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o-temporal pattern and changes of evapotranspiration in arid Central Asia and Xinjiang of China 被引量:8
1
作者 Xi CHEN BaiLian LI +2 位作者 Qin LI JunLi LI Saparnov ABDULLA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2年第1期105-112,共8页
Accurate inversion of land surface evapotranspiration (ET) in arid area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global eco-hydrological process and exploring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d ecological response... Accurate inversion of land surface evapotranspiration (ET) in arid area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global eco-hydrological process and exploring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d ecological response of water resources. It is also important in the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regional water cycle and water balance, as well as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This study, based on model validation analysis at varied scales in fiw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and China's Xinjiang, developed an appropriate approach for ET inversion in arid lands. The actual ET during growing seasons of the study area was defined, and the changes in water participating in evaporation in regional water cycle were then educed. The results show the simulation error of SEBS (Surface Energy Balance System) model under cloud amount consideration was 1.34% at 30-m spatial scale, 2.75% at 1-km spatial scale and 6,37% at 4-kin spatial scale. ET inversion for 1980-2007 applying SEBS model in the study area indicates: (1) the evaporation depth (May-September) by land types descends in the order of waters (660.24 ram) 〉 cultivated land (464.66 mm) 〉 woodland (388.44 mm) 〉 urbanized land (168.16 mm) 〉 grassland (160.48 mm) 〉 unused land (83.08 mm); and (2) ET during the 2005 growing season in Xinjiang and Central Asia was 2,168.68x108 m3 (with an evaporation/precipitation ratio of 1.05) and 9,741.03x108 m3 (with an evaporation/precipitation ratio of 1.4),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unveile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rules of ET process in arid areas,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water cycle and water balance in similar arid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potranspiration (ET) arid areas SEBS model remote sensing central asia Xinjiang of China
下载PDF
Amphibian and reptilian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the Euro-Siberian and Central Asia Subrealms 被引量:1
2
作者 ZHOU Lu SHI Le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555-565,共11页
There exist some controversies over the larger zoogeographic divisions of the arid areas of Central Asia, who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complex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complex fauna origins and unique patterns of ani... There exist some controversies over the larger zoogeographic divisions of the arid areas of Central Asia, who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complex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complex fauna origins and unique patterns of animal distribu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us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in the arid areas of Central Asia, whose various physiographical regions were divided into 17 Operative Geographical Units (OGUs). Based o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52 amphibian and reptile genera in the 17 OGUs, and by making use of the Czekanowski Similarity Index, the Baroni-Urbani and Buser's Similarity Index, and the strong and weak boundary test, we studied the biotic boundaries within these contested region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results, the classification dendrogram was divided into two main branches. One branch is composed of the northern OGUs of the Altai Mountains which are a part of the Euro-Siberian Subrealm. The other branch includes all of the OGUs south of the Altai Mountains, which belong to the Central Asia Subrealm.