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86、CD206结直肠癌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陆二光 沈毅 +4 位作者 彭辉 李子义 刘举达 王振 于庆生 《中南药学》 2023年第11期2848-2854,共7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间质中CD86、CD206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6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CD86和CD206的表达状态,并比较其对预后的影响,揭示其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CD86、CD206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间质中CD86、CD206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6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CD86和CD206的表达状态,并比较其对预后的影响,揭示其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CD86、CD206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以及分化程度均无关;与结直肠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远处转移以及TNM分期关联密切(P<0.05)。富集分析显示CD86和CD206主要富集在癌症相关免疫反应、信号通路的激活、细胞黏附等。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D86表达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P<0.01);而CD206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构建了用于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的模型,其结果显示CD86低表达患者总生存率优于高表达患者(P<0.05),而CD206的结果并不理想。结论CD86可能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标志物,为结直肠癌预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而CD206作为患者预后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CD86 cd206 预后
原文传递
调节性T细胞核转录因子Foxp3和CD206在蕈样肉芽肿不同病程中的表达
2
作者 张乔安 陈明华 +1 位作者 陈忠清 潘洁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84-586,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和进展期蕈样肉芽肿中调节性T细胞和不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情况,探讨这2种细胞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20例早期(IA~ⅡA)、13例进展期(ⅡB~ⅣB)蕈样肉芽肿患者皮损活... 目的:分析早期和进展期蕈样肉芽肿中调节性T细胞和不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情况,探讨这2种细胞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20例早期(IA~ⅡA)、13例进展期(ⅡB~ⅣB)蕈样肉芽肿患者皮损活检标本中调节性T细胞核转录因子Foxp3和不成熟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物CD206的表达情况。结果:Foxp3的表达在蕈样肉芽肿早期明显高于进展期(P〈0.05),CD206的表达在蕈样肉芽肿的进展期明显高于早期(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在蕈样肉芽肿的早期起主导作用,不成熟树突状细胞在进展期起主导作用,提示这两种细胞可能与疾病的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调节性T细胞 不成熟树突状细胞 FOXP3 cd206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HIF-1α,CD68及CD206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周太成 马宁 +3 位作者 黄恩民 马涛 陈嘉林 陈双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年第1期87-90,95,共5页
目的分析低氧诱导分子-1α(HIF-1α)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相关抗原CD68、CD206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3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HIF-1α、CD68、CD206的表达状态,计算三种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及阳性细胞数... 目的分析低氧诱导分子-1α(HIF-1α)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相关抗原CD68、CD206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3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HIF-1α、CD68、CD206的表达状态,计算三种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及阳性细胞数,揭示其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HIF-1α、CD68、CD20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1%、69.8%、51.2%,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癌旁组织中每个视野下CD68+细胞数分别为(39.7±7.6)、(8.5±2.8)个;CD206+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2.0±9.2)、(3.4±1.8)个;HIF-1α+细胞数(22.9±5.6)、(2.1±1.2)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CD206+细胞数与HIF-1α+细胞数表达呈正相关(P<0.01,R2=0.641)。三种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D68、CD206、HIF-1α表达率及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且CD206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胃癌缺氧区域对M2型巨噬细胞有趋化作用,促进胃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缺氧诱导因子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CD68 cd206
下载PDF
CD68和CD206阳性巨噬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浸润及对预后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吕倩 尹水平 +3 位作者 王弦 杨枫 吴强 张瑰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间质中CD68^+和CD206^+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的浸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172例乳腺癌和5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D68和CD206的表达,比... 目的探讨乳腺癌间质中CD68^+和CD206^+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的浸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172例乳腺癌和5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D68和CD206的表达,比较CD68^+TAMs和CD68^+/CD206^+TAMs浸润密度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CD68^+TAMs和CD68^+/CD206^+TAMs在乳腺癌的浸润密度均较良性病变组织升高(P均<0.000 1);CD68^+/CD206^+TAMs高密度表达分别与肿瘤直径增大、淋巴结分期及临床分期增高等有关(P<0.000 1,P=0.007,P<0.000 1)。CD68^+/CD206^+TAMs高密度浸润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较低密度浸润组降低(P=0.013,P=0.003)。