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sual pathways involvement in 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 in children
1
作者 Vladislav Voitenkov Natalia Skripchenko Andrey Klimk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5年第2期382-384,共3页
AIM: To investigate extent and nature of visual pathways involvement in children with 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CIS).METHODS: Forty-seven patients(age 11-17y) with CIS, which later proved to be multiple sclerosis(M... AIM: To investigate extent and nature of visual pathways involvement in children with 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CIS).METHODS: Forty-seven patients(age 11-17y) with CIS, which later proved to be multiple sclerosis(MS)onset, and 30 controls underwent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 investigation within 12 d from the appearance of the first signs of disease. Latency and amplitude of P100 peak were compared with normative data and between groups.RESULTS: In 58% patients, including those without signs of retrobulbar neuritis, significant slowing of conduction along the central visual pathways(P100latency lengthening) is seen. P100 amplitudes drop(signs of axonal damage) are registered less frequently(29% cases).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visual pathways are often affected in the MS onset; mostly demyelination signs are seen. Despite MRI significance for MS diagnostic, VEPs proved to be still effective in early diagnosis of MS in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multiple SCLEROSIS 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 children VISUAL pathway
原文传递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
作者 范钱秀 罗海燕 +2 位作者 杨海霞 旷文勇 郑敏翠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37-242,共6页
目的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疗效评估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提高对HLH认识并评估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42例HLH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 目的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疗效评估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提高对HLH认识并评估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42例HLH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转归和危险因素。结果142例患儿中,男性78例(54.9%),女性64例(45.1%),中位年龄2.4(1.4,4.3)岁。截止至随访时间,死亡34例(24.0%),存活100例(70.4%),失访8例(5.6%)。缓解组5年OS明显高于非缓解组(83.3%vs.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器官功能受累组5年OS明显低于少器官功能受累组为(63.8%vs.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CNS受累组5年OS明显低于非CNS受累组(29.1%vs.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血小板<30×10^(9)/L、多器官功能障碍、CNS受累、年龄≤3岁、消化道出血是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P<0.001、P=0.020、P<0.001、P=0.004,和P=0.026),2周疗效评估获得缓解是影响患儿预后的保护因素(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多器官功能障碍、CNS受累、血小板<30×10^(9)/L是影响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7、<0.001和0.006),2周疗效评估获得缓解是影响患儿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01)。结论HLH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多样,以多脏器功能障碍常见,多器官功能障碍、CNS受累、血小板<30×10^(9)/L是影响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周疗效评估获得缓解是影响患儿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儿童 中枢神经系统 多脏器功能障碍
下载PDF
张唐法教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经验总结
3
作者 吴贻森 姚函伶 乐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7期1329-1333,共5页
文章介绍张唐法教授运用针刺、推拿综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证经验,对其学术观点、诊治思路、选穴特点、特色针刺手法进行归纳总结,并选取医案一则加以佐证。张唐法教授认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与儿童先天禀赋和后天情志失调、饮食不... 文章介绍张唐法教授运用针刺、推拿综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证经验,对其学术观点、诊治思路、选穴特点、特色针刺手法进行归纳总结,并选取医案一则加以佐证。张唐法教授认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与儿童先天禀赋和后天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所导致脾肾亏虚、髓脑不足,引动肝风,神窍受扰有关。在治疗上以“治神”为准则,辨证论治,病症结合,治疗此病。所举医案为脾虚肝亢患儿,治疗上以补脾平肝为原则,使肝风得熄,脾气得健,则抽动可止。张唐法教授在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注重头针、小儿推拿以及体针的综合论治,手法上运用特色快速提插捻转手法进行头针操作,并配合“健脾补肾”体针法和小儿推拿手法进行操作。形成了头针体针并举,调神养神共行来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特色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治神 健脾补肾 张唐法 名医经验
下载PDF
RBM10基因变异导致TARP综合征一例
4
作者 夏倩 李承燕 叶中绿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934-1938,共5页
