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6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癫痫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胡源 杨辉 虞梅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76-480,共5页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所有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同时给...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所有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同时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将患者按CYP2C19基因型别分为强代谢型(*1/*1)47例、中间代谢型(*1/*2,*1/*3)50例和弱代谢型(*2/*2,*3/*3,*2/*3)18例,比较CYP2C19代谢型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并根据丙戊酸钠治疗效果分为疗效良好组(n=85)和疗效不佳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丙戊酸钠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癫痫患者CYP2C19基因分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验;CYP2C19弱代谢型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为(3.80±1.02)μg/mL,明显高于强代谢的(2.67±0.34)μg/mL和中间代谢型的(2.73±0.36)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代谢型和中间代谢型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月发病频率≥4次、继发性病因为热性惊厥、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μg/mL、服药依从性差、CYP2C19基因型为弱代谢型与丙戊酸钠治疗效果有关(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发病频率≥4次、继发性病因为热性惊厥、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μg/mL、服药依从性差、CYP2C19基因型为弱代谢型均为影响丙戊酸钠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癫痫患者的CYP2C19基因具有多态性,且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及疗效具有相关性。因此,在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时,可检测CYP2C19基因分型,以指导癫痫患者的临床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cyp2c19基因多态性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期CYP2C19基因背景不明的轻型非心源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李敏 蒋春丽 +2 位作者 冯朝华 成静 张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基因背景不明的轻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行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价值,为临床更高效、精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50例基因不明的急性轻型非心源性脑... 目的:探讨急性期基因背景不明的轻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行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价值,为临床更高效、精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50例基因不明的急性轻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充分向患者及(或)其家属说明各治疗方案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与C组,观察与比较每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复发率。结果:三组治疗21d、90d后的NIHSS、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d后随访,三组出血发生率、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脑梗死复发率(2.00%、4.00%)相当(P>0.05),但均低于B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抗方案可绕行CYP2C19基因缺陷,在治疗急性轻型非心源性脑梗死中,与传统氯吡格雷双抗对改善患者神经与日常生活功能效果相当,但能更有效地预防90d内脑梗死复发,在基因背景不明下,疗效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cyp2c19基因 非心源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
3
作者 钱倩 张静 +2 位作者 张欣 邢晓明 边伟林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210例ACI患者,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90 d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mR...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210例ACI患者,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90 d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52例、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158例。治疗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NT-proBNP。用Pearson或Spearman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对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评分、空腹血糖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CYP2C19基因多态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ACI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r_(s)=0.362)、血清NT-proBNP水平(r=0.426)与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高NIHSS评分、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高血清NT-proBNP水平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均<0.05)。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786、0.861,二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高水平NT-proBNP是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不良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cyp2c19基因多态性 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型与药物代谢相关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安向阳 王颖 +2 位作者 刘贤 崔超 周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
细胞色素P450(CYP450)家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药物氧化代谢酶之一,而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是CYP450家族中重要一员,参与许多药物的氧化代谢。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个体间药物反应差异最主要的原因,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 细胞色素P450(CYP450)家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药物氧化代谢酶之一,而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是CYP450家族中重要一员,参与许多药物的氧化代谢。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个体间药物反应差异最主要的原因,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许多药物的代谢,并与几种常用处方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问题密切相关。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可将人群分为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正常代谢型和超快代谢型四大类。本文主要介绍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其代谢药物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MTHFR、SLCO1B1和APOE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5
作者 黄福秀 张冬青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MTHFR、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为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2022年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荧光探针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MTHFR、SLCO1B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MTHFR、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为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2022年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荧光探针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MTHFR、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基因多态性分布的情况。结果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YP2C19基因表型中EM型占比为44.25%,PM型占比为9.75%;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型(CT型+TT型)占比为78.50%,CC型占比为21.50%;SLCO1B1基因型中的78.75%为Ⅰ类野生表型,1.50%为Ⅲ类纯合突变型;APOE基因表型中E2型和E3型占比为84.25%,E4型占比为15.75%。结论对4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MTHFR、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对指导急性脑梗死患者人群个体化用药提供数据支持,对实现安全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yp2c19 MTHFR SLCO1B1 APOE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Effect of cytochrome P4502C19(CYP2C19)gene polymorphism and clopidogrel reactivity on long 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PCI
