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碳量子点-银纳米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纳米探针的荧光传感器检测转基因成分CaMV35S
1
作者 翟应惠 王婷婷 +5 位作者 唐家璇 张鸿雁 操小栋 叶永康 郑海松 李云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0-558,共9页
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纳米探针结合催化发夹组装(CHA)无酶扩增信号放大途径建立了一种可用于转基因成分的荧光检测方法。首先为CaMV35S目标序列(tDNA)设计了可诱导的CHA循环的两个发夹结构序列HP1和HP2。当单链DNA标记碳点(sDNA-C... 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纳米探针结合催化发夹组装(CHA)无酶扩增信号放大途径建立了一种可用于转基因成分的荧光检测方法。首先为CaMV35S目标序列(tDNA)设计了可诱导的CHA循环的两个发夹结构序列HP1和HP2。当单链DNA标记碳点(sDNA-CDs)和DNA模板化银纳米团簇(Ts-AgNCs)杂交后,AgNCs和碳量子点(CDs)靠近,形成FRET效应,得到sDNA-CDs/Ts-AgNCs荧光猝灭的比率荧光探针。当tDNA存在时,通过杂交反应打开HP1发夹,形成HP1-tDNA双链结构;该结构可将HP2的发夹结构打开,从而形成HP1-HP2双链结构,同时释放出tDNA进入下一轮杂交,触发CHA循环。由于HP1-HP2中HP1的部分序列与Ts部分序列间的亲和性较sDNA强,因此,加入sDNA-CDs/Ts-AgNCs后,sDNA-CDs从探针中释放,使CDs(λem=464 nm)的荧光得以增强。而AgNCs仍在双链结构中,其荧光强度(λem=560 nm)基本保持不变。以IF464/IF560为检测信号,在最优条件下,该比率荧光传感器对CaMV35S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50 nmol/L,检出限(LOD,S/N=3)为0.02 nmol/L。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将该传感器用于转基因番茄叶中CaMV35S成分的检测,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发夹组装 碳量子点 银纳米簇 camv35S序列 比率荧光检测
下载PDF
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在转基因棉花中的表达 被引量:17
2
作者 焦改丽 孟钊红 +7 位作者 聂安全 南芝润 张换样 李俊峰 王娇娟 赵俊侠 李燕娥 郭三堆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35-1139,共5页
利用GUS作为报告基因 ,通过GUS组织化学定位法检测棉花转化愈伤组织、体细胞胚 ,R0 代棉花根、茎、叶、花器官以及正在发育的胚GUS基因表达情况 ,详细阐述了CaMV 3 5S启动子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轮廓。结果表明 ,在愈伤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利用GUS作为报告基因 ,通过GUS组织化学定位法检测棉花转化愈伤组织、体细胞胚 ,R0 代棉花根、茎、叶、花器官以及正在发育的胚GUS基因表达情况 ,详细阐述了CaMV 3 5S启动子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轮廓。结果表明 ,在愈伤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和增殖过程中GUS基因能稳定表达并遗传给后代细胞 ;在根、茎、叶细胞中检测到GUS表达活性。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最早检测到GUS表达活性的为开花 1 1d的鱼雷胚和胚乳。随着胚胎的发育 ,GUS表达活性逐渐增强并扩展到子叶微管组织 ,表明CaMV 3 5S启动子是随着胚胎发育进程被逐渐调节的。在花粉和特殊的纤维细胞中 ,也检测到GUS的表达活性。资料证明 ,该启动子在棉花不同发育时期的大部分组织和细胞中都是表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S基因 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 转基因棉花 胚胎发育 表皮细胞
下载PDF
CaMV基因Ⅵ在拟南芥上的遗传转化及交叉保护 被引量:7
3
作者 巩振辉 何玉科 +1 位作者 陈启林 薛万新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12,共7页
通过对CaMVCABB-BJI和Bari-1株系基因Ⅵ的克隆和转化,在根癌农杆菌菌种GV3101的介导下,利用真空渗入法获得了转化CABB-BJI和Bari-1基因Ⅵ的拟南芥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表明,基因Ⅵ已整合进拟... 通过对CaMVCABB-BJI和Bari-1株系基因Ⅵ的克隆和转化,在根癌农杆菌菌种GV3101的介导下,利用真空渗入法获得了转化CABB-BJI和Bari-1基因Ⅵ的拟南芥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表明,基因Ⅵ已整合进拟南芥基因组并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转基因植株中,出现了类似病毒感染症状、多生长点及花粉生活力较低等个体的变异株。而多数转基因植株(占转基因植株70.4%)为无症状的正常植株。对转化CaMVBari-1株系基因Ⅵ的9个无症状转基因株系接种CaMVCABB-BJI病毒抗性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v基因Ⅵ 遗传转化 转基因植株 表型 拟南芥
原文传递
转化CaMV基因Ⅵ芸薹属蔬菜植株抗病性鉴定及其遗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巩振辉 何玉科 +2 位作者 宋献军 张广辉 张桂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6-468,共3页
