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体育全球治理的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困境与对策
1
作者 张晓义 杜恒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为研究对象,在体育全球治理视阈下,明确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的概念及内涵,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影响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的因素,依据该因素找出提升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存在的困境,...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为研究对象,在体育全球治理视阈下,明确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的概念及内涵,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影响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的因素,依据该因素找出提升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存在的困境,最后提出提升对策。目的是通过提升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积极参与体育全球治理,助力体育强国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认为,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的内涵包括议题框定能力、属性叙事能力、平台搭建能力、受众掌控能力;提升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面临着话语制高点被西方占据,议题框定主体较为单一;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缺位,国际舆论环境不容乐观;数字媒体平台搭建遇阻,对外交往布局尚待铺开;有的放矢融通中外不足,体育全球治理人才缺失四个方面的困境;提升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要增强国际议程设置意识,探寻中外共享议题共识;建构本土体育话语体系,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打造多种旗舰媒体平台,拓宽体育对外交往布局;广泛调研国际社会公众,培养体育全球治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全球治理 议程设置能力 体育国际话语权 提升策略
下载PDF
警务外交视角下中国警察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路径
2
作者 王昉 杜芳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0-75,共6页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警务外交活动,为全球公共安全贡献中国之治,警察国际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作为国家的执法力量,警察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表征。然而,面对西方国家多次在警察话语层面的施压,令我国在国际舆论中陷入...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警务外交活动,为全球公共安全贡献中国之治,警察国际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作为国家的执法力量,警察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表征。然而,面对西方国家多次在警察话语层面的施压,令我国在国际舆论中陷入被动局面。至今,仍存在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声源不足、应对西方话语攻势声道不畅、协调不同法治文明话语声效不佳等国际话语困境。因此,提升我国警察国际话语能力,把握全球安全治理制度性话语的主导权;主动搭建话语传播平台,提升应对话语攻势的舆论性话语权;打造中外融通话语范式,促进不同法治文明的话语认同。从而扭转警务外交中话语权竞争不利的局面,为世界提供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话语权 警务外交 全球安全治理 国际警务执法合作
下载PDF
意义、困囿与纾解:全球化时代建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三维考量
3
作者 易旭 张意梵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3-70,共8页
全球化时代,建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抵御西方话语渗透的战略之需、捍卫主流意识形态权威的关键之举、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题中之义。当前,建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话语环境复杂、话语主体多元、话语媒介滞后、话语内容疏离等诸... 全球化时代,建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抵御西方话语渗透的战略之需、捍卫主流意识形态权威的关键之举、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题中之义。当前,建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话语环境复杂、话语主体多元、话语媒介滞后、话语内容疏离等诸多困境。为此,亟需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在加强立法监管中营造风清气正的话语环境、在强化队伍建设中打造多方协同的话语主体、在深化技术拓新中搭建行之有效的话语桥梁、在探寻情感共鸣中宣教生动写实的话语内容,以此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引领力和凝聚力,促使互联网这一事关国家安全的“最大变量”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的“最大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网络意识形态 话语权 传播媒介
下载PDF
多边主义视域下的全球教育治理及其体系重塑 被引量:3
4
作者 袁利平 王冰莹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共22页
多边主义以多极关怀的价值目标、多层协同的行为主体、多元张力的治理机制、多样延展的问题领域、多重普惠的治理效果为基本特征,与全球教育治理核心要素具有内在一致性,能为重塑全球教育治理体系提供新的视角。多边主义视域下的全球教... 多边主义以多极关怀的价值目标、多层协同的行为主体、多元张力的治理机制、多样延展的问题领域、多重普惠的治理效果为基本特征,与全球教育治理核心要素具有内在一致性,能为重塑全球教育治理体系提供新的视角。多边主义视域下的全球教育治理主要有工具取向、战略取向、制度取向和价值取向四种治理模式,它们相互补充,依次递进,但在全球教育治理实践中存在一定掣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教育治理需顺应国际权力集团演变和全球治理体系深刻调整的大势,深入分析全球教育变革的特征和趋势,以承认平等互惠的多元主体、塑造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开拓多样延展的问题场域、建立协商对话的多边机制、实现普惠共生的理想效果为愿景使命,在行动路径上不断顺应多极科学的多边主义战略发展观、坚持多元开放的多边主义协商对话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多边主义全球治理观、构建命运共同的多边主义基本价值观、深化精准定位的多边主义历史大局观,进而形塑全球教育治理制度秩序、实现全球教育治理主体多元、建设全球教育治理科学机制、革新全球教育治理理念价值、深化全球教育治理发展格局,增强应对全球性教育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全球教育治理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教育治理 多边主义 制度性话语权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虚拟连接与无感交流:疫情期间中国新闻传播学者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回眸
