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K10、p16蛋白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侯颖 徐福强 +1 位作者 李艳梅 刘青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1期2003-2007,共5页
目的 分析CK10、p16蛋白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以期能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采集的宫颈石蜡标本共200例,其中正常宫颈组织50例(A组),低级宫颈鳞状上皮... 目的 分析CK10、p16蛋白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以期能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采集的宫颈石蜡标本共200例,其中正常宫颈组织50例(A组),低级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50例(B组),高级宫颈鳞状上皮50例(C组),早期宫颈癌50例(D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比较各组CK10、p16蛋白的阳性表达,分析CK10、p16蛋白表达对早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CK10蛋白在A、B、C、D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0.00%、66.00%、34.00%和22.00%,在早期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最低,其次是宫颈病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降低。p16蛋白在A、B、C、D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36.00%、64.00%和90.00%,在早期宫颈癌中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宫颈病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增高;肿瘤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浅层浸润间质的早期宫颈癌患者CK10蛋白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79、4.781、5.383,P<0.05);肿瘤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p16蛋白阳性率较高(Z=4.236、5.078,P<0.05);随访5年内,CK10蛋白阴性表达患者2例因肿瘤复发死亡,阳性表达无一例死亡;p16蛋白阴性表达患者无一例死亡,阳性表达2例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CK10蛋白阳性表达及p16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预后较佳。结论 CK10、p16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程度呈负相关或正相关,肿瘤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浅层浸润间质的早期宫颈癌患者CK10蛋白阳性率较高,预后较佳;肿瘤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p16蛋白阳性率较高,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k10蛋白 P16蛋白 蛋白表达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细胞角蛋白CK10和CK13的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聂敏海 曾光明 +4 位作者 李秉琦 何志秀 陈谦明 周敏 曾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CK10和CK13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的各阶段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强度。方法: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口腔正常粘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口腔磷癌切片进行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正常颊粘膜和口...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CK10和CK13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的各阶段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强度。方法: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口腔正常粘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口腔磷癌切片进行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正常颊粘膜和口底舌腹粘膜基底上层CK10表达阴性,CK13表达强阳性;上皮过度不全角化时,CK10表达可为阳性,CK13表达减少;上皮过度正角化时,CK10在基底上层呈强阳性表达,CK13表达进一步减少甚至缺失。随上皮异常增生程度加重,基底上层细胞CK10和CK13表达减少甚至缺失。在口腔浸润癌中,不管分化程度如何,CK13均表达阴性,而CK10在分化较好的癌细胞及癌巢中呈阳性表达。结论:CK13表达减少或缺失可作为口腔癌前病变诊断的辅助指标,CK10可为口腔癌的分化程度及其预后判定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 癌前病变 细胞角蛋白 ck10 CK13
下载PDF
角蛋白CK10和CK19在组织工程皮肤和正常在体皮肤表达差异的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源 金岩 +2 位作者 王新文 赵宇 董蕊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0期3032-3033,I002,共3页
目的观察角蛋白CK10和CK19在组织工程皮肤和正常在体皮肤的表达,并探讨其差异表达的意义。方法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人全层皮肤,以正常在体皮肤为对照,免疫组化检测CK10和CK19在表皮层的表达。结果在组织工程皮肤中CK10表达阳性,CK19无明... 目的观察角蛋白CK10和CK19在组织工程皮肤和正常在体皮肤的表达,并探讨其差异表达的意义。方法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人全层皮肤,以正常在体皮肤为对照,免疫组化检测CK10和CK19在表皮层的表达。结果在组织工程皮肤中CK10表达阳性,CK19无明显阳性表达;正常在体皮肤CK10和CK19表达皆为阳性,其中CK19主要表达在基底膜附近。结论组织工程皮肤中表皮层细胞已经基本丧失了组织干细胞的特性,分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 ck10 CK19 组织工程 皮肤 角朊细胞 干细胞
下载PDF
