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ntegrated strategy for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bolites and metabolic profiles of bufadienolides from Venenum Bufonis in rats
1
作者 Wen-Long Wei Hao-Jv Li +6 位作者 Wen-Zhi Yang Hua Qu Zhen-Wei Li Chang-Liang Yao Jin-Jun Hou Wan-Ying Wu De-An Guo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36-144,共9页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bolites and metabolic profiles in plasma has considerable significance in determin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n vivo.However,this process is u...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bolites and metabolic profiles in plasma has considerable significance in determin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n vivo.However,this process is usually hindered by the insufficient characteristic fragments of metabolites,ubiquitous matrix interference,and complicated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s for metabolites.In this study,an effective strategy was established to systematically characterize the metabolites,deduce the metabolic pathways,and describe the metabolic profiles of bufadienolides isolated from Venenum Bufonis in vivo.The strategy was divided into five steps.First,the blank and test plasma samples were injected into an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linear trap quadrupole-orbitrap-mass spectrometry(MS)system in the full scan mode continuously five times to screen for valid matrix compounds and metabolites.Second,an extension-mass defect filter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obtain the targeted precursor ions of the list of bufadienolide metabolites,which reduced approximately 39%of the interfering ions.Third,an acquisi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used to trigger more tandem MS(MS/MS)fragments of precursor ions based on the targeted ion list.The acquisition mode enhanced the acquisition capability by approximately four times than that of the regular data-dependent acquisition mode.Fourth,the acquired data were imported into Compound Discoverer software for identification of metabolites with metabolic network prediction.The main in vivo metabolic pathways of bufadienolides were elucidated.A total of 147 metabolites were characterized,and the main biotransformation reactions of bufadienolides were hydroxylation,dihydroxylation,and isomerization.Finally,the main prototype bufadienolides in plasma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were determined using LC-MS/MS,and the metabolic profiles were clearly identified.This strategy could be widely used to elucidate the metabolic profiles of TCM preparations or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in vivo and provide critical data for rational drug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bolic profiles Extension-mass defect filter Multidimensional data acquiring Metabolic network prediction Bufadienolides of venenum bufonis
下载PDF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Bufadienolides and Qualitative Evaluation for Venenum Bufoni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2
作者 HUANG Hao LIANG Ming-jin +1 位作者 LUO Heng ZHANG Wei-do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01-806,共6页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simultaneous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12 bufadienolides(resibufogenin, cinobufagin, cinobufaginol, arenobufagin, bufalin, bufotalin...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simultaneous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12 bufadienolides(resibufogenin, cinobufagin, cinobufaginol, arenobufagin, bufalin, bufotalin, gamabufotalin, cinobufotalin, Ψ-bufaranogin, desacetylcinobufagin, telocinobufagin and resibufogenol) in Venenum Bufonis. The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a Dikma C18 analytical column via gradient elution with an aqueous solution of acetonitrile and 0.3% acetic acid at a flow rate of 0.8 mL/min. The method was validated to be acceptable in consideration of linearity(r2>0.9992) and recovery(ranged from 98.9% to 102.0%).