5
作者 刘洁 杜娟 刘文蕾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3年第6期91-105,共15页
新冠疫情背景下,在线虚拟互动作为可行的替代方式被国际学术会议活动广泛使用并进入学术讨论视野。本研究通过参会数据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探究了我国新闻传播学者2019—2022年参与线上、线下国际学术会议的实践情况,以此考察提升学术会... 新冠疫情背景下,在线虚拟互动作为可行的替代方式被国际学术会议活动广泛使用并进入学术讨论视野。本研究通过参会数据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探究了我国新闻传播学者2019—2022年参与线上、线下国际学术会议的实践情况,以此考察提升学术会议活跃度对国际学术话语权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疫情期间,我国新闻传播学者/学生与机构的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度显著提升,议题引领与“先行兵”效应凸显;“跨越边界的虚拟连接”使我国加速进入竞争性的全球学术空间,为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提升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虚拟会议的局限性削弱了非正式讨论等有益补充,“无感交流”和“使用疲劳”现象值得警惕,混合会议模式或可成为未来国际学术交流互动的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会议 国际学术话语权 中国新闻传播学 新冠疫情 在场
下载PDF
小岛屿国家联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逆向领导力”成因分析
6
作者 李骏 宋昱洋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9-809,共11页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难题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协调各个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与国际、国内目标之间的矛盾。学界关于国际气候谈判领导力问题的研究通常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出发,大多聚焦在守成国集团或新兴大国,比较强调大国以及...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难题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协调各个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与国际、国内目标之间的矛盾。学界关于国际气候谈判领导力问题的研究通常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出发,大多聚焦在守成国集团或新兴大国,比较强调大国以及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在主导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的作用,而较少关注小国集团通过制度设计、知识塑造、话语建构来强化领导力的内在逻辑。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在同欧盟、伞形集团、基础四国、七十七国集团(G77)和中国各主要国家集团的互动博弈中,竭力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的多边谈判机制,通过外交斡旋、联盟强化等方式推进对自身有利的议程,同时不断扩大小岛屿国家基于历史修正和道德关怀的道义话语权,充分发挥小国在国际气候制度设计和知识塑造方面的优势,实现小国联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独特的“逆向领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 气候谈判 全球治理 小国逆向领导力 国际话语权
下载PDF
全球环境治理视阈下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何伊楠 王卓宇 《区域国别学刊》 2023年第4期92-112,158,159,共23页
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经过由理念到共识、再到行动的转变,逐渐构建起多元行为体参与的国际环境制度框架。制度性话语权作为国家以自身实力为基础,依托国际机制、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获得在国际事务中表达观点立场的基本权利,并将其直接转换... 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经过由理念到共识、再到行动的转变,逐渐构建起多元行为体参与的国际环境制度框架。制度性话语权作为国家以自身实力为基础,依托国际机制、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获得在国际事务中表达观点立场的基本权利,并将其直接转换形成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一国深入参与全球事务、在全球治理机制中争取主动权的重要载体。面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制度碎片化特征导致的二元困境,国家急需构建全球环境治理制度性话语权。当前中国构建全球环境治理制度性话语权面临制度适应能力提升、制度协调能力提升和制度创设能力提升三个方面的机遇,中国应通过充分协调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多元主体、积极调和国家间矛盾以及树立并强化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等举措,在向国际社会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方案的同时,自觉践行承诺,将自身实力转化为中国的全球环境治理话语感召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性话语权 全球环境治理 绿色“一带一路” 中国方案
下载PDF
全球治理视野下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的挑战与策略研究
8
作者 王猛 邓国胜 《行政与法》 2023年第10期23-34,共12页
