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过程中“伏邪”的生物学基础
1
作者 袁亚利 李军祥 +4 位作者 谢春娥 王木源 张文基 邢韵淇 毛堂友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从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CD4^(+)TRM)细胞入手,综述其生理病理特点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中的作用,探讨UC复发过程中“伏邪”的生物学基础,为中医药抗UC复发提供新策略。CD4^(+)TRM细胞在U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核心作用,参与了UC... 从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CD4^(+)TRM)细胞入手,综述其生理病理特点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中的作用,探讨UC复发过程中“伏邪”的生物学基础,为中医药抗UC复发提供新策略。CD4^(+)TRM细胞在U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核心作用,参与了UC肠道炎症的反复发作。伏邪是感邪后藏伏于体内不立即发病的邪气,或湿热瘀血等邪气并未随疾病治愈根除而是潜伏于内的病邪,是UC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主要病因。伏邪的致病特点与CD4^(+)TRM细胞免疫记忆、感而引动、待机而发的特性暗相契合,因此CD4^(+)TRM细胞可能是UC“伏邪”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 伏邪 生物学基础 复发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驻留CD8^+T细胞的浸润程度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琰 卢慧敏 +2 位作者 陈陆俊 卢斌峰 蒋敬庭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51-256,共6页
目的研究组织驻留CD8^+T细胞(CD103^+CD8^+T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浸润程度及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浸润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9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D8^+T细胞及CD103^+... 目的研究组织驻留CD8^+T细胞(CD103^+CD8^+T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浸润程度及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浸润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9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D8^+T细胞及CD103^+CD8^+T细胞的浸润分布特征及程度,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8^+T细胞、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及CD103^+CD8^+T细胞占CD8^+T细胞比率的差异,χ~2检验分析胃癌组织中CD8^+T细胞、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及CD103^+CD8^+T细胞占CD8^+T细胞比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CD8^+T细胞、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及CD103^+CD8^+T细胞占CD8^+T细胞比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拟合Cox模型评价不同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胃癌患者中CD103^+CD8^+T细胞高度浸润的比率(69.09%,38/55)显著低于Ⅰ~Ⅱ期胃癌患者(91.43%,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P=0.013)。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与患者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rier生存分析显示,CD103^+CD8^+T细胞高度浸润的患者总生存期较CD103^+CD8^+T细胞低度浸润的患者显著延长(HR=2.187,95%CI:1.062~4.500,P=0.033 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肿瘤直径(HR=2.031,95%CI:1.163~3.546,P=0.013)和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HR=0.516,95%CI:0.285~0.934,P=0.029)均可作为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D103^+CD8^+T细胞在胃癌组织中与良好预后有关,提示其在抑制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d103^+cd8^+t细胞 组织芯片 预后
下载PDF
雌性和雄性非肥胖糖尿病小鼠中CD8^(+)T细胞分化亚群差异研究
3
作者 杨数数 刘东 +2 位作者 黎婕 张梦军 王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7-848,共12页
目的以雌性和雄性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以及健康对照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ICR)小鼠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初始、效应、记忆、耗竭以及调节性CD8^(+)T细胞分化亚群差异,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 目的以雌性和雄性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以及健康对照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ICR)小鼠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初始、效应、记忆、耗竭以及调节性CD8^(+)T细胞分化亚群差异,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背景下的性别因素对CD8^(+)T细胞分化命运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雌雄NOD小鼠脾脏、胰腺引流淋巴结(pancreatic draining lymph nodes,pLN)、胰腺浸润淋巴细胞(pancreas-infiltrating lymphocytes,PIL)、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s,T_(N))、中枢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_(CM))、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s,T_(EFF))、效应前体样T细胞(effector precursor T cells,T_(EP))、耗竭T细胞(exhausted T cells,T_(EX))、耗竭前体T细胞(precursor exhausted T cells,T_(PEX))以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等CD8^(+)T细胞分化亚群的频率和表型差异。