结论 CD68^+TAMs和CD68^+/CD206^+TAMs在乳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浸润密度,CD68^+/CD206^+TAMs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有望成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CD68 cd206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CD206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蓝颖 韦锦斌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0期46-48,共3页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CD20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单纯组(n=45,甲氨蝶呤)和联合组(n=45,甲氨蝶呤联...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CD20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单纯组(n=45,甲氨蝶呤)和联合组(n=45,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单纯组的75.56%(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CD206、CRP、ESR、RF和Th1细胞水平均低于单纯组,Terg细胞水平高于单纯组(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阿达木单抗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清cd206
下载PDF
新风胶囊对佐剂关节炎大鼠外周血巨噬细胞CD86、CD206表达影响
6
作者 马熙檬 万磊 +9 位作者 刘健 黄传兵 赵磊 孙广瀚 朱子衡 李舒 李方泽 刘天阳 刘磊 李明 《中药与临床》 2022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外周血巨噬细胞CD86、CD206表达之间的关联。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NC)组、模型(MC)组和新风胶囊组(XFC),每组10只,向模型组、新风胶囊组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只)...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外周血巨噬细胞CD86、CD206表达之间的关联。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NC)组、模型(MC)组和新风胶囊组(XFC),每组10只,向模型组、新风胶囊组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只)以致炎。致炎后第12天,观察各组大鼠足跖肿胀度(E)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炎症极化标志物CD68、CD206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E、CD68表达明显升高(P<0.01或P<0.05);CD206表达降低(P<0.01或P <0.05)。相关性结果显示,足趾肿胀度与CD206呈负相关(P <0.05),足趾肿胀度与CD68呈正相关(P <0.05或P <0.01);XFC与足趾肿胀度、CD68与呈负相关,与CD206呈正相关(P<0.05或P <0.01)。结论:魔新风胶囊可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CD68、CD206炎症极化,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改善佐剂性关节炎AA(病情活动性、关节破坏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关节炎 炎症极化 CD86、cd206 巨噬细胞
下载PDF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stimulates CD206 positive macrophages upregulating CD44 and CD133 express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with high-fat diet
7
作者 Shi-Min Zheng Hao Chen +5 位作者 Wei-Hong Sha Xiao-Fen Chen Jian-Bin Yin Xiao-Bo Zhu Zhong-Wen Zheng Juan M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2年第34期4993-5006,共14页
BACKGROUND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which is abnormally increased in the serum of colorectal cancer(CRC)patients consuming a high-fat diet(HFD),may be one of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C... BACKGROUND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which is abnormally increased in the serum of colorectal cancer(CRC)patients consuming a high-fat diet(HFD),may be one of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C.Ox-LDL exerts a regulatory effect on macrophages and may influence CRC through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The role of ox-LDL in CRC remains unclear.AIM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ox-LDL through macrophages in HFD associated CRC.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ox-LDL and CD206 was detected in colorectal tissues of CRC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and HFD-fed mice by immunofluorescence.We stimulated the macrophages with 20μg/mL ox-LDL and assess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D206 and the cytokines by cell fluorescence and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We further knocked down LOX-1,the surface receptor of ox-LDL,to confirm the function of ox-LDL in macrophages.Then,LoVo cells were co-cultured with the stimulated macrophages to analyze the CD44 and CD133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ox-LDL and the CD206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stroma of colorectal tissues of CRC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and also upregulated in the HFD-fed mice.Moreover,an increased level of CD206 and decreased level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were observed in macrophages after ox-LDL continuous stimulation.Such effects were inhibited when the surface receptor LOX-1 was knocked down in macrophages.Ox-LDL could induce CD206+macrophages,which resulted in high expression of CD44 and CD133 in co-cultured LoVo cells.CONCLUSION Ox-LDL stimulates CD206+macrophages to upregulate CD44 and CD133 expression in HFD related C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d206 positive macrophages CD44 CD133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CD206表达的临床意义
8
