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船用CO2固定灭火系统的操作和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陶士陆 《珠江水运》 2019年第14期77-78,共2页
2019年5月25日下午,某轮在山东威海修船期间,船舶的CO2固定灭火系统发生CO2气体泄露事件,造成10人死亡,19人受伤的意外事故。船用CO2灭火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船载消防设备,当船舶发生火灾时,向火灾区域释放CO2气体,达到灭火的目... 2019年5月25日下午,某轮在山东威海修船期间,船舶的CO2固定灭火系统发生CO2气体泄露事件,造成10人死亡,19人受伤的意外事故。船用CO2灭火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船载消防设备,当船舶发生火灾时,向火灾区域释放CO2气体,达到灭火的目的。关于CO2固定灭火系统的气体意外泄露情况,一般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操作人员的疏失导致;另一种是船舶在摇摆和振动的环境下,CO2固定灭火系统出现故障导致的自动释放。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对船舶和人员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本文针对常见的船用CO2固定灭火系统的报警和释放系统的操作和管理要点,总结了操作和管理船用CO2系统的经验,介绍了一种安全便捷的船用CO2固定灭火系统的释放程序,以供设计和管理大型CO2固定灭火系统时进行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固定灭火系统 报警系统 释放程序
下载PDF
日本科学家:微藻制生物燃料的CO2固定效果有眼
2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1期6-7,共2页
日本NPO法人地区振兴支援中心绿色地球环境研究所的相泽克则先生于2009年5月30日在早稻田大学西早稻田校园召开的第12届MarineBiotechnology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指出在考虑生产利用微藻类的生物燃料时.从CO2的平衡上看微藻类存在问题。
关键词 co2固定 日本科学家 生物燃料 微藻类 生产利用 学术会议 地球环境 早稻田
下载PDF
船舶CO2固定灭火系统检验探讨
3
作者 高楷博 《技术与市场》 2020年第6期103-104,共2页
船舶CO2固定灭火系统具有清洁、高效、无毒的性能优势,在船舶中配备CO2固定灭火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性能。从工作原理、检验要求、检验要点3个层面对船舶CO2固定灭火器系统的检验工作展开分析与讨论,以期为我国船舶CO2固... 船舶CO2固定灭火系统具有清洁、高效、无毒的性能优势,在船舶中配备CO2固定灭火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性能。从工作原理、检验要求、检验要点3个层面对船舶CO2固定灭火器系统的检验工作展开分析与讨论,以期为我国船舶CO2固定灭火系统检验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co2固定灭火系统 火灾 检验
下载PDF
微藻固定CO_2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4
作者 程丽华 张林 +1 位作者 陈欢林 高从堦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空气中CO2 浓度升高所导致的温室效应已成为重大的环境问题 ,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概述了高效固定CO2 微藻藻种的筛选和培养方法 ,分析了微藻固定CO2 的无机碳利用形式和浓缩机制 ,讨论了高效光生物反应器设计和运行目标 ,简要介绍了微藻 ... 空气中CO2 浓度升高所导致的温室效应已成为重大的环境问题 ,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概述了高效固定CO2 微藻藻种的筛选和培养方法 ,分析了微藻固定CO2 的无机碳利用形式和浓缩机制 ,讨论了高效光生物反应器设计和运行目标 ,简要介绍了微藻 (酶 ) 膜生物反应器集成新技术。并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在进一步探索微藻固定CO2 有关机理的基础上 ,构建高效固定CO2 的转基因微藻 ,开发高效膜生物反应集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固定 微藻 光生物反应器 碳酸酐酶(CA)
下载PDF
六种微藻固定CO_2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明升 魏群 +2 位作者 蔡元妃 孙红云 郭莉娜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4-548,共5页
为筛选具有较高固碳率的微藻,以6种淡水微藻为研究对象,利用SE培养基,在光照强度4 000 lux、温度25℃、光照周期12∶12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为期7d的微藻固碳实验。结果表明:CO2对微藻生长有较大的影响,阿氏颤藻(Oscillatoria agardhii)、... 为筛选具有较高固碳率的微藻,以6种淡水微藻为研究对象,利用SE培养基,在光照强度4 000 lux、温度25℃、光照周期12∶12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为期7d的微藻固碳实验。结果表明:CO2对微藻生长有较大的影响,阿氏颤藻(Oscillatoria agardhii)、水网藻(Hydrodictyon reticulatum)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生长情况较好,但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生长受抑制;6种微藻固碳率有显著差异,其中斜生栅藻的固碳率最高,达到了76.00%,斜生栅藻CO2固定速率和生物量分别为0.225 g/(L.d)和0.837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co2固定 耐受 斜生栅藻
