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芥子与黄芥子UPLC特征图谱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黄瑶 陈江平 +4 位作者 刘涛乾 谢明晏 陈达 张志鹏 梁志毅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47-1153,共7页
目的:研究白芥子与黄芥子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差异性。方法:UPLC法测定白芥子与黄芥子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特征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色谱图进行匹配,并对特征图谱结果进行化... 目的:研究白芥子与黄芥子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差异性。方法:UPLC法测定白芥子与黄芥子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特征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色谱图进行匹配,并对特征图谱结果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分别建立了白芥子与黄芥子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的UPLC特征图谱。白芥子饮片特征图谱确定了13个共有峰,黄芥子饮片特征图谱确定了11个共有峰,二者均有11个共有峰可在对应的水煎液和配方颗粒中找到;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白芥子与黄芥子的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UPLC特征图谱差异显著。结论: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能够全面有效地区分白芥子与黄芥子的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为芥子配方颗粒的基原鉴定、提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以及成品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黄芥子 UPlC特征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Intergeneric Somatic Hybridization Between Brassica napus L. and Sinapis alba L. 被引量:27
2
作者 You-PingWANG KarinSONNTAG +1 位作者 EickeRUDLOFF Jian-MinCHE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4-91,共8页
Electrically induced protoplast fusion was used to produce somatic hybrids between Brassica napus L. and Sinapis alba L. Seven hybrids were obtained and verified by the simple sequence repeat and cleaved amplified pol... Electrically induced protoplast fusion was used to produce somatic hybrids between Brassica napus L. and Sinapis alba L. Seven hybrids were obtained and verified by the simple sequence repeat and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genefael, indicating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bands from S. alba were present in the hybrids. The hybridity was also confirmed by chromosome number counting because the hybrids possessed 62 chromosomes, corresponding to the sum of fusion-parent chromosomes. Chromosome pairing at meiosis was predominantly normal, which led to high pollen fertility,ranging from 66% to 77%. All hybrids were grown to full maturity and could be fertilized and set seed after self-pollination or back-crosses with B. napus. The morphology of the hybrids resembled characteristics from both parental species. An analysis of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the seeds of F1 plants was conducted and the seeds were found to contain different amounts of erucic acid, ranging from 11.0% to 5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芥属 属间杂交 电熔化 芥酸
原文传递
白芥子提取物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研究 被引量:103
3
作者 张学梅 刘凡亮 +6 位作者 梁文波 王永奇 邢福有 张巍峨 乌兰 付子栋 吴丽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35-637,共3页
目的 研究白芥子不同溶媒提取物的镇咳、祛痰、平喘药理作用。方法 浓氨水喷雾法、毛细玻管法、喷雾致喘法。结果 炒白芥子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白芥子水提取物有良好的祛痰作用 ;炒白芥子石油醚提取物可显著对抗 4 %氯化乙酰... 目的 研究白芥子不同溶媒提取物的镇咳、祛痰、平喘药理作用。方法 浓氨水喷雾法、毛细玻管法、喷雾致喘法。结果 炒白芥子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白芥子水提取物有良好的祛痰作用 ;炒白芥子石油醚提取物可显著对抗 4 %氯化乙酰胆碱诱导的豚鼠哮喘。结论 白芥子具有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其镇咳成分极性偏小 ;祛痰成分极性偏大 ,水溶性大 ;平喘成分的极性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镇咳 祛痰 平喘
下载PDF
白芥自交亲和性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范惠玲 孙万仓 +2 位作者 武军艳 朱惠霞 燕妮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8-942,共5页
