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中益气汤协同Siβ-catenin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肺腺癌顺铂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1
作者 李贺 牟琪瑞 +3 位作者 王哲 王莹 于丹 高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协同Siβ-catenin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A549/DDP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采用siRNA干扰沉默β-caten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血清组、顺铂组、siCTNNB1-235组、siCTNNB1-510组...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协同Siβ-catenin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A549/DDP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采用siRNA干扰沉默β-caten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血清组、顺铂组、siCTNNB1-235组、siCTNNB1-510组、siCTNNB1-547组A549/DDP细胞的β-caten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干扰β-catenin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A549/DDP细胞β-catenin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量,MTT法检测各组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IC50,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各组A549/DDP细胞顺铂诱导的凋亡率。结果:相较于正常血清组(1.00),siCTNNB1-235组(0.323±0.021)对β-catenin表达抑制率达67%(P=0.000)。RNAi技术沉默β-catenin后,与正常血清组(1.00)相比,补中益气汤联合顺铂组的Survivin(0.247±0.015)和β-catenin(0.257±0.015)蛋白的表达下调更为明显(P=0.000,P=0.000)。IC50和正常血清组(28.330±1.029)µmol/L相比,单独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20.350±1.155)µmol/L或单独瞬时转染siCTNNB1-235组(15.577±1.535)µmol/L均可降低A549/DDP细胞顺铂的IC50(P=0.000,P=0.000),2者联合(10.453±0.999)µmol/L使用可进一步降低顺铂的IC50(P=0.000)。与正常血清组(9.130±0.384)%相比,瞬时转染siCTNNB1-235联合顺铂组(64.393±0.244)%和补中益气汤联合顺铂组(70.120±0.400)%的总凋亡率均升高(P=0.000,P=0.000)。结论: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和瞬时转染siβ-catenin在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肺腺癌顺铂耐药性方面具有协同效应,且补中益气汤具有siβ-catenin瞬时转染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atenin Survivin RNAI 肺癌耐药 补中益气汤
原文传递
lncRNA ENST00000452996.1通过ERK/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2
作者 谢群 林丽彬 +2 位作者 郑伟男 徐丽 林扬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9-687,共9页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长链非编码RNA ENST00000452996.1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等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TCGA数据集分析肝癌组织ENST00000452996.1表达;构建ENST00000452996.1的shRNA载体,包装病毒感染Huh-7细胞(shENST00000452996.1...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长链非编码RNA ENST00000452996.1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等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TCGA数据集分析肝癌组织ENST00000452996.1表达;构建ENST00000452996.1的shRNA载体,包装病毒感染Huh-7细胞(shENST00000452996.1组),CCK-8法、克隆形成法、流式细胞术、划痕法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shENST00000452996.1组、ERK激动剂EGF处理组和GSK-3β抑制剂TDZD-8处理组的ERK/GSK-3β/β-catenin信号分子的表达。结果TCGA分析发现,肝癌组织ENST00000452996.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与Edmondson-Steiner分级呈正相关,与总生存时间呈负相关;与对照组相比,shENST00000452996.1组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凋亡能力明显增强,p-ERK1/2、p-GSK-3β^(Ser9)和β-catenin表达均下调,GSK-3β和p-β-catenin表达上调,核β-catenin表达下降;与shENST00000452996.1组相比,EGF处理组p-ERK1/2表达升高,EGF处理组和TDZD-8处理组p-GSK-3β^(Ser9)和β-catenin及核β-catenin表达均升高,GSK-3β和p-β-catenin表达均降低。结论干扰ENST00000452996.1表达抑制ERK1/2磷酸化,阻止GSK3β^(Ser9)磷酸化,导致β-catenin磷酸化,抑制β-catenin核转位,推断ENST00000452996.1通过ERK/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强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促进肝细胞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ENST00000452996.1 肝细胞癌 增殖 侵袭 ERK GSK-3Β Β-catenin
下载PDF
下调METTL5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
3
作者 吴坤琳 严乾壹 +2 位作者 王德星 缪秀英 张惠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91,共7页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5(methyltransferase-like 5,METTL5)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TNBC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METTL5的表达情况。用靶向METTL5的s...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5(methyltransferase-like 5,METTL5)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TNBC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METTL5的表达情况。用靶向METTL5的shRNA(shRNA-METTL5)转染TNBC细胞后,用CCK-8、集落形成、伤口愈合以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迁移与侵袭,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关键蛋白的表达。构建异种移植瘤模型,验证敲降METTL5对TNBC细胞在体内生长以及Wnt/β-catenin信号活性的影响。结果METTL5在TNBC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P<0.01)。