结果与雄性NOD小鼠比较,雌性NOD小鼠pLN及PIL中IFN-γ^(+)、CD107a^(+)和CCL5^(+)CD8^(+)T_(EFF)频率显著升高(P<0.01,P<0.05,P<0.05),同时脾脏中CD8^(+)T_(N)、CD8^(+)T_(CM)、CD8^(+)T_(EX)、CD8^(+)T_(PEX)和CD122^(+)CD8^(+)Tregs亚群的频率均显著降低(P<0.01,P<0.01,P<0.01,P<0.01,P<0.001);而雌性和雄性ICR小鼠体内除CD122^(+)CD8^(+)Tregs差异变化与NOD小鼠一致(P<0.05),其余上述各CD8^(+)T细胞分化亚群无显著差异。结论雄激素可能通过抑制记忆T细胞向效应T细胞分化,同时促进效应T细胞功能耗竭,导致雌雄发病率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cd8^(+)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耗竭t细胞 初始t细胞 记忆t细胞
原文传递
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B1对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陆军勤 顾光学 +1 位作者 于洪威 周剑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217-2221,I0008,共6页
目的研究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B1(CD161)对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外周血CD8^(+)T细胞及其亚群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23年5―8月,整合基因组学数据库(GEO)不同数据集中对照组及RA组病人的外周血单细胞数据、Bulk转录组测序数据及临床相关数... 目的研究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B1(CD161)对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外周血CD8^(+)T细胞及其亚群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23年5―8月,整合基因组学数据库(GEO)不同数据集中对照组及RA组病人的外周血单细胞数据、Bulk转录组测序数据及临床相关数据,观察CD161在对照组及RA组中的表达差异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指出CD161与RA病人临床炎症指标及治疗反应预后的相关性。运用单细胞无监督聚类、细胞注释方法观察CD161主要表达的细胞亚群及不同细胞亚群在对照组及RA组中的变化趋势。利用单细胞生物学评分功能计算不同亚群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评分,结合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探索RA病人CD8^(+)T细胞及其亚群关键生物学功能与CD161基因表达的潜在关系。结果在人体外周全血中,与对照组相比,RA组中CD161高表达(8.779±0.657)(P<0.05),且CD161的表达与RA病人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r=−0.21)及血沉(ESR,r=−0.25)呈负相关(P<0.05)。CD161主要表达于NK细胞1.35±0.87、CD4^(+)T细胞0.62±0.82及CD8^(+)T细胞0.85±1.01,但在CD8^(+)T细胞中表达异质性最显著(标准差1.01大于平均数0.85),且CD161在CD8^(+)记忆T细胞中表达丰度最高1.38±0.34。与对照组相比,RA组中CD8^(+)T及CD8^(+)记忆T细胞频率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在RA病人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中,CD161表达降低(1.46±0.33比0.97±0.37,P<0.05),CD161与CD8^(+)记忆T细胞迁移(0.24±0.12比0.16±0.11)、细胞毒作用(0.52±0.27比0.45±0.38)呈正相关(均P<0.05),与趋化及促炎能力(0.15±0.04比0.17±0.02)呈负相关(P<0.05),与细胞增殖(0.02±0.04比0.03±0.04)或凋亡(0.12±0.22比0.18±0.18)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61介导CD8^(+)记忆T细胞细胞毒作用及促炎功能改变促进RA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凝集素样受体亚家族B ^cd8^(+)t细胞 记忆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对细菌脂多糖诱导流产孕小鼠子宫组织中CD4^+/CD8^+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晓丹 史万玉 +4 位作者 马爱团 姜国均 张建楼 翟向和 钟秀会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子宫组织中CD4+和CD8+T细胞在早期胚胎丢失中的意义,研究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流产小鼠的保胎效果和对母胎界面免疫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LPS尾静脉注射,制造小鼠流产模型,孕4~7d分别口服不同保胎药... 目的探讨小鼠子宫组织中CD4+和CD8+T细胞在早期胚胎丢失中的意义,研究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流产小鼠的保胎效果和对母胎界面免疫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LPS尾静脉注射,制造小鼠流产模型,孕4~7d分别口服不同保胎药物,用药前后检测各组(n=10)小鼠子宫组织CD4+/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LPS促流产后,小鼠子宫壁CD4+T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1),CD8+T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1)。