下载PDF
固定CO_2氢细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竞 周集体 +2 位作者 张晶晶 张爱丽 张劲松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1-275,共5页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高效固定CO2 的氢氧化细菌—专性化能自养菌BHA 15 ,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培养基 ρ/gL-1:NH4 Cl 4.0 ,Na2 HPO4 ·12H2 O 0 .75 ,KH2 PO4 0 .5 ,MgSO4 ·7H2 O 0 .3;V(H2 )∶V(O2 )∶V(CO2 ) =3 .5∶1∶1;p...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高效固定CO2 的氢氧化细菌—专性化能自养菌BHA 15 ,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培养基 ρ/gL-1:NH4 Cl 4.0 ,Na2 HPO4 ·12H2 O 0 .75 ,KH2 PO4 0 .5 ,MgSO4 ·7H2 O 0 .3;V(H2 )∶V(O2 )∶V(CO2 ) =3 .5∶1∶1;pH =7;最适生长温度θ =30℃ ) ,密闭摇瓶中恒温 (30℃ )培养 40h后 ,菌体浓度 ρ(DW)达 1.6mg/mL ,菌体蛋白含量 71.8% .图 7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固定 温室效应 生物固定 氢细菌 培养条件
下载PDF
太湖地区长期不同施肥水稻土N_2和CO_2固定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与差异 被引量:7
7
作者 靳振江 潘根兴 +1 位作者 刘晓雨 李恋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92,共11页
土壤N2固定细菌和CO2固定细菌是土壤碳氮循环重要的微生物群落,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机碳积累与这两类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活性的关系有助于了解施肥对农田碳氮循环的影响特点。本文研究了太湖地区自1987年开始的水稻土长期施肥试验,选取不施肥... 土壤N2固定细菌和CO2固定细菌是土壤碳氮循环重要的微生物群落,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机碳积累与这两类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活性的关系有助于了解施肥对农田碳氮循环的影响特点。本文研究了太湖地区自1987年开始的水稻土长期施肥试验,选取不施肥(NF)、氮磷钾(NPK)肥(CF)、NPK肥与猪粪配施(CFM)和NPK肥与秸秆还田配施(CFS)小区,采集(0—20 cm)表层样本,以nifH和cbbLR基因分别作为N2和CO2固定细菌的指示基因,用PCR-DGGE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二者的群落结构,并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土壤自生固氮细菌数量和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土壤固氮酶活性。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CF、CFM和CFS处理下的自生固氮细菌数量分别提高了58%、66%和106%;CF、CFM和CFS处理下的nifH基因丰度分别提高了213%、1079%和344%。CF与CFM处理的土壤固氮酶活性显著高于NF和CFS处理。因此,施肥提高了cbbLR基因的多样性。与NF处理相比,CF、CFM和CFS处理下的cbbLR基因丰度分别提高了465%、1827%和758%。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自生固氮菌数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bbLR和nifH基因丰度均与归一化的土壤养分呈极其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下土壤养分平衡对维持N2和CO2固定细菌较高的丰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N2固定 co2固定 细菌群落 养分平衡 有机碳
下载PDF
烟气环境条件下小球藻的生长及其CO_2固定 被引量:8
8
作者 岳丽宏 陈为公 +1 位作者 李建国 金建英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15-19,共5页
研究了SO2等烟气环境因子对小球藻ZY-1的生长及其CO2固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中的SO2是以增加培养液中的SO2-2浓度及降低pH的形式来影响ZY-1的生长及其对CO2的固定的,当其浓度大于50×10-6(v/v)时,需要进行烟气脱硫或控制培养... 研究了SO2等烟气环境因子对小球藻ZY-1的生长及其CO2固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中的SO2是以增加培养液中的SO2-2浓度及降低pH的形式来影响ZY-1的生长及其对CO2的固定的,当其浓度大于50×10-6(v/v)时,需要进行烟气脱硫或控制培养液pH变化来消除其影响;烟气中NO浓度不高于300×10-6(v/v)时,不影响ZY-1的生长及其对CO2的固定,反而可作为氮源供ZY-1生长用;对经过一般除尘处理的烟气来说,在利用小球藻ZY-1固定CO2时可不考虑溶解性烟尘的影响.上述研究结果再一次证明了利用小球藻ZY-1固定烟气中的CO2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co2固定 小球藻ZY-1 烟气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发酵秸秆糖产丁二酸放线杆菌的CO_2固定关键酶特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薛培俭 姜绍通 +2 位作者 李兴江 杨为华 潘丽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66-1069,共4页
