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of α-bromonaphthalene induced by β-cyclodextrin in the presence of cyclohexane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剑炜 许金钩 +1 位作者 陈国珍 刘长松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6年第4期416-424,共9页
β-Cyclodextrin (β-CD) can induce a-bromonaphthalene (BrN) to emit strong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RTP) in the presence of micro amounts of cyclohexane (c-hexane). Experiments of luminescence spectra, phosph... β-Cyclodextrin (β-CD) can induce a-bromonaphthalene (BrN) to emit strong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RTP) in the presence of micro amounts of cyclohexane (c-hexane). Experiments of luminescence spectra, phosphorescence lifetime and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prove the formation of c-hexane/β-CD/BrN ternary inclusion complex. The apparent formation constant of the ternary inclusion complex was determined and the effect mechanism of c-hexane on the RTP of BrN induced by β-CD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odextrin CYCLOHEXANE α-bromonaphthalene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原文传递
1-溴萘—β-环糊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元包合物的室温磷光 被引量:8
2
作者 杜新贞 江云宝 +3 位作者 林丽榕 黄贤智 陈国珍 张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3-458,共6页
在β-环糊精(β-CD)溶液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可诱导1-溴萘(1-BrN)发射强的室温磷光(RTP).组成测定表明溶液中形成了稳定的1:1:1/1-BrN:β-CD:AS三元包合物.光谱和溶液表面张力分析显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性烷基链有一部分... 在β-环糊精(β-CD)溶液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可诱导1-溴萘(1-BrN)发射强的室温磷光(RTP).组成测定表明溶液中形成了稳定的1:1:1/1-BrN:β-CD:AS三元包合物.光谱和溶液表面张力分析显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性烷基链有一部分被包合在β-CD空腔内,未被包合部分则绕曲在β-CD腔口处从而为空腔内1-BrN分子的磷光提供了有效保护.因该三元包合物带有阴离子极性头基,其沉淀可均匀分散在溶液中,形成了稳定的乳状液.得到了稳定的R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萘 环糊精 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 室温磷光 RTP
下载PDF
胆酸盐簇集体刚性化微环境的灵敏指示——室温燐光探针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力宏 谢剑炜 +1 位作者 张淑珍 晋卫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9-221,共3页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 probe, α bromonaphthalene( α BrN), and a series of cholate surfactants using RTP spectroscopy. It was found...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 probe, α bromonaphthalene( α BrN), and a series of cholate surfactants using RTP spectroscopy. It was found that intense RTP of α bromonaphthalene can only be induced in aqueous deoxycholate sodium(NaDC) solution. This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the interior structure of NaDC aggregate was more rigid and efficient in shielding the excited state of α BrN from oxygen quenching. The experiments suggested that the more chiral separation capability of NaDC aggregate of could be due to its more rigid interior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Lin光探针法 胆酸盐表面活性剂 手性分离 Α-溴代萘 刚性结构
下载PDF
2-溴甲基萘荧光和室温磷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牟兰 陈小康 李隆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80-883,共4页
