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胚胎干细胞模型的Cry1Ab蛋白发育毒性
1
作者 简远志 王菲 +2 位作者 尹宁 周若宇 王军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目的:通过胚胎干细胞发育毒性评价模型研究Cry1Ab蛋白对于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以评估其发育毒性。方法:设置Cry1Ab蛋白7个剂量组(31.25、62.50、125.00、250.00、320.00、1 000.00、2 000.00μg/L),以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 目的:通过胚胎干细胞发育毒性评价模型研究Cry1Ab蛋白对于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以评估其发育毒性。方法:设置Cry1Ab蛋白7个剂量组(31.25、62.50、125.00、250.00、320.00、1 000.00、2 000.00μg/L),以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为阳性对照,以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 PBS)为溶剂对照,分别处理小鼠胚胎干细胞D3(embryonic stem cell line D3,ES-D3)和小鼠成纤维细胞3T3。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受试物对于不同细胞的增殖半抑制浓度(5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of growth and viability, IC_(50))。设置Cry1Ab蛋白5个剂量组(125.00、250.00、320.00、1 000.00、2 000.00μg/L),设置溶剂对照(PBS),同时以5-FU为受试物进行模型验证,分别处理细胞后,通过拟胚胎体(embryonic bodies, EBs)培养法诱导ES-D3分化出心肌细胞;镜下观察EBs生长情况并测量其第3天和第5天的直径,观察并记录同批次EBs分化出搏动心肌细胞的比例,计算受试物的心肌分化半抑制浓度(5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of differentiation, ID50),根据发育毒性判别函数对受试物的胚胎发育毒性进行分类;收集培养终点的EBs样本,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检测心肌分化相关标志物(Oct3/4、GATA-4、Nkx2.5和β-MHC)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5-FU的IC_(50,3T3)为46.37μg/L,IC_(50,ES)为32.67μg/L,ID_(50,ES)为21.28μg/L,根据判别函数结果将5-FU分类为强胚胎毒性物质。不同浓度的Cry1Ab蛋白处理组的3T3细胞和ES-D3细胞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ry1Ab蛋白处理组分化第3天和第5天的EBs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s形态也未见明显差异;不同浓度Cry1Ab蛋白处理组的心肌分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使β-MHC、Nkx2.5和GATA-4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趋势(P<0.05),而与细胞多能性相关的标志物Oct3/4 mRNA表达水平则呈升高趋势(P<0.05);Cry1Ab蛋白处理组的成熟心肌标志物β-MHC、心肌早期分化标志物Nkx2.5和GATA-4、多能性相关标志物Oct3/4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模型中未观察到31.25~2 000.00μg/L的Cry1Ab蛋白具有发育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1Ab蛋白 发育毒性 心肌细胞 细胞分化 胚胎干细胞
下载PDF
利用胚胎干细胞骨分化实验评价Cry1Ab蛋白的发育毒性
2
作者 简远志 王菲 +2 位作者 周若宇 尹宁 王军波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通过小鼠胚胎干细胞骨分化实验研究Cry1Ab蛋白对胚胎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的影响,以评估Cry1Ab蛋白的发育毒性。方法以Cry1Ab蛋白为受试物,设置5个剂量(125,250,320,1000,2000 ng/ml)染毒小鼠胚胎干细胞形成的拟胚胎体(embryonic body... 目的通过小鼠胚胎干细胞骨分化实验研究Cry1Ab蛋白对胚胎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的影响,以评估Cry1Ab蛋白的发育毒性。方法以Cry1Ab蛋白为受试物,设置5个剂量(125,250,320,1000,2000 ng/ml)染毒小鼠胚胎干细胞形成的拟胚胎体(embryonic body,EB),设置溶剂对照和阳性对照,同时向培养基中添加β-甘油磷酸盐(10 mmol/L)、抗坏血酸(50μg/ml)和维生素D3(500μmol/L)诱导EB向骨细胞分化,通过茜素红S染色和吸光度检测确定骨细胞钙化结节生成情况;收集EB制备细胞裂解液,通过BCA法测量细胞总蛋白浓度,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裂解液中ALP活性;收集EB样本提取总RNA,通过qPCR检测骨细胞分化相关标志物Runx2、SPARC和I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Cry1Ab蛋白处理组的EB细胞团大小、钙化结节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Cry1Ab蛋白各浓度组的细胞总蛋白浓度和AL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ry1Ab蛋白各浓度组的Runx2、SPARC和I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试验中,未观察到Cry1Ab蛋白对小鼠胚胎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产生影响,125~2000 ng/ml的Cry1Ab蛋白不具有发育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1Ab蛋白 成骨分化 发育毒性 胚胎干细胞
