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of an immune classifier for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and therapeutic response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1
作者 KUAILU LIN QIANYU GU XIXI LAI 《BIOCELL》 SCIE 2023年第12期2681-2696,共16页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pose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due to the lack of reliable prognostic gene signatures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its immune behavior.Methods:We analyzed clinical information and mRNA exp...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pose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due to the lack of reliable prognostic gene signatures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its immune behavior.Methods:We analyzed clinical information and mRNA expression data from 162 TNBC patients in TCGA-BRCA and 320 patients in METABRIC-BRCA.Utilizing 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e pinpointed 34 TNBC immune genes linked to survival.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Cox regression method identified key TNBC immune candidates for prognosis prediction.We calculated chemotherapy sensitivity scores using the“pRRophetic”package in R software and assessed immunotherapy response using the Tumor Immune Dysfunction and Exclusion algorithm.Results:In this study,34 survival-related TNBC immun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were identified.A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Cox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and 15 candidates were prioritized,with a concomitant establishment of a robust risk immune classifier.The high-risk TNBC immune groups showed increased sensitivity to therapeutic agents like RO-3306,Tamoxifen,Sunitinib,JNK Inhibitor VIII,XMD11-85h,BX-912,and Tivozanib.An analysis of the Search Tool for Interaction of Chemicals database reveale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high-risk group and signaling pathways,such as those involving Rap1,Ras,and PI3K-Akt.The low-risk group showed a higher immunotherapy response rate,as observed through the tumor immune dysfunction and exclusion analysis in the TCGA-TNBC and METABRIC-TNBC cohorts.Conclusion: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immune complexities of TNBC,paving the way for novel diagnostic approaches and precision treatment methods that exploit its immunological intricacies,thus offering hope for improved management and outcomes of this challenging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Immune classifier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prognosis Precision treatment
下载PDF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UBA1C predicts poor prognosis of breast cancer by regulating cell cycle
2
作者 Yan Wang Yang Liu Jian Li 《Medical Data Mining》 2022年第3期10-22,共13页
Background:A kind of tubulin called TUBA1C is implicat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growth of a number of cancers.We mainly investigated the expression,prognostic significance,mechanism and interaction with immune infiltra... Background:A kind of tubulin called TUBA1C is implicat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growth of a number of cancers.We mainly investigated the expression,prognostic significance,mechanism and interaction with immune infiltration of TUBA1C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Methods:The expression of TUBA1C as well as its associations with clinical traits and prognosis were examined using the Cancer Genome Atlas,DepMap and Human Protein Atlas databases.The primary pathway involved in breast cancer based on TUBA1C was examined using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software,CancerSEA and the GSCALite database.Then,using ssGSEA and Spearman methods,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UBA1C and immune cell infiltration was examined.The R package“pRRophetic”investigated the sensitivity of TUBA1C to chemotherapy and targeted treatment drugs.Results:Patients with BC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TUBA1C expression.The poor