慢性紫外线损伤小鼠模型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CK1和CK10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韩旭 蒋靖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62-765,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紫外线(UV)损伤对小鼠角质形成细胞(KC)角蛋白(CK)1和CK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和UV损伤组(20只),采用UV光疗仪模拟日光中的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实验小鼠。照射从最小红... 目的:观察慢性紫外线(UV)损伤对小鼠角质形成细胞(KC)角蛋白(CK)1和CK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和UV损伤组(20只),采用UV光疗仪模拟日光中的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实验小鼠。照射从最小红斑量起始,UVB为0.07 J/cm^2,UVA为0.7 J/cm^2;每日1次,每周5 d,每周增加0.5个红斑量,连续照射9周,UVB累计照射剂量达9.45 J/cm^2,UVA累计照射剂量达94.5 J/cm^2。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染色(Weigert染色法)确定皮肤损伤,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照射前(W0)、后(W9)CK1和CK10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W0及W9时,CK1和CK10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UV损伤组小鼠W0和W9时,CK1和CK10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UV损伤组小鼠CK1和CK10的表达呈明显的定位改变。结论:多次UV照射能导致小鼠模型中CK1和CK10的表达明显上调且定位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角质形成细胞 CK1 ck10 小鼠
原文传递
CK10在牙源性角化囊肿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利伟 赵怡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7-708,共2页
关键词 牙源性角化囊肿 ck10 其意义 颌骨囊性病变 术后复发率 侵袭性生长 成釉细胞瘤 含牙囊肿 恶性转化
下载PDF
CK10和CK17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赵亚琼 任琛琛 +4 位作者 杨立 刘灵 张小安 曾宪旭 党秋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961-1967,共7页
目的:CK10和CK17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测预后价值的意义。方法:采用标准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10和CK17在60例正常宫颈组织、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120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K10的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在正常宫颈组织... 目的:CK10和CK17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测预后价值的意义。方法:采用标准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10和CK17在60例正常宫颈组织、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120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K10的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0%、50.00%和21.67%,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CK17的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三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6. 67%和80. 00%,三组相比差异显著(P <0. 001)。χ2检验分析宫颈癌组织中CK17的表达与患者FIGO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组织分化无关(P> 0. 05); CK10的表达与患者FIGO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无关,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 02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6. 7%、93. 3%; CK10阴性组和阳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1. 5%和100%; CK17阴性组和阳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1. 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CK10及CK17的表达和预后无关(P> 0. 05),年龄、是否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组织分化、病理分型均与预后相关(P <0. 05)。根据CK17和CK10的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四组,CK17阳性CK10阴性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4. 9%、89. 7%,余CK17阳性CK10阳性组、CK17阴性CK10阳性组、CK17阴性CK10阴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211)。结论:CK10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CK17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两者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但CK17和CK10在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不大,而年龄、是否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组织分化、病理分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10 CK17 宫颈癌 宫颈癌预后
下载PDF