下载PDF
大负荷运动后骨骼肌核心时钟基因Bmal1/Clock、Cry1/Per1的节律性振荡变化趋势
3
作者 丁海丽 傅泽铤 夏雨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0-96,F0003,共8页
目的:探讨大负荷运动对骨骼肌核心时钟基因节律性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8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C)组与运动(Exercise,E)组,E组予以一次大负荷运动训练。每6 h取各组比目鱼肌,采用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通过实时... 目的:探讨大负荷运动对骨骼肌核心时钟基因节律性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8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C)组与运动(Exercise,E)组,E组予以一次大负荷运动训练。每6 h取各组比目鱼肌,采用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测定骨骼肌核心时钟基因Bmal1、Clock、Cry1、Per1表达量,并使用余弦分析软件circacompare(R package)获取拟合余弦曲线参数,分析其节律性振荡的变化趋势。结果:1)C组Bmal1、Clock、Cry1、Per1 mRNA在72 h内呈现3个完整近日节律周期;E组Bmal1 mRNA、Cry1和Per1mRNA在0~24 h、Clock mRNA在0~72 h近日节律消失。2)与C组相比,E组Bmal1 mRNA在0、6、12和18 h显著升高,Clock mRNA在0 h时显著升高;Cry1、Per1 mRNA在0、12 h显著降低。3)C组各时相肌纤维超微结构正常,E组0、24和48 h均出现不同程度肌小节结构破坏、线粒体肿胀及聚集等改变,72 h有所缓解。结论:一次大负荷运动可诱发骨骼肌核心时钟基因Bmal1/Clock、Cry1/Per1节律振荡紊乱,其变化趋势与肌纤维超微结构损伤时相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时钟基因 Bmal1/Clock cry1/Per1 生物节律 生物钟
下载PDF
脑胶质瘤的MRI诊断及昼夜节律基因CRY1对脑胶质瘤的表达特性研究
4
作者 吴娟 王棒 +1 位作者 陈硕硕 王大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2期31-34,共4页
目的本项研究探讨脑胶质瘤的MRI诊断及昼夜节律基因CRY1对脑胶质瘤表达特性的研究。方法通过MRI等主要影像学诊断脑胶质瘤,片状弥散性T1低信号、T2高信号,可无明显强化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时唯一需要影像学标准的疾病。基于GEO和TCG... 目的本项研究探讨脑胶质瘤的MRI诊断及昼夜节律基因CRY1对脑胶质瘤表达特性的研究。方法通过MRI等主要影像学诊断脑胶质瘤,片状弥散性T1低信号、T2高信号,可无明显强化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时唯一需要影像学标准的疾病。基于GEO和TCGA数据库下载CRY1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数据。生存分析采用Kapian-Meier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符(LASSO)筛选与生存相关的免疫细胞。RNA-Seq分析证实了结果。结果昼夜节律基因CRY1在脑胶质瘤中的高表达与较差的预后相关。GSEA软件筛选出的与胶质瘤相关的信号通路中参与上调的通路有7条。筛选与CRY1结合的蛋白,研究TCGA数据库中CRY1改变频率、突变类型。发现CRY1表达高水平和较高的免疫细胞浸润率相关,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更高。结论CRY1的高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且CRY1具有较高的免疫浸润率,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更高,则CRY1可能做为胶质瘤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MRI cry1 诊断 预后 免疫细胞浸润 生物标志物 免疫治疗靶点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瑞丰125 Cry1Ab/Cry2Aj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东阳 肖冰 +3 位作者 王晨尧 杨现明 梁晋刚 吴孔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9,共9页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虫害会造成严重的品质和产量损失,转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基因抗虫玉米为玉米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转Bt基因抗虫玉米的抗虫性与外源杀虫蛋白表达量具有密切的关系,明确Bt杀虫蛋白在不同生育...