作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之一,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参与全球治理不仅必要而且紧迫。聚焦全球治理视野,从动力机制、动员机制、有效性机制、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分析研判目前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面临... 作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之一,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参与全球治理不仅必要而且紧迫。聚焦全球治理视野,从动力机制、动员机制、有效性机制、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分析研判目前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策略:破解合法困境,促进价值认同;营造社会氛围,强化社会动员;加强能力建设,健全行动模式;加强对话合作,拓宽参与渠道;构建政策体系,完善制度建设。以期为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提供思路指引,并通过社会组织“走出去”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和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社会组织 “走出去” 国际话语权 软实力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全球化重振——国际分工中的资源依赖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乔治 曲维玺 杜国臣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1,共9页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福利增长的加速器。然而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等不确定因素增加,加速抑制全球化进程,也给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表现带来巨大挑战。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中国于2020年提出“加快构建...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福利增长的加速器。然而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等不确定因素增加,加速抑制全球化进程,也给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表现带来巨大挑战。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中国于2020年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战略部署能否助推全球化重振,受到世界瞩目。文章结合国际分工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分析资源话语权对全球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阐释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结论认为,全球不确定性因素急剧增加导致全球化收缩,资源话语权再平衡有利于缓解全球不确定性因素对全球化的冲击,而中国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有助于中国促进自身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资源话语权再平衡,也能够助力更多欠发达国家提升资源话语权再平衡能力。因此,要进一步激发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维护全球化中的关键力量,就应当向实现资源话语权再平衡的两大路径不断精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全球化重振 资源话语权再平衡
下载PDF
以全球文明倡议增进国际社会对话交流
10
作者 李学林 刘美驿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09-515,共7页
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发起的另一项重要的国际发展合作倡议。其倡导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对文明传承和创新以及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呼吁不同文明要包容共存、交流互鉴... 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发起的另一项重要的国际发展合作倡议。其倡导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对文明传承和创新以及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呼吁不同文明要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全球文明倡议是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其提出不仅加快了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权威性的构建,而且是证明中国共产党对世界文明体系作出中国贡献的生动案例,更是增强中国国际社会交流合作主动力、公信力和传播力的重要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明倡议 国际社会 对话交流 话语权 中国式现代化
原文传递
总部在华国际组织研究:现状、特点及展望
11
作者 张慧玉 柯瑶 《区域国别学刊》 2023年第1期129-151,159,160,共25页
本文基于《国际组织年鉴2020—2021》中253个总部在华国际组织的数据,通过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从组织类型、创立年份、总部城市选择、参与成员、语言选择、组织目标等多角度分析总部在华国际组织的基本特点,发现总部在华国际组织种... 本文基于《国际组织年鉴2020—2021》中253个总部在华国际组织的数据,通过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从组织类型、创立年份、总部城市选择、参与成员、语言选择、组织目标等多角度分析总部在华国际组织的基本特点,发现总部在华国际组织种类众多,涉及诸多热点议题,覆盖所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参与成员遍及六大洲,是我国更好参与国际组织、体现大国担当的重要载体。但部分组织的活跃度有待提高,政府参与度(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政府参与度)有待加强;经贸、医药、法律类组织数量有限。同时,从城市分布来看,以上国际组织的总部聚集在北上广及沿海地区,我国其他地区丰富的特色资源有待挖掘。相关研究能够为我国改善国际组织参与策略、提高国际影响力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组织 总部选址 中国 国际话语权 国际影响力
下载PDF
话语·形象·话语权:全球传播生态下的中国共产党全球形象传播研究
12
作者 高金萍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3年第6期169-180,共12页
解析全球传播生态为考察中国共产党全球形象传播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视角。在全球传播语境下,媒体话语再生产社会与文化,再现和建构了政党形象及其权力关系。当前,国际局势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长期由美西方国家和媒体主... 解析全球传播生态为考察中国共产党全球形象传播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视角。在全球传播语境下,媒体话语再生产社会与文化,再现和建构了政党形象及其权力关系。当前,国际局势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长期由美西方国家和媒体主导的全球传播生态,制约着中国共产党的话语能力或传播能力的展现,是歪曲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关键因素。面对这一形势,中国共产党应围绕“政党话语-政党形象-话语权力”三个要素,从加强话语传播能力、有效塑造和传播政党形象出发,最终提升国际话语权,实现政党形象修复目标。围绕这三个要素,构建目标明确、效力强大、互动传播范式的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重塑全球传播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传播生态 中国共产党全球形象 话语权 战略传播体系 互动传播范式