产丁二酸放线杆菌以秸秆糖为碳源固定CO2过程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是其转化关键酶。文章在菌株酶基因克隆基础上,通过改变pH值、离子和底物,分析了该关键酶的酶特性。结果获得了登录号为EU253567的基因序列,发酵24 h时其酶活超过... 产丁二酸放线杆菌以秸秆糖为碳源固定CO2过程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是其转化关键酶。文章在菌株酶基因克隆基础上,通过改变pH值、离子和底物,分析了该关键酶的酶特性。结果获得了登录号为EU253567的基因序列,发酵24 h时其酶活超过700 U/mg。离子分析结果表明,Mn2+与Mg2+对该酶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Cu2+则对酶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围绕底物的酶促动力学分析表明,该酶对HCO3-的Km为7.0×10-2mol/L,即该酶对HCO3-的亲和力较弱,这表明发酵体系应保持高浓度的HCO3-。分析可知,关键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酶活力,从而能够间接指导发酵工艺,提高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 co2固定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
下载PDF
生物固定CO_2代谢途径及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葛喜珍 赵有玺 +2 位作者 刘晓宇 辛鑫 田平芳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3-68,共6页
近年来温室气体特别是CO2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恶化引起了极大关注。生物固定CO2是降低碳排放的策略之一。文章综述了生物固定CO2的研究进展,CO2固定的主要代谢途径和关键酶。对基于理性设计和细胞网络重构实现高效利用CO2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co2固定 代谢途径 关键酶 细胞网络重构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供气小球藻固定CO_2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岳丽宏 陈宝智 +1 位作者 胡筱敏 陈为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83-886,共4页
为找到一种高效供气的方法 ,降低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 ,对旁路多孔中空纤维膜组件供气时 ,小球藻ZY 1固定CO2 的效果及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旁路中空纤维膜组件供气有效 ,与直接鼓泡供气方式相比 ,小球藻ZY 1对CO2 ... 为找到一种高效供气的方法 ,降低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 ,对旁路多孔中空纤维膜组件供气时 ,小球藻ZY 1固定CO2 的效果及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旁路中空纤维膜组件供气有效 ,与直接鼓泡供气方式相比 ,小球藻ZY 1对CO2 的固定率有相似值 (分别为CO21 1 1 4mg·(L·h) -1和 1 0 1 2mg·(L·h) -1) ,反应器内溶解氧的浓度约降低 40 % ·值得注意的是 ,在同等测试条件下 ,中空纤维膜的传质系数值在用于CO2 固定实验后比用于CO2 固定实验前低1 1 %~ 1 5 % ,因此 ,在利用中空纤维膜组件供气进行微藻固定CO2 的研究过程中 ,必须尽量减少膜污染 ,以确保膜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仍保持高的传质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传质 供气 小球藻 co2固定 大气污染 微藻培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CO_2固定过程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轶博 高丽华 滕雯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17-20,共4页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重要温室气体之一,以其为原料并将其固定在离子液体中加以回收利用已成为二氧化碳利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质、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应用也是未来国际上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用于气体吸收的...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重要温室气体之一,以其为原料并将其固定在离子液体中加以回收利用已成为二氧化碳利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质、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应用也是未来国际上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用于气体吸收的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结构以及合成,阐述了离子液体在固定CO2气体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概况,并对离子液体固定二氧化碳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co2固定 反应机理
