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及CD64指数与PCT水平检测分析
1
作者 訾瑞峰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及CD64指数与降钙素原(PC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78例白内障患者,将39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列为感染组,并将同期39例白内障术后无感染患者选为对照...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及CD64指数与降钙素原(PC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78例白内障患者,将39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列为感染组,并将同期39例白内障术后无感染患者选为对照组。对感染组患者进行病原菌取样和菌株培养、鉴定,以此分析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对所有患者进行CD64指数与PCT水平检验。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64指数与PCT指标,预测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效能。结果 感染组患者的玻璃体样本的阳性检出率(38.46%)高于房水样本检出率(20.51%),送检样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3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9株(82.61%),革兰氏阴性菌4株(17.39%),检出率最高的菌种为表皮葡萄球菌(56.52%),其次为头状葡萄球菌(13.04%);感染组CD64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CT水平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指数与PCT及联合指标预测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2、0.866、0.951。其中CD64指数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2%、73.3%;PCT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2%、89.7%;两项指标联合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2.2%、91.1%。结论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主要分布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为表皮葡萄球菌占比最多,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CD64指数与PCT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CD64指数与PCT预测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效能中等,两项联合指标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感染性眼内炎 病原菌 cd64指数 降钙素原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李娟 石青峰 +7 位作者 李春亮 银娜秋 杨益锋 黄超宇 张雪琳 蒋文钦 黄嘉锦 贺际芸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在桂林市人民医院生产过程中吸入胎粪或羊水的10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吸入性肺炎85例(感染组)和未发生吸入性肺...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在桂林市人民医院生产过程中吸入胎粪或羊水的10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吸入性肺炎85例(感染组)和未发生吸入性肺炎2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计算nCD64指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CD64指数、WBC、N%、hs-CRP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诊断的效能。结果感染组nCD64指数、WBC、N%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CD64指数单独诊断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95%CI:0.802~0.96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2%、75.0%;N%诊断的AUC为0.672(95%CI:0.537~0.80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5%、60.0%;WBC诊断的AUC为0.650(95%CI:0.516~0.78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7.6%、75.0%。结论nCD64指数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感染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白细胞计数 超敏C反应蛋白 诊断
下载PDF
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D64指数及Toll样受体水平变化及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宇 陈绚 韦维 《微循环学杂志》 2023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D64指数及Toll样受体(TLR)水平在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变化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8-07-2020-02本院接收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105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32)和非...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D64指数及Toll样受体(TLR)水平在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变化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8-07-2020-02本院接收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105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32)和非感染组(n=73)。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EUT%、CD18、CD11b、CD64指数及TLR4水平,并比较上述指标与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NEUT%及CD18、CD11b平均荧光强度、CD64指数及TLR4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TNF-α水平、NEUT%、CD64指数及TLR4水平均为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RP、TNF-α水平、NEUT%、CD64指数及TLR4水平在评估患者预后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AUC>0.700,P<0.05)。结论:重症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NEUT%、CD64指数及TLR4均呈高水平表达,或可用于患者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梗死 肺部感染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 cd64指数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CD64指数联合PCT指导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生素使用对住院费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廖静贤 申潇竹 +5 位作者 田昌荣 赵晓斐 龚晨 汪玲玲 胡广云 苗磊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28,133,共4页
目的探讨CD64指数联合降钙素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生素使用疗程的指导作用以及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00例(年龄≥60周岁),随机... 目的探讨CD64指数联合降钙素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生素使用疗程的指导作用以及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00例(年龄≥60周岁),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在入院24小时内以及之后每3天监测CD64指数和PCT水平,以CD64指数<1.19并且PCT<0.25μg/L或从峰值下降≥80%作为停用抗生素指征。对照组则由主治医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高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等决定抗生素的停用。随访28天,根据不同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住院总费用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症肺炎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住院总费用与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抗生素费用呈正相关(P<0.05),r_(s)分别为0.773、0.773和0.846。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联合降钙素原可用于指导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生素使用的疗程,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4指数 降钙素原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抗生素 住院费用
下载PDF
CD64指数PCT和CD4^(+)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预测模型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魏国峰 张泓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976-981,共6页
