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OH)_2-CaCO_3复合粉体粉磨过程中的机械化学效应 被引量:3
1
作者 顾华志 洪彦若 +2 位作者 汪厚植 孙加林 秦文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1-14,共4页
在CaCO3原料中,利用机械化学法对CaCO3进行Ca(OH)2包覆和活化,借助SEM,TEM,XRD,IR和BET及TG-DSC等手段,研究机械活化时间对复合粉体表面性质及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可导致复合粉体颗粒细化,比表面积增大,晶粒变小,晶格畸变... 在CaCO3原料中,利用机械化学法对CaCO3进行Ca(OH)2包覆和活化,借助SEM,TEM,XRD,IR和BET及TG-DSC等手段,研究机械活化时间对复合粉体表面性质及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可导致复合粉体颗粒细化,比表面积增大,晶粒变小,晶格畸变,并趋于无定形化,但活化时间过长,Ca(OH)2脱羟反应温度提前,粉体机械化学过程中累积的能量部分释放,使晶粒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h)2-caco3 复合粉体 粉磨 机械化学效应 行星磨 耐火材料
下载PDF
改性CaCO_3代替Ca(OH)_2高温净化烟气中HCl气体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瑜 陈德珍 +1 位作者 魏魏芃 张祚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89-1393,共5页
在分析CO2对Ca(OH)2吸收HCl气体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CaCO3类吸收剂替代Ca(OH)2在高温下吸收HCl气体的可行性.研究表明:Ca(OH)2在高温干式净化HCl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是以CaCO3的形式反应的.与普通CaCO3相比,经NaOH溶液改性... 在分析CO2对Ca(OH)2吸收HCl气体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CaCO3类吸收剂替代Ca(OH)2在高温下吸收HCl气体的可行性.研究表明:Ca(OH)2在高温干式净化HCl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是以CaCO3的形式反应的.与普通CaCO3相比,经NaOH溶液改性的CaCO3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在550~650℃的高温段内的反应率甚至优于Ca(OH)2,且在600℃下对应的HCl平衡体积分数与Ca(OH)2相当或更低;因此,可以替代Ca(OH)2用作焚烧烟气中HCl气体吸收剂.600℃是改性CaCO3取代Ca(OH)2的合适反应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L气体 高温净化 ca(oh)2 CO2 改性caCO3
下载PDF
Al(OH)_3加入量对Al_2O_3-CaO-MgO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伟伟 周宁生 毕玉保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3-126,130,共5页
为了避免常见Al2O3-CaO-MgO轻质浇注料使用重基质造成的与轻质骨料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以微孔轻质CA6-MA骨料(8-5、5-3、3-1mm)、w(Al2O3)=99.5%的速烧刚玉(≤0.045、≤0.074mm)、α-Al2O3微粉、Al(OH)3(≤0.045mm)等... 为了避免常见Al2O3-CaO-MgO轻质浇注料使用重基质造成的与轻质骨料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以微孔轻质CA6-MA骨料(8-5、5-3、3-1mm)、w(Al2O3)=99.5%的速烧刚玉(≤0.045、≤0.074mm)、α-Al2O3微粉、Al(OH)3(≤0.045mm)等为原料,研究了在Al2O3-CaO-MgO轻质浇注料的基质中引入不同量的Al(OH)3(其质量分数分别为0、1%、3%和5%)对其烧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Al(OH)3加入量增加,Al2O3-CaO-MgO轻质浇注料的加水量增加,体积密度略有降低,常温耐压强度呈下降趋势,对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1400℃1h)影响不大,热导率减小;经1600℃3h热处理后,加入质量分数3%Al(OH)3的浇注料基质中由大量交叉排列的六方片状六铝酸钙转变为多层叠加状。综合考虑Al2O3-CaO-MgO轻质浇注料的各项性能,Al(OH)3的合适加入质量分数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6-MA骨料 Al2O3-caO-MgO轻质浇注料 轻质骨料 AL(oh)3
下载PDF
ZrO_2种类对CaZrO_3合成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冰 程远 杨秀丽 《耐火与石灰》 2015年第5期9-10,共2页
Ca(OH)2与脱硅锆(或单斜氧化锆)分别以1∶1摩尔比例,通过烧结合成法制得CaZrO3合成料,并研究了ZrO2的种类对CaZrO3合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纯的单斜氧化锆更有利于CaZrO3的合成。
