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邯宝焦化厂7 m焦炉烟气CO排放控制方法研究
1
作者 张博伦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邯宝焦化厂2套7 m焦炉系统烟气排放物中存在CO浓度高的现象,随着环保管控越来越严格,减少焦炉煤气CO排放的研究成为焦化厂工作的重中之重。分析了焦炉交换加热过程中烟气CO含量的变化,并采用调整焦炉加热燃气中高炉煤气耗量、利用干熄... 邯宝焦化厂2套7 m焦炉系统烟气排放物中存在CO浓度高的现象,随着环保管控越来越严格,减少焦炉煤气CO排放的研究成为焦化厂工作的重中之重。分析了焦炉交换加热过程中烟气CO含量的变化,并采用调整焦炉加热燃气中高炉煤气耗量、利用干熄焦检修期等改变焦炉工艺参数的方法,考察高炉煤气耗量、干熄焦烟气量对焦炉CO排放的影响。研究获得了高炉煤气用量与焦炉烟气中CO排放量的关系,以及引用干熄炉烟气后CO含量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焦炉烟气CO的来源,提出相应的降低烟气中CO排放量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厂 7 m焦炉 烟气co排放 高炉煤气耗量 干熄焦 研究
下载PDF
天然气大气式灶具的CO排放特性预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杨竣 高文学 +2 位作者 王启 刘博严 陈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118,共8页
CO是城市燃气燃烧过程中生成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必须对其排放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随着我国气源多样化格局的形成,不同组分的天然气在同一管网中运输,可能会引发末端设备的互换性问题,造成CO排放量的不稳定。为此,通过实验分析了天然气组... CO是城市燃气燃烧过程中生成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必须对其排放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随着我国气源多样化格局的形成,不同组分的天然气在同一管网中运输,可能会引发末端设备的互换性问题,造成CO排放量的不稳定。为此,通过实验分析了天然气组分与大气式灶具CO排放特性之间的关系,并提出CO排放特性的预测公式。实验分为3个阶段:(1)在设计的大气式基准燃烧器上,测试了2 kPa条件下CH_4掺混单一组分时CO的排放特性,确定了C_2H_6、C_3H_8、C_4H_(10)、N_2和H_2各自对CO排放量的影响;(2)进行以CH_4为主要成分的多组分随机掺混配气CO的排放实验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CO排放量与天然气各组分含量之间的数学关系;(3)选取3台结构型式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天然气灶具,进行不同组分天然气的CO排放特性测试,验证提出的数学关系式的通用性。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回归得到的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很好地预测天然气组分变化时燃烧器的CO排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大气式灶具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co排放 co排放性能指标 预测 CH4掺混单一组分
下载PDF
一种降低蓄热式加热炉CO排放的方法
3
作者 莫坚强 莫捷勇 《哈尔滨轴承》 2023年第4期51-54,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降低蓄热式加热炉CO排放的新方法,采用的是在加热段增加一个烟气处理段来处理煤烟中的CO的结构方式,通过数值模拟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经烟气处理段燃烧后的煤烟中CO浓度从23 000 ppm降低到了6.4 ppm,显著降低... 本文提出了一种降低蓄热式加热炉CO排放的新方法,采用的是在加热段增加一个烟气处理段来处理煤烟中的CO的结构方式,通过数值模拟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经烟气处理段燃烧后的煤烟中CO浓度从23 000 ppm降低到了6.4 ppm,显著降低了蓄热式加热炉的C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加热炉 co排放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采用氧化催化方法降低DMCC发动机HC和CO排放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春德 王洪夫 +1 位作者 刘希波 黄钰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70-1474,共5页
研究比较了原机纯柴油燃烧、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以及组合燃烧分别加装两种不同的氧化催化转化器等4种燃烧模式下HC和CO的排放规律.DMCC燃烧模式下,随着甲醇替代率的增加,HC和CO排放增加幅度较大.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后,组合燃烧模... 研究比较了原机纯柴油燃烧、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以及组合燃烧分别加装两种不同的氧化催化转化器等4种燃烧模式下HC和CO的排放规律.DMCC燃烧模式下,随着甲醇替代率的增加,HC和CO排放增加幅度较大.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后,组合燃烧模式下高负荷时HC和CO排放明显减少,甚至低于原机纯柴油燃烧模式,但低负荷时排放降低得不明显.由于两种氧化催化器具有不同的起燃特性,故具有较低起燃温度的氧化催化器可更明显地降低DMCC发动机HC和CO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 HC和co排放 氧化催化转化器 起燃温度
