素添加无显著影响。氮素添加对根系部分C∶N有显著影响,在正常供水条件下氮素添加使根系部分C∶N降低19.8%~24.5%(P<0.05)。氮素添加和干旱胁迫使白羊草地上部分C∶P分别提高24.4%~42.3%和12.2%~31.0%(P<0.001),对根系C∶P无显著影响。氮素添加显著提高白羊草地上部分N∶P,干旱胁迫对白羊草地上部分N∶P无显著影响。氮素添加和干旱胁迫对白羊草根系部分N∶P表现为在正常供水条件下氮素添加使根系部分N∶P提高26.8%~54.8%(P<0.05),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氮素添加无显著影响。【结论】氮素添加条件下白羊草C∶P和N∶P的提高表明氮沉降增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供氮状况,进一步加剧了磷素限制作用。氮素增加条件下干旱胁迫对N∶P无显著影响,表明白羊草的生长将逐渐受到氮素和磷素的共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化学计量学 干旱 氮素添加 养分限制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白羊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兰芳 王涛 +2 位作者 张文彦 张魁 裴月湖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69-270,共2页
从禾本科植物白羊草 (Bothriochloaischaemum(L .)Keng)干燥全草的乙醚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 4个化合物 ,通过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 β 谷甾醇 (Ⅰ )、丁二酸 (Ⅱ )、棕榈酸(Ⅲ )、苜蓿素 (Ⅳ ) .化合物 (Ⅰ~Ⅳ )
关键词 白羊草 化学成分 Β-谷甾醇 丁二酸 棕榈酸
下载PDF
不同水肥条件下白羊草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研究Ⅱ.光响应曲线 被引量:31
15
作者 徐伟洲 徐炳成 +1 位作者 段东平 牛富荣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3-779,共7页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乡土草种白羊草(Bothriochloaischaemum(L.) Keng.)在不同水肥供应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征,本研究采用盆栽控制实验,比较研究了白羊草在2种水分水平(HW-80%FC和LW-40FC%)和3种养分(CK,P和NP)处理下的光合光响应曲线特征...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乡土草种白羊草(Bothriochloaischaemum(L.) Keng.)在不同水肥供应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征,本研究采用盆栽控制实验,比较研究了白羊草在2种水分水平(HW-80%FC和LW-40FC%)和3种养分(CK,P和NP)处理下的光合光响应曲线特征。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能很好的拟合白羊草光响应曲线。充分供水条件下(HW),土壤NP营养提高了白羊草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降低了暗呼吸消耗(Rd)并且保持较低的光合补偿点(LCP)和较高的光饱和点(LSP),表明NP营养有利于提高白羊草对光照的广幅适应能力和光合潜力。水分胁迫条件下(LW),P处理显著提高了白羊草P′max,其表观量子效率(a)和LCP也相对较高,表明施磷将有利于提高干旱条件下白羊草的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光响应曲线 氮磷 水分胁迫
下载PDF
不同水肥条件下白羊草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Ⅲ.叶绿素荧光参数 被引量:20
16
作者 徐伟洲 徐炳成 +1 位作者 段东平 牛富荣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7,共7页
本研究揭示了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黄土丘陵区乡土草种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 L.Keng.)对土壤水分短期变化的光合生理响应及其适应性,旨在为充分发挥其光合潜力以及黄土丘陵区白羊草人工草地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盆栽... 本研究揭示了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黄土丘陵区乡土草种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 L.Keng.)对土壤水分短期变化的光合生理响应及其适应性,旨在为充分发挥其光合潜力以及黄土丘陵区白羊草人工草地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比较研究3种养分(CK,P和NP)处理下白羊草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对土壤短期水分胁迫和旱后复水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充分供水条件下,P与NP处理显著提高了白羊草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使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升高,且降低了非辐射性能量耗散(NPQ)。短期干旱胁迫下,P与NP处理的Fv/Fm降幅显著低于CK处理,复水1 d后的Fv/Fm恢复水平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表明P和NP营养有助于增强白羊草对短期干旱胁迫的耐旱性及复水后叶片光合功能的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叶绿素荧光 土壤养分 旱后复水
下载PDF
白羊草NAC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方志红 王学敏 +3 位作者 李俊 董洁 高洪文 董宽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0-597,共8页