prognosi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as linked to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UBA1C.The expression of TUBA1C was identified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breast cancer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An examination of th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and CanerSEA databases revealed that TUBA1C primarily engages in the cell cycle and DNA replication pathways to have a carcinogenic effect.Th2 cells,aDC,Th1 cells,macrophages,NK CD56dim,neutrophils,DC,Treg,pDC,CD8 T cells,mast cells,NK cells and eosinophils were the 13 types of tumor immune infiltrating cells that TUBA1C was associated with by ssGSEA.Additionally,we discovered that TUBA1C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a number of chemotherapy and targeted therapy medications.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UBA1C is a novel prognostic predictor of breast cancer,related to immune infiltra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and may serve as a new target for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in the future.Conclusion:According to our study,TUBA1C exerts a carcinogenic effect in breast cancer through oncogenic pathway such as the cell cycle and i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cell infiltration and predicts response to chemotherapy and targeted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A1C breast cancer immune infiltration cell cycle prognosis
下载PDF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RELATED TO THE TIMING OF OPERATION DURING MENSTRUAL CYCLE
3
作者 张保宁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2-66,共5页
PROGNOSISOFPATIENTSWITHBREASTCANCERRELATEDTOTHETIMINGOFOPERATIONDURINGMENSTRUALCYCLEZhangBaoning张保宁Departmen... PROGNOSISOFPATIENTSWITHBREASTCANCERRELATEDTOTHETIMINGOFOPERATIONDURINGMENSTRUALCYCLEZhangBaoning张保宁DepartmentofSurgicalOncol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menstrual cycle prognosis
下载PDF
乳腺癌中ASS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
4
作者 聂雅婷 丁兰 +2 位作者 袁媛 刘磊 沈立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7-634,共8页
探究乳腺癌组织中尿素循环关键分子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首先,通过TCGA及GTEx数据库筛选乳腺癌中差异表达的尿素循环关键分子,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然后,收集2010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西京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探究乳腺癌组织中尿素循环关键分子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首先,通过TCGA及GTEx数据库筛选乳腺癌中差异表达的尿素循环关键分子,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然后,收集2010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西京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7例乳腺癌患者以及54例非肿瘤(乳腺腺病)患者的手术标本,制作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研究乳腺癌和正常乳腺(乳腺腺病)组织中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inate synthase 1,ASS1)的表达情况,并确定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分析TCGA及GTEx数据库发现,尿素循环关键分子ASS1在乳腺癌中表达下降,并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SS1主要定位于胞浆,在乳腺癌中表达下降,且与Ki-67表达及分子分型显著相关(p=0.0215,0.0005)。ASS1在乳腺癌中表达显著下降,与肿瘤的分子分型、Ki-67表达密切相关,推测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ASS1低表达可以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循环 ASS1(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乳腺癌 预后
下载PDF
356例乳腺癌延期手术的预后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曾灿光 周晖楠 万德森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2-324,共3页
影响乳腺癌预后因素很多,而延期手术对预后的影响如何?作者将1964年4月—1987年12月,因各种原因而延期手术的乳腺癌356例,与同期1656例一次手术病人作比较,观察其5、10、15年生存率、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及两次手术时间间距(15天—3个月以... 影响乳腺癌预后因素很多,而延期手术对预后的影响如何?作者将1964年4月—1987年12月,因各种原因而延期手术的乳腺癌356例,与同期1656例一次手术病人作比较,观察其5、10、15年生存率、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及两次手术时间间距(15天—3个月以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5天内进行第二次手术较好,超过3个月作第二次手术生存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延期手术 预后
下载PDF
