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miR-124、CD146及Angptl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李霞 王景梅 +4 位作者 李军华 胡艳艳 王闪闪 毛亚娟 武一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2121-2126,2131,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124(miR-124)、CD146、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为ACI患者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的ACI患者19...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124(miR-124)、CD146、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为ACI患者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的ACI患者191例作为ACI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1例作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将ACI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56例)、稳定斑块组(71例)、无斑块组(6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技术检测所有对象血清miR-124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D146、Angptl2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24、CD146联合Angptl2对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的预测价值。结果ACI组血清CD146、Angptl2水平高于对照组,miR-124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CI患者CAS斑块的稳定性与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纤维蛋白原(FIB)、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胱抑素C(CyC)、CD146、Angptl2、miR-124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24下降、CD146升高、Angptl2升高、合并高脂血症是ACI患者CAS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124、CD146、Angptl2及三项指标联合应用预测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1、0.719、0.781和0.834。结论血清miR-124表达水平及CD146、Angptl2水平是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可能参与ACI患者CAS斑块形成及发展过程,三者联合检测对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微小RNA-124 cd146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可溶性CD146水平的预后价值
2
作者 陆荣荣 薄利雪 吾麦尔江·克力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外周血可溶性CD146(sCD146)作为远期生存获益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于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急性STEMI并行PCI的患者2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外周血可溶性CD146(sCD146)作为远期生存获益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于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急性STEMI并行PCI的患者210例,根据PCI后外周血sCD146水平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69例,中水平组65例,高水平组76例。进行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脏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各组累积生存率,采用Cox回归分析外周血sCD146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高水平组发生死亡和MACE比例显著高于低水平组和中水平组(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高水平组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低水平组和中水平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PCI后外周血sCD146水平与患者PCI后发生死亡独立相关(OR=1.530,95%CI:1.144~2.044,P=0.004)。结论急性STEMI患者PCI后外周血sCD146水平与远期生存获益密切关联,sCD146可作为评估患者远期生存获益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cd146抗原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CTRP9和sCD146水平表达与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李月悦 唐莉 朱明跃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0-175,共6页
目的探究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清C1q/TNF相关蛋白9(C1q/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protein 9,CTRP9)和可溶性CD146(soluble CD146,sCD146)水平与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庆市开... 目的探究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清C1q/TNF相关蛋白9(C1q/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protein 9,CTRP9)和可溶性CD146(soluble CD146,sCD146)水平与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2020年10月~2023年2月收治的116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KD组),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KD患儿分为CAL组(n=40)和非CAL组(n=76);另根据CAL严重程度将CAL组KD患儿分为轻度组(n=14)、中度组(n=18)和重度组(n=8)。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TRP9和sCD146水平;比较对照组、CAL组、非CAL组及不同CAL严重程度患儿血清CTRP9,sCD146水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KD患儿出现CAL的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CTRP9,sCD146水平对KD患儿出现CAL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KD组血清CTRP9水平降低(3.27±0.27ng/ml vs 3.79±0.91ng/ml),sCD146水平升高(191.28±50.39 ng/mlvs 143.97±38.29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00,8.051,均P<0.05)。CAL组患儿血清CTRP9水平低于非CAL组(3.01±0.23ng/ml vs 3.41±0.29 ng/ml),sCD146水平高于非CAL组(232.18±59.37 ng/ml vs 169.76±45.66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57,6.294,均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患儿血清CTRP9水平降低(q=3.277,6.281),血清sCD146水平升高(q=3.154,3.551),且重度组患儿血清CTRP9水平低于中度组(q=3.845),血清sCD146水平高于中度组(q=3.14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CTRP9和sCD146均是影响KD患儿发生CAL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TRP9,sCD146单独预测KD患儿发生CAL的AUC分别为0.781,0.782,敏感度分别为82.5%,67.5%,特异度分别为52.2%,55.7%,两者联合诊断KD患儿发生CAL的AUC为0.88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5%,65.9%。结论血清CTRP9,sCD146为KD患儿发生CAL的影响因素,且CTRP9水平在CAL患儿血清中水平降低,sCD146水平升高,两者联合可有效预测KD患儿CAL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C1q/TNF 相关蛋白9 可溶性cd146 冠状动脉损伤