对不同来源的8份白芥材料,采用人工自交法分析其自交亲和性。结果显示:白芥的自交亲和性存在较大幅度的变异,自交亲和指数在0.01-4.10之间,8份参试材料中,自交亲和指数小于1的材料有3个,自交亲和指数大于1的材料有5个。表明白芥中存在... 对不同来源的8份白芥材料,采用人工自交法分析其自交亲和性。结果显示:白芥的自交亲和性存在较大幅度的变异,自交亲和指数在0.01-4.10之间,8份参试材料中,自交亲和指数小于1的材料有3个,自交亲和指数大于1的材料有5个。表明白芥中存在自交亲和材料,白芥自交亲和性变异不仅存在于材料间,而且也存在于同一材料内不同个体间。按自交亲和指数的高低,可将参试材料分为3种类型:高自交亲和类型(自交亲和指数大于3.00,如民乐洪水芥麻、04(X)等)、自交亲和类型(自交亲和指数为1.00-2.99)、自交不亲和类型(自交亲和指数0.0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 自交亲和性 自交亲和指数 相对亲和指数
下载PDF
通过甘蓝型油菜和白芥属间杂种后代的小孢子培养获得二体异附加系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永泰 李爱民 +3 位作者 陆莉 陈柳 惠飞虎 王幼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64-1766,共3页
对3株甘蓝型油菜-白芥单体异附加系(2n=39)进行小孢子培养,共获得15株单倍体植株。经GISH鉴定,其中11株n=19,4株附加有一条白芥染色体(n=20)。经秋水仙素加倍处理,获得了二体异附加系(2n=40),这为远缘杂交后代外源基因的保存、纯合和利... 对3株甘蓝型油菜-白芥单体异附加系(2n=39)进行小孢子培养,共获得15株单倍体植株。经GISH鉴定,其中11株n=19,4株附加有一条白芥染色体(n=20)。经秋水仙素加倍处理,获得了二体异附加系(2n=40),这为远缘杂交后代外源基因的保存、纯合和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芥 小孢子培养 二体异附加系
下载PDF
新型黄籽甘蓝型油菜的获得及其遗传规律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永泰 李爱民 +2 位作者 蒋金金 王娟 王幼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2-305,310,共5页
本文分析从白芥(白芥属)和甘蓝型油菜属间体细胞融合获得的黄籽材料,根据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获得2个具有较高育种应用价值的黄籽新种质D244-18和D244-6。D244-18的黄籽性状由2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当2对基因均为隐性纯合时,籽粒... 本文分析从白芥(白芥属)和甘蓝型油菜属间体细胞融合获得的黄籽材料,根据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获得2个具有较高育种应用价值的黄籽新种质D244-18和D244-6。D244-18的黄籽性状由2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当2对基因均为隐性纯合时,籽粒为黄色,在来源上是新型黄籽甘蓝型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芥 黄籽 隐性基因 遗传模式
下载PDF
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后代种子结构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韦存虚 李爱民 +2 位作者 张永泰 周卫东 王幼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9-1145,共7页
白芥具有很多优良的农艺性状,从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体细胞杂种后代中筛选出多个具有黄籽或趋向黄籽性状的株系,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它们种子的结构。回交后代种皮解剖结构与甘蓝型油菜相似,而与白芥相差较远。种皮色... 白芥具有很多优良的农艺性状,从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体细胞杂种后代中筛选出多个具有黄籽或趋向黄籽性状的株系,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它们种子的结构。回交后代种皮解剖结构与甘蓝型油菜相似,而与白芥相差较远。种皮色素主要分布在栅栏层,甘蓝型油菜和部分后代株系中有色素分布,而白芥和部分黄籽后代株系中没有色素分布。栅栏层在甘蓝型油菜中最厚,在白芥中最薄,而后代介于两者之间。回交后代和甘蓝型油菜种皮表面纹饰为网-(状,白芥为沟槽状或水疱状。胚子叶细胞面积以白芥最小,甘蓝型油菜最大,后代介于两者之间;而蛋白体面积指数以白芥最大,甘蓝型油菜最小,后代介于两者之间。超微结构观察表明,亲本和后代蛋白体均为球状晶体蛋白体,油体有大、小两种,其大小在亲本和后代间有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回交后代株系种子解剖结构与甘蓝型油菜相近,种皮颜色、色泽深浅和栅栏层厚度,以及胚子叶细胞大小、油体和蛋白体等受亲本白芥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 甘蓝型油菜 体细胞杂种后代 种子结构 黄籽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白芥防御素基因对甘蓝型油菜的转化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贺一 罗勤 +2 位作者 吴俊 李旭峰 杨毅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35-1338,共4页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正向和反向插入白芥防御素基因的pBI121重组质粒转入甘蓝型油菜的下胚轴,经组织培养和抗性筛选获得再生植株.PCR检测后,初步鉴定为阳性植株.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植物防御素 白芥基因 油菜 转基因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与白芥杂种后代抗裂角性及其与角果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云虹 张永吉 +2 位作者 周如美 张永泰 李爱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2,共5页
为筛选抗裂角性优良的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以甘蓝型油菜与白芥原生质体融合属间杂交后代为材料,扬油6号为对照,用随机碰撞法测定抗裂角性状。结果显示,抗裂角指数(SRI)变异范围为0.14~0.99,抗裂角指数SRI分布在0.1~0.2、0.2~0.3、0.3~0.... 为筛选抗裂角性优良的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以甘蓝型油菜与白芥原生质体融合属间杂交后代为材料,扬油6号为对照,用随机碰撞法测定抗裂角性状。结果显示,抗裂角指数(SRI)变异范围为0.14~0.99,抗裂角指数SRI分布在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8~0.9和0.9~1的材料数量分别为6、2、4、2、5、6、4和1份,表明材料之间的抗裂角性存在较大差异。筛选出12个抗裂角性优于扬油6号的种质。相关性分析表明,角果长度、果皮厚度和果皮重量与SRI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抗裂角油菜的筛选中,可以将长角果和厚重果皮作为形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 甘蓝型油菜 抗裂角性 种质筛选
下载PDF