AIB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玉 魏兵 +2 位作者 周文波 赵松林 聂秀红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扩增基因1(amplified in breast cancer 1,AIB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AIB1促进肺腺癌细胞生长转移的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102例。通过... 目的探讨乳腺癌扩增基因1(amplified in breast cancer 1,AIB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AIB1促进肺腺癌细胞生长转移的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102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肺腺癌组织中AIB1的表达,分析AIB1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性。通过质粒转染使肺腺癌细胞株A549过表达AIB1,观察AIB1过表达对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及划痕愈合能力的影响。结果102例患者中,AIB1高表达者60例,低表达者42例,死亡患者AIB1的表达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01),AIB1高表达者累计生存率显著降低(P<0.001)。与转染空质粒相比,转染AIB1的A549细胞生长增快,细胞周期进程加速,划痕愈合能力增强(P<0.05)。结论AIB1可以促进肺腺癌细胞生长、增殖和转移,并与肺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扩增基因1 肺腺癌 预后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原发性乳腺癌细胞周期及凋亡与其他预后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瑞龙 郑昭璟 +1 位作者 施红旗 王蓓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对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和细胞凋亡状态检测,分析这两个指标与其他预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9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和细胞凋亡状态的检测,免疫组化染色法进行ER、PR、表... 目的对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和细胞凋亡状态检测,分析这两个指标与其他预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9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和细胞凋亡状态的检测,免疫组化染色法进行ER、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c-erbB-2检测。结果49例原发性乳腺癌中,异倍体肿瘤占612%(30/49),ER阳性占51.0%(25/49),PR阳性占53.1%(26/49),EGFR阳性占122%(6/49),c-erbB-2阳性占306%(15/49),出现腋淋巴结转移者占449%(22/49)。原发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率为(560±1.21)%。高S期细胞比例(SPF)组肿瘤标本增殖指数(P1)明显高于中SPF组,而细胞凋亡率、DNA指数(DI)、G1峰变异系数(G、CV)、G2/M期百分数、患者年龄等因素在不同倍体、不同水平SPF组间未见明显差异。二倍体原发性乳腺癌标本ER阳性率明显高于异倍体标本,而腋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则相反。低、中、高SPF组间乳腺癌标本PR、EGFR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F与原发性乳腺癌细胞EGFR的表达及GJM期细胞比例有关;DI与PI有关;细胞凋亡率与PR的表达有关。ER与PR、EGFR与c-erbB-2的表达相关,尤其ER与PR两者间具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结论二倍体和异倍体原发性乳腺癌EGFR表达和腋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是不同的;各水平SPF组间PR、EGFR的表达明显不同;SPF与EGFR的高表达、高凋亡指数与PR的表达具有相关关系。因此,将细胞周期分析和凋亡检测与其他临床常用的乳腺癌诊断指标进行联合应用,将有助于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乳腺癌 预后
下载PDF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并发症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志超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4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对其并发症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比较。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其入院日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接受保乳手术... 目的分析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对其并发症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比较。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其入院日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接受保乳手术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接受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近期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88.00%vs.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的治疗方式,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其术中出血量,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其有较好的术后恢复状态,使其术后仍能保持较好的乳房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并发症 生存预后
下载PDF
不同月经周期行乳腺癌根治术对预后影响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孙靖中 戴勇 +2 位作者 曾庆东 杨其峰 余之刚 《肿瘤防治杂志》 2000年第6期622-624,共3页
目的 :探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手术对预后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对月经周期进行不同分期 (分别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及围排卵期和围月经期 ) ,并分别测定血清泌乳素、雌二醇和孕酮的浓度 ,了解其与 3,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孕酮高者 3,5年... 目的 :探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手术对预后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对月经周期进行不同分期 (分别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及围排卵期和围月经期 ) ,并分别测定血清泌乳素、雌二醇和孕酮的浓度 ,了解其与 3,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孕酮高者 3,5年生存率均高 ;围排卵期手术者生存率高于围月经期。结论 :乳腺癌患者在月经不同时期血液性激素水平呈现不同的变化 ,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不起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周期 性激素 预后 乳腺癌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月经周期中性激素、VEGF及NK细胞的变化与手术时间选择的关系探讨
