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yan人工颈椎间盘角对颈椎病疗效的影响
1
作者 张硕 刘正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角对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治疗,术后7d测量Bryan人工颈椎间盘角,负值设为后凸...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角对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治疗,术后7d测量Bryan人工颈椎间盘角,负值设为后凸组,正值设为正常组,分别为32例、58例。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的节段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总活动度、JOA评分等功能及影像指标,评价椎旁骨化(paravertebral ossification,PO)分级。结果90例颈椎病患者术后Bryan人工颈椎间盘角为负值者32例,正值者58例,Bryan人工颈椎间盘角后凸率35.56%;两组颈椎总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凸组的节段活动度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NDI指数、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组PO分级较正常组更为严重(P<0.05)。结论Bryan CADR手术治疗颈椎病后,易发生Bryan人工颈椎间盘角后凸,且影响节段活动度,容易加重椎旁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yan人工颈椎间盘角 颈椎病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椎旁骨化 节段活动度
下载PDF
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5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21
2
作者 孙宇 赵衍斌 +3 位作者 周非非 张凤山 潘胜发 刘忠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5年随访结果。方法:我院从2003年12月开展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术后达到5年的患者共70例,其中57例获得57~69个月(平均60个月)随访。单节段置换47例,双节段置换9例,3节段置换1例。C3/4 5例、... 目的:观察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5年随访结果。方法:我院从2003年12月开展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术后达到5年的患者共70例,其中57例获得57~69个月(平均60个月)随访。单节段置换47例,双节段置换9例,3节段置换1例。C3/4 5例、C4/5 10例、C5/6 45例、C6/7 8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mJOA、VAS、NDI评分,末次随访时进行Odom′s分级评估临床疗效;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在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上测量置换节段活动度,在侧位X线片上采用McAfee异位骨化分级方法评定异位骨化情况,在MRIT2加权像上采用Miyazaki颈椎间盘退变分级方法评定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在MRI中矢状位T2加权像上测量相邻节段突出椎间盘对椎管的侵占率。结果:(1)mJOA评分术前为13.4±1.9分,末次随访时16.1±1.1分,平均改善率为75.0%;上肢痛VAS评分术前为3.3±1.9分,末次随访时0.9±1.2分;颈肩痛VAS评分术前为3.0±1.5分,末次随访时1.6±1.4分;NDI评分术前为14.8±8.6分,末次随访时5.7±4.2分;以上指标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Odom′s分级优21例,良27例,可7例,差2例。(2)28例患者获得X线随访,术前置换节段活动度为6.9°±3.0°,末次随访时为7.2°±3.7°,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30个手术节段中12个(40%)出现异位骨化,其中3个(10%)节段丧失活动度。(3)25例患者获得MRI随访,末次随访时50个相邻节段中7个(14%)椎间盘退变分级加重1级,但无相关临床症状出现;相邻节段突出椎间盘对椎管侵占率的年度平均增幅为0.3%~0.5%。结论: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平均5年随访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满意,手术节段活动度得到较好保留,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较低,无相邻节段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bryan人工椎间盘 随访 疗效 磁共振成像 相邻节段退变
原文传递
Bryan颈椎间盘置换在治疗颈椎病中对颈椎曲度和置换节段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晋玉 贾育松 +6 位作者 郑晨颖 孙旗 陈江 白春晓 杜丽 马晟 徐林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8期751-756,共6页
目的:探讨Bryan颈椎间盘置换在治疗颈椎病中对颈椎曲度和置换节段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行Bryan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植入的4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6例,女23例;平均年龄48.5岁;神经根型21例,脊髓型16例... 目的:探讨Bryan颈椎间盘置换在治疗颈椎病中对颈椎曲度和置换节段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行Bryan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植入的4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6例,女23例;平均年龄48.5岁;神经根型21例,脊髓型16例,混合型12例;单节段置换21例,双节段置换28例。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手术前后的疼痛情况;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估神经功能改善状况;通过颈椎正侧屈伸位X线测量分析手术前后颈椎生理前凸曲度,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曲度,置换及邻近节段活动度,FSU活动度变化;采用Odom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8.5~37.3个月,平均33.1个月。VAS、JOA、NDI评分术前分别为7.08±1.55、5.2±1.9、39.96±7.06,术后3个月分别为3.76±2.33、13.2±1.2、25.20±6.64,末次随访分别为2.80±1.50、14.3±1.6、24.24±7.89,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和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椎生理前凸曲度由术前的(10.64±4.26)°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13.68±4.56)°,FSU曲度由术前的(5.40±0.41)°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9.92±2.00)°(P<0.05)。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颈椎活动度为(70.84±6.17)°、(60.00±6.58)°、(71.48±4.61)°,FSU活动度为(12.00±0.49)°、(9.36±0.26)°、(12.52±0.33)°,置换节段活动度为(10.48±0.67)°、(7.24±0.34)°、(9.28±0.36)°,置换上位节段活动度为(10.52±0.60)°、(8.60±0.30)°、(10.44±0.43)°,置换下位节段活动度为(8.48±0.40)°、(6.56±0.36)°、(9.60±0.39)°,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咽部不适、声音嘶哑5例,均于术后2周内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发现异位骨化1例,术后12个月发现假体移位1例。按照Odom评定标准,优20例,良27例,一般2例。结论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不仅有良好临床疗效,同时重建了颈椎和FSU前凸曲度,保留了颈椎置换节段活动度,恢复了颈椎整体生物力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bryan假体 人工间盘置换 治疗结果
下载PDF
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术后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冰 王沛 +3 位作者 李晖 刘保华 冯世庆 马信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7-501,共5页