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weak biotic boundary (DW〉0, GW〉GS, P〈0.01) between the Euro-Siberian Subrealm and the Central Asia Subrealm that corre- sponded to the transitional zone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two subrealms runs along the Altai Mountains, the Sayan Mountains, the Hangai Mountains and the Mongolian Dagurr Mountains.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he main branches in the Central Asia Subrealm are weak, reflecting the widespread existence of transitional zones in the arid areas of Central Asia. The Tianshan Mountains should be elevated to form its own separate region, "the Middle Asian Mountain Region", which, due to its special fauna and environment, would be classified at the same level as the Mongolia-Xinjiang Region. With the approach of creating a cluster analysis dendogram based upon the genera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se higher level zoogeographical divisions was successfully resolved and the error of long-branch attraction was also avoided. With our clustering dendrogram as the foundation, the in- dependence test was applied to strong and weak boundaries, and this resolved the problem of where to attribute the transition areas and revealed as well the barrier effect that physical, geographic boundaries have upon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The approach of combining genera clustering analysis with a statistical boundary test should be applicable not only to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other animal groups, but also to delineating large-scale zoogeographical divi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hibian and reptile distribution pattern higher level zoogeographic division similarity analysis boundary test arid area central asia
下载PDF
中亚土库曼斯坦绿洲土壤盐渍化动态演变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丁建丽 张喆 +1 位作者 李鑫 鄢雪英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1-578,共8页
针对土库曼斯坦广泛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选取达绍古兹州典型盐渍地为研究区,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获取盐分指数(SI)和反照率(Albedo)构建SI-Albedo特征空间,利用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指数(SMI),计算并... 针对土库曼斯坦广泛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选取达绍古兹州典型盐渍地为研究区,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获取盐分指数(SI)和反照率(Albedo)构建SI-Albedo特征空间,利用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指数(SMI),计算并划分研究区盐渍化等级。结果表明:(1)利用SMI指数对区域土壤盐渍化状况进行统计及定量分析,有利于大尺度范围的土壤盐渍化动态监测;(2)1990-2010年间研究区盐渍化程度持续加重,其中,重度盐渍地增加1103.9 km^2,增长了5.28%;中度盐渍地增加1716.184km^2,增长8.21%;(3)地形及气候等自然因素对研究区土壤盐渍化过程有较大影响,盲目的垦荒、不合理灌溉等人为因素更加剧了研究区盐渍化的形成,使得盐渍化现象更加严重,导致盐渍地面积的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干旱区 特征空间 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指数
下载PDF
末次冰期-间冰期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对全球变化的重要贡献 被引量:12
4
作者 冯兆东 陈发虎 +1 位作者 张虎才 马玉贞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1-177,共7页
