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ck of CD44 variant 6 expression in rectal cancer invasive front associates with early recurrence 被引量:9
1
作者 Suvi Tuulia Avoranta Eija Annika Korkeila +2 位作者 Kari Juhani Syrjnen Seppo Olavi Pyrhnen Jari Toivo Tapio Sundstrm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3期4549-4556,共8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D44 variant 6 (CD44v6), a membranous adhesion molecule, in rectal cancer. METHODS: Altogether, 210 rectal cancer samples from 214 patients treated with short-course radioth...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D44 variant 6 (CD44v6), a membranous adhesion molecule, in rectal cancer. METHODS: Altogether, 210 rectal cancer samples from 214 patients treated with short-course radiotherapy (RT, n = 90), long-course (chemo) RT (n = 53) or surgery alone (n = 71) were studi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CD44v6. The extent and intensity of membranous and cytoplasmic CD44v6 staining, and the intratumoral membranous staining pattern, were analyzed.RESULTS: Membranous CD44v6 expression was seen in 84% and cytoplasmic expression in 81% of the cases. In 59% of the tumors with membranous CD44v6 expression, the staining pattern in the invasive front was determined as "front-positive" and in 41% as "front-negative". The latter pattern was associated with narrower circumferential margin (P = 0.01), infiltrative growth pattern (P < 0.001), and shorter disease-free survival in univariate survival analysis (P = 0.022) when compared to the "front-positive" tumors. CONCLUSION: The lack of membranous CD44v6 in the rectal cancer invasive front could be used as a method to identify patients at increased risk for recurrent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直肠癌 变异体 入侵 复发 联营 早期 手术治疗
下载PDF
Correla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9, tissue inhibitor-1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and CD44 variant 6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metastasis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娅苹 赵学群 +1 位作者 SOMMER,K. MOUBAYED,P.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SCD 2003年第4期491-501,共11页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in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The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9 (MMP-2,MMP-9), tissue inhibitor-1 of matrix metalloprote inase(TIMP-1) , cell adh...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in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The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9 (MMP-2,MMP-9), tissue inhibitor-1 of matrix metalloprote inase(TIMP-1) , cell adhesion molecule 44 variant 6 (CD44v6) , HER2/neu and p53 was investigated in 154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by ABC and ImmunoMax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Their clinical relevance and correlation were analysed. The expression of MMP-2, MMP-9, TIMP-1,CD44v6, HER2/neu and p53 was found in cancer cells in 87.01%, 85.71%, 68. 18%, 98.05%,55.19% and 50.65% cases respectively. Linear regress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re wasclose positive relationship ( P < 0.05)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MMP-2 and MMP-9, TIMP-1 and CD44v6,HER2/neu and MMP-9, MMP-2 and p53. Up-regulation of MMP-2 was accompanied by advanced T stage( P < 0.01 ) . There was also a trend of MMP-2 expression being related with tumor metastasis.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HER2/neu was found in patients with tumor recurrence( P < 0.05 ) . The expression of TIMP-1 washigher in laryngeal cancer than that in pharyngeal cancer, and higher in keratinizing and non-keratlnizing SCC than that in basaloid SCC ( P < 0.05 ) .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MMP-2 and MMP-9, HER2/neu andMMP-9, MMP-2 and p53 had a coordinate function in aggression of tumor; that MMP-2 had a more important function than MMP-9 in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and that HER2/neu might serve as a biomarker forpoor prognosis in HNS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脖癌 鳞状细胞癌 癌转移 金属蛋白酶 组织抑制剂 细胞粘附力
下载PDF
血清miR-133a、sCD44v6、胃泌素-17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及与Hp-IgG表达的关系
3