下载PDF
可溶性CD146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孙文波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CD146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常熟市中医院(新区医院)接诊的145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感染性休克组。比较三组... 目的:探讨可溶性CD146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常熟市中医院(新区医院)接诊的145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感染性休克组。比较三组血清可溶性CD146、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脓毒性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溶性CD14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随访28 d,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可溶性CD146对急性肾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感染性休克组血清可溶性CD146、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依次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145例脓毒症患者均获得随访28 d,发生急性肾损伤44例;急性肾损伤组血清可溶性CD146、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可溶性CD146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AUC为0.914。结论:可溶性CD146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预测急性肾损伤发生的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可溶性cd146 严重程度 急性肾损伤 预测
下载PDF
梓醇抑制Galectin-3和CD146互作改善AGEs致肝窦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孙伟翔 宗莹莹 +5 位作者 刘博 庄远 秦枫 陈毓 朱善元 许惠琴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20-2831,共12页
【目的】探讨梓醇通过影响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CD146的相互作用改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导致大鼠肝窦内皮细胞(rat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RLSECs)的炎性损伤作用。【方法... 【目的】探讨梓醇通过影响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CD146的相互作用改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导致大鼠肝窦内皮细胞(rat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RLSECs)的炎性损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0、0.1、1、10μmol/L)梓醇分别孵育RLSECs 48 h后,采用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用10μmol/L梓醇孵育RLSECs 0、12、24、48、96 h,同上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设Control(空白对照组)、AGEs(AGEs处理)、Cat1(1μmol/L梓醇)、Cat10(10μmol/L梓醇)和阳性对照GB1107组(1μmol/L GB1107),Cat1、Cat10和GB1107组加入相应含量的药物培养基孵育30 min后,除Control组外其他组均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200μg/mL的AGEs刺激,观察以上各组的RLSECs形态变化,采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hydrogenase,LDH)法检测细胞的损伤程度,采用ELISA法观察各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分泌量。将巨噬细胞RAW264.7种板,同上法分组并给药,48 h后采用Griess法观察各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向细胞上清液的释放量。将RAW264.7细胞种于Transwell小室,RLSECs种于孔板底部,设Control、AGEs、Cat10、Cat10+LV-Galectin-3-GFP、Cat10+LV-Galectin-3-shRNA组,后两组先转染慢病毒48 h,再分别给药30 min后,除Control组外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200μg/mL的AGEs刺激,48 h后用结晶紫法观察巨噬细胞的透膜细胞数量。将Control、AGEs、Cat10、GB1107组的RLSECs孵育药物48 h后,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Galectin-3和CD146的共定位情况。将Control、AGEs和Cat10组的蛋白样品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共沉淀(Co-IP)法检测Galectin-3和CD146的相互作用以及各自的表达量。【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at0.1组RLSECs增殖率无显著差异(P>0.05),Cat1和Cat10组RLSECs增殖率显著升高(P<0.05);与孵育0 h组相比,10μmol/L梓醇孵育48 h组RLSECs增殖率显著上升(P<0.05)。因此,后续试验选用10μmol/L梓醇孵育48 h为最适试验条件。与AGEs组相比,Cat1和Cat10组改善AGEs导致的细胞损伤,RLSECs上清液LDH活力及MCP-1、ICAM-1的释放量显著降低(P<0.05)。与AGEs组相比,梓醇组抑制巨噬细胞RAW264.7的激活作用,细胞NO的释放量显著降低(P<0.05)。通过慢病毒载体过表达和敲低RLSECs和RAW264.7的Galectin-3,证明了梓醇通过抑制该分子表达可显著改善巨噬细胞的浸润作用(P<0.05)。与AGEs组相比,Cat10组Galectin-3与CD146的结合被显著抑制(P<0.05),且不影响两种分子的各自表达量(P>0.05)。【结论】梓醇通过促进AGEs致Galectin-3和CD146分子复合物的解偶联作用,改善AGEs致肝窦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以及促炎因子的释放,降低巨噬细胞的激活和NO的分泌,发挥肝窦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通过离体试验初步证明了其发挥改善糖尿病AGEs沉积造成的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糖尿病肝损伤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GALECTIN-3 cd146 炎性损伤
下载PDF
结直肠癌CD146基因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的关系
6
作者 陈金明 杨关根 +3 位作者 裘建明 王东 秦靓 沈忠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9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146基因甲基化改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的关系。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分析CD146基因甲基化。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定量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癌胚...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146基因甲基化改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的关系。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分析CD146基因甲基化。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定量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含量。