地球环境 -气候系统的长周期变化是随日 -地相对位置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的。但是仍有 15 %~ 2 0 %的长周期变化没有得到解释。至于中短周期变化的机制 ,目前的解释仍然是众说纷纭。与北美冰盖动力相关的北大西洋洋面温度一直被认为是... 地球环境 -气候系统的长周期变化是随日 -地相对位置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的。但是仍有 15 %~ 2 0 %的长周期变化没有得到解释。至于中短周期变化的机制 ,目前的解释仍然是众说纷纭。与北美冰盖动力相关的北大西洋洋面温度一直被认为是这些中短周期变化的调控仪。然而 ,赤道太平洋的长周期厄尔尼诺波动被表明是更为有效的调控仪。由于海洋研究的优势地位 ,陆地的相关研究近 2 0~ 30 a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际上 ,陆地下垫面控制的反射率的变化可能更有效地改变地球表面的能量平衡 ,从而导致全球性的变化。中亚的干旱、半干旱区范围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大气粉尘的贡献很可能在中短周期的全球变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该区的南界和北界的变幅可达 30 0~ 5 0 0 km。更为重要的是 ,作为地球上最有效的向大气输送粉尘的源区 ,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可能很大程度地调控着大气中的 CO2 含量 ,因此全球的温度也受到了调控。这个思路的逻辑是 :干旱、半干旱区向大气输送含铁粉尘 ,此粉尘沉积于海洋 ;这些含铁粉尘控制着浅海的铁化肥供给。铁化肥的供给又控制着浅水中的固氮过程。固氮过程又控制着浅海的植物生产量。植物生产量通过储存碳和沉积碳 (碳酸钙 )来控制大气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全球变化 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末次冰期
下载PDF
1975-2007年中亚干旱区内陆湖泊面积变化遥感分析 被引量:73
5
作者 白洁 陈曦 +1 位作者 李均力 杨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8,共9页
中亚干旱区内陆湖泊的湖面变化反映了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本文以中亚干旱区平原区尾闾湖泊、吞吐湖泊和高山湖泊三类典型内陆湖泊为研究对象,利用1975-2007年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归一化水体指数提取湖泊水域边界信... 中亚干旱区内陆湖泊的湖面变化反映了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本文以中亚干旱区平原区尾闾湖泊、吞吐湖泊和高山湖泊三类典型内陆湖泊为研究对象,利用1975-2007年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归一化水体指数提取湖泊水域边界信息,分析近30年来内陆湖泊湖面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研究区内有超过一半的内陆湖泊急剧萎缩,湖泊总面积从1975年的91402.06km2减小到2007年的46049.23km2,减小了49.62%.其中,平原区尾闾湖泊面积减小最为显著;吞吐湖泊主要受出口河流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湖面变化较为复杂,既有扩张也有萎缩;高山湖泊主要受气候波动影响,水面变化相对稳定.在中亚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不同类型湖泊面积的变化也反映出干旱区人类活动对区域水资源时空分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内陆湖泊 湖面变化 气候波动 人类活动
下载PDF
NCAR CAM3全球气候模式对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的模拟检验 被引量:14
6
作者 任余龙 王劲松 +4 位作者 石彦军 舒建川 李忆平 张宇 段海霞 《干旱气象》 2013年第2期231-239,共9页
以英国气象局哈德来环流中心提供的连续变化的海温和海冰资料为边界场,用NCAR CAM3全球气候模式对近百年来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进行模拟,然后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英国东安哥拉大学近100 a的CRUTEM2v气温格点序列资料及距平均方根误... 以英国气象局哈德来环流中心提供的连续变化的海温和海冰资料为边界场,用NCAR CAM3全球气候模式对近百年来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进行模拟,然后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英国东安哥拉大学近100 a的CRUTEM2v气温格点序列资料及距平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等方法对模拟的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平均场进行检验,结果表明:CAM3.0对亚洲中部干旱区的高度场模拟较好,均方根误差均较小,相关系数较大,相关性较强;温度场除低层700 hPa均方根误差稍大外,其余对流层均较小,并且相关系数比较大;无论对经向风速还是纬向风速,模式模拟的均方差均较大、相关系数较小,模拟的效果较差,其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地面加热场模拟均方根误差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性,局域和季节差异明显;数值实验模拟出了近百年来亚洲中部干旱区地面气温的变化趋势,但模拟的增温幅度更大,同时对季节变化的模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3 亚洲中部干旱区 距平均方根误差 相关系数
下载PDF
2001-2013年中亚干旱区季节性积雪监测及时空变异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刘金平 包安明 +1 位作者 李均力 任艳群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5-412,共8页
以中亚干旱区为研究区,利用2001-2013年的遥感积雪产品MOD10A2、反射率数据MOD09A1,分析了积雪分布时空分布特征、年内和年际变化趋势、随纬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13 a间,中亚干旱区的积雪覆盖率最大值范围为51.40%~76.40%,最小范... 以中亚干旱区为研究区,利用2001-2013年的遥感积雪产品MOD10A2、反射率数据MOD09A1,分析了积雪分布时空分布特征、年内和年际变化趋势、随纬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13 a间,中亚干旱区的积雪覆盖率最大值范围为51.40%~76.40%,最小范围为0.86%~1.5%,最大积雪覆盖率波动较为剧烈,冬季积雪覆盖具有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推进的趋势,而山区主要表现为从高海拔到低海拔上的增加,整体上冬季积雪日呈增加趋势,整体平均积雪日变化率为0.06;平原区的积雪覆盖年际变化率呈增加趋势,随着纬度的增加变化幅度减小,山区的积雪覆盖年际变化率基本上呈稳定状态。低纬度的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的积雪覆盖年际波动较大,中高纬度的天山山区和阿尔泰山山区的积雪覆盖年际波动较小。佐证了中亚干旱区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时间序列 空间特征 年际变化 纬度
