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CRP、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独海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以及补体C3、C4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于沛县人民医院入院诊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作...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以及补体C3、C4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于沛县人民医院入院诊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本院同时段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IL-6、CRP、IgG、IgM、IgA与补体C3、C4的水平,并分析各项指标单一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的炎症因子IL-6、CRP、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以及补体C3、C4指标均高于健康组(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86%,均高于IL-6、CRP、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的任一单一检测结果(均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炎症因子IL-6、CRP、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以及补体C3、C4各项指标与健康者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所有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高于任一指标的单一检测。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冠心病病情评估的重要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补体c3 补体c4
下载PDF
血清C3、C4及IL-6检测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2
作者 罗番 杨宇 +2 位作者 陈凯 赵凤琼 李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8期888-891,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补体C3、C4及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华西广安医院行各项检查的202例疑似AR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晶状体浑浊形态和视力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10... 目的分析血清补体C3、C4及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华西广安医院行各项检查的202例疑似AR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晶状体浑浊形态和视力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109例(ARC)和对照组93例(非ARC)。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3、C4、IL-6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上述指标对ARC的诊断效能。根据患者晶状体浑浊部位将ARC分为皮质性白内障69例,核性白内障23例,后囊膜下白内障17例,比较3组患者上述血清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补体C3、C4均低于对照组(P<0.05);IL-6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补体C3、C4、IL-6对ARC患者诊断的AUC分别为0.955、0.983、0.969。3种类型ARC血清补体C3、C4比较:核性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后囊膜下白内障(P<0.05);血清IL-6比较:核性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后囊膜下白内障(P<0.05)。结论ARC患者血清补体C3、C4明显降低,血清IL-6明显增高,血清补体C3、C4、IL-6在ARC的诊断方面效能较佳,且上述指标与不同类型ARC也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补体c3 补体c4 IL-6
下载PDF
依达拉奉在心脏不停跳手术中对C3、IL-6及IL-8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俊 冼磊 +3 位作者 何巍 郭建极 蔡志福 雷宾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在心脏不停跳手术基础上对C3、IL-6、IL-8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E组)30例,对照组(C组)30例。E组于预充液中按0.5mg/kg加入依达拉奉,C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在心脏不停跳手术基础上对C3、IL-6、IL-8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E组)30例,对照组(C组)30例。E组于预充液中按0.5mg/kg加入依达拉奉,C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转机30min、停机、术毕、术后24h、术后72h各时点观察血清C3、IL-6、IL-8含量的变化。结果 (1)C3浓度水平随体外循环(CPB)及手术时间逐渐下降,均于手术结束时达最低谷,术后24h开始升高,术后72h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之间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L-6、IL-8浓度水平随CPB及手术时间逐渐增高,均于手术结束时达高峰,术后24h下降,术后72h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之间浓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在心脏手术中可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减轻术后全身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体外循环 心脏不停跳 全身炎性反应 c3 IL-6 IL-8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清IL-6、C3、C4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玲 吴红卫 谭大为 《癌症进展》 2018年第4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补体C3和C4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患者,2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患者,2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患者,另选取1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补体C3和C4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患者,2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患者,2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患者,另选取1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WT1基因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血清IL-6、C3、C4水平,分析WT1基因与IL-6、C3、C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组患者的WT1 mRNA、IL-6、C3、C4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组患者的WT1 mRNA、IL-6、C3、C4表达水平均低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组,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组患者的WT1 mRNA、IL-6、C3、C4表达水平均高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组患者的外周血WT1 mRNA与血清IL-6、C3、C4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421、0.406、0.454,P<0.05)。结论 WT1 mRNA、IL-6、C3、C4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呈高表达,提示WT1、IL-6、C3、C4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可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WT1基因 白细胞介素-6 补体c3 补体c4
