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5篇文章
< 1 2 1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00c/ZEB1/E-cadherin轴在胆管癌转移侵袭中的作用及对胆管癌预后评估的价值
1
作者 潘超 许蔚 +2 位作者 刘子君 陶平 杨士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287-1294,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00c(miR-200c)/锌指转录因子(ZEB1)/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胆管癌(HCCA)转移、侵袭中的作用及对HCCA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8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胆管癌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胆管良... 目的:探讨微小RNA-200c(miR-200c)/锌指转录因子(ZEB1)/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胆管癌(HCCA)转移、侵袭中的作用及对HCCA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8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胆管癌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胆管良性疾病患者(胆总管结石或胆管良性狭窄)20例作为对照。采用原位杂交、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00c在HCCA患者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生存曲线分析miR-200c表达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检测ZEB1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体内研究构建裸鼠成瘤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检测ZEB1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Tunel技术检测组织中的凋亡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生物标志物对胆管癌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miR-200c低表达于HCCA组织及血清中;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iR-200c表达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呈正相关性,TNM分期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呈负相关性;miR-200c mimics抑制了胆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降低ZEB1表达而诱导E-cadherin表达;转染ZEB1逆转miR-200c的作用效应,促进胆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特性,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凋亡。CA199、CEA和miR-200c联合检测诊断胆管癌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灵敏度0.8611,特异度0.8000。结论:miR-200c/ZEB1/Ecadherin轴参与胆管癌的转移侵袭;CA199、CEA和miR-200c联合检测对胆管癌预后的诊断效能良好,对临床胆管癌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微小RNA-200c(miR-200c) 锌指转录因子(ZEB1) E-钙黏蛋白(E-cadherin)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芪贞归脾汤辅助治疗对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细胞E-cadherin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李明艳 刘学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芪贞归脾汤辅助治疗对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细胞钙黏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例96例,随机编号方法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芪贞归脾汤辅助治疗对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细胞钙黏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例96例,随机编号方法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芪贞归脾汤辅助治疗,持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评价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免疫功能、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癌抗原(cancer antigen 125,CA125)、E-cadherin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咽下困难、胸闷不舒、形体消瘦、气短乏力等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YFRA21-1、CEA、CA12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E-cadherin阳性率72.92%高于对照组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性皮炎、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芪贞归脾汤辅助治疗可以提高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睡眠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及E-cadherin的表达,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贞归脾汤 食管癌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免疫功能 E-cadherin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Cortactin/N-cadherin信号轴在病理性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3
作者 王钺镁 喻文静 +3 位作者 孙袭孟 张静 路静 刘培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42,共9页
目的探究皮层肌动蛋白结合蛋白(Cortactin)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诱导的病理性心肌肥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ISO刺激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s,NRCMs)24 h,在细胞水平建立心肌肥大模型;C57BL/6... 目的探究皮层肌动蛋白结合蛋白(Cortactin)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诱导的病理性心肌肥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ISO刺激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s,NRCMs)24 h,在细胞水平建立心肌肥大模型;C57BL/6小鼠皮下注射ISO 1周,在动物水平建立心肌肥大模型。采用RT-qPCR检测mRNA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应蛋白含量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Cortactin的亚细胞定位及表达量的变化;采用腺病毒感染的方法过表达Cortactin,通过转染小干扰RNA敲低Cortactin。结果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成功建立ISO诱导的心肌肥大模型,均观察到ISO引起Cortactin和N型钙黏连蛋白(N-cadherin)水平降低;过表达Cortactin可逆转ISO导致的N-cadherin蛋白水平的降低及心肌细胞肥大反应;敲低Cortactin则显示相反的效应。结论Cortactin可能联合N-cadherin通过增强心肌细胞之间的连接,发挥抗心肌肥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肥大 心肌细胞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N-cadherin 细胞连接
下载PDF