以转化CaMV弱株系Bari 1基因Ⅵ的大白菜、菜薹、紫菜薹和花椰菜植株为试材 ,研究了CaMV弱株系Bari 1基因Ⅵ所提供的遗传工程交叉保护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在转化CaMV弱株系Bari 1基因Ⅵ的大白菜、菜薹、紫菜薹和花椰菜植株中 ,4 8.0... 以转化CaMV弱株系Bari 1基因Ⅵ的大白菜、菜薹、紫菜薹和花椰菜植株为试材 ,研究了CaMV弱株系Bari 1基因Ⅵ所提供的遗传工程交叉保护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在转化CaMV弱株系Bari 1基因Ⅵ的大白菜、菜薹、紫菜薹和花椰菜植株中 ,4 8.0 8%对CaMV强株系CABB BJI具有较强的抗性 ,5 1.92 %表现为敏感。抗性基因 (CaMVBari 1基因Ⅵ )在自交代 (S1)中大多数 (76 % )表现为典型的孟德尔单基因显性遗传 ,部分株系的抗性出现了15∶1,1∶1,1∶3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v基因Ⅵ 芸薹属 转基因植株 遗传工程交叉保护 遗传规律 抗病性 抗性鉴定 蔬菜
下载PDF
转基因大豆外源基因CaMV35S启动子测定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东 宋君 +5 位作者 郭灵安 雷绍荣 刘文娟 常丽娟 尹全 张富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5,共6页
为了了解转基因成分定量分析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贡献因素,提高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质量,本文对转基因大豆GTS40-3-2粉末样品进行了CaMV35S启动子(参数)含量测定,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初步估算。CaMV35S启动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A类... 为了了解转基因成分定量分析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贡献因素,提高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质量,本文对转基因大豆GTS40-3-2粉末样品进行了CaMV35S启动子(参数)含量测定,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初步估算。CaMV35S启动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A类不确定度(uA)为0.0004,B类不确定度(uB)为0.002,合成不确定度(uc)为0.002;在置信水准(p)95%时,包含因子(k)取1.96,扩展不确定度(U)为0.004。本次测量结果(C)为0.028±0.004,接近约定真值(0.03),测量不确定度相对较小,检测质量较高。不确定度评估表明试验中的微量液体转移偏差是本次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贡献者,在以后的检测中应重点注意降低微量液体转移的偏差,提高检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camv35S启动子含量 不确定度 评估
下载PDF
CaMV35S双启动子显著提高转基因在拟南芥中表达水平的研究(简报) 被引量:15
6
作者 郝林 曹军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2000年第6期517-519,共3页
以大肠杆菌 (E .coli)UidA为报道基因定量研究CaMV35S双启动子在拟南芥中的表达强度表明 ,35S双启动子的平均表达强度比 35S启动子高
关键词 camv35S双启动子 GUS活性 拟南芥 转基因沉默
下载PDF
大豆样品中DNA的提取与外源基因CaMV35S的PCR检测 被引量:3
7
作者 尚智美 高宏伟 +1 位作者 王学亮 孙伟 《菏泽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3-75,共3页
采用试剂盒从大豆样品中成功提取出DNA,对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lower mosaic virus,CaMV)35S启动子进行了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电泳检测,建立了提取大豆DNA与CaMV35S启动子PCR检测的方法,对实验操作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PCR camv35S DNA
下载PDF
基于CAMV架构的上下位机模式测控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2
8
作者 舒红宇 丁鹏 +1 位作者 廖达平 陈齐平 《微计算机信息》 2011年第4期1-2,69,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AMV架构思想的上下位机模式测控系统,该系统的下位机采用ARM处理器并嵌入到实际的测控设备,实现近距离的检测与实时控制和数据采集;上位机采用PC机并利用VC++软件开发工具构建测控平台,实现大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图...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AMV架构思想的上下位机模式测控系统,该系统的下位机采用ARM处理器并嵌入到实际的测控设备,实现近距离的检测与实时控制和数据采集;上位机采用PC机并利用VC++软件开发工具构建测控平台,实现大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图形化显示和数据管理,两者采用USB接口实现快速大量的数据通讯。本文给出了上述测控系统的实现方法和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v 上下位机 测控系统 USB
下载PDF
Roundup Ready大豆中Lectin、CaMV 35S、NOS和CP4 EPSPS基因的提取与RT-PCR定性范围研究
9