作者 田甜 莫淑婵 +1 位作者 吴钟彪 江聪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1期59-61,共3页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D206表达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乳腺癌患者82例作为乳腺癌组,同期乳腺良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M2型单核/巨噬细胞比例,荧光定量PCR检测...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D206表达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乳腺癌患者82例作为乳腺癌组,同期乳腺良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M2型单核/巨噬细胞比例,荧光定量PCR检测各样本中CD206基因表达。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2型单核/巨噬细胞的比例为(13.85±2.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2±0.72)%(P<0.01),乳腺癌组织中CD206基因表达的2^(-△△Ct)值为0.34±0.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2±0.04(P<0.01)。乳腺癌Ⅲ、Ⅳ期及有淋巴结转移、Ki67阳性患者外周血M2型单核/巨噬细胞比例及癌组织中CD206基因的2^(-△△Ct)值显著高于乳腺癌Ⅰ、Ⅱ期及无淋巴结转移、Ki67阴性乳腺癌患者(P<0.01)。乳腺癌患者M2型单核/巨噬细胞显著升高,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M2型单核/巨噬细胞 cd206
下载PDF
针刺百会透曲鬓对脑内出血大鼠脑组织CD32、CD206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李龙 李丹 +1 位作者 朱曦 邓晓丰 《上海针灸杂志》 2024年第5期561-568,共8页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透曲鬓对脑内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CD32、CD206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治疗1组)、D组(治疗2组)和E组(治疗3组),每组12...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透曲鬓对脑内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CD32、CD206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治疗1组)、D组(治疗2组)和E组(治疗3组),每组12只。每组再随机分造模后1 d和7 d两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自体血注入尾壳核法制取ICH模型。造模12 h后,C组采用针刺百会透曲鬓治疗;D组在造模前3 d注射miR-34a-5p agomir-NC,造模12 h后采用针刺百会透曲鬓治疗;E组在造模前3 d注射miR-34a-5p agomir,造模12 h后采用针刺百会透曲鬓治疗。1 d亚组疗程为1 d,7 d亚组疗程为7 d。于相应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处死大鼠后收集血肿周围脑组织,使用蛋白质印迹分析和免疫荧光双染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中CD32、CD206蛋白表达水平、CD32+/Iba-1+和CD206+/Iba-1+双阳性细胞计数变化。结果造模后7 d时,与B组比较,C组ICH大鼠Longa评分降低(P<0.01);与C组比较,E组ICH大鼠Longa评分升高(P<0.05)。造模后1 d、7 d两个时间点,与A组比较,B组ICH大鼠CD32、CD206蛋白表达水平及CD32+/Iba-1+、CD206+/Iba-1+双阳性细胞数量均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ICH大鼠CD32蛋白表达水平及CD32+/Iba-1+双阳性细胞数量均降低,CD206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组和D组比较,E组ICH大鼠CD32蛋白表达水平及CD32+/Iba-1+双阳性细胞数量均升高,CD206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7 d时,与B组比较,C组ICH大鼠CD206+/Iba-1+双阳性细胞数量升高(P<0.01);与C组和D组比较,E组ICH大鼠CD206+/Iba-1+双阳性细胞数量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能抑制ICH大鼠脑组织CD32的蛋白表达,并促进CD206的蛋白表达,可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机体抗炎能力,缓解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脑内出血 炎性反应 CD32 cd206 大鼠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胞嘧啶核苷类药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CD206^(+)、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10
作者 钟林达 《辽宁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胞嘧啶核苷类药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CD206^(+))、免疫调节指标(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拾的86例...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胞嘧啶核苷类药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CD206^(+))、免疫调节指标(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拾的8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扎胞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维奈克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IP-1α、CD206^(+)、CD4^(+)/CD8^(+)指标水平的变化、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IP-1α、CD206^(+)、CD4^(+)/CD8^(+)表达水平分别为(161.62±40.43)pg/ml、(2.35±0.98)%、(1.21±0.15)%,对照组治疗后MIP-1α、CD206^(+)、CD4^(+)/CD8^(+)表达水平分别为(180.15±45.53)pg/ml、(3.57±1.21)%、(1.32±0.18)%,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同治疗前比较表达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6例、未缓解9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9.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3例、未缓解22例,临床总缓解率为48.84%,观察组患者临床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异常2例、肺部感染2例、恶心与呕吐3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2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异常3例、肺部感染2例、恶心与呕吐4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93%,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能有效改善MIP-1α、CD206^(+)、CD4^(+)/CD8^(+)指标水平的变化,改善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阿扎胞苷 急性髓系白血病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 cd206^(+) CD4^(+)/CD8^(+)
原文传递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TLR4和CD163及CD206表达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娟 高元慧 +4 位作者 徐海霞 王美清 谢宗宙 朱燕兴 元建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180-1186,共7页