关键词 脱硅锆 单斜氧化锆 ca(oh)2 合成 caZRO3
下载PDF
纳米CaCO_3对硅酸盐水泥水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冲 张聪 +2 位作者 刘俊超 李宗阳 尹道道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4-830,共7页
为研究纳米CaCO_3对硅酸盐水泥水化特性的影响,利用微量热仪法测试了不同掺量纳米CaCO_3对硅酸盐水泥水化放热影响,利用差示扫描热分析-热重(DSC-TG)法分析了其水化产物中Ca(OH)_2含量与结合水量,并研究不同掺量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 为研究纳米CaCO_3对硅酸盐水泥水化特性的影响,利用微量热仪法测试了不同掺量纳米CaCO_3对硅酸盐水泥水化放热影响,利用差示扫描热分析-热重(DSC-TG)法分析了其水化产物中Ca(OH)_2含量与结合水量,并研究不同掺量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纳米CaCO_3的掺入促进了水泥的水化放热速率,水化放热亦随之增加;随着纳米CaCO_3掺量增大,硅酸盐水泥水化生成的Ca(OH)2含量与化学结合水量皆增加;掺入纳米CaCO_3水泥基材料的抗折和抗压强度提高,掺量为1.5%(质量分数)时对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最为显著。研究结果显示纳米CaCO_3加速了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水泥 纳米碳酸钙 水化 ca(oh)2含量 结合水量
下载PDF
超细CaCO_3合成中碳化机理的研究
6
作者 姚超 俞志敏 张统潮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47-50,共4页
利用电导仪跟踪碳化反应历程,结果显示在高的Ca(OH)2浓度下,CO2的传质过程是整个碳化反应的控制步骤;在低的Ca(OH)2浓度下,Ca(OH)2的溶解过程是碳化反应的控制步骤。
关键词 碳化 碳酸钙 超细化 合成 改性
下载PDF
合成超细CaCO_3的非稳态碳化反应特征和颗粒形态 被引量:5
7
作者 林荣毅 张培新 张家芸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4-447,共4页
在合成超微细CaCO3 的非稳态体系中 ,跟踪测定了Ca(OH) 2 悬浮液在有添加剂Na5P3 O10 存在时的碳化过程。研究表明 ,在Ca(OH) 2 悬浮液中加入 (0 .380 4~ 1.5 2 2 )× 10 -4 mol/LNa5P3 O10 就足以抑制Ca(OH) 2 碳化反应的进行。... 在合成超微细CaCO3 的非稳态体系中 ,跟踪测定了Ca(OH) 2 悬浮液在有添加剂Na5P3 O10 存在时的碳化过程。研究表明 ,在Ca(OH) 2 悬浮液中加入 (0 .380 4~ 1.5 2 2 )× 10 -4 mol/LNa5P3 O10 就足以抑制Ca(OH) 2 碳化反应的进行。随着溶液中Na5P3 O10 浓度的增加 ,碳化反应速度减小。Ca(OH) 2 的碳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即反应初期的恒速反应阶段和反应末期的变速反应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5P3O10 碳化特征 超细碳酸钙 合成 颗粒形态
下载PDF
292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陆丰 《当代医学》 2008年第14期83-,共1页
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炎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92例慢性根尖周炎清除坏死、坏疽的牙髓3%双氧水冲洗加窦道通过,其中160例用Ca(OH)2根管消毒治疗组,132例甲酚根管消毒为对照组。结果根充后经1~3年的随访,治疗组有效率为91.88%,对照组为... 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炎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92例慢性根尖周炎清除坏死、坏疽的牙髓3%双氧水冲洗加窦道通过,其中160例用Ca(OH)2根管消毒治疗组,132例甲酚根管消毒为对照组。结果根充后经1~3年的随访,治疗组有效率为91.88%,对照组为75%。结论3%双氧水冲洗加窦道通过加Ca(OH)2根管消毒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窦道 3%双氧水 ca(oh)2 根管消毒
下载PDF
Ca^(2+)信号对1α,25-(OH)_2D_3调控破骨细胞形成及骨吸收活性的影响
9
作者 仝锡帅 顾建红 +3 位作者 王东 陈阳 卞建春 刘宗平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0-474,共5页