下载PDF
氢细菌固定CO_2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竞 周集体 +3 位作者 刘颖 张晶晶 张劲松 杨凤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9-551,560,共4页
研究了分批培养条件下固定 CO2 氢细菌的生长及底物消耗动力学特性 .结果表明 ,最佳气相比为 V( H2 )∶ V( O2 )∶ V( CO2 ) =3.5∶ 1 .0∶ 1 .0 ;在 30℃、p H =7.0的条件下培养 4 0h,每 m L培养基菌体干质量达 1 .6mg,每 g细胞干质量... 研究了分批培养条件下固定 CO2 氢细菌的生长及底物消耗动力学特性 .结果表明 ,最佳气相比为 V( H2 )∶ V( O2 )∶ V( CO2 ) =3.5∶ 1 .0∶ 1 .0 ;在 30℃、p H =7.0的条件下培养 4 0h,每 m L培养基菌体干质量达 1 .6mg,每 g细胞干质量含蛋白量为 71 8mg,菌体产率分别为Y( H2 ) =3.0 0 ,Y( O2 ) =0 .65和 Y( CO2 ) =0 .5 4 .并得到了菌生长和底物消耗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固定 氢氧化细菌 生长动力学 底物消耗动力学 气相比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固定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小球藻生长及其CO_2固定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岳丽宏 陈为公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22,共4页
通过测定不同SO2、NO以及不同烟尘浓度条件下,小球藻ZY-1的生长速率及其对CO2的固定速率,研究烟气中NO和SO2及烟尘等环境因子对小球藻ZY-1的生长及其CO2固定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气中的SO2是以增加培养液中的SO2-4浓度及降低pH... 通过测定不同SO2、NO以及不同烟尘浓度条件下,小球藻ZY-1的生长速率及其对CO2的固定速率,研究烟气中NO和SO2及烟尘等环境因子对小球藻ZY-1的生长及其CO2固定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气中的SO2是以增加培养液中的SO2-4浓度及降低pH值的形式来影响ZY-1的生长及其对CO2的固定的。当SO2体积浓度大于50×10-6时,需要进行烟气脱硫或控制培养液pH值变化来消除其影响;烟气中NO的体积浓度不高于300×10-6时,不影响ZY-1的生长及其对CO2的固定,可作为氮源供ZY-1生长用;对经过一般除尘处理的烟气,在利用小球藻ZY-1固定CO2时可不考虑溶解性烟尘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利用小球藻ZY-1固定烟气中的CO2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温室气体 co2固定 小球藻ZY-1 烟气 环境因子
下载PDF
HCO_3^-对海生颗石藻细胞表面钙化和CO_2固定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庆余 白岩善博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3期285-289,共5页
颗石藻(EmilianiahuxleyiHayuandMohler)是海洋浮游生物中生物量最大的普生性种群。在添加了20mmol/LHCO-3的ESM培养液中生长的E.huxleyi,细胞表面形成颗石片落所固定的碳酸... 颗石藻(EmilianiahuxleyiHayuandMohler)是海洋浮游生物中生物量最大的普生性种群。在添加了20mmol/LHCO-3的ESM培养液中生长的E.huxleyi,细胞表面形成颗石片落所固定的碳酸钙与细胞合成的有机质干重比达2.47∶1,在不添加HCO-3的ESM培养液中生长的E.huxleyi,细胞表面的碳酸钙与细胞合成的有机质干重比为0.05∶1,脂类含量达细胞干重的186%。细胞钙化实验和扫描电镜分析证实,培养液中HCO-3离子是控制E.huxleyi细胞钙化的主要因素,E.huxleyi细胞除了具有光合作用途径利用和固定CO2外,在一定HCO-3离子的浓度条件下还具有另一条固定CO2的途径,形成以CaCO3为主要成分的钙质片落(颗石片落)。E.huxleyi细胞热转化成烃实验结果显示,富含脂类的E.huxleyi在300℃热解时产出的“氯仿沥青A”、饱和烃和芳烃的量很高,其饱和烃产量可达细胞干重的2.8%,是一般藻类产烃量的6~15倍。研究结果初步显示,E.huxleyi是开展碳循环的环境优化研究和可再生生物能源研究良好的实验生物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O3^-离子浓度 co2固定 颗石藻 表面钙化
下载PDF
光合细菌固定CO_2偶联净化沼液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晓瑞 任丽滨 +3 位作者 王倩倩 刘超英 梁金花 朱建良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4-119,125,共7页
针对大型沼气工程CO_2含量高、沼气利用率低及沼液中有机物含量高等问题,筛选得到能同时固定CO_2和去除沼液中有机物的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NJ),并对其进行条件试验。以模拟沼液固定化培养基为底物,考察光照强度、菌种的接种量和菌... 针对大型沼气工程CO_2含量高、沼气利用率低及沼液中有机物含量高等问题,筛选得到能同时固定CO_2和去除沼液中有机物的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NJ),并对其进行条件试验。以模拟沼液固定化培养基为底物,考察光照强度、菌种的接种量和菌龄、培养基中Na2S的添加量等因素对固定CO_2速率的影响。以沼液为底物,考察沼液的稀释倍数和电子供体对光合细菌生长、固定CO_2速率和沼液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模拟沼液为培养基时,在温度35℃、光照强度1 500 lx、接种量0.1 g/L、菌龄60 h及培养基中Na2S添加量2.0 g/L条件下,固定CO_2速率达205 m L/h(以1 g干细胞计)。初始沼液COD 3 g/L,将沼液稀释10倍,蔗糖添加量为0.15 g/L,Mg CL2添加量为0.06 g/L的条件下,光合细菌NJ生长最快,光密度(OD)值由0.24增大到0.48;固定CO_2速率达到最大,为218 m L/h。此时,沼液COD去除率为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co2固定速率 沼液COD去除率
