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臂锥形束CT引导下精准栓塞异位前列腺动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一例
1
作者 林宇佳 曾国斌 +3 位作者 廖政贤 张国栋 张文 廖立安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77-579,共3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介入栓塞治疗是目前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式,而精准辨识前列腺动脉(PA)是手术的关键。前列腺动脉异位起源于髂外动脉鲜有报道,笔者报道1例运用C臂锥形束CT精准辨识出异位前列腺动脉并在其引导下成功进行栓塞,术后盆腔...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介入栓塞治疗是目前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式,而精准辨识前列腺动脉(PA)是手术的关键。前列腺动脉异位起源于髂外动脉鲜有报道,笔者报道1例运用C臂锥形束CT精准辨识出异位前列腺动脉并在其引导下成功进行栓塞,术后盆腔MRI提示前列腺组织坏死明显,体积明显缩小,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介入 前列腺动脉栓塞 C臂锥形束ct
下载PDF
前列腺动脉CTA与C臂3D-CT血管成像技术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
作者 林宇佳 曾国斌 +5 位作者 廖政贤 廖立安 张国栋 张文 吴兴华 韩淑辉 《医药前沿》 2024年第5期14-18,共5页
目的:比较前列腺动脉(PA)的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检查与C臂三维重建计算机断层扫描(3DCT)血管成像技术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行超选择性PAE的39例患者(前... 目的:比较前列腺动脉(PA)的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检查与C臂三维重建计算机断层扫描(3DCT)血管成像技术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行超选择性PAE的39例患者(前列腺增生17例,前列腺癌22例)的术前PA的CTA检查及术中C臂3D-CT血管成像的影像资料,分为CTA组及3D-CT组。分别对CTA、3D-CT检查出的PA起源、数目及走行判定的准确性进行分析,以超选至PA的DSA造影为标准,评估两种前列腺动脉成像技术对PAE的指导价值。结果:在39例患者的78侧髂内动脉中共超选95支PA并经DSA造影证实,其中CTA共诊断出75支PA,诊出率为78.9%,3D-CT共诊断出92支PA,诊出率为9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6,P<0.05)。其中3侧髂内动脉共3支CTA诊断为PA,而3D-CT排除为PA。5侧髂内动脉共5支PA CTA未能显示,而3D-CT可显示;9侧髂内动脉共11支PA:CTA仅能诊断出其起源于髂内动脉,而3D-CT可明确其具体起源位置。CTA对大于0.625 mm的PA可以清楚显示其走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而3D-CT可以显示小于0.625 mm的PA的走行情况并显示前列腺组织的染色及有无周围组织器官的染色情况。结论:C臂3D-CT相比于前列腺动脉CTA在PAE术中能更清楚地显示PA的起源、数目及其走行关系,能更好地指导PAE,而术前CTA作为无创检查亦能为术者提供PA及其周围血管的解剖,为术前PAE评估提供了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ctA C臂3D-ct
下载PDF
C臂CT在经皮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尹姬 刘诤 +2 位作者 师昕翌 马菁 朱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讨C臂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C臂CT(Xper-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襄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臂CT程序扫描,并通过X-travision工作站进... 目的探讨C臂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C臂CT(Xper-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襄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臂CT程序扫描,并通过X-travision工作站进行颅骨后处理重建,引导穿刺针进入卵圆孔及球囊到位,确定球囊头端位于Meckel’s腔,充盈球囊。术后记录手术剂量面积乘积(dose area product,DAP)、空气比释动能(cumulative air kerma,CAK)、曝光时间(fluo time,FT),分析辐射剂量。结果40例患者均通过C臂CT后处理重建技术引导卵圆孔穿刺成功(其中小卵圆孔2例);40例患者中通过C臂CT后处理重建技术确定球囊一次性到位并获得满意梨形21例(52%),通过C臂CT后处理重建技术分析后多次调整球囊位置及方向,使球囊头端位于岩骨切迹,并获得满意梨形12例(30%),7例(18%)患者未获得满意梨形。术后40例患者疼痛完全消失17例(42%),疼痛满意缓解21例(53%);疼痛缓解不满意2例(5%);总有效率95%。术后伴面部麻木26例(65%),咀嚼肌无力9例(23%)。40例患者DAP、CAK、FT分别为(79.39±23.15)Gycm^(2)、(245.07±84.04)mGy、(5.20±1.30)min。结论C臂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直观准确显示穿刺针、卵圆孔、球囊、岩骨脊的三维结构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尤其对解剖变异或异常增生的显示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经皮微球囊压迫术 C臂ct 后处理重建
下载PDF
Image Reconstruction with Perturbed Trajectories in a C-Arm CT System
4
作者 XU Ming PU Fang +3 位作者 LI Shu-yu NIU Hai-jun FAN Yu-bo LI De-yu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CSCD 2015年第3期120-127,共8页