抗生素对药用植物白芥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水君 丁小亮 +3 位作者 周宏伟 黄珍 张庞锐 尹国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为药用植物白芥的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选择合适的抑菌剂种类和浓度。方法采用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的头孢唑林钠、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苯唑西林钠和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头孢噻肟钠3种抗生素,研究不同种类和... 目的为药用植物白芥的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选择合适的抑菌剂种类和浓度。方法采用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的头孢唑林钠、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苯唑西林钠和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头孢噻肟钠3种抗生素,研究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对药用植物白芥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对药用植物白芥的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抗生素头孢噻肟钠对白芥幼苗生长的影响最小。结论在药用植物白芥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抗生素头孢噻肟钠为抑菌剂,浓度设置在250 mg.L-1与500 mg.L-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 抗生素 农杆菌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白芥渐渗系材料农艺性状和种子品质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盼 赵璇 +5 位作者 耿玉璐 郑宇茜 蒋金金 吴健 方玉洁 王幼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73,共11页
远缘杂交能够有效拓宽物种的遗传背景,产生丰富的遗传变异。前期研究中利用体细胞融合技术获得了甘蓝型油菜扬油6号(Y6)与白芥的属间杂种,将杂种与Y6连续回交和自交得到了一系列稳定遗传的渐渗系株系。本研究以62个渐渗系株系为材料,对... 远缘杂交能够有效拓宽物种的遗传背景,产生丰富的遗传变异。前期研究中利用体细胞融合技术获得了甘蓝型油菜扬油6号(Y6)与白芥的属间杂种,将杂种与Y6连续回交和自交得到了一系列稳定遗传的渐渗系株系。本研究以62个渐渗系株系为材料,对这些株系进行14个农艺性状的考察,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究甘蓝型油菜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甘蓝型油菜-白芥渐渗系株系的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单株产量与全株角果数、有效分枝数和每角粒数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分枝点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4个主成分可以概括14个农艺性状的大部分信息,这些主成分主要与角果数目、株高、角果长度和千粒重等性状指标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每角粒数、二次有效分枝数、株高和全株角果数对单株产量具有重要影响。综合各项指标,筛选出一些具有优异农艺性状的材料,如L8等株系角果数目明显增多;L3、L7等株系分枝数目明显增多;L42、L49等株系千粒重明显增加;L3、L8等株系单株产量明显提高。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分析渐渗系材料种子品质性状,发现硫代葡萄糖甘、芥酸、亚麻酸等品质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可用于选育具有优良品质性状的材料。本研究表明远缘杂交对于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创新、提高油菜产量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研究结果为利用这些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芥 体细胞杂交 农艺性状 单株产量 种子品质
原文传递
基线等比增减法优选白芥子-丹参抗肝纤维化最佳配比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思 陈涛 +3 位作者 尹宝 郑保平 黄志华 韩立民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645-1651,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配比白芥子-丹参药对(白-丹)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探索白芥子-丹参抗肝纤维化的最佳配比方案。方法:5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水飞蓟宾,50 mg·kg^(-1))、白...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配比白芥子-丹参药对(白-丹)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探索白芥子-丹参抗肝纤维化的最佳配比方案。方法:5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水飞蓟宾,50 mg·kg^(-1))、白-丹10∶0,8∶2,6∶4,4∶6,2∶8,0∶10组(2.5 g·kg^(-1));除正常组以外,各组大鼠均以4%TAA(200 mg·kg^(-1),每周2次腹腔注射)造模。于造模开始次日灌胃(ig)给予相应药物,对照组及模型组ig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8周后,称大鼠体重,分离血清及肝脏,计算肝指数,检测AST,ALT,Alb,Globin,TP等血清指标,ELISA方法检测肝纤维化标志物C-IV,LN;肝组织采用HE和Masson胶原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观察不同配比白-丹对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结果:白-丹10∶0,8∶2,6∶4,4∶6,2∶8,0∶10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TAA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指数、血清AST、ALT,升高Alb,Globin,TP水平,降低肝纤维化标志物C-IV,LN的表达,改善TAA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学改变,其中以白-丹4∶6组疗效为优。结论:白芥子-丹参药对不同配比可通过保护肝细胞,降解纤维组织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配伍后药效优于单味药且最佳配比为白芥子-丹参4∶6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丹参 配比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