目的探讨Ca2+信号对1α,25-二羟维生素D3(1α,25-(OH)2D3)调控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形成及骨吸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 目的探讨Ca2+信号对1α,25-二羟维生素D3(1α,25-(OH)2D3)调控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形成及骨吸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联合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OC的基础上,添加10-8 mol/L 1α,25-(OH)2D3,并设Ca2+螯合剂1,2-双(2-氨基苯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四乙酸甲酯(BAPTA-AM)干预组,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OC的形成,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牛皮质骨片吸收陷窝。结果添加10-8 mol/L 1α,25-(OH)2D3可显著增加OC数量,促进骨吸收活性。然而,与添加10-8 mol/L 1α,25-(OH)2D3比较,5μmol/L BAPTA-AM干预可显著降低OC数量,抑制骨吸收活性。结论 10-8 mol/L 1α,25-(OH)2D3能够促进OC形成和骨吸收活性,此过程涉及Ca2+信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信号 25-(oh)2D3 破骨细胞 骨吸收 RAW264.7细胞
原文传递
工业烟气SO_(3)吸收脱除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柯佳 唐祚洲 +1 位作者 宋蔷 姚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7-195,共9页
燃用高硫煤和安装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装置会引起烟气中SO_(3)浓度增加,带来设备腐蚀与环境污染问题。分别以Ca(OH)_(2)和Na_(2)SO_(3)为吸收剂,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吸收剂脱除工业烟气中SO_(3)的性能,讨论C... 燃用高硫煤和安装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装置会引起烟气中SO_(3)浓度增加,带来设备腐蚀与环境污染问题。分别以Ca(OH)_(2)和Na_(2)SO_(3)为吸收剂,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吸收剂脱除工业烟气中SO_(3)的性能,讨论Ca(OH)_(2)/Na_(2)SO_(3):SO_(3)、SO_(3)浓度和降温历程对SO_(3)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CR脱硝装置后加入2种吸收剂均能有效脱除SO_(3)。在烟气降温过程中,加入吸收剂后,SO_(3)的脱除率和吸收剂总转化率均呈现初期快速增长、后期缓慢增长的趋势。Na_(2)SO_(3)对SO_(3)的脱除性能明显优于Ca(OH)_(2)。Ca(OH)_(2)/Na_(2)SO_(3):SO_(3)增加、原始烟气SO_(3)浓度高、吸收剂加入位置烟温高均可以提高SO_(3)脱除率。其中增加Ca(OH)_(2)/Na_(2)SO_(3):SO_(3)效果最为显著,SO_(3)脱除率为90%以上。虽有烟气中其他组分的竞争反应影响,吸收剂对吸收SO_(3)的选择性在0.9左右,但吸收剂的转化率较低,在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_(3)ca(oh)_(2) Na_(2)SO_(3)烟气 竞争模型
原文传递
3种高效中温脱酸剂脱酸活性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增强 牛国平 +4 位作者 吕晨峰 侯炜 丁嘉毅 潘栋 王晓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0-114,共5页
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采用脱酸剂与烟气中的SO_2、HCl等发生反应将其脱除。为筛选最佳的脱酸剂,本文搭建了基于陶瓷催化滤管的一体化脱除实验台架,实验考察了Na_2CO_3、NaHCO_3、Ca(OH)_23种脱酸剂的脱酸活性。结果发现:Ca(... 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采用脱酸剂与烟气中的SO_2、HCl等发生反应将其脱除。为筛选最佳的脱酸剂,本文搭建了基于陶瓷催化滤管的一体化脱除实验台架,实验考察了Na_2CO_3、NaHCO_3、Ca(OH)_23种脱酸剂的脱酸活性。结果发现:Ca(OH)_2对SO_2和HCl的脱除效率随着钙硫摩尔比的增加而提高,钙硫摩尔比为3时,脱硫效率达到85%,HCl脱除效率达到91%;Na_2CO_3与NaHCO_3对SO_2和HCl的脱除效率随着钠硫摩尔比的增加而提高,钠硫摩尔比为3时,Na_2CO_3的脱硫效率和HCl脱除效率分别达到90%和97%,NaHCO_3的脱硫效率和HCl脱除效率分别达到91%和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_2 HCL 脱酸剂 陶瓷催化滤管 Na_2CO_3 NaHCO_3 ca(oh)_2 干法
下载PDF
Molecular aspects of intestinal calcium absorption 被引量:25
12
作者 Gabriela Diaz de Barboza Solange Guizzardi Nori Tolosa de Talamon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3期7142-7154,共13页