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虫害会造成严重的品质和产量损失,转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基因抗虫玉米为玉米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转Bt基因抗虫玉米的抗虫性与外源杀虫蛋白表达量具有密切的关系,明确Bt杀虫蛋白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对害虫的综合防治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连续两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9个地点种植的瑞丰125不同器官中Cry1Ab/Cry2Aj杀虫蛋白表达量,对比分析了玉米拔节期(V6-V8)叶片、抽雄期(VT)雄穗、吐丝期(R1)叶片和花丝、成熟期(R4)叶片和籽粒的Bt杀虫蛋白含量,结果表明Bt杀虫蛋白表达量在不同玉米器官中差异较大。2年9个地点的数据整体上呈现出叶片中Cry1Ab/Cry2Aj杀虫蛋白表达量较高,而籽粒中Cry1Ab/Cry2Aj杀虫蛋白表达量较低的规律。9个地点种植的瑞丰125的Cry1Ab/Cry2Aj杀虫蛋白表达量有所差异,但差异整体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玉米 瑞丰125 cry1Ab/Cry2Aj杀虫蛋白 时空表达
下载PDF
Cry1Ba3、Cry1Ia8蛋白对Cry1Ac抗性小菜蛾的杀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楠 王少丽 +3 位作者 宋福平 束长龙 高继国 张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6-70,共5页
利用2种苏云金芽胞杆菌原毒素Cry1Ba3、Cry1Ia8及其组合,分别对Cry1Ac抗性种群小菜蛾幼虫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Cry1Ba3、Cry1Ia8对2种目标试虫均有高毒力,LC50分别为0.2175、0.6706μg/mL;Cry1Ba3毒力3倍于Cry1Ia8。2种蛋白混配... 利用2种苏云金芽胞杆菌原毒素Cry1Ba3、Cry1Ia8及其组合,分别对Cry1Ac抗性种群小菜蛾幼虫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Cry1Ba3、Cry1Ia8对2种目标试虫均有高毒力,LC50分别为0.2175、0.6706μg/mL;Cry1Ba3毒力3倍于Cry1Ia8。2种蛋白混配的结果也表现出高毒力,LC50为0.4375μg/mL,没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也不存在拮抗。敏感与抗性小菜蛾种群生测结果统计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这2种蛋白及其组合与Cry1Ac并无交互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苏云金芽胞杆菌 cry1Ba3 cry1Ia8 cry1Ac抗性
下载PDF
沉默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OfUGT逆转亚洲玉米螟对Cry1Ie蛋白的抗性
7
作者 林雅玲 何康来 +2 位作者 王振营 尚素琴 张天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4-841,共8页
转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基因作物在害虫防治中应用较多,但长期种植转Bt基因作物,靶标害虫不可避免会对杀虫蛋白产生抗性,如何进行抗性治理是当前面临的难题。本研究基于前期转录组分析结果,定量分析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转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基因作物在害虫防治中应用较多,但长期种植转Bt基因作物,靶标害虫不可避免会对杀虫蛋白产生抗性,如何进行抗性治理是当前面临的难题。本研究基于前期转录组分析结果,定量分析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Of UGT)在亚洲玉米螟Cry1Ie抗性品系(ACB-IeR)及敏感品系(ACB-Bt S)的表达量,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对ACB-IeR品系Of UGT基因进行沉默,并通过毒力测定试验来检验干扰效果。Of UGT基因在ACB-Ie R三龄幼虫中相对表达量高于ACB-Bt S,并且注射ds UGT后该基因表达量下降。Cry1Ie抗性品系的致死中浓度大于1000.00μg/g,在蛋白浓度为500.00μg/g时,注射ds UGT和ds GFP后的幼虫存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较空白对照组存活率显著降低;在蛋白浓度为1000.00μg/g时,注射ds GFP后的幼虫存活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注射ds UGT后的幼虫存活率较空白对照和注射ds GFP的都显著降低。由结果可以看出RNAi沉默OfUGT基因后可以降低抗性品系亚洲玉米螟对Cry1Ie蛋白的抗性,但对抗性的逆转程度还需要后续更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RNA干扰 cry1Ie 抗性逆转
下载PDF
时钟基因Cry1与Bmal1在小鼠子宫内膜生理性修复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8
作者 杨旭清 鲁聪 +7 位作者 刘婷婷 吴江旭 王思雨 王树芳 陈西华 贺斌 徐祥波 王乾兴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08-715,共8页