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结果 与结直肠癌组相比,对照组和腺瘤组CD14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6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TNM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6基因甲基化与CEA含量之间明显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发现,CD146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CD146基因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检测CD146基因甲基化可作为反映结直肠癌患者部分恶性生物学行为和生存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d146 基因 甲基化 生存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CD146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关系及对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晶 屈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分析血浆可溶性CD146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关系及对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白蛋白定量分为无白蛋白尿组(<20 mg/24 h,86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200 mg/24 h,68... 目的:分析血浆可溶性CD146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关系及对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白蛋白定量分为无白蛋白尿组(<20 mg/24 h,86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200 mg/24 h,68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200 mg/24 h,32例),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随访12个月后,根据白蛋白尿进展情况将患者分为白蛋白尿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血浆可溶性CD146与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危险因素,并使用多重模型校正相关混杂因素。评价血浆可溶性CD146对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含量增加,无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浆可溶性CD146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与无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大量白蛋白尿组Scr水平更高,GFR水平更低(均P<0.05)。18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白蛋白尿短期进展48例,归入白蛋白尿进展组,其余138例归入白蛋白尿非进展组。白蛋白尿进展组Scr及血浆可溶性CD146水平高于白蛋白尿非进展组,GFR水平低于白蛋白尿非进展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可溶性CD146水平与Scr水平呈正相关(r=0.259,P=0.013),与GFR呈负相关(r=-0.316,P=0.00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校正混杂因素,血浆可溶性CD146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可溶性CD146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高于Scr和GFR(Z=2.642、2.239,均P<0.05)。结论:血浆可溶性CD146可以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对白蛋白尿短期进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可溶性cd146 肾功能 白蛋白尿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可溶性CD146水平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8
作者 徐雯雯 窦艳娜 +3 位作者 王佩佩 李炎生 朱礼阳 刘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7期1163-1168,共6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CD146(sCD146)水平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的50例腹膜透析患者,其中4例失访,2例资料不全,最终共纳入44例。收集患者的血常规、血生化等实... 目的研究可溶性CD146(sCD146)水平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的50例腹膜透析患者,其中4例失访,2例资料不全,最终共纳入44例。收集患者的血常规、血生化等实验室数据并测量其sCD146水平,以新发或者加重的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死亡等作为复合终点事件,观察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对患者随访24个月,腹膜透析患者中27例继续腹膜透析,10例转为血液透析,4例肾移植,3例死亡;18例发生不良事件,包括死亡3例,心力衰竭11例,急性脑梗死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例。对患者随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Cox回归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CD146和体重指数(BMI)是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腹膜透析患者按sCD146水平的中位数分成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两组无不良事件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D146浓度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sCD146可能作为评估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注重透析患者容量管理可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无不良事件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146 维持性腹膜透析 心脑血管事件 预后
下载PDF
血清sCD146、sST2水平对心肺复苏成功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常乃奇 张勇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2065-2070,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CD146(sCD146)、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水平与心肺复苏成功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诊的116例心脏骤停且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并设为心肺复苏成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CD146(sCD146)、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水平与心肺复苏成功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诊的116例心脏骤停且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并设为心肺复苏成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1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比两组血清sCD146、sST2水平,根据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短期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95)和预后不良组(n=21),Cox多因素分析心肺复苏成功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CD146、sST2水平对心脏复苏成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肺复苏成功组血清sCD146、sST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sCD146、sST2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心肺复苏持续时间、肾上腺素用量和合并心脏疾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D146、sST2、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心肺复苏持续时间和合并心肺疾病均是影响心肺复苏成功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sCD146和sST2水平单独预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32和0.75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21.00ng/mL和61.50μg/L,灵敏度分别为71.43%和66.67%,特异性分别为85.26%和88.42%;两者联合预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预后的AUC为0.876,显著大于血清sCD146水平单独预测的AUC(Z=1.969,P=0.049)和sST2水平单独预测的AUC(Z=2.160,P=0.031)。结论血清sCD146和sST2水平有望成为预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146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心肺复苏 预后