Intestinal Ca2+ absorption is a crucial physiological process for maintaining bone mineralization and Ca2+ homeostasis. It occurs through the transcellular and paracellular pathways. The first route comprises 3steps: ... Intestinal Ca2+ absorption is a crucial physiological process for maintaining bone mineralization and Ca2+ homeostasis. It occurs through the transcellular and paracellular pathways. The first route comprises 3steps: the entrance of Ca2+ across the brush border membranes(BBM) of enterocytes through epithelial Ca2+ channels TRPV6, TRPV5, and Cav1.3; Ca2+ movement from the BBM to the basolateral membranes by binding proteins with high Ca2+ affinity(such as CB9k); and Ca2+ extrusion into the blood. Plasma membrane Ca2+ ATPase(PMCA1b) and sodium calcium exchanger(NCX1) are mainly involved in the exit of Ca2+ from enterocytes. A novel molecule, the 4.1R protein, seems to be a partner of PMCA1 b, since both molecules colocalize and interact. The paracellular pathway consists of Ca2+ transport through transmembrane proteins of tight junction structures, such as claudins 2, 12, and 15. There is evidence of crosstalk between the transcellular and paracellular pathways in intestinal Ca2+ transport. When intestinal oxidative stress is triggered, there is a decrease in the expression of several molecules of both pathways that inhibit intestinal Ca2+ absorption. Normalization of redox status in the intestine with drugs such as quercetin, ursodeoxycholic acid, or melatonin return intestinal Ca2+ transport to control values. Calcitriol [1,25(OH)2D3] is the major controlling hormone of intestinal Ca2+ transport. It increases the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most of the molecules involved in both pathways. PTH, thyroid hormones, estrogens, p ro l a c t i n, g ro w t h h o r m o n e, a n d g l u c o c o r t i c o i d s apparently also regulate Ca2+ transport by direct action, indirect mechanism mediated by the increase of renal 1,25(OH)2D3 production, or both.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growth, pregnancy, lactation, and aging, adjust intestinal Ca2+ absorption according to Ca2+ demands. Better knowledge of the molecular details of intestinal Ca2+ absorption could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utritional and medical strategies for optimizing the efficiency of intestinal Ca2+ absorption and preventing osteoporosis and other pathologies related to Ca2+ meta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STINAL ca2+ absorption Transcellularpathway PARACELLULAR route 1 25(oh)2D3 PTH PROLACTIN ESTROGEN LACTATION Pregnancy Aging
下载PDF
