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葵属两种植物Cd积累特征及其耐性机制对比研究
1
作者 张芬琴 赵连慧 +1 位作者 张瑞琪 张潇 《河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5-44,共10页
目的:对比两种龙葵Cd积累特征及其耐性机制。方法:采用基质培养法,用含100μmol·L^(-1)Cd(CdCl_(2)·2.5H_(2)O)完全营养液培养龙葵属植物红果龙葵(Solanum alatum Moench)和龙葵(Solanum nigrum L.)180d(盛果期),测其叶面积... 目的:对比两种龙葵Cd积累特征及其耐性机制。方法:采用基质培养法,用含100μmol·L^(-1)Cd(CdCl_(2)·2.5H_(2)O)完全营养液培养龙葵属植物红果龙葵(Solanum alatum Moench)和龙葵(Solanum nigrum L.)180d(盛果期),测其叶面积、根和茎叶干物质积累、根、茎和叶、细胞不同部位、细胞壁果胶中的Cd含量以及根中Cd的化学形态和细胞壁果胶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结果:与无Cd相比,(1)100μmol·L^(-1)Cd使两种龙葵根和茎叶干重显著降低(p<0.05),但其地上部分长势良好;(2)Cd主要积累于两种龙葵根中,其次在叶片中;(3)根中的Cd主要以果胶和蛋白质的结合态存在,且主要积累于细胞壁中,其次积累在细胞可溶性部分;细胞壁上的Cd主要积累于螯合态果胶和碱溶性果胶中;(4)Cd使两种龙葵叶细胞壁中螯合态果胶和碱溶性果胶含量以及果胶甲酯酶(PME)活性显著增加(p<0.05)。结论:两种龙葵对Cd均有较好耐性,推测其耐性机制为:根部吸收的Cd以果胶和蛋白质结合态存在,这种形态的Cd因被细胞壁螯合态果胶和碱溶性果胶结合而积累,由此降低其迁移性和毒性;同时,PME活性增强使果胶去甲酯化加速可为Cd在细胞壁上积累提供更多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龙葵 龙葵 cd积累特征 耐镉 机理研究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对Cd污染石灰性稻田土壤Cd形态与水稻Cd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多基 吴建富 +2 位作者 黄振侠 刘宇新 熊江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1-372,共12页
【目的】镉(Cd)是一种有毒重金属,稻田Cd污染和稻米中Cd的积累已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南方Cd污染石灰性稻田中土壤Cd化学形态变化及水稻吸收积累Cd的影响,为选择适合修复南方石灰性稻田Cd污染的钝化材料... 【目的】镉(Cd)是一种有毒重金属,稻田Cd污染和稻米中Cd的积累已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南方Cd污染石灰性稻田中土壤Cd化学形态变化及水稻吸收积累Cd的影响,为选择适合修复南方石灰性稻田Cd污染的钝化材料和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以Cd污染石灰性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原位修复试验,在等量氮磷钾养分投入条件下,研究了添加土壤调理剂(AF)、炭基微生物菌剂(CMF)和复合微生物肥+RBM微生物液体菌剂(RBM)对Cd污染稻田土壤化学性质、Cd形态含量变化以及水稻各部位Cd富集与转移的影响。【结果】施用土壤改良剂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水稻产量。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添加炭基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为13.19%,而且施用土壤改良剂的处理均能增加土壤CEC,同时降低水稻成熟期土壤DTPA有效态Cd含量和土壤酸可提取态Cd含量,其中AF和CMF处理土壤酸可提取态Cd含量显著降低了8.84%和8.37%,促进了土壤Cd由活性强的形态向稳定态转化;通过BCR法分析土壤中Cd的4种化学形态发现,各处理土壤化学形态Cd含量大小均表现为残渣态>可还原态>酸可提取态>可氧化态;AF处理TF_(Leaf/Stem)降低了15.01%,而CMF和RBM处理TF_(Leaf/Stem)分别提高了15.14%和28.29%;此外,CMF处理水稻植株中TF_(Stem/Root)和TF_(Rice/Root)分别降低了29.61%和43.52%,进而导致施用土壤改良剂的处理糙米中Cd含量降幅为22.75%~26.98%。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与可氧化态和残渣态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糙米Cd含量与土壤酸可提取态Cd含量和糙米Cd富集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d污染石灰性稻田中施用土壤调理剂、炭基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RBM微生物液体菌剂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壤有机碳和CEC达到削减Cd生物有效性的效果,进而减少了水稻植株对Cd的吸收,降低了Cd从水稻根系向地上部的转移。可以考虑采用炭基微生物菌剂和复合微生物肥修复Cd污染石灰性稻田,达到生态修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石灰性水稻土 cd污染 土壤cd形态 cd积累与转移
下载PDF
EDDS对Cd胁迫下三叶鬼针草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及Cd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波 陈银萍 +3 位作者 柯昀琪 闫志强 余沛东 师小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5-882,共8页
