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MYB1-ChbHLH42-ChTTG1 module regulates abscisic acidinduced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Cerasus humilis
1
作者 Xiaolong Ji Zhe Li +2 位作者 Mingyu Zhang Shaoyu Lang Xingshun Song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1-65,共15页
Cerasus humilis is a kind of economic fruit tree peculiar to China,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food,landscape,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Anthocyanins are a phenolic metabolite that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fruit ... Cerasus humilis is a kind of economic fruit tree peculiar to China,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food,landscape,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Anthocyanins are a phenolic metabolite that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fruit coloration.However,the regulatory network of C.humilis in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s still unclear.In this study,the R2R3-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ChMYB1 was isolated from the full genome of the species.Yeast one-hybrid,dual-luciferase assays,and GUS staining showed that ChMYB1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thocyanin contents in C.humilis fruit by promoting the expression of ChCHS and ChUFGT by binding MBS(MYB-binding elements).ChMYB1 interacted with ChbHLH42and ChTTG1 to form the MBW complex and further enhanced the expression of ChUFGT.In addition,abscisic acid(ABA)treatment promoted the expression of ChMYB1 and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C.humilis fruit.Interestingly,ABA treatment enhanc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MYB1 and ChbHLH42.Furthermore,ChABI5 inhibit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MYB1 and ChbHLH42.Our data elucidated the primary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C.humilis fruit,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ulatory network affecting anthocyanin metabolism in edible fruit cr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asus humilis ANTHOCYANIN ChMYB1 FRUIT ABA
下载PDF
Pectin fractions extracted sequentially from Cerasus humilis:Their compositions,structures,functional properti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2
作者 Shikai Zhang Geoffrey INWaterhouse +2 位作者 Tingting Cui Dongxiao Sun-Waterhouse Peng W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564-574,共11页
Three pectin fractions(water-soluble fraction(WSF),chelator-soluble fraction(CSF),and sodium carbonatesoluble fraction(NSF))were obtained from Chinese dwarf cherry(Cerasus humilis)fruits.All of them were branched low ... Three pectin fractions(water-soluble fraction(WSF),chelator-soluble fraction(CSF),and sodium carbonatesoluble fraction(NSF))were obtained from Chinese dwarf cherry(Cerasus humilis)fruits.All of them were branched low methoxylated pectins with an amorphous or partially nanocrystalline nature and eight neutral monosaccharides(arabinose and galactose were most abundant).WSF,CSF and NSF had a degree of methylation(DM)of 35.82%,14.85%and 7.13%,uronic acid(UA)content of 76.02%,83.71%and 69.01%,and total protein content of 2.4%,2.1%and 8.8%,respectively.Their molecular weights were 340.31,330.16 and 141.31 kg/mol,respectively(analyzed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WSF,CSF and NSF exhibited good rheological,thermal,emulsifying,emulsion-stabilizing,water-adsorbing,oil-binding,cholesterol-binding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NSF had the highest emulsifying,emulsion stabilizing,water-/oil-/cholesterol-binding and antioxidant capacities,followed by CSF.NSF had the highest viscosity(406.77 m Pa·s),flowability,and resistance to heat-induced changes/damage,which may be related to its lowest polydispersity index,DM and UA content and highest protein content.The three pectin fractions with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used as food additives/ingredients and dietary supp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asus humilis fruits Pectin fraction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Processing-related functional properties