目的 探讨多指标联合预测模型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患者早期继发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248例HTG-A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早期是否... 目的 探讨多指标联合预测模型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患者早期继发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248例HTG-A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早期是否继发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并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感染指标等。应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TG-AP患者早期继发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多指标联合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结果 248例HTG-AP患者分为感染组70例,非感染组178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感染相关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CD4^(+)T淋巴细胞亚群、PCT、CD64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指数、PCT、CD4^(+)T淋巴细胞亚群为HTG-AP早期继发感染的独立预测因子。三者联合预测模型(AUC为0.865)对HTG-AP早期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优于单个指标,敏感度(78.5%)和特异度(87.7%)均较高,阳性预测值71.83%,阴性预测值91.08%。校准后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临床实际观察结果一致性较高;通过Bootstrap内部验证,联合预测模型校准后的AUC值为0.865,其预测效能曲线与临床实际发生的曲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DCA分析显示阈概率为12%~88%时,可预测HTG-AP早期继发感染。结论 基于CD64指数、PCT、CD4^(+)T淋巴细胞亚群建立的多指标联合预测模型可早期诊断HTG-AP继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 感染 诊断预测模型 cd64指数 cd4^(+)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老年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廖静贤 申潇竹 苗磊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目的 了解老年科住院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医院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及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老年科住院患者发生CRPA医院感染病例48例为CRPA组,1∶... 目的 了解老年科住院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医院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及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老年科住院患者发生CRPA医院感染病例48例为CRPA组,1∶1配对选取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病例48例为CSPA组。比较两组间的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时长和置管比例、住院时间等临床数据异同;Logistic回归分析CRPA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随访28天,根据不同临床转归将前述96例病例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间药物暴露时长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等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计算CD64指数预测不良预后的效能,并比较两组间28天存活率差异。结果 CRPA组与CSPA组在碳青霉烯类暴露≥7天和留置胃管比例,住院时间均值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时间,碳青霉烯类暴露≥7天,留置胃管是CRPA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预测不良预后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2(95%CI:0.830~0.993,P<0.001);根据CD64指数是否大于6.44分为2组,K-M曲线分析,两组28天存活率有统计学差异(96.10%vs 15.00%,χ^(2)=85.22,P<0.001)。结论 前期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是老年科住院患者CRPA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可用于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老年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预后
下载PDF
外周血CD64指数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方悦之 孙幸 倪军 《安徽医学》 2023年第6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D64指数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苏北人民医院收入院的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的46例恶性血液病无细菌感染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外周血CD64指数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苏北人民医院收入院的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的46例恶性血液病无细菌感染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D64指数和CRP水平;以细菌培养诊断细菌感染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CD64指数、CRP及两者联合检测诊断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CD64指数及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指数联合CRP水平检测诊断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灵敏度(88.00%)及阴性预测值(86.96%)均高于传统的CRP检测(72.00%、7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诊断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低于CD64指数,而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均高于CD64指数,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64指数联合CRP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其优于传统的CRP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cd64指数 C反应蛋白 恶性血液病 细菌感染
下载PDF
人中性粒细胞分化抗原CD64指数在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余艳艳 谭云洪 +4 位作者 李文彬 陈振华 陈红梅 陈佳 庞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分化抗原CD64(nCD64)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至2020年在湖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部分肺结核患者和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外周血并通过流式细...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分化抗原CD64(nCD64)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至2020年在湖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部分肺结核患者和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外周血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nCD64检测,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以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为对照,评价其临床诊断参考价值。结果共纳入141例结核病患者、85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包括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52例和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33例)以及76例健康对照组(包括结核潜伏感染者22例和非结核潜伏感染的健康人群54例)。结核病患者的nCD64指数为2.03(0.71,5.58),均显著高于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1.48(1.14,2.56)](t=3.06,P<0.01)、结核潜伏感染者[0.57(0.25,0.71)](t=4.312,P<0.01)和健康人群[0.58(0.33,0.79)](t=4.32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CD64指数用于结核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0.9%、72.4%、84.4%、67.1%和77.9%,同IGRA结果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appa值为0.657,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nCD64指数在检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作为一个诊断标志物,在诊断结核病和鉴别结核潜伏感染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中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诊断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细菌感染诊断中血清SAA、外周血CD64指数检测价值