10
作者 周士福 费伯健 +1 位作者 金留根 王丰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6-569,共4页
目的 从乳腺癌患者月经周期中性激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自由杀伤细胞 (NK)细胞的变化探讨手术时间选择的必要性。方法 对月经周期规则的乳腺癌患者 ,抽血检测雌孕激素、VEGF及NK细胞四项指标 ,比较她们在卵泡期与黄体期... 目的 从乳腺癌患者月经周期中性激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自由杀伤细胞 (NK)细胞的变化探讨手术时间选择的必要性。方法 对月经周期规则的乳腺癌患者 ,抽血检测雌孕激素、VEGF及NK细胞四项指标 ,比较她们在卵泡期与黄体期的不同水平变化 ,分析其对手术时间选择的意义。结果 雌孕激素的波动符合正常生理变化规律 ;卵泡期的VEGF水平高于黄体期 ,分别为 2 79.6 pg/ml和 2 33.9pg/ml;卵泡期血NK细胞浓度低于黄体期 ,分别为 0 .16 5× 10 6/ml及 0 .2 36× 10 6/ml,特别是在围排卵期 (17、13d) ,血NK细胞数有明显的升高。结论 从检测的可能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四项指标看 ,在黄体期手术更为有利 ,但尚需以后的生存率统计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月经周期 性激素 VEGF NK细胞 手术时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月经周期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对中青年乳腺癌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国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6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外科治疗方案对中青年乳腺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6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的差别分为保乳组和根治组,各31例。保乳组行保乳手术治疗,根治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外科治疗方案对中青年乳腺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6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的差别分为保乳组和根治组,各31例。保乳组行保乳手术治疗,根治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保乳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根治组,切口长度短于根治组,出血量小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保乳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转移、复发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保乳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根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符合保乳手术的手术指征情况下,选择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效果较好,术后恢复也较为理想,相较于根治手术其并发症风险更低,患者在术后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乳腺癌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生活质量 预后 术后康复情况
下载PDF
可手术乳腺癌内分泌受体状态对预测近期复发的意义
12
作者 石晓毅 沈明 王玲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8年第S1期9-10,8,共3页
目的为了调查可手术乳腺癌病人术后近期复发与内分泌受体状态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对1985-1988年间76例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病人进行专人调查,注重询问术后36个月内的近期复发病人,探讨复发和未复发病例的雌激素受体(ER)和... 目的为了调查可手术乳腺癌病人术后近期复发与内分泌受体状态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对1985-1988年间76例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病人进行专人调查,注重询问术后36个月内的近期复发病人,探讨复发和未复发病例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的状态。结果确认16例术后36个月内出现复发,近期复发率为21%(16/76)。16例复发的ER、PR同时呈(+)和(-)的比率分别为29%和57%;而60例未复发的ER、PR同时呈(+)和(-)的比率分别为50%和40%;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在复发组中单独PR呈(+)和(-)的比率分别为36%和64%;而未复发组单独PR呈(+)和(-)的比率分别为51.9%和48.1%,两组之间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表明可手术乳腺癌内分泌状态ER、PR同时呈(-)病人较其同时呈(+)者抑或单独PR呈(-)者具有近期易复发倾向,其预后更劣。因而作者认为PR状态是另一个主要的预后因素。提议:应把PR(-)肿瘤病人列入高危人群,并作为术后3年内定期复诊主要对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手术乳腺癌 内分泌受体 近期复发 预后
下载PDF
183例绝经前乳腺癌手术时机选择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旬 张国庆 +1 位作者 马斌林 倪多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探讨绝经前乳腺癌在不同月经周期手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 183例绝经前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 ,分别分析了各组的 5年生存率和 5年无瘤生存率。 结果 :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数、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状况均对 5年生存... 目的 :探讨绝经前乳腺癌在不同月经周期手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 183例绝经前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 ,分别分析了各组的 5年生存率和 5年无瘤生存率。 结果 :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数、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状况均对 5年生存率和 5年无瘤生存率有影响 (P <0 .0 5 ) ,黄体期手术组的 5年无瘤生存率 (84.6 % )明显高于卵泡期手术组 (5 8.7% ) (P <0 .0 1)。 结论 :手术时机的选择影响乳腺癌的远期疗效 ,黄体期进行手术对患者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时机 月经周期 预后
下载PDF