下载PDF
欧李(Cerasus humilis)内生固氮细菌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白洁 姚拓 +3 位作者 雷杨 王占军 王辛有 苑力晖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9-866,共8页
为探究荒漠草原灌木欧李(Cerasus humilis)根系内生细菌固氮能力和其它特性。采用无氮培养基,从欧李根内分离获得20株内生固氮菌,并结合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溶磷特性,Salkowski法测定分泌植物生长素(Indole aceti... 为探究荒漠草原灌木欧李(Cerasus humilis)根系内生细菌固氮能力和其它特性。采用无氮培养基,从欧李根内分离获得20株内生固氮菌,并结合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溶磷特性,Salkowski法测定分泌植物生长素(Indole acetic acid,IAA)能力,对筛选出固氮酶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比对,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分离的内生固氮细菌均具溶磷和分泌IAA能力。所分离菌株固氮酶活性在31.45~424.81 nmol C_(2)H_(4)·h^(-1)·mL^(-1)之间(NS 25最高),解有机磷量在26.62~99.18μg·mL^(-1)之间(YNS 4最高),溶无机磷量在1.10~20.31μg·mL^(-1)之间(WNS 21最高),分泌IAA量在3.86~47.00μg·mL^(-1)之间(NS 22最高)。10株固氮酶活性较高菌株经初步鉴定NS114-1和NS114-2为Bacillus pumilus,NS 25和NS 26为Bacillus paralicheniformis,YNS 1为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菌株WNS 21和NNS 15为Bacillus velezensis,NS 8为Paenibacillus catalpae,YNS 6为Cytobacillus firmus,NNS 19为Bacillus sp.。研究分离的内生固氮细菌具有溶磷和分泌IAA的能力,有望通过后续研制微生物菌剂为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内生固氮菌 溶磷 IAA
下载PDF
Comprehensive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developing seed in Cerasus humilis for lipid related gene discovery
4
作者 Xiaopeng Mu Junjie Du +1 位作者 Pengfei Wang Jiancheng Zhang 《Oil Crop Science》 2019年第3期127-138,共12页
Cerasus humilis is a woody shrub with increasing economic importance. Due to its high oil content in seed with desired fatty acid(FA) composition, C. humilis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woody oilseed crop in Ch... Cerasus humilis is a woody shrub with increasing economic importance. Due to its high oil content in seed with desired fatty acid(FA) composition, C. humilis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woody oilseed crop in China. However, FAs accumulation and relate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FA biosynthesis in C. humilis seed have not been elucidated well. In this study, oil contents and FA compositions of developing C. humilis seed were analyzed. The total oil content in mature seed reached 48.7% while unsaturated FA concentration reached a high level of 96.2%. Three c DNA libraries of C. humilis developing seed were constructed at the beginning and 2 fast oil-accumulation stages, followed by Illumina sequencing with the platform of HiSeq^TM 2000.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unigenes(DEGs) were identified during the respective seed development stages to investigate transcription dynamics. Among DEGs, 82 unigenes were identified as being closely involved in de novo FA and triacylglycerol(TAG) biosynthesis. Surprisingly, among DEGs involved in TAG biosynthesis, expression of unigenes encoding GPATs(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 were relatively low and unigenes encoding LPAATs(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 were highly expressed, suggesting that LPAAT contributed more in storage lipids metabolism in C. humilis seed. Genes encoding DGAT2(diacylgycerol acyltransferase2) were the most highly expressed while expression of DGAT1 was very low, suggesting DGAT2 was the dominant DGAT which catalyzed TAG biosynthesis. To verify these results,10 unigenes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expression patterns were analyzed by quantitative RTPCR. These data provided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FA and TAG biosynthesis in C. humilis s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asus humilis FATTY acid SEED development RNA-SEQ TRIACYLGLYCEROL BIOSYNTHESIS