作者 陈群 陈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 探究血清微小RNA-133a(miR-133a)、可溶性CD44变体6(sCD44v6)和胃泌素-17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并研究其与幽门螺杆菌-免疫球蛋白G(Hp-IgG)表达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就诊的... 目的 探究血清微小RNA-133a(miR-133a)、可溶性CD44变体6(sCD44v6)和胃泌素-17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并研究其与幽门螺杆菌-免疫球蛋白G(Hp-IgG)表达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胃癌患者103例(胃癌组)、癌前病变患者112例(癌前病变组)及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名(对照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集各组对象的血清miR-133a、sCD44v6、胃泌素-17水平,并探究其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诊断价值。比较癌前病变组及胃癌组患者Hp-IgG检测结果,并分析胃癌组及癌前病变组Hp-IgG阳性率与血清miR-133a、sCD44v6、胃泌素-1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癌前病变组、胃癌组患者血清miR-133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sCD44v6、胃泌素-17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胃癌组血清miR-133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癌前病变组,sCD44v6、胃泌素-17水平高于癌前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33a相对表达水平、sCD44v6、胃泌素-17水平诊断癌前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21、0.932、0.945(P<0.05)。血清miR-133a相对表达水平、sCD44v6、胃泌素-17水平诊断胃癌的AUC值分别为0.864、0.876、0.845(P<0.05)。胃癌组患者的Hp-IgG阳性率为79.61%,高于癌前病变组(4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患者的Hp-IgG阳性率与血清miR-133a相对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65,P>0.05),与sCD44v6、胃泌素-17水平呈正相关(r=0.404、0.344,P<0.05)。胃癌组患者的Hp-IgG阳性率与血清miR-133a相对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93,P<0.05),与sCD44v6、胃泌素-17水平呈正相关(r=0.765、0.766,P<0.05)。结论 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血清miR-133a的相对表达水平较低,而sCD44v6和胃泌素-17的水平较高,且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用于胃癌和癌前病变的筛查。胃癌患者的Hp-IgG阳性率较高,并且与血清miR-133a呈负相关,与sCD44v6和胃泌素-17呈正相关。在癌前病变患者中,Hp-IgG阳性率与血清miR-133a相对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但与sCD44v6和胃泌素-17的水平呈正相关,应密切关注Hp-IgG在患者中的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33a 可溶性cd44变体6 胃泌素-17 胃癌 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免疫球蛋白G
下载PDF
CD44变异体V_6、V_(7/8)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焰 陈幸华 +1 位作者 罗平 贺光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67-669,共3页
目的 探讨CD44V6、V7/ 8与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D44V6、V7/ 8在 76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结果 在肺癌中CD44V6、V7/ ... 目的 探讨CD44V6、V7/ 8与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D44V6、V7/ 8在 76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结果 在肺癌中CD44V6、V7/ 8表达鳞癌多于腺癌 (P <0 .0 1) ;在正常肺组织中无表达。淋巴结转移病例中CD44V63 3/36 (91% )表达阳性 ,在 2 5例转移淋巴结中 2 4例表达阳性 (96 % )。CD44V6在Ⅲ~Ⅳ期患者表达高于Ⅰ~Ⅱ期患者 (P <0 .0 1)。结论 肺癌组织CD44V6阳性表达对肿癌的组织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变异体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VEGF、CD44v6、MMP-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9
5
作者 洪英财 陈怀生 林少霖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888-891,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发生淋巴结转移与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的粘附因子C4D4的变异体v6(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到我院肿瘤科进行治疗的83例食管癌患者作...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发生淋巴结转移与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的粘附因子C4D4的变异体v6(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到我院肿瘤科进行治疗的83例食管癌患者作为食管癌组,所有患者均经术后HE切片病理检查证实,另选取21例术前诊断为食管癌但术后经组织学检查结果为良性者的食管黏膜标本作为良性组,比较两组患者中VEGF、CD44v6和MMP-2的阳性水平,并对不同表达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进行分析,探讨他们的相关性。结果 VEGF、CD44v6和MMP-2在食管癌组患者病变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11%(64/83)、73.49%(61/83)和59.04%(49/83),而在良性组患者食管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29%(3/21)、23.81%(5/21)和14.29%(3/21),三者在食管癌组患者病变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D44v6和MMP-2在发生了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中的阳性率依次为85.48%(53/62)、82.26%(51/62)和66.13%(41/62),而在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的阳性率依次为52.38%(11/21)、47.62%(10/21)和38.10%(8/21),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病变组织标本中三者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没有发生转移者,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CD44v6和MMP-2在食管癌患者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其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具有一定的关系,其对食管癌患者的早期正确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食管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的粘附因子C4D4的变异体v6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结直肠癌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v6表达的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庆洪 汪宝林 +3 位作者 闻浩 高蓓 张建平 朱泰来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94-495,共2页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CD4 4变异体 6 (CD4 4v6 )表达情况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 31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PBLCD4 4v6含量并与健康组相对照。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PBLCD4 4v6含量较...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CD4 4变异体 6 (CD4 4v6 )表达情况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 31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PBLCD4 4v6含量并与健康组相对照。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PBLCD4 4v6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伴有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PBLCD4 4v6含量明显高于无转移者 (P <0 0 5 )。