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预后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TLR4、CD163和CD206在DLBCL组织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寻找新的DLBCL预后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6-01-2017-06-30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 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预后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TLR4、CD163和CD206在DLBCL组织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寻找新的DLBCL预后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6-01-2017-06-30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确诊的84例DLBCL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信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LBCL组织中TLR4、CD163和CD206分子表达,分析其表达程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曲线间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TLR4蛋白表达阳性与LDH水平升高有关联,其中LDH水平升高者占TLR4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58.1%(2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8,P=0.031.TLR4、CD163和CD206蛋白表达在患者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国际预后指数评分、B症状、Hans法分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秩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DLBCL组织中TLR4与CD163(r=0.167,P=0.190)和CD206表达(r=0.191,P=0.087)无关联.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χ^2=5.192,P=0.023)、TLR4(χ^2=5.772,P=0.016)和CD206表达水平(χ^2=4.575,P=0.032)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有关联,CD206表达水平(χ^2=5.060,P=0.024)与中位总生存期有关联.多因素分析显示,TLR4(HR=1.755,P=0.019)和CD206(HR=1.638,P=0.036)是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独立预后危险性因素;CD206(HR=1.668,P=0.029)是影响总生存期独立预后危险性因素.结论TLR4和CD206蛋白表达对判断DLBCL患者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有望成为评估DLBCL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CD163 cd206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原文传递
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与肿瘤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悦 高磊 +2 位作者 李红昌 于宏杰 张勇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74-177,共4页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存在于肿瘤进展的所有阶段,起到促进血管生成、组织侵袭等作用,其中以M2型巨噬细胞居多。CD206是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具有高度特异性,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密不可分。已有研究表明CD206与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存在于肿瘤进展的所有阶段,起到促进血管生成、组织侵袭等作用,其中以M2型巨噬细胞居多。CD206是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具有高度特异性,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密不可分。已有研究表明CD206与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深化对CD206的研究对阐述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形成机制、寻找更具针对性的靶向药物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M2型巨噬细胞 cd206
原文传递
基于筋之血化现象探讨化腐再生法对糖尿病大鼠溃疡Arg-1、CD206、DECTIN-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旭 孙瀚驰 +4 位作者 徐强 姚美竹 包易如 朱朝军 张朝晖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61-2865,共5页
目的基于筋之血化现象探讨Arg-1、CD206、DECTIN-1表达与糖尿病大鼠溃疡的关系,并探索化腐再生法对促愈过程中免疫因子Arg-1、CD206、DECTIN-1的调控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每组6只,... 目的基于筋之血化现象探讨Arg-1、CD206、DECTIN-1表达与糖尿病大鼠溃疡的关系,并探索化腐再生法对促愈过程中免疫因子Arg-1、CD206、DECTIN-1的调控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每组6只,所有组别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造成糖尿病模型,外科方法加冰醋酸50u滴到创面上造成糖尿病大鼠肌腱变性坏死溃疡模型。对照组水凝胶换药,模型组凡士林油纱换药,治疗1组生肌橡皮膏外涂换药,治疗2组菠萝蛋白酶撒布换药,治疗3组生肌橡皮膏外涂联合菠萝蛋白酶撒布换药,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3、7、14、21d眼眶采血,每次1.5ml, ELISA检测血清Arg-1、CD206、DECTIN-1表达,并分别于治疗3、7、14d提取大鼠创周组织,行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AO)分析方法检测不同时期Arg-1、CD206、DECTIN-1的阳性表达。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治疗期间对照组、治疗1、2、3组Arg-1、CD206、DECTIN-1含量均呈先低后高趋势。治疗早中期(治疗3d、7d、14d)时治疗3组Arg-1、CD206、DECTIN-1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期(治疗21d)时,治疗3组Arg-1、CD206、DECTIN-1含量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AO分析结果显示化腐再生法作用于创周组织Arg-1、CD206在治疗7d时,治疗3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作用于创周DECTIN-1在治疗3d和治疗7d时,治疗3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化腐再生法参与筋之血化过程的早中期时抑制Arg-1、CD206、DECTIN-1表达,在创面修复过程中有效在后期调控Arg-1、CD206、DECTIN-1表达,双向调节从而有效促进筋之血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腐再生法 糖尿病溃疡 筋之血化 Arg-1、cd206 DECTIN-1
原文传递
加味四君子汤对小鼠CT26大肠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CD206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欣悦 钟融 +2 位作者 崔洪蛟 赵晓怡 李素云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小鼠CT26大肠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CD20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大肠癌CT26细胞体外培养,建立BALB/C小鼠大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取造模成功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加味四君子汤低...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小鼠CT26大肠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CD20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大肠癌CT26细胞体外培养,建立BALB/C小鼠大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取造模成功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加味四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5只。