下载PDF
积木型多孔介质燃烧器的辐射输出效率及CO排放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恩宇 陈苗苗 +1 位作者 史忠天 田亮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2-328,共7页
为加大对以CO为主要可燃成分的超低热值气体的利用,设计开发了同心套筒多孔介质燃烧系统,研究了以CO和N_(2)配制而成的超低热值燃气燃烧强度、热值和当量比对燃烧室出口表面温度、辐射输出效率和C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改变单一变量时... 为加大对以CO为主要可燃成分的超低热值气体的利用,设计开发了同心套筒多孔介质燃烧系统,研究了以CO和N_(2)配制而成的超低热值燃气燃烧强度、热值和当量比对燃烧室出口表面温度、辐射输出效率和C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改变单一变量时,增大燃气热值或燃烧强度可以提高燃烧室出口表面温度、降低CO排放,但辐射输出效率随燃气热值或燃烧强度的增大而降低.燃烧强度为193.28 kW/m^(2)、当量比为0.9时,热值为2.0~3.0 MJ/m^(3)的超低热值燃气在积木型多孔介质燃烧器中燃烧的CO排放最低,燃烧室出口表面温度和辐射输出效率最高;当量比低于0.9时,当量比越小,燃烧室出口表面温度和辐射输出效率越低,CO排放越高.以CO为可燃成分的超低热值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燃烧特性对多孔介质结构有很强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热值 多孔介质燃烧器 表面温度 辐射输出效率 co排放
下载PDF
轿车发动机怠速工况CO排放统计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安 蒋长安 +1 位作者 赵长利 乔向明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5-47,共3页
基于大量在用轿车发动机怠速工况CO排放实测数据 ,对其CO排放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其最优拟合分布和相应的分布参数 ,同时建立怠速工况CO排放分布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统计模型。本研究对计算轿车发动机怠速CO排放数值 。
关键词 轿车 发动机 怠速工况 co排放 统计特征 一氧化碳 尾气排放
下载PDF
废气再循环对HCCI发动机UHC和C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德新 赵新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5,共4页
在中、低温化学反应分解链的基础上阐明了内部废气再循环 (EGR)的作用 ,试验了火花点火和稳定燃烧在高 EGR水平时的可能性 ,证实了第一阶段着火之前预燃反应的重要性 ,分析了未燃碳氢化合物 (U HC)和CO的来源 ,指出了降低 UHC和 CO排放... 在中、低温化学反应分解链的基础上阐明了内部废气再循环 (EGR)的作用 ,试验了火花点火和稳定燃烧在高 EGR水平时的可能性 ,证实了第一阶段着火之前预燃反应的重要性 ,分析了未燃碳氢化合物 (U HC)和CO的来源 ,指出了降低 UHC和 CO排放的有效方法 ,将预燃反应和可靠的火花点火、稳定的火焰传播与减少UHC和 CO排放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指出了 UHC和 CO主要来自燃烧室余隙中的燃料 ,证实了影响 U HC和 CO排放的主要因素不是燃烧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I 废气再循环 火花点火 co排放 稳定燃烧 EGR 燃烧室 发动机 燃料 碳氢化合物
下载PDF
基于光纤激光器的机动车尾气CO排放浓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祺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6-200,共5页
传统方法检测CO浓度时,对CO分子激发态限值的判断不够精确,导致浓度检测存在一定误差。为此,提出基于光纤激光器的机动车尾气CO排放浓度检测方法。入射具有一定波长的光束,使CO分子对光子进行选择性吸收,得到CO红外吸收光谱,选取一条具... 传统方法检测CO浓度时,对CO分子激发态限值的判断不够精确,导致浓度检测存在一定误差。为此,提出基于光纤激光器的机动车尾气CO排放浓度检测方法。入射具有一定波长的光束,使CO分子对光子进行选择性吸收,得到CO红外吸收光谱,选取一条具有CO光谱特征的谱线,利用光纤激光器进行光谱检测,计算CO谱线特征参数,划分红外光谱,计算红外光谱产生热能,并将热能转换为声波,检测声波信号,通过声传播波动方程计算CO浓度。此次提出方法与三种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利用可调谐光纤激光器,获取CO吸收峰位置,分别对该位置的CO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配制浓度和实验温度不同时,此次方法检测误差都要小于传统方法,提高了CO排放浓度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机动车尾气 co排放 浓度检测 光谱检测
原文传递
太原市机动车CO排放与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卢彬 张红 张开先 《太原科技》 2010年第3期49-51,54,共4页
介绍了太原市机动车保有量的现状,运用MOBILE6.2模型对太原市机动车CO排放因子和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分析,通过预测2015年机动车排放CO的浓度,对太原市机动车CO排放与控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 机动车保有量 MOBILE6.2 co排放 控制对策
下载PDF
煤层气发动机CO排放量数值模拟及试验
10
作者 左承基 钱叶剑 顾红兰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74-177,共4页