结论 应用FCM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PBLCD4 4v6含量对结直肠癌转移的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转移的潜在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外周血淋巴细胞 cd44变异体6 流式细胞术 肿瘤转移 放射免疫法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MMP-9CD44v6蛋白表达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宇红 邵建永 +3 位作者 姜文奇 顾康生 黄慧强 管忠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MMP-9、CD44v6蛋白表达与鼻咽癌侵袭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00例存档、石蜡包埋鼻咽癌组织中MMP-9、CD44v6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指标和患者总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MMP-9、CD44v6蛋白表达与鼻咽癌侵袭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00例存档、石蜡包埋鼻咽癌组织中MMP-9、CD44v6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指标和患者总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5.0%(85/100),其中(+)23.0%,(++)53.0%,(+++)9.0%。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63.5%(60/96),其中(+)37.5%,(++)8.3%,(+++)16.7%。MMP-9表达(+++)的鼻咽癌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MMP-9表达(-)、(+)、(++)的患者。CD44v6表达为(-)、(+)、(++)、(+++)的各组鼻咽癌患者之间的总生存率无差异。鼻咽癌组织中MMP-9和CD44v6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及92’分期无关。结论:鼻咽癌组织中MMP-9、CD44v6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颈淋巴结转移无关。MMP-9蛋白表达强阳性提示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MMP-9 cd44V6 预后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奥沙利铂对肺癌裸鼠移植瘤VEGF-C、VEGFR-3、CD44v6和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玉琴 陈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奥沙利铂对肺癌裸鼠移植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CD44变异体蛋白6(CD44v6)和β-链蛋白(β-catenin)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二甲...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奥沙利铂对肺癌裸鼠移植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CD44变异体蛋白6(CD44v6)和β-链蛋白(β-catenin)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奥沙利铂组、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每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奥沙利铂、二甲双胍+奥沙利铂及灭菌蒸馏水等干预,42 d后处死动物,留取肿瘤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C、VEGFR-3、CD44v6和β-caten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二甲双胍组、奥沙利铂组和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8.97%、34.37%和50.27%。与对照组相比,奥沙利铂组、联合用药组VEGF-C、VEGFR-3、CD44v6和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均<0.05);与二甲双胍组、奥沙利铂组比较,联合用药组VEGF-C、VEGFR-3、CD44v6和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均<0.05),VEGF-C、VEGFR-3、CD44v6和β-catenin蛋白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79.281、151.275、171.294、164.149,P均<0.01);VEGF-C、VEGFR-3、CD44v6和β-catenin mRNA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8.897、81.029、64.100、83.892,P均<0.01)。结论奥沙利铂及二甲双胍均可抑制VEGF-C、VEGFR-3、CD44v6和β-catenin的表达,联合应用抑制效果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二甲双胍 奥沙利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cd44v变异体蛋白6 β-
下载PDF
OSCC组织中的Pinx1、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宏 王新娟 +2 位作者 武宝峰 梁仁杰 郭福君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403-406,共4页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Pinx1(PIN2码/TRF1相互作用蛋白X1)、CD44拼接变异体6(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集的68例OSSC组织(OSCC组)、正常口腔黏膜组织34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Pinx1(PIN2码/TRF1相互作用蛋白X1)、CD44拼接变异体6(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集的68例OSSC组织(OSCC组)、正常口腔黏膜组织34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的Pinx1蛋白、CD44v6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在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OSC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OSCC组标本中的CD44v6蛋白、Pinx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18%、61.76与对照组的8.82%、94.1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nx1蛋白阳性表达的低分化患者占比、Ⅲ期+Ⅳ期患者占比、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占比均低于Pinx1蛋白阴性表达的OSCC患者(P<0.05);CD44v6蛋白阳性表达中低分化患者占比、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占比均高于CD44v6蛋白阴性表达的OSCC患者(P<0.05)。结论Pinx1蛋白、CD44v6蛋白在OSCC组织中表达变化显著,并且与肿瘤病理学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Pinx1蛋白 cd44拼接变异体6
下载PDF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CD44v6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季峰 沈华 +2 位作者 卢佩琳 彭克荣 崔峻辉 《浙江医学》 CAS 2003年第8期451-452,460,共3页
目的 探讨CD44v6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浅表性胃炎、34例中重度萎缩性胃炎、34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活检胃粘膜及64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病理组织中CD44v6的表达。 结果 CD44v6表达阳性率在浅表... 目的 探讨CD44v6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浅表性胃炎、34例中重度萎缩性胃炎、34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活检胃粘膜及64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病理组织中CD44v6的表达。 结果 CD44v6表达阳性率在浅表性胃炎、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分别为3.33%(1/30)、14.71% (5/34)、44.12%(15/34)及60.94 % (39/64)。不典型增生及胃癌患者阳性率高于浅表性胃炎与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患者 (均P<0.01) ,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与浅表性胃炎患者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CD44v6表达与胃癌远处转移有关 (P<0.05) ,与淋巴转移、不同性别、肿瘤长径是否大于5cm及发生部位、大体类型、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 结论 胃活检组织CD44v6检测可能有助于胃癌早期诊断和推测远处转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前病变组织 cd44V6 表达 免疫组化