目的 以小鼠月经模型为基础,探究时钟基因Cry1与Bmal1对小鼠月经期子宫内膜生理性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小鼠月经样生理性修复模型,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法观察CRY1与BMAL1蛋... 目的 以小鼠月经模型为基础,探究时钟基因Cry1与Bmal1对小鼠月经期子宫内膜生理性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小鼠月经样生理性修复模型,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法观察CRY1与BMAL1蛋白在小鼠月经样修复模型中的表达定位;进一步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检测CRY1与BMAL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孕酮撤退后24~48 h子宫大体颜色逐渐变淡,子宫直径由粗逐渐变细。HE染色结果显示,孕酮撤退后24 h蜕膜化区域大部分细胞坏死崩解,且随着时间推移,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腔面出现再上皮化,腺体数量明显增多;48 h时,子宫内膜修复完整,基本恢复到正常子宫形态。IHC染色结果显示,CRY1和BMAL1蛋白的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主要集中在细胞核,且阳性信号随着孕酮撤退时间呈现一定差异。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孕酮撤退24 h后,子宫内膜CRY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40 h时表达量相对更低,出现低谷。孕酮撤退后32 h子宫内膜BMAL1蛋白的表达量相对更低,显著低于24 h和48 h(P<0.05),与CRY1蛋白相比,低谷提前8 h出现。结论 时钟基因在子宫内膜呈现规律性的周期性表达,提示时钟基因及其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生理性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生理性修复 时钟基因 cry1 BMAL1
下载PDF
V-ATPase H表达量下调增强棉铃虫对Cry1Ac的抗性
9
作者 李品 姚雪 +5 位作者 李舜佳 杨飞帆 孙莹莹 刘晓光 魏纪珍 安世恒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31,138,共7页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世界性重要农业害虫。目前防治棉铃虫的主要手段是种植转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蛋白的转基因作物。本文旨在研究棉铃虫V-ATPase H在Cry1Ac蛋白毒力和抗性中的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世界性重要农业害虫。目前防治棉铃虫的主要手段是种植转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蛋白的转基因作物。本文旨在研究棉铃虫V-ATPase H在Cry1Ac蛋白毒力和抗性中的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分析V-ATPase H在Cry1Ac抗、感品系棉铃虫幼虫中肠及敏感品系棉铃虫幼虫受Cry1Ac诱导后的表达情况;在昆虫Sf9细胞中过表达V-ATPase H对其进行细胞定位,通过细胞毒力试验验证其对Cry1Ac毒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棉铃虫V-ATPase H基因在抗性品系中低表达,并且V-ATPase H在受到Cry1Ac诱导时也低表达;在Sf9细胞内表达V-ATPase H蛋白发现其在整个细胞中都有分布,过表达该蛋白后增强了细胞对Cry1Ac蛋白的敏感性。结果表明V-ATPase H参与Cry1Ac蛋白的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TPase H 棉铃虫 cry1AC 细胞毒力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ApoE^(-/-)小鼠生物钟基因Cry1表达的影响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10
作者 程金凤 孙大康 +3 位作者 王倩倩 李洋 甄萌萌 程艳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9期2776-2781,共6页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ApoE^(-/-)小鼠主动脉生物钟基因Cry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方法研究实施时间:2022年3月至2022年11月。22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11只)和运动组(11只),运动组进行12周...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ApoE^(-/-)小鼠主动脉生物钟基因Cry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方法研究实施时间:2022年3月至2022年11月。22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11只)和运动组(11只),运动组进行12周的跑台运动,每2周对小鼠称重并记录体质量变化情况。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组织斑块形成及脂质沉积程度;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主动脉管壁Cry1基因表达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运动组小鼠的体质量降低(P<0.01),血清LDL-C、TC、TG、IL-1β、IL-6、TNF-α含量下降(均P<0.01),HDL-C含量升高(P<0.01),主动脉斑块面积及脂质沉积情况减轻(均P<0.01),主动脉组织中Cry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1)。结论有氧运动可以提高ApoE^(-/-)小鼠主动脉管壁生物钟基因Cry1的表达水平,降低血脂及相关炎性因子的浓度,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提示有氧运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其上调小鼠主动脉血管壁生物钟基因Cry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生物钟基因cry1 有氧运动 动物实验
下载PDF