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建立了火花点火式变组分煤层气发动机CO的生成模型,该模型由碳氢燃料高温氧化生成CO以及CO在火焰中及火焰后氧化两部分组成。以MATLAB程序设计语言为应用平台,对CO的瞬时排放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发动机缸内C... 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建立了火花点火式变组分煤层气发动机CO的生成模型,该模型由碳氢燃料高温氧化生成CO以及CO在火焰中及火焰后氧化两部分组成。以MATLAB程序设计语言为应用平台,对CO的瞬时排放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发动机缸内CO的变化规律。同时,计算和分析了煤层气组分变化对CO排放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证实,所建立的CO排放模型是合理的。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发动机 排放 数值模拟 MATLAB程序设计语言 动力学原理 化学反应 生成模型 火花点火 高温氧化 碳氢燃料 应用平台 模拟计算 变化规律 co排放 组分变化 排放模型 研究结果 试验结果 甲烷浓度 后氧化 火焰 瞬时
下载PDF
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乘用车CO排放危险临界域数学模型
11
作者 安永东 臧杰 +1 位作者 刘颖 戴耀辉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45-47,共3页
根据CO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浓度临界值,沿乘用车的排气管方向测试一系列点所得的实验数据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值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所描绘的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曲线方程,从而确定数学模型。考虑到车辆的使用... 根据CO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浓度临界值,沿乘用车的排气管方向测试一系列点所得的实验数据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值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所描绘的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曲线方程,从而确定数学模型。考虑到车辆的使用年限和车型的不同,引入使用系数,从而确定不同车型在不同的使用年限后排放的危险临界域的数学模型。拟合所得到的数学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实验数据描绘的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法 co排放 危险临界域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660MW对冲燃烧锅炉CO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亚兰 何长征 《电力与能源》 2015年第3期301-305,共5页
大容量超(超)临界对冲燃煤锅炉的燃烧系统多采用炉内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并配置低NOx旋流燃烧器,有效控制了NOx的排放,但部分锅炉存在CO排放浓度偏高的问题。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某660MW超(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可控... 大容量超(超)临界对冲燃煤锅炉的燃烧系统多采用炉内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并配置低NOx旋流燃烧器,有效控制了NOx的排放,但部分锅炉存在CO排放浓度偏高的问题。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某660MW超(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可控因素对锅炉CO排放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运行氧量、燃尽风直流风量和燃烧器内二次风量对CO排放浓度的影响较大,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相比之下,燃尽风总风量及同层燃烧器外二次风配风方式对CO排放浓度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从燃烧机理出发,分析了运行氧量、燃尽风直流风量和燃烧器内二次风量等主要因素对CO排放浓度的影响机理。该方法可作为锅炉相关性能建模时辅助变量的选取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超(超)临界锅炉 对冲燃烧 co排放
下载PDF
富氧协同烟气循环对烧结矿质量指标和C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宏亮 罗云飞 +5 位作者 周江虹 春铁军 余正伟 裴元东 杨佳龙 龙红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9-1188,共10页