加味四君子汤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0.035、0.07、0.14 g/g药液,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等体积0.9%NaCl溶液,连续21 d。末次给药后,剥离瘤体,测量移植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瘤体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和CD206的蛋白表达。结果:药物干预21 d后,与模型组相比,加味四君子汤中剂量组小鼠的移植瘤体积显著减小(P<0.05),肿瘤生长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且其抑瘤效果明显优于低、高剂量组(P<0.05)。免疫组化观察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加味四君子汤中剂量组小鼠瘤体组织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和CD206表达显著降低(P<0.01);且中剂量组对CD68和CD206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低、高剂量组(P<0.05,P<0.01)。结论:加味四君子汤能有效抑制小鼠CT26大肠癌移植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和CD206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君子汤 大肠癌 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CD68 cd206 小鼠
原文传递
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CD206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康文 罗刚 《医学信息》 2020年第23期141-143,共3页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CD206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治疗的15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CD206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治疗的15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和安慰剂治疗,研究组予以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用药后3、6、12、24个月血清CD206表达水平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6、12、24个月,研究组CD206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次数为(9.62±4.23)次,与对照组的(9.77±4.28)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CRP、关节肿痛数及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12个月CRP、关节肿痛数及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能降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D206水平及疾病活动指数,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肿瘤坏死因子Α cd206
下载PDF
基于巨噬细胞极化探讨化浊解毒颗粒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16
作者 高芳芳 董琛 +4 位作者 张欢欢 武蕾 郭洁 刘小发 贾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21期2941-2946,2953,共7页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颗粒对急性肺损伤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及化浊解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化浊解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4 g/kg、28 g/kg、56 g/kg的化浊解毒...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颗粒对急性肺损伤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及化浊解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化浊解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4 g/kg、28 g/kg、56 g/kg的化浊解毒颗粒悬液灌胃,泼尼松组给予3 mg/kg醋酸泼尼松稀释液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均1次/d,连续7 d。末次灌胃24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气管滴注脂多糖2 mg/kg法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3 h后取材。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CD86+M1型肺泡巨噬细胞、肺间质巨噬细胞和CD206+M2型肺泡巨噬细胞、肺间质巨噬细胞百分比。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损伤严重,肺泡结构破坏明显,肺泡壁增厚,炎性细胞与红细胞浸润;CD86+M1型肺泡巨噬细胞、肺间质巨噬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均<0.05),CD206+M2型肺泡巨噬细胞、肺间质巨噬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均减轻,CD86+M1型肺泡巨噬细胞、肺间质巨噬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均<0.05),CD206+M2型肺泡巨噬细胞、肺间质巨噬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均<0.05);化浊解毒各组CD86+M1型、CD206+M2型肺泡巨噬细胞、肺间质巨噬细胞百分比变化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化浊解毒颗粒可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减轻大鼠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化浊解毒 巨噬细胞极化 CD86+ cd206+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TAMs及PD-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17
作者 王晓朦 刘阳 祖鹏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3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80例,取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用免疫组...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80例,取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组织中TAMs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CD163、CD206和PD-1的表达情况,分析肿瘤组织中CD163、CD206表达与PD-1的相关性;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CD163、CD206和PD-1的关系;进一步用COX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NSCLC患者肿瘤组织CD163、CD206和PD-1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36.764,P<0.001;χ^(2)=39.353,P<0.001;χ^(2)=32.028,P<0.001)。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TAMs特异性分子标志物CD163、CD206与PD-1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281,P=0.030;r=0.339,P=0.008)。NSCLC肿瘤组织中PD-1、CD163、CD206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大小(χ^(2)=9.643,P=0.002;χ^(2)=3.958,P=0.047;χ^(2)=4.909,P=0.027)、肿瘤分期(χ^(2)=13.500,P<0.001;χ^(2)=13.518,P<0.001;χ^(2)=116.855,P<0.001)有关。COX回归分析显示:CD163、CD206、PD-1高表达、肿瘤分期晚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56,P=0.032;HR=1.910,P=0.038;HR=1.799,P=0.042;HR=1.853,P=0.025)。