下载PDF
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钙与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张莉 张薇 郭金丽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4-504,共11页
【目的】探讨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形态钙及有机酸代谢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解析欧李果实钙素吸收积累机制及进一步研究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地区高钙和低钙两种钙素水平欧李果实为试材,比较研究果实发育成熟... 【目的】探讨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形态钙及有机酸代谢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解析欧李果实钙素吸收积累机制及进一步研究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地区高钙和低钙两种钙素水平欧李果实为试材,比较研究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不同形态钙以及有机酸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在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两种钙素水平欧李果实中水溶性钙含量表现为先降后升,整体为上升趋势;总钙、果胶钙、磷酸钙和草酸钙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整体为下降趋势;残渣钙含量表现为持续下降。(2)两种钙素水平欧李果实中苹果酸脱氢酶(NAD-MDH)活性、苹果酸含量及有机酸总量的变化一致,均表现为先升后降,在硬熟期达到最高值,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以上三者活性或含量均表现为低钙果实高于高钙果实;苹果酸酶(NADP-ME)活性整体表现为下降;柠檬酸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在硬核期达到最高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且高钙果实中柠檬酸含量高于低钙果实。(3)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种钙素水平欧李果实中NAD-MDH活性、苹果酸含量、有机酸总量与水溶性钙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组分钙及总钙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NADP-ME活性和柠檬酸含量与水溶性钙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他组分钙及总钙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在欧李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钙素积累与有机酸代谢有关,苹果酸是欧李果实中主要的有机酸,苹果酸合成代谢增强有利于水溶性钙含量的增加,柠檬酸含量增加则趋向于促进非水溶性钙类果胶钙、磷酸钙和草酸钙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果实 有机酸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欧李果渣原花青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和降糖活性评价
6
作者 张晓冰 张羽师 +4 位作者 王雨 赵锦江 王笑雪 刘舒鹏 李卫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184,共7页
本研究以欧李果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欧李果渣原花青素工艺进行优化,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FRAP法测定铁离子还原能力实验对纯化后的欧李果渣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采用... 本研究以欧李果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欧李果渣原花青素工艺进行优化,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FRAP法测定铁离子还原能力实验对纯化后的欧李果渣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采用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试验对其降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欧李果渣中原花青素提取得率的影响程度排序为:超声温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40 min,料液比1:30 g/mL,在此条件下欧李果渣中原花青素得率为15.37 mg/g。纯化后的欧李果渣原花青素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10 mg/mL和7μg/mL,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IC_(50)值为0.056 mg/mL。本研究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原花青素得率较高,该条件下提取纯化后的原花青素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和降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果渣 原花青素 提取工艺 抗氧化 降血糖
下载PDF
不同果肉颜色欧李果实酚类物质的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7