为探讨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对镉(Cd)胁迫下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及Cd积累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40 mg·kg^(-1)Cd胁迫下,施加0(CK)、0.5、1.5、2.5 mmol·L^(-1)和5.0 mmol·L^(-1)EDDS后... 为探讨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对镉(Cd)胁迫下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及Cd积累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40 mg·kg^(-1)Cd胁迫下,施加0(CK)、0.5、1.5、2.5 mmol·L^(-1)和5.0 mmol·L^(-1)EDDS后三叶鬼针草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及Cd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施加0.5 mmol·L^(-1)和1.5 mmol·L^(-1)的EDDS利于三叶鬼针草幼苗的生长,株高、根长、地上部鲜干重和地下部鲜干重均显著增加;施加0.5、1.5 mmol·L^(-1)和2.5 mmol·L^(-1)EDDS使地下部(根)和地上部(茎和叶混合)组织中Cd含量均显著大于CK,且在1.5 mmol·L^(-1)时Cd积累量达到最大(分别为31.954 mg·kg^(-1)和109.454 mg·kg^(-1)),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也达到最大(分别为3.521和3.426);随施加EDDS浓度的升高,植物地下部和地上部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先增强后降低或持续增强的趋势,说明抗氧化酶系统被启动,以清除胁迫过程中积累的活性氧(ROS),缓解胁迫对植物造成的膜脂过氧化损伤。因此,施加适宜浓度的EDDS可促进三叶鬼针草幼苗的生长,增加三叶鬼针草对Cd的吸收和富集能力,有利于Cd污染土壤的修复,综合考虑螯合剂的成本以及对土壤造成的二次污染,宜选用EDDS的浓度为1.5 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DS cd胁迫 三叶鬼针草 生长 抗氧化酶 cd积累
下载PDF
基于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杞柳叶片Cd积累能力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树凤 王松 +1 位作者 舒婉钦 陈光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74,共10页
以杞柳(Salix integra Thunb.)4个品种‘大红头’(‘Dahongtou’)、‘一枝笔’(‘Yizhibi’)、‘黄皮柳’(‘Huangpiliu’)和‘庄坞柳’(‘Zhuangwuliu’)为材料,比较了低浓度(10μmol·L-1 CdCl2)和高浓度(50μmol·L-1CdCl2)C... 以杞柳(Salix integra Thunb.)4个品种‘大红头’(‘Dahongtou’)、‘一枝笔’(‘Yizhibi’)、‘黄皮柳’(‘Huangpiliu’)和‘庄坞柳’(‘Zhuangwuliu’)为材料,比较了低浓度(10μmol·L-1 CdCl2)和高浓度(50μmol·L-1CdCl2)Cd处理下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Cd含量变化,探讨叶片Cd含量与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间的相关性,并基于逐步回归函数,构建叶片Cd含量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低浓度和高浓度Cd处理均导致杞柳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降幅较大,降幅最高达59.71%(‘庄坞柳’)。不同浓度Cd处理使杞柳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和PSⅡ实际光量子产额〔Y(Ⅱ)〕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抑制了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Cd处理下‘大红头’、‘一枝笔’和‘庄坞柳’叶片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PQ)〕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O)〕明显增加,光保护能力增强。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Cd处理对杞柳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极显著影响,但品种仅对最大荧光(Fm)、初始荧光(Fo)、Fv/Fm值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品种和Cd处理对叶片Cd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杞柳叶片Cd含量与叶绿素a含量(X1)、叶绿素b含量(X2)、总叶绿素含量(X3)、类胡萝卜素含量(X4)、Fo值(X5)和Fv/Fm值(X6)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8)。基于6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初步构建了杞柳叶片Cd含量(Y)预测模型Y=1928.761-128.842X1-2005.500X6(R2=0.