下载PDF
CD146和TfR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葛倩倩 陈秀芹 +1 位作者 郭琦 孙海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07,135,共5页
目的检测细胞黏附分子CD146及转铁蛋白受体(TfR1)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表达,探讨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卵巢组织、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上皮性卵巢癌中CD... 目的检测细胞黏附分子CD146及转铁蛋白受体(TfR1)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表达,探讨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卵巢组织、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上皮性卵巢癌中CD146和TfR1的表达。结果 CD146及TfR1的表达水平随着正常、良性及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的变化而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6及TfR1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上皮性卵巢癌国际妇科联盟(FIGO)分期升高、组织学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P<0.05);与年龄及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CD146、TfR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间呈正相关(P<0.05,rs=0.532)。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2.4%,特异性为75.0%。结论 CD146和TfR1的高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CD146和TfR1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其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并为上皮性卵巢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6 TfR1 上皮性卵巢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CD146、IgM、尿酸及肌酐在不同性别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中的差异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易韦 谢欣 +2 位作者 褚明亮 沈和德 查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44-164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成人原发性IgA肾病临床病理指标的差异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3例IgA肾病肾穿刺活检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146(CD146)的表达情况,并按照不同性别收集发病年龄、24 h尿蛋白、肌酐、尿酸、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甘...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成人原发性IgA肾病临床病理指标的差异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3例IgA肾病肾穿刺活检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146(CD146)的表达情况,并按照不同性别收集发病年龄、24 h尿蛋白、肌酐、尿酸、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3(C3)、补体4(C4)等临床指标。结果 :不同性别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发病年龄、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IgA、IgG、C3、C4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患者的肌酐和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t=-3.31,P<0.01;t=-5.48,P<0.01)。而男性患者的IgM水平明显低于女性(t=2.79,P<0.01);免疫组化的定性结果显示CD146在肾小管上皮的阳性表达率,男性显著低于女性(P<0.05),而CD146在肾小球系膜上的阳性表达率,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性别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差异的多样性,提示我们在临床中需要去考虑性别因素在原发性IgA肾病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6 IGM 尿酸 肌酐 IGA肾病 性别
下载PDF
D-二聚体与CD146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长庚 姚新洁 +2 位作者 王文治 严香菊 吴凤春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与CD146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尿常规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的检测结果,将120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常规蛋白尿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微量清蛋白尿组(MALB≥30mg/24h但常规尿蛋白阴性... 目的探讨D-二聚体与CD146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尿常规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的检测结果,将120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常规蛋白尿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微量清蛋白尿组(MALB≥30mg/24h但常规尿蛋白阴性)34例(男17例,女17倒)和单纯糖尿病组(MALB〈30mg/24h)56例(男31例,女25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CD146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二聚体和CD146水平:单纯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组之间比较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D-二聚体与CD146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而且CD146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D-二聚体 cd146 微量清蛋白
下载PDF