卵巢浆液性癌中miR-182和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黄凡 彭肖龙 贺聪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检测卵巢浆液性癌中微小RNA-182(microRNA-182,miR-182)和上皮型粘附素(E-cadherin)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卵巢浆液性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59例作为研究组,选择行手术治疗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患者59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检测卵巢浆液性癌中微小RNA-182(microRNA-182,miR-182)和上皮型粘附素(E-cadherin)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卵巢浆液性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59例作为研究组,选择行手术治疗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患者59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中miR-182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E-cadherin的表达。结果研究组中miR-182的表达量(1.8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1.31±0.31)(t=4.59,P=0.012),研究组中E-cadherin表达阳性率(47.46%)明显低于对照组(84.75%)(X~2=18.31,P=0.000)。miR-182和E-cadherin在卵巢浆液性癌不同级别(2.01±0.29 vs.1.66±0.22)(27.59%vs.66.67%)、不同肿瘤最大径(1.93±0.22 vs.1.64±0.39)(28.21%vs.85.00%)及有无脉管癌栓(1.80±0.15 vs.2.03±0.20)(20.00%vs.53.06%)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的比较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中miR-182与E-cadherin呈负相关性(r=-0.57,P=0.008)。生存分析显示miR-182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P<0.05)。结论miR-182和E-cadherin在卵巢浆液性癌中异常表达且具有相关性,组织中miR-182高表达提示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浆液性癌 微小RNA-182 E-cadherin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dherin as a shared mechanism for cross/dual resistance to Cry1Ac and Cry2Ab in Helicoverpa zea
5
作者 Jizhen Wei Min Zhang +4 位作者 Pin Li Zhongyuan Deng Xinming Yin Shiheng An Xianchun L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604-1617,共14页
Helicoverpa zea is a major target pest of pyramided transgenic crops expressing Cry1,Cry2 and/or Vip3Aa proteins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Bt)in the United States.Laboratory-selected Cry1Ac/Cry2Ab cross resistance a... Helicoverpa zea is a major target pest of pyramided transgenic crops expressing Cry1,Cry2 and/or Vip3Aa proteins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Bt)in the United States.Laboratory-selected Cry1Ac/Cry2Ab cross resistance and fieldevolved practical dual resistance of H.zea to these two toxins have been widely reported.Whether the widespread Cry1Ac/Cy2Ab dual resistance of H.zea has resulted from the selection of one shared or two independent resistance mechanisms by pyramided Bt crops remains unclear.Cadherin is a well-confirmed receptor of Cry1Ac and a suggested receptor of Cry2Ab in at least three Lepidopteran species.To test whether cadherin may serve as one shared mechanism for the cross and dual resistance of H.zea to Cry1Ac and Cry2Ab,we cloned H.zea cadherin(HzCadherin)cDNA and studied its functional roles in the mode of action of Cry1Ac and Cry2Ab by gain-and lossof-function analyses.Heterologous expression of HzCadherin in H.zea midgut,H.zea fat body and Sf9 cells made all three of these cell lines more susceptible to activated Cry1Ac but not activated Cry2Ab,whereas silencing HzCadherin of H.zea midgut and fat body cell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susceptibility to Cry1Ac but not Cry2Ab.Likewise,suppressing HzCadherin with siRNA made H.zea larvae resistant to Cry1Ac.These results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HzCadherin is not a receptor for Cry2Ab,and thus it is unlikely to serve as one shared mechanism for the cross and dual resistance of H.zea to Cry1Ac and Cry2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 crops cadherin Cry toxin RECEPTOR resistance mechanism
下载PDF
血清E-cadherin、VEGF、CYFRA21-1水平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孙晓光 李彬 洪帅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34-37,4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E-钙粘连蛋白(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18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为... 目的探讨血清E-钙粘连蛋白(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18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为研究组,11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术后6个月复发转移情况,将DTC患者分为复发转移组33例与未复发转移组85例。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前)、研究组手术前后、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血清E-cadherin、VEGF、CYFRA21-1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上述各指标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E-cadher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VEGF、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周血清E-cadherin水平显著高于术前,血清VEGF、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未复发转移组术后2周血清E-cadherin水平显著高于术后复发转移组,血清VEGF、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术后复发转移组(P<0.05)。术后2周上述各指标联合检测预测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AUC为0.862,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75.29%。结论DTC患者术后血清中E-cadherin表达上调,VEGF、CYFRA21-1表达下调,各指标联合检测对复发转移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作为临床评估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情况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钙粘连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甲状腺癌 复发转移
下载PDF