预先口服保胎药物能不同程度抑制LPS的作用。其中以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联合使用组的保胎效果最为明显,CD4+/CD8+比值下降,较LPS流产模型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小鼠子宫组织CD4+/CD8+比值升高与早期胚胎丢失关系密切,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能够调节小鼠子宫局部的免疫微环境,从而起到一定的促孕保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丢失 ^cd4^+/cd8^+t细胞 细菌脂多糖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原文传递
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与稳态骨髓中CD4^+CD8^+初始及记忆T细胞亚群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霍明瑞 赵翔宇 +2 位作者 常英军 罗小华 黄晓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05-609,共5页
本研究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G-PB)与稳态骨髓(SS-BM)中CD4+、CD8+初始、记忆T细胞亚群的差异。依据细胞表面CD45RA和CD62L的表达将CD4+、CD8+T细胞划分为初始T细胞(naive,CD45RA+CD62L+)、中心记忆... 本研究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G-PB)与稳态骨髓(SS-BM)中CD4+、CD8+初始、记忆T细胞亚群的差异。依据细胞表面CD45RA和CD62L的表达将CD4+、CD8+T细胞划分为初始T细胞(naive,CD45RA+CD62L+)、中心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TCM,CD45RA-CD62L+)、效应记忆T细胞(effector memory,TEM,CD45RA-CD62L-)、终末分化效应记忆T细胞(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 effector memory,TTD,CD45RA+CD62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G-PB与SS-BM中CD4+、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的比例组成,并计算每微升采集物中各细胞亚群的绝对数量。结果表明:G-PB中CD4+、CD8+T细胞的比例组成及CD4+/CD8+比值均高于SS-BM(p<0.05);G-PB中CD4+初始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SS-BM(p<0.001),而CD4+TEM比例显著高于SS-BM(p<0.001);G-PB中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亚群的比例与SS-BM无显著差异(p>0.05);与SS-BM相比,G-PB中CD4+CD62L+T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p=0.001),每微升G-PB移植物中的各淋巴细胞亚群均明显高于SS-BM(p<0.001)。结论:G-PB与SS-BM中CD4+、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亚群在相对和绝对数量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影响G-PB和SS-BM移植后急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及其程度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物 外周血移植物 ^cd4^+t细胞 ^cd8^+t细胞 初始t细胞 记忆t细胞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低剂量雷帕霉素给药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肺组织常驻CD8^+记忆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肖茗露 杨森 +2 位作者 谢罗樱子 叶丽林 吴玉章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的雷帕霉素(rapamycin)已被报道可以促进记忆性CD8^+T细胞,包括效应性记忆(effector memory)CD8^+T细胞及中央记忆性(central memory)CD8^+T细胞的分化,但是其对组织常驻(tissue resident)CD8^+记忆T细胞的调控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 目的雷帕霉素(rapamycin)已被报道可以促进记忆性CD8^+T细胞,包括效应性记忆(effector memory)CD8^+T细胞及中央记忆性(central memory)CD8^+T细胞的分化,但是其对组织常驻(tissue resident)CD8^+记忆T细胞的调控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索雷帕霉素对小鼠组织常驻CD8^+记忆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野生型小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雷帕霉素处理组。向其输注能够特异性识别LCMV抗原gp33-41的P14细胞(CD8^+T细胞),而后利用表达LCMV gp33-41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利用流式染色技术检测和比较2组小鼠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液、淋巴结以及肺脏中抗原特异性CD8^+记忆T细胞的比例和数量以及相应的表面分子、胞内细胞因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处理组的外周血、引流淋巴结以及肺组织内的抗原特异性CD8^+记忆T细胞均显著增多,同时发现外周血中CD8^+记忆前体细胞比例增多,淋巴结中的中央型CD8^+记忆T细胞比例及数量增多、CD8^+记忆T细胞的功能增强,肺脏组织常驻CD8^+记忆T细胞的CD103和CD69的表达上升。结论感染流感病毒后,持续低剂量给予雷帕霉素能够抑制mTOR信号从而提高组织特异性常驻CD8^+记忆细胞的形成和维持,这为新型流感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流感病毒感染 MtOR信号通路 组织常驻记忆细胞 ^cd8^+t细胞