For a 3D C-arm computed tomography(CT) system, actual path of the scanner may deviate from the idea circle geometry because of mechanicalinstability,leading to perturbation artifacts in reconstructed images. In this p... For a 3D C-arm computed tomography(CT) system, actual path of the scanner may deviate from the idea circle geometry because of mechanicalinstability,leading to perturbation artifacts in reconstructed imag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d a modified FBP method for the perturbed trajectories taking into account 6 perturbation parameters without tassuming any condition to be ideal. The preliminary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algorithm can acquire promising reconstruction image quality even when the perturbations are relatively large. The comparison of performances among different perturbation parameters is useful for constructing a C-arm C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m ct system trajectory deviation FBP
下载PDF
C臂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1椎体转移瘤1例
5
作者 林志鹏 邹旭公 +4 位作者 黄大钡 陈源 张健 陈都 李晓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3-395,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岁。因“颈部疼痛1周,加重1 d”收治入院。患者确诊肝癌9月余,颈部疼痛不适1周,逐渐加重,伴头晕,无天旋地转;疼痛VAS评分为6分。予盐酸羟考酮30 mg每8 h 1次,口服,VAS评分降至2分;但药效维持时间仅3 h。MRI检查见...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岁。因“颈部疼痛1周,加重1 d”收治入院。患者确诊肝癌9月余,颈部疼痛不适1周,逐渐加重,伴头晕,无天旋地转;疼痛VAS评分为6分。予盐酸羟考酮30 mg每8 h 1次,口服,VAS评分降至2分;但药效维持时间仅3 h。MRI检查见寰椎及枕骨基底部异常信号影,考虑转移瘤(图1)。拟行C臂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ct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椎体转移瘤 椎动脉 颈动脉鞘
下载PDF
C臂CT引导的穿刺活检联合动脉栓塞在高出血风险肾肿物诊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孙占国 闫焱 +4 位作者 方毅 刘一铭 许凯豪 韩新巍 焦德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 探讨C臂CT引导的肾穿刺活检联合肾动脉栓塞在高出血风险肾肿物诊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行C臂CT引导的肾穿刺活检同步肾动脉栓塞术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C臂CT... 目的 探讨C臂CT引导的肾穿刺活检联合肾动脉栓塞在高出血风险肾肿物诊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行C臂CT引导的肾穿刺活检同步肾动脉栓塞术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C臂CT引导的肾穿刺活检同步肾动脉栓塞术后24 h内,完成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并与术前指标对比。结果 17例患者中,男11例,女6例,年龄为(66.5±7.0)岁。所有患者均为影像学诊断为肾癌,14例出现远处转移,3例因严重合并症无法耐受手术。高出血风险原因:9例有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症需行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且无法停药,8例合并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17例患者均成功取材,病理结果示16例为肾透明细胞癌,1例为乳头状肾细胞癌。术中15例患者出现肾动脉出血需行栓塞辅助治疗,均成功止血。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肌酐、血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7、0.77、0.57、-0.88,均P>0.05)。结论 C臂CT引导的肾穿刺活检联合肾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物活检 出血 C臂ct 肾动脉栓塞
下载PDF
C臂CT栓塞导航判断肾出血责任血管1例
7
作者 卢世涛 毛鑫宇 +1 位作者 杨凯仑 李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68-1269,共2页
正确判断和充分显示责任血管是实现超选择插管的基础。然而,分支血管在二维造影图像上的重叠,很可能会导致误判。栓塞导航是C臂CT的一种软件模块,常用于寻找肝癌供血动脉。我们利用该技术成功显示了1例困难的肾出血责任血管,并顺利引导... 正确判断和充分显示责任血管是实现超选择插管的基础。然而,分支血管在二维造影图像上的重叠,很可能会导致误判。栓塞导航是C臂CT的一种软件模块,常用于寻找肝癌供血动脉。我们利用该技术成功显示了1例困难的肾出血责任血管,并顺利引导了超选择插管。这说明栓塞导航在出血责任血管的判断中有潜在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ct 栓塞导航 超选择插管 肾出血
下载PDF