Galectin-9、Cadherin-1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童小华 王菁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钙黏蛋白-11(Cadherin-11)蛋白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107例胰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钙黏蛋白-11(Cadherin-11)蛋白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107例胰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lectin-9、Cadherin-11的表达,并分析癌组织中Galectin-9、Cadherin-1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法探讨Galectin-9、Cadherin-1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Galectin-9蛋白阳性合计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肿瘤最大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Galectin-9蛋白阳性合计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织中Cadherin-11蛋白阳性合计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神经浸润癌组织中Cadherin-11蛋白阳性合计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2月,107例患者死亡71例,继续生存36例,总生存期3~52个月,平均(20.46±10.60)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alectin-9阳性患者累积生存率为34.0%,与Galectin-9阴性患者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0.418,P=0.518);Cadherin-11阳性患者累积生存率为43.9%,明显高于Cadherin-11阴性患者的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10.796,P<0.001)。结论Galectin-9、Cadherin-11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尤其是Cadherin-11蛋白,其阴性表达可能对胰腺癌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半乳糖凝集素-9 钙黏蛋白-1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超声测定PI、RI、Vmax结合血清sE-cadherin、CYFRA21-1对乳腺癌良恶性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李海芬 邓亚云 +2 位作者 李洪来 戴林 汪凤勃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研究超声测定的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最大血流值(Vmax)结合血清可溶性E-钙黏连蛋白(sE-cadherin)、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乳腺癌良恶性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42例乳腺肿块女性患者,年龄43~67岁... 目的研究超声测定的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最大血流值(Vmax)结合血清可溶性E-钙黏连蛋白(sE-cadherin)、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乳腺癌良恶性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42例乳腺肿块女性患者,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5.23岁;身体质量指数19.5~28.9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4.12 kg/m^(2);病程4~8个月,平均病程6.45个月;均为初次入院就诊。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PI、RI和Vmax,并在术前采集空腹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测定血清sE-cadherin和CYFRA21-1。根据病理组织诊断结果将患者分成乳腺癌组(n=132)和乳腺良性组(n=110),并将乳腺癌患者分成腋窝淋巴结转移组(n=74)和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组(n=58)。单因素分析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发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及回归分析诊断效能。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区分ROC曲线结果表明,PI临界值1.34,灵敏度为69.70%,特异度为70.91%,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95%可信区间(CI)0.750~0.852];RI诊断的临界值为0.69,灵敏度为65.15%,特异度65.45%,AUC为0.762(95%CI 0.707~0.812);Vmax诊断的临界值为13.11 m/s,灵敏度为59.85%,特异度60.00%,AUC为0.627(95%CI 0.564~0.699);血清sE-cadherin诊断的临界值为24.18 ng/mL,灵敏度为62.88%,特异度58.18%,AUC为0.709(95%CI 0.645~0.771);血清CYFRA21-1诊断的临界值为9.55 g/mL,灵敏度为74.24%,特异度75.45%,AUC为0.817(95%CI 0.769~0.865)。将回归预测方程作为新变量P,在最佳临界切点时,回归分析灵敏度81.82%,特异度79.09%,AUC为0.867(95%CI 0.829~0.908),回归分析灵敏度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分析ROC曲线结果表明,PI临界值1.58,灵敏度为79.73%,特异度为68.97%,AUC为0.815(95%CI 0.727~0.902);RI诊断的临界值为0.83,灵敏度为63.51%,特异度70.69%,AUC为0.701(95%CI 0.558~0.844);Vmax诊断的临界值为17.36 m/s,灵敏度为54.05%,特异度55.17%,AUC为0.516(95%CI 0.384~0.649);血清sE-cadherin诊断的临界值为34.52 ng/mL,灵敏度为82.43%,特异度60.34%,AUC为0.755(95%CI 0.653~0.856);血清CYFRA21-1诊断的临界值为13.10 g/mL,灵敏度为60.81%,特异度65.52%,AUC为0.563(95%CI 0.426~0.701)。将回归预测方程作为新变量P,在最佳临界切点时,回归分析灵敏度85.14%,特异度84.48%,AUC为0.893(95%CI 0.816~0.970),回归分析灵敏度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超声参数及血清sE-cadherin和CYFRA21-1在乳腺癌和腋窝淋巴结中异常表达,且PI、RI、Vmax和血清sE-cadherin、CYFRA21-1单独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可应用于乳腺恶性病变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指数 血流阻力指数 最大血流值 可溶性E-钙黏连蛋白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肺腺癌患者CT征象表现与P53、E-cadherin、TGF-β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9
作者 孟锦 孙兴智 范雪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925-929,共5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征象表现及与抑癌基因(P53)、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的97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征象表现及与抑癌基因(P53)、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的97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53、E-cadherin、TGF-β1蛋白表达情况,术前采用德国西门子64排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CT征象与P53、E-cadherin、TGF-β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肺腺癌组织P53、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性组织(P<0.05);有棘突征、毛刺征和分叶征CT征象的肺腺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棘突征、毛刺征和分叶征CT征象者(P<0.05);有棘突征、毛刺征CT征象的肺腺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棘突征、毛刺征CT征象者(P<0.05);有血管集束征、毛刺征、分叶征CT征象的肺腺癌组织中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血管集束征、毛刺征、分叶征CT征象者(P<0.05)。结论肺腺癌组织P53、TGF-β1蛋白表达增高,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其阳性表达率与肺腺癌患者CT征象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征象 抑癌基因 上皮钙黏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相关性
下载PDF
壮方柔肝化纤颗粒对CCl_(4)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干预效应及其对α-SMA、E-Cadher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富 吴姗姗 +4 位作者 戴铭 吕建林 黄晶晶 李晓龙 王振常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21-330,共10页