投加不同碱性药剂对管网铁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刚亮 鲁智礼 +4 位作者 石宝友 宛云杰 孙慧芳 顾军农 王东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针对不同水源切换可能使管网铁释放增加而引起黄水的问题,搭建了管网模拟中试系统,比较了投加3种不同碱性药剂对管网铁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投加NaHCO3调节进水碱度,当进水碱度为94-251 mg/L(以CaCO3计)时,增加进水碱度能够有效抑... 针对不同水源切换可能使管网铁释放增加而引起黄水的问题,搭建了管网模拟中试系统,比较了投加3种不同碱性药剂对管网铁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投加NaHCO3调节进水碱度,当进水碱度为94-251 mg/L(以CaCO3计)时,增加进水碱度能够有效抑制管网系统的铁释放,并且出水中ρ(TFe)(TFe为总铁)达到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0 mg/L).2p H为7.83-9.01时,采用投加NaOH调节进水p H对管网铁释放无明显抑制作用甚至有所促进;而投加Ca(OH)2调节进水pH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网铁释放,但抑制效果有限,不能保证出水中ρ(TFe)达标.3当进水中ρ(SO42-)较低时,试验后期停止投加Na HCO3或Ca(OH)2后,管网系统铁释放能够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当进水中ρ(SO42-)较高时,停止投加Na HCO3或Ca(OH)2后,管网铁的释放又会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切换 碱度 NAHCO3 NAoh ca(oh)2 SO42- 铁释放
下载PDF
单一相锌酸钙的制备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逸群 张正富 马明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33-636,共4页
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通过调整ZnO和Ca(OH)2的配比,以及用或不用KOH溶液洗涤产物,分别制备了相纯度不同的3种Ca[Zn(OH)3]2·2H2O粉体。通过对这3个样品相结构的分析,发现3#样品的Ca[Zn(OH)3]2·2H2O相纯度最高;在对3#样品与ZnO... 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通过调整ZnO和Ca(OH)2的配比,以及用或不用KOH溶液洗涤产物,分别制备了相纯度不同的3种Ca[Zn(OH)3]2·2H2O粉体。通过对这3个样品相结构的分析,发现3#样品的Ca[Zn(OH)3]2·2H2O相纯度最高;在对3#样品与ZnO分别在20%KOH中溶解度差异的分析,以及对3#样品热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单一相Ca[Zn(OH)3]2·2H2O的工艺关键:首先,过量的ZnO使Ca(OH)2完全反应;然后,再利用Ca[Zn(OH)3]2·2H2O和ZnO在20%KOH溶液中溶解度的不同除掉过量的ZnO;此外,对Ca[Zn(OH)3]2·2H2O进行干燥时,加热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极 添加剂 ca[Zn(oh)3]2·2 H2O 溶解度 热稳定性 单一相
下载PDF
钙基热化学储能体系装备与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凌祥 宋丹阳 +3 位作者 陈晓轶 张志浩 靳晓刚 王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77-1796,共20页
近年来,由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被提上日程。为解决太阳能受天气、昼夜等因素影响造成的不能持续稳定供能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将储能系统整合至太阳能发电中,将太阳能热量以某种方式存储起来,需要时释... 近年来,由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被提上日程。为解决太阳能受天气、昼夜等因素影响造成的不能持续稳定供能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将储能系统整合至太阳能发电中,将太阳能热量以某种方式存储起来,需要时释放,从而使系统能持续运转。其中,热化学储能由于能量密度高,材料能够长期稳定储存与运输等优势,成为储能领域中新兴的研究热点。在众多的热化学储能材料中,基于CaCO_(3)/CaO与Ca(OH)_(2)/CaO体系的钙基热化学储能系统材料安全性高,成本较低且易于获得,十分具有发展潜力。本文对这两种钙基热化学储能体系的原理与材料进行了简单介绍,综述了该领域先进反应器设计与系统集成控制方面的国内外发展状况,探讨了目前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钙基热化学储能技术的今后研究与发展方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化学储能 caCO_(3)/caO ca(oh)_(2)/caO 复合材料 反应器设计 系统集成
下载PDF
含钙镁废渣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16
作者 颜鑫 魏义兰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1,共5页