Selection,effective dominance,and completeness of Cry1A.105/Cry2Ab2 dual-protein resistance in Helicoverpa zea(Boddie)(Lepidoptera:Noctuidae)
11
作者 Tiago SILVA Ying NIU +4 位作者 Tyler TOWLES Sebe BROWN Graham PHEAD Wade WALKER Fangneng HU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7期2151-2161,共11页
In the U.S.,Helicoverpa zea(Boddie)is a major pest targeted by both transgenic maize and cotton expressing Bacillus thuringiensis(Bt)proteins.Resistance of insect to Bt maize and cotton containing cry1A and cry2A gene... In the U.S.,Helicoverpa zea(Boddie)is a major pest targeted by both transgenic maize and cotton expressing Bacillus thuringiensis(Bt)proteins.Resistance of insect to Bt maize and cotton containing cry1A and cry2A genes has widely occurred in the U.S.In this study,two trial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larv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a Cry1A.105/Cry2Ab2 dual-protein resistant(VT2P-RR),a susceptible,and an F1 heterozygous(VT2P-RS)populations of H.zea on ears of nine Bt and three non-Bt maize hybrids.The Bt maize hybrids evaluated represent five common pyramided traits expressing two or three of the Cry1A.105,Cry1Ab,Cry1F,Cry2Ab2,and Vip3Aa20 proteins.In the laboratory,neonates of the three H.zea populations were inoculated on silks of ears collected from maize at R1-R2 plant stages;and larval survivorship was checked 10 d after neonate release.All three insect populations survived normally on non-Bt maize ears.Varied numbers of VT2P-RR and VT2P-RS survived on ears of Cry1A.105/Cry2Ab2 maize,while all larvae of the three populations died or could not develop on ears of Vip3Aa20-expressing maize.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ual-protein resistant H.zea was not cross-resistant to Vip3Aa20-expressing maize,and thus traits with vip3Aa20 gene should be effective to manage Cry1A.105/Cry2Ab2-resistant H.zea.The resistance in VT2P-RR was determined to be incomplete on Cry1A.105/Cry2Ab2 maize.The effective dominance levels varied greatly,from recessive to incompletely dominant,depending on maize hybrids and trials,suggesting that proper selection of maize hybrids could be important for mitigating the Cry1A.105/Cry2Ab2 resistance.The data generated should aid in modeling multiple-protein Bt resistance in H.z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 earworm cry1A/Cry2A effective dominance incomplete resistance Bt maize resistance management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nsect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Transgenic Cry1Ab13-1 and NPR1 Maize
12
作者 Yongjing Xi Zhou Yang +4 位作者 Yukun Jin Jing Qu Shuyan Guan Siyan Liu Piwu Wang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SCIE 2023年第4期1257-1274,共18页