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柳 cd积累 光合色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参数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联合叶面硅、铁对水稻Cd积累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强锋 李芹 +6 位作者 侯勇 夏中梅 王海涛 陈春 杨云月 杨蕤兰 胡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5-411,共7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菌剂联合叶面阻控剂对水稻Cd转移、积累的影响,为中轻度Cd污染农田安全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选用有机硅和螯合铁作为叶面阻控剂,联合微生物菌剂,在田间共设置6个处理:水稻常规种植(CK)、叶面喷施... 【目的】探讨微生物菌剂联合叶面阻控剂对水稻Cd转移、积累的影响,为中轻度Cd污染农田安全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选用有机硅和螯合铁作为叶面阻控剂,联合微生物菌剂,在田间共设置6个处理:水稻常规种植(CK)、叶面喷施有机硅和螯合铁(Y)、单独基施微生物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路德维希肠杆菌单独处理(D1、D2)、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路德维希肠杆菌分别基施的同时叶面喷施有机硅和螯合铁(D1+Y、D2+Y),水稻成熟后测定各部位Cd含量。【结果】①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有机硅和螯合铁处理水稻叶部Cd含量显著降低,TF_(根—秸秆)减小,根部Cd分配比例增加38.3%,叶面肥可有效阻隔Cd向水稻地上部的转移和积累。②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路德维希肠杆菌菌剂基施对水稻Cd的积累有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基施水稻各部位Cd含量降低,Cd分配比例变幅较小;路德维希肠杆菌基施水稻叶部Cd含量降低,茎部、籽粒Cd含量显著增加,分别是对照的2.06、1.17倍,整株Cd积累量增加9.8%。③基施微生物菌剂联合叶面肥处理,水稻植株Cd积累量减少,且明显改变植株各部位Cd的分布。基施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联合叶面肥处理水稻TF秸秆—籽粒增大,籽粒Cd分配比例是对照的1.68倍,根部Cd分配比例是对照的63.5%,解淀粉芽孢杆菌联合叶面肥处理可增加Cd向地上部的转移。基施路德维希肠杆菌菌剂联合叶面肥处理水稻TF_(根—秸秆)比对照降低64.5%,根部Cd含量是对照的1.57倍,根部Cd分配比例增加57.7%,路德维希肠杆菌联合叶面肥处理可增加根部Cd的滞留,阻隔Cd向地上部转移。【结论】基施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联合叶面喷施有机硅、螯合铁可降低水稻根部Cd积累,增加Cd向地上部转移;路德维希肠杆菌菌剂与叶面肥联合使用可有效降低水稻地上部Cd的积累,是中轻度Cd污染农田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螯合铁 微生物 水稻 cd积累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和Cd^(2+)复合胁迫下绿豆幼苗Cd积累和光合作用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媛华 王真 佘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69-5072,共4页
[目的]研究增强UV-B辐射和Cd2+复合胁迫下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幼苗Cd积累和光合作用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因素。[方法]试验设1个对照(CK)和3个试验组,分别为增强UV-B辐射(UV-B)组、Cd2+(Cd)组、增强UV-B辐射+Cd2+(UV-B+Cd)组,研究... [目的]研究增强UV-B辐射和Cd2+复合胁迫下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幼苗Cd积累和光合作用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因素。[方法]试验设1个对照(CK)和3个试验组,分别为增强UV-B辐射(UV-B)组、Cd2+(Cd)组、增强UV-B辐射+Cd2+(UV-B+Cd)组,研究0.35 W/m2的UV-B辐射、1μmol/L Cd2+及其复合胁迫下绿豆幼苗对Cd的吸收、分配和光合作用的气孔、非气孔限制,分别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和光合测定仪测定Cd在绿豆幼苗各部位的含量及第1对真叶的光合指标。[结果]绿豆幼苗中Cd的积累是根>胚轴>叶,UV-B对Cd在幼苗中的积累和分配没有影响。此外,各胁迫下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光合能力(A0)和羧化效率(dPn/dCi)含量均明显降低。UV-B组的细胞间隙CO2浓度(Ci)升高,气孔限制值(Ls)降低,Pn的降低是非气孔因素。Cd和复合处理组的Ci降低,而Ls升高,Cd组Pn的降低主要是气孔因素。复合组前期以非气孔因素为主,后期主要是气孔因素。[结论]该研究揭示了UV-B辐射和Cd2+复合胁迫下绿豆幼苗光合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幼苗 增强UV-B辐射 cd2+胁迫 cd积累 气孔限制 非气孔限制
下载PDF