C臂锥形束CT灌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方慧 徐浩洋 +1 位作者 朱悦琦 程英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195,共4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具有高致死致残率。脑组织缺血时间越长临床预后越差,尽早恢复缺血区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一直是AIS诊治重点,而启动再灌注治疗前快速识别半定量缺血半暗带是影像学筛查核心内容。基于DSA设备的新兴断层成像C...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具有高致死致残率。脑组织缺血时间越长临床预后越差,尽早恢复缺血区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一直是AIS诊治重点,而启动再灌注治疗前快速识别半定量缺血半暗带是影像学筛查核心内容。基于DSA设备的新兴断层成像C臂锥形束CT(CBCT)与传统CT相比更有利于实现AIS一站式诊治,明显缩短缺血组织再灌注时间,获得良好临床预后。然而由于现有设备硬件和算法限制,该技术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CBCT灌注技术在AIS相关成像方法、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治中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C臂锥形束ct 脑灌注成像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C形臂CT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前的临床预判价值
9
作者 孙晓鑫 陈静霞 +2 位作者 杜文雯 李光雷 郭乃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1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C形臂CT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ICVD)介入治疗前预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ICVD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介入治疗时,利用C形臂CT技术、TCD获取图像,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以数字减影血...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C形臂CT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ICVD)介入治疗前预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ICVD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介入治疗时,利用C形臂CT技术、TCD获取图像,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TCD联合C形臂CT技术在急性ICVD介入治疗前的临床评估价值。结果采用DSA检测57例急性ICVD患者颅内外血管共613条。DSA检测显示,颅内外狭窄或者闭塞血管153(24.96%)条,正常颅内外血管460(75.04%)条;与DSA金标准相比,C形臂CT技术的阳性预测率为91.16%(134/147),TCD检测的阳性预测率为90.60%(135/149),TCD联合C形臂CT技术检测阳性预测率为90.42%(151/167)。C形臂CT技术、TCD检测、TCD联合C形臂CT技术检测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形臂CT技术、TCD检测阴性预测值、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D联合C形臂CT技术检测阴性预测值、灵敏度高于C形臂CT技术、TCD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联合C形臂CT技术在急性ICVD患者介入治疗前预判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有效降低漏诊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C形臂ct技术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动脉病 介入治疗 预判价值
下载PDF
C形臂CT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金龙 宋庆斌 +3 位作者 吴婷夏 张鸿祺 朱凤水 焦力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C形臂CT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形臂CT成像技术应用于15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图像获取和处理,静脉注射对比剂经Vaso CT获取类似CTA的脑血管图像,评估脑血管再通后脑出血... 目的探讨C形臂CT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形臂CT成像技术应用于15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图像获取和处理,静脉注射对比剂经Vaso CT获取类似CTA的脑血管图像,评估脑血管再通后脑出血或梗死风险。结果 C形臂CT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诊断血管缺血病变;152例血管内接触溶栓治疗后发现脑血管再通高灌注引发脑出血17例(前循环出血11例,后循环出血6例),经积极抢救治疗12例痊愈;可清晰显示颅内血管植入支架信息。结论 C臂CT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有利于及时快速诊断脑缺血病变,迅速发现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及时有效抢救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形臂ct成像 缺血性脑血管病 急性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C臂CT在肺小结节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11
作者 黄大钡 李晓群 +1 位作者 文自祥 张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70-772,共3页