作者 王飞 陈伟莉 +3 位作者 付宝莲 王硕 徐艳辉 许传彬 《检验检疫科学》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Roundup Ready大豆的Lectin、CaMV35S、NOS和CP4EPSPS等被检测基因的RT-PCR定性范围。[方法]用CTAB法提取DNA,对Lectin、CaMV35S、NOS和CP4EPSPS等被检测基因的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被检测基因在相同RT-PCR条件下的定性... [目的]研究Roundup Ready大豆的Lectin、CaMV35S、NOS和CP4EPSPS等被检测基因的RT-PCR定性范围。[方法]用CTAB法提取DNA,对Lectin、CaMV35S、NOS和CP4EPSPS等被检测基因的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被检测基因在相同RT-PCR条件下的定性范围。[结果]研究发现,不同被检测基因在相同RT-PCR条件下的浓度检出范围不同。Lectin为0.05~792mg/L,CaMV35S为0.25~792mg/L,NOS为0.25~396mg/L,CP4EPSPS为0.05~1980mg/L;共同的方法检出限LOD为5ng,体系浓度范围为0.25~396mg/L。[结论]确定了Roundup Ready大豆被检测基因的定性范围和检出限,可应用于大豆中相关基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LECTIN camv 35S NOS CP4 EPSPS RT-PCR
下载PDF
CaMV35S启动子及其在转基因作物中的应用和检测 被引量:8
10
作者 汤婷 谢实龙 +3 位作者 祝旋 徐俊锋 唐俊 汪小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1-170,共10页
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CaMV35S)是植物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启动子之一,它在转基因植物的安全评价及检测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CaMV35S启动子的起源及其发展情况,是开展转基因安全评价和检测的前提。文章对CaMV35S启动子的发展... 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CaMV35S)是植物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启动子之一,它在转基因植物的安全评价及检测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CaMV35S启动子的起源及其发展情况,是开展转基因安全评价和检测的前提。文章对CaMV35S启动子的发展历史及其结构、功能作了简要描述,分析总结了CaMV35S启动子在转基因作物中的应用情况和目前对其相应的检测方法。针对目前在转基因作物中检测CaMV35S启动子存在的问题,认为今后转基因相关作物的序列信息及检测数据需要交流和共享,同时各个检测机构或实验室之间需要展开数据共享与共同验证,从而建立针对CaMV35S启动子的相对统一的标准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v35S启动子 转基因作物 增强子 PCR
下载PDF
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的基因表达调控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海河 周仲驹 谢联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4-40,共7页
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物学意义的植物双链DNA病毒,它有7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6个呆各自编码一种蛋白产物。35S启动子区域含有3个转录因子专一的结合位点;RNA多腺苷化位点具有AAUAAA特征序列,它和... 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物学意义的植物双链DNA病毒,它有7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6个呆各自编码一种蛋白产物。35S启动子区域含有3个转录因子专一的结合位点;RNA多腺苷化位点具有AAUAAA特征序列,它和其上游序列对35SRNA的加工和翻译有影响作用;下游ORFI在转录激活因子存在时可被翻译。由此表明,CaMV的表达调控表现在不同调控机制工作的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花叶病毒 基因表达 调控
下载PDF
转基因产品CaMV 35S启动子基因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中引物探针序列特征及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杰 李兰 +3 位作者 戴莉 张江国 莫善明 徐新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4期192-195,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标准方法中CaMV 35S启动子基因筛查方法中引物探针位置关系,讨论以引物探针序列重组为阳性对照样品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国内标准方法中CaMV 35S启动子基因检测引物探针序列与CaMV参考序列比较,确定其引物探针位置特点。... [目的]分析不同标准方法中CaMV 35S启动子基因筛查方法中引物探针位置关系,讨论以引物探针序列重组为阳性对照样品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国内标准方法中CaMV 35S启动子基因检测引物探针序列与CaMV参考序列比较,确定其引物探针位置特点。设计不同长度间隔序列的串联引物探针重组序列,检测其结果差别。[结果]CaMV 35S启动子基因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中引物与探针区间隔序列对扩增结果影响甚微。[结论]通过将引物探针序列顺序串联合成重组序列可以作为特定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阳性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camv 35S启动子 实时荧光PCR 阳性样品
下载PDF