6
作者 Cheng-Yan HU Yan-Ling WANG +3 位作者 Zhen-Xing FAN Xi-Peng SUN Shuai WANG Zhi LIU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0-103,共1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YP2C19 gene polymorphism on clopidogrel reactivit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YP2C19 gene polymorphism on clopidogrel reactivit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Methods In total,675 patients were enrolled.Based on the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wo groups:clopidogrel low responsiveness(CLR)and normal clopidogrel responsiveness(NCR).The CLR group was divided into ticagrelor and clopidogrel group based on the antiplatelet drugs used in the follow-up treatment.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normal metabolizer,intermediate metabolizer,and poor metabolizer)based on the CYP2C19 genotype.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CYP2C19 gene polymorphism on clopidogrel reactivity.The cumulative rates of 12-month all-cause deaths,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CEs),and bleeding events were calculated.Results CLR was observed in 44.4%of the overall population.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of clopidogrel among the three metabolic genotypes(P<0.05).At the 12-month follow-up,13 patients(1.9%)died and 96 patients(14.2%)experienced MACCEs.Patients with CLR(9.6%vs.11.7%vs.22.1%,P<0.05)or poor metabolizer(10.7%vs.16.4%vs.22.6%,P=0.026)experienced a higher rate of MACCEs.A MACCEs risk score between zero and two was calculated.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MACC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2-positive results,and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was 0.712(95%CI:0.650-0.774,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 with a score of one and the occurrence of MACCEs(P>0.05).Conclusions Low response to clopidogrel in CHD patients is correlated with CYP2C19 gene polymorphism.CYP2C19 genotyping combined with platelet reactivity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12-months MACCEs in patients with clopidogrel treatment after PCI,which is better than either test al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DRUGS PCI
下载PDF
CYP2C19基因甲基化程度与血栓弹力图参数评价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止血剂的效果
7
作者 周兴悦 刘春莉 张厚亮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997-1001,共5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甲基化与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止血剂治疗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参数相关性。方法患者根据CYP2C19基因分型分为A组快代谢型25例,B组中间代谢型32例,C组慢代谢型8例。采用西芬斯血栓弹力图仪进行TEG(R值、K值、Angle角、MA...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甲基化与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止血剂治疗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参数相关性。方法患者根据CYP2C19基因分型分为A组快代谢型25例,B组中间代谢型32例,C组慢代谢型8例。采用西芬斯血栓弹力图仪进行TEG(R值、K值、Angle角、MA值、CI值)指标检测;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PCR(BSP)方法检测CYP2C19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在临床个性化用药后,A组K值、CI值达到正常范围,α角增大约10°,MA值幅度增大17.73 mm,病情有明显的效果,出血情况得到控制。B组R值提升5.39 min,达到正常范围内,CI值增加1.62,B组用药后病情有所改善。C组指标变化不明显,所有TEG参数均未达到正常范围,说明C组在用药后的效果并不理想。CYP2C19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和TEG参数相关分析,A组平均相关系数为0.21(P<0.05),B组平均相关系数为0.3(P<0.05),C组无相关性(P>0.05),这说明CYP2C19基因甲基水平与TEG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对中间代谢型和快代谢型,但对于慢代谢型无相关性。结论CYP2C19基因甲基化程度及TEG参数对脑出血应用止血剂治疗患者凝血功能进行监测,可评价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止血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高血压脑出血 止血剂 cyp2c19 甲基化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型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结果的影响
8
作者 耿二冬 宁涓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0-63,76,共5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型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血小板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住院的971例接受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作研究对象。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和临床特征确定抗...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型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血小板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住院的971例接受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作研究对象。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和临床特征确定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n=724)和替格瑞洛组(n=247)。氯吡格雷组患者术后口服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0.1 g)每日1次;替格瑞洛组患者术后口服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阿司匹林(0.1 g)每日1次。观察两组中不同基因型患者出血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发生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的出血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ACE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中,非常缓慢代谢型患者的MACEs总发生率高于快速代谢型及缓慢代谢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替格瑞洛组中,快速代谢型患者的出血总发生率高于缓慢代谢型及非常缓慢代谢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PCI后预防MACEs发生方面效果相当。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CYP2C19基因非常缓慢代谢型患者,其预防MACEs发生的效用较低;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CYP2C19基因快速代谢型患者,其出血发生率较高。临床可以根据CYP2C19基因分型采取个体化治疗,以优化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cyp2c19基因型 抗血小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皖南地区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特点分析
9