土壤Cd胁迫条件下外源NO与EDDS复合处理对紫苜蓿生长、生理和Cd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银萍 赵镇贤 +3 位作者 丁浚刚 王彤彤 马骏杰 张钰清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共14页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15 mg·kg^(-1)Cd胁迫条件下0.05~0.30 mmol·L^(-1)硝普钠(SNP)与0.50和1.50 mmol·L^(-1)[s,s]-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单一或复合处理对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幼苗生长、生理和Cd积累的影响,并分...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15 mg·kg^(-1)Cd胁迫条件下0.05~0.30 mmol·L^(-1)硝普钠(SNP)与0.50和1.50 mmol·L^(-1)[s,s]-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单一或复合处理对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幼苗生长、生理和Cd积累的影响,并分析了生长和Cd积累指标间及其与SNP和EDDS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土壤Cd胁迫条件下,与对照(不施用SNP和EDDS)相比,不同浓度SNP单一处理总体上可提高紫苜蓿幼苗的株高、主根长、地上部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地下部的鲜质量和干质量、根系活力及光合色素含量,也可提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的Cd含量、Cd转运系数、地上部和地下部的Cd富集系数、Cd修复效率、地上部各亚细胞组分的Cd含量及地下部细胞器和可溶部分的Cd含量;经不同浓度EDDS单一处理后,上述多数指标显著升高,仅部分指标显著降低;而经不同浓度SNP与EDDS复合处理后,部分生长、生理和Cd积累指标高于对照或同浓度SNP单一处理,其中,经不同浓度SNP与0.50 mmol·L^(-1)EDDS复合处理后,部分指标还高于同浓度SNP与1.50 mmol·L^(-1)EDDS复合处理。总体上看,0.10~0.20 mmol·L^(-1)SNP与0.50 mmol·L^(-1)EDDS复合处理对紫苜蓿幼苗的生长、生理和Cd积累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地下部的Cd含量和Cd富集系数大幅度高于地上部,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细胞壁和可溶部分的Cd含量大幅度高于细胞器和线粒体。在SNP单一处理下,紫苜蓿幼苗地上部的Cd含量和Cd富集系数以及地下部的鲜质量、干质量、Cd含量和Cd富集系数与SNP浓度显著正相关;在不同浓度SNP与1.50 mmol·L^(-1)EDDS复合处理下,地上部Cd含量和Cd富集系数与SNP浓度显著负相关;而在其他处理条件下,生长和Cd积累指标与SNP和EDDS浓度无显著相关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Cd胁迫条件下,施用适宜浓度的SNP和EDDS有利于紫苜蓿幼苗的生长及对Cd的吸收积累,有助于细胞壁中Cd向可溶部分转移及降低细胞器和线粒体中Cd含量。综合考虑认为,0.10~0.20 mmol·L^(-1)SNP与0.50 mmol·L^(-1)EDDS联用可强化紫苜蓿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NO EDDS 土壤cd胁迫 紫苜蓿 生长指标 cd积累
下载PDF
高、低Cd积累水稻和小麦籽粒中Cu、Zn的富集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普 刘鸿雁 +1 位作者 吴龙华 牟婷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5-391,共7页
Cu、Zn含量过低不仅直接关系到稻麦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籽粒的营养品质,而且与人类的饮食健康密切相关。采集我国水稻优势产区典型土壤,选择Cd高、低积累性明显不同的水稻和小麦品种各2个,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稻-麦轮作体系下植物可食部... Cu、Zn含量过低不仅直接关系到稻麦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籽粒的营养品质,而且与人类的饮食健康密切相关。采集我国水稻优势产区典型土壤,选择Cd高、低积累性明显不同的水稻和小麦品种各2个,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稻-麦轮作体系下植物可食部分Cu、Zn吸收性差异。结果表明,高、低Cd积累水稻糙米Cu平均含量分别为5.07和5.75 mg·kg^(-1),Zn平均含量分别为42.10和33.60 mg·kg^(-1),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高、低Cd积累小麦籽粒Cu平均含量分别为4.37和4.94 mg·kg^(-1),Zn平均含量分别为34.40和35.40 mg·kg^(-1),差异不显著。高、低Cd积累小麦籽粒Cu、Zn含量差异不显著,可能与小麦籽粒Cu、Zn变异系数大多属于强变异有关。稻麦籽粒对Zn的富集系数均高于Cu;对于东北地区土壤,高和低Cd积累水稻糙米Cu、Zn富集系数分别为0.31、0.73和0.41、0.64,而高和低Cd积累小麦Cu、Zn富集系数分别为0.19、0.44和0.22、0.42,即糙米Cu、Zn富集能力显著高于小麦。因此,与小麦相比,在北方种植水稻能更有效地提高Cu、Zn在作物中的富集。上述结果表明,从稻麦的安全品质和营养品质方面考虑,种植高、低Cd积累稻麦不会导致Cu、Zn含量过低而引起营养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水稻 小麦 cd积累 Cu ZN 吸收性
下载PDF