不同放化疗模式对行改良根治术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别克扎提·再孜提汉 陈辉 +1 位作者 王薇 耿中利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放化疗治疗模式对改良根治术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改良根治术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300例,根据术后采用的放化疗治疗模式不同分为序贯放化疗组(n=145)... 目的探讨不同放化疗治疗模式对改良根治术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改良根治术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300例,根据术后采用的放化疗治疗模式不同分为序贯放化疗组(n=145)和同步放化疗组(n=155)。两组患者均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3周开始进行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化疗,序贯放化疗组在化疗结束后进行放疗,同步放化疗组在多西他塞化疗阶段进行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局部和远处转移情况。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整个化疗周期较序贯放化疗组明显缩短[(18.3±1.2)周比(22.6±1.4)周](P<0.01)。同步放化疗组的总缓解率与序贯放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13%(118/155)比72.41%(105/145)](P>0.05)。序贯放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6%(5/133)比2.76%(4/145)](P>0.05),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53%(18/133)比11.03%(16/145)](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分级(心功能损害除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同步放化疗可缩短改良根治术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周期,患者耐受性好,对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局部晚期 放化疗模式 预后 改良根治术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在月经周期不同时段手术生存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兴超 李文龙 +3 位作者 刘保国 李凯 胡潇方 李湘奇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8期80-84,122,共6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在月经周期不同时段手术的预后,并检索相关文献,应用Meta分析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在月经周期不同时段(卵泡期、黄体期)手术3年、5年生存率。为选择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手术最佳时机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7月... 目的回顾性研究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在月经周期不同时段手术的预后,并检索相关文献,应用Meta分析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在月经周期不同时段(卵泡期、黄体期)手术3年、5年生存率。为选择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手术最佳时机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7年7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66例,按照月经周期与手术时机分组,卵泡期手术患者32例,黄体期手术患者34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后24h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恢复过程中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及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并检索纳入从建库至2017年9月,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Joanna Brigg′s Institu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RNAO”等数据库,关于月经周期不同时段手术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随机对照实验,通过纳入与排除标准将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回顾性数据分析研究表明,黄体期乳腺癌患者手术预后优于卵泡期手术患者,而且并发症较少,文献检索将符合标准的纳入文献6篇,通过Meta分析结果显示,黄体期与卵泡期比较,患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前乳腺癌患者选择黄体期手术,预后较卵泡期手术更好。绝经前乳腺癌选择黄体期手术,能显著提高术后3年、5年的生存率。根据月经周期选择乳腺癌的手术时机,对患者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周期 绝经前乳腺癌 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改良根治术后的乳腺癌免疫组化3种分子亚型的预后特性及年复发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晴 王旭波 +2 位作者 李丹 岳欣 李彩红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后的乳腺癌免疫组化3种分子亚型的预后特性及年复发变化。方法:选取两家医院108例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型,分析各类型乳腺癌的年复发情况。结果:Luminal型56例,HER2阳性34...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后的乳腺癌免疫组化3种分子亚型的预后特性及年复发变化。方法:选取两家医院108例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型,分析各类型乳腺癌的年复发情况。结果:Luminal型56例,HER2阳性34例,三阴性乳腺癌18例;三种亚型乳腺癌在内分泌治疗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的年复发风险(40.34±1.02)低于其他两种分子亚型(20.12±1.23、24.56±1.04)(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后的乳腺癌免疫组化各分子亚型对乳腺癌年复发有着不同的指导作用,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预后 年复发
下载PDF