结论 CD163、CD206、PD-1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高,且与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有关,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NSCLC患者预后评定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CD163 cd206 程序性死亡受体1 预后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白血病相关巨噬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建新 欧阳红梅 +5 位作者 汤一菲 蒋雅先 闻艳 梅芬 甸自金 撒亚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6,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的表达及在CML发病中的作用,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ML慢性期(CML-CP组)30例、加速期(CML-AP组)21例、急变期(CML-BP组)15例、经治疗后缓解患者44例、未缓解...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的表达及在CML发病中的作用,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ML慢性期(CML-CP组)30例、加速期(CML-AP组)21例、急变期(CML-BP组)15例、经治疗后缓解患者44例、未缓解患者7例及30例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骨髓组织中CD68、CD163、CD206的表达变化,比较骨髓巨噬细胞在CML患者不同时期骨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CML各组患者骨髓组织中CD68、CD163、CD206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CML-BP组患者高于CML-AP组,CML-AP组高于CML-CP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组CD68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63、CD206仍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缓解组与CML-BP组相比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CD163和CD206表达明显低于CD68的表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CML-CP组、CML-AP组、CML-BP组、缓解组、未缓解组中CD163与CD68阳性细胞数密切相关(P<0.01),CD68的阳性细胞数略高于CD1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ML疾病的同一时期CD163、CD206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噬细胞在CML患者骨髓中具有较高的浸润密度,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向M2型极化,且在CML不同时期浸润密度不同,与CM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可能是CML患者复发的原因之一。而在骨髓组织中CD163、CD206均可作为识别M2型巨噬细胞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巨噬细胞 CD68 CD163 cd206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TAMs及PD-1表达水平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佳秀 邓林锋 +1 位作者 石建邦 吴健卫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2期4-8,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初次确诊且择期手术的76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初次确诊且择期手术的76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中采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化分析TAMs表型和PD-1表达水平,收集患者临床预后因素,观察1年生存率,分析不同临床预后因素下TAMs表型和PD-1表达水平分布特征,采用COX回归分析患者1年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NSCLC患者癌组织PD-1、CD206阳性表达高于癌旁组织,CD86阳性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PD-1和CD206阳性表达成正相关(P<0.05)。腺癌PD-1阳性表达水平高于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CD86表达水平高于低分化和中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和中分化CD206表达水平低于低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Ⅲ期和Ⅱ期PD-1阳性表达水平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Ⅲ期和Ⅱ期CD86阳性表达水平低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生长患者的CD206表达水平高于非浸润性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例NSCLC患者1年生存率为76.32%;PD-1(β=0.031,RR=1.031,95%CI=1.007~1.056)和CD206(β=0.066,RR=1.068,95%CI=1.013~1.127)是NSCLC患者1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D-1、CD86和CD206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D-1高表达、M2型巨噬细胞的高浸润特性可明显增加患者1年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微环境 程序性死亡受体1 CD86 cd206 表达 预后
下载PDF
IgA肾病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与肾间质纤维化、EMT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慧敏 王弦 +1 位作者 李静 秦蓉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548-554,共7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组织中巨噬细胞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及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E、PAS、PASM、Masson染色评估56例IgA肾病肾穿刺组... 目的探讨IgA肾病组织中巨噬细胞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及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E、PAS、PASM、Masson染色评估56例IgA肾病肾穿刺组织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根据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另设对照组5例,来自正常肾脏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68、CD206及EMT相关蛋白TGF-β1、Vimentin、SMA、E-Cadherin的水平,并收集患者详细临床资料。结果 CD68、CD206蛋白在TIF重度组中的水平高于中度组,在TIF中度组中的水平高于TIF轻度组;CD68阳性巨噬细胞、CD206阳性巨噬细胞计数与TGF-β1、Vimentin及SMA蛋白的水平正相关;与E-Cadherin蛋白的水平呈负相关;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呈正相关。TGF-β1、Vimentin及SMA的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及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正相关;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及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呈负相关。结论巨噬细胞可能参与了IgA肾病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尤其是TGF-β1诱导的肾小管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IGA肾病 EMT CD68 cd20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