CK10和CK19在脂溢性角化病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和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孙业晓 申志华 +2 位作者 张艳峰 缪希红 段庆华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305-307,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角蛋白CK10,CK19在脂溢性角化病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这两种蛋白在组织细胞增殖分化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在不同组织中角蛋白CK10,CK19的表达差异,分析两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观察4... 目的:通过分析角蛋白CK10,CK19在脂溢性角化病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这两种蛋白在组织细胞增殖分化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在不同组织中角蛋白CK10,CK19的表达差异,分析两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观察40例脂溢性角化病和40例基底细胞癌中CK10和CK19蛋白的表达,通过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在脂溢性角化中CK10阳性表达远高于基底细胞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基底细胞癌中CK19阳性表达远高于脂溢性角化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研究进一步证明脂溢性角化病分化良好,为良性病变;而基底细胞癌癌细胞保持未分化,为恶性病变,两者分化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病 基底细胞癌 ck10 CK19
下载PDF
日光性角化病与基底细胞癌CK10,Ki-67和Bcl-2的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姜莉 涂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7-68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CK10,Ki-67和Bcl-2抗原蛋白在日光性角化病和基底细胞癌中的不同表达,探讨二者在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方面的差异,深入理解两种疾病以及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39例AK和40例... 目的通过分析CK10,Ki-67和Bcl-2抗原蛋白在日光性角化病和基底细胞癌中的不同表达,探讨二者在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方面的差异,深入理解两种疾病以及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39例AK和40例BCC中CK10,Ki-67和Bcl-2蛋白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K10在AK和BCC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者阳性表达远高于后者;Ki-67在AK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BCC,二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cl-2在AK中阳性表达率尽管较高(79.49%),但低于BCC(92.5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研究进一步证明尽管日光性角化病可以向鳞状细胞癌进化,但是很少发展成侵袭性鳞癌;而基底细胞癌癌细胞保持未分化,一般不转化成鳞状细胞癌,虽然侵袭性较日光性角化病强,但不易发生转移的临床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性角化病 基底细胞癌 ck10 KI-67 BCL-2
原文传递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开窗加压冲洗前后CK10、Bcl-2的表达
9
作者 周永强 周文清 +2 位作者 郭海波 陈学军 康春慧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4期278-280,254,共4页
目的 :观察CK10、B淋巴细胞瘤因子-2(B-cell lymphoma-2,Bcl-2)在开窗加压冲洗治疗前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KCOT)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开窗加压冲洗治疗KCOT的可能机制。方法:对病理确诊为KCOT的12例患者经... 目的 :观察CK10、B淋巴细胞瘤因子-2(B-cell lymphoma-2,Bcl-2)在开窗加压冲洗治疗前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KCOT)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开窗加压冲洗治疗KCOT的可能机制。方法:对病理确诊为KCOT的12例患者经开窗加压冲洗治疗前后的病理标本进行CK10、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术后CK10均匀着色于基底细胞以上各层,术前着色于上皮表层不全角化层;术后Bcl-2细胞阳性着色较术前减少甚至消失,12例患者中10例呈阴性表达。结论 :经开窗加压冲洗术后KCOT上皮分化趋于成熟、增殖能力下降,可能是其治疗KCOT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开窗加压冲洗 ck10 B淋巴细胞瘤因子-2
下载PDF
CK10、CK14、CK17、P16在宫颈不成熟鳞状化生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0
作者 肖艳景 张全武 +2 位作者 娄欣 赵红梅 和莹莹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2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CK10、CK14、CK17、P16在宫颈不成熟鳞状化生(IM)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CK10、CK14、CK17、P16在宫颈45例IM及120例CIN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K17、CK10在宫颈IM... 目的探讨CK10、CK14、CK17、P16在宫颈不成熟鳞状化生(IM)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CK10、CK14、CK17、P16在宫颈45例IM及120例CIN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K17、CK10在宫颈IM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5.6%,明显高于LSIL和HSIL组(分别为CK17:11.3%、15%;CK10:20.0%、22.5%。P均<0.01);P16在LSIL和HSIL中的表达率均为100%,明显高于IM组(13.3%,P<0.01);CK14在IM组、LSIL和HSIL组的表达率分别为64.4%、61.2%、67.5%,三组间差别不显著(P>0.05);在LSIL和HSIL组,CK14、P16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别,但在LSIL中,阳性细胞位于上皮下1/3层,在HSIL中,位于上皮上1/3或全层。结论①CK17、CK10、P16在宫颈IM和CIN病变中表达具有明显差异,有助于两种病变的鉴别诊断;②CK14、P16可用于LSIL和HSIL的辅助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10 CK14 CK17 P16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
原文传递