生物质炭与有机物对水稻Cd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潘婷 孙星星 +3 位作者 张嘉伟 魏泓 许健 徐轶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2-337,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传统水分管理条件下,生物质炭及牛粪有机肥的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Cd在水稻中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随淹水时间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pH则波动变化趋近于中性。与对照组相比,...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传统水分管理条件下,生物质炭及牛粪有机肥的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Cd在水稻中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随淹水时间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pH则波动变化趋近于中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机物的施用能不同程度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生物质炭的施用显著降低了糙米中的Cd含量,且后期施用生物质炭降低效果更为显著。施用有机物能有效抑制水稻中Cd的积累,水稻根部、糙米、稻壳中Cd的含量随有机物施加量的升高而降低。有机物与生物质炭同时施用时,低含量有机物与后期施用生物质炭同时作用的处理组中的糙米Cd含量降低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机物 生物质炭 淹水 cd积累
下载PDF
CdCl_(2)胁迫对甘蔗幼苗根系细胞壁Cd积累的影响
10
作者 肖京林 覃美 +4 位作者 杨曙 易科 黎晓峰 唐新莲 凌桂芝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90-2495,共6页
【目的】探究镉(CdCl_(2))胁迫下甘蔗幼苗根系细胞壁Cd的积累特点及Cd对甘蔗种茎初生根的影响,为在土壤Cd超标区域推广种植甘蔗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选育的中蔗1号(Z1)和中蔗6号(Z6)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浓度(1.0、2.0和5.0... 【目的】探究镉(CdCl_(2))胁迫下甘蔗幼苗根系细胞壁Cd的积累特点及Cd对甘蔗种茎初生根的影响,为在土壤Cd超标区域推广种植甘蔗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选育的中蔗1号(Z1)和中蔗6号(Z6)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浓度(1.0、2.0和5.0μmol/L)CdCl_(2)胁迫水培试验,测定甘蔗幼苗根系的Cd含量和细胞壁中的Cd积累量、果胶和半纤维素含量及甘蔗种茎初生根的相对伸长率和根尖活力等指标,分析根系细胞壁在缓解Cd毒害中的作用并评价2个甘蔗新品种的Cd耐受性。【结果】1.0、2.0和5.0μmol/L CdCl_(2)处理Z1和Z6幼苗根系的Cd含量分别约为其叶片Cd含量的136、124和116倍;甘蔗根系对Cd具有较强的截留能力,其中5.0μmol/L CdCl_(2)处理甘蔗幼苗根系中的Cd有57.50%位于根系细胞壁中,而细胞壁中的Cd有95.00%以上积累在果胶和半纤维素组分中,且随着CdCl_(2)胁迫浓度(1.0、2.0和5.0μmol/L)的提高积累在果胶组分中Cd的比例(18.71%、28.52%和36.28%)显著增加(P<0.05,下同)。同时,甘蔗幼苗根系细胞壁的果胶含量、果胶甲酯酶(PME)活性和去甲酯化果胶含量也随着CdCl_(2)胁迫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使得更多的Cd被细胞壁果胶所吸附固定。CdCl_(2)胁迫下Z1根系和叶片的Cd含量显著高于Z6,而根系相对伸长率和根尖活力与Z6相近,表明Z1对Cd的耐受性强于Z6。【结论】在CdCl_(2)胁迫下,甘蔗幼苗根系的细胞壁是Cd积累的主要部位;CdCl_(2)胁迫致使甘蔗根系细胞壁果胶组分含量增加,PME活性提高,果胶甲酯化程度降低,细胞壁对Cd的结合能力提高,使得更多的Cd被根系细胞壁所吸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幼苗 cdCl_(2)胁迫 根系 细胞壁 果胶 半纤维素 cd积累
下载PDF
豆瓣菜对Cd的生理反应及其Cd积累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承华 周增辉 +1 位作者 张娜 江解增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X期16-21,共6页
为了解Cd对豆瓣菜生长的影响,以英国大叶豆瓣菜为试验材料,在营养液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Cd处理下,豆瓣菜农艺性状、产量、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Pn)、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植物络合素(PCs)含量,以及豆瓣菜不同部位Cd... 为了解Cd对豆瓣菜生长的影响,以英国大叶豆瓣菜为试验材料,在营养液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Cd处理下,豆瓣菜农艺性状、产量、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Pn)、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植物络合素(PCs)含量,以及豆瓣菜不同部位C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Cd处理就会影响豆瓣菜的生长,表现为MDA含量升高,高浓度Cd处理还会导致根系活力和Pn的降低。SOD、POD、CAT和PCs在缓解Cd毒害中具有协同作用,但低浓度Cd胁迫下以PCs的螯合作用为主,随Cd浓度的增加变为以SOD、POD、CAT的抗氧化作用为主。豆瓣菜易积累Cd,当营养液中Cd达到0.20mg·L-1时,豆瓣菜Cd含量即已超标。认为豆瓣菜是一种Cd敏感型蔬菜,生产中应特别注意Cd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瓣菜 生长 cd积累 生理反应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黄瓜生产系统重金属Cd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金海 李博文 +1 位作者 杨志新 赵洪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97-100,共4页