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of the bufadienolides were from 0.48 ng for bufalin to 6.00 ng for cinobufotalin. The intra-day and inter-day precisions of the method were evaluated and were less than 3.0%. The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used to analyze 19 batches of Venenum Bufonis, and the similarity values between batches were calculated by Similar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of TCM(Version 2004A,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ttee, Beij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s of bufadienolides in the medicine and the similarity values based on these bufadieno-lides varied significantly from batch to batch. This proposed method could be utilized to qualify and control Venenum Bufonis to ensure its safety and efficacy in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定性评价 蟾酥 同时测定 相似性 质量评估 色谱分离 梯度洗脱
下载PDF
Effect of Ethanol Extract of Venenum Bufonis on Biofilm Formation of <i>Staphylococcus aureus</i>
3
作者 Bing Yan Man Guo Liping Zhao 《Chinese Medicine》 2014年第4期218-222,共5页
Ethanol extract of Venenum Bufonis has shown many valuable bioactivitie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effect on biofilm forma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this study, biofilm formation of S. aureus NCTC8325 with... Ethanol extract of Venenum Bufonis has shown many valuable bioactivitie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effect on biofilm forma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this study, biofilm formation of S. aureus NCTC8325 with or without ethanol extract of Venenum Bufonis was tested using microtitre plate assay and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CLSM) system.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ofilm formation of S. aureus with ethanol extract of Venenum Bufoni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out ethanol extract of Venenum Bufonis. Meanwhile, the reduction degree was correlated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extract of Venenum Bufonis positively. With CLSM system we can observe that looser and less biomass of the biofilm structu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ppeared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ethanol extract of Venenum Bufonis has inhibitory effect on biofilm formation of S. aure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ANOL EXTRACT of venenum bufonis S. AUREUS BIOFILM Formation
下载PDF
Advances in anti-tumor mechanisms of Venenum Bufonis
4
作者 Jun Luo Jia-Yan Wu 《Precision Medicine Research》 2019年第3期90-95,共6页
Venenum Bufonis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herbs,containing a variety of active ingredients such as peptides,alkaloids,lactones and sterols.In recent years,the significant anti-tumor effect of Venenum Bufonis a... Venenum Bufonis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herbs,containing a variety of active ingredients such as peptides,alkaloids,lactones and sterols.In recent years,the significant anti-tumor effect of Venenum Bufonis and its active components,which are mainly composed of lipid scorpion venom,scorpion venom and scorpion venom,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Venenum Bufonis can inhibit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umor cells by inducing apoptosis of tumor cells,promoting tumor cell differentiation,inhibiting tumor microangiogenesis and reversing tumor cell resistance.Based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Venenum Bufoni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chanism of inhibiting tumors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in Venenum Bufon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enum bufonis BUFALIN TUMOR MECHANISM
下载PDF
蟾蜍油炮制工艺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5
作者 牟丽燕 高萌 +7 位作者 陆兔林 毛春芹 季德 苏联麟 郭志俊 高波 罗川 殷放宙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357-363,共7页
目的:优化蟾蜍油干燥工艺,并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氨基酸含量测定为主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以氨基酸和浸出物为指标,进行蟾蜍油热风干燥、自然阴干、冷冻干燥及真空干燥工艺的优选,分别考察了热风干燥的加热温度、加... 目的:优化蟾蜍油干燥工艺,并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氨基酸含量测定为主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以氨基酸和浸出物为指标,进行蟾蜍油热风干燥、自然阴干、冷冻干燥及真空干燥工艺的优选,分别考察了热风干燥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物料厚度,冷冻干燥的预冻时间、冷冻干燥时间,真空干燥的温度及时间对蟾蜍油的影响。采用HPLC建立15批蟾蜍油的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采用柱前衍生化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蟾蜍油最佳工艺为不叠加样本,50℃热风干燥11 h。HPLC指纹图谱中共确定7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40%~0.57%、0.57%~0.78%、0.54%~0.75%、0.26%~0.86%。结论:所确定的工艺及质量评价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为蟾蜍油的加工炮制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油 干燥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氨基酸