目的:研究壮方柔肝化纤颗粒对CCl_(4)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干预效应及其对α-SMA、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病理模型组与柔肝化纤颗粒组,每组均为16只。病理模型组与柔肝化纤... 目的:研究壮方柔肝化纤颗粒对CCl_(4)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干预效应及其对α-SMA、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病理模型组与柔肝化纤颗粒组,每组均为16只。病理模型组与柔肝化纤颗粒组大鼠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CCl_(4))油剂联合花生油复合因素建立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第5周起给予柔肝化纤颗粒灌胃给药,每周灌胃3次,连续8周,8周后检测肝功能转氨酶指标(ALT、AST),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对比分析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学形态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大鼠氧化应激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的表达,并采用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病理模型组大鼠血清的ALT、AST水平明显升高,柔肝化纤颗粒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01)。病理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内的小叶结构已残缺,出现众多肝脏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增生所形成的胶原纤维汇合成密集的纤维间隔,从而变成假小叶结构,假小叶结构内部出现大量形态各异、大小不均的脂肪变性的肝细胞,炎症细胞弥漫性浸润显著。与病理模型组相比,柔肝化纤颗粒组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的程度显著减轻,有不同程度增生的胶原纤维组织集中在中央静脉至汇管区范围,纤维间隔相对疏松,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浸润程度较病理模型组减轻。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柔肝化纤颗粒组SOD水平较病理模型组与空白组明显升高(P<0.001),柔肝化纤颗粒组MDA水平较病理模型组明显下降(P<0.001),柔肝化纤颗粒组α-SM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能有效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降低CCl_(4)联合花生油复合溶液联合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血清的ALT、AST水平,其抗肝纤维化机制可能是通过保护肝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下调α-SMA蛋白的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从而对CCl_(4)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大鼠化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柔肝化纤颗粒 大鼠 Α-SMA E-cadherin
下载PDF
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及sTM、CD62P、VE-cadherin对其预后的预测
11
作者 李剑侠 林小祥 +1 位作者 余勇波 黄先锋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 分析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P选择素(CD62P)、钙黏蛋白(VE-cadherin)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患者180例为观察组,根据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另设50例健康者... 目的 分析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P选择素(CD62P)、钙黏蛋白(VE-cadherin)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患者180例为观察组,根据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另设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sTM、VE-cadherin、CD62P血小板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以及三者联合检测对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sTM、VE-cadherin、CD62P血小板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sTM、VE-cadherin、CD62P血小板水平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三者联合检测对预后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检测(P<0.05)。sTM、VE-cadherin、CD62P血小板水平是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sTM、VE-cadherin、CD62P是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应用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 CD62P VE-cadherin 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lncRNA MEG3经miR-421调节E-cadherin抑制乳腺癌细胞EMT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清云 王秀艳 +1 位作者 尹婷婷 胡爽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经miR-421调节E-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抑制乳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机制。方法 qRT-PCR法检测45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lncRNA MEG3 mRNA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筛选靶向lncRNA MEG3的miRN... 目的 探讨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经miR-421调节E-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抑制乳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机制。方法 qRT-PCR法检测45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lncRNA MEG3 mRNA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筛选靶向lncRNA MEG3的miRNA。乳腺癌MCF-7细胞分别转染miR-NC、lncRNA MEG3 RNAi和pCDNA3.0-HA-lncRNA MEG3质粒,qRT-PCR检测各组细胞lncRNA MEG3、miR-421和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MTT法、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lncRNA MEG3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lncRNA MEG3与miR-421存在靶向调节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细胞lncRNA MEG3和E-cadherin mRNA表达在MEG3 RNAi组降低,MEG3质粒组增加;miR-421表达、细胞增殖率和迁移数在MEG3 RNAi组增加,MEG3质粒组降低(P<0.05)。结论 lncRNA MEG3通过miR-421靶向调控E-cadherin,抑制乳腺癌细胞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MEG3 miR-421 E-cadherin 乳腺癌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腹腔镜术后辅助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血清E-cadherin、CA125、HE4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庆 唐萍 李爽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5期759-763,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术后辅助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对血清钙黏蛋白E(E⁃cad⁃herin)、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HE4)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6例作研究... 