目的:收集并分析SCI收录的关于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疗效比较的文献,对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和ACDF术后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 目的:收集并分析SCI收录的关于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疗效比较的文献,对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和ACDF术后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入选文献均为临床研究;各研究的干预组(治疗组)术式为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对照组术式为ACDF;治疗组和对照组例数均不小于10;术后疗效评价包括颈部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相应节段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等常见指标。结果:共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纳入人数共588人,干预组303例,对照组285例;术后2年内NDI合并权重均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为-0.39(95%CI,-1.56~0.78),P>0.05。术后2年内相应颈椎节段运动范围(ROM)合并WMD值为8.95(95%CI,7.01~10.89),P<0.05。结论:Bryan间盘置换术在术后2年内保留颈椎节段活动方面优于ACDF,尚没有足够证据表明Bryan间盘置换术术后2年内NDI优于AC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 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与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疗效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昆 蔡惠民 陈荣滋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与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两种手术方式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与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两种手术方式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系统分析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70例(70个节段)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病例资料,将70例(70个节段)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CDF组(35例)及Bryan组(35例)。通过分析术前及术后随访12个月的Odom's标准评分、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及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观察指标的差异,同时对随访12个月的上述各项指标进行两组间比较,比较两者疗效,分析两种术式的优点及他们产生的问题。结果两种手术方式都能取得明确疗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P<0.05),两种术式在创伤、出血量等方面差异性不显著(P>0.05);JOA评分及SF-36评分两者差异性不显著(P>0.05);而在12个月随访ROM评估及NDI比较有差异,Bryan组数据优于ACD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yan组在Odom's评分中因减压不彻底及异位骨化,有2例等级为差,ACDF组则为0例。结论 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在减少颈椎临近节段退变上优于ACDF,短中期疗效优于ACDF,但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同时存在减压不彻底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远期疗效不如AC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 减压 融合 bryan人工颈椎间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Bryan人工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林斌 冯万立 +1 位作者 郭志民 刘庆军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评估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近期疗效,分析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其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共完成25例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5~51岁,平均42.4岁。脊髓型颈椎病1... 目的评估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近期疗效,分析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其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共完成25例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5~51岁,平均42.4岁。脊髓型颈椎病1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8例,混合型5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9~22个月,平均15个月。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JOA评分为(8.5±1.0)分,末次随访时为(15.5±1.0)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颈痛视觉评分、颈肩障碍疼痛指数与术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所有病例未见假体下沉、移位以及症状加重者。1例患者术后11个月随访时发现假体周围有异位骨化形成,2例术后置换节段出现后凸。结论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其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存在特有的并发症,应重视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规范的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yan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颈椎病 并发症
下载PDF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3
7
作者 乔广宇 张远征 +1 位作者 潘隆盛 尚爱加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Bryan人工椎问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的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25个置换节段,其中单节段15例,双节段5例。应用JOA 17分法评价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神经功能状况... 目的总结应用Bryan人工椎问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的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25个置换节段,其中单节段15例,双节段5例。应用JOA 17分法评价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神经功能状况,并作统计学检验。观察末次随访时颈椎侧位X线片上假体与椎体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假体所在椎间隙的活动度。结果所有病人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5个月。病人术后症状有明显缓解,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4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5.2分。术后随访未见有假体松动、下沉和周围骨化融合,置换间隙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为(4.8±1.7)°。结论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早期临床效果良好,能达到确切的稳定性和部分的活动度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bryan假体
下载PDF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峰 孔庆华 秦祥德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1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经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的颈椎病患者行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术后充分引流、尽早下床活动;随访患者,采用Odom标准判定临床疗效,并行日本骨科协会(JOA)... 目的观察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经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的颈椎病患者行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术后充分引流、尽早下床活动;随访患者,采用Odom标准判定临床疗效,并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活动范围(ROM)检测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评分。结果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假体前后位移均<2 mm。临床疗效为优29例、良9例、一般5例,优良率为88.37%;手术前后JOA评分分别为(8.26±1.32)、(15.71±1.89)分,P<0.05;前后屈伸活动范围为(8.5±1.8)°,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3.5±1.2)°和(3.3±1.5)°,颈椎生理曲度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发生异位骨化1例、假体融合2例;手术前后NDI评分分别为(43.7±3.8)、(20.1±2.9)分,P<0.05。结论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且可改善患者ROM及颈椎生理曲度、降低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疾病 bryan人工椎间盘 椎间盘置换术