9
作者 李秋琼 薛静 +2 位作者 肖美芳 张小庄 林樟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0期2211-2214,共4页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细菌感染诊断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外周血CD64指数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入院的80例患感染性病症的学龄前患儿,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n=40)...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细菌感染诊断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外周血CD64指数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入院的80例患感染性病症的学龄前患儿,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n=40)与病毒感染组(n=40);同时将同一时期入院进行体检的40名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儿童血清SAA水平、外周血CD64指数及阳性率,同时比较细菌感染组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前后的血清SAA水平、外周血CD64指数,并比较血清SAA水平和CD64指数对细菌感染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SAA水平、外周血CD64指数分别为(308.07±49.85)mg/L、17.32±3.61,病毒感染组血清SAA水平、外周血CD64指数分别为(84.96±15.78)mg/L、3.36±0.77,对照组SAA水平、外周血CD64指数分别为(3.99±1.08)mg/L、3.24±0.74;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SAA水平、外周血CD64指数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SA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SAA、CD64指数阳性率分别为95.00%、85.00%,病毒感染组血清SAA、CD64指数阳性率分别为70.00%、12.50%,对照组血清SAA、CD64指数阳性率分别为10.00%、5.00%;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SAA、CD64指数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SA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治疗后血清SAA水平、外周血CD64指数分别为(6.91±1.79)mg/L、3.48±1.23,均明显低于治疗前[(323.92±48.63)mg/L、17.49±5.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64指数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均明显高于血清SA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AA与外周血CD64指数检测有助于学龄前儿童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且外周血CD64指数的诊断阳性预测值、特异度较血清SAA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外周血cd64指数
下载PDF
Th1/Th2细胞因子及nCD64指数在肺癌早期感染监测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张忠源 池细俤 +2 位作者 叶桂云 范仁亮 张少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3期4-7,11,共5页
目的评估Th1/Th2细胞因子及中性粒细胞CD64(neutrophil CD64,nCD64)指数在肺癌早期感染监测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员80人作... 目的评估Th1/Th2细胞因子及中性粒细胞CD64(neutrophil CD64,nCD64)指数在肺癌早期感染监测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员80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肺癌组又分为肺癌感染组(n=80)和肺癌非感染组(n=80)。肺癌感染组采用经验性抗感染药物及化学药物治疗,肺癌非感染组只采用化学药物治疗。在治疗第0、7、14、21天后检测各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6、IL-10、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D64水平,并计算nCD64指数值。结果肺癌感染组中,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最高,占总数的67.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治疗后第0、7天时,肺癌非感染组的IL-2、TNF-α、IFN-γ均显著降低(P<0.05),IL-4、IL-6、IL-10、n CD64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第14天时,肺癌非感染组的IL-2、TNF-α、IFN-γ均显著降低,IL-6、IL-10、n CD64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第21天时,肺癌非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癌非感染组比较,在治疗后第0、7、14天时,肺癌感染组IL-2和IFN-γ均显著降低(P<0.05),IL-4、IL-6、IL-10、n CD64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第21天时,肺癌非感染组与肺癌感染组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CD64指数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2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75~0.975;IL-6的AUC为0.889,95%CI:0.835~0.943。nCD64指数和IL-6的截断值分别为5.25pg/ml、11.45pg/ml,敏感度分别为95.6%、92.3%,特异性分别为83.7%、78.9%,诊断效能较好。结论n CD64、IL-6可作为肺癌患者早期感染指标,且nCD64指数的预测效能优于IL-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患者 早期感染 白细胞介素-6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下载PDF
CD64指数联合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对高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
11
作者 苗磊 申潇竹 +1 位作者 刘璐 廖静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4期1990-1995,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联合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对高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重症肺炎患者145例,年龄≥80周岁。床旁心脏彩超获得...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联合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对高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重症肺炎患者145例,年龄≥80周岁。床旁心脏彩超获得TAPSE,入院24 h内行CD64指数检测,根据28 d短期随访结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慢性肺疾病比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e-GFR)、CD64指数、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肌钙蛋白T(cTnT)、乳酸(Lac)、TAPSE、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80岁以上高龄重症肺炎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D64指数及TAPSE预测28 d短期预后的能力,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CD64指数、TAPSE对死亡风险预测。结果145例重症肺炎患者中死亡41例,生存104例,病死率为28.28%。死亡组的CD64指数、IL-6、PCT、cTnT、Lac均显著高于生存组,TAPSE、LVEF均显著低于生存组(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肺疾病、CD64指数及TAPSE是高龄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TAPSE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7(95%CI 0.662~0.851),截点值为2.025,灵敏度80.50%,特异度62.50%;CD64指数预测预后的AUC为0.846(95%CI 0.772~0.919),截点值为4.13,灵敏度82.90%,特异度83.70%;TAPSE+CD64联合检测时,AUC为0.899(95%CI 0.840~0.958),灵敏度90.20%,特异度79.80%。根据CD64指数是否大于截点值4.13分为两组,K-M曲线分析:两组28 d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17%(82/93)比42.31%(22/52),χ^(2)=37.737,P<0.001];根据TAPSE是否大于截点2.025分为两组,K-M曲线分析:两组28 d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67%(64/73)比55.56%(40/72),χ^(2)=18.722,P<0.001]。