PCR detection,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outdoor insect resistance,and disease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detection of genetic stabil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through generations(T2,T... PCR detection,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outdoor insect resistance,and disease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detection of genetic stabil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through generations(T2,T3,and T4)in transgenic maize germplasms(S3002 and 349)containing the bivalent genes(insect resistance gene Cry1Ab13-1 and disease resistance gene NPR1)and their corresponding wild type.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arget genes Cry1Ab13-1 and NPR1 were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into both germplasms through tested generations;q-PCR confirmed the expression of Cry1Ab13-1 and NPR1 genes in roots,stems,and leaves of tested maize plants.In addition,S3002 and 349 bivalent gene-transformed lines exhibited resistance to large leaf spots and corn borer in the field evaluation compared to the wild type.Our study confirmed that Cry1Ab13-1 and NPR1 bivalent genes enhanced the resistance against maize borer and large leaf spot disease and can stably inherit.These findings could be exploited for improving other cultivated maize varie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NPR1 gene cry1Ab13-1 gene disease resistance insect resistance
下载PDF
转cry1 Ab/cry1 Ac基因籼稻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影响 被引量:53
13
作者 刘志诚 叶恭银 +1 位作者 胡萃 Swapan K.DATTA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4-465,共12页
将稻田节肢动物群落按营养关系划分为 5个功能团 ,即植食类、寄生类、捕食类、腐食类和其它类 ,从功能团优势度、功能团内科组成及其优势度、群落主要参数及群落相异性等方面 ,经两年四点的调查就 2个转cry1Ab cry1Ac基因籼稻(Bt水稻 )... 将稻田节肢动物群落按营养关系划分为 5个功能团 ,即植食类、寄生类、捕食类、腐食类和其它类 ,从功能团优势度、功能团内科组成及其优势度、群落主要参数及群落相异性等方面 ,经两年四点的调查就 2个转cry1Ab cry1Ac基因籼稻(Bt水稻 )品系TT9 3和TT9 4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作了较系统评价。植食类、寄生类和腐食类功能团内某些优势科的优势度在Bt水稻田与对照 (IR72 )田之间有时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如Bt水稻田中茧蜂或姬蜂科的优势度有时明显低于对照。但是 ,在大多情况下Bt水稻田与对照田之间功能团优势度、功能团内科组成及其优势度、群落主要参数 (物种丰富度、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 )及其时间动态基本无明显差异 ;Bt水稻田与对照田间植食类、寄生类、捕食类亚群落和整个节肢动物群落的相异性大多较低。可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水稻 cry1 Ab/cry1 Ac基因 节肢动物 功能团 群落
下载PDF
转cry1 Ab基因水稻中毒蛋白的表达、分泌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吴立成 李啸风 +1 位作者 叶庆富 汪海燕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6-121,共6页
研究了转cry1Ab基因水稻 (克螟稻 )中Cry1Ab毒蛋白的表达、根系分泌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规律 .结果表明 ,分蘖始期至成熟期 ,克螟稻地上部和根部中的Cry1Ab毒蛋白的表达量 (FW)分别为 3 2 3~ 8 2 2 μg/ g和 0 6 8~ 0 89μg/g .生育... 研究了转cry1Ab基因水稻 (克螟稻 )中Cry1Ab毒蛋白的表达、根系分泌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规律 .结果表明 ,分蘖始期至成熟期 ,克螟稻地上部和根部中的Cry1Ab毒蛋白的表达量 (FW)分别为 3 2 3~ 8 2 2 μg/ g和 0 6 8~ 0 89μg/g .生育期间克螟稻根系分泌的Cry1Ab毒蛋白含量仅为 1 6 6~ 4 8 0 2ng/ (株·d) .试验证实 ,克螟稻根际土中的Cry1Ab毒蛋白残留含量低于检测限 (<0 5ng/ g干燥土 ) .生物测定还表明 ,克螟稻根际土及其提取液对棉铃虫初孵幼虫和 3龄幼虫不产生致死性效应 .相对于Cry1Ab毒蛋白的根系分泌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1Ab基因水稻 cry1Ab毒蛋白 表达 根系分泌 土壤 残留
下载PDF
转Bt cry1Ah/cry1Ie双价基因抗虫玉米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召军 郎志宏 +3 位作者 张杰 宋福平 何康来 黄大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5,共7页