下载PDF
OPN和CD44V6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安慧敏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CD44拼接变异体6(CD44v6)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结直肠癌标本、60例结直肠腺瘤标本中OPN和CD44v6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CD44拼接变异体6(CD44v6)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结直肠癌标本、60例结直肠腺瘤标本中OPN和CD44v6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腺瘤、正常组织OP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9%、66.7%、2.8%,CD44v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0%、56.7%、2.8%,各组OPN和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状态、有无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CD44v6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OPN与CD44v6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517,P<0.05)。结论 OPN、CD44v6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瘤-癌的转化及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力等密切相关,通过检测两者水平可对结直肠癌的早期预防、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腺瘤 骨桥蛋白 cd44拼接变异体6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OPN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广珍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CD44拼接变异体6(CD44v6)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8例食管癌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OPN和CD44v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CD44拼接变异体6(CD44v6)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8例食管癌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OPN和CD44v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OP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1%和6.9%,CD44v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4%和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有关(P〈0.05),与肿瘤组织分化状态无关(P≥0.05)。OPN与CD44v6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571,P〈0.01)。结论OPN和CD44v6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骨桥蛋白 cd44拼接变异体6
原文传递
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mCD44v6的构建和鉴定
13
作者 许铁峰 夏立平 +2 位作者 陈兴 阎瑾琦 于继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构建含人/鼠嵌合粘附分子CD44拼接变异体6(chimeric human and mouse CD44 splice variant 6,h/mCD44v6)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mCD44v6,并进行表达。方法通过PCR扩增h/mCD44v6的全基因cDNA,将扩增的cDNA克隆至PGM-Teasy,... 目的构建含人/鼠嵌合粘附分子CD44拼接变异体6(chimeric human and mouse CD44 splice variant 6,h/mCD44v6)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mCD44v6,并进行表达。方法通过PCR扩增h/mCD44v6的全基因cDNA,将扩增的cDNA克隆至PGM-Teasy,测序后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mCD44v6,经限制内切酶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B16细胞,通过RT-PCR扩增出B16/pcDNA3.1(+)-h/mCD44v6细胞株中h/mCD44v6全段基因cDNA。结果经4轮PCR,成功扩增出h/mCD44v6的cD-NA全长基因,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mCD44v6,通过RT-PCR方法证实该质粒能在B16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建立了稳定的细胞株B16/pcDNA3.1(+)-h/mCD44v6。结论成功克隆和构建了h/mCD44v6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mCD44v6,为进一步研究h/mCD44v6的新功能和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分子cd44拼接变异体6 质粒 真核表达 细胞株 基因 克隆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4v6含量和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的研究(英文)
14
作者 王道荣 陈国玉 +3 位作者 刘训良 苗毅 夏建国 武正炎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3年第3期129-137,共9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CD44v6)含量/CD44v6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定量ELISA方法检测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sCD44v6含量,并以(S-P)免疫组化法测定相应组织中CD44v6蛋...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CD44v6)含量/CD44v6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定量ELISA方法检测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sCD44v6含量,并以(S-P)免疫组化法测定相应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70例胃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含量(2.15±0.78 ng/ml)明显高于16例正常对照组(1.18±0.43 ng/ml),14树根治性手术后血清中sCD44v6含量(1.21±0.39 ng/ml)比术前(2.67±0.83 ng/ml)明显下降(P<0.01),而6例非根治性手术后(3.29±0.41ng/ml)比术前(3.61+0.49 ng/ml)下降不明显(P>0.05)。而胃癌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在肠型和弥漫型中有显著差异,不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也有显著差异。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清中sCD44v6含量及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的变化与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有关,sCD44v6含量升高可作为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尤其是早期转移)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可溶性cd44V6 scd44v6蛋白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CD44V6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祝华珺 鲁大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08-209,共2页