为优化烟气循环技术,实现烧结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研究不同烟气循环模式及富氧协同循环对烧结矿质量指标和CO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气循环有助于降低CO排放量;与常规烧结条件相比,烟气循环条件下垂直烧结速度和利用系数明显降低,... 为优化烟气循环技术,实现烧结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研究不同烟气循环模式及富氧协同循环对烧结矿质量指标和CO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气循环有助于降低CO排放量;与常规烧结条件相比,烟气循环条件下垂直烧结速度和利用系数明显降低,固体燃耗略有降低,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富氧协同烟气循环可有效解决单一烟气循环过程中有效氧不足的问题,进而解决烧结利用系数降低的问题;富氧协同外循环和内循环后,当有效氧体积分数分别提高至15%和18%时,CO排放量降幅分别高达39.40%和25.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循环 烧结 co排放 质量指标
下载PDF
天然气组分变化对民用灶具CO排放的响应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琦 秦朝葵 张杨竣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3,共7页
选取了包括海上天然气(offshore natural gas,ONG)、陆上天然气(pipeline natural gas,PNG)和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在内的11种气源作为样本,对8台中国燃具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民用灶具进行了天然气组分变化导致的民用灶... 选取了包括海上天然气(offshore natural gas,ONG)、陆上天然气(pipeline natural gas,PNG)和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在内的11种气源作为样本,对8台中国燃具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民用灶具进行了天然气组分变化导致的民用灶具CO排放响应测试。讨论了不同组分气源对CO排放的影响,并对Weaver互换指数在预测CO排放方面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测试发现:对于初状态工况调节较好、适应性较强的灶具,当气源组分发生变化时,不会出现严重的CO排放问题;灶具CO排放随着气源华白数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黄焰的出现会更易导致灶具CO排放超标。针对中国灶具和气源特点,建议将Weaver互换指数中的不完全燃烧指数JI从JI≤0.05调整为JI≤0.04;为了保证当气源发生互换时,不造成严重的CO排放问题,建议对进网气源气质特性进行限制,宜引入华白数偏小、重烃类组分较少的气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民用灶具 co排放 华白数
下载PDF
点火提前角对小功率LPG发动机CO排放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黄启锋 《龙岩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1-53,共3页
在理论空燃比燃烧条件下,研究点火提前角对小功率单缸LPG发动机C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工况下,CO的排放都远小于1%,点火提前角对CO排放影响较小。
关键词 小功率 单缸LPG发动机 监控系统 点火提前角 co排放
下载PDF
便携式发电机低CO排放标准解析
16
作者 李腾 李辉 +1 位作者 张蒙 朱康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9年第3期84-87,共4页
发电机在农业、工业、商业、国防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便携式发电机因其使用的便捷性逐渐步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由于发电机CO排放限值宽松且用户缺乏安全意识,导致因使用便携式发电机而CO中毒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为避免此类中... 发电机在农业、工业、商业、国防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便携式发电机因其使用的便捷性逐渐步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由于发电机CO排放限值宽松且用户缺乏安全意识,导致因使用便携式发电机而CO中毒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为避免此类中毒事件,北美发布了便携式发电机低CO排放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标准分别为ANSI/UL 2201及PGMA G300,该标准的实施将对匹配便携式发电机的发动机技术升级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发电机 CO中毒 co排放 ANSI/UL 2201 PGMA G300
下载PDF
家用燃气灶具的CO排放预测与界限气设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鹏飞 秦朝葵 陈志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4-200,共7页
同一管网引入不同来源的天然气已成为规划建设阶段的常见做法.不同天然气气源的组成可能存在差异,为了解不同燃气组成对民用燃烧灶具的CO排放的影响,避免大量终端用户的室内环境品质受到损害,对民用灶具的CO排放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考... 同一管网引入不同来源的天然气已成为规划建设阶段的常见做法.不同天然气气源的组成可能存在差异,为了解不同燃气组成对民用燃烧灶具的CO排放的影响,避免大量终端用户的室内环境品质受到损害,对民用灶具的CO排放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考察了中国12T天然气组成的分布并利用华白数相等与碳氢原子数守恒原则,确立了6组原组成天然气以及对应的三组分天然气,并测试灶具在每组燃气运行下的CO排放情况;对原组成天然气以及对应的三组分天然气的CO排放差异进行了讨论;在灶具上测试了以华白数和PN数为变化依据的不同三组分天然气.实验表明:三组分天然气的CO排放与原组成天然气等价;气质参数华白数和PN数可以描述灶具在不同燃气组成下运行时的CO变化规律;在PN-W图上存在等CO排放线簇,可用于家用灶具使用不同组成燃气的CO排放预测,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一种确立CO排放界限气的思路.对保障室内环境空气品质以及输配管网气源质量管理,都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灶 多气源 实验研究 co排放预测 界限气 气质管理