研究了2-溴甲基萘 (2-BrMN) 的荧光及磷光性质。2-溴甲基萘是一种优良的荧光试剂,λex /λem =274/334 nm ,其浓度在1.0×10- 6 ~1.2×10- 4 m ol·L- 1范围内与荧光强... 研究了2-溴甲基萘 (2-BrMN) 的荧光及磷光性质。2-溴甲基萘是一种优良的荧光试剂,λex /λem =274/334 nm ,其浓度在1.0×10- 6 ~1.2×10- 4 m ol·L- 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最低检测限为4.7×10- 8 m ol·L- 1。以β-环糊精(β-CD)作保护剂和1,2-二溴丙烷(DBP) 为重原子微扰剂的2-BrMN/β-CD/DBP体系能产生具有分析意义CD-RTP信号, λex /λem = 271/493,521 nm ,2-BrMN浓度参1.0×10- 5~1.2×10- 4 m ol·L- 1 范围内与室温磷光 (RTP) 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r =0.997, 最低检测限为2.7×10- 6 m ol·L-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甲基萘 荧光 室温磷光 RTP
下载PDF
β-溴代萘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性质及介质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牟兰 陈小康 李隆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4-217,共4页
无任何保护性介质存在下,β-溴代萘(β-BrN)水溶液仅以Na2SO3作化学除氧剂,经仪器光源适当照射,即能很快产生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信号.不同种类和用量的有机溶剂存在时,RTP强度和获得稳定RTP信号所需... 无任何保护性介质存在下,β-溴代萘(β-BrN)水溶液仅以Na2SO3作化学除氧剂,经仪器光源适当照射,即能很快产生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信号.不同种类和用量的有机溶剂存在时,RTP强度和获得稳定RTP信号所需光诱导的时间显著不同.含2.5%乙腈的β-BrN水溶液仅需极短的光诱导时间就能产生很强的RTP发射,β-BrN浓度在8.0×10-8~1.6×10-5mol/L范围内与其RTP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萘 无保护流体 室温磷光 RTP 介质效应
下载PDF
正丁醇、苯酚存在下环糊精诱导1-溴萘室温磷光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高凌 张勇 +2 位作者 朱亚先 郑凤兰 任锋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44-1250,共7页
在含有正丁醇 (n- Bu)的β-环糊精 (β- CD)溶液中 ,加入有机小分子苯酚 (Ph)可诱导 1-溴代萘(1- Br N)发射强的室温磷光 (RTP) .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体系中形成了β- CD/ 1- Br N/ Ph/ n- Bu四元包络物 .在研究其生成机理的过程中 ,发现... 在含有正丁醇 (n- Bu)的β-环糊精 (β- CD)溶液中 ,加入有机小分子苯酚 (Ph)可诱导 1-溴代萘(1- Br N)发射强的室温磷光 (RTP) .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体系中形成了β- CD/ 1- Br N/ Ph/ n- Bu四元包络物 .在研究其生成机理的过程中 ,发现 Ph分子在该四元包络物体系中 ,一方面其羟基与 CD端口羟基形成氢键 ,覆盖在 CD上、下端口 ,对外部氧向 CD腔内扩散起着隔离作用 ,减少了氧对发光体激发三重态的猝灭 ;另一方面其苯环的疏水作用将 1- Br N固定在 β- CD空腔内 ,并填充了 β- CD腔内的剩余空间 .这也进一步证实β- CD/ 1- Br N/ n- Bu体系中 ,β- CD腔内还有空间 ,Ph的加入可填补该空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溴代萘 Β-环糊精 苯酚 室温磷光 包络作用 正丁醇 生成机理 CD-RTP法
下载PDF
六氢吡啶存在下β-环糊精诱导α-溴代萘室温磷光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彭景吓 朱亚先 +4 位作者 鹿贞彬 李纯茂 蔡宗群 王萍 张勇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35-1337,共3页
微量六氢吡啶(HHP)存在下,由于三元包络物α-溴代萘(α-BrN)/β-环糊精(β-CD)/HHP的形成,不经除氧就可观察到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发射。详细研究了温度、pH值以及形成包络物的3种组分物质的浓度的变化对体系RTP的影响... 微量六氢吡啶(HHP)存在下,由于三元包络物α-溴代萘(α-BrN)/β-环糊精(β-CD)/HHP的形成,不经除氧就可观察到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发射。详细研究了温度、pH值以及形成包络物的3种组分物质的浓度的变化对体系RTP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体系的RTP强度与α-BrN的浓度在2.0~2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α-BrN的检出限3.7×10^-8mol/L。将所建方法用于合成样品中α-BrN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2.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7%(n=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磷光 β-环糊精 α-溴代萘 六氢吡啶
下载PDF
1-溴代萘、2-溴代萘与β-环糊精间包络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高凌 张勇 +1 位作者 任锋 郑凤兰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7,共6页