肿瘤细胞的迁移是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肿瘤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参与肿瘤细胞间及肿瘤细胞与基质的黏附过程,对肿瘤的侵袭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cd44V6蛋白 口腔鳞状细胞癌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CD44v6和M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16
作者 李莉 陈芳 +2 位作者 马彩玲 李娜 卢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4期4719-4722,共4页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拼构变异体6(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异位内膜组织标本、40例在位内膜组织标本及4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4v6和MMP-...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拼构变异体6(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异位内膜组织标本、40例在位内膜组织标本及4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4v6和MMP-2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CD44v6在异位内膜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且对照组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中分泌期的表达明显高于同组增生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在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2在各组增生期和分泌期表达不规律。异位内膜组中,CD44v6和MMP-2在Ⅲ-Ⅳ期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Ms组织中CD44v6和MMP-2之间呈现正相关性(r=0.724,P<0.05);EMs不同分期组织中CD44v6和MMP-2之间亦呈现正相关性(r=0.623,P<0.05)。结论:CD44v6和MMP-2在EMs异位内膜中高表达,且有正协同作用,二者可能与EMs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MMP-2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位内膜 异位内膜 相关性
原文传递
CD44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师建明 柳璐 +1 位作者 刘健峰 吕新全 《医药论坛杂志》 2013年第5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CD44拼接变异体6(CD44 splice variant 6,CD44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口腔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并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分析CD44v6的表达情况,探讨CD44v... 目的观察CD44拼接变异体6(CD44 splice variant 6,CD44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口腔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并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分析CD44v6的表达情况,探讨CD44v6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68.00%,显著高于正常粘膜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20.00%);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对邻近组织的浸润深浅程度和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和肿瘤的原发部位无关。结论 CD44v6的表达上调可能在口腔鳞癌的浸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cd44拼接变异体6 免疫组织化学 浸润
原文传递
CD_(44)v6、MMP-2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晓丽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1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及粘附分子CD44拼构变异体6(CD44splice variant 6,CD44v6)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7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及同期正常增生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及粘附分子CD44拼构变异体6(CD44splice variant 6,CD44v6)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7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及同期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7例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4v6、MMP-2的表达。结果 CD44v6在EC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P<0.05);CD44v6与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随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增高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P<0.05);MMP-2仅与肌层有无浸润有关(P<0.05)。CD44v6和MMP-2在E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s=0.268,P<0.05)。结论 EC中CD44v6及MMP-2高表达的患者更易发生浸润、转移,且二者有正协同作用。联合检测CD44v6、MMP-2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预测转移和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2 cd44拼构变异体6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琴 吴海波 +2 位作者 张艳琴 王宁 王文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2期6322-6325,共4页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拼构变异体6(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例异位内膜组织标本、20例在位内膜组织标本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用病理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2...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拼构变异体6(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例异位内膜组织标本、20例在位内膜组织标本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用病理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2和CD44v6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CD44v6在异位内膜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且对照组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中分泌期的表达明显高于同组增生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在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2在各组增生期和分泌期表达不规律。异位内膜组中,CD44v6和MMP-2在Ⅲ-Ⅳ期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Ms组织中MMP-2和CD44v6之间呈现正相关性(r=0.724,P<0.05);EMs不同分期组织中MMP-2和CD44v6之间亦呈现正相关性(r=0.623,P<0.05)。结论:MMP-2和CD44v6在EMs异位内膜中高表达,且有正协同作用,二者可能与EMs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MMP-2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位内膜 异位内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