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and Osteopenia Management with a Combination of Once-Monthly Oral Ibandronate and Cholecalciferol—A Systematic Review
1
作者 Mauro Geller Mendel Suchmacher +4 位作者 Marcio Cohen Spyros G. E. Mezitis Flavia Wajnsztajn-Theil Karin G. Cunha Rafael Nigr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CAS 2023年第1期34-57,共24页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and osteopenia are chronic and uncurable conditions that invariably lead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vertebral, hip, and femoral neck fracture if left untreated. Clinical guidelines establish, ...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and osteopenia are chronic and uncurable conditions that invariably lead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vertebral, hip, and femoral neck fracture if left untreated. Clinical guidelines establish, in general, pharmacological combinations allied to lifestyle changes as the mainstay of their management, and also increasing bone marrow density, lowering fracture risk,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are their main therapeutic goal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ystematic review was to analyze the available data in the scientific medical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role of the ibandronate and cholecalciferol combination in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and osteopenia management. Based on our results, we concluded that the above combination is safe and feasible for the clinical control of both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ANDRONATE cholecalciferol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ostmenopausal Osteopenia Systematic Review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one-alpha-hydroxy-cholecalciferol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holecalciferol in Ca-P deficiency diets on development of tibial dyschondroplasia in broiler chickens 被引量:2
2
作者 Nasir Landy Majid Toghyani 《Animal Nutrition》 SCIE 2018年第1期109-112,共4页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dietary cholecalciferol will alleviate a calcium and phosphorous(Ca-P) deficiency when one-alpha-hydroxy-cholecalciferol,1 a(OH)D_3,is supplemented,and to determine t...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dietary cholecalciferol will alleviate a calcium and phosphorous(Ca-P) deficiency when one-alpha-hydroxy-cholecalciferol,1 a(OH)D_3,is supplemented,an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adequate and inadequate Ca-P when 1 a(OH)D_3 is supplemented and vitamin D_3 is adequate.A total of 144 one-d-old broiler chicks(Ross 308) were allocated to 3 treatments.The dietary treatments were as follows: treatment A,adequate Ca-P + cholecalciferol + 5 mg/kg 1 a(OH)D_3;treatment B,inadequate Ca-P + cholecalciferol + 5 mg/kg 1 a(OH)D_3; treatment C,inadequate Ca-P + 5 mg/kg 1 a(OH)D_3.All diets were mixed with 500 FTU/kg of phytase,and cholecalciferol was provided in 5,000 IU/kg except for treatment C that fed diets without vitamin D_3.The Ca-P levels in the adequate diets were 0.90% Ca,0.66% total phosphorus(t P); 0.75% Ca,0.59% t P; 0.69% Ca,0.54% t P for the starter,grower and finisher periods.At d 42 of age,broilers were inspected for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tibial dyschondroplasia(T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adequate Ca-P supplementation with cholecalcifero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incidence of TD,score and tibia ash compared with broilers fed the same diet in the absence of cholecalciferol(P < 0.05).The broilers fed inadequate Ca-P diets with cholecalciferol were unable to achieve the same tibia ash and incidence of TD as those fed Ca-P adequate diets(P < 0.05).In conclusion,this trial suggests that broilers fed an inadequate Ca-P diet with 1 a(OH)D_3 and adequate level of cholecalciferol are unable to sufficient bone formation.There was no indication that 1 a(OH)D_3 in the absence of cholecalciferol was effective in reducing TD whereas it could improve tibia a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alpha-hydroxy-cholecalciferol BROILER cholecalciferol Tibia ash Tibial dyschondroplasia
原文传递
Unlocking the potential-vitamin D in prostate cancer prevention
3
作者 Ayun Cassell Solomane Konneh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4年第2期169-174,共6页
Prostate cancer poses a significant health challenge globally,demanding proactive prevention strategies.This editorial explores the emerging role of vitamin D in prostate cancer prevention.While traditionally associat... Prostate cancer poses a significant health challenge globally,demanding proactive prevention strategies.This editorial explores the emerging role of vitamin D in prostate cancer prevention.While traditionally associated with bone health,vitamin D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for its broader impact on immune function,cellular signaling,and cancer prevention.Epidemiological studies suggest an intriguing link between 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elevated prostate cancer risk,particularly in regions with limited sunlight exposure.Mechanistically,vitamin D regulates cellular processes,inhibiting unchecked cancer cell growth and bols-tering immune surveillance.Personalized prevention strategies,considering individual factors,are deemed essential for harnessing the full potential of vitamin D.To unlock this potential,the future calls for robust research,public awareness campaigns,dietary improvements,and vigilant medical guidance.Collaborative efforts are poised to pave the way toward a future where vitamin D stands as a sentinel in prostate cancer prevention,ushering in hope and improved health for men worldw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 cholecalciferol PREVENTION Prostate cancer Vitamin D
下载PDF
维生素D在慢性疼痛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济玮 尤浩军 雷静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慢性疼痛全球患病率超过30%,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其产生及维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目前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给病人带来了极大困扰。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现也被认为是一种多效性神经类固醇。研究表明维生素... 慢性疼痛全球患病率超过30%,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其产生及维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目前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给病人带来了极大困扰。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现也被认为是一种多效性神经类固醇。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以有效缓解慢性疼痛,但目前维生素D对于慢性疼痛的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将就维生素D调控慢性疼痛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疼痛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维生素D 胆钙化醇 麦角钙化醇
下载PDF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及25-羟基维生素D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