下载PDF
全球经济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中国策 被引量:31
13
作者 陈伟光 王燕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37,共13页
全球经济治理语境下制度之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范式。当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垄断地位因不断崛起的新兴经济体而受到冲击,出现了新的权力分配格局。在新兴经济体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创新治理机制的情势下,传统霸权国家亦通过WTO... 全球经济治理语境下制度之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范式。当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垄断地位因不断崛起的新兴经济体而受到冲击,出现了新的权力分配格局。在新兴经济体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创新治理机制的情势下,传统霸权国家亦通过WTO内部的"俱乐部"合作及外部的FTA缔约而试图重塑国际经贸规则。中国未来需理性设定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提升的目标,向国际社会提供代表中国"共同发展观"的制度公共产品,并通过对既有多边制度的维系及创新话语机制的方式逐步取得全球经济治理下制度性权力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制度性话语权 中国与全球化
下载PDF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26
14
作者 陈伟光 王燕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27,共12页
在以规则治理为基础的全球经济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之争构成了大国博弈的核心。掌握制度制定优势的国家通过话语博弈,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对自己分配较多的权力。现有的话语权力理论并不能对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提供完整解释,而需对... 在以规则治理为基础的全球经济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之争构成了大国博弈的核心。掌握制度制定优势的国家通过话语博弈,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对自己分配较多的权力。现有的话语权力理论并不能对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提供完整解释,而需对其理论框架加以重构:设定前提假设、界定核心概念,明确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外部资源、内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运作机制,并就话语身份、对象、内容、场合、时机、对价及方式七个要素对制度形成效率的影响加以剖析。中国当前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需克服发展阶段、经验不足和反制行为等约束,优化话语要素配置以提升自身的制度性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话语权 国际经济制度
下载PDF
中国参与全球体育治理:历史脉络、演进特征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8
15
作者 白银龙 舒盛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8-114,136,共8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参与全球体育治理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与曲折发展、快速提升和全面深化3个阶段,实现了从边缘到参与再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演进特征主要体现为参与价值取向始终坚持维护国家利益和顺应国家发展战略、参与主体从单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参与全球体育治理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与曲折发展、快速提升和全面深化3个阶段,实现了从边缘到参与再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演进特征主要体现为参与价值取向始终坚持维护国家利益和顺应国家发展战略、参与主体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参与内容从有限参与向全面参与转变、参与角色从边缘角色向重要角色转变。展望未来,我国参与全球体育治理要主动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大局,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重要支撑;不断加强非物质性体育公共物品供给能力,为全球体育治理提供思想引领;继续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为发出中国声音提供有力保障;积极履行大国体育责任与担当,为全球体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全球体育治理 体育话语权 历史脉络 治理特征
下载PDF
“后巴黎时代”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构建:内涵、挑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强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14,155,共13页
在“后巴黎时代”开启的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各国(集团)围绕《巴黎协定》中减缓、适应、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核心目标展开的激烈博弈将引发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重新分配"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中国需要... 在“后巴黎时代”开启的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各国(集团)围绕《巴黎协定》中减缓、适应、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核心目标展开的激烈博弈将引发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重新分配"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中国需要根据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的内涵,认识和把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制度性、科学性和道义性三个维度构建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话语权,实现从参与者向引领者的重大转变,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气候机制和全球气候治理秩序。