敲降METTL5可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降低了Wnt/β-catenin信号分子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7的表达(均P<0.01)。体内实验显示,敲降METTL5减缓了移植瘤生长和Wnt/β-catenin信号活性。结论敲降METTL5能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其作用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甲基转移酶5 m6A甲基化 WNT/Β-catenin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低氧微环境通过TGFBI调控Wnt/β-catenin通路介导胰腺癌化疗耐药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陈影 庄蕾 +2 位作者 张丹红 盛李明 眭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研究低氧微环境通过TGFBI调控胰腺癌耐药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以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以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蛋白表达水平;以ImageJ软件分析蛋白灰度值;RNAi技术用于敲减TGFBI基因。结果:TGFBI在Panc-1细胞中表达比正常... 目的:研究低氧微环境通过TGFBI调控胰腺癌耐药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以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以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蛋白表达水平;以ImageJ软件分析蛋白灰度值;RNAi技术用于敲减TGFBI基因。结果:TGFBI在Panc-1细胞中表达比正常细胞增强;低氧促进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并减弱顺铂对Panc-1的抑制作用,而高氧抑制Panc-1细胞增殖并加强顺铂的杀伤作用;低氧促进TGFBI表达及EMT行为;低氧通过TGFBI调控Panc-1细胞增殖及顺铂的杀伤作用;低氧通过TGFBI调控Wnt/β-catenin信号,进而促进EMT行为。结论:低氧微环境通过增强TGFBI表达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及耐药;低氧微环境通过TGFBI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EMT标志分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细胞转变 TGFBI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吴门骨密葆方含药血清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效应机制
5
作者 梁国强 李宇卫 +3 位作者 沈晓峰 尤君怡 张国栋 华永庆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基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吴门骨密葆方含药血清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机制。方法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正常血清组、经典诱导剂[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OBM)]组、吴门骨密葆方含药血清低(1... 目的基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吴门骨密葆方含药血清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机制。方法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正常血清组、经典诱导剂[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OBM)]组、吴门骨密葆方含药血清低(10 g生药/kg)和高剂量(20 g生药/kg)组、抑制剂[分泌型蛋白Dickkopf-1(DKK-1),0.1 ng·mL-1]组以及吴门骨密葆方含药血清低、高剂量+抑制剂组,成骨诱导分化后干预7 d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随后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法和ALP试剂盒检测不同剂量吴门骨密葆方含药血清及加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滞剂DKK-1干预的间充质干细胞ALP染色强度和活性,Western Blot测定间充质干细胞Wnt信号蛋白家族3alpha(Wnt3a)、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破骨细胞抑制因子(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吴门骨密葆方含药血清干预均可有效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增殖(P均<0.05),吴门骨密葆方含药血清可有效促进间充质干细胞ALP染色的强度和活性(P均<0.05),以及调控成骨分化相关的Wnt3a、β-Catenin、GSK3β、OPG和RANKL蛋白表达(P均<0.05),但是这些调控作用均可被DKK-1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结论吴门骨密葆方含药血清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以及影响OPG/RANKL通路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吴门骨密葆方 WNT/Β-catenin通路 OPG/RANKL通路 成骨分化
下载PDF
山仙颗粒对Hepa1-6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6
作者 潘艳芳 毛伟娇 +3 位作者 谢敏 屈梦扬 方艳 应小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2-328,共7页
目的观察山仙颗粒含药血清对Hepa1-6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基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制备山仙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体外培养Hepa1-6肝癌细胞... 目的观察山仙颗粒含药血清对Hepa1-6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基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制备山仙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体外培养Hepa1-6肝癌细胞,设空白血清组、KYA1797K组及山仙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取各组干预12 h、24 h、36 h后的Hepa1-6肝癌细胞,通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β-catenin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山仙颗粒中、高含药血清组及KYA1797K组干预12 h后的细胞迁移距离和山仙颗粒各组及KYA1797K组干预24 h、36 h后的细胞迁移距离均明显缩短(P均<0.05);山仙颗粒各组及KYA1797K组干预12 h、24 h、36 h后的穿膜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P均<0.05),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细胞中N-cadherin、Vimentin、β-catenin、p-GSK3β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山仙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各时间点的细胞迁移距离呈剂量依赖性缩短,穿膜细胞数量呈剂量依赖性减少,细胞中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升高或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山仙颗粒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epa1-6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调控Wnt/β-catenin通路,上调E-cadherin和下调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EMT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仙颗粒 肝细胞癌 肿瘤转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WNT/Β-catenin通路