原文传递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在实体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丛嘉铖 刘晨 +1 位作者 牛烨炜 杨金凤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
血液循环中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它们能够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入侵,并在肿瘤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是一个特殊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亚群,能够无限期地驻留在组织中,对其同源抗原作出快速的免疫应答。TRM包括CD4^(+... 血液循环中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它们能够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入侵,并在肿瘤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是一个特殊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亚群,能够无限期地驻留在组织中,对其同源抗原作出快速的免疫应答。TRM包括CD4^(+)和CD8^(+)两个亚群,均以表达CD69和CD103标记物为主要特征,通过产生杀伤性细胞因子等方式,激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TRM在减缓肿瘤发生发展、抑制转移和降低肿瘤复发等方面的作用已在多种实体瘤中得到证实。为深入研究这些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机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梳理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综述CD8^(+)TRM细胞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肝癌等实体瘤治疗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旨在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 cd103 cd69 实体瘤
下载PDF
记忆CD8^+T细胞亚群在感染和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长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275,共3页
关键词 ^cd8^+t细胞 记忆t细胞 感染 肿瘤
原文传递
多发性硬化CD8^(+)记忆性T细胞亚群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喷飓 杨亭亭 刘广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9-333,共5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脱髓鞘性疾病。MS临床上多以复发和缓解为临床特征,被认为与适应性免疫应答有关,在该免疫应答过程中,机体免疫记忆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记忆性细胞则是其主要参与者。...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脱髓鞘性疾病。MS临床上多以复发和缓解为临床特征,被认为与适应性免疫应答有关,在该免疫应答过程中,机体免疫记忆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记忆性细胞则是其主要参与者。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CD8^(+)T细胞在MS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其记忆性细胞亚群亦发挥着免疫记忆维持和免疫监视的效应,在此本文综述了CD8^(+)记忆性T细胞亚群与MS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记忆t细胞亚群 ^cd8^(+)t细胞
下载PDF
PEG-IFN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记忆T细胞的影响
11
作者 熊清芳 黄平 +4 位作者 赵磊 杨永峰 冯晓宁 赵红 王华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3980-3985,共6页
目的:动态观察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 e p a t i t i s B,C H B)患者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ylated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治疗过程中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 目的:动态观察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 e p a t i t i s B,C H B)患者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ylated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治疗过程中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0例HBeAg阳性CHB患者PEG-IFNα-2b治疗24 wk,在治疗前、治疗12和24 wk,分别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亚群百分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标志物.结果:PEG-IFNα-2b治疗24 wk后有效率为36.7%,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6.7%,HBV DNA较低时使用效果较好.患者ALT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P<0.05),治疗12 wk时初始T细胞(na?ve T cell,Tnaive)百分率、HBV DNA滴度较治疗前下降明显(54.8±7.28 vs 60.73±6.67,4.57±1.41 vs 6.46±0.74,P<0.05),但治疗12wk与24 wk相比皆下降不明显(54.8±7.28 vs52.07±6.09,4.57±1.41 vs 3.93±1.51,P>0.05).中心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TCM),效应记忆T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TEM)细胞分布频率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5).3个时间段终末分化效应细胞(terminal effector memory,TTEM)变化不明显.有效组治疗12 wk和24 wk的ALT,HBV DNA、T naive都较无效组下降(P<0.05);有效组TEM细胞频率在各时间点都较无效组增加;治疗12 wk有效组TCM跟无效组差别不大(15.91±5.07 vs 13.42±3.40,P>0.05),但24 wk时有效组明显增加(22.27±3.58 vs 15.21±3.38,P<0.01).两组TTEM细胞不同时间段变化不大.结论:PEG-IFNα-2b治疗CHB致患者初始T细胞下降,TCM、TEM细胞频率升高,可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及生化学应答的概率高,抗病毒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PEG-IFNα ^cd8^+t细胞 记忆t细胞