作者 张洁 李东方 郭金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4,共10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果肉颜色欧李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为欧李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果皮果肉色泽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3种蒙原欧李资源类型(红皮深红肉、红皮黄肉、红皮浅红肉),分别选择1个代表性资源为材... 【目的】探讨3种不同果肉颜色欧李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为欧李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果皮果肉色泽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3种蒙原欧李资源类型(红皮深红肉、红皮黄肉、红皮浅红肉),分别选择1个代表性资源为材料,研究果实发育过程(幼果期、硬核前期、硬核后期、着色膨大期、硬熟期、完熟期)及采后贮藏过程(0~40 d)中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及花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测定完熟期果实色度值(亮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比较硬熟期和完熟期3种类型欧李果实中4种酚类物质的总抗氧化能力、铁离子还原力、DPPH·清除率及·OH清除率,分析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种类型欧李果实中,果皮色度值表现为红皮黄肉L*、a*、b*均最高,红皮深红肉b*最低;果肉色度值表现为红皮黄肉L*、b*最高,a*最低,红皮深红肉a*最高,红皮浅红肉b*最低。在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3种类型果实中总酚、总黄酮及原花青素含量整体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花青素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采后贮藏过程中,3种类型欧李果实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整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不同类型欧李果实中4种酚类物质含量均有差异,其中总酚、总黄酮及原花青素含量基本表现为红皮黄肉果实最高,红皮深红肉次之,红皮浅红肉最低;花青素含量则表现为红皮深红肉明显高于其他2种类型。3种类型欧李硬熟期和完熟期果实4种酚类物质的总抗氧化能力、铁离子还原力、DPPH·清除率及·OH清除率均表现为总酚最高,其次为总黄酮和原花青素,花青素最低;不同类型果实的抗氧化活性表现不一。3种类型欧李果实的各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具有正相关关系,其中与总抗氧化能力、铁离子还原力和DPPH·清除率的相关性均较高,与·OH清除率的相关性较低。【结论】在发育及采后贮藏过程中,不同类型欧李果实中总酚、总黄酮及原花青素含量变化一致,花青素含量与之不同;3种类型欧李果实中,红皮黄肉果实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总体较高,其次为红皮深红肉,红皮浅红肉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果实 果肉颜色 酚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欧李仁植物蛋白饮料的研制及其营养特性分析
8
作者 高红芳 樊晓博 谢兰心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2,共6页
以欧李仁为原料制备植物蛋白饮料,并评价其营养特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欧李仁植物蛋白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料液比1∶20(g/mL),蔗糖添加量4%,蔗糖脂肪酸酯添加量0.06%,黄原胶添加量0.10%。采用该配方制作的饮料中含1... 以欧李仁为原料制备植物蛋白饮料,并评价其营养特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欧李仁植物蛋白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料液比1∶20(g/mL),蔗糖添加量4%,蔗糖脂肪酸酯添加量0.06%,黄原胶添加量0.10%。采用该配方制作的饮料中含14种氨基酸,总量为0.955 mg/mL,其中6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总量为0.336 mg/mL,占氨基酸总量的35.18%。同时,含有亚油酸、油酸、棕榈酸、二十碳五烯酸(EPA)、硬脂酸、十三烷酸、二十二碳二烯酸7种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分别为59.80 mg/100 g和66.40 mg/100 g。采用上述配方研制的饮料产品呈乳白色,香味浓郁,稳定性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仁 植物蛋白饮料 研制 营养特性
下载PDF
介绍4个欧李品种
9
作者 张宗瑞 周亮 李克明 《北方果树》 2024年第1期66-68,共3页
济南市市中区陡沟村周建忠同志自2001年开始,从全省30多个县市区收集130余个野生欧李资源,经过十余年观察、筛选、区试、异地栽培等,选育出628、‘七月紫’‘济欧1号’‘济欧2号’‘济欧3号’等8个果个大、丰产、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的... 济南市市中区陡沟村周建忠同志自2001年开始,从全省30多个县市区收集130余个野生欧李资源,经过十余年观察、筛选、区试、异地栽培等,选育出628、‘七月紫’‘济欧1号’‘济欧2号’‘济欧3号’等8个果个大、丰产、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的品种。其中,628、‘七月紫’‘济欧1号’和‘济欧3号’4个品种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该文主要介绍这4个品种的主要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野生资源 品种筛选 主要性状
下载PDF
3个欧李新品系开花结果习性及孢粉学研究
10
作者 李秀珍 袁艳红 +2 位作者 刘逸婷 韦同路 张国海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89,M0007,共9页
为研究欧李的成花习性、开花结果习性及孢粉学特征,以洛早1号、哈波1号和哈波2号为材料,观测了其结果枝特性、开花物候期、花器官、花粉形态等内容。结果表明:哈波1号的每节花芽数为6.7个,洛早1号4.4个。哈波2号每花芽1~4朵花,70%以上为... 为研究欧李的成花习性、开花结果习性及孢粉学特征,以洛早1号、哈波1号和哈波2号为材料,观测了其结果枝特性、开花物候期、花器官、花粉形态等内容。结果表明:哈波1号的每节花芽数为6.7个,洛早1号4.4个。哈波2号每花芽1~4朵花,70%以上为2朵花,其他两品系没有单花芽4朵花现象。洛早1号始花期最早,花期持续15 d,哈波1号、哈波2号分别晚7 d、9 d,花期均可持续12 d。3个新品系的自然授粉坐果率均比自花授粉坐果率高。洛早1号98%左右的柱头高于或等高于花药,1.33%的柱头败育;哈波1号70%以上的柱头等高于和低于花药;哈波2号柱头全部低于或等高于花药高度。花粉萌发孔均为三沟状,洛早1号和哈波1号的花粉为超长球形,哈波2号为长球形;洛早1号和哈波2号的花粉外壁纹饰均为条纹-穿孔形,哈波1号的为穿孔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开花习性 结果习性 孢粉学
下载PDF
欧李NAC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忠鑫 郭夕雯 +4 位作者 汪泽文 王鹏飞 张建成 杜俊杰 穆霄鹏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22,共17页