下载PDF
姜黄素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Wnt/β-catenin通路的抑制作用
7
作者 盛小红 王利明 +1 位作者 赵鑫 辛向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葡萄膜黑色素瘤(UM)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含不同浓度(0、20、40和80μmol/L)姜黄素培养液培养M23细胞48 h,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别采...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葡萄膜黑色素瘤(UM)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含不同浓度(0、20、40和80μmol/L)姜黄素培养液培养M23细胞48 h,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别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M23细胞集落形成、凋亡、迁移及侵袭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Surviv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相对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c-Myc、Cyclin D1、Survivin、MMP-9、β-连环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及轴抑制蛋白2(Axin2)蛋白相对表达量。另取20只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左后腹皮下脂肪垫注射M23细胞悬浮液建立小鼠M23体内移植肿瘤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姜黄素高剂量组,每组5只,分别腹腔内注射0、10、20和40 mg/kg姜黄素生理盐水溶液,连续注射30 d后剥离皮下瘤体并称质量。结果0μmol/L姜黄素组、20μmol/L姜黄素组、40μmol/L姜黄素组和80μmol/L姜黄素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0±0.00)%、(83.78±4.59)%、(66.09±3.92)%和(47.16±3.63)%,细胞集落形成数分别为128.67±9.18、100.33±8.73、58.67±6.55和31.67±4.9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3±0.29)%、(14.53±2.04)%、(27.23±3.56)%和(44.73±4.36)%,细胞迁移率分别为(89.76±4.57)%、(65.43±3.70)%、(34.83±2.19)%和(18.82±1.99)%,细胞侵袭数分别为148.33±8.18、125.33±7.41、73.67±6.34、45.67±5.31,各组M23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数、细胞凋亡率、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数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5.321、97.941、72.516、277.097、139.006,均P<0.001)。随姜黄素作用浓度的增大,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数、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数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姜黄素浓度的增大,细胞中c-Myc、Cyclin D1、Survivin和MMP-9 mRNA和蛋白及β-catenin和p-GSK-3β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Axin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鼠荷瘤质量随姜黄素作用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抑制UM细胞M23增生、迁移、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抑制肿瘤生长,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Wnt/β-catenin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葡萄膜黑色素瘤 生物学行为 WNT/Β-catenin通路
下载PDF
番泻苷B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
8
作者 孙蒙蒙 崔博坤 +5 位作者 贾梦 冉柳 王丹荣 冯素婷 张虎 郝建章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1-145,153,共6页
目的探究番泻苷B对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不同剂量(0、5、10、20μmol/L)番泻苷B处理HXO-Rb44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Control组,番泻苷B 5、10、20μmol/L组。MTT... 目的探究番泻苷B对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不同剂量(0、5、10、20μmol/L)番泻苷B处理HXO-Rb44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Control组,番泻苷B 5、10、20μmol/L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检测侵袭细胞数;细胞成球实验检测细胞成球直径和细胞成球数目;蛋白质印迹检测cleaved caspase-3、caspase-3、MMP-2、MMP-9、SOX2、OCT4、CD44、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番泻苷B 10、20μmol/L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P<0.05),侵袭细胞数和MMP-2、MMP-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成球直径、细胞成球数目和SOX2、OCT4、CD4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番泻苷B可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增殖、侵袭和干细胞样特性,诱导细胞凋亡,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番泻苷B 干细胞样特性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9