钙镁型废渣可分为氢氧化钙型、碳酸钙型,根据其中镁含量高低,又可分为高镁型和低镁型,只有高镁型废渣才需要对镁元素进行分离回收;常见的钙镁型废渣有电石渣、碱渣、皂化废渣、磷尾矿等。对钙镁型废渣充分综合利用的现状总结归纳为:氢... 钙镁型废渣可分为氢氧化钙型、碳酸钙型,根据其中镁含量高低,又可分为高镁型和低镁型,只有高镁型废渣才需要对镁元素进行分离回收;常见的钙镁型废渣有电石渣、碱渣、皂化废渣、磷尾矿等。对钙镁型废渣充分综合利用的现状总结归纳为:氢氧化钙型废渣需通过浸取、过滤分离、浸取液碳化等主要化学物理分离步骤;碳酸钙型废渣需要经过煅烧分解、消化浸取、过滤分离、浸取液碳化等化学物理分离步骤,就可实现将钙元素以轻质碳酸钙(PCC)的形式分离出来;如果是高镁型废渣,则需要增加残渣中氢氧化镁的二氧化碳碳化、过滤分离、氨水沉淀分离或碳酸氢镁热解等化学物理步骤来实现镁元素的分离回收。展望未来,钙镁型废渣充分综合利用是一类兼具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循环经济项目,值得关注、重视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镁型废渣 ca(oh)_(2)型 caCO_(3)型 电石渣 碱渣 皂化废渣 磷尾矿
下载PDF
荷载作用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晓翠 赵铁军 蒋真 《工程建设》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对不同配合比混凝土试件先后进行加载和加速碳化试验,测定其中的CaCO3和Ca(OH)2含量,还利用Boltzmann函数对其含量曲线进行拟合得出碳化深度值。从结果可知,荷载作用作为碳化的动力源加速了碳化进程,施加荷载后其碳化深度相应增大;在荷... 对不同配合比混凝土试件先后进行加载和加速碳化试验,测定其中的CaCO3和Ca(OH)2含量,还利用Boltzmann函数对其含量曲线进行拟合得出碳化深度值。从结果可知,荷载作用作为碳化的动力源加速了碳化进程,施加荷载后其碳化深度相应增大;在荷载和高浓度CO2环境下,粉煤灰的掺入增加了混凝土的碳化量,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荷载作用 碳化 caCO3 ca(oh)2 含量
原文传递
羟基磷灰石的湿化学法合成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丽萍 凌军 +1 位作者 刘志忠 杜章华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05年第1期4-7,共4页
采用Ca(OH)_2和H_3PO_4的中和反应制备羟基磷灰石。用DSC-G、XRD等现代测试技术对台成的羟基磷灰石的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H值为7.5-11.2范围内合成的粉末较为纯净,但结晶度不高;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羟基磷灰石的合成,粉末在加... 采用Ca(OH)_2和H_3PO_4的中和反应制备羟基磷灰石。用DSC-G、XRD等现代测试技术对台成的羟基磷灰石的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H值为7.5-11.2范围内合成的粉末较为纯净,但结晶度不高;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羟基磷灰石的合成,粉末在加热过程中由非晶逐步转变为结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化学法合成 ca(oh)2 现代测试技术 H3PO4 中和反应 温度升高 加热过程 DSC XRD pH值 结晶度 结晶态 粉末
下载PDF
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混合物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袁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4-96,共3页
在甲醇存在下 ,用EDTA四钠盐能准确而精密地络合滴定Ca(OH) 2 和CaCO3 混合物。当甲醇与水的体积比在 0 2~ 0 6之间时 ,CaCO3 对Ca(OH) 2 的滴定不干扰 ,且能准确滴定Ca(OH) 2 。
关键词 氢氧化钙 碳酸钙 混合物 EDTA 络合滴定 碳化率
下载PDF
高纯铝酸钙粉体的化学合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峰 洪彦若 +2 位作者 孙加林 卜景龙 李玉山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5-248,共4页
选用Ca(OH) 2 饱和溶液和AlCl3溶液为初始原料 ,按Al3+ 与Ca2 + 的摩尔比为 2 .2配成混合溶液 ,在常温、高pH值下 ,先合成前驱体铝酸钙水化沉淀物 ,再经110 0℃煅烧制成高活性、高纯度的铝酸钙粉体。煅烧后粉体的XRD分析和SEM观察显示 ... 选用Ca(OH) 2 饱和溶液和AlCl3溶液为初始原料 ,按Al3+ 与Ca2 + 的摩尔比为 2 .2配成混合溶液 ,在常温、高pH值下 ,先合成前驱体铝酸钙水化沉淀物 ,再经110 0℃煅烧制成高活性、高纯度的铝酸钙粉体。煅烧后粉体的XRD分析和SEM观察显示 :合成物于 10 0 0℃煅烧有大量铝酸钙矿物形成 ,110 0℃时可获得稳定的铝酸钙矿物 ,它是以CA为主晶相 ,并含有少量CA2的二元混合物 ,其中位径d50 约为 0 .6 6 μm ,比表面积为13m2 ·g-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钙粉体 化学合成 ca(oh)2饱和溶液 AlCl3溶液 氧化钙 三氧化铝 XRD分析 SEM分析 主晶相 共沉淀法 煅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