作者 丁贤慧 殷汕凤 +5 位作者 朱潇男 陶文娟 徐阳 黄显军 杨倩 周志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皖南地区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2、*3和*17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特质,指导皖南地区抗血小板药物个性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6月弋矶山医院诊治的90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历数据,入组患者住院期间... 目的:探讨皖南地区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2、*3和*17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特质,指导皖南地区抗血小板药物个性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6月弋矶山医院诊治的90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历数据,入组患者住院期间行氯吡格雷基因检测。结果:共计纳入90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252例男性,653例女性,CYP2C19*2、*3和*17位点的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30.8%、5.7%、0.7%。CYP2C19*2及*3位点GG、AA、G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2%、44.1%、8.7%和88.8%、10.9%、0.2%。CYP2C19*17未检测到突变纯合型,CC、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8.6%、1.4%。超快代谢型、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占比分别为0.7%、67.5%、27.3%、4.4%。结论:本研究首次分析了CYP2C19*2、*3和*17位点在皖南地区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对指导皖南地区汉族人群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基因 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于CYP2C19基因检测行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郭秀梅 林小娟 +1 位作者 吴静 林昭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4期140-143,共4页
目的 探讨基因检测必要性,通过行CYP2C19基因检测进一步规范精准实施抗血小板治疗。方法 回顾性调查2022年1月—2023年2月就诊于福建省老年医院神经内科的10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按照是否行CYP2C19基因... 目的 探讨基因检测必要性,通过行CYP2C19基因检测进一步规范精准实施抗血小板治疗。方法 回顾性调查2022年1月—2023年2月就诊于福建省老年医院神经内科的10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按照是否行CYP2C19基因检测,分为对照组63例,观察组39例;其中观察组行基因检测,并根据基因结果调整抗血小板药物。观察2组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结果 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氯吡格雷CYP2C19基因有6种代谢类型,主要突变主体为CYP2C19*2、CYP2C19*3;观察组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为10.26%,低于对照组的2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YP2C19基因检测一定程度预测氯吡格雷抵抗,其中CYP2C19*2、CYP2C19*3易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氯吡格雷抵抗 cyp2c19基因 抗血小板 进行性脑卒中 代谢类型
下载PDF
大理地区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代谢相关基因CYP2C19多态性分布研究
11
作者 陈艳 高波 《医药前沿》 2024年第5期9-13,共5页
目的:分析大理地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且行CYP2C19基因检测的241例拟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C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分析大理地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且行CYP2C19基因检测的241例拟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C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和代谢表型的分布频率。结果:在241例患者中,共检出8种基因型,分别为CYP2C19*1/*17(2.49%)、*1/*1(43.15%)、*1/*2(33.61%)、*1/*3(5.39%)、*2/*17(0.41%)、*2/*2(11.20%)、*2/*3(2.49%)、*3/*3(1.24%),未检出*17/*17、*3/*17基因型。患者代谢型最多为正常代谢型,占43.15%(104/241),其次为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快代谢型,分别占39.42%(95/241)、14.94%(36/241)、2.49%(6/241)。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患者CYP2C19代谢表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理地区CHD患者CYP2C19突变基因型占比高于野生基因型,代谢表型占比虽以正常代谢型为首,但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患者合计占比超过50%,建议患者用药前应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氯吡格雷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结合DSA造影检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及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志安 孙静 +1 位作者 胡莹 康丽娟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造影检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及预后的评估。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造影检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及预后的评估。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将仅采取单纯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30),比较两组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DSA造影结果及其与血管再通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Fugl-Meyer评测法(FMA)、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关性,同时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联合DSA造影检测对评价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观察组共检测330支血管,发现完全闭塞血管8支,狭窄率70%~99%血管30支,狭窄率50%~69%血管15支,狭窄率<50%血管27支;对照组共检测330支血管,发现完全闭塞血管18支,狭窄率70%~99%血管52支,狭窄率50%~69%血管33支,狭窄率<50%血管46支;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YP2C19基因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管再通率较高,NHISS评分较低,FMA及FIM评分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经pearson检验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DSA造影结果与血管再通率,NIHSS,FMA,FIM,并发症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且CYP2C19基因多态性联合DSA造影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结合DSA造影检查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可用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及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基因多态性 DSA造影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介入治疗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明瑞 余新华 刘华荣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通过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数据,筛选使用过伏立康唑的患者,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伏立康唑疗效之间是否具有临床关系,用以指导伏立康唑在临床上的个体化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检测过CYP2C19基因型且使用伏立康唑的患者84... 目的 通过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数据,筛选使用过伏立康唑的患者,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伏立康唑疗效之间是否具有临床关系,用以指导伏立康唑在临床上的个体化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检测过CYP2C19基因型且使用伏立康唑的患者84例,通过设计疗效与不良反应量表对其进行评分,分析伏立康唑的疗效与CYP2C19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伏立康唑的疗效在快代谢与中代谢的患者中较佳,慢代谢者疗效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伏立康唑的疗效与患者CYP2C19的基因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关系,慢代谢患者使用伏立康唑的抗感染效果低于快、中代谢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临床应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伏立康唑给药方案的调整上,尤其是给药剂量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伏立康唑
下载PDF