目的探讨C臂CT在肺小结节(直径≤3 cm)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3月在C臂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肺小结节55例,病灶直径1.0~3.0 cm。术前、术中及术后均行C臂CT扫描。结果 C臂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 目的探讨C臂CT在肺小结节(直径≤3 cm)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3月在C臂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肺小结节55例,病灶直径1.0~3.0 cm。术前、术中及术后均行C臂CT扫描。结果 C臂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灵敏度86.8%(33/38),特异度100%,无假阳性病例,假阴性率13.2%(5/38);气胸11例(20.0%),2例行闭式引流术;咯血2例(3.6%),无需特殊处理而自愈。结论 C臂CT引导肺结节(≤3 cm)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定位准确,能提高肺小结节穿刺阳性率,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影像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穿刺活检 C臂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C臂CT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郑琳 郭晨阳 +2 位作者 黎海亮 余朴 李亚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探讨C臂CT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A组43例在C臂CT引导下PTCD治疗,B组39例在X线透视引导下PTCD治疗。研究终点是穿刺成功(自穿刺开始至安全地将导丝置入合适的胆管内... 目的探讨C臂CT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A组43例在C臂CT引导下PTCD治疗,B组39例在X线透视引导下PTCD治疗。研究终点是穿刺成功(自穿刺开始至安全地将导丝置入合适的胆管内)。观察指标是穿刺次数、穿刺透视时间、总穿刺时间、辐射暴露剂量及并发症(胆道出血、胆汁性腹膜炎)的发生率。结果 A组平均每例穿刺(1.1±0.3)次,显著少于B组的(2.8±0.6)次。A组穿刺透视时间为(13.1±2.7)s,穿刺时间为(46.9±9.7)s,均显著短于B组(33.7±6.2)s及(90.7±17.2)s。A组辐射暴露剂量(2.61±0.53)mGy也低于B组(6.75±1.23)mGy。B组有6例出现胆道出血。结论在PTCD治疗中,由C臂CT引导穿刺胆管较常规透视引导所需穿刺次数及时间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C臂ct 穿刺 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 介入性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中C臂CT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高嵩 朱旭 +7 位作者 张宏志 郭建海 陈辉 王晓东 曹广 徐海峰 刘鹏 杨仁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转移瘤中C臂CT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9年8月--2013年8月行PKP治疗的伴有不同程度胸、腰背部疼痛的椎体转移瘤患者69例。所有患者行PKP前均行C臂CT检查,指导制订椎体穿刺计划;术中结合X线...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转移瘤中C臂CT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9年8月--2013年8月行PKP治疗的伴有不同程度胸、腰背部疼痛的椎体转移瘤患者69例。所有患者行PKP前均行C臂CT检查,指导制订椎体穿刺计划;术中结合X线透视和C臂CT保证椎体穿刺及活检准确性;术后立即使用C臂CT检查评估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3—5d根据WHO标准疼痛疗效评价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评估PKP镇痛疗效。对VAS评分变化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SPSSl9统计学软件)。结果①共对154个骨转移椎体进行治疗,穿刺均获成功。②对50例患者的93个椎体行椎体穿刺活检,59个椎体获得阳性病理诊断,椎体活检阳性率63.4%。③术后C臂CT检查共发现67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发生率为43.5%。④据WHO标准疼痛疗效评价,有效率为76.8%;患者术前VAS疼痛评分为6.9±1.6分,术后VAS疼痛评分为3.0±2.3分。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C臂CT在PKP前可指导制订椎体转移瘤穿刺计划,术中可引导准确穿刺及活检,术后可及时、可靠地评估骨水泥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ct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转移瘤 疼痛
下载PDF
C臂CT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程大文 高玲 +4 位作者 沈广澍 仇阳 黄建 蒋卫方 顾建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5-1009,共5页
目的探讨C臂CT技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对110例OVCF患者实施PVP治疗,所有患者分为两组,A组48例在普通DSA引导下完成,B组62例在平板DSA C臂CT引导下完... 目的探讨C臂CT技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对110例OVCF患者实施PVP治疗,所有患者分为两组,A组48例在普通DSA引导下完成,B组62例在平板DSA C臂CT引导下完成,比较两组的术前、术后1 d和1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填充率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两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高于B组,而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填充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C臂CT成像技术可以更直观地监测PVP中的穿刺过程,准确评判骨水泥的分布和泄漏情况,降低高龄患者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C臂ct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C形臂CT在精准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胡晓钢 叶芳余 +4 位作者 郭晓华 金红来 何建荣 林开勤 王国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C形臂CT在精准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术中同步动脉造影Xper CT识别前列腺优势动脉及其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实施精准PAE术。