下载PDF
固体燃料种类对烧结过程CO排放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嘉 周炫庚 +2 位作者 游洋 徐健 吕学伟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CAS 2022年第2期33-38,共6页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伴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烧结作为钢铁生产中污染物最多的工序,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烧结烟气中CO的排放量远大于其他气体污染物的总和,因此,烧结过程中CO减排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种类固体燃料...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伴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烧结作为钢铁生产中污染物最多的工序,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烧结烟气中CO的排放量远大于其他气体污染物的总和,因此,烧结过程中CO减排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种类固体燃料对铁矿石烧结过程CO排放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选用的几种固体燃料中,兰炭着火点低因此最容易燃烧,烧结烟气中O_(2),CO和CO_(2)瞬时浓度高,采用兰炭、自产焦和外购焦的CO排放量依次为8.30,4.53,5.42 m^(3)/(t·s)。焦炭的着火点较高,燃烧速度比兰炭低,燃料利用率高于兰炭。当采用兰炭与自产焦同时作为燃料时,由于二者的燃烧速度不同,导致烧结温度低且燃烧层过厚,进而废气温度下降,残碳含量增加,烧结氧势升高,尾气中O_(2)浓度高,CO和CO_(2)浓度低,CO排放量为2.81 m^(3)/(t·s)。结果表明,燃烧速率不匹配的燃料混合使用不利于燃料充分燃烧,同时烧结矿产质量指标下降。因此在使用固体燃料时,焦炭或者兰炭均可单独使用,但是兰炭与外购焦混合使用不利于烧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烧结 co排放 固体燃料 烟气CO浓度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助燃配风改造对降低CO排放效果的数值模拟
19
作者 姜方为 罗海波 +1 位作者 沈刚 胡兴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298,304,共7页
循环流化床(CFB)是垃圾焚烧主要炉型之一,中国生活垃圾具有水分高和挥发分高等特性导致现阶段CFB垃圾焚烧炉CO排放偏高,对其正常运转造成较大影响。对锅炉实体进行助燃配风改造,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改造前后炉膛流体场进行模拟,并... 循环流化床(CFB)是垃圾焚烧主要炉型之一,中国生活垃圾具有水分高和挥发分高等特性导致现阶段CFB垃圾焚烧炉CO排放偏高,对其正常运转造成较大影响。对锅炉实体进行助燃配风改造,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改造前后炉膛流体场进行模拟,并分析第一烟道内的流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助燃配风率为40%时,CO的排放均值可降低至80 mg/Nm^3,烟气含氧量保持在9.5%(体积分数)左右,炉膛中上部温度的平均增幅达到41.3℃。可视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助燃配风明显提高了烟气旋流和回流,使得烟气轴向速度降幅达37.69%,烟气在第一烟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改造后炉膛中上部局部区域内的颗粒质量浓度均值在2.287 kg/m^3左右,优化了助燃配风参与炉内燃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垃圾焚烧炉 助燃配风改造 数值模拟 co排放
下载PDF
家用燃煤炉低CO排放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
作者 赵博文 王成君 陶俊俊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2期247-248,250,共3页
从降低家用燃煤炉煤气中毒危险性的目的出发,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辅以γ-Al2O3结构性助剂和铈锆固溶体辅助催化剂,负载纳米铂、钯等贵金属主催化剂成分,制备了适合家用燃煤炉使用的低CO排放催化剂。SEM表征证明所负载的纳米铂钯等... 从降低家用燃煤炉煤气中毒危险性的目的出发,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辅以γ-Al2O3结构性助剂和铈锆固溶体辅助催化剂,负载纳米铂、钯等贵金属主催化剂成分,制备了适合家用燃煤炉使用的低CO排放催化剂。SEM表征证明所负载的纳米铂钯等粒径分布均匀。通过在线检测CO实验证明,该催化剂能够有效地降低CO的排放量,提高煤炉燃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煤炉 催化剂 CO催化氧化 co排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