结论对于高龄重症肺炎患者,CD64指数联合TAPSE可用于预后评估,指导重症肺炎患者的分类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人 重症肺炎 cd64指数 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 预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炎症及免疫方向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李艳 董树安 +1 位作者 张圆 余剑波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7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统计2020年1月-2021年1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老年128例患者。分成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N-SCAP)组和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组。记录患者nCD64指数... 目的:观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统计2020年1月-2021年1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老年128例患者。分成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N-SCAP)组和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组。记录患者nCD64指数、PCT、CRP、WBC、NEUT绝对值、CD4^(+)、CD8^(+)、CD4^(+)/CD8^(+)、B淋巴细胞数,CURB-65评分。结果:SCAP组nCD64指数、CRP、PCT、WBC、NEUT绝对值及CURB-65评分均高于N-SCAP患者。死亡组的nCD64指数、CRP、PCT和CURB-65评分高于存活组。nCD64指数预测28天死亡率的AUC显著高于CRP、PCT、WBC和NEUT绝对值。免疫方面nCD64指数与CD4^(+)、CD4^(+)/CD8^(+)、B淋巴细胞数呈负相关。在预测死亡风险上nCD64指数AUC最高。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感染及免疫的早期诊断、风险分层和预后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2
13
作者 万岁桂 郑程程 +4 位作者 韩旭 赵弘 孙雪静 苏力 夏长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7-800,共4页
本研究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nCD64 ID)在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入选的232例血液病患者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nCD64 ID、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共4个炎性指标检测结... 本研究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nCD64 ID)在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入选的232例血液病患者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nCD64 ID、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共4个炎性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临床感染组nCD64 ID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组(P均<0.0001),血培养阳性感染组nCD64 ID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感染组(P<0.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CD64 ID、ESR、CRP、Fib 4个炎性指标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96,21.5 mm/h,8.56 mg/dl及4.42mg/dl,敏感性分别为0.928、0.725、0.754及0.594,特异性分别为0.933、0.625、0.837及0.77。结论:nCD64 ID与ESR、CRP、Fib 3个炎性指标相比在诊断血液病细菌感染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血液病常规的细菌感染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cd64指数 细菌感染 流式细胞术 血液病
下载PDF
腹水CD64指数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光亮 王娜 +6 位作者 陈春波 陶鹏 张大志 周智 胡鹏 孙航 刘杞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863-3866,共4页
目的检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腹水CD64指数,探讨其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失代偿期肝硬化伴腹水患者分为非SBP组、SBP疑诊组和SBP确诊组,并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组(非SPB组、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组);依据腹痛及外周血中... 目的检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腹水CD64指数,探讨其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失代偿期肝硬化伴腹水患者分为非SBP组、SBP疑诊组和SBP确诊组,并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组(非SPB组、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组);依据腹痛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将SBP疑诊组进一步分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腹水CD64指数;并比较抗菌药物治疗后腹水CD64指数的差异。分析腹水CD64指数、腹水WBC计数及降钙素原诊断SBP的效能。结果腹水CD64指数在SBP确诊组(179.39±65.56)及SBP疑诊组(115.49±58.42)高于非SBP组(26.88±2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BP疑诊伴腹痛组与无痛组腹水CD64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疑诊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组较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组腹水CD64指数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无效组的CD64指数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P<0.01)。腹水CD64指数曲线下面积大于降钙素原及腹水WBC计数,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论腹水CD64指数检测快捷,影响因素少,可为临床上诊断SBP提供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流式细胞术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cd64指数
下载PDF
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鉴别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15
作者 问亚锋 金恂 +2 位作者 金宝生 张晓芹 顾宗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183-1184,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82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D64指数采用EPICS-XL型流式细胞仪检测,PCT...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82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D64指数采用EPICS-XL型流式细胞仪检测,PCT、IL-6及TNF-α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微生物培养检测采用MicroScan AS-4微生物分析仪。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上述4项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PCT、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指数、PCT、IL-6、TNF-α单独检测及其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1、0.864、80.824、0.907及0.969,上述4项指标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率分别为86.8%、80.7%、74.6%及83.3%,4项指标联合应用在细菌感染中诊断率为93.0%。细菌感染患者血清CD64指数分别与PCT、IL-6、TNF-α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D64指数、PCT、IL-6及TNF-α联合检测对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cd64指数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的变化 被引量:30
16
作者 冯萍 虞培娟 朱雪明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感染程度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的表达水平,评价CD64对诊断细菌感染的实用价值。方法将110名研究对象分为4组,即败血症组、局部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浊度法和血液分析仪分别检测各... 目的观察不同感染程度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的表达水平,评价CD64对诊断细菌感染的实用价值。方法将110名研究对象分为4组,即败血症组、局部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浊度法和血液分析仪分别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CD64指数的表达水平、C反应蛋白(CRP)含量、白细胞(WBC)数量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Neu%)。结果败血症组CD64指数(5.12±2.10)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1),局部感染组(2.51±1.64)与病毒感染组(1.35±0.39)、正常对照组(1.00±0.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败血症组+局部感染组)CD64与CRP、WBC、Neu%呈正相关(r=0.81、0.46、0.43,P均<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当CD64指数临界值取1.34时,敏感性为89.7%,特异性为79.8%。结论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可以作为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特别是对败血症的诊断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4指数 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测定在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17