研究了在含有正丁醇(1 Bu)的β-环糊精(β-CD)溶液中,加入有机小分子苯酚(Phenol)后诱导2-溴代萘(2 BrN)发射强的室温磷光(RTP)的光谱性质,比较了1 BrN/β-CD/1 Bu/phenol与2 BrN/β-CD/1 Bu/phenol四元体系的RTP光谱,通过测定1 BrN和2 ... 研究了在含有正丁醇(1 Bu)的β-环糊精(β-CD)溶液中,加入有机小分子苯酚(Phenol)后诱导2-溴代萘(2 BrN)发射强的室温磷光(RTP)的光谱性质,比较了1 BrN/β-CD/1 Bu/phenol与2 BrN/β-CD/1 Bu/phenol四元体系的RTP光谱,通过测定1 BrN和2 BrN在所研究的各体系中与β-CD的包络常数,分析了1 BrN和2 BrN与β-CD的不同包络方式,并初步揭示了分子结构的空间差异对包络方式和包络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溴代萘 2-溴代萘 Β-环糊精 包络作用 分子结构 包络常数 室温磷光光谱
下载PDF
十氢喹啉存在下β-环糊精诱导α-溴代萘的室温磷光
9
作者 陈丽 周俊伟 +2 位作者 朱亚先 彭景吓 张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22-1325,1329,共5页
首次将杂环分子十氢喹啉(decahydroquinoline,DHQ)引入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诱导α-溴代萘(α-bromonaphthalene,α-BrN)室温磷光(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的体系中,由于DHQ和β-CD及α-BrN形成三元... 首次将杂环分子十氢喹啉(decahydroquinoline,DHQ)引入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诱导α-溴代萘(α-bromonaphthalene,α-BrN)室温磷光(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的体系中,由于DHQ和β-CD及α-BrN形成三元包络物,不经除氧就可观察到强而稳定的RTP信号。实验证实,孤对电子、氢键封盖作用和微晶的二次刚性化作用是DHQ存在下β-CD诱导α-BrN产生强而稳定的RTP的关键因素。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体系的RTP强度与α-BrN浓度在1.0×10^-6~3.5×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0),检出限为6.25×10^-9mol.L^-1。该方法用于合成样中α-BrN的测定,回收率为90%~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6.5%(n=5),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磷光 Β-环糊精 Α-溴代萘 十氢喹啉
下载PDF
萘和正丁醇存在下β-环糊精诱导1-溴萘室温磷光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杜新贞 张勇 +3 位作者 黄贤智 李耀群 江云宝 陈国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81-382,共2页
萘和正丁醇存在下β-环糊精诱导1-溴萘室温磷光的研究杜新贞,张勇,黄贤智,李耀群,江云宝,陈国珍(厦门大学化学系、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361005)关键词1-溴萘,β-环糊精,萘,室温磷光室温下β-环糊精(β-C... 萘和正丁醇存在下β-环糊精诱导1-溴萘室温磷光的研究杜新贞,张勇,黄贤智,李耀群,江云宝,陈国珍(厦门大学化学系、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361005)关键词1-溴萘,β-环糊精,萘,室温磷光室温下β-环糊精(β-CD)诱导的发光现象由于其不同于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萘 环糊精 室温磷光 丁醇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β-环糊精诱导α-溴代萘的室温磷光测定
11
作者 张海容 赵婷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0-794,共5页
建立了α-溴代萘的β-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β-CD-RTP)分析,用3因素、3水平Box-Behnken响应面法(RSM)优化了影响α-溴代萘的RTP实验条件。研究发现:β-CD的浓度、环己烷浓度以及Na_2SO_3浓度等对α-溴代萘的RTP强度均有显著影响;统计结... 建立了α-溴代萘的β-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β-CD-RTP)分析,用3因素、3水平Box-Behnken响应面法(RSM)优化了影响α-溴代萘的RTP实验条件。研究发现:β-CD的浓度、环己烷浓度以及Na_2SO_3浓度等对α-溴代萘的RTP强度均有显著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各影响因素的主效应关系为:β-CD浓度>NaSO_3浓度>环己烷用量。α-溴代萘RTP最佳发光条件为:β-CD的浓度为3.4×10^(-3) mol/L,环己烷的浓度为0.8μL/mL,Na_2SO_3的浓度为9.5×10^(-2) mol/L。优化条件下改进了α-溴代萘RTP分析特性,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0^(-5)~1.0×10^(-7) mol/L,检出限为1.4×10^(-8) mol/L。RSM法与传统的单因素实验法相比,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溴代萘 响应面法 室温磷光
下载PDF
β-环糊精存在下直链脂肪醇诱导1-溴萘室温磷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杜新贞 张勇 +3 位作者 江云宝 林丽榕 黄贤智 陈国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935-1938,共4页
研究了β-环糊精(β-CD)溶液中直链脂肪醇(A)诱导1-溴萘(1-BrN)的室温磷光光谱性质.结果表明,三元包络物中1-BrN分子的磷光起初随醇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强,正戊醇对磷光呈现最大的敏化作用,随后从正己醇至正辛醇,磷光强度... 研究了β-环糊精(β-CD)溶液中直链脂肪醇(A)诱导1-溴萘(1-BrN)的室温磷光光谱性质.结果表明,三元包络物中1-BrN分子的磷光起初随醇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强,正戊醇对磷光呈现最大的敏化作用,随后从正己醇至正辛醇,磷光强度逐渐下降.测定了包络物组成和稳定常数,发现1-BfN和A:β-CD包络物的结合强度是三元包络物磷光强弱的决定性因素,并从三元包络物可能的结构解释了醇分子大小对室温磷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溴萘 Β-环糊精 脂肪醇 包络物 室温磷光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胶束体系中α-溴代萘的室温燐光 被引量:14