下载PDF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3
9
作者 董伊隆 汤呈宣 杨国敬 《骨科》 CAS 2010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和临床体会,以及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37例(37个椎间盘)颈椎病患者,男24例,女13例。年龄43~75岁,平均58.5岁。其中脊髓型颈...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和临床体会,以及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37例(37个椎间盘)颈椎病患者,男24例,女13例。年龄43~75岁,平均58.5岁。其中脊髓型颈椎病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9例。结合手术前后患者颈椎活动功能检查、神经系统症状、JOA评分及X线分析,对Bryan人工颈椎间盘的临床应用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一期临床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37例(37个椎间盘)获随访12~19个月,平均随访12.5个月,术后患者颈椎活动功能检查、神经系统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JOA评分从术前(10.5±2.6)分提高到最后随访的(15.4±2.5)分(t=8.26,P<0.01)。X线片示颈椎稳定性好,人工椎间隙高度与邻近椎间盘高度相同,假体位置良好。结论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近期疗效良好,安全可靠、病人恢复快;其能更有效解除神经压迫、缓解症状,同时还保留颈椎病变节段活动度、防止邻近节段退变加速;其为治疗颈椎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yan人工颈椎间盘 置换术 体感诱发电位 JOA评分 颈椎病
下载PDF
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勇 阮永平 +1 位作者 徐荣明 周雷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05年第6期483-487,共5页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缓解颈椎病神经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保持颈椎稳定和节段活动.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4年10月我科12 例14个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2~8个月,平均5.2个月.其中脊髓型颈椎病5 例,颈...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缓解颈椎病神经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保持颈椎稳定和节段活动.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4年10月我科12 例14个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2~8个月,平均5.2个月.其中脊髓型颈椎病5 例,颈椎间盘突出症7 例.男7 例,女5 例.年龄35~62 岁,平均50.3 岁.单节段置换10 例,双节段置换2 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单节段置换为(130±50) min,双节段置换为(165±53) min(从切开皮肤到缝合皮肤计算).术中及术后没有神经和血管损伤的并发症.JOA评分从平均8.6增加到15.8.没有假体下沉和明显偏移.置换节段稳定并部分恢复了颈椎正常的活动范围,前屈和后伸活动范围是4.68°(3.6°~6.1°);左右侧屈的活动范围是3.51°(2.5°~4.6°)、3.42°(2.6°~4.3°).CT和MRI随访表明,14个椎间盘中,有2个节段的假体偏移小于1.5 mm,1个节段的假体偏移在1.5~3.0 mm之间.颈椎的生理弧度没有明显丢失.置换节段假体周围未见骨化.结论 12 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与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最大的不同是患者功能恢复快,没有颈椎活动受限的缺陷.但至少需要5 a的长期随访才能评价假体的功能和对邻近节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退行性颈椎间盘疾病 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光煦 刘启圣 陈雄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4期336-337,共2页
目的观察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单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的颈椎病患者30例,分型:神经根型10例,脊髓型14例,混合型6例。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 目的观察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单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的颈椎病患者30例,分型:神经根型10例,脊髓型14例,混合型6例。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脊髓型患者术前JOA评分为(7.9±1.0),末次随访JOA评分(15.6±1.1)显著高于术前、颈痛视觉评分(VAS)、颈肩障碍疼痛指数(NDI)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神经根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置换节段出现后凸,余未发现假体下沉、移位等。结论 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可获得较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规范手术操作和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是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yan 人工间盘置换术 颈椎病
下载PDF
3例三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翻修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雪玲 孙玉勤 王元 《全科护理》 2014年第1期55-56,共2页
总结3例三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翻修的手术护理配合,强调应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完善物品和器械准备,熟悉手术步骤及相关特殊器械设备的使用,术中准确快速的传递器械,积极主动配合手术,以保证顺利完成手术。
关键词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翻修 护理
下载PDF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及其对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坤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6期836-838,共3页
目的探讨Bryan人工椎间盘行颈椎间盘置换(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手术的疗效,及其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 目的探讨Bryan人工椎间盘行颈椎间盘置换(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手术的疗效,及其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CSM患者,均采用Bryan人工椎间盘行ACDR手术,随访观察上述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其颈椎曲度和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ACDR手术,术后出现声音嘶哑3例、咽部不适5例,均经对症处理后2周内好转;术后随访29-37个月、平均32.5个月,末次随访时,依据Odom标准评定疗效:优23例,良3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6.67%(58/60)。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VAS、N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JOA肢体功能、感觉功能、膀胱功能及总分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CSM患者末次随访时的颈椎曲度与FSU曲度均显著恢复(P<0.05);末次随访时,其置换节段活动度虽有所减少,上、下邻节段的活动度虽有所增加,但与术前相比,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在改善颈椎和FSU曲度的同时,充分保留了颈椎置换节段的活动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间盘置换 bryan人工椎间盘 颈椎曲度 颈椎活动度