目的探究腹腔镜术后辅助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对血清钙黏蛋白E(E⁃cad⁃herin)、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HE4)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6例作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61例,观察组(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地屈孕酮)65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血清E⁃cadherin、CA125、HE4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NF⁃γ)]、疼痛评分[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不良反应及妊娠和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率(50.81%)低于观察组临床疗效率(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cadherin、CA125、HE4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1β、INF⁃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下腹痛、痛经、性交痛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5%)高于观察组(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的随访,观察组的妊娠率和生育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辅助地屈孕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血清E⁃cadherin、CA125、HE4水平,能进一步保障术后妊娠率和生育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术 地屈孕酮 E⁃cadherin CA125 HE4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安程程 马梦娇 +2 位作者 张超 吴琼 岳喜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 对乳腺癌穿刺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收集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2021年在本院甲乳病区治疗的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完... 目的 对乳腺癌穿刺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收集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2021年在本院甲乳病区治疗的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完成新辅助化疗疗程,且成功实施手术,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术前穿刺标本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术后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MP分级。结果 最终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并接受全程治疗的患者共96例,均为女性患者,其中E-Cadherin高表达42例,低表达54例;Vimentin高表达60例,低表达36例。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与初治时的相关病理资料密切相关(P<0.05),包括肿瘤的大小、HER-2表达、ki-67水平以及腋窝淋巴结有没有出现转移。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分析显示,高表达的E-Cadherin且低表达的Vimentin的组别化疗疗效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不同分子分型的患者进行分析,显示HER-2阳性型的疗效好于三阴型,好于Luminal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在E-Cadherin高表达且vimentin低表达以及分子型HER-2阳性型的人群中,有着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新辅助化疗治疗前检测乳腺癌穿刺标本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能够成为NAC疗效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E-cadherin蛋白 Vimentin蛋白
下载PDF
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晓雄 衷灿梅 陈丰霖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蛋白E(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1例我院胃腺癌组织和其癌旁正常组织的石蜡包块以及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通过自动化图...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蛋白E(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1例我院胃腺癌组织和其癌旁正常组织的石蜡包块以及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通过自动化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统计学分析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cadherin在胃癌组织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E-cadherin的表达下调与胃腺癌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提示E-cadherin可能在胃癌的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E-cadherin 免疫组化 自动数字图像分析
下载PDF
nm23和E-cadherin在大肠癌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盛彩霞 王丽霞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nm23和E-cadherin在大肠癌转移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分别检测186例大肠癌、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大肠粘膜nm23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nm23和E-cadherin... 目的探讨nm23和E-cadherin在大肠癌转移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分别检测186例大肠癌、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大肠粘膜nm23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nm23和E-cadher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7%、56.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分别为90.99%、95.2%)和正常大肠粘膜(分别为95%、100%);nm23和E-cadherin在高分化腺癌的阳性率高于中-低分化腺癌;随着Dukes分期从A期到D期,淋巴结的转移,nm23和E-cadherin的表达显著降低或缺失;nm23和E-cadherin在大肠癌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nm23和E-cadherin表达的降低或缺失与大肠癌的恶性进展,转移具有密切关系,检测大肠癌组织中的nm23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对预测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NM23 E-cadherin 免疫组化 E-cadherin蛋白 大肠癌转移 NM23 E-cadherin表达 ENVISION DUKES分期 大肠癌组织 临床病理资料 大肠粘膜
下载PDF
KAI1,Snail,Slug,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艳丽 杨靖 吕梦丽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4期562-564,568,共4页
目的 探讨KAI1、Snail、Slug、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43例鼻咽癌患者,收集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其KAI1、Snail、Slug、E-cadherin表达。分析四者与... 目的 探讨KAI1、Snail、Slug、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43例鼻咽癌患者,收集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其KAI1、Snail、Slug、E-cadherin表达。分析四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另随访3年,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四者表达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中KAI1、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Snail、Slug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有统计学差异(P<0.05);KAI1、Snail、Slug、E-cadherin表达与鼻咽癌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KAI1、Snail、Slug、E-cadherin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癌组织KAI1、E-cadherin阴性表达与Snail、Slug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KAI1、E-cadherin阳性表达与Snail、Slug阴性表达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KAI1、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内呈低表达,Snail、Slug呈高表达,四项指标均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KAI1 SNAIL SLUG 上皮细胞钙黏蛋白 预后