下载PDF
血清补体C3、透明质酸及IL-6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毛仁丽 陈朝娟 +3 位作者 汪洪 吴六国 王新 吴雪梅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8期1337-1341,1349,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补体C3、透明质酸(HA)及白介素(IL)-6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DN患者103例和同期单纯T2DM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检测空腹血糖... 目的研究血清补体C3、透明质酸(HA)及白介素(IL)-6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DN患者103例和同期单纯T2DM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检测空腹血糖(FPG)、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及血清补体C3、HA和IL-6等表达水平,根据UACR将DN患者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和肾功能衰竭组,比较各组患者FPG、UACR及血清补体C3、HA和IL-6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积差分析血清补体C3、HA和IL-6水平与FPG和UACR的相关性并分析各指标对UACR的影响。结果DN患者UACR及血清补体C3、HA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T2DM患者(P<0.05),且随着DN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补体C3、HA和IL-6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患者血清补体C3、HA和IL-6水平与FPG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UACR均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A和IL-6水平是导致UACR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DN患者血清补体C3、HA及IL-6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均与UACR呈明显相关性,其中HA和IL-6是DN患者UACR持续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补体c3 透明质酸 白介素-6 尿蛋白肌酐比值
下载PDF
C_3O_(3-5)团簇结构与分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6
作者 胡峰 张涛 +3 位作者 刘晓霞 周利平 马万勇 周建华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49-51,共3页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水平上对C3O3-5团簇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了2种C3O3、5种C3O4、8种C3O5的稳定构型,在能量方面探讨了其作为高能密度材料的可能性;找到了3个团簇(C3O4中的B1、C3O5中的C1和C6)分解反应的过渡态,探讨了...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水平上对C3O3-5团簇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了2种C3O3、5种C3O4、8种C3O5的稳定构型,在能量方面探讨了其作为高能密度材料的可能性;找到了3个团簇(C3O4中的B1、C3O5中的C1和C6)分解反应的过渡态,探讨了它们的分解反应机理。3个分解反应的能垒分别为88.846 kJ/mol,114.398 kJ/mol,6.585 kJ/mol。C6能垒很低,构型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O3-5团簇 高能密度材料 B3LYP 6-31G* 分解机理
下载PDF
C3×6美标槽钢的开发
7
作者 王璨 杜永军 +2 位作者 王珍 孟小中 沈志军 《河南冶金》 2022年第1期36-39,共4页
通过C3×6美标槽钢与国标槽钢的对比分析,找到了C3×6美标槽钢轧制要面临的突出问题,详细论证了应采取的技术策略,介绍了过程中所采取和实施的有效技术措施。在相应工作的基础上,保证了C3×6美标槽钢的成功开发,除了针对遇... 通过C3×6美标槽钢与国标槽钢的对比分析,找到了C3×6美标槽钢轧制要面临的突出问题,详细论证了应采取的技术策略,介绍了过程中所采取和实施的有效技术措施。在相应工作的基础上,保证了C3×6美标槽钢的成功开发,除了针对遇到的具体问题综合完成了一系列优化设计,还首创了双控制孔型系统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6 美标槽钢 外缘斜度与侧壁斜度 热轧矫直工艺 双控制孔型系统
下载PDF
Iatrogenic giant pseudomeningocele of the cervical spine:A case report
8
作者 Koh-Woon Kim Jae-Heung Ch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31期9686-9690,共5页
BACKGROUND Only a few cases of giant pseudomeningocel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Herein,we report a giant pseudomeningocele of the cervical spine that was found after cervical laminectomy for an epidural h... BACKGROUND Only a few cases of giant pseudomeningocel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Herein,we report a giant pseudomeningocele of the cervical spine that was found after cervical laminectomy for an epidural hematoma following epidural blockade.CASE SUMMARY A 47-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recurrent neck pain and posterior neck swelling after spinal surger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cervical spine revealed fluid collection(5.6 cm×6.6 cm×11.2 cm)at the C3-6 level;this proved to be a pseudomeningocele.Symptoms related to the pseudomeningocele resolved following dural repair and fat graft transplantation.CONCLUSION Although rare,pseudomeningocele is a possibility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back pain,radicular pain,or a persistent headache following spinal surgery.Continuou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hroughout the spinal procedure,whether conservative or non-conserva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trogenic spinal pseudomeningocele Giant pseudomeningocele cervical spine c3-6 level cervical laminectomy case report
下载PDF
含有大的吸电子取代基化合物GeR_2Cl_2(R=Ar,Ar′和Ar″)的合成、晶体结构与^(19)F NMR
9
作者 薛宝玉 李文锋 +2 位作者 陈羽飞 樊燕鸽 Keith B.Dillon 《河南科学》 2012年第8期1029-1032,共4页
GeCl4与ArLi和Ar′Li(Ar″Li与Ar′Li 1∶1的混合物)反应生成化合物GeAr2Cl2,GeArCl3和GeAr″2Cl2,测定了GeAr2Cl2和GeAr″2Cl2的晶体结构,并进行了19F NMR表征.