下载PDF
氢能或电能驱动的人工光合作用固定CO_2合成糖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卫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9-468,共10页
基于酶工程原理,通过组合自然界存在的酶促生化反应,提出自然界不存在的人工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只需要使用H2或电再生NADH驱动转化CO2为糖或淀粉,避开了人工光合磷酸化再生ATP难题,而且理论效率高.这种使用能源人工合成糖的方法,也是... 基于酶工程原理,通过组合自然界存在的酶促生化反应,提出自然界不存在的人工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只需要使用H2或电再生NADH驱动转化CO2为糖或淀粉,避开了人工光合磷酸化再生ATP难题,而且理论效率高.这种使用能源人工合成糖的方法,也是粮食生产工业化的一种潜在方法,如果将其与太阳能光伏技术或产氢技术结合,就可以实现人工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将CO2转换为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光合作用 暗反应 co2固定 糖合成
下载PDF
燃煤流化床飞灰湿法固定CO_2反应特性研究
18
作者 刘宣义 吴新 +2 位作者 籍晓洋 李俊 刘玉浩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64-68,共5页
为处理流化床飞灰堆积,实现CO2减排,以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作为碳捕获剂,进行了流化床飞灰湿法碳酸化固定CO2的工艺参数研究。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液固比对CO2单位固定量(每克飞灰固定的CO2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压力只... 为处理流化床飞灰堆积,实现CO2减排,以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作为碳捕获剂,进行了流化床飞灰湿法碳酸化固定CO2的工艺参数研究。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液固比对CO2单位固定量(每克飞灰固定的CO2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压力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CO2固定量;在液固比为1 m L/g、反应温度70℃、反应压力3 MPa、搅拌转速300 r/min的条件下,最大CO2单位固定量为0.0879 g/g,碳酸化效率高达49.58%,说明流化床飞灰有较强的CO2固定能力。因此,利用燃煤流化床飞灰固定CO2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飞灰 co2固定 碳酸化效率
下载PDF
利用微藻固定CO_2和生产生物燃料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德刚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0年第6期61-62,共2页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微藻固定CO2和生产生物燃料技术的最新研究和应用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研究方向,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微藻 co2固定 生物燃料
下载PDF
微藻固定转化烟气CO_2强化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加伟 程丽华 +2 位作者 徐新华 张林 陈欢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84-1894,共11页
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是21世纪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微藻由于具有利用太阳能、固定CO2并转化为油脂等产物的能力以及环境适应性强、光合效率高、繁殖快等优势,微藻固碳技术有望成为缓解温室效应和能源危机的有效方法之一,但... 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是21世纪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微藻由于具有利用太阳能、固定CO2并转化为油脂等产物的能力以及环境适应性强、光合效率高、繁殖快等优势,微藻固碳技术有望成为缓解温室效应和能源危机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该技术目前仍存在去除烟气CO2转化油脂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微藻固碳过程中碳传递转化途径,介绍了强化微藻固定与转化烟气CO2的技术研究,包括微藻固碳与转化油脂的生物强化、微藻固定CO2的反应器强化、微藻固定与转化CO2技术的耦合,重点讨论了强化微藻固碳与转化的生物技术和膜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指出微藻固碳的生物技术、膜技术及其他多技术的耦合有望进一步提升烟气CO2的高效固定与转化,是强化微藻固定转化烟气CO2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烟气 co2固定转化 生物技术 膜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