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cl-2、p53、CathepsinD、PSA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卢义生 李峰 +3 位作者 吴秋良 李莉 王晓文 尹有群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 :探讨bcl 2、p5 3、CathepsinD(CD)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 6 4例乳腺癌及 3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表达。分析bcl 2、p5 3、CD和PSA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复... 目的 :探讨bcl 2、p5 3、CathepsinD(CD)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 6 4例乳腺癌及 3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表达。分析bcl 2、p5 3、CD和PSA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复发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bcl 2、p5 3表达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呈负相关 ;bcl 2与CD和PSA表达之间均无关 (P >0 0 5 )。bcl 2表达随组织学分级增加阳性率降低 ,p5 3则相反 ;CD和PSA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 (P >0 0 5 )。p5 3和CD表达均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 ,PSA表达则呈负相关 (P <0 0 5 ) ;bcl 2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p5 3表达复发组明显高于无复发组 (P <0 0 5 ) ,bcl 2、CD和PSA表达与有无复发均无关 (P >0 0 5 )。p5 3和CD表达阳性率≤ 5年生存组均明显高于 >5年生存组 (P<0 0 5和 0 0 1) ,呈负相关 ;PSA表达则相反。bcl 2表达与生存期无关 (P >0 0 5 )。结论 :bcl 2表达与预后无关 ,其阳性表达可反映肿瘤属分化较好或属早期阶段。p5 3、CD和PSA均可单独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 ;p5 3和CD表达均与预后呈负相关 ,PSA表达与预后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CL-2蛋白 P53蛋白 cathepsind PSA
下载PDF
CXCR4和CathepsinD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
作者 班新超 孙保存 +4 位作者 谷彦军 魏秀平 娄丹 李庆选 郑燕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CXCR4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的表达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存档的55例MFH组织标本,根据临床资料分为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原发灶中CXCR4和CathepsinD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CXCR4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的表达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存档的55例MFH组织标本,根据临床资料分为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原发灶中CXCR4和CathepsinD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其过表达患者与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利用Real-time PCR检测20例MFH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原发灶中CXCR4和CathepsinD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CXCR4和CathepsinD表达水平在转移组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CXCR4过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均显著低于其低表达者(P<0.05);CathepsinD过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低于其低表达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过表达CXCR4和CathepsinD与MFH的远处转移有关,CXCR4可作为MFH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转移 CXCR4 cathepsind
下载PDF
局部晚期宫颈癌MMP2、MMP9、CathepsinD、E-cadherin表达与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小燕 张凡 +1 位作者 陈江平 舒丽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MMP2、MMP9、CathepsinD、E-cadher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中MMP2、MMP9、CathepsinD、E-cadherin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MMP2、MMP9、CathepsinD、E-cadher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中MMP2、MMP9、CathepsinD、E-cadherin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MMP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有关(P<0.05),与UICC分期无关(P>0.05)。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型、UICC分期无关(P>0.05);CathepsinD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UICC分期均存在相关性(P<0.05)。E-cadher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有关(P<0.05),与局部复发、组织分型无关(P>0.05);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组织学分型、CathepsinD、MMP2的表达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MMP2、MMP9、CathepsinD、E-cadherin参与了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组织学分型、MMP2、CathepsinD的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局部浸润 免疫组 cathepsind 预后
下载PDF
E-cadherin、β-catenin和Cathepsin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马红 陈晓 +2 位作者 马海梅 尼加提.热合木 蒲红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757-1762,共6页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β-连环素(β-catenin)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06/2007-07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ESCC标本60...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β-连环素(β-catenin)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06/2007-07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ESCC标本60例,同时选取15例正常食管组织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二步法检测各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及Cathepsin D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1.67%和66.67%,CathepsinD的阳性表达率为60%,分别高于正常食管组织(0%,0%,0%,均P<0.01).中低分化组、侵及肌层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中,E-cadherin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和CathepsinD的阳性表达均高于高分化组、未侵及肌层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SCC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r=0.679,P<0.01),CathepsinD的阳性表达与E-cadherin、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r=0.616,r=0.505,P<0.01).结论:ESCC中E-cadherin、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和CathepsinD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和发展有关,联合检测E-cadherin、β-catenin和Cathepsin D有可能成为判断ESCC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型钙黏素 Β-连环素 组织蛋白酶D 食管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Cathepsin D及Fas ligand在苦参碱诱导急性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JM细胞株凋亡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冯骥良 黄高昇 +6 位作者 郭英 梁蓉 王哲 王娟红 张晓晖 杨国荣 闫庆国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8-241,T002,共5页