遗传学因素是儿童多发畸形的常见病因。本文报道一例TARP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与RBM10基因变异情况。患儿临床特征为喂养困难、发育迟缓、肢体抖动、视力障碍、听力缺失、永存左上腔静脉、后颅窝Blake囊肿、舌后坠、小下颌。父母表型无... 遗传学因素是儿童多发畸形的常见病因。本文报道一例TARP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与RBM10基因变异情况。患儿临床特征为喂养困难、发育迟缓、肢体抖动、视力障碍、听力缺失、永存左上腔静脉、后颅窝Blake囊肿、舌后坠、小下颌。父母表型无异常。全外显子测序检测+拷贝数变异发现患儿染色体Xp11.23上RBM10基因15~17号外显子半合缺失(chrX:47041146-47041762)。经Sanger验证分析,该变异来源于母亲。结合患儿临床表型,诊断为TARP综合征。目前该病尚无特异性治疗,应重视产前检查,必要时需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查。对于携带RBM10变异母亲,应做好产前遗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TARP综合征 RBM10基因 多发畸形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高锦雄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0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收治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收治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耶鲁大体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评分(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评分及总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效果较好,可缓解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 儿童 中医辨证
下载PDF
原晓风教授“三因为纲、五脏为目”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被引量:13
6
作者 崔洪涛 原晓风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7期775-778,共4页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原晓风教授创立"三因辨证为纲,五脏一体病因病机辨证为目"的诊疗理论体系,重视先天病因、后天病因、外感病因,以五脏肝心郁热外感,脾虚肝乘生痰,肺肾金水相生梳理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病因、病机,创立地...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原晓风教授创立"三因辨证为纲,五脏一体病因病机辨证为目"的诊疗理论体系,重视先天病因、后天病因、外感病因,以五脏肝心郁热外感,脾虚肝乘生痰,肺肾金水相生梳理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病因、病机,创立地龟益髓汤治疗取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晓风 三因为纲 五脏为目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下载PDF
山莨菪碱治疗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江秀清 阙学俊 苏岸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280-2282,共3页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治疗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2)和山莨菪碱组(n=31)。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乳酸(LA)、氧合指数(IO)、小儿危重病评分(PCIS...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治疗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2)和山莨菪碱组(n=31)。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乳酸(LA)、氧合指数(IO)、小儿危重病评分(PCIS)、器官衰竭评分(Marshall评分)、病死率。结果常规组和山莨菪碱组病死率分别31.3%(10/32)和19.4%(6/3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5d后的MAP、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山莨菪碱组治疗后的MAP、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山莨菪碱组治疗6小时后动脉血乳酸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对照组治疗6小时后动脉血乳酸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的小儿危重病评分(PCIS)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山莨菪碱组治疗后的小儿危重病评分(PCIS)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Marshal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山莨菪碱组治疗后的Marshall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可明显改善小儿MODS患者的循环功能和微循环状况,纠正缺氧状态,阻止小儿MODS危重状态的进展,从而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小儿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后及其治疗对策 被引量:5
8
作者 蔡及明 史珍英 +3 位作者 周燕萍 陈玲 徐志伟 苏肇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28-232,共5页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后及其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1999年7月-2005年10月我科先心病术后并发MODS患者77例,男57例,女20例;年龄3.47±3.67岁;体重13.08±7.52kg。施...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后及其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1999年7月-2005年10月我科先心病术后并发MODS患者77例,男57例,女20例;年龄3.47±3.67岁;体重13.08±7.52kg。施行根治手术66例,姑息手术11例。根据各器官受损程度进行临床评分。结果 本组病死率为28.6%(22/77)。(1)受累器官的发生率依次为心脏100%(77/77)、肾脏97.4%(75/77)、肝脏84.4%(65/77)、血液系统48.1%(37/77)、中枢神经45.5%(35/77)以及肺44.2%(34/77);其中心脏出现受损的时间最早,与其他脏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受累器官数量2、3、4、5、6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0%,12.5%,31.8%,42.9%和87.5%(r=0.487,P〈0.001);临床评分与本组病死率亦星显著正相关(r=0.603,P〈0.001)。(3)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延长;术中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术后心肺复苏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MODS死亡率随脏器累及数量和临床评分的增加而递增,心功能受损是导致心脏术后MODS的原发病。治疗策略应以控制原发病为重点,早期加强器官功能的动态监测和评估,重视各器官的交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心脏直视术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下载PDF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唐氏综合征患儿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晞江 童静 +3 位作者 戴翔 向萍霞 刘翎 冷培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47-750,共4页