构建了含有人工改造的抗虫基因Bt cry1Ah、cry1Ie和耐除草剂基因2mG2-epsps的植物表达载体pMUHUESGM,利用基因枪法将表达盒片段转化玉米愈伤组织,以2mG2-epsps基因为筛选标记基因,经草甘膦异丙胺盐筛选获得24株T0代再生植株,其中PCR检... 构建了含有人工改造的抗虫基因Bt cry1Ah、cry1Ie和耐除草剂基因2mG2-epsps的植物表达载体pMUHUESGM,利用基因枪法将表达盒片段转化玉米愈伤组织,以2mG2-epsps基因为筛选标记基因,经草甘膦异丙胺盐筛选获得24株T0代再生植株,其中PCR检测阳性植株有20株。T0和T1代植株的分子检测结果证明了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并能够稳定遗传和表达,转基因株系在田间生物活性检测中表现出较好的抗虫性,这为培育抗虫玉米新品种提供了参考,同时本研究中采用了基因枪片段转化法,提高了转基因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 cry1Ah基因 Btcry1Ie基因 2mG2-epsps基因 转基因玉米
下载PDF
转Cry1Ac活性杀虫蛋白及慈菇蛋白酶抑制剂B基因的棉花(英文)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洪年 吴家和 +6 位作者 陈晓英 罗晓丽 卢睿 石跃进 秦红敏 肖娟丽 田颖川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根据植物基因的结构特征,合成了CrylAc活性杀虫蛋白的编码序列并与内质网定位肽编码序列组成嵌合杀虫蛋白基因Bt29K。构建了含Bt29K基因及慈菇蛋白酶抑制剂B(API-B)基因表达框的双抗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根据植物基因的结构特征,合成了CrylAc活性杀虫蛋白的编码序列并与内质网定位肽编码序列组成嵌合杀虫蛋白基因Bt29K。构建了含Bt29K基因及慈菇蛋白酶抑制剂B(API-B)基因表达框的双抗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Smith et Townsend )Conn LBA4404)介导转化了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的两个生产品种(系)。根据抗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试验及农艺性状的观察调查结果,经6代筛选,获得了抗棉铃虫90.0%-99.7%且农艺性状优良的9个双价抗虫棉纯合品系。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抗虫基因在棉花基因组中的插入拷贝数为1个或2个。活性CrylAc和API-B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株系中的表达量分别约占总可溶性蛋白的0.17%和0.09%。对双抗纯合系植株及仅转Bt基因的棉花纯合系抗虫性检测结果表明前者的抗虫性明显高于后者,因此推断本研究采用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策略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转基因棉花 嵌合cry1Ac基因 cry1Ac活性杀虫蛋白 慈菇蛋白酶抑制剂B基因
下载PDF
Cry1Fa对Cry1Ac抗性棉铃虫的毒力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纪珍 郭予元 +2 位作者 高希武 张涛 梁革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54-1160,共7页
为了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表达Cry1Fa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已在美国商业化种植。明确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对Cry1Fa与Cry1Ac的交互抗性及这两种杀虫蛋白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为表达Cry1Fa+Cry1Ac的转双价抗虫棉花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为了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表达Cry1Fa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已在美国商业化种植。明确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对Cry1Fa与Cry1Ac的交互抗性及这两种杀虫蛋白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为表达Cry1Fa+Cry1Ac的转双价抗虫棉花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本实验测定了Cry1Fa对棉铃虫敏感品系(96S)及用Cry1Ac筛选的抗性品系(BtR,抗性倍数2194.15倍)的毒力,发现Cry1Fa对敏感棉铃虫的毒力远低于Cry1Ac,LC50值是Cry1Ac的504.80倍;而且抗性品系BtR对Cry1Fa存在19.98倍的交互抗性。Cry1Fa与Cry1Ac混用可以提高Cry1Fa毒杀敏感棉铃虫的效果,尤其是Cry1Fa浓度较低时,加入Cry1Ac,可以显著增加Cry1Fa的毒力;但只有加入较高浓度的Cry1Fa时才能增加Cry1Ac的毒力。由于BtR品系已经对Cry1Ac产生抗性,Cry1Ac对抗性棉铃虫的毒力明显降低;在较高浓度的Cry1Ac中加入Cry1Fa可以显著增加棉铃虫的死亡率(P=0.0015,F=6.88,df=6),但最高死亡率仅为58.33%。D-饱和最优试验的结果证实,Cry1Ac对于敏感棉铃虫的死亡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t1=13.76﹥t0.05),Cry1Ac与Cry1Fa的交互作用对毒力的影响也达到显著水平(t22=2.42﹥t0.05;t11=6.95﹥t0.05;t12=3.43﹥t0.05)。Cry1Ac和Cry1Fa对抗性棉铃虫死亡率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t1=3.03﹥t0.05;t2=2.59﹥t0.05),但Cry1Ac是决定抗、感棉铃虫死亡率的关键因素;Cry1Ac与Cry1Fa最佳浓度配比范围都是1.41~2.10μg/cm2;在抗性品系中,Cry1Ac和Cry1Fa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所以,尽管Cry1F+Cry1A作物扩大了杀虫谱,但棉铃虫对这两种蛋白存在交互抗性,而且这两种蛋白混用对治理抗Cry1Ac棉铃虫的效果不理想,因此不建议在中国种植表达Cry1F+Cry1A的棉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cry1AC cry1Fa 毒力 交互抗性 协同作用