C/EBPα和CK10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益兵 孟宪影 邬旭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检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组织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CK10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在NIP发生、发展及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二步法检测30例NIP组织、20例鼻息肉(NP)组织和10例正常鼻黏膜(NM... 目的:检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组织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CK10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在NIP发生、发展及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二步法检测30例NIP组织、20例鼻息肉(NP)组织和10例正常鼻黏膜(NM)组织中C/EBPα、CK10的表达。结果:1NM、NP与NIP组织中C/EBPα、CK10的阳性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单纯NIP组与不典型增生NIP组中C/EBPα、CK10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复发NIP组与未复发NIP组中C/EBPα、CK10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NIP组中C/EBPα和CK10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8,P<0.01)。结论:C/EBPα、CK10在NIP上皮增殖与分化的调控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C/EBP-α和CK10的高度表达可作为NIP复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 ck10 复发
原文传递
畅枢汤在大鼠痤疮模型中对TLR4/TNFa/IL-1信号通路和CK10的影响
12
作者 卢改会 朱克彬 李涛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761-767,共7页
目的 探索畅枢汤在大鼠痤疮模型中,对TLR4/TNFa/IL-1信号通路和角化标志物CK10的影响。方法 构建大鼠痤疮模型,实验组给予畅枢汤7.71 g/(kg·d)灌胃给药,对照组分别给予异维A酸胶囊3.125 mg/(kg·d)及畅枢汤+异维酸胶囊灌胃给药... 目的 探索畅枢汤在大鼠痤疮模型中,对TLR4/TNFa/IL-1信号通路和角化标志物CK10的影响。方法 构建大鼠痤疮模型,实验组给予畅枢汤7.71 g/(kg·d)灌胃给药,对照组分别给予异维A酸胶囊3.125 mg/(kg·d)及畅枢汤+异维酸胶囊灌胃给药,设立空白组和模型组。连续干预6周,组织标本取材,提取总RNA及总蛋白。免疫组化、qRT-PCR和WB检测TLR4、NF-κB、IL-1、CK10的表达。结果 大鼠痤疮模型构建成功。TLR4、NF-κB、IL-1、CK10基因及蛋白在各组之间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模型组的表达量最高,各药物干预组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异维A酸联合畅枢汤组表达量下降最明显。畅枢汤组(TLR4:0.20±0.03,NF-κB:0.18±0.04,IL-1:0.16±0.01,CK10:0.15±0.02)明显低于模型组(TLR4:0.25±0.04,NF-κB:0.23±0.02,IL-1:0.21±0.03,CK10:0.18±0.03)(P<0.05),高于空白对照组(TLR4:0.09±0.02,NF-κB:0.11±0.02,IL-1:0.11±0.01,CK10:0.08±0.01)和畅枢汤与异维A酸胶囊联合用药组(TLR4:0.12±0.01,NF-κB:0.13±0.01,IL-1:0.12±0.01,CK10:0.11±0.01)(P<0.05)。结论 大鼠痤疮模型中,畅枢汤可降低TLR4、NF-κB、IL-1的含量、下调CK10的表达;同时与异维A酸胶囊联合时,TLR4、NF-κB、IL-1含量的降低和CK10的表达下调更为显著;初步推测畅枢汤是通过抑制TLR4/TNFa/IL-1信号通路关键成员,进而下调CK10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痤疮模型 畅枢汤 TLR4/TNFa/IL-1 ck10
原文传递
人原代表皮干细胞及其传代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元元 杨桂红 +2 位作者 杨涛 唐书谦 伍津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比较体外培养条件下人原代表皮干细胞与传代细胞的生物学差异。方法选择2009年5-12月在我科医学美容门诊行包皮环切术后的包皮标本共20例,从包皮标本获得人原代表皮干细胞,利用0.25%胰蛋白酶冷消化4 h获得传代细胞,利用CASY系统计... 目的比较体外培养条件下人原代表皮干细胞与传代细胞的生物学差异。方法选择2009年5-12月在我科医学美容门诊行包皮环切术后的包皮标本共20例,从包皮标本获得人原代表皮干细胞,利用0.25%胰蛋白酶冷消化4 h获得传代细胞,利用CASY系统计数后计算细胞的黏附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干细胞及传代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观察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整合素β1、CK19,细胞分化的表面标志物CK10的表达,以及各代细胞基因组的表达差异。结果原代干细胞的黏附率为(55.44±2.42)%,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2代、4代及6代细胞的黏附率分别为(44.30±2.76)%、(30.95±2.24)%、(20.64±1.37)%,与原代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生长融合时间随着传代次数而增加。各代细胞均表达整合素β1;原代、2代及4代细胞表达CK19,但6代细胞不表达CK19;部分6代细胞表达CK10。原代及4代细胞基因组比较结果相近,但与6代细胞结果差异较大。结论与原代干细胞相比,体外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在4代以后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体外实验宜选用4代以前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传代 整合素Β1 CK19 ck10
原文传递
SD大鼠角朊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14