下载PDF
基于ERK5通路探讨蟾酥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卞泗善 苏庆红 +2 位作者 滕加文 盖辉 孔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82-686,共5页
目的:研究蟾酥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作用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MG-63,采用不同浓度的蟾酥含药血清(0%、2.5%、5%)进行干预,采用qPCR法检测各组c-myc、caspase-9的mRNA表达量,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整合素α4的含... 目的:研究蟾酥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作用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MG-63,采用不同浓度的蟾酥含药血清(0%、2.5%、5%)进行干预,采用qPCR法检测各组c-myc、caspase-9的mRNA表达量,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整合素α4的含量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EK5、Nur77的表达情况。分别采用ERK5抑制剂XMD8-92、XMD8-92联合5%蟾酥含药血清、MEK5过表达腺病毒干预人骨肉瘤细胞MG-63,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myc、caspase-9及整合素α4的表达量。结果:相较于空白对照组(%),2.5%、5%蟾酥含药血清干预后的c-myc及整合素α4表达下降,caspase-9表达上升(P<0.05),且蟾酥含药血清干预后MEK5、Nur77表达下降(P<0.05),与干预浓度呈负相关;相较于5%蟾酥含药血清干预组,XMD8-92联合5%蟾酥含药血清组c-myc及整合素α4表达下降、caspase-9表达上升(P<0.05),而过表达MEK5联合5%蟾酥含药血清组的表达情况相反(P<0.05)。结论:蟾酥可以通过调控ERK5通路抑制人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转移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5通路 蟾酥 人骨肉瘤细胞
下载PDF
中药蟾酥研究进展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7
作者 孙博 王梦晓 +8 位作者 刘玉洋 周严严 魏晓露 王宏洁 姜金铸 李军德 边宝林 司南 赵海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12期2625-2635,共11页
检索了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10年发表的蟾酥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 5.8.R3可视化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及文献来源等进行分析,并结合信息提取方法对蟾酥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经过... 检索了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10年发表的蟾酥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 5.8.R3可视化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及文献来源等进行分析,并结合信息提取方法对蟾酥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经过筛选最终纳入447篇中文文献和316篇英文文献。叶文才是该领域发表文献最多的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分别是发表蟾酥相关中、英文文献量最多的机构;中文领域机构间合作有待提升,英文领域机构间的合作较为普遍。分析中、英文关键词,发现蟾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效成分、安全性、质量标准等方面,抗肿瘤机制和毒效成分研究是目前及未来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下载PDF
蟾酥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黄东宇 杨璐铭 +5 位作者 钟映琪 范欣悦 扶佳俐 周雯敏 郭乔如 张建业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36,共13页
目的对蟾酥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外的文献,对蟾酥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蟾酥的化学成分包括蟾蜍二烯内酯类、吲哚生物碱类、甾醇类及其他类化合物,近年来关于蟾蜍二... 目的对蟾酥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外的文献,对蟾酥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蟾酥的化学成分包括蟾蜍二烯内酯类、吲哚生物碱类、甾醇类及其他类化合物,近年来关于蟾蜍二烯内酯类活性单体成分的研究较多。蟾酥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强心、抗炎、镇痛、抗菌等药理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肿瘤作用及强心作用。结论蟾酥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地归纳了蟾酥的活性成分,综述了其药理作用,特别是其抗肿瘤作用,以期为基于蟾酥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蟾蜍二烯内酯类 吲哚生物碱 抗肿瘤作用 强心作用
原文传递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特征图谱和一测多评的蟾酥质量评价
9
作者 曹桂云 宁波 +6 位作者 向阳 张永清 刘兴村 庄雪松 孟兆青 黄蒙蒙 张风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95,共15页
为了对不同产地蟾酥质量进行对比研究.利用24批蟾酥建立了HPLC特征图谱,比较不同产地蟾酥特征图谱相似度,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针对特征图谱中的日蟾毒它灵、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5个共有峰建立HPLC一测多评方... 为了对不同产地蟾酥质量进行对比研究.利用24批蟾酥建立了HPLC特征图谱,比较不同产地蟾酥特征图谱相似度,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针对特征图谱中的日蟾毒它灵、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5个共有峰建立HPLC一测多评方法,测定24批蟾酥中5个成分的含量.结果发现:建立蟾酥特征图谱,确定9个共有峰,指认其中5个共有峰.指纹图谱相似度范围是0.136~0.996,四川样本与其他各省样品相似度最低.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蟾酥样品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地域规律性.不同省份蟾酥中日蟾毒它灵、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含量相差较大,东北三省及河北、山东、江苏3个东部省份蟾酥样品蟾毒内酯类含量较高,河南、四川省蟾毒内酯类含量较低.不同批次蟾酥5种蟾毒内酯类化合物含量比例差别较大,未体现出明显的地域特性.研究建立了蟾酥特征图谱检测方法及含量一测多评检测方法,为蟾酥药材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依据.蟾酥中蟾毒内酯类成分的积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对于蟾蜍的养殖及蟾酥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高效液相 特征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一测多评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蟾酥及其制剂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红群 霍介格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7期204-209,共6页