13
作者 魏雁声 杨欣 +3 位作者 晋卫军 张淑珍 陈容亮 刘长松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259-1263,共5页
建立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胶束介质中α-溴代萘的燐光分析法,并与十二烷基 硫酸钠SLS体系作了比较。方法特点如下:α-溴代萘在低浓度的Brij35胶束溶液中即产生 RTP发射,具有良好的分析特性。甲醇、乙醇等的... 建立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胶束介质中α-溴代萘的燐光分析法,并与十二烷基 硫酸钠SLS体系作了比较。方法特点如下:α-溴代萘在低浓度的Brij35胶束溶液中即产生 RTP发射,具有良好的分析特性。甲醇、乙醇等的加入,体系不会使燐光达到稳定的时间增长,测量操作简便。TlNO3的存在使背景降低,精密度提高。Brij35体系比 SLS体系具有较大 的粘度,较小的丙酮猝灭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室温Ling光 Α-溴代萘 α-溴萘
下载PDF
胶束介质中萘敏化双乙酰的室温磷光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剑炜 许金钩 陈国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1301-1304,共4页
研究了SDS胶束介质中萘敏化双乙酰的室温磷光,认为SDS增强了萘与双乙酰的能量转移效率,敏化磷光强度与Poisson分布有关,并由胶团中含较少给(受)体的决定。选择了最佳实验条件,该法简便、快速,萘的检出限达6.5... 研究了SDS胶束介质中萘敏化双乙酰的室温磷光,认为SDS增强了萘与双乙酰的能量转移效率,敏化磷光强度与Poisson分布有关,并由胶团中含较少给(受)体的决定。选择了最佳实验条件,该法简便、快速,萘的检出限达6.5×10(-8)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化 双乙酰 室温 磷光
下载PDF
胶束增稳室温燐光法中化学除氧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雁声 刘长松 张苏社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简便、快速的Na_2SO_3化学除氧技术改善了胶束增稳室温燐光法(MS-RTP)通氮除氧过程费时、繁冗的操作。本文对化学除氧MS-RTP的各种影响条件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实验表明,除了SDS、TINO_3、Na_2SO_3用量及温度等因素外,pH对RTP强度和除氧... 简便、快速的Na_2SO_3化学除氧技术改善了胶束增稳室温燐光法(MS-RTP)通氮除氧过程费时、繁冗的操作。本文对化学除氧MS-RTP的各种影响条件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实验表明,除了SDS、TINO_3、Na_2SO_3用量及温度等因素外,pH对RTP强度和除氧时间也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对前人工作作了补充和完善,并对化学除氧机理提出了不同的认识。文中对国产SDS进行了提纯。在荧光光度计上建立了化学除氧MS-RTP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增稳室温燐光法 化学除氧
下载PDF
β-溴代萘的化学除氧环糊精诱导室温燐光法测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雁声 刘长松 张苏社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1001-1005,共5页
本文首次成功地建立了以KI或Tl_2SO_4无机盐作重原子,Na_2SO_3作除氧剂,测定β-溴代萘的化学除氧环糊精诱导室温燐光法。该方法比以往用卤代烷烃作重原子吹氮除氧CD-RTP法操作简便。本文详细研究了化学除氧的各种影响条件及方法的适用... 本文首次成功地建立了以KI或Tl_2SO_4无机盐作重原子,Na_2SO_3作除氧剂,测定β-溴代萘的化学除氧环糊精诱导室温燐光法。该方法比以往用卤代烷烃作重原子吹氮除氧CD-RTP法操作简便。本文详细研究了化学除氧的各种影响条件及方法的适用性。实验表明,以K1作重原子的体系比TI_2SO_4体系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宽的条件宽容度,而且操作更为简便。目前此种方法还仅适用于含内重原子化合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萘 化学除氧 CD-RTP
下载PDF
N-乙基哌啶存在下β-环糊精诱导α-溴代萘室温磷光
17
作者 彭景吓 张勇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78-2382,共5页
微量N-乙基哌啶(EP)存在下,由于三元包络物α-溴代萘(α-BrN)/β-环糊精(β-CD)/EP的形成,不经除氧就可观察到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发射。详细研究了温度、pH值以及形成包络物的3种组分物质浓度的变化对体系RTP的影响,并探讨了EP存... 微量N-乙基哌啶(EP)存在下,由于三元包络物α-溴代萘(α-BrN)/β-环糊精(β-CD)/EP的形成,不经除氧就可观察到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发射。详细研究了温度、pH值以及形成包络物的3种组分物质浓度的变化对体系RTP的影响,并探讨了EP存在下所研究体系的RTP发光机理。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体系RTP的强度与α-溴代萘的浓度在3.0×10^(-7)—1.5×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α-BrN的检出限为7.2×10^(-9)mol·L^(-1)。将所建方法用于合成样品中α-BrN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4.7%,相对标准偏差为1.47%(n=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磷光 Β-环糊精 Α-溴代萘 N-乙基哌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