以河北省永清县具代表性管理模式的黄瓜日光温室为对象,通过连续2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黄瓜土壤重金属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氮肥施用量(750 kg/hm2)、减氮施肥处理(960 kg/hm2)的重金属Cd输入量明显低于常规施肥处理,... 以河北省永清县具代表性管理模式的黄瓜日光温室为对象,通过连续2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黄瓜土壤重金属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氮肥施用量(750 kg/hm2)、减氮施肥处理(960 kg/hm2)的重金属Cd输入量明显低于常规施肥处理,鸡粪是设施黄瓜生产系统重金属Cd输入的主要来源;除不施用肥料外,其他施肥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d净积累;推荐氮肥用量处理Cd的输出量相对最高,净积累量相对最低,产投比相对最高,可减轻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黄瓜 施肥量 cd积累 产投比 输入量 输出量
下载PDF
生物炭配施氮素对Cd胁迫下泡桐幼苗生理生态的影响
13
作者 朱秀红 樊博 +4 位作者 杨会焕 张龙冲 于宏 黄丽 茹广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12,共11页
【目的】探究生物配施氮素对Cd胁迫下泡桐幼苗形态特征、根系形态、抗氧化性、光合特性及Cd积累、富集及转运的影响。【方法】以‘泡桐1201’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组培和水培结合试验,通过生物炭和氮素单一处理,生物炭配施氮素处理,测定... 【目的】探究生物配施氮素对Cd胁迫下泡桐幼苗形态特征、根系形态、抗氧化性、光合特性及Cd积累、富集及转运的影响。【方法】以‘泡桐1201’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组培和水培结合试验,通过生物炭和氮素单一处理,生物炭配施氮素处理,测定幼苗的生长指标、根系参数、光合气体参数、抗氧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及Cd积累量、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结果】①Cd胁迫下,施加生物炭和氮素可以显著增加泡桐‘幼苗株高、生物量及根系参数,两者交互处理效果最佳;②泡桐幼苗叶片和根系SOD、CAT活性增加,MDA活性降低。POD活性在两者单施处理下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两者交互处理下随浓度的增大略有回升;③生物炭和氮素单施或配施,泡桐幼苗叶片Chla、Chlb、Chl(a+b)显著增加,Chl(a/b)无显著变化;泡桐幼苗叶片光合气体参数(P_(n)、T_(r)、C_(i)、G_(s))升高,单一生物炭处理下WUE最高,Ls值显著降低,叶片光合作用增强;④泡桐幼苗Cd含量减小,富集系数降低,转运系数及Cd积累量增大;⑤对泡桐幼苗叶片幼苗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及PCA分析,发现各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整体促进效果为生物炭配施氮素>生物炭>氮素。【结论】施加生物炭和氮素可提高泡桐幼苗光合能力,减少对Cd的吸收,缓解Cd毒害,进而增大生物量,促进各器官Cd积累量,以生物炭配施氮素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cd污染 生物炭 氮素 cd积累
下载PDF
Cd胁迫下一年蓬的生长、Cd积累及叶绿素荧光特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甘龙 罗玉红 +3 位作者 李晓玲 王林泉 胥焘 黄应平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8,共9页
在不同浓度的Cd(0,2,5,15,30 mg/kg)胁迫下考察一年蓬(Erigeron anuus(L.)Pers)的Cd积累、生物量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显示:在Cd浓度15 mg/kg时,Cd胁迫对一年蓬的生物量干质量和生长高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在不同浓度的Cd(0,2,5,15,30 mg/kg)胁迫下考察一年蓬(Erigeron anuus(L.)Pers)的Cd积累、生物量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显示:在Cd浓度15 mg/kg时,Cd胁迫对一年蓬的生物量干质量和生长高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随Cd浓度的增加,上述各荧光参数值显著降低(p&lt;0.05).由此可见,一年蓬在Cd胁迫下光合活性虽受到损伤,但仍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在Cd浓度2 mg/kg时,地上部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达到最大,且地上部与地下部的Cd积累随Cd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lt;0.05),表明在Cd污染下一年蓬具有较强的Cd富集和转移能力;Cd浓度30 mg/kg胁迫下的一年蓬有较强的光合适应能力,用于修复Cd污染土壤上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蓬 cd污染 荧光参数 生物量 cd积累