为了检测苦参碱诱导JM细胞发生凋亡过程中Cathepsin D、Fas-L的表达情况,应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加药及未加药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Cathepsin D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半定量PCR检测Cathepsin D mRNA在转录水平的变化并用... 为了检测苦参碱诱导JM细胞发生凋亡过程中Cathepsin D、Fas-L的表达情况,应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加药及未加药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Cathepsin D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半定量PCR检测Cathepsin D mRNA在转录水平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检测Cathepsin D、Fas-L蛋白表达。结果显示0.6mg/ml加药组细胞培养72h,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染色CathepsinD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呈凋亡形态学改变的胞浆和胞核内。其阳性细胞率在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处理组Cathepsin D的mRNA转录上调。处理组前体Cathepsin D(52kD)的条带亮度较对照组强,而切割后产物(32kD)亮度较对照组弱;Fas-L在处理组表达上调。提示:苦参碱诱导JM细胞的凋亡伴随Cathepsin D及Fas-L的表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hepsind Fasligand 苦参碱 急性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 程序性细胞死亡
下载PDF
Bcl-xL可能介导组织蛋白酶D相关的K562细胞凋亡 被引量:3
6
作者 朴瑛 刘丽梅 +5 位作者 陈协群 梁蓉 黄高昇 乔岩 王爱勤 王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组织蛋白酶(cathepsin)D在氨基葡萄糖硫酸盐(glucosaminesulfate,GS)诱导的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为激活线粒体途径的可能的中介分子。为了探讨BclxL在氨基葡萄糖硫酸盐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中的可能作用,在倒置... 组织蛋白酶(cathepsin)D在氨基葡萄糖硫酸盐(glucosaminesulfate,GS)诱导的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为激活线粒体途径的可能的中介分子。为了探讨BclxL在氨基葡萄糖硫酸盐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中的可能作用,在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细胞生长变化,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加药前后的形态学改变,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GS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cathepsinD和细胞色素(cytochrome)C的转位情况,Westernblot检测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BclxL、Bax、Bid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5mmol/L氨基葡萄糖硫酸盐作用于K562细胞72小时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胞浆出现空泡化;荧光显微镜显示cathepsinD和cytochromeC的荧光信号由颗粒状趋向弥散;BclxL蛋白在GS加药组中表达减低,甚至消失,但在抑胃酶肽(pepstatin)A预处理后的加药组中表达没有明显改变,Bax和Bid蛋白表达在凋亡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结论:BclxL蛋白在GS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介导cathepsinD与线粒体途径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硫酸盐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cathepsind BCL-2家族 BCL-XL
下载PDF
E-cadherin和Cathepsin D的表达与乳腺导管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宋敏 李柏林 +2 位作者 高苏 米小轶 宋继谒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7-160,234,共5页
目的 观察上皮性钙粘素 (E cadherin)和组织蛋白酶D (CathepsinD)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侵袭及腋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 cadherin和CathepsinD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乳腺导管... 目的 观察上皮性钙粘素 (E cadherin)和组织蛋白酶D (CathepsinD)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侵袭及腋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 cadherin和CathepsinD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乳腺导管原位癌 (carcinomainsitu ,CIS)组织中E cadherin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 (infiltratingductalcarcinoma ,IDC)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乳腺导管癌腋下淋巴结阴性组 (nodenegativeductalcarcinoma,NNDC)中E cadherin的表达与腋下淋巴结阳性组 (nodepositiveductalcarcinoma ,NPDC)相比差异不明显 (P >0 0 5 )。乳腺导管癌间质中CathepsinD的表达CIS与IDC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 ,NNDC与NPDC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而在癌细胞中CathepsinD的表达在上述两组中差异均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E cadherin在乳腺导管癌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CathepsinD在乳腺导管癌间质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可作为临床判定肿瘤恶性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侵袭 E-CADHERIN cathepsind 表达 乳腺导管癌 淋巴结转
下载PDF
E-cadherin和Cathepsin D的表达与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石胜军 段京彦 宋继谒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354-356,I098,共4页
目的 观察E cadherin和CathepsinD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其与肿瘤侵袭、腋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的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 79例乳腺导管癌组织标本中E cadherin和CathepsinD的表达。结果 E cadheri... 目的 观察E cadherin和CathepsinD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其与肿瘤侵袭、腋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的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 79例乳腺导管癌组织标本中E cadherin和CathepsinD的表达。结果 E cadherin在乳腺导管内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两组间及有无腋下淋巴结转移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 >0 0 5)。CathepsinD在癌间质的表达 ,导管内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两组间、腋下淋巴结有无转移两组间差异均显著 (P <0 0 1 ,P <0 0 5) ;在癌细胞的表达 ,上述两组间均差异不显著 (P >0 0 5)。结论 CathepsinD在乳腺导管癌间质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可作为临床判定肿瘤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DHERIN cathepsind 乳腺癌 侵袭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溶酶体水解酶Cathepsin D的细胞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怿君 段树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266-1274,共9页