关键词 大的吸电子基 Ar=24 6-(cF3)3c6H2 Ar′=2 6-(cF3)2c6H3 Ar″=24 -(cF3)2c6H3 GeAr2cl2 GeAr2′cl2 19F NMR
下载PDF
银杏达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补体C3、IL-6和IL-8的影响
10
作者 余高冰 钟旭 陈锦香 《社区医学杂志》 2014年第24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补体C3、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ACI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68例和银杏达莫治疗+常规治疗治疗组68例,分别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补体C3...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补体C3、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ACI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68例和银杏达莫治疗+常规治疗治疗组68例,分别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补体C3、IL-6及IL-8。同期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参考组。结果ACI患者治疗前血清补体C3、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治疗组经过治疗后血清补体C3、IL-6及IL-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考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3、IL-6及IL-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CI患者应用银杏达莫治疗使补体C3、IL-6及IL-8显著降低,具有明显抗炎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补体c3
原文传递
不同麻醉方法对颅内肿瘤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鲁峰 于金贵 +1 位作者 高成杰 吕福斌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异氟醚对颅内肿瘤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补体C3(complement C3,C3)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并探讨丙泊酚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颅内肿瘤手术患者106例,年龄35~60岁,体质... 目的观察丙泊酚、异氟醚对颅内肿瘤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补体C3(complement C3,C3)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并探讨丙泊酚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颅内肿瘤手术患者106例,年龄35~60岁,体质量39~82 kg,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的分级为Ⅰ或Ⅱ级颅内肿瘤患者,按性别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各53例。丙泊酚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3~6 mg.L-1,异氟醚组使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异氟醚持续吸入,两组术中均按需静脉给予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并于手术结束前5 min分别停止丙泊酚输注和异氟醚吸入。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前、术后0、24、48 h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CRP、C3和IL-6的含量。结果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患者血清中CRP、C3和IL-6的含量术后均呈上升趋势,各指标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术后0~48 h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CRP及IL-6的含量均较麻醉诱导前时明显升高(P<0.05);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C3的含量术后24、48 h均较诱导前时明显升高(P<0.05),术后0 h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其差别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丙泊酚组与异氟醚组比较,CRP、C3和IL-6的含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 h时,丙泊酚组与异氟醚组比较,C3和IL-6的含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丙泊酚组CRP含量明显低于异氟醚组(P<0.01);术后24、48 h,丙泊酚组与异氟醚组比较,CRP、C3和IL-6的含量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比异氟醚吸入可更好地降低颅内肿瘤患者术后炎症水平,这可能也是丙泊酚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异氟醚 颅内肿瘤 c-反应蛋白 补体c3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高血压急症心脑血管事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英 罗兴林 +1 位作者 陈睦虎 钟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1期73-76,共4页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急症患者血浆神经内分泌免疫相关因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G(IgG)和补体3(C3)浓度的测定,探讨高血压急症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环境改变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急症患者血浆神经内分泌免疫相关因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G(IgG)和补体3(C3)浓度的测定,探讨高血压急症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环境改变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A,31例原发性高血压(非急症)患者作为对照组B,46例高血压急症患者为研究组,检测血清AngⅡ、IL-6、IgG和C3浓度。结果①研究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空腹血糖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较对照组A、研究组较对照组A收缩压均有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A、B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和B间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AngⅡ、IL-6、IgG及C3均与收缩压呈正相关(P〉0.05)。③研究组脑血管事件患者收缩压、AngⅡ、IgG和C3水平均高于心血管事件者(P〈0.05),而舒张压及血浆IL-6水平在脑血管事件和心血管事件患者中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急症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及收缩压水平关系较心血管事件组更为紧密,而与免疫系统无明确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急症 血管紧张素Ⅱ 白细胞介素-6 免疫球蛋白G 补体c3