结果 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1例因术中造影发现腹主动脉瘤而放弃手术,2例因一... 目的探讨C形臂CT在精准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术中同步动脉造影Xper CT识别前列腺优势动脉及其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实施精准PAE术。结果 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1例因术中造影发现腹主动脉瘤而放弃手术,2例因一侧髂内动脉闭塞作单侧PAE术,13例成功实施双侧PAE术。所有实施栓塞血管均成功进行Xper CT检查,通过前列腺腺体对比剂染色及腺体周围动脉三维重建确认了前列腺优势动脉及其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并进行精准PAE术。术后未出现异位栓塞相关并发症,术后1个月临床症状缓解率为100%。结论 PAE术中C形臂CT可为精确识别前列腺动脉及其与周围血管关系提供更确切的影像学图像,是实施精准介入手术的重要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介入放射学 C形臂ct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
下载PDF
高分辨率C形臂CT联合金属条纹伪影消除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涛 李晓 +6 位作者 吕丽红 方毅 李磊 韩新巍 马骥 李腾飞 李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26-831,共6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形臂CT扫描联合金属条纹伪影消除技术(SMART)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2018年1月至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连续治疗41例(42枚)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和...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形臂CT扫描联合金属条纹伪影消除技术(SMART)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2018年1月至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连续治疗41例(42枚)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和术后对支架置入区域分别作常规DynaCT和高分辨率DynamicroCT扫描,扫描图像经常规重建和SMART重建。2名神经介入专家对重建图像质量(支架金属丝显影程度、弹簧圈金属伪影程度等),并结合操作位造影对支架打开程度、动脉瘤栓塞致密程度等,进行观察和定量统计分析。结果42枚颅内支架(Neuroform EZ支架26枚,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架LVIS16枚)顺利辅助完成42枚动脉瘤栓塞(40例患者为单枚,1例为双枚)。与常规DynaCT重建和Dyna microCT重建相比,Dyna microCT联合SMART重建图像所示支架金属丝显影清晰,弹簧圈金属伪影消除明显,图像质量显著提高(P<0.05)。根据后者重建图像并结合操作位造影发现2枚支架局部打开不全,给予微导丝成襻支架内抚摸或球囊扩张后贴壁情况改善;4例患者瘤颈区栓塞未致密,调整微导管头端位置后继续栓塞术,直至栓塞效果满意。结论高分辨率Dyna microCT联合SMART能有效降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支架和弹簧圈金属伪影,提高图像质量,有利于术者判定载瘤动脉内金属支架打开情况和动脉瘤瘤颈区栓塞是否致密,继而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这种新颖成像技术对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评估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形臂ct 金属条纹伪影消除技术 颅内动脉瘤 支架
下载PDF
C臂CT在肺孤立性结节胸腔镜切除术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高尚 李晓群 +5 位作者 张健 黄大钡 李记华 张勇 文自祥 刘辉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29-832,共4页
目的评价肺内孤立性结节胸腔镜术前c臂CT引导下定位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19例共19个孤立性结节性病灶,术前皆行C臂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根据手术结果.评价术前c臂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评价肺内孤立性结节胸腔镜术前c臂CT引导下定位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19例共19个孤立性结节性病灶,术前皆行C臂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根据手术结果.评价术前c臂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胸腔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概率。结果19例患者19个结节行胸腔镜切除术,术前c臂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94.7%(18/19);无症状气胸发生率10.5%(2/19),均无需闭式引流治疗,无咯血、血胸等并发症。胸腔镜手术时间平均(154-8.5)min;无中转开胸病例;住院时间8—27d,平均14d。肺内孤立性结节性病灶术后组织学诊断结果为支气管肺泡癌5例,腺癌3例,平滑肌肉瘤1例,非恶性结节8例。结论胸腔镜术前C臂CT引导Hook—wire定位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快速、安全、有效,特别在直径≤10mm的肺微小结节的定位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病变 C臂ct 胸腔镜检查