下载PDF
记忆CD8^+ T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
12
作者 侯军 王健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7-89,共3页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的主要并发症,主要由供者T淋巴细胞介导,如何有效控制GVHD,从而提高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的主要并发症,主要由供者T淋巴细胞介导,如何有效控制GVHD,从而提高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一直是研究热点。记忆CD8+T细胞来源于效应CD8+T细胞,至少分为两个亚群:中央型记忆T细胞和效应型记忆T细胞,两者在功能上和游走性方面均有不同。记忆CD8+T细胞依赖IL-2、IL-7和IL-15等细胞因子支持而稳定生存,当再次遇到能迅速地增生和分化为效应细胞并参与二次免疫应答,在骨髓移植后GVHD的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记忆性干细胞表达CD44LoCD62Lhi,具有自我复制更新的能力,在受到刺激时可产生效应细胞和所有记忆性细胞亚群。供、受者抗原提呈细胞对异体反应性记忆T细胞的发生和调节起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记忆cd8^+t细胞 移植免疫
下载PDF
记忆性CD8^(+)T细胞在白癜风复发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燕青 潘红 张宝祥 《甘肃医药》 2022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白癜风是自身反应性CD8^(+)T细胞介导黑素细胞破坏导致的皮肤病,部分患者会在停止治疗后复发,往往需要终生干预。最近的研究提示记忆性CD8^(+)T细胞在白癜风皮损保持稳定和复发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记忆性CD8^(+)T细胞在白癜风中的... 白癜风是自身反应性CD8^(+)T细胞介导黑素细胞破坏导致的皮肤病,部分患者会在停止治疗后复发,往往需要终生干预。最近的研究提示记忆性CD8^(+)T细胞在白癜风皮损保持稳定和复发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记忆性CD8^(+)T细胞在白癜风中的作用,并讨论了潜在治疗靶点与远期疗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cd8^(+)t细胞 记忆t细胞 皮肤驻留t细胞
下载PDF
CD103^+CD8^+T细胞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浸润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卢慧敏 王琰 +2 位作者 陈陆俊 蒋敬庭 卢斌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7,共8页
目的:研究组织驻留CD8^+T细胞(CD103^+CD8^+T细胞)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浸润程度及分布特征,分析其浸润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88例结肠癌HColA180Su14和77例直肠... 目的:研究组织驻留CD8^+T细胞(CD103^+CD8^+T细胞)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浸润程度及分布特征,分析其浸润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88例结肠癌HColA180Su14和77例直肠癌HRec-Ade180Sur-03组织芯片,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CR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CD103^+CD8^+T细胞的浸润分布特征及程度,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CRC及癌旁组织中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χ2检验分析CRC中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拟合Cox模型评价不同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CRC组织中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远处转移患者中CD103^+CD8^+T细胞高度浸润的比率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患者(P<0.01),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与患者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D103^+CD8^+T细胞高度浸润患者的OS较低度浸润患者显著延长(54.42%vs 25.00%,P<0.05),多因素Cox显示,病理分级(P<0.01)和CD103^+CD8^+T细胞高度浸润(P<0.05)均可作为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RC组织中CD103^+CD8^+T细胞浸润与预后相关,提示其在CRC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d103^+cd8^+t细胞 组织芯片 预后
原文传递