蟾酥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蟾酥是数十种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在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各种晚期肿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侵袭,诱导肿瘤... 蟾酥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蟾酥是数十种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在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各种晚期肿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侵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肿瘤细胞相关性炎症等相关。在临床上,蟾酥及其各种制剂应用广泛,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中药制剂 抗肿瘤作用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藤仓赤霉菌中蟾毒灵7β-羟化酶的发现与功能鉴定
11
作者 钟雪庆 赵群飞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19-26,共8页
目的挖掘能催化蟾蜍内酯类化合物特异性羟化修饰的酶,以促进名贵中药材蟾酥功效组分的开发与应用。方法采用同源序列比对挖掘藤仓赤霉菌(Fusariumfujikuroi)中的甾体羟化酶,通过毕赤酵母异源表达、工程菌株细胞转化以及代谢产物的分离... 目的挖掘能催化蟾蜍内酯类化合物特异性羟化修饰的酶,以促进名贵中药材蟾酥功效组分的开发与应用。方法采用同源序列比对挖掘藤仓赤霉菌(Fusariumfujikuroi)中的甾体羟化酶,通过毕赤酵母异源表达、工程菌株细胞转化以及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从而确定酶的功能。结果以蟾蜍内酯类化合物蟾毒它灵、蟾毒灵为底物,毕赤酵母重组菌株KM71H-FF294转化蟾毒它灵没有产生明显的产物,而转化蟾毒灵时产生了羟化产物7β-羟基蟾毒灵。结论从藤仓赤霉菌中发现能催化蟾毒灵发生7β-羟化修饰的甾体羟化酶FF294,是目前文献报道首个能催化蟾蜍内酯类化合物羟基化反应的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蟾蜍内酯类化合物 羟化酶 结构修饰 活性成分 中药研究
原文传递
中华大蟾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2
作者 张英 邱鹰昆 +3 位作者 刘珂 姜永涛 陈继永 窦德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05-1908,共4页
蟾酥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是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强心、抗肿瘤、局麻、镇痛、抗炎等多种作用。自蟾酥投入临床应用以来,在抗肿瘤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蟾酥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有蟾蜍... 蟾酥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是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强心、抗肿瘤、局麻、镇痛、抗炎等多种作用。自蟾酥投入临床应用以来,在抗肿瘤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蟾酥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有蟾蜍内酯类、蟾毒色胺类以及甾醇类等。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华大蟾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中华大蟾蜍 蟾蜍内酯 蟾毒色胺
下载PDF
中药蟾酥质量的人工神经网络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乔延江 吴刚 +2 位作者 王玺 毕开顺 罗旭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30-634,共5页
本文对不同种类、不同产地的62个蟾酥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结果进行了人工神经网络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结果表明,该模式识别对中药质量的评价准确、可靠.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蟾酥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蟾酥不同溶剂萃取物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姜峰 邓旭明 +4 位作者 韩小虎 王大成 赵文杰 宋宇 张金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对蟾酥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初步免疫活性筛选。方法用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腹腔巨噬细胞(M)能量代谢水平,中性红吞噬法测定腹腔M的吞噬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S期细胞的百分率。结果蟾酥各萃取层中的水... 目的对蟾酥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初步免疫活性筛选。方法用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腹腔巨噬细胞(M)能量代谢水平,中性红吞噬法测定腹腔M的吞噬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S期细胞的百分率。结果蟾酥各萃取层中的水层(VB2)、乙酸乙酯层(VB4)及总水提蛋白层(VB6)分别在1.25~30、10~20和10~40mg.L-1浓度范围内增强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其他3组(VB1,VB3和VB5)蟾酥提取物单独作用或与ConA联合作用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无明显影响;VB2,VB4和VB6在1.25~40mg.L-1浓度范围内可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腹腔M能量代谢水平和吞噬中性红的能力。在10mg.L-1时,VB2,VB4和VB6可协同ConA增加脾淋巴细胞中S期细胞百分率,并降低CD4+CD8-和CD4-CD8+、增加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结论蟾酥不同溶剂萃取物VB2,VB4和VB6体外可协同ConA促进脾淋巴细胞和腹腔M的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协同ConA促进DNA合成并活化CD4+CD8-T细胞表达CD8a抗原、增加兼具辅助和细胞毒作用的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物 蟾酥 免疫活性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蟾酥及其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5
作者 刘俊珊 张冬梅 +1 位作者 栗原博 叶文才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15-120,共6页