中国构建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必须立足于自身实际,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兼顾全人类共同利益,以中国特色语言所表述的话语体系塑造相应的领导创设国际气候谈判议题、国际气候机制及其主要原则的能力,增强提供科学数据支撑的能力,以及向他国示范和援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巴黎时代 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国际话语权 话语体系构建 话语传播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中医话语权建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以仁 解茂芝 何清湖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465-1467,共3页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以“一体两翼”为抓手,在坚持打牢基础、守护中医之“体”的基础上,用客观实际的中医药科研成果和开放多元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助推中医走向世界,可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医药话语权建构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医 话语权 文化传播
下载PDF
论中国法学的国际话语权:缺失、原因和对策 被引量:8
18
作者 姜敏 郝煜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183,共12页
学术话语权是一种软实力,主要是指学术话语的影响力、判准力、引领力和应用力。当代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提高,已是中国的重大问题。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学,曾有过“中华法系”的辉煌时代。但随着清朝政府的衰落、西方法... 学术话语权是一种软实力,主要是指学术话语的影响力、判准力、引领力和应用力。当代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提高,已是中国的重大问题。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学,曾有过“中华法系”的辉煌时代。但随着清朝政府的衰落、西方法学话语的全球化运动、“西法东进”和中国晚清时期的各种要素的助力,导致中华法系话语体系解体。自此,中国法学话语即便没有在国际上销声匿迹,但也成了西方视域下的法学现代化的反面教材。尽管当代中国法学学术研究已呈硕果累累的繁盛景观,对域外法学的研究亦已成炙盛之势,但其在国际上依然处于失语或无语的境况。中国法学在国际上话语权的缺失之因包括:中国法学话语主体意识的缺失,导致中国法学学术研究主体缺乏自信和对中国古代和近代法的几乎全盘否定;中国学术研究的重复性生产和创新性不足,导致中国法学话语的学术质量不高;与域外法学的交流和对话沦为了单向度的学徒式的学习;西方法学话语的全球化运动仍在进行,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法学和法治建设已取得重大进步,需要中国学术话语反应这些进步和成绩,并在国际上传播其声音。因此,当代的中国法学必须提升学术话语权。法学学术话语的国际话语权的有无,与法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及不断的重复性生产并无直接关系,通过对域外法学的“提线木偶”式的研究亦无法获得。法学话语权的提升应当针对前述原因寻找对策,做到“对症下药”。因此,中国法学学术研究必须首先重塑中国法学话语的主体性意识,从而祛除“他者异化”和“自我异化”的话语倾向;其次,在与域外法学进行交流的时候,应有对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自信,以改变学徒式的交流样貌;再次,更应以独立自主的研究姿态,进行创新性学术生产以解决学术话语的质量问题,从而让中国成为法学学术话语的生产者而非消费者;最后,要高度重视和关注国际社会的法学问题,以高质量的“中国方案”突破域外法学话语的霸权壁垒,推动国际法学事业的发展。在域外法学话语依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中国还应当采取措施主动把其学术成果推向国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话语权 法律全球化 话语主体意识 学术质量
下载PDF
话语场域·议程设置·国家形象——全球治理中的中国话语谱系及其构建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婷婷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在全球治理中,以西方中心主义建构的话语霸权体系在新兴的多元差异话语博弈与冲击下逐渐走向衰落。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纷纷进入国际话语场域中,借助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平台等提出自主性话语议题,赋予话语议题以新的价值和意义。... 在全球治理中,以西方中心主义建构的话语霸权体系在新兴的多元差异话语博弈与冲击下逐渐走向衰落。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纷纷进入国际话语场域中,借助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平台等提出自主性话语议题,赋予话语议题以新的价值和意义。伴随着语言转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敢于发声,进一步促进国际话语场域中的议程设置,提炼标识性话语,从主题展现、结构性突破、现代性特质和时空重塑等几个方面积极建构国际话语谱系,以推动国际话语场域的革新与重塑,以全球视野、全球战略和全球眼光,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共识性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话语权 议程设置 话语谱系
下载PDF
探究新时代国际传播的方法论创新:基于“全球中国”的概念透视 被引量:39
20
作者 史安斌 盛阳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1年第3期5-13,共9页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中国"成为国际传播概念和理论创新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它不仅体现了当下国际地缘政治秩序和经济社会权力格局的变化,也为理解新全球化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的转型升级提供...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中国"成为国际传播概念和理论创新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它不仅体现了当下国际地缘政治秩序和经济社会权力格局的变化,也为理解新全球化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跨越民族国家和地缘政治边界的国际传播理论想象,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不仅蕴含丰厚的历史积淀和理论价值,也具有鲜明的方法论创新意义。随着中国在世界秩序的重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全面客观地评估、塑造和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成为国际传播研究的重要议题。重塑"全球中国"新形象,亦是国际传播话语体系重构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中国 国家形象 国际传播 话语体系 文化软实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