IL-10联合二甲双胍对CD8^(+)T细胞记忆分化及抗肿瘤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姚畅 田永贵 +2 位作者 张震 吴欣爱 张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探讨IL-10联合二甲双胍对CD8^(+)T细胞记忆分化及抗肿瘤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细胞免疫磁珠分选法从健康供者外周血中获得CD8^(+)T细胞。将CD8^(+)T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处理)、IL-10处理组(100μg/L人IL-10重组蛋白... 目的:探讨IL-10联合二甲双胍对CD8^(+)T细胞记忆分化及抗肿瘤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细胞免疫磁珠分选法从健康供者外周血中获得CD8^(+)T细胞。将CD8^(+)T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处理)、IL-10处理组(100μg/L人IL-10重组蛋白处理)、二甲双胍处理组(200μmol/L二甲双胍处理)和联合处理组(100μg/L人IL-10重组蛋白和200μmol/L二甲双胍共同处理)。分组处理7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CD8^(+)T细胞记忆亚群比例、表面标志物、功能性细胞因子及增殖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IL-10和二甲双胍均可有效增加CD8^(+)T细胞向干细胞样及中心记忆性CD8^(+)T细胞的分化(P均<0.05),促进表面激活型标志CD28、CD69表达(P均<0.05),并有效提高功能性细胞因子IFN-γ、颗粒酶B和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P均<0.05);两者联合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P<0.05)。结论:IL-10联合二甲双胍能够促进CD8^(+)T细胞记忆分化,同时增强其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IL-10 二甲双胍 记忆分化 抗肿瘤效应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HIV-1抗原特异性CD8^+记忆性母细胞样T细胞的扩增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星华 李春娜 +4 位作者 陈惠丽 黄珊凤 邵迪 童欣 洪仲思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9期193-195,共3页
目的对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抗原特异性CD8^+记忆性母细胞样T细胞(TSCM)的扩增进行分析。方法纳入10例HIV-1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磁珠法分离艾滋病患者CD8^+T淋巴细胞,并利用Tetramer-SL9标记T细胞表面抗原受体。利用... 目的对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抗原特异性CD8^+记忆性母细胞样T细胞(TSCM)的扩增进行分析。方法纳入10例HIV-1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磁珠法分离艾滋病患者CD8^+T淋巴细胞,并利用Tetramer-SL9标记T细胞表面抗原受体。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标记有流式抗体的HIV-1抗原特异性CD8^+TSCM的分布情况,利用细胞因子探索其扩增。结果 HIV-1抗原特异性CD8^+TSCM在CD8^+T淋巴细胞中的比例,随着时间延长,可诱导出更多的TSCM细胞,但是峰值在10 d左右。结论艾滋病患者CD8^+T细胞中TSCM细胞的存在,用HIV-1抗原表位(SL9)来标记安全性高,扩增效果好,可为艾滋病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cd8^+t细胞 记忆性母细胞t细胞 抗原特异性
下载PDF
TWS119联合细胞因子促进CD8^+记忆性T细胞分化及功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申春一 张震 +1 位作者 田永贵 张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5-439,445,共6页
目的:探讨TWS119联合不同组合细胞因子对CD8^+T细胞分化、表面分子表达、细胞因子分泌及抗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健康供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CD8^+T细胞。体外采用IL-7、IL-15、IL-21及TWS119等不同组... 目的:探讨TWS119联合不同组合细胞因子对CD8^+T细胞分化、表面分子表达、细胞因子分泌及抗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健康供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CD8^+T细胞。体外采用IL-7、IL-15、IL-21及TWS119等不同组合方式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亚群比例、表面分子表达水平、细胞内因子分泌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其他组合相比较,IL-7+IL-21+TWS119联合处理CD8+T细胞后,干细胞样T细胞亚群比例显著增加;同时,CD8^+T细胞表面激活型标志物CD28和CD27表达水平增加,抑制型分子PD-1和Tim-3表达水平下调(P<0. 05);同时,采用IL-7+IL-21+TWS119处理显著增加CD8^+T细胞中胞内因子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P<0. 05)以及显著降低凋亡细胞的比例(P<0. 05)。结论:TWS119联合细胞因子IL-7和IL-21促进CD8+T细胞向记忆亚群分化,同时增强其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记忆t细胞 tWS119 细胞因子 分化 功能
下载PDF
组织驻留CD8+T细胞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仕锦 林宇健 +3 位作者 何嘉帅 张磊 潘运龙(综述) 潘京华(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22-626,共5页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issue-resident memory T cells,TRMs)作为一种特殊的记忆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特征是可表达归巢受体,从而具备驻留特性,因此能够驻留在外周组织器官中,当病原体侵袭时可以迅速反应。目前,TR...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issue-resident memory T cells,TRMs)作为一种特殊的记忆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特征是可表达归巢受体,从而具备驻留特性,因此能够驻留在外周组织器官中,当病原体侵袭时可以迅速反应。目前,TRMs(尤其是CD8+TRMs)与肿瘤的关系及其在抗肿瘤中的应用被愈加重视,一方面是CD8+TRMs可以通过分泌颗粒酶B、穿孔素和INF-γ等因子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另一方面一些抗肿瘤措施(如放化疗、免疫治疗等)可以使CD8+TRMs在肿瘤组织中富集,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本文就CD8+TRMs的亚群分类、在肿瘤中如何调控形成以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驻留 cd8+t 细胞 调控机制 肿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自身反应性CD8^(+)中心记忆性T细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致病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亭亭 姜红 +5 位作者 向雅娟 何洋 刘喷飓 殷贺 高旭光 刘广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3-102,共10页