下载PDF
C臂CT在肺小结节胸腔镜切除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大钡 李晓群 +2 位作者 张健 文自祥 刘辉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C臂CT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51例患者51个孤立性肺结节(SPN)于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VATS)术前行C臂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并统计该技术的成功率、定位时间、并发症、V... 目的探讨C臂CT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51例患者51个孤立性肺结节(SPN)于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VATS)术前行C臂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并统计该技术的成功率、定位时间、并发症、VATS转开胸手术率,以及SPN平均大小,距脏层胸膜距离、病理学结果。结果 C臂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100%,平均定位时间16 min,无症状气胸发生率7.8%,无症状出血率21.6%,1例(2.0%)发生脱落,SPN平均大小10.7 mm,距脏层平均距离25.3 mm,穿刺距离(皮肤至肺结节的距离)66.7 mm,恶性SPN占60.8%。结论 C臂CT引导下Hook-wire肺小结节定位准确、安全、快速,是一种高效的引导方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ct 肺结节 Hook—wire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高分辨C臂CT在颅内动脉瘤国产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腾飞 马骥 +4 位作者 朱明 朱涛 马宝 任建庄 韩新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C臂CT在颅内动脉瘤国产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 FD)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Tubridge FD治疗的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0例为单侧,1例为双侧,共35个动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术中FD置入区域普通C臂CT... 目的:探讨高分辨C臂CT在颅内动脉瘤国产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 FD)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Tubridge FD治疗的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0例为单侧,1例为双侧,共35个动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术中FD置入区域普通C臂CT和高分辨C臂CT对FD铂铱双螺旋显影标记和镍钛编织金属丝的显影程度,以及支架和弹簧圈去金属伪影效果。术后第3、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分。术后第3个月进行DSA检查,以OKM分级评价动脉瘤闭塞情况。记录术后1个月内和1个月以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1例共置入22枚Tubridge FD,其中3例联合弹簧圈填塞治疗。高分辨C臂CT图像FD铂铱双螺旋显影标记、镍钛编织金属丝的显影程度,以及去金属伪影效果均优于普通C臂CT(P<0.05)。术后第3个月行DSA检查,35个动脉瘤中OKM分级B级8(22.8%)个,C级10(28.6%)个,D级17(48.6%)个。术后第6个月末次mRS评分0分19例,1分2例。3例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均为不同程度脑血管痉挛,对症处理后情况改善,无神经后遗症;未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脑实质出血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高分辨C臂CT能清晰展示Tubridge FD支架细节并降低弹簧圈金属伪影,有利于术者术中对FD打开和贴壁状况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C臂ct 颅内动脉瘤 去金属伪影技术 介入手术
下载PDF
C臂CT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培元 林师帅 +2 位作者 焦德超 吴刚 宋东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C臂CT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9月,应用C臂CT导向下穿刺,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上尿路结石,其中多发结石36例,单发结石16例。铸型结石6例。结石最大径6~55 mm,平... 目的探讨C臂CT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9月,应用C臂CT导向下穿刺,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上尿路结石,其中多发结石36例,单发结石16例。铸型结石6例。结石最大径6~55 mm,平均19 mm。不同程度肾盂积水43例。应用三维重建确定穿刺点、目标肾盏及穿刺路径与结石的空间关系,DSA实时导向结合i Guide路径引导穿刺扩张通道。结果 52例共行58例次PCNL术,均单通道碎石,一次穿刺成功;穿刺并置安全导丝时间5~10 min,平均8 min。碎石手术时间20~120 min,平均45 min。术后残石8例,占13.8%(8/52)。术中出血量50~400 ml,平均80 ml。术后不同程度发热42例次,占72.4%(42/58)。未发现与穿刺有关的其他并发症。结论 C臂CT导向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在上尿路结石PCNL中是一种可以选择使用的影像学穿刺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 上尿路结石 C臂ct 三维重建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