下载PDF
亚洲中部干旱区高山林线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展望 被引量:8
8
作者 罗格平 戴丽 +1 位作者 李艳忠 鲁蕾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3-879,共7页
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和森林对气候的反馈作用是全球变化研究前沿,也是森林生态学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全球变化对森林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亚洲中部干旱区山地森林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正经历着显著变化,其中以高山林线的变化最具代表... 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和森林对气候的反馈作用是全球变化研究前沿,也是森林生态学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全球变化对森林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亚洲中部干旱区山地森林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正经历着显著变化,其中以高山林线的变化最具代表性。植被带谱清晰的天山北坡近50 a气候变异明显,是研究高山林线变化的理想区域。采用摄影测量技术及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手段等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对亚洲中部干旱区高山林线变化的探讨,揭示近50 a来亚洲中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森林上限和下限变迁特点与过程;并利用Landsat TM、Terra/Aqua MODIS、AMSR_E等遥感影像、气象和测点数据,定量反演林线内土壤温度、水分、冠层温度等控制森林分布与生长发育的关键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揭示林线变迁驱动机制,将深化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认识,并丰富森林生态学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林线 气候变化 驱动机理 遥感反演 亚洲中部干旱区
下载PDF
中亚干旱荒漠区植被碳储量估算 被引量:19
9
作者 陶冶 张元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5-622,共8页
荒漠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荒漠植被碳储量研究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亚五国及中国准噶尔荒漠是中亚干旱区的主体部分,目前关于该地区荒漠植被碳储量的研究尚属空白。在对准噶尔荒漠不同植被类型活生物量... 荒漠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荒漠植被碳储量研究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亚五国及中国准噶尔荒漠是中亚干旱区的主体部分,目前关于该地区荒漠植被碳储量的研究尚属空白。在对准噶尔荒漠不同植被类型活生物量碳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中亚干旱荒漠区植被图,利用平均生物量法初步估算了中亚区域荒漠植被碳储量。结果表明:中亚区域荒漠面积共310.37×10~4 km^2,总生物量碳储量为57.03×10~7 t,地上、地下生物量碳分别为28.87×10~7 t和28.16×10~7 t,各占50.63%和49.37%。各植被型中,温带半灌木、矮半灌木荒漠的生物量碳储量最大,达到14.17×10~7 t(占24.84%)。中亚荒漠平均生物量碳密度为1.837 t/hm^2,其中温带矮半乔木荒漠碳密度最大(2.367 t/hm^2)。可以推测,在未来中亚地区降水持续增加的条件下下,中亚荒漠植被将会有更大的碳汇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准噶尔荒漠 生物量碳储量 样方法 干旱区 植被类型
下载PDF
泛中亚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闫昕旸 张强 +3 位作者 张文波 任雪塬 王胜 赵福年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利用Climatic Research Unit(CRU)1949—2018年最新0.5°×0.5°网格点月均数据集,主要从EOF分解、小波分析的角度,讨论了泛中亚干旱区近70 a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泛中亚干旱区近70 a降水以1.393 mm·(10a)-1... 利用Climatic Research Unit(CRU)1949—2018年最新0.5°×0.5°网格点月均数据集,主要从EOF分解、小波分析的角度,讨论了泛中亚干旱区近70 a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泛中亚干旱区近70 a降水以1.393 mm·(10a)-1的速率呈增加趋势,夏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其余三季为增加趋势,其中冬季最明显[0.834 mm·(10a)-1],同时冬季增温幅度也最大[0.360℃·(10a)-1];(2)降水距平场的EOF分析表明:泛中亚干旱区降水变化趋势呈整体一致性(降水第一模态),西南-东北反向变化特征(降水第二模态),由西向东“-+-”交替分布特征(降水第三模态),3个模态都存在显著的准3 a周期,第一模态还存在5~7 a和准12 a周期,第三模态存在准7 a变化周期;(3)温度距平场的EOF分析表明:温度距平变化表现出整体一致性(温度第一模态),东-西反向变化特征(温度第二模态),第一模态具有显著的准2 a、8~10 a周期,第二模态具有明显的2~4 a、准5 a周期。传统意义上的暖季并没有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增温多雨,冷季反而增温幅度更大,降水增加更明显。哈萨克斯坦中部、土库曼斯坦及蒙古国大部干旱化趋势明显,哈萨克斯坦东西两侧、我国新疆北部以及帕米尔高原的部分地方表现出显著的湿润化趋势,我国西北大部地区总体呈弱的湿润化趋势。随着亚洲夏季风的减弱,冷季降水增量高于暖季,这似乎说明亚洲冬季风对泛中亚干旱区降水的影响正在加大。本研究结果旨在加深对泛中亚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的认识,为进一步防灾减灾、合理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中亚干旱区 EOF分解 小波分析 变化趋势
下载PDF
中亚哈萨克斯坦南部VA黄土剖面过去~25000a来沉积地层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冉敏 杨奇丽 黄昌庆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9-986,共8页