【目的】对ChNAC基因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表达模式,明晰ChNAC基因结构,预测其潜在功能,筛选抗逆相关基因,为欧李抗逆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全基因组数据的基础上对ChNAC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不同非生物胁... 【目的】对ChNAC基因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表达模式,明晰ChNAC基因结构,预测其潜在功能,筛选抗逆相关基因,为欧李抗逆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全基因组数据的基础上对ChNAC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ChNAC基因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欧李NAC基因家族有76个家族成员,33个ChNAC基因编码碱性氨基酸,17个ChNAC基因编码酸性氨基酸,26个ChNAC基因编码中性氨基酸。ChNAC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80%ChNAC蛋白为不稳定蛋白,79%ChNAC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ChNAC基因可分为17个亚族,主要为OsNAC7、ANAC001、ONAC003等亚族。ChNAC基因多存在于Chr5染色体上,有8对ChNAC基因由染色体大片段复制而来,其中ChNAC01、ChNAC20、ChNAC64这3条基因是互为共线性。启动子分析结果表明ChNAC基因可能参与欧李的生长发育、激素调控及胁迫响应等方面。【结论】ChNAC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ChNAC基因家族成员响应不同的胁迫处理,尤其是ChNAC49基因在盐胁迫、干旱胁迫、低温胁迫和高温胁迫中均显著上调表达,推测其可能在欧李抗逆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ChNAC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模式
下载PDF
宁夏地区欧李根癌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岩 白田田 +4 位作者 顾欣 王新谱 马文礼 王昊 杨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0-135,共6页
对宁夏地区欧李(Cerasus humilis(Bge.) Sok.)根癌病病原菌开展鉴定并筛选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以胡萝卜和向日葵为指示植物按柯赫氏法则确定其致病性,经形态学、生理生化性质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采... 对宁夏地区欧李(Cerasus humilis(Bge.) Sok.)根癌病病原菌开展鉴定并筛选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以胡萝卜和向日葵为指示植物按柯赫氏法则确定其致病性,经形态学、生理生化性质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采用滤纸片抑菌圈法对8种低毒杀菌剂开展毒力测定,筛选出对病原菌有较强抑菌效果的药剂,以向日葵为指示植物进行防治效果验证。结果表明:从欧李根癌组织中分离获得的ATJ1菌株,可以使胡萝卜盘和向日葵接种部位出现明显的增生,具有致病性。ATJ1菌株分类鉴定为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生物I型。在室内药剂筛选中,四霉素和乙蒜素的防治效果最好,400倍稀释液的抑菌率分别为83.80%和72.55%,ρ(EC_(50))分别为5.13和985.75 mg/L。在盆栽试验中,四霉素和乙蒜素对病原菌ATJ1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向日葵接种部位未发病,但是高质量浓度药剂会导致药害。因此,低质量浓度(稀释倍数≥1 200倍)的四霉素或乙蒜素适用于欧李根癌土壤杆菌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根癌病 病原菌 四霉素 乙蒜素
下载PDF
欧李果实发育期原花青素组分、含量及抗氧化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文赫 郭子微 +3 位作者 郭彩珍 张建成 穆霄鹏 王鹏飞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38-44,共7页
以10个欧李品种为试材,分析果实发育期总原花青素和单宁含量的变化,选用原花青素含量高的晋欧1号和原花青素含量低的DS-1,分析原花青素的成分及含量变化及积累,探究果实原花青素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旨在为进一步改进欧李品质和开... 以10个欧李品种为试材,分析果实发育期总原花青素和单宁含量的变化,选用原花青素含量高的晋欧1号和原花青素含量低的DS-1,分析原花青素的成分及含量变化及积累,探究果实原花青素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旨在为进一步改进欧李品质和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期,10个欧李品种果实原花青素和单宁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晋欧1号的原花青素含量最高,DS-1含量最低。在晋欧1号和DS-1果实中均检测到原花青素B1(PCB1)、原花青素B2(PCB2)、原花青素A1(PCA1)、原花青素A2(PCA2)、儿茶素(CC)及表儿茶素(EC);在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2个欧李品种中原花青素B2含量基本稳定,其他成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儿茶素和原花青素B1在2个欧李品种中均含量最高。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除原花青素A1外,晋欧1号的其余成分含量均高于DS-1。2个欧李品种的DPPH、ABTS+及FRAP这3种抗氧化能力均随着果实成熟而降低,抗氧化能力与总原花青素和原花青素B1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儿茶素、表儿茶素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果实 原花青素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欧李原花青素对马铃薯淀粉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奎 魏代巍 +1 位作者 李姝琪 张惠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17,共6页