实时LAMP法快速检测食用植物油中的转基因成分CaMV-35S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向丽 谭贵良 +2 位作者 刘垚 林霖 赖心田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4-248,222,共6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项新的DNA扩增技术,近年来已被成功应用于转基因作物中外源基因的检测分析。本文针对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CaMV-35S)设计引物以及有效提取目标DNA后,首次建...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项新的DNA扩增技术,近年来已被成功应用于转基因作物中外源基因的检测分析。本文针对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CaMV-35S)设计引物以及有效提取目标DNA后,首次建立了食用植物油中CaMV-35S启动子的LAMP检测方法。通过在DNA提取过程中加入正己烷乳化和加入共沉淀剂,获得了可以进行LAMP扩增的DNA片段,采用LAMP实时浊度法和染色法对扩增产物进行比较分析。着重对FIP/BIP引物、甜菜碱和Mg2+浓度等反应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LAMP方法能够在56 min内特异性地检测到CaMV-35S启动子,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高10倍,而且不需要特别的仪器设备,扩增产物可通过观察实时浊度曲线或通过SYBR Green I染色后借助肉眼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该方法快速高效、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适合食用植物油中转基因成分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植物油 转基因 camv-35S 核酸提取
原文传递
LAMP技术检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CaMV35S启动子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维威 周琳华 +3 位作者 吴永彬 蔡翠霞 马文丽 刘唐书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9-155,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CaMV35S启动子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方法:针对CaMV35S启动子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在链置换酶(Bst酶)作用下,65℃扩增1h。通过对转基因大豆GTS40-3-2等8种转基因标准品的检测,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评价。...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CaMV35S启动子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方法:针对CaMV35S启动子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在链置换酶(Bst酶)作用下,65℃扩增1h。通过对转基因大豆GTS40-3-2等8种转基因标准品的检测,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评价。以F3、B3为引物,转基因大豆GTS40-3-2为模板,纯化后的PCR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含有CaMV35s启动子的质粒标准分子。配制7个浓度梯度的标准质粒分子,进行灵敏度分析。同时应用该方法和荧光PCR方法检测35种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强,结果可视,检测灵敏度达200copies/μL,35种样品的检测结果与SYBRGreen荧光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LAMP法具有快速,简单,可视化,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可应用于转基因产品的初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花叶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转基因食品
原文传递
一种可同步检测3种外源基因的多重PCR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全 李忆 +1 位作者 邓强 敬媛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37-40,88,共5页
为建立一种可同步检测3种外源基因的多重PCR方法,试验选择较常见的T-CaMV 35S,P-CaMV 35S和pat这3个基因作为多重PCR检测对象,对多重PCR体系中引物浓度配比和引物退火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多重PCR适宜的引物终浓度(μmol/L)配比T-CaM... 为建立一种可同步检测3种外源基因的多重PCR方法,试验选择较常见的T-CaMV 35S,P-CaMV 35S和pat这3个基因作为多重PCR检测对象,对多重PCR体系中引物浓度配比和引物退火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多重PCR适宜的引物终浓度(μmol/L)配比T-CaMV 35S∶P-CaMV 35S∶pat为0.2∶0.2∶0.2以及适宜的引物退火温度为56℃;采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对多重PCR体系灵敏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方法灵敏度为0.5 ng;通过利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已知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多重PCR体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amv 35S P-camv 35S PAT 多重PCR 检测