下载PDF
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对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颈椎运动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苏利国 刘志翔 +3 位作者 冯文博 李鹏 王宪斌 张佩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4期528-530,共3页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对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颈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78例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医师建议和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实施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n=38)和观察组(实施Br...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对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颈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78例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医师建议和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实施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n=38)和观察组(实施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n=40),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和颈椎活动度、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相较,术后两组椎间隙高度比值、脊柱功能单位(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JOA评分明显升高,NDI评分明显降低,且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可明显改善其颈椎活动度和颈椎运动功能,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行性疾病 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 颈椎运动功能 疗效
下载PDF
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疗效的系统分析
15
作者 李德毅 张旭 +1 位作者 刘川 吴继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8期8394-8400,共7页
背景: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存在争议。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颈椎病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 背景: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存在争议。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颈椎病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国主要7种骨科杂志,检索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按照文中的纳入标准进行研究。提取颈椎总活动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等相关数据,利用RevMan4.2.2软件进行异质性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结果与结论: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883例患者,其中Bryan颈椎间盘置换430例,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453例。Meta分析发现在治疗后3个月和24个月,Bryan颈椎间盘置换组颈椎总活动度高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组;治疗后12个月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12个月和24个月2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24个月2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在治疗颈椎病时,在治疗后颈椎总活动度方面,Bryan颈椎间盘置换优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但2种治疗方案的神经减压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循证医学 脊柱植入物 bryan颈椎间盘置换 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 颈椎总活动度 目测类比评分 颈部功能障碍指数 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 颈椎病 系统评价
下载PDF
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对跳跃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耀华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637-639,共3页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对跳跃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跳跃型颈椎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颈前路减...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对跳跃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跳跃型颈椎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天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7天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患者术后7天神经功能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7天神经功能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颈椎病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跃型颈椎病 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神经功能 颈椎活动度
下载PDF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曹博 史永涛 张锦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409-1411,共3页
目的探讨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情况及影响其活动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骨科行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术前术... 目的探讨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情况及影响其活动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骨科行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观察比较拟置换节段不同椎间隙高度、不同活动度、脊柱功能单位与上位椎体不同高度比值及脊柱功能单位不同后凸角度间其置换节段术后的活动度,且分析其活动度与上述变量间的关系。结果(1)所有患者术后活动度较术前均有明显增大,且术后椎间隙高度比值>0.80的患者活动度增大程度大于比值≤0.80的患者,术前置换节段活动度>6°患者术后活动度增大程度大于≤6°患者,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术前/术后)<0.05患者其活动度增大程度明显大于≥0.05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置换节段FSU不同角度(术后/术前)患者间期术后活动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椎间隙高度比值(>0.80)、术前置换节段活动度(>6°)及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术前/术后<0.05)为增大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明显改善置换节段活动度,且椎间隙高度比值、术前置换节段活动度及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为影响其术后活动度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置换节段 活动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单节段Activ-C与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比较