向马铃薯(青薯9号)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欧李果实原花青素,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研究分析了欧李原花青素与马铃薯淀粉复合后的消化特性,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傅... 向马铃薯(青薯9号)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欧李果实原花青素,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研究分析了欧李原花青素与马铃薯淀粉复合后的消化特性,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AutoDock Vina软件等探究欧李原花青素抑制马铃薯中淀粉消化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欧李原花青素添加量的增加马铃薯中慢消化淀粉(readily digestible starch,RDS)含量显著降低,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和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含量升高。FTIR和XRD结果说明,欧李原花青素可能以氢键等非共价作用力与马铃薯中的淀粉结合。另外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欧李原花青素与α-淀粉酶进行分子模拟对接处理。结果表明,对接位点位于淀粉酶蛋白结构的疏水空腔内,且欧李原花青素通过共价结合和非共价作用抑制了α-淀粉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多酚 原花青素 马铃薯淀粉 消化抑制
下载PDF
欧李种质资源果实酚类物质分析及种质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郅胜 张薇 +1 位作者 孙聪 郭金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05-1414,共10页
以内蒙古地区36种欧李优系资源果实为试验材料,分析欧李果实品质性状的9项指标含量差异及变异系数探究其多样性,通过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分析对其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酚类品质优异的欧李优系资源,为内蒙古欧李种质资源创新利用... 以内蒙古地区36种欧李优系资源果实为试验材料,分析欧李果实品质性状的9项指标含量差异及变异系数探究其多样性,通过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分析对其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酚类品质优异的欧李优系资源,为内蒙古欧李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项品质性状指标变异系数为5.91%~31.03%,总黄酮最高,可滴定酸最低。(2)欧李果实3种酚类物质与总还原力、·OH清除率、DPPH·清除率及果肉色泽多表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3)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3.54%,分别为酚类因子、酸度因子和总抗氧化因子;建立欧李种质综合评价数学模型:F=[10×(46.213×F_(1)+15.132×F_(2)+12.197×F_(3))/73.542]+60,综合得分最高为MY37(84.53),综合表现最差为MY9(29.61)。(4)系统聚类评价,将36份优系资源聚为4大类,其中第Ⅰ类群综合表现最优,分别为MY5、MY36、MY37、MY38、MY41、MY47、MY50,为酚类物质积累型,多为红色果肉,酸含量适中,同时这7份优系资源综合得分均在前10位,此类群可作为高酚类品质欧李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果实 酚类物质 种质评价
下载PDF
欧李原花青素体外抗氧化性及对小鼠肝损伤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潇吟 田争福 张惠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1-186,共6页
该文研究欧李原花青素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原花青素标准品清除自由基能力>原花青素样品>抗坏血酸。将60只4周龄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欧李原花... 该文研究欧李原花青素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原花青素标准品清除自由基能力>原花青素样品>抗坏血酸。将60只4周龄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欧李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共6组。模型组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给药5周后,麻醉心脏取血,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肝组织SOD、GSH-Px活性极显著增加(P<80.01),说明欧李原花青素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对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原花青素 抗氧化 肝损伤 四氯化碳
下载PDF
盐胁迫下欧李叶片叶绿素代谢与超微弱发光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聪 郭金丽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11-1420,共10页
【目的】解析盐胁迫下欧李叶片叶绿素代谢与超微弱发光(ultraweak luminescence,UWL)的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蒙原金秋欧李[Cerasus humilis(Bge.)Sok.]盆栽苗为试材,采用浓度为400 mmol·L^(-1)、800 mmol·L^(... 【目的】解析盐胁迫下欧李叶片叶绿素代谢与超微弱发光(ultraweak luminescence,UWL)的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蒙原金秋欧李[Cerasus humilis(Bge.)Sok.]盆栽苗为试材,采用浓度为400 mmol·L^(-1)、800 mmol·L^(-1)的NaCl分别进行轻度和重度盐胁迫处理,测定UWL强度和叶绿素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不同程度盐胁迫下,与对照相比,轻度和重度盐胁迫下欧李叶片7种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ALA、PBG、UroⅢ、CopⅢ、ProtoⅨ、Mg-protoⅨ、Pchl)含量均下降,主要合成过程酶(ALAD、MgCH)及叶绿素酶(Chlase)含量均表现为上升,叶绿素(Chla、Chlb、Chla+b)含量均下降;同时叶片UWL强度也持续下降。(2)2种盐胁迫下,重度胁迫导致叶绿素代谢各指标及UWL强度的下降或上升幅度均较轻度胁迫更大。(3)相关分析显示,2种盐胁迫下,叶片UWL强度均与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酶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欧李叶片UWL与叶绿素代谢密切相关:盐胁迫下,随着叶片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下降及叶绿素酶含量的上升,叶绿素合成代谢减弱而降解代谢加强,引起叶绿素含量下降;以上叶绿素代谢变化导致叶片UWL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原金秋欧李 盐胁迫 叶片 超微弱发光 叶绿素代谢