原文传递
不同Zn、Cu水平对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体内Cd积累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努扎艾提.艾比布 张艳慧 +1 位作者 阿斯娅.克里木 阿布都热西提.阿布力克木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3-550,共8页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d(15、30mg·L-1)污染下,不同浓度Zn、Cu(10、40mg·L-1)对香根草生长、丙二醛(MDA)含量、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以及香根草体内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低浓度的Cu外,不...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d(15、30mg·L-1)污染下,不同浓度Zn、Cu(10、40mg·L-1)对香根草生长、丙二醛(MDA)含量、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以及香根草体内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低浓度的Cu外,不同浓度的Zn、Cu、Cd对香根草体内生理生化指标都产生协同或加和作用,提高了香根草体内MDA含量,降低了根系活力、叶绿素a、b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Zn、Cu对植物吸收Cd的复合作用较为复杂,其中对香根草地上部Cd的转移可能产生拮抗作用,对根部Cd的吸收可能产生协同或加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香根草 cd积累特性 生理指标
原文传递
积累Cd油菜吸收Cd潜力及其根分泌物对土壤Cd的活化 被引量:15
16
作者 茹淑华 苏德纯 +1 位作者 王激清 邢建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1,共5页
采用水培和土培试验研究了积累Cd油菜溪口花籽的吸收Cd潜力及根分泌物对土壤Cd的活化效果。结果表明,积累Cd油菜溪口花籽和印度芥菜在营养液Cd浓度为1.0和1.5mg·L-1时的耐Cd毒能力相当。积累Cd油菜溪口花籽的吸Cd潜力高于印度芥菜... 采用水培和土培试验研究了积累Cd油菜溪口花籽的吸收Cd潜力及根分泌物对土壤Cd的活化效果。结果表明,积累Cd油菜溪口花籽和印度芥菜在营养液Cd浓度为1.0和1.5mg·L-1时的耐Cd毒能力相当。积累Cd油菜溪口花籽的吸Cd潜力高于印度芥菜。积累Cd油菜和印度芥菜在加Cd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的根分泌物对土壤Cd均有一定的活化作用。积累Cd油菜在营养液中Cd浓度为1.0mg·L-1时收集的根分泌物与0.5mmol·L-1柠檬酸对土壤Cd的提取能力相当。与印度芥菜相比,积累Cd油菜根分泌物对土壤Cd的提取能力更高。浇入根分泌物对积累Cd油菜溪口花籽和印度芥菜体内Cd的存在形态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累cd油菜 吸收 根分泌物 活化
下载PDF
两种积累型番茄对不同难溶态Cd活化与吸收的差异
17
作者 张玉坤 高夕彤 +6 位作者 王小敏 段亚军 吕诗 王雪 路倩影 冯圣东 杨志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55-1361,共7页
本研究以两种Cd积累型番茄品种(高积累型‘合作8’,低积累型‘普罗旺斯’)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其对两种难溶态Cd(CdS和CdCO_(3))的活化效果及吸收差异特征,并分析两种难溶态Cd对植株的生长效应,为Cd轻度污染土壤中番茄品... 本研究以两种Cd积累型番茄品种(高积累型‘合作8’,低积累型‘普罗旺斯’)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其对两种难溶态Cd(CdS和CdCO_(3))的活化效果及吸收差异特征,并分析两种难溶态Cd对植株的生长效应,为Cd轻度污染土壤中番茄品种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活化效果方面,‘合作8’对难溶态Cd的活化效果显著高于‘普罗旺斯’。CdCO_(3)和CdS处理下高积累型品种‘合作8’使溶液中有效态Cd浓度分别比添加CdCO_(3)和CdS但未种植番茄的处理显著提高62.1%和51.0%(P<0.05);而低积累型‘普罗旺斯’在CdCO_(3)处理下溶液中有效态Cd浓度比对照增加39.4%(P<0.05),但在CdS处理下有效Cd浓度变化不明显。在植株Cd吸收方面,CdS和CdCO_(3)处理下‘合作8’地上部与根部Cd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普罗旺斯’,地上部分别提高80.2%和105.2%,根部分别提高111.7%和153.8%。与未添加难溶性Cd处理相比,CdS处理下‘普罗旺斯’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分别提高15.0%、10.1%和15.5%(P<0.05),而‘合作8’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分别降低5.0%、9.8%和11.3%(P<0.05);同时,2种难溶性Cd处理下‘合作8’的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均显著低于‘普罗旺斯’(P<0.05)。综上,高积累型番茄品种对两种难溶态Cd活化的效果显著高于低积累型番茄品种,显著提高了Cd的生物有效性,高积累型品种对难溶态CdS和CdCO_(3)的吸收也显著高于低积累型品种,使高积累型番茄植株生长受到了显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cd积累 难溶态cd cd活化 cd吸收