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指导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姗姗 刘立雄 张志新 《北方药学》 2023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指导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经验性用药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给予针对性用药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 目的:探讨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指导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经验性用药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给予针对性用药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7d、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ADL评分更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9.3%vs 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指导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对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的作用,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CYP2C19/ABCB1基因多态性指导个体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临床研究
15
作者 戴伟民 吴安 +4 位作者 李运平 刘荣财 蒋冰洁 毛丹丹 姚建珍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1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CYP2C19/ABCB1基因多态性指导个体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阿司匹林抵抗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阿司匹林... 目的探讨CYP2C19/ABCB1基因多态性指导个体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阿司匹林抵抗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阿司匹林半抵抗组和阿司匹林敏感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氯吡格雷抵抗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各40例。阿司匹林敏感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患者混合后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20例)、氯吡格雷组(20例)、联合用药组(40例)。结果3组患者基因型分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P<0.05),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CYP2C19/ABCB1基因多态性指导个体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个体化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基因多态性 cyp2c19/ABCB1
下载PDF
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
16
作者 汪进丁 万姗姗 +2 位作者 徐明 姚德斌 万和斌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60例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京因药物基因床旁检测... 目的探讨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60例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京因药物基因床旁检测系统来实现CYP2C19基因床边快速检测,依据CYP2C19基因位点分为快代谢组64例、中间代谢组76例、慢代谢组20例。比较不同代谢基因组患者的血小板ADP抑制率及氯吡格雷抵抗情况的差异。结果不同代谢基因组中氯吡格雷抵抗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代谢基因组血小板ADP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服用氯吡格雷的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尚不能确定有确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氯吡格雷 血栓弹力图 ADP抑制率 cyp2c19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穆妮 颜亮亮 张雪童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8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5例患者均采用丁苯酞治疗,检测患者血清中稳态丁苯酞浓度及CYP2C19基因多态...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5例患者均采用丁苯酞治疗,检测患者血清中稳态丁苯酞浓度及CYP2C19基因多态性,根据CYP2C19基因位点将患者分为快代谢组、中等代谢组、慢代谢组。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5 d后,快代谢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中等代谢组及慢代谢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高于中等代谢组及慢代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5 d后,快代谢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内皮素1水平均低于中等代谢组及慢代谢组,一氧化氮水平高于中等代谢组及慢代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6个月,快代谢组复发率低于中等代谢组及慢代谢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中等代谢组及慢代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有一定影响,快代谢型能更好地发挥丁苯酞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cyp2c19基因多态性 神经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野芭蕉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CYP2C19基因中间代谢表型患者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潘兴寿 李近都 +7 位作者 梁烨 蔡键 班青丽 卢国康 王秋燕 韦唯 李天资 邹才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9期14935-14943,共9页
目的:探讨野芭蕉对CYP2C19基因中间代谢表型(IMP)患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90例IMP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用常量氯吡格雷 + 石斛野蕉处方治疗,西药组用双倍量氯吡格雷治疗,连用180 ± 10 D。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最... 目的:探讨野芭蕉对CYP2C19基因中间代谢表型(IMP)患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90例IMP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用常量氯吡格雷 + 石斛野蕉处方治疗,西药组用双倍量氯吡格雷治疗,连用180 ± 10 D。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血尿酸(AU)、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甘油三酯(TG)、再梗和出血水平。结果:中药组PMAR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 0.05)。结论:野芭蕉可有效缓解中间代谢型患者血小板紊乱情况,减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出血和再梗死的发生率,其作用机制与降低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cyp2c19基因 血尿酸水平 野芭蕉 再梗死 氯吡格雷 代谢表型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与CYP2C19*2、CYP2C19*3位点的关系分析
19
作者 刘安琪 卫咏怡 +2 位作者 李兰珍 庄晓旭 张菀愉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1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与CYP2C19*2、CYP2C19*3位点的关系。方法15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67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92例缺血性脑卒中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与CYP2C19*2、CYP2C19*3位点的关系。方法15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67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92例缺血性脑卒中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CYP2C19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检测CYP2C19*2和CYP2C19*3位点的基因型,进行CYP2C19*2、CYP2C19*3基因型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比较两组患者CYP2C19*2、CYP2C19*3基因分型频数分布情况,一般资料及生化资料[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情况、合并高血脂症情况、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同型半胱氨酸(Hcy)],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CYP2C19*2(681G>A)和CYP2C19*3(636G>A)的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经统计检验,患者所有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表明所选取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两组患者CYP2C19*2(681G>A)、CYP2C19*3(636G>A)基因分型频数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TG 1.71(1.14,2.70)mmol/L、合并高脂血症占比37.3%(25/67)、ApoB 1.01(0.79,1.25)g/L高于对照组的1.27(0.90,1.67)mmol/L、21.7%(20/92)、0.91(0.77,1.14)g/L,HDL-C 1.00(0.91,1.15)mmol/L低于对照组的1.19(0.99,1.4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情况、TC、LDL-C、ApoA1、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脂血症、高TG水平、高ApoB水平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与CYP2C19*2、CYP2C19*3位点无直接关系,合并高脂血症、高TG水平、高ApoB水平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2 cyp2c19*3 缺血性脑卒中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