下载PDF
PCR法检测食品和动物饲料中的转基因成分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建嫦 杨明杰 +2 位作者 杨杏芬 黄俊明 凌文华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2-735,共4页
目的初步调查广州市场上含大豆及玉米原料的食品和饲料中转基因成分的存在情况。方法通过PCR检测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筛选食品中是否含转基因成分,并进一步通过PCR检测RoundUpReadyTMSoybean(RRS)、Bt176Maximaizer和Mon810YieldG... 目的初步调查广州市场上含大豆及玉米原料的食品和饲料中转基因成分的存在情况。方法通过PCR检测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筛选食品中是否含转基因成分,并进一步通过PCR检测RoundUpReadyTMSoybean(RRS)、Bt176Maximaizer和Mon810YieldGard的特异DNA片段,判断是否含这三种成分。结果从22份市售食品和3份动物饲料,检测出1份玉米汤和2份鲜黄豆样品、1份薯条、及1份大鼠和1份豚鼠饲料中含转基因成分;其中的阳性鲜黄豆和饲料样品含有RRS,而阳性玉米汤和饲料样品中未检测到Bt176Maximaizer和Mon810YieldGard。结论部分未标识市售食品和动物饲料中含转基因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v 35S启动子 nos终止子 ROUNDUP Ready^TM SOYBEAN Bt176 Maximaizer Mon810 YieldGard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中GUS蛋白质的检测及其表达特征 被引量:10
17
作者 牛东东 郝育杰 +13 位作者 荣瑞娟 韦汉福 兰金苹 史佳楠 魏健 李雪姣 杨烁 奚文辉 武鹏程 刘丽娟 吴琳 刘斯奇 尹长城 刘国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715-2722,共8页
【目的】建立转基因水稻中GUS蛋白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并了解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GUS蛋白质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特征。【方法】以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GUS基因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中,测序验证的重组子转入... 【目的】建立转基因水稻中GUS蛋白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并了解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GUS蛋白质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特征。【方法】以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GUS基因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中,测序验证的重组子转入大肠杆菌表达菌BL21中,IPTG诱导获得重组表达的GUS蛋白质,用HIS-tag beads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GUS蛋白质特异的抗体,通过免疫印迹分析筛选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用Broadford法对重组的GUS蛋白质进行定量,对不同浓度的GUS蛋白质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绘制检测GUS蛋白质的标准曲线,通过与标准曲线的比较对水稻叶片中GUS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提取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水稻总蛋白质,包括苗期的地上部、地下部,分蘖期的茎、茎节、叶鞘、叶枕、叶片上部、叶片中部和叶片下部,孕穗期的茎、穗轴、叶鞘、叶枕、叶片、幼穗(长度分别为1、2、10和20 cm),开花期的茎、穗轴、叶鞘、叶片、穗子,成熟期的茎、叶片、授粉后不同时期的种子(分别为授粉后10、20、30和40 d)、乳熟期的胚、胚乳和颖壳、成熟种子的全种子、胚、胚乳和颖壳以及不同时期的叶片和根部材料等。SDS-PAGE分离后用抗体检测其GUS蛋白质的丰度。【结果】筛选获得了高特异性的抗GUS单克隆抗体(编号为#27),用该抗体检测转基因水稻中及重组的GUS蛋白质均呈现特异条带,没有可见的背景信号,用本研究建立的免疫印迹方法对重组GUS蛋白质的检测下限约为4 ng,可检出转基因水稻单粒大米2.5%样品中(约0.6 mg)的GUS蛋白质。在不同时期的转基因水稻叶片中GUS蛋白质的表达丰度基本稳定,而在水稻根部的GUS丰度随生长急剧减少,5叶期根中的表达量不到3叶期的三分之一,到6叶期检测不到GUS蛋白质。在水稻苗期叶片中,GUS蛋白质约占鲜重的0.02‰。另外,除分蘖期以后的根部之外,GUS蛋白质几乎在所有的水稻组织部位中呈组成型表达,只是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略有差异,如在孕穗期和开花期的茎及颖壳中的表达量较低。【结论】建立了具有应用价值的对转基因水稻中GUS蛋白质丰度检测的免疫印记方法。该方法特异性高、样品用量少、不依赖于GUS蛋白质的酶活性、测定结果易于在不同实验室间比较。证明了35S启动子驱动的GUS蛋白质在转基因水稻中基本呈组成型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基因植物 camv 35S启动子 GUS蛋白质 免疫印迹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5
18
作者 吕山花 常汝镇 +4 位作者 陶波 李向华 栾凤侠 郭珊花 邱丽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83-887,共5页