下载PDF
高脂血症患者脂代谢紊乱对补体表达及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京港 刘永铭 +1 位作者 刘艳英 严祥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脂代谢紊乱对补体表达及其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并根据合并症分为单纯高脂血症组和高脂血症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组,同期设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并分析各组血清补体成分C3、C4、P因子、可溶性终末补体复合物及炎症因... 目的探讨脂代谢紊乱对补体表达及其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并根据合并症分为单纯高脂血症组和高脂血症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组,同期设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并分析各组血清补体成分C3、C4、P因子、可溶性终末补体复合物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单纯高脂血症组及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组血清补体C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7±0.41 g/L、1.60±0.40 g/L比1.30±0.27 g/L,P<0.05),单纯高脂血症组血清P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0.46±0.08 g/L比0.38±0.07 g/L,P<0.01);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组可溶性终末补体复合物水平显著高于单纯高脂血症组和对照组(298±110 mg/L比233±101 mg/L、228±84mg/L,P<0.05);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高于单纯高脂血症组和对照组(5.66±1.54 g/L比4.45±1.47 g/L、4.42±1.07 g/L,P<0.01),单纯高脂血症组、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对照组升高(0.139±0.017 g/L、0.143±0.024 g/L比0.120±0.025 g/L,P<0.05,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3、C4、P因子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因子与甘油三酯除外);可溶性终末补体复合物与收缩压、舒张压和肿瘤坏死因子α呈正相关,与血脂水平无相关;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与血脂水平无相关。结论高脂血症患者外周循环血中补体成分明显升高,其浓度与血脂水平呈正相关;可溶性终末补体复合物与血脂无相关,但与动脉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动脉粥样硬化 酶联免疫夹心法 高脂血症 补体c3 可溶性终末补体复合物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清中细胞因子与体液免疫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春颖 曹文军 +1 位作者 吕建华 马怀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C3)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术后患者100例,分为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C3)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术后患者100例,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各50例。对患者均进行血清TNF-α、IL-6、CRP、IgG、IgM、C3水平的检测,并进行术后第1、3、7天的动态观察。结果感染组术后的第1、3天TNF-α、IL-6、CRP、IgG、IgM、C3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在术后第7天仅有IgG恢复至非感染组水平(P>0.05)。感染组TNF-α、IL-6、CRP水平在术后第1、3天呈现增高趋势,第7天呈下降趋势,非感染组无变化趋势;IgM、IgG、C3水平在各组间均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感染组IL-6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型相关,随病情加重而显著增高(P<0.05)。结论 TNF-α、IL-6、CRP、IgG、IgM、C3水平可能在颅脑损伤术后感染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对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都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质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补体c3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免疫指标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疾病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宋丹阳 江雅静 +1 位作者 刘昱 徐培元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0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复发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E、IgA、补体C3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其与HSP复发的关系。方法 HSP患儿160例,其中复发性HSP患儿80例为观察组,未复发...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复发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E、IgA、补体C3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其与HSP复发的关系。方法 HSP患儿160例,其中复发性HSP患儿80例为观察组,未复发HSP患儿80例为对照组。检测患儿IgE、IgA、补体C3及IL-6水平,并进行2组间比较;采用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HSP复发患儿血清IgE、IgA、补体C3、IL-6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P复发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HSP患儿血清IgE、IgA、补体C3及IL-6水平对HSP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IgE[(195.36±21.25)u/L]、IgA[(3.58±0.98)g/L]、C3[(1.48±0.52)g/L]、IL-6[(16.58±5.51)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72.35±15.34)u/L、(3.05±0.65)g/L、(1.12±0.31)g/L、(12.68±3.34)ng/L](P<0.05)。HSP复发患儿血清IgE、IgA、C3、IL-6之间两两均呈正相关(r>0,P<0.05);血清IgE(OR=1.080,95%CI:1.044~1.117,P<0.001)、IgA(OR=2.883,95%CI:1.142~7.276,P<0.001)、补体C3(OR=8.654,95%CI:1.906~18.641,P<0.001)及IL-6(OR=1.647,95%CI:1.316~2.063,P<0.001)是HSP复发的影响因素;当IgE、IgA、补体C3和IL-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62.345u/L、2.125g/L、1.010g/L、14.295ng/L时,预测HAP复发的AUC分别为0.834(95%CI:1.258~3.658)、0.817(95%CI:1.034~2.354)、0.753(95%CI:0.914~1.385)、0.840(95%CI:0.752~1.024),灵敏度分别为93.8%、97.5%、87.5%和88.8%,特异度分别为86.7%、83.8%、83.8%和83.8%。结论血清IgE、IgA、补体C3、IL-6过表达可能是HSP复发的影响因素,对预测HSP复发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免疫球蛋白 补体c3 白细胞介素-6 复发