黏附分子CD146在IgA肾病肾小管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冀玲 吴桂明 +2 位作者 杨立川 李凌 徐缓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CD146在IgA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IgA肾病肾穿刺活检组织中CD146的表达情况,收集性别、年龄、血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等临床指标,对肾间质纤维化进行分度,...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CD146在IgA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IgA肾病肾穿刺活检组织中CD146的表达情况,收集性别、年龄、血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等临床指标,对肾间质纤维化进行分度,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分析各项指标与CD146表达的关系。结果CD146阳性着色主要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小管周围微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亦可见。CD146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男性患者强于女性患者(Z=-2.096,P=0.036),高血压患者、血肌酐增高患者及血甘油三酯增高患者CD146表达水平分别高于血压正常者、血肌酐正常者及血甘油三酯正常者(Z=-2.738、-2.166、-2.313,P=0.006、0.030、0.021)。相关性分析发现CD146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与24 h尿蛋白(r=0.381,P=0.011)、肾小球硬化指数(r=0.410,P=0.006)、间质纤维化程度(r=0.311,P=0.040)之间均有正相关性。结论CD146分子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分子 cd146 IGA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CD146与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丽萍 曹骥 杨春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635-637,共3页
CD146是一种Ca2+非依赖性细胞黏附分子的膜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成员,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局部黏连聚集、细胞骨架重组、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形态的... CD146是一种Ca2+非依赖性细胞黏附分子的膜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成员,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局部黏连聚集、细胞骨架重组、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形态的维持及细胞游走和增殖的调控。近来研究发现,CD146在许多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提示CD146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肿瘤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6 细胞黏附分子 肿瘤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联合检测CD146与P-选择素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锋 汪年松 +1 位作者 高许萍 范瑛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CD146与P-选择素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与正常对照20例,分为正常组(Non-DM)、糖尿病无肾病组(DN0)、微量蛋白尿组(DN1)、大量蛋白尿组(DN2)与肾功能不全组(DN3),每组20例。用ELISA法检...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CD146与P-选择素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与正常对照20例,分为正常组(Non-DM)、糖尿病无肾病组(DN0)、微量蛋白尿组(DN1)、大量蛋白尿组(DN2)与肾功能不全组(DN3),每组20例。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CD146与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结果 DN0组患者外周血CD146表达[(319.6±15.9)ng/ml]与P-选择素水平[(57.9±3.1)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43.5±14.7)ng/ml和(45.3±2.7)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1,DN2,DN3三组的CD146与P-选择素水平高于DN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1,DN2,DN3三组的CD146水平分别为(415.3±29.0)ng/ml、(486.6±34.3)ng/ml、(515.9±36.9)ng/ml,P-选择素水平分别为(66.8±3.4)ng/ml、(79.6±4.6)ng/ml、(81.5±5.1)ng/ml。结论 CD146与P-选择素水平在2型DN患者患者的表达水平随着DN进展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cd146 P-选择素
下载PDF
CD146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自强 袁红纲 +4 位作者 龙兵 陈晓波 胡敬祖 张平 毛峥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CD146基因的表达与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及浸润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尿路上皮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尿路上皮黏膜中CD146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4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实时... 目的:探讨CD146基因的表达与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及浸润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尿路上皮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尿路上皮黏膜中CD146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4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CD146 mRNA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尿路上皮黏膜(P<0.01),且随着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T分期的升高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其表达水平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46蛋白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尿路上皮黏膜(P<0.01),且随着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的升高,其阳性表达率也增加(P<0.01);CD146蛋白在浸润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浅表性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CD14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CD146蛋白与CD146 mRNA在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表明CD146蛋白的表达增强与CD146 mRNA表达的上调相关。结论:CD146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上调与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有望成为评判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cd146蛋白 上皮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肿瘤浸润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可溶性CD146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薛勤 汪年松 +3 位作者 高许萍 范瑛 张晓光 唐令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44-1247,共4页