目的探讨自身反应性CD8^(+)中心记忆性T细胞(TCM)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中的致病作用。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35-55肽段/完全弗氏佐剂(CFA)乳化液于雌性C57BL/6(B6)小鼠背部4点皮下注射,在0 h(CFA乳化液注射当时)... 目的探讨自身反应性CD8^(+)中心记忆性T细胞(TCM)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中的致病作用。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35-55肽段/完全弗氏佐剂(CFA)乳化液于雌性C57BL/6(B6)小鼠背部4点皮下注射,在0 h(CFA乳化液注射当时)及48 h时间点分别予以百日咳毒素(PTX)腹腔注射,建立EAE模型。于发病高峰期后处死EAE小鼠获取脾脏和淋巴结的单个核细胞(MNC),利用免疫磁珠法经阴性选择纯化CD8^(+)T细胞;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TCM(CD8^(+)CCR7^(+)CD44^(high))。将EAE鼠CD8^(+)T细胞、健康鼠CD8^(+)T细胞分别过继转移(经鼠尾静脉注射)至雌性Rag-1^(-/-)小鼠体内(2×10^(6)/只,n=6),进行Kono评分及病理学检查,以确证CD8^(+)T细胞的致病性;进一步对EAE鼠CD8^(+)T细胞不同亚群进行致病性研究,分为CD8^(+)TCM常规剂量组(5×10^(5)/只,n=6)、CD8^(+)终末效应记忆性T细胞(Ter TEM,5×10^(5)/只,n=6)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n=6)组及CD8^(+)TCM高剂量组(1.5×10^(6)/只,n=3),分别将不同剂量CD8^(+)TCM、Ter TEM以及PBS相应细胞/溶液注射于Rag-1^(-/-)小鼠;予以MOG35-55/CFA和PTX诱导,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于过继转移后第40 d处死小鼠,检测其病理学改变。结果将EAE鼠CD8^(+)T细胞过继转移至Rag-1^(-/-)小鼠体内,在27 d~29 d后出现双后肢瘫痪症状,病理学显示脑/脊髓内炎性细胞浸润和脱髓鞘改变,而健康鼠CD8^(+)T细胞过继转移后小鼠无瘫痪症状,病理学检查亦未见EAE相关病理学改变。EAE鼠CD8^(+)TCM常规剂量组及高剂量组、Ter TEM组、PBS组注射后持续观察40 d则均未出现发病症状,脑/脊髓亦未见及EAE相关的病理学改变。结论EAE自身反应性CD8^(+)T细胞的过继转移可诱导Rag-1^(-/-)小鼠发病,而自身反应性CD8^(+)TCM的过继转移则未能诱导出EAE病症及其相应的病理学改变,提示CD8^(+)TCM缺乏明显的EAE致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cd8^(+)t细胞 中心记忆t细胞 过继转移
下载PDF
不同临床阶段乙型肝炎患者外周CD8^+T淋巴细胞免疫记忆应答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晶慧 吴标 +9 位作者 黄玲 王登宇 王树军 王佳琦 赵琳 张勇 沈浩 赵国屏 许洁 王颖 《肝脏》 2013年第6期369-373,共5页
目的比较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初治和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CD8^+T淋巴细胞在数量和免疫记忆应答水平上的差异。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HBV感染患者共40例,既往均未进行抗... 目的比较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初治和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CD8^+T淋巴细胞在数量和免疫记忆应答水平上的差异。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HBV感染患者共40例,既往均未进行抗病毒治疗。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和酶联免疫标记法(Elispot)检测患者CD8^+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结果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CD8^+记忆性T淋巴细胞在数量和应答水平上都呈现出不同的格局:和正常人群相比,三个不同阶段乙型肝炎患者外周未致敏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而CD45RA^-CD8^+记忆/活化型T淋巴细胞的比例则显著增高,而且在肝硬化阶段未致敏淋巴细胞比例降低更为明显,记忆/活化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更为明显;和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相比,肝硬化阶段外周CD8^+T淋巴细胞不仅在数量上显著减少,同时在功能上也呈现低反应性,其分泌IFN-γ的能力也基本丧失。结论乙型肝炎发展至肝硬化阶段,大多数外周CD8^+T淋巴细胞具有向记忆/活化型细胞分化的趋势;在免疫清除阶段,患者CD8^+T淋巴细胞或是记忆CD8^+T淋巴细胞仍然具有一定的有效应答能力,当发展至肝硬化阶段,则CD8^+T淋巴细胞功能明显降低。这种细胞功能的丧失与病毒清除能力减低及疾病的慢性化进展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因此,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免疫记忆/活化型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和功能可能成为延缓HBV慢性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肝衰竭的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记忆cd8^+t淋巴细胞 抗感染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