目的探讨用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F-PCR)对唐氏综合征(DS)患儿进行快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对21号染色体上D21S1442、D21S1432、D21S11、D21S1435、D21S1412和D21S1809 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进行多重QF-PCR扩增,PCR产物进行... 目的探讨用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F-PCR)对唐氏综合征(DS)患儿进行快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对21号染色体上D21S1442、D21S1432、D21S11、D21S1435、D21S1412和D21S1809 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进行多重QF-PCR扩增,PCR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用GeneMapper软件对STR DNA进行多态性分型,并对患儿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6个STR位点检测198例DS患儿的敏感性为99.0%,特异性为100%;181例标准型DS患儿共检出180例,检出率为99.5%;14例异位型DS患儿的检出率为100%;2例嵌合型DS患儿,检出1例;另检出1例特殊核型DS患儿。结论多重QF-PCR检测具有快速、准确等特点,可用于DS患儿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唐氏综合征 患儿 多态性分型
下载PDF
小儿急诊医学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国维 樊寻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年第3期3-4,共2页
小儿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科的基础工作,如小儿危重病例评分,高级生命支持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绩。新的危重病治疗方法,如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高频通气,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等的推广应用有了长足进步。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 小儿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科的基础工作,如小儿危重病例评分,高级生命支持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绩。新的危重病治疗方法,如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高频通气,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等的推广应用有了长足进步。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给合征等热点问题,国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危重症 脓毒症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海燕 谭建新 吕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8期2222-2225,2255,共5页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疗法(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儿童脓毒症(Sepsis)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脓毒症并MODS患儿分成治疗...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疗法(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儿童脓毒症(Sepsis)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脓毒症并MODS患儿分成治疗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均给予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机械通气,治疗组患儿除上述治疗外,进行CVVH治疗.治疗组分别取治疗前0 h、开始24 h、48h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同时比较治疗0 h、48 h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机参数、生化、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ICS),对照组检测治疗0h、48h的TNF-α,IL-1,IL-6水平,并比较两组的PIGS变化及28d存活率.结果 治疗组TNF-α在治疗24h(52.32±24.66)pg/ml、48 h(45.28±25.18) pg/ml,明显低于治疗0 h(64.46±28.0)pg/ml(P<0.05) IL-1在治疗24 h(25.29±3.81)pg/ml、48 h(21.54±2.40)pg/ml,明显低于治疗0h(28.54±5.44)pg/ml IL-6在治疗24h(158.06±50.29)pg/ml、48h(104.05±59.42)pg/ml,明显低于治疗0 h(197.76±51.18)pg/ml(P<0.05).患儿循环、呼吸及内环境稳定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PCIS评分治疗前为(70.05±12.55)分、治疗后为(79.5±4.83)分(P<0.05) 治疗组患儿28 d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73.33%,对照组46.67%).结论 运用CVVH治疗儿童MODS可以迅速有效地清除细胞因子,纠正内环境紊乱,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儿童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智恩 孙小圣 +5 位作者 熊霞霞 冯君 陈红英 何伦德 王道庄 邓硕曾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3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总结小儿心脏手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发生MODS患者中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科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MODS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6.43±4.65)岁;体... 目的总结小儿心脏手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发生MODS患者中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科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MODS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6.43±4.65)岁;体重(16.52±9.12)kg。将其中并发MODS的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总结脏器衰竭数目及MODS评分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本组病死率为51.4%(18/35)。①受累器官的发生率依次为心脏100.0%(35/35)、肺脏80.0%(28/35)、肾脏60.0%(21/35)、肝脏14.3%(5/35)、血液系统11.4%(4/35)及中枢神经系统5.7%(2/35),其中心、肺出现受损的时间最早。②脏器衰竭数目在2、3、4、≥5个时对应的病死率分别是25.0%、45.5%、77.7%、100.0%;MODS评分与本组病死率亦呈显著正相关。③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延长,二次转机、围术期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心肺功能受损是导致小儿心脏术后MODS的原发病,MODS死亡率随脏器衰竭数目和MODS评分的增加而递增,死亡的高危因素为体外循环时间及二次转机、围术期意外事件,重在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体外循环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朱先康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经验撷萃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艳 朱先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总结朱先康老师运用滋肾平肝、熄风涤痰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简述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分析临床典型病例,阐述朱师运用滋肾平肝,熄风涤痰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经验。