Cathepsin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蛋白酶类,目前已经发现的Cathepsin家族成员有近20种.大部分的Cathepsin家族成员定位于溶酶体类酸性囊泡,同时依赖酸性pH环境发挥酶催化活性.该家族成员根据酶活性中心的不同氨基酸残基以及催化... Cathepsin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蛋白酶类,目前已经发现的Cathepsin家族成员有近20种.大部分的Cathepsin家族成员定位于溶酶体类酸性囊泡,同时依赖酸性pH环境发挥酶催化活性.该家族成员根据酶活性中心的不同氨基酸残基以及催化底物差异,可以分为:(1)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包括Cathepsin B, Cathepsin C, Cathepsin H,Ca-thepsin F,Cathepsin K,Cathepsin L,Cathepsin O,Ca-thepsin S,Cathepsin V,Cathepsin X,Cathepsin W;(2)天冬氨酸组织蛋白酶,包括Cathepsin D,Ca-thepsin E;(3)丝氨酸组织蛋白酶,包括Cathepsin A,Cathepsin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hepsind 细胞生物学 述评
下载PDF
早期宫颈癌局部浸润与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凡 常永霞 +7 位作者 张九鸿 舒丽莎 陈江平 刘军超 林媛媛 张剑虹 赵秀芳 成日青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中局部浸润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5例早期宫颈癌中MMP2、MMP9、Cathepsin D、E-cadherin,并利用原位杂交检测HPV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MMP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淋巴...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中局部浸润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5例早期宫颈癌中MMP2、MMP9、Cathepsin D、E-cadherin,并利用原位杂交检测HPV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MMP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有关(P<0.05),与UICC分期无关(P>0.05);MMP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型、UICC分期无关(P>0.05);Cathepsin D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UICC分期均存在相关(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有关(P<0.05),与局部复发、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HPV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UICC分期无关(P>0.05);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组织学分型、Cathepsin D、MMP2的表达与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MMP2、MMP9、Cathepsin D、E-cadherin参与了早期宫颈癌的局部浸润;组织学分型、MMP2、Cathepsin D的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浸润 免疫组化 cathepsind 预后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aveolin-1和cathepsin D的表达及其与MVD的相关性
11
作者 马华玲 杨赤兵 +4 位作者 陈卫斌 张文娟 李玲 陈洪雷 朱润庆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探讨caveolin-1和cathepsin D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veolin-1和cathepsin D在86例NS... 目的探讨caveolin-1和cathepsin D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veolin-1和cathepsin D在86例NSCLC和20例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CD34在NSCLC中的表达,并对MVD计数。结果 caveolin-1在NSCLC组织中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P=0.000);而cathepsin D在NSCLC组织中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P=0.024)。caveo-lin-1和cathepsin D的表达均与TNM分期(P1=0.001;P2=0.008)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1=0.032;P2=0.001)。caveolin-1和cathepsin D阳性病例的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病例(P=0.000)。caveolin-1与cathepsin D在NSCLC中呈正相关(r=0.307;P=0.004)。结论 caveolin-1在肺癌中具有双重作用;caveolin-1、cathepsin D高表达可能刺激间质内微血管密度增高,共同促进肺癌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AVEOLIN-1 cathepsind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athepsin D和caspase-9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智博 刘柳青 +2 位作者 龚晓燕 彭旭 陈本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5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缺血再灌注后溶酶体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 CD)、caspase-9在不同时段蛋白质及mRNA表达变化。方法:将60只S 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脑缺血再灌注组(40只),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MCAO),... 目的:探讨大鼠缺血再灌注后溶酶体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 CD)、caspase-9在不同时段蛋白质及mRNA表达变化。方法:将60只S 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脑缺血再灌注组(40只),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MCAO),免疫组化及RT-PCR法分别检测Cathepsin D、caspase-9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6h Cathepsin D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24h达高峰,48h仍保存高水平。caspase-9蛋白和mRNA6h开始明显升高,12h达高峰,此后缓慢下降,但48h组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thepsin D、caspase-9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增强,溶酶体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溶酶体 cathepsind CASPASE-9
原文传递
醛酮还原酶1C2和组织蛋白酶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超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飞 杨为民 +2 位作者 章慧平 周四维 叶章群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1C2(AKR1C2)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AKR1C2和cathepsinD在40例膀胱癌组织和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并对比两... 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1C2(AKR1C2)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AKR1C2和cathepsinD在40例膀胱癌组织和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并对比两者表达相关性。结果:40例膀胱癌中AKR1C2阳性表达率为80%,cathepsinD阳性表达率为90%,cathepsinD蛋白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308),AKR1C2蛋白表达在不同膀胱癌病理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R1C2蛋白在不同临床分期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论:AKR1C2和cathepsinD表达特征可以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醛酮还原酶1C2 组织蛋白酶D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