选取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中南部的VA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剖面厚7m,野外采样以及实验分析间距均为5cm。在AMS^14C测年基础上,综合野外地层考察和实验室指标(包括磁化率、碳酸盐、有机质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I:该剖面过去~25000^14... 选取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中南部的VA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剖面厚7m,野外采样以及实验分析间距均为5cm。在AMS^14C测年基础上,综合野外地层考察和实验室指标(包括磁化率、碳酸盐、有机质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I:该剖面过去~25000^14CaBP以来地层主要可以分为五个地层单元:(1)~26000^14CaBP-~22000^14HCaBP,河流作用过的黄土层;(2)~22000^14CaB-~19000^14CaBP,潜育化的黄土层;(3)~19000^14HCaBP-~10000^14CaBP,弱土壤层;(4)~10000^14CaB-~5000^14HCaBP,典型的黄土层;(5)过去~5000^14CaBP以来,土壤层。II:将VA剖面与欧洲区以及东亚区黄土沉积对比发现:研究区过去~25000^14CaBP以来地层沉积与欧洲黄土沉积类似,全新世地层序列与东亚区具有反相位关系:中亚区早全新世为黄土沉积,晚全新世发育土壤层,说明研究区过去25000^14Ca以来主要受西风带和地中海气候控制,具有西风区气候特征。III:VA剖面MIS2记录到的潜育化黄土层以及弱土壤层显示研究区在MIS2时段气候相比东亚区更为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地层 黄土 MIS2 全新世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亚洲中部水环境安全的威胁 被引量:20
12
作者 胡汝骥 陈曦 +3 位作者 姜逢清 王亚俊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阿不都米吉提.阿布力克木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9-197,共9页
主要依赖河流出山口的径流量维系山地-绿洲-荒漠间脆弱生态平衡的亚洲中部干旱区,其水分循环过程完全不同于湿润区。平原区不产生径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同源于山区,一个流域就是一个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依赖的生态功能单元,其中河流是纽... 主要依赖河流出山口的径流量维系山地-绿洲-荒漠间脆弱生态平衡的亚洲中部干旱区,其水分循环过程完全不同于湿润区。平原区不产生径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同源于山区,一个流域就是一个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依赖的生态功能单元,其中河流是纽带,连接山区径流形成区与平原径流散失区或消耗区,以水分循环为主体,并与生物、生态系统紧密相联系,构成一个独特而又完整的內陆水分循环体系。自然要素的变化,特别是人类的参与或介入,改变了水分循环的规律,对亚洲中部干旱区水和环境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威胁。用多年的观测数据来讨论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维系和保持干旱区水环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循环 径流量 环境安全 干旱区 亚洲中部
原文传递
夏季北极涛动与亚洲中部干湿状况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国龙 李力 晏利斌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1-908,共8页
利用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和NOAA北极涛动指数资料,采用相关分析、谱分析、小波分析等,对北极涛动(AO)与亚洲中部干旱区(ACA)的干湿变化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夏季北极涛动指数和ACA相对湿度场存在显著反相关,尤其表现在年代际尺度... 利用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和NOAA北极涛动指数资料,采用相关分析、谱分析、小波分析等,对北极涛动(AO)与亚洲中部干旱区(ACA)的干湿变化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夏季北极涛动指数和ACA相对湿度场存在显著反相关,尤其表现在年代际尺度上;两者都于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显著突变,2年准周期贯穿过去50年,但5年左右的周期在70年代中期以后表现显著。结果表明:AO突变前后,ACA海平面高度场、对流低层风场都具有显著变化,但ACA东半部和西半部受作用的亚系统并不一致,认为夏季ACA干湿状况突变及其周期特点转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O突变引起环流场变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涛动(NAO) 亚洲中部 干旱区 干湿变化 湿度场
原文传递
基于SEBS模型干旱区蒸散发量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琴 陈曦 +2 位作者 包安明 徐征和 赵强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5-201,共7页
以中亚5国和新疆为研究区域,选取近30a的遥感数据,结合地面观测资料,基于SEBS模型,反演逐日实际蒸散发量。结果表明:2005年生长季,中亚地区蒸散发量为9 741.03×108 m3,新疆地区蒸散发量为2 168.68×108 m3;其蒸散发在1980、199... 以中亚5国和新疆为研究区域,选取近30a的遥感数据,结合地面观测资料,基于SEBS模型,反演逐日实际蒸散发量。结果表明:2005年生长季,中亚地区蒸散发量为9 741.03×108 m3,新疆地区蒸散发量为2 168.68×108 m3;其蒸散发在1980、1990和2005年5~9月年际变化量分别为8 960.64×108、9 134.37×108、9 085×108 m3。通过研究区降水量和新疆地区水平衡分析,模型反演的蒸散发量值较为合理,定量提出了区域水循环中参与蒸发过程的水量变化,揭示了干旱区区域蒸散发过程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干旱区 SEBS模型 中亚 新疆
原文传递
近期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变化的时空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均力 方晖 +1 位作者 包安明 杨辽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39-1846,共8页