作者 谢芳 于淼 周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痴呆最主要的原因,其病理机制较复杂,治疗难度大,是全球范围内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神经炎症、自噬功能障碍、线粒体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痴呆最主要的原因,其病理机制较复杂,治疗难度大,是全球范围内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神经炎症、自噬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和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等,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以及人格改变等,给患者本身、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西药常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AD,但存在临床疗效欠佳、价高高昂等诸多缺点。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AD具有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等诸多优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使用中医药治疗AD,取得一定进展。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属于保守信号通路,对生命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研究证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治疗AD有重要作用。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概况及其在AD中的作用,中药单体及单味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复方通过减少Aβ沉积、神经元损伤及神经毒性等方式来治疗AD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AD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阿尔茨海默病 β-catenin(Wnt/β-连环蛋白)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中医药调控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鑫 刘锐 +2 位作者 蒙建华 罗珍贞 潘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82-187,共6页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致命且不可逆的呼吸系统疾病,在间质性肺疾病终末期过度表现,以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及异常修复、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等为病理特征,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已成为威胁世界范围的公...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致命且不可逆的呼吸系统疾病,在间质性肺疾病终末期过度表现,以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及异常修复、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等为病理特征,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已成为威胁世界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PF经典通路之一,能够直接或间接参与细胞增殖、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血管新生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等。中医药在防治PF方面已取得不错的效果,其中有不少中药复方及单体或有效成分通过靶向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作用于PF,文章对近年来中医药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PF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临床应用提供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 Β-catenin 肺纤维化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基于Wnt 5a/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杜仲健骨方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嵬 王文志 +2 位作者 李志永 郝从强 宗雅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杜仲健骨方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对Wnt5a/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杜仲健骨方低剂量组、杜仲健骨方中剂量组和杜仲健骨方高剂量组,采用去势(摘除大鼠双侧...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杜仲健骨方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对Wnt5a/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杜仲健骨方低剂量组、杜仲健骨方中剂量组和杜仲健骨方高剂量组,采用去势(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制备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对照组仅翻动两侧卵巢,不做其他处理。造模成功后杜仲健骨方各处理组分别给予低、中、高计量的杜仲健骨方灌胃90 d,实验终点检测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指标,骨形态学指标;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TRAP)、尿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U-NTX)、骨碱性磷酸酶(BALP)、雌二醇(E2)、尿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U-CTX)、骨钙蛋白(BGP)等骨转化指标;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中Wnt5a/β-catenin通路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杜仲健骨方能显著增加骨质疏松大鼠股骨、脊柱骨的骨密度(P<0.01),提高股骨生物力学参数水平(P<0.01);增加皮质骨面积百分比、骨小梁平均厚度、骨小梁面积、骨小梁体积(P<0.01),增加血清中的BALP、E2水平(P<0.01),降低血清中的BGP、TRAP、U-NTX、U-CTX水平(P<0.01);显著增加Wnt5a/β-catenin通路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杜仲健骨方可以提高骨质疏松大鼠骨力学参数,并且调控Wnt5a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利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健骨方 骨力学参数 骨代谢指标 骨质疏松症 Wnt5a/β-catenin通路
原文传递
跑台运动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林伟 黄夏荣 +5 位作者 屈萌艰 杨璐 王金玲 贾飞阳 廖阳 周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6,共6页
背景:运动训练有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但其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观察跑台运动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16只24月龄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骨质疏松症组和跑台组,每... 背景:运动训练有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但其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观察跑台运动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16只24月龄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骨质疏松症组和跑台组,每组8只,以自然衰老复制老年骨质疏松模型,同时跑台组大鼠进行跑台运动干预8周,1次/d,5 d/周;将8只6月龄雄性SD大鼠作为青年组。