背景:研究发现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内皮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表面表达CD146显著增加,故推测CD146可能参与了组织的炎症反应。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可溶性CD146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住院... 背景:研究发现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内皮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表面表达CD146显著增加,故推测CD146可能参与了组织的炎症反应。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可溶性CD146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2例,分为两组。活动期组46例,非活动组16例。同时选择同期医院健康职工和大学生20名为对照组。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初诊时评估BASDAI、BASFI、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总体评分(PGA)、夜间痛、总体背痛评分、晨僵时间并测定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应用ELISA法检测6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与20例正常人外周血可溶性CD146的表达水平、魏氏法测定血沉及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溶性CD146与各项检测指标相关分析。结果与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外周血清可溶性CD146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溶性CD146的表达水平较非活动期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6的表达水平与BASDAI呈正相关(P<0.05);累及外周关节型者血清可溶性CD146较单独中轴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果表明,外周可溶性CD146表达水平的增加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的活动性有关,其可能参与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黏附分子 可溶性cd146 炎症反应 外周血
下载PDF
黏附分子CD146对Vorinostat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晓黎 刘雨声 +3 位作者 阎锡蕴 郭银树 段华 马丁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90-694,共5页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CD146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Vorinostat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中CD146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Vo...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CD146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Vorinostat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中CD146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Vorinostat作用下的变化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FACS)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D146单克隆抗体AA98对Vorinostat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克隆形成的影响,金氏公式法分析联合用药效果。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比较Vorinostat单药及AA98与Vorinostat联用对卵巢癌细胞中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 TOR)信号通路及下游分子的影响。结果:在卵巢癌细胞中黏附分子CD146在Vorinostat作用下被显著性诱导表达,高表达的CD146可能与卵巢癌化疗敏感性有关。CD146单克隆抗体AA98与Vorinostat联用显著增加了卵巢癌细胞的凋亡率,降低了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氏公式计算表明两药具有协同效应。AA98可明显降低Vorinostat引起的AKT/m TOR通路活化作用,降低卵巢癌细胞中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及磷酸化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p-S6K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Vorinostat使CD146显著上调,从而降低了卵巢癌化疗敏感性,CD146单抗可能通过逆转和抑制Vorinostat引起的AKT/m TOR通路活化作用,Vorinostat联合CD146单抗对卵巢癌细胞具有明显的协同杀伤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抗原 cd146 抗肿瘤药 VORINOSTAT 细胞凋亡 协同作用
下载PDF
CD146、P16、Ki67在子宫肌瘤和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颖 张艳 +2 位作者 杜聚 朱慧玲 程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5期1607-1609,共3页
目的研究CD146、P16、Ki67在子宫肌瘤和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104例进行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病理学检测结果的不同将52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患者纳... 目的研究CD146、P16、Ki67在子宫肌瘤和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104例进行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病理学检测结果的不同将52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医院手术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D146、P16、Ki67的表达水平和表达特点。结果CD146在两组中均有表达,其中观察组阳性率为9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两组中均有表达,其中观察组阳性率为7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对照组瘤旁基层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在肌瘤组织中部分表达,阳性率为7.69%,显著低于观察组的3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46、P16、Ki67联合监测可对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发生、发展做出一定的判断,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 cd146 P16 KI67
下载PDF
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D146、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龙兵 董自强 +4 位作者 袁红纲 陈晓波 胡敬祖 张平 毛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D146和微血管密度(MVD)与临床病理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尿路上皮组织中CD14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D34标记免疫组化法检测MVD。结果:C...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D146和微血管密度(MVD)与临床病理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尿路上皮组织中CD14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D34标记免疫组化法检测MVD。结果:CD146基因及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其在正常尿路上皮黏膜的表达(P<0.01),且随着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CD146表达水平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VD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在正常尿路上皮组织中的表达(P<0.01)。结论:CD146高表达可能与尿路上皮癌的分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并且与尿路上皮癌血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肿瘤 尿路上皮癌 cd146 微血管密度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