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是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湖泊面积与水位的变化客观地反映了该地区水资源的时空变化过程。充分认识高山地区湖泊变化的特征及驱动性因素,有利于正确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变化的影响。本文针对高山地... 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是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湖泊面积与水位的变化客观地反映了该地区水资源的时空变化过程。充分认识高山地区湖泊变化的特征及驱动性因素,有利于正确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变化的影响。本文针对高山地区缺乏观测资料的特点,利用遥感资料重建近期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的水位及面积变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位和面积对湖泊变化描述的敏感程度,分别从湖泊类型、区域分布和影响因素讨论了近期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的时空特征。水位可以更好地描述高山湖泊变化的时空过程,10月份是中亚高山地区湖泊相对稳定的时期。对于封闭性湖泊而言,近期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湖泊扩张明显,而天山中部的湖泊水位微弱上升或保持不变,而阿尔泰山地区的湖泊处于萎缩的状态,湖泊的变化与降水及冰川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吞吐型湖泊的变化按有无水坝呈两种变化趋势,出水口建有水坝的外流湖水位下降明显,而自然状态下的外流湖水位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过度向吞吐型湖泊引水与开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水资源 高山湖泊 时空特征 亚洲中部干旱区 遥感
原文传递
中亚五国主要湖泊水面变化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靖 李浩 +2 位作者 王树东 杨莹莹 吴太夏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9-646,共8页
中亚五国位于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内陆地区,湖泊是该地区生态系统的主要支撑。由于以往的相关研究缺乏年内和年际长时间序列的信息支持,很难全面地认识中亚五国主要湖泊变化特征。以2001~2016年MODIS 8d的反射率产品作为数据源,利用归一化... 中亚五国位于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内陆地区,湖泊是该地区生态系统的主要支撑。由于以往的相关研究缺乏年内和年际长时间序列的信息支持,很难全面地认识中亚五国主要湖泊变化特征。以2001~2016年MODIS 8d的反射率产品作为数据源,利用归一化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的方法提取水体面积,分析近15 a来中亚9个主要湖泊的年内和年际间水面变化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亚五国湖泊水面变化受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双重影响,平原尾闾和高山封闭性湖泊年内和年际时间序列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②平原尾闾湖中的南、北咸海变化最为明显,南咸海近15 a水面面积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减少面积超过70%,而北咸海则随降水变化呈现波动的特征;③中亚主要湖泊的总面积呈减少的趋势,15 a来面积缩减了23.51%,南咸海是统计的所有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贡献者,除南咸海外,其他湖泊水面面积呈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湖泊 水面变化 关键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中亚地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初探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林霖 王思远 +4 位作者 马元旭 杨瑞霞 官云兰 海凯 刘卫华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48-2267,共20页
为了解气候变化对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潜在影响以及分析不同典型植被对气候因子的时间响应,应用2000年—2013年的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与CHELSA气候再分析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相关分析,分别提取NDVI/降水/温度的空间格... 为了解气候变化对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潜在影响以及分析不同典型植被对气候因子的时间响应,应用2000年—2013年的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与CHELSA气候再分析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相关分析,分别提取NDVI/降水/温度的空间格局及变化趋势、NDVI与降水/温度的线性相关关系与时间响应模式,再结合土地覆盖/利用类型与陆地生态分区数据了解典型植被以及不同生态分区NDVI对气候因子响应的相关性和差异性,进而帮助探讨中亚地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亚地区NDVI值普遍偏低,总体呈现出高海拔向低海拔减小趋势;降水空间分布总体呈东部到西部递减,且随着海拔降低降水量随之下降;温度由西部到东部递减,新疆则是由中部向外部递减。2000年—2013年间,中亚地区NDVI、降水与温度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地域差异。(2)NDVI与降水在大部分地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负相关的像元分布于中部、南部相对湿润的地区以及河流、湖泊沿岸;NDVI与温度在中亚东部、北部正相关关系显著,西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相关性较低,少部分为负相关。不同典型植被NDVI对降水和温度的相关性差异显著。(3)中亚大部分地区NDVI与降水之间存在32 d的滞后时长以及16—96 d不等的累积时长,NDVI对当期的温度相关性较高,存在16—48 d的累积时长;不同典型植被NDVI对降水的响应差异明显,对温度的响应除裸地外,其他植被类型对温度的时间响应基本一致。(4)不同生态分区NDVI对降水/温度的响应存在差异,森林区对降水的滞后时长与累积时长较长,高寒草甸区对降水滞后时长为96 d的像元占比为34.16%,对温度主要为16 d滞后时长和32 d累积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气候响应 中亚 时间序列相关分析 时间响应 干旱半干旱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