8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双能X射线检测左股骨与L5骨密度,使用骨显微CT行胫骨和L_(4)椎体扫描及骨微结构定量分析,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骨髓中wnt3a、β-catenin、LRP5、DKK1、GSK3β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青年组相比,骨质疏松症组大鼠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水平降低(P<0.05),左股骨和L5椎体骨密度降低(P<0.05),胫骨和L_(4)椎体骨小梁数量、骨体积、骨体积分数减少(P<0.05),骨髓中wnt3a、β-catenin、LRP5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水平升高(P<0.05),胫骨和L_(4)椎体骨小梁间隙、结构模型指数升高(P<0.05),骨髓中DKK1、GSK3β的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胫骨、L_(4)椎体骨小梁数量减少,结构紊乱、排列稀疏断裂;②与骨质疏松症组相比,跑台组大鼠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升高(P<0.05),左股骨和L5椎体骨密度升高(P<0.05),胫骨骨小梁数量、骨体积、骨体积分数升高(P<0.05),骨髓中wnt3a、β-catenin、LRP5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水平降低,L_(4)椎体骨小梁间隙,胫骨骨小梁间隙、结构模型指数降低,骨髓中DKK1、GSK3β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胫骨、L_(4)椎体骨小梁数量明显增加,排列较规整致密,连成网状;③结果显示,跑台运动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老年大鼠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 自然衰老 老年骨质疏松
下载PDF
基于β-catenin/Slug信号通路表达探讨LPCAT1对子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时春丽 周桂华 +3 位作者 陈炜 吴晓玲 陆宏 林春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目的观察β-catenin/Slug信号特异性抑制剂FH535与EMT的关系,探讨LPCAT1在调节子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和生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h-NC和sh-LPCAT1转染Hela细胞,利用载体(Vector)组和LPCAT1过表达质粒转染SiHa细胞,将SiHa细胞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β-catenin/Slug信号特异性抑制剂FH535与EMT的关系,探讨LPCAT1在调节子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和生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h-NC和sh-LPCAT1转染Hela细胞,利用载体(Vector)组和LPCAT1过表达质粒转染SiHa细胞,将SiHa细胞分为对照组(Con)、LPCAT1组、LPCAT1+FH535组和FH535组。运用CCK-8法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的增殖。通过伤口愈合试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应用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LPCAT1、β-catenin/Slug信号通路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Vector组相比,LPCAT1组SiHa细胞的活力、集落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与sh-NC组相比,sh-LPCAT1组Hela细胞的活力、集落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LPCAT1组相比,LPCAT1+FH535组SiHa细胞中Wnt4(1.18±0.05 vs 0.80±0.06)、β-catenin(1.05±0.08 vs 0.77±0.05)、Slug(1.13±0.06 vs 0.28±0.02)、Cyclin D1(0.99±0.06 vs 0.44±0.02)、N-cadherin(0.91±0.07 vs 0.46±0.03)和vimentin(0.95±0.06 vs 0.49±0.03)表达降低(P<0.05),E-cadherin(0.44±0.03 vs 0.58±0.03)表达增加(P<0.05)。此外,与LPCAT1组相比,LPCAT1+FH535组SiHa细胞的集落数(224±15 vs 146±11)、迁移数(85±3 vs 51±4)和侵袭数(166±10 vs 90±5)均降低(P<0.05)。结论LPCAT1表达增加可能通过激活β-catenin/Slug信号通路促进子宫颈癌的转移和进展,LPCAT1的靶向治疗有望提高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Β-catenin SLUG LPCAT1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CTNND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14
作者 黄孝彬 谢梦忆 +7 位作者 刘星宇 黄小东 李佳雨 兰川 邓大炜 张光年 李勇 李建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18-825,共8页
目的:研究CTNND1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为胰腺癌精准治疗提供新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信分析验证CTNND1在胰腺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IHC)和qPCR进一步验证。Transwell、划痕实验和细胞增殖试验用于研究CTN... 目的:研究CTNND1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为胰腺癌精准治疗提供新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信分析验证CTNND1在胰腺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IHC)和qPCR进一步验证。Transwell、划痕实验和细胞增殖试验用于研究CTNND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CTNND1对人胰腺癌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在胰腺癌细胞中敲低CTNND1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以及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加入LiCl(Wnt/β-catenin特异性激活剂)能部分恢复CTNND1敲低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裸鼠皮下成瘤显示,敲低CTNND1抑制了肿瘤裸鼠皮下成瘤。结论:敲低CTNND1能从体内外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胰腺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及皮下成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CTNND1 WNT/Β-catenin 细胞迁移 肿瘤侵袭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丹蛭降糖胶囊通过LncRNA TUG1/β-catenin信号通路保护线粒体功能减轻血管钙化的机制
15
作者 倪英群 林逸轩 +4 位作者 汪四海 卢芹 骆金芝 吴春琴 方朝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906,共8页