应用PCR检测方法 ,以大豆凝集素 (lectin)基因为内置标准 ,检测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中的外源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CP4 EPSPS成分 ,并通过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了PCR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建立了基于PCR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检测... 应用PCR检测方法 ,以大豆凝集素 (lectin)基因为内置标准 ,检测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中的外源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CP4 EPSPS成分 ,并通过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了PCR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建立了基于PCR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检测方法 ,最低检测限度为 0 .0 5 %。用此方法检测转基因情况未知 ,分别来自欧盟、美国、阿根廷、未知国别的进口大豆及未知国别的进口豆粕 ,除从欧盟进口的大豆无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CP4 EPSPS基因成分外 ,其余样品均含有上述成分 ;而从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中未检出上述成分。用此方法检测抗草甘膦大豆京引D1×豫豆 12的F2 和F2∶5群体植株 ,PCR检测结果与大田施药 (草甘膦有效成分 1.0kg·ha-1)检测结果一致率分别达 10 0 %和 9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PCR检测方法 应用 大豆 凝集素基因 内置标准 camv35S启动子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PCR技术检测转基因植物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晋峰 邢达 +1 位作者 沈行燕 朱德斌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5-378,共4页
随着转基因植物种类的增多 ,转基因植物的检测也成了当今的热门话题 .电化学发光法是将电化学与化学发光两种高灵敏度方法相结合 ,实现了检测的高效、准确、无毒害 .电化学发光PCR法首次将电化学发光技术、PCR技术和双探针杂交技术结合... 随着转基因植物种类的增多 ,转基因植物的检测也成了当今的热门话题 .电化学发光法是将电化学与化学发光两种高灵敏度方法相结合 ,实现了检测的高效、准确、无毒害 .电化学发光PCR法首次将电化学发光技术、PCR技术和双探针杂交技术结合起来 ,用于检测CaMV (cauliflowermosaicvirus) 35S启动子 ,从而判断其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PCR产物与生物素标记的探针杂交 ,可以起到筛选的作用 ;与三联吡啶钌标记的探针杂交则可用于电化学发光检测 .两种探针同时与转基因样品PCR产物杂交 ,使结果避免假阳性的影响而更加准确 .实验表明 :此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到 35S启动子的存在 .该方法灵敏度高 ,可靠性强 ,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 ,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的转基因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电化学发光 PCR技术 camv35 S启动子 蛋白质
下载PDF
抗除草剂棉花LLCOTTON25的多重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全 李忆 +6 位作者 宋君 王东 张富丽 刘文娟 常丽娟 雷绍荣 刘勇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7,共7页
为了建立1种抗除草剂棉花LLCOTTON25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抗除草剂棉花LLCOTTON25分子特征,同时选择棉花内源参照基因(SADI)、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P-Ca MV 35S)、根癌农杆菌终止子(T-NOS)和目的基因(bar)4个基因作为多重PCR(Polymeras... 为了建立1种抗除草剂棉花LLCOTTON25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抗除草剂棉花LLCOTTON25分子特征,同时选择棉花内源参照基因(SADI)、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P-Ca MV 35S)、根癌农杆菌终止子(T-NOS)和目的基因(bar)4个基因作为多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基因,参照国家相关标准中的特异性引物序列,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测试,建立了可同时检测除内源基因外的3种外源目的基因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利用已知样品对本体系验证,抗除草剂棉花LLCOTTON25能被同时检出SADI、P-Ca MV 35S、T-NOS、bar等4个基因,而其他样品均不能被同时检出这4个基因。结果表明此体系可运用于抗除草剂棉花LLCOTTON25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LLCOTTON25 多重PCR 检测 camv 35S T-NO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