作者 杨亚冬 张文元 +2 位作者 李颖 房国坚 张科技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8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SD大鼠角朊细胞的分离培养技术并鉴定,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方法采用中性蛋白酶(DispaseⅡ)和胰蛋白酶分离角朊细胞,加入含有10%胎牛血清的角质化细胞专用培养基(keratinocyte serum free,K-SFM)培养。用免疫组化法和反转录聚合... 目的探讨SD大鼠角朊细胞的分离培养技术并鉴定,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方法采用中性蛋白酶(DispaseⅡ)和胰蛋白酶分离角朊细胞,加入含有10%胎牛血清的角质化细胞专用培养基(keratinocyte serum free,K-SFM)培养。用免疫组化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鉴定。结果角朊细胞生长缓慢,原代培养第5天开始出现细胞克隆,核大而圆,培养11天连成片,培养24天长满单层,细胞传代培养比较困难,很难贴壁,经摸索在培养第15天,细胞长满80%左右时即可传代,但一般传3代后就不能再传。大鼠角朊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染色,细胞质呈棕褐色,提示培养的细胞CK19阳性。大鼠角朊细胞标志RT-PCR检测整合素β1、CK14(cytokeratin 14)、CK10(cytokeratin 10)的mRNA表达均阳性。结论用两种酶分离获得的大鼠角朊细胞活性好,降低成纤维细胞污染,用K-SFM培养基培养的细胞经鉴定具有角朊细胞特性,为皮肤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种子细胞方面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朊细胞 CK19 ck10 CK14整合素β1 RT—PCR
下载PDF
沙棘叶总黄酮对1~2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红南 李垚 +4 位作者 赵伟 陈鑫 张志宏 王鹏祖 苏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4-1030,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的沙棘叶总黄酮对1~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选取240只1日龄AA肉鸡,单因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25%、0.050%和0.100%沙棘叶总黄酮的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的沙棘叶总黄酮对1~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选取240只1日龄AA肉鸡,单因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25%、0.050%和0.100%沙棘叶总黄酮的饲粮。饲养试验时间为21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025%和0.050%沙棘叶总黄酮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9.43%(P<0.05)和19.29%(P<0.05)。0.025%和0.100%沙棘叶总黄酮组与对照组相比,胸肌率分别显著提高了26.95%和17.42%(P<0.05),腿肌率分别显著提高了37.20%和21.28%(P<0.05)。结果提示,沙棘叶总黄酮可以促进1~21日龄AA肉鸡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的沉积。十二指肠组织蛋白检测结果显示,沙棘叶总黄酮可能通过上调核糖体蛋白12(RPS12)、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角蛋白10(CK10)的表达,促进肉鸡幼雏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了1~21日龄肉鸡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由此说明添加沙棘叶总黄酮可以通过上调十二指肠RPS12、I-FABP和CK10的表达提高1~21日龄AA肉鸡生长前期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促进胸肌和腿肌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总黄酮 蛋白质利用率 核糖体蛋白12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角蛋白10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人牙龈结合上皮、口腔龈上皮及沟内上皮中细胞角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茜 李德懿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检测人牙龈上皮的细胞角蛋白(CK)谱,探讨结合上皮(JE)与口腔龈上皮(OE)、沟内上皮(SE)的不同。方法5例人磨牙及前磨牙牙龈颊舌向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行CK5/6、7、8/18、10/13、16、17、19、20染色。结果CK7、17在3种上皮中均... 目的检测人牙龈上皮的细胞角蛋白(CK)谱,探讨结合上皮(JE)与口腔龈上皮(OE)、沟内上皮(SE)的不同。方法5例人磨牙及前磨牙牙龈颊舌向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行CK5/6、7、8/18、10/13、16、17、19、20染色。结果CK7、17在3种上皮中均无表达;CK5/6、20在3种上皮的基底上层(尤其是近表层)为弱阳性及阳性表达,基底层无表达;CK10/13、16在JE全层均有表达,在OE和SE仅限于基底上层,其中CK10/13为强阳性,CK16为弱阳性及阳性;CK19在JE全层强阳性,在OE和SE仅限于基底层,JE和SE分界明显;CK8/18与CK19相似,只是表达较弱,近基底层的基底上层也有少量表达。结论JE是一种不同于OE和SE的特殊低分化上皮,CK19可作为JE的特征性标记物区别于OE和SE,CK10/13、16可用于体外培养的上述3种细胞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 牙龈结合上皮 口腔 免疫组化SP法 ck10 CK19 基底层 牙龈上皮 石蜡切片 阳性表达 体外培养 弱阳性 强阳性 JE SE 前磨牙 CK7 CK8 低分化 标记物 特征性 种细胞 全层
原文传递
不同代次角质形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增殖分化能力比较
17
作者 徐巧瑜 杨桂红 +3 位作者 杨涛 王端 鲁元刚 伍津津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比较三维条件下不同代次角质形成细胞构建的表皮形态及增殖分化情况。方法采用不同代次角质形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通过苏木精-伊红(HE)和高碘酸-希夫(PAS)染色,观察各组组织工程皮肤的结构形态;并利用角蛋白CK1/CK10、... 目的比较三维条件下不同代次角质形成细胞构建的表皮形态及增殖分化情况。方法采用不同代次角质形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通过苏木精-伊红(HE)和高碘酸-希夫(PAS)染色,观察各组组织工程皮肤的结构形态;并利用角蛋白CK1/CK10、CK5/CK14、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各组组织工程皮肤表皮的增殖分化能力。结果不同代次角质形成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都有明显的表皮真皮结构。1、2代较其他代次分层情况好,2代表皮层厚度明显高于其他代次(P〈0.05)。加Ⅳ型胶原组的表皮真皮间黏附的紧密程度高于未加Ⅳ型胶原组,Ⅳ型胶原对表皮的厚度影响不大(P〉0.05)。Ⅳ型胶原组PAS染色阴性,说明单独加Ⅳ型胶原不能形成基底膜结构。2代角质形成细胞Ki-67增殖系数接近正常皮肤,其余各代次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系数逐渐减少(P〈0.05)。CK1/CK10、CK5/CK14在1、2代皮肤中阳性表达明显,其余代次对于两种角蛋白的表达并不明显。结论3代以前角质形成细胞有更好的增殖分化能力,更适合作为组织工程皮肤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 组织工程皮肤 CK1 ck10 CKS CK14 Ki-6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