[结果]朱... [目的]总结朱先康老师运用滋肾平肝、熄风涤痰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简述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分析临床典型病例,阐述朱师运用滋肾平肝,熄风涤痰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经验。[结果]朱师认为小儿多动症病因为五志过极、风痰内蕴,病机为肾虚肝旺,风痰阻络,以滋肾平肝,熄风涤痰为基本治法,运用定抽方加减治疗1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者,3个月后不自主抽动症状逐渐消失,胃纳可,睡眠安,诸症消失,多发性抽动症治愈。[结论]朱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经验,对儿科临床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定抽方 肾虚肝旺 风痰阻络 朱先康 经验
下载PDF
儿童脓毒症血栓弹力图指标、黏附分子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文 许慧 +4 位作者 黄成姣 李勇 肖书娜 石步云 夏治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究儿童脓毒症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指标、黏附分子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脓毒症患儿187例为研究... 目的探究儿童脓毒症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指标、黏附分子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脓毒症患儿1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MODS将其分为MODS组(73例)和非MODS组(114例);根据入院后28 d脓毒症患儿预后将其分为生存组(145例)和死亡组(42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TEG指标(K值、R值、MA值、α角)、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TEG指标和黏附分子对脓毒症患儿并发MODS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MODS组患儿K值、R值均显著长于非MODS组(均P<0.05),MA值、α角均显著小于非MODS组(均P<0.05),血清ICAM-1、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非MODS组(均P<0.05)。ROC曲线显示,K值、R值、MA值、α角、ICAM-1、VCAM-1预测脓毒症患儿并发MODS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82、0.685、0.788、0.784、0.709、0.678,六项联合的AUC为0.930,灵敏度为91.8%,特异度为8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值和R值延长、ICAM-1和VCAM-1水平升高、并发MODS均是脓毒症患儿入院后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而MA值升高、α角增大均是脓毒症患儿入院后28 d死亡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TEG指标与ICAM-1、VCAM-1联合检测对儿童脓毒症并发MODS具有较高预测价值,监测以上指标有利于判断脓毒症患儿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儿童 血栓弹力图 黏附分子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海燕 谭建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24期2964-2967,共4页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疗法(CVVH)对脓毒症(Sepsis)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15例MODS患儿给予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机械通气基础上,进行...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疗法(CVVH)对脓毒症(Sepsis)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15例MODS患儿给予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机械通气基础上,进行CVVH治疗.分别取治疗前0 h,开始24 h,48 h为观察点,抽血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根据治疗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并比较两组的细胞因子TNF-α,IL-1,IL-6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功能障碍累及器官个数、PICS评分、发病到开始CVVH治疗时间、CVVH治疗总时间.结果 在治疗24 h、48 h时TNF-α的浓度(52.66±18.72)pg/ml、(46.14±27.53)pg/ml较治疗前(68.59±16.84)Pg/ml明显下降,血清IL-1水平在48 h为(21.46±2.34)Pg/ml较治疗前(27.28±3.82)pg/ml有显著下降,IL-6在治疗24 h、48 h的浓度(158.04±50.32)pg/ml、(114.61±25.69)pg/ml较治疗前(203.46±52.78)pg/ml,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0 h、24h、48h的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0 h、24 h、48 h的IL-1水平与存活组差异无显性(P〉0.05).死亡组治疗前平均累及的器官个数高于存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CIS低于存活组(P〈0.05),发病到进行CVVH治疗时间和CVVH治疗总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运用CVVH治疗儿童MODS可以迅速有效地清除细胞因子,尽早进行CVVH治疗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儿童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危重患儿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伟生 杨辅直 钟汝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1128-1129,共2页
目的 进一步认识危重患儿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发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提高抢救水平。方法 参照诊断标准 ,对 10 12例危重患儿 SIRS、MODS的发生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危险因素 ,寻找... 目的 进一步认识危重患儿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发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提高抢救水平。方法 参照诊断标准 ,对 10 12例危重患儿 SIRS、MODS的发生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危险因素 ,寻找 MODS中的主要矛盾。结果  10 12例危重患儿发生 SIRS80 3例 ,占 79.3% ,进而发展为MODS2 12例 ,占 2 6 .4% ,MODS的发生与危重度评分、SIRS的符合项目和酸中毒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与年龄、原发病类型无明显关联 ,呼吸功能不全是 MODS中的首要和关键问题。结论 危重患儿 SIRS普遍存在 ,了解其发生演变过程及其危险因素 ,早期合理干预 ,减少或避免损害因素 ,对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儿童