下载PDF
健脾补肾法对人结直肠癌裸鼠VEGF-C、VEGFR-3、E-cadherin、Vimentin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叶鑫 王梦涵 +3 位作者 袁婉婧 胡凡 曾宏亮 谢彪 《中医药信息》 2023年第11期39-42,52,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对人结直肠癌裸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E黏钙蛋白(E-cadherin)、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的影响。方法:16只裸鼠接种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构建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对人结直肠癌裸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E黏钙蛋白(E-cadherin)、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的影响。方法:16只裸鼠接种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构建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给予健脾补肾中药复方灌胃,两组均隔天给药1次,持续14 d。给药结束后,脱颈处死后剥离瘤体,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C、VEGFR-3、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结果:16只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裸鼠均构建成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移植瘤组织中VEGFC、VEGFR-3、Vimentin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健脾补肾法能下调人结直肠癌裸鼠中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和转移的VEGF-C、VEGFR-3表达及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Vimentin表达,同时上调E-cadherin表达,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补肾法 结直肠癌 VEGF-C VEGFR-3 E-cadherin VIMENTIN
下载PDF
miR-221与E-c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詹江辉 杨雪 +1 位作者 狄文玉 鲁广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583-588,共6页
目的研究miR-221及E-c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探讨miR-221表达对肾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3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后收集癌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同时收集癌... 目的研究miR-221及E-c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探讨miR-221表达对肾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3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后收集癌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同时收集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中miR-221的表达,分析miR-221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对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检测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分析E-cadherin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Spearman相关性分析E-cadherin的表达与miR-221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评估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miR-221表达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实验组中miR-221表达量(4.911±1.064)高于对照组(1.163±0.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miR-221的相对表达量与Fuhrman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肾静脉内癌栓无关(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E-cadherin在实验组中表达阳性率为26.32%(10/38),对照组表达阳性率为81.58%(31/38),两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癌栓形成无关(P>0.05),与Fuhrman分级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cadherin的表达与miR-221的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569(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研究miR-221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miR-221高表达组5 a生存率为52.94%(9/17),miR-221低表达组5 a生存率80.95%(17/21),log-rank检验评估miR-221高表达组与miR-221低表达组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21在肾细胞癌中表达升高且与临床Fuhrman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iR-221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E-cadherin的表达有相关性。本研究表明miR-221在肾透明细胞癌EMT进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是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生存及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MIR-221 E-cadherin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TACE联合射频消融后复发性肝癌患者血清E-cadherin、VEGF、DKK1变化及对生存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洪晗 金正康 +2 位作者 徐小永 李高超 徐敏晖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376-1382,共7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后血清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型蛋白Dickkopf-1(DKK1)变化及对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 目的:分析复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后血清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型蛋白Dickkopf-1(DKK1)变化及对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190例肝癌术后复发患者,均给予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根据生存预后分为死亡组(30例)、生存组(160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治疗前、TACE后、射频后血清E-cadherin、VEGF、DKK1变化;采用Cox分析生存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ACE后、射频后血清E-cadherin、VEGF、DKK1预测生存预后的价值;采用卡普兰—迈耶曲线(KM)生存曲线分析不同血清E-cadherin、VEGF、DKK1表达水平患者生存率。结果:死亡组BCLC分期高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TACE后、射频后血清E-cadherin低于生存组,VEGF、DKK1高于生存组(P<0.05);Cox分析显示,射频后血清Ecadherin是复发性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保护因素,BCLC分期、射频后血清VEGF和DKK1是复发性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射频后血清E-cadherin、VEGF、DKK1预测生存预后的ROC下面积(AUC)大于TACE后,且血清Ecadherin+VEGF+DKK1的AUC大于单独的血清E-cadherin、VEGF、DKK1(P<0.05);血清E-cadherin高水平患者生存率高于低水平患者,VEGF、DKK1高水平患者生存率低于低水平患者(P<0.05)。结论:血清E-cadherin、VEGF、DKK1变化与复发性肝癌TACE联合射频消融后生存预后有关,联合检测射频后三者表达水平为临床预测生存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肝癌 TACE 射频消融 E-cadherin VEGF DKK1 生存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