不同衰弱水平对老年非手术乳腺癌患者放化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会杰 杨淑君 +4 位作者 孔雨苹 刘倩倩 巴佳代子 张素兰 樊慧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20期1830-183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衰弱水平对老年非手术乳腺癌患者放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本院肿瘤科接诊并经病理学证实的120例老年非手术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衰弱指数(FI)分为非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组三组,其中非衰弱组37例... 目的研究不同衰弱水平对老年非手术乳腺癌患者放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本院肿瘤科接诊并经病理学证实的120例老年非手术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衰弱指数(FI)分为非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组三组,其中非衰弱组37例,衰弱前期组48例和衰弱组35例。对各组患者予以相应的放化疗治疗,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非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32%(9/37)、37.50%(18/48)和60.00%(21/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47,P=0.008);非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组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分别是贫血(40.54%)、中性粒细胞减少(41.67%)、中性粒细胞减少(51.43%);随着衰弱水平的增长,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9,P=0.002);三组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衰弱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衰弱前组、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衰弱水平的老年非手术乳腺癌患者,其放化疗的预后是不同的,衰弱水平越高,预后越差。在临床上,相较于单一地按照指标来对老年乳腺癌患者进行放化疗治疗,结合患者的衰弱评估状态为其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非手术乳腺癌 放化疗预后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的远红外线热图特征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涛 何惠娟 +4 位作者 曾婉梅 杨明光 陈雨虹 筛大成 司徒锐 《现代医院》 2007年第4期53-54,共2页
目的提出远红外热图早期发现乳癌的参考标准。方法选出500例(1000个)乳腺,月经正常的乳腺增生育龄妇女的乳腺红外热图(WP-95)与高频B超结合病理检查进行分析。结果①乳腺热图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以经后期为低反应期,经间、经前为高... 目的提出远红外热图早期发现乳癌的参考标准。方法选出500例(1000个)乳腺,月经正常的乳腺增生育龄妇女的乳腺红外热图(WP-95)与高频B超结合病理检查进行分析。结果①乳腺热图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以经后期为低反应期,经间、经前为高反应期。②乳腺小叶增生的热图,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动态变化。③经间、经前期是观察乳腺小叶增生热图的适当时候。④经后、绝经期是发现乳癌的最佳期。⑤弧立的、非对称的、持久(月经各期)存在高温斑块应是乳癌的标识。而经间、经前及小叶增生出现的高温斑多呈左右对称的斑支形占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热图 乳腺月经周期 乳腺小叶增生 乳腺癌
下载PDF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并发症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51
19
作者 余中国 王元正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并发症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确诊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保乳组和改良组,每组50例。保乳组患者给予保乳手术治疗,改良组患者给予改良根...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并发症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确诊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保乳组和改良组,每组50例。保乳组患者给予保乳手术治疗,改良组患者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随访2年,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时间、并发症、生存预后情况和术前术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保乳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改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和改良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CEA、CA153、TGF-α、VEGF水平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术后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患者术后1、2年累积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高于改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改良根治术比较,保乳手术可有效减少乳腺癌患者手术创伤及并发症,且可保留乳房,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同时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生存预后改善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 并发症 生存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17
20
作者 姚成才 胡名柏 +3 位作者 廖洪叶 钱浩勇 叶彼德 林从尧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对14 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手术方式、切口选择、皮瓣厚度、皮瓣张力、手术刀或高频电刀游离皮瓣、单纯性持续中心负压吸引或持续中心...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对14 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手术方式、切口选择、皮瓣厚度、皮瓣张力、手术刀或高频电刀游离皮瓣、单纯性持续中心负压吸引或持续中心负压吸引加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与皮瓣坏死程度的关系。结果 14 2例乳腺癌患者中,术后皮瓣坏死2 7例,占19.0 1%。皮瓣坏死与切口选择、皮瓣厚度和皮瓣张力有关(P <0 .0 5 )。采用横梭形切口(8.82 % ,3 /3 4)、厚皮瓣(17.3 5 % ,17/98)、低张力皮瓣(7.81% ,5 /64 )者的皮瓣坏死发生率分别较纵梭形切口(2 2 .11% ,2 1/95 )或斜梭形切口(2 3 .0 8% ,3 /13 )、薄皮瓣(2 2 .73 % ,10 /4 4)和高张力皮瓣(2 8.2 1% ,2 2 /78)者低,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是多方面的,皮瓣供血不足是术后皮瓣坏死的根本原因。合理的选择手术切口,选择适当厚度的皮瓣,术中慎用电刀,无张力缝合,保护皮瓣血运,术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适当加压包扎等是防治皮瓣坏死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皮瓣坏死 防治措施 原因分析 中心负压吸引 乳腺癌患者 绷带加压包扎 切口选择 皮瓣厚度 皮瓣张力 张力皮瓣 回顾性分析 横梭形切口 显著性差异 无张力缝合 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 手术方式 游离皮瓣 高频电刀 供血不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