原文传递
大肠杆菌中利用苏云金芽胞杆菌强启动子p1Ac指导Cry1Ac蛋白表达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君兰 束长龙 +3 位作者 刘东明 张杰 宋福平 黄大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0-84,共5页
对利用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强启动子——cry1Ac基因启动子p1Ac指导cry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肠杆菌中由启动子p1Ac指导表达的Cry1Ac蛋白与苏云金芽胞杆菌来源的Cry1Ac蛋白在碱溶性、胰... 对利用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强启动子——cry1Ac基因启动子p1Ac指导cry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肠杆菌中由启动子p1Ac指导表达的Cry1Ac蛋白与苏云金芽胞杆菌来源的Cry1Ac蛋白在碱溶性、胰蛋白酶活化、杀虫活性等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解决了目前商业化载体大肠杆菌表达cry基因时形成不易溶解的包涵体问题。同时,还对p1Ac指导的cry1A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1Ac基因启动子p1Ac 大肠杆菌 cry1Ac蛋白 表达 发酵条件
下载PDF
不同启动子表达Cry1Ie蛋白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春鸽 赵灿 +4 位作者 束长龙 孙冰 宋福平 高继国 张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2-196,共5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启动子P1Ac与T7启动子表达的Cry1Ie蛋白对鳞翅目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的杀虫活性有较大差异。P1Ac启动子表达的Cry1Ie蛋白LC50为1.73μg/mL,T7启动子表达的Cry1Ie蛋白LC50为18.18μg/mL,后者是前者的10.5... 苏云金芽胞杆菌启动子P1Ac与T7启动子表达的Cry1Ie蛋白对鳞翅目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的杀虫活性有较大差异。P1Ac启动子表达的Cry1Ie蛋白LC50为1.73μg/mL,T7启动子表达的Cry1Ie蛋白LC50为18.18μg/mL,后者是前者的10.5倍。主要从形态、碱溶性及抗胰蛋白酶稳定性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果显示,两者在形态上无显著差异,均有相对较为规则的颗粒存在;在碱溶性方面无显著差异,均有约20.0%的包涵体能溶解于pH10.5 50.0 mmol/L Na2CO3的溶液;在对抗胰蛋白酶的稳定性方面无明显差异,由此说明这三方面都不是二者活性差异的原因,推测是T7启动子表达的Cry1Ie蛋白折叠不正确导致其活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1Ac基因启动子P1Ac T7启动子 大肠杆菌 cry1Ie蛋白 表达
下载PDF
国产Bt-Cry1Ab和Bt-(Cry1Ab+Vip3Aa)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测定 被引量:52
20
作者 张丹丹 吴孔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60,共7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种植转基因Bt作物是主要的防治手段之一。我们利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评价了国产Bt-Cry1Ab玉米(转化体C0030.3.5)和Bt-(Cry1Ab+Vip3Aa)玉米(转化体DBN3601和DBN3608)对...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种植转基因Bt作物是主要的防治手段之一。我们利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评价了国产Bt-Cry1Ab玉米(转化体C0030.3.5)和Bt-(Cry1Ab+Vip3Aa)玉米(转化体DBN3601和DBN3608)对草地贪夜蛾1~4龄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供试两种转基因玉米共6个品种皆可高效表达目标杀虫蛋白并对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对1龄幼虫的致死率达到59%~100%,存活幼虫的生长发育亦受到显著抑制。表明国内研发的Bt-Cry1Ab玉米和Bt-(Cry1Ab+Vip3Aa)玉米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其中Bt-(Cry1Ab+Vip3Aa)玉米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Bt-Cry1Ab玉米,两种转基因玉米皆具有较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Bt-cry1Ab玉米 Bt-(cry1Ab+Vip3Aa)玉米 控制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