原文传递
多指标检测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16
作者 胡云良 李向阳 +3 位作者 黄小芳 林洁 李玉萍 李杰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7期39-40,共2页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IL-6、CRP、C3及TRF四项指标水平,探讨多指标检测在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97例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分成漏出液组、良性渗出液组及恶性渗出液组三组,平行检测患者胸腔积液中四项指标水平,...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IL-6、CRP、C3及TRF四项指标水平,探讨多指标检测在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97例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分成漏出液组、良性渗出液组及恶性渗出液组三组,平行检测患者胸腔积液中四项指标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 IL-6、CRP、C3在三组胸腔积液中差异均有意义(均P<0.05)。以良性渗出液组中最高,漏出液组最低。渗出液中TRF比漏出液中TRF高(P<0.05),IL-6与CRP联检诊断渗出液的敏感度97.0%,特异度为100%。结论胸腔积液中CRP、C3、TRF、IL-6检测及多指标联检对鉴别胸腔积液性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标检测 胸腔积液 诊断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及肾组织中补体C3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磊 燕宪亮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742-1745,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及肾组织中补体C3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组)、脓毒症组(SEP组)和血必净处理组(XBJ组),每组再分为2、6、8、12h和24h五个亚组,每亚组6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脓毒症大鼠...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及肾组织中补体C3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组)、脓毒症组(SEP组)和血必净处理组(XBJ组),每组再分为2、6、8、12h和24h五个亚组,每亚组6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后SH组与SEP组经尾静脉给予生理盐水4ml/kg,每12小时1次;XBJ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4ml/kg,每12小时1次。术后各时间点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补体C3的表达。结果与SH组相比,SEP组与XBJ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及IL-6浓度均升高(P<0.05),TNF-α出现双峰现象;XBJ组TNF-α及IL-6浓度低于SEP组(P<0.05),IL-10浓度高于SEP组(P<0.05)。与SH组相比,补体C3在SEP组及XBJ组中均有表达,且SEP组表达高于XBJ组(P<0.05)。结论血必净能降低血清TNF-α及IL-6水平,促进IL-10分泌,减少补体C3的表达,对脓毒症大鼠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 TNF-α IL-6 IL-10 补体c3
原文传递
超大型丙烷丙烯分离塔运行故障诊断与改造
18
作者 毛克有 冀红飞 +2 位作者 胡春峰 陈福帮 谢润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9-222,共4页
新建丙烷脱氢装置的丙烷丙烯分离塔采用六溢流塔板设计,开车运行时分离效果差,产品不合格。通过对塔内件设计参数详细核算并结合γ射线扫描检测,对运行故障进行了分析论证,查清了原因并进行了相应改造,改造后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
关键词 丙烷脱氢 丙烷丙烯分离塔 故障诊断 六溢流塔盘
原文传递
溶菌酶对围产期奶牛血清中两种补体及三种细胞因子质量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刚诗 王晓艳 +9 位作者 钟志军 彭广能 唐天亮 谷武阳 解冰冰 石先鹏 周金伟 曹随忠 符华林 刘长松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0-435,共6页
为了探讨溶菌酶对围产期(产前第21天到产后第21天,表示为-21st^21st d,下同)奶牛免疫抑制的缓解作用及其相关机制,选择18头围产期奶牛,分为3组,每组6头,Ⅰ组:每头奶牛每日饲喂基础日粮+2g溶菌酶,Ⅱ组:每头奶牛每日饲喂基础日粮+4g溶菌酶... 为了探讨溶菌酶对围产期(产前第21天到产后第21天,表示为-21st^21st d,下同)奶牛免疫抑制的缓解作用及其相关机制,选择18头围产期奶牛,分为3组,每组6头,Ⅰ组:每头奶牛每日饲喂基础日粮+2g溶菌酶,Ⅱ组:每头奶牛每日饲喂基础日粮+4g溶菌酶,Ⅲ组作为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45d。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试验牛血清中C3、C4及IFN-γ、TNF-α、IL-6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Ⅰ、Ⅱ组奶牛在-10th^7th d阶段,血清中C3、C4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血清中IFN-γ、TNF-α和IL-6的质量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即IL-6的质量浓度从-14th到21st d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TNF-α的质量浓度从0到21st d与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IFN-γ的质量浓度虽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Ⅰ组IFN-γ、TNF-α和IL-6的质量浓度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溶菌酶对围产期奶牛的免疫抑制有缓解作用,且Ⅱ组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Ⅰ组,这可能与溶菌酶能增加血清中C3、C4的质量浓度和降低IFN-γ、TNF-α和IL-6的质量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围产期奶牛 补体3 补体4 γ-干扰素 Α-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