蟾酥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镇痛、消炎、麻醉等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蟾酥具有确切的抗肿瘤活性,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还有逆转耐药性、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及增强免疫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蟾酥及... 蟾酥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镇痛、消炎、麻醉等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蟾酥具有确切的抗肿瘤活性,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还有逆转耐药性、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及增强免疫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蟾酥及其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华蟾酥毒基 抗肿瘤药 中药药理学
下载PDF
蟾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6
作者 赵强 孟凡静 刘安西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i004-i007,共4页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蟾酥主要药理作用及相关研究的进展。近5年来对蟾酥药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强心、镇痛和抗肿瘤作用的分子药理学方面,且十分复杂,涉及多种机制,而蟾酥镇痛的细胞分子学机制尚待 研究。对蟾酥有效成分的分子药...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蟾酥主要药理作用及相关研究的进展。近5年来对蟾酥药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强心、镇痛和抗肿瘤作用的分子药理学方面,且十分复杂,涉及多种机制,而蟾酥镇痛的细胞分子学机制尚待 研究。对蟾酥有效成分的分子药理学研究将大大加快其临床应用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蟾毒灵 分子药理学
下载PDF
蟾酥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郭涛 宋洪涛 +2 位作者 赵明宏 张汝华 李铣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35-837,共3页
目的 :研究蟾酥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优化出最佳制备条件 ,在此条件下分别采用 5种不同的包合方法制备蟾酥 β 环糊精包合物。 结果 :采用球磨法制备蟾酥 β 环糊精包合物 ,优于其他几种制备方法 ,其... 目的 :研究蟾酥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优化出最佳制备条件 ,在此条件下分别采用 5种不同的包合方法制备蟾酥 β 环糊精包合物。 结果 :采用球磨法制备蟾酥 β 环糊精包合物 ,优于其他几种制备方法 ,其蟾毒配基类化合物的包合率达 85 .4 2 %。结论 :在本实验考察范围内 ,球磨法为最佳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Β-环糊精 包合物 制备工艺
下载PDF
蟾酥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玲英 钱大玮 +2 位作者 段金傲 钱士辉 李欣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5-628,共4页
目的:研究建立蟾酥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反相Alltima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0.5%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节pH为3.0)和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6 nm;柱... 目的:研究建立蟾酥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反相Alltima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0.5%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节pH为3.0)和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6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确定10个峰构成蟾酥药材的指纹特征,各批次药材均具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导致色谱概貌存在一定差异。确定了蟾酥HPLC中酯蟾毒配基(Resibufogenin)、华蟾酥毒基(Cinobufagin)、蟾毒灵(Bufain)、去乙酰基蟾毒它灵(Bufotalin)以及华蟾毒精(Cinobufotalin)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一致;10个批次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3。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稳定,其色谱指纹图谱可用于蟾酥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蟾酥中铜、砷、镉、汞、铅含量及砷化学形态 被引量:32
19
作者 王庚 荆淼 +4 位作者 曹煊 郝春莉 杨黄浩 杨国生 王小如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82-1186,共5页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蟾酥中Cu、As、Cd、Hg、Pb等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28~5.7μg/L,元素加标回收率均在91.5%~115%。用1.2mol/LHCl浸提蟾酥中的As形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蟾酥中Cu、As、Cd、Hg、Pb等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28~5.7μg/L,元素加标回收率均在91.5%~115%。用1.2mol/LHCl浸提蟾酥中的As形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技术对蟾酥样品中的As化学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其中As主要以有毒的无机As(Ⅴ)形态存在,并讨论了形态分析的方法及结果。本方法适用于蟾酥中药样品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蟾酥 砷化学形态
下载PDF
蟾酥中强心甾类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5
20
作者 乔莉 段文娟 +3 位作者 姚遥 陈欢 刘涛 裴月湖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11-614,共4页
目的对蟾酥的氯仿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以3倍量氯仿索氏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氯仿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蟾酥的氯仿提... 目的对蟾酥的氯仿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以3倍量氯仿索氏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氯仿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蟾酥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强心甾类化合物,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脂蟾毒配基(resibufagenin,1)、华蟾毒精(cinobufagin,2)、蟾毒灵(bufalin,3)、华蟾毒它灵(cinobufatalin,4)、12 β-羟基华蟾毒精(12 β-hydroxylcinobufagin,5)、1β-羟基华蟾毒精(1β-hydroxylcinobufagin,6)。结论化合物6为一新的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结构鉴定 柱色谱法 蟾酥 氯仿提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