下载PDF
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t-PA、PAI-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顾东明 朱东波 +1 位作者 徐杰 张金莲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综合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住院SIRS患儿35例,按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单纯SIRS组(17例)和合并MODS... 目的: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综合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住院SIRS患儿35例,按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单纯SIRS组(17例)和合并MODS组(18例)。入院24h内(初期)、综合治疗3天后(恢复期)各收集血液标本1次,测定血浆t-PA(发色底物法)、PAI-1(发色底物法)等指标。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各组患儿在发病初期,血浆PAI-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浆t-PA水平下降,合并MODS组与单纯SIRS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恢复期各观察指标均明显好转(P<0.01)。结论:SIRS患儿存在血管内皮系统的损伤及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且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以合并MODS组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小儿
下载PDF
舒兰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验案举隅
18
作者 唐力琼 舒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45-47,共3页
舒兰,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欧正武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教授... 舒兰,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欧正武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舒兰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近30年,临证中善于周密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风热袭表 痰热扰心 阴虚火旺 湿热内蕴 舒兰
下载PDF
重症感染患儿细菌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19
作者 潘小安 陈德晖 +5 位作者 高峻 黎毅敏 陈福雄 翟莺莺 钟帼钰 林育能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0-24,共5页
目的:了解本院儿科重症感染患儿的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5年2月-2007年8月间儿科病区收住的53例重症感染患儿感染菌株种类、分布、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检出感染菌中革兰阳性菌、... 目的:了解本院儿科重症感染患儿的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5年2月-2007年8月间儿科病区收住的53例重症感染患儿感染菌株种类、分布、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检出感染菌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2.83%(28/53)和43.30%(2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培养结果显示菌毒血症患儿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P<0.05)。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88.24%对青霉素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但对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复合制剂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也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菌毒血症患儿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治疗首选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儿则以万古霉素为治疗首选药。出现一些新的条件致病菌感染,感染细菌呈现对新合成抗生素的耐药性,应注意抗生素的规范使用,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儿童 菌毒血症 抗生素 耐药性 菌毒血症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路 倪夕秀 +3 位作者 田甜 李晓 王亚楠 赵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51-2757,共7页
目的统计近十年来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分析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维普网(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pub med。时... 目的统计近十年来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分析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维普网(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pub med。时间限定为2009年1月-2018年10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3篇,采用Microsoft Excel提取信息。结果对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主穴使用频次进行统计,使用频次较高腧穴自高到低为:百会、合谷、神门、足三里、内关、印堂、风池、太冲、四神聪、三阴交、太溪,其中17篇文献使用随症配穴的方法,仅1篇文献使用随症配穴与辨证配穴相结合的方法。近十年来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样本量大部分为次小样本,且均未进行样本量估算。有完整诊断、纳入、排除标准文献仅占文献总量54.5%,诊断标准多样,无统一标准;72.7%的文献根据《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的减分率作为疗效的判定标准,仍有少部分文献使用自拟标准;3篇文献详细介绍分配隐藏的具体步骤,93.9%的文献未提及盲法使用情况;仅6篇文献设置随访期,观察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的远期疗效;54.5%的文献未提及不良反应,18.2%的文献报告了试验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结论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研究设计及方法学上存在诸多问题,降低了临床研究的准确性、真实性及可信度,难以实现临床研究的重复性,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为了使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的疗效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广,可以借鉴国外同类研究,设计更为严谨的试验方案,多开展多中心、前瞻性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为今后临床治疗与试验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小儿抽动症 多动秽语综合征 多发性抽动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