作者 孙丽 楼燕茹 牧启田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测定在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断和判断抗感染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对细菌性肺炎患者30例(其中29例经抗菌药物治疗后X线摄片和临床症状显示好转,为治疗后组)、支原体肺炎患者22例以及健康对照组30名用流式细胞仪进行...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测定在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断和判断抗感染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对细菌性肺炎患者30例(其中29例经抗菌药物治疗后X线摄片和临床症状显示好转,为治疗后组)、支原体肺炎患者22例以及健康对照组30名用流式细胞仪进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测定,并行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测定。结果细菌性肺炎组CD64指数和CRP与健康对照组和支原体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指数与CRP呈正相关(r=0.728,P=0.001)。CD64指数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91%,CRP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78%。结论CD64指数测定有助于肺部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对抗感染疗效的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4指数 肺部感染 C反应蛋白 肺炎支原体
下载PDF
CD64指数在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茜 王志学 +1 位作者 闫欣欣 曹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CD64指数在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烧伤脓毒症住院患者32例,按结局分为死亡组(18例)和生存组(14例)。患者入院后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CD64指数;采用比浊仪测定CRP;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 目的探讨CD64指数在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烧伤脓毒症住院患者32例,按结局分为死亡组(18例)和生存组(14例)。患者入院后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CD64指数;采用比浊仪测定CRP;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N)。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持续检测上述各指标。用ROC曲线分析患者年龄和入院第28天CD64指数对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效果及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两组患者确诊脓毒症时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生存组患者入院后第1、7、14天CD64指数上升,在第14天达到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而死亡组患者CD64指数从第1天~第35天逐渐上升。在第28天和第35天两组CD64指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年龄对烧伤脓毒症预后判断的最佳界值为33.5岁,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33和0.778。入院第28天CD64指数对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的最佳界值为0.38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33和0.889。结论 CD64指数能及时评估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病情与预后情况,对尽早实施临床干预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特重度烧伤 cd64指数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CD64指数及其在诊断细菌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闫佩毅 张骥 +1 位作者 邹玉涵 金姝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514-519,共6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临床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64指数的方法,并探讨其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FCM检测42名健康对照者、41例细菌感染患者及50例非感染患者外周血多型核白细胞(PMN)表面CD64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并计算CD64指数,... 目的建立适用于临床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64指数的方法,并探讨其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FCM检测42名健康对照者、41例细菌感染患者及50例非感染患者外周血多型核白细胞(PMN)表面CD64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并计算CD64指数,同时对比各组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绘制各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评价CD64指数用于诊断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CD64指数[3.69(2.69~5.2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79(0.40~1.31),P<0.01]和非感染组[0.52(0.40~0.93),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各指标曲线下面积CD64指数(0.964)>CRP(0.931)>Neu%(0.815)>WBC计数(0.678),CD64指数选取最佳阈值为1.84时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8%和95.7%。结论 FCM检测的CD64指数可用作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与传统指标相比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4指数 细菌感染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CD64指数、NLR及CRP/ALB比值对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杜新辉 李刚 周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1-794,共4页
目的探讨CD64指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比值对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研究。方法选取开放性骨折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分泌物和穿刺液培养等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感... 目的探讨CD64指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比值对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研究。方法选取开放性骨折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分泌物和穿刺液培养等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于术后1、3、5、7 d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检测CD64指数、NLR及CRP/Alb比值水平变化,评价3种指标在开放性骨折术后早期感染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纳入的108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经血培养、分泌物和穿刺液培养等病原学检查确诊,术后早期出现细菌感染46例,发生率为42.59%。术后3、5、7 d细菌感染组CD64指数、NLR及CRP/ALB比值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当CD64指数对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NLR、CRP/ALB比值单独诊断效率;当三者联合进行预测时,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明显提高。结论CD64指数、NLR及CRP/ALB比值测定均有助于开放性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其中CD64指数的诊断效果优于单纯使用NLR及CRP/ALB比值,而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术后早期感染 cd64指数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