下载PDF
根系分泌物对蕹菜Cd吸收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金城 龚玉莲 +5 位作者 陈丽红 林丹萍 曾碧健 谢婕 陈彩锋 周晓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60-66,共7页
【目的】研究根系分泌物对蕹菜Cd吸收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土培联合的方法,通过水培种植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典型低Cd积累品种(QLQ)和高Cd积累品种(T308)收集根系分泌物,将QLQ根系分泌物施入种植T308的土壤中,将T30... 【目的】研究根系分泌物对蕹菜Cd吸收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土培联合的方法,通过水培种植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典型低Cd积累品种(QLQ)和高Cd积累品种(T308)收集根系分泌物,将QLQ根系分泌物施入种植T308的土壤中,将T308根系分泌物施入种植QLQ的土壤中。【结果】蕹菜两个品种的生长差异不显著;QLQ茎叶Cd质量浓度显著低于T308。施加典型品种的根系分泌物,总体上不影响两个蕹菜品种的生长。根系分泌物的施入总体上提高了供试蕹菜品种的茎叶、根Cd质量浓度和Cd积累量,表现为促进植株对Cd的积累,原因主要在于根系分泌物提高了植株对土壤Cd的吸收能力。不同Cd质量浓度处理收集的蕹菜根系分泌物对植株Cd积累的影响存在差异。低Cd品种QLQ的根系分泌物显著降低了高Cd品种T308的Cd转运系数,0 mg/L Cd条件下的转运系数降低30.23%;而T308根系分泌物对QLQ的Cd转运系数并未产生显著影响。【结论】根系分泌物的施加促进植株对Cd的积累;低Cd品种QLQ表现出极强的低Cd转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 cd品种 cd品种 根系分泌物 cd积累
下载PDF
长期施肥条件下黑土镉的积累及其趋势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谭长银 吴龙华 +3 位作者 骆永明 徐建明 韩晓增 乔云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738-2744,共7页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长期定量施用氮磷化肥和猪粪对黑土Cd的积累及其有效性的影响,并对黑土Cd的积累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完全不施肥的自然农业生产条件下黑土Cd浓度略有增加;长期定量...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长期定量施用氮磷化肥和猪粪对黑土Cd的积累及其有效性的影响,并对黑土Cd的积累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完全不施肥的自然农业生产条件下黑土Cd浓度略有增加;长期定量施用氮磷化肥使黑土Cd浓度显著增加,但不同化肥用量对黑土Cd积累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长期施用猪粪可显著增加黑土Cd的积累,且近年来有加速积累的趋势,含Cd饲料添加剂可能是猪粪中Cd的重要来源;施用氮磷化肥对黑土Cd的有效性无显著影响,长期施用猪粪则可显著提高黑土Cd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化肥 猪粪 长期试验 cd积累 有效性
下载PDF
水稻镉离子流速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镉积累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韩立娜 居学海 +3 位作者 张长波 宋正国 王景安 刘仲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2,共6页
为了研究水稻镉(Cd)积累量与其流速之间的关系,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对四种基因型水稻根系不同部位和根茎维管束组织中的镉离子(Cd2+)流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根系不同部位的Cd2+流速存在显著差异,伸长区的Cd2+流速显著大于根冠,根毛区... 为了研究水稻镉(Cd)积累量与其流速之间的关系,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对四种基因型水稻根系不同部位和根茎维管束组织中的镉离子(Cd2+)流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根系不同部位的Cd2+流速存在显著差异,伸长区的Cd2+流速显著大于根冠,根毛区和根毛,且在基因型间存在明显差异。根系伸长区维管束组织的最大Cd2+流速比其表皮细胞的流速大1倍以上,基因型间的差异较小。茎秆维管束组织中的Cd2+流速在基因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T优705各部位的Cd2+流速都明显大于其他品种,且稳定性较好,致使其根系和地上部的Cd积累量也显著大于其他品种。根茎维管束组织中的Cd2+流速能够准确地反映不同水稻品种转运和积累Cd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d2+流速 cd积累 遗传差异 维管束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