目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成骨样分化是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细胞学基础。线粒体功能障碍在VSMCs成骨样转化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丹蛭降糖胶囊(Danzhi Jiangtang capsules,DJC)... 目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成骨样分化是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细胞学基础。线粒体功能障碍在VSMCs成骨样转化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丹蛭降糖胶囊(Danzhi Jiangtang capsules,DJC)通过调节LncRNA TUG1/β-catenin信号通路保护VSMCs线粒体功能减轻血管钙化的机制。方法使用β-甘油磷酸盐来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化模型,并采用维生素D 3+高脂饲料来诱导糖尿病大鼠的血管钙化模型。Von Kossa染色检测细胞和血管组织钙化;用邻甲酚酞络合物比色法测定钙含量;采用对硝基苯磷酸盐比色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采用RT-qPCR分析VSMCs成骨样转化相关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 alpha,ɑ-SMA)及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ong noncoding RNA taurine up-regulated1,LncRNA TUG1)、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Western blot分析BMP2、ɑ-SMA及β-catenin的蛋白表达;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结果DJC降低β-甘油磷酸盐诱导的VSMCs中LncRNA TUG1的表达,下调β-catenin的表达,降低ALP活性和钙沉积,保护线粒体功能,恢复膜电位,减少VSMCs成骨样转化。重要的是,DJC通过下调糖尿病下肢血管组织LncRNA TUG1、β-catenin的表达,上调ɑ-SMA的表达来减轻糖尿病下肢VC。结论DJC对糖尿病下肢VC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机制是通过LncRNA TUG1/β-catenin信号保护线粒体功能减少VSMCs成骨细胞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TUG1 Β-catenin 线粒体 糖尿病 成骨细胞转化 血管钙化
下载PDF
黄葵胶囊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保护IgA肾病大鼠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朱莹莹 刘一鸣 +2 位作者 王冬雪 侯继秋 徐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对IgA肾病大鼠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血清白蛋白灌胃+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脂多糖尾静脉注射建立IgA肾病模型。将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IgA肾病模型组(B组)、黄葵胶囊治疗组(C组)以及IgA肾病黄葵胶囊...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对IgA肾病大鼠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血清白蛋白灌胃+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脂多糖尾静脉注射建立IgA肾病模型。将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IgA肾病模型组(B组)、黄葵胶囊治疗组(C组)以及IgA肾病黄葵胶囊治疗组(D组)。C组和D组予黄葵胶囊灌胃。4周后收集大鼠血清、尿液和肾脏组织样本。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连环蛋白(β-caten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相对mRNA表达;检测β-catenin和α-SMA的蛋白表达;检测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含量。结果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肾脏损害指标、肾脏组织损害、β-catenin及α-SMA mRNA表达水平、β-catenin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与A组相比,C组均无明显差异,B组和D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D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对健康大鼠无明显肾脏保护作用,可以减轻IgA肾病大鼠的肾损害,降低Wnt/β-catenin通路表达,可能与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WNT/Β-catenin 黄蜀葵花
下载PDF
miRNA-126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子宫平滑肌肉瘤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马文文 曹晖 +5 位作者 陈茜松 于倩 冬国友 易建平 高淑凤 郭颖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1-17,共7页
目的研究miRNA-126在子宫平滑肌肉瘤(ULMS)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其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ULMS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NA-126在ULMS组织和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 目的研究miRNA-126在子宫平滑肌肉瘤(ULMS)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其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ULMS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NA-126在ULMS组织和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RNA-126表达与ULMS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复发转移及生存率的关系。常规培养ULMS细胞SK-UT-1,随机分为NC对照组和miRNA-126 mimics实验组,分别转染NC mimics和miRNA-126 mimics,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NA-126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转移能力;TOP/FOP Flash实验检测各组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在细胞核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蛋白Slug、Snail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子宫平滑肌瘤组织相比,miRNA-126在ULMS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miRNA-126在肿瘤直径大和存在转移的ULMS患者中表达显著减少(P<0.05),miRNA-126表达对ULMS患者复发转移和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0.05)。与NC组相比,miRNA-126 mimics组SK-UT-1细胞中的miRNA-126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SK-UT-1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及相关蛋白Slug、Snail和CyclinD1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NA-126在ULMS组织中表达降低,miRNA-126可能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ULMS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肉瘤 miRNA-126 增殖 转移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Cx43、β-catenin、Smo在第二生心区的表达规律及意义
18
作者 丁泽原 闫玉楠 +3 位作者 谢建山 师亮 景雅 杨艳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42-3048,共7页