NAC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其他植物NAC转录因子基因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和RACE技术从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中获得了全长cDNA,命名为BiNAC。序列分析... NAC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其他植物NAC转录因子基因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和RACE技术从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中获得了全长cDNA,命名为BiNAC。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全长为1549bp,开放阅读框1125bp,编码374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NAC类蛋白的结构特征。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ATAF亚族,与高粱(Sorghum bi-color)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到94%。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BiNAC基因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表达量最少,并且受NaCl胁迫表达上调。同时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BiNAC-GUS,为进一步开展NAC基因的功能研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NAC转录因子 表达分析 基因序列
下载PDF
晾晒和添加剂对白羊草青贮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兆海 梁超 +5 位作者 王永新 高文俊 玉柱 孙启忠 白春生 许庆方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8-771,共4页
为探究含水量和添加剂对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青贮的影响,以抽穗期新鲜的和晾晒的白羊草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添加甲酸(6mL.kg-1)或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360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晾晒处理白羊草青贮饲料的pH较高,乳... 为探究含水量和添加剂对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青贮的影响,以抽穗期新鲜的和晾晒的白羊草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添加甲酸(6mL.kg-1)或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360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晾晒处理白羊草青贮饲料的pH较高,乳酸和氨态氮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添加蔗糖或甲酸能够改善白羊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甲酸或蔗糖均能够极显著降低白羊草青贮饲料的pH、乙酸和氨态氮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1);添加甲酸或蔗糖显著提高了白羊草青贮饲料的干物质保存率(P<0.05);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下降。添加剂可改善白羊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而白羊草晾晒后再进行添加剂青贮则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青贮饲料 含水量 添加剂
下载PDF
山西南部山地白羊草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被引量:35
19
作者 张桂莲 张金屯 程林美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63-69,共7页
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山西南部山地白羊草群落进行了研究。TWINSPAN等级分类将62个样方分为17类,分类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了较好... 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山西南部山地白羊草群落进行了研究。TWINSPAN等级分类将62个样方分为17类,分类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了较好的验证。DCA排序第一轴基本上反映了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梯度,第二轴基本上反映了土壤质地的变化梯度。种的DCA排序结果证明对群落生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能客观反映群落的生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群落 生态关系 分类 排序 草地生态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干旱胁迫和氮沉降对白羊草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肖列 刘国彬 +2 位作者 张娇阳 杨婷 薛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5,共7页
为揭示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L.)Keng.)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光合生理特征响应规律,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白羊草在不同CO_2浓度、水分条件和施氮水平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响应曲线特征。结果表明:随CO_2浓度升高和施氮量增加... 为揭示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L.)Keng.)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光合生理特征响应规律,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白羊草在不同CO_2浓度、水分条件和施氮水平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响应曲线特征。结果表明:随CO_2浓度升高和施氮量增加,白羊草叶片SPAD值,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E)和光饱和点(LSP)均呈增加趋势;干旱胁迫降低了SPAD值,Pmax和LSP。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CO_2浓度,水分处理和施氮水平对SPAD值,Pmax和LSP有极显著影响,施氮水平对AQE有极显著影响。CO_2浓度和水分处理对Pmax,AQE和LSP有显著的交互作用;CO_2浓度和施氮水平对Pmax,AQE和光补偿点(LCP)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水分处理和施氮水平对Pmax,AQE和LSP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RDA分析表明氮素是影响白羊草光合特征的最重要因素。全球CO_2浓度升高和氮沉降增加对干旱胁迫引起的白羊草光合速率下降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CO2浓度升高 干旱胁迫 氮沉降 光响应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