18
作者 孙文星 王玉强 梅伟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7年第5期286-292,共7页
目的比较单节段Activ-C与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骨科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治疗的51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ctiv-C组(28... 目的比较单节段Activ-C与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骨科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治疗的51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ctiv-C组(28例)行Activ-C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Bryan组(23例)行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整体侧屈活动度、手术节段前后屈伸活动度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9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JOA、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改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iv-C组患者颈椎整体侧屈活动度及手术节段前后屈伸活动度均大于Bryan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期随访结果提示,Activ-C与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在改善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及恢复神经功能等方面疗效相当,但前者可保留更大的颈椎侧屈活动度和前后屈伸活动度,其远期结果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 椎间盘 人工关节 假体植入 关节成形术 置换 Activ-C bryan
下载PDF
连续双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长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丛梦琳 马鹤成 +2 位作者 侯勇 司萌 聂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81-1087,共7页
目的:对连续双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长期观察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2011年12月行连续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33~72岁,平均50.4±8.8岁。C3/4、C4/5间盘置... 目的:对连续双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长期观察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2011年12月行连续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33~72岁,平均50.4±8.8岁。C3/4、C4/5间盘置换5例,C4/5、C5/6间盘置换14例,C5/6、C6/7间盘置换2例。随访时间96~156个月,平均随访116.5±19.6个月。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m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末次随访时在颈椎动力位X线片中测量人工颈椎间盘活动度,颈椎侧位X线片中测量颈椎曲度,采用McAfee分级法在颈椎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上对人工颈椎间盘的异位骨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术前mJOA评分14.0±2.0分。术后3个月时mJOA评分15.2±1.8分,末次随访时mJOA评分16.8±1.2分,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VAS评分5.1±1.7分。术后3个月时VAS评分1.9±1.4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0.9±0.8分,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颈椎曲度为平均16.7°±6.6°,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为15.7°±7.3°,无统计学差异(P=0.25)。上位节段活动度为6.23°±10.13°,下位节段活动度为3.76°±4.81°,有统计学差异(P=0.025)。至末次随访时16例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为76.2%。根据McAfee分级,21例患者42个节段中,Ⅰ级5个节段,Ⅱ级5个节段,Ⅲ级14个节段,Ⅳ级7个节段,发生Ⅲ级以上HO的概率为50%,上位节段发生Ⅲ级和Ⅳ级HO的概率为38.0%,下位节段发生Ⅲ级和Ⅳ级HO的概率为61.9%。结论:长期随访发现行连续双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率较高,且下位节段发生严重HO的概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yan人工间盘 颈椎病 异位骨化 长期观察
原文传递
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健峰 李锋 +2 位作者 廖晖 熊伟 方忠 《骨科》 CAS 2017年第5期337-343,共7页
目的评估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方法对2004年12月至2008年8月于我院行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2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3.85±3.70)岁,其中单节段9例,双节段11例,C_(3/4)2例、C_(4/5)... 目的评估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方法对2004年12月至2008年8月于我院行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2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3.85±3.70)岁,其中单节段9例,双节段11例,C_(3/4)2例、C_(4/5)9例、C_(5/6)15例、C_(6/7)5例。(1)收集并比较其术前、术后1周、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的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m JOA)评估治疗分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以及Odoms分级。(2)通过其术前、术后早期及末次随访时的X线侧位片及颈椎过屈过伸位片,评估其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ROM)。(3)MRI T2加权像上根据Miyazaki分级标准评估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邻近节段的退变情况。(4)通过X线片及CT片根据Mc Afee标准评价异位骨化的发生情况。结果 (1)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m JOA评分分别为(13.30±2.83)分、(15.25±2.07)分,VAS评分分别为(4.10±3.81)分、(1.55±1.53)分,NDI分别为(11.45±9.52)分、(6.00±4.78)分,所有评价指标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Odoms分级为优8例,良8例,可2例,差2例。(2)脊柱功能单位(FSU)曲度及C_2~C_7曲度:术前分别为2.33°±4.08°、18.78°±6.68°,术后早期为4.12°±6.43°、20.00°±9.98°,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21°±6.56°、15.61°±6.73°。FSU ROM及C_2~C_7ROM:术前分别为9.15°±2.80°、47.28°±9.75°,术后早期为9.27°±3.83°、40.81°±14.66°,末次随访分别为9.37°±3.97°、42.03°±10.97°。3个时间点的FSU曲度及FSU 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C_2~C_7ROM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与邻近节段ROM变化趋势一致。末次随访时,43个邻近节段中46.5%发生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以C_(5/6)最为常见,但均无临床表现;末次随访时31个手术节段中有23例(74.2%)发生异位骨化,其中严重异位骨化(Ⅲ、Ⅳ级)发生率为22.6%,C_(5/6)最为常见。结论 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可以取得持久稳定的临床效果,尽管异位骨化发生率较高,但大部分保留手术节段活动,同时邻近节段仍可见退变,但均无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yan人工椎间盘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邻近节段退变 异位骨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