背景:第二生心区对于胚胎心脏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其发育异常会导致多种心脏畸形,Cx43基因敲除后第二生心区细胞的形成和增殖减少,但具体原因尚未明确。目的:①明确β-catenin、Smo以及Cx43在内胚层与第二生心区的表达模式,观察其有无共表... 背景:第二生心区对于胚胎心脏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其发育异常会导致多种心脏畸形,Cx43基因敲除后第二生心区细胞的形成和增殖减少,但具体原因尚未明确。目的:①明确β-catenin、Smo以及Cx43在内胚层与第二生心区的表达模式,观察其有无共表达;②探究Cx43与Wnt/β-catenin通路或Shh通路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第二生心区的发育。方法:选取胚龄10-12 d的ICR小鼠胚胎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剥离胚龄11 d小鼠胚胎的原始消化管用于蛋白印迹实验和免疫共沉淀。结果与结论:①胚龄10-12 d,Cx43与Isl1在前肠腹侧和心包腔背侧壁的部分间充质细胞呈共表达,Isl1阳性细胞增多的同时Cx43阳性细胞也增多;②胚龄10-12 d,Cx43与β-catenin在内胚层腹侧共表达;③胚龄10-12 d,Cx43与Smo在内胚层上共表达;④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Cx43与β-catenin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第二生心区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 第二生心区 流出道 WNT/Β-catenin通路 Shh通路 CX43 免疫共沉淀
下载PDF
R-spondin2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机制及其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19
作者 晋俊杰 李晶 +2 位作者 胡广璇 吴若萌 衣雪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4-554,共11页
R-spondin2(Rspo2)是蛋白质家族RSPOs成员之一,其可以通过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偶联受体4/5(leucine-rich repeat-containing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4/5,LGR4/5)、细胞表面跨膜E3泛素连接酶ZNRF3/RNF43(zinc and ring finger... R-spondin2(Rspo2)是蛋白质家族RSPOs成员之一,其可以通过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偶联受体4/5(leucine-rich repeat-containing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4/5,LGR4/5)、细胞表面跨膜E3泛素连接酶ZNRF3/RNF43(zinc and ring finger 3/ring finger protein 43)、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s,HSPGs)和含GTP酶激活蛋白质1的IQ基序(IQ motif-containing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1,IQGAP1)来调控Wnt/β连环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目前研究最广泛且与基础骨生物学直接相关的信号通路,该通路中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骨的调控产生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Rspo2可以通过Wnt/β-catenin对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和软骨细胞产生作用,并参与一些骨骼疾病如脊柱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生发展,因此对Rspo2的研究可能会成为骨相关疾病新的治疗方向。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就Rspo2的结构和主要功能、Rspo2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相关机制及其对骨骼系统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骨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pondin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软骨细胞
原文传递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保护成骨细胞
20
作者 余鹏 孟东方 +2 位作者 李慧英 刘洪飞 贺自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9-346,共8页
背景: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可以促进骨形成与骨基质的合成,加速骨组织修复,但其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对地塞米松干预成骨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设置不同... 背景: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可以促进骨形成与骨基质的合成,加速骨组织修复,但其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对地塞米松干预成骨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设置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组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组对成骨细胞干预24 h,筛选最佳干预浓度;使用地塞米松、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Wnt/β-catenin抑制剂XAV-939对成骨细胞进行干预,设置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抑制剂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抑制剂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检测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7酶活性,Annexin V/PI染色与EdU法检测细胞凋亡与增殖情况,Real-Time qPCR检测Wnt3a、β-catenin、c-myc、骨钙素、Ⅰ型胶原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Wnt3a、β-catenin、c-myc、骨钙素、Ⅰ型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地塞米松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干预成骨细胞24 h后,发现浓度为10μmol/L的地塞米松细胞抑制率为实验最佳干预浓度;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浓度在100μmol/L时,细胞增殖最为明显;②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7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Annexin V/PI染色和EdU法细胞增殖检测结果表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可抑制地塞米松干预后成骨细胞的凋亡,促进成骨细胞增殖;③与地塞米松组和抑制剂组比较,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组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抑制剂组中Wnt3a、β-catenin、c-myc、骨钙素、Ⅰ型胶原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④结果表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可以抑制地塞米松干预后的成骨细胞凋亡,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保护成骨细胞活性,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可能发挥延缓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成骨细胞 细胞活性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