下载PDF
应用最大熵模型预测的欧李潜在适生区分布及气候变化对其的影响
18
作者 张雅茜 王淋 +8 位作者 包福海 张淑宁 红梅 刘一超 陈俊兴 蔺悦 敖敦 白玉娥 包文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4-62,共9页
为预测我国欧李适生区分布及气候变化对其的影响。利用R语言和ArcGis筛选出欧李(Cerasus humilis(Bunge)Sok)134个分布数据和25个环境因子;调用ENMeval程序包,优化最大熵生态位模型参数;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和方差膨胀因子(VIF)分析,筛... 为预测我国欧李适生区分布及气候变化对其的影响。利用R语言和ArcGis筛选出欧李(Cerasus humilis(Bunge)Sok)134个分布数据和25个环境因子;调用ENMeval程序包,优化最大熵生态位模型参数;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和方差膨胀因子(VIF)分析,筛选出建模所需的环境因子,利用刀切法评估影响欧李适生区的主导环境因子。利用优化后的模型,构建欧李适生区的地理分布,推测末次间冰期、末次冰盛期和全新世中期的潜在适生区,分析其历史时期适生区分布变化,预测不同气候情景欧李未来分布区的变化趋势。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默认参数设置时,调控倍率为1,特征组合为LQHPT,delta.AICc值为297.65。将模型参数优化后,在特征组合为LQH,调控倍率为2.5时,delta.AICc值为0,最大熵模型的拟合度最佳。据刀切法评估结果,降水量变异系数、最冷月极端低温、海拔、最湿月降水量、气温变异系数是影响欧李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当前我国欧李的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天津、北京、山东、河北地区;气候变化对欧李的影响较为明显;未来气候变暖将会引起欧李适生区的向北迁移,尤其在温室气体高排放浓度下更敏感,迁移距离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最大熵模型 适生区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欧李Dof基因家族鉴定及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
19
作者 赵雅欣 郭夕雯 +7 位作者 郭子微 张建英 芦容 王鹏飞 穆霄鹏 张帅 杜俊杰 张建成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目的】探究欧李Dof(DNA-binding with one zinc finger)锌指蛋白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功能,为ChDof基因的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欧李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对Dof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Dof基因在非生物胁... 【目的】探究欧李Dof(DNA-binding with one zinc finger)锌指蛋白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功能,为ChDof基因的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欧李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对Dof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Dof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欧李共有23个Dof基因家族成员,其编码区CDS序列长度为226~515 bp,相对分子质量为24227.52~55368.21,理论等电点为4.78~9.36,且其在欧李的8条染色体上都有分布。在构建欧李和拟南芥的系统进化树中发现,欧李共分为9个亚组,同一亚族成员中的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基序均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且欧李Dof基因家族成员主要分布在D1亚组中。在对其亚细胞定位时发现,绝大多数ChDof基因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对欧李Dof家族成员启动子区域顺式调控元件的预测结果表明,其启动子区存在着至少1个激素调节及逆境胁迫反应元件。qRT-PCR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ChDof基因在盐、高温和低温胁迫下的表达量均上调,而ChDof11、ChDof12、ChDof17基因在盐、渗透(PEG)、高温和低温4种胁迫下的表达量均上升,ChDof03基因对高盐胁迫的反应最敏感,ChDof01基因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最敏感,ChDof11基因在渗透、高温和低温胁迫下的表达量均有极显著的提高,而ChDof7和ChDof08基因在4种胁迫诱导下的表达量均降低。【结论】共鉴定出23个Dof家族成员,欧李ChDof11、ChDof12、ChDof17这3个基因在逆境胁迫中均有控制功能,ChDof7和ChDof08这2个基因则在逆境胁迫中均起负调节作用。Dof基因在欧李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DOF 基因家族分析 非生物胁迫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叶面喷施生物纳米硒对欧李果实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
20
作者 丁晶倩 麻涛 +3 位作者 王鹏飞 张建成 穆霄鹏 杜俊杰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37,共5页
以欧李品种农大7号为试材,在果实硬核期、转色期、着色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生物纳米硒,研究其对果实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喷施3次生物纳米硒50倍液,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6.67%,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15.79%,果... 以欧李品种农大7号为试材,在果实硬核期、转色期、着色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生物纳米硒,研究其对果实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喷施3次生物纳米硒50倍液,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6.67%,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15.79%,果实硒含量增加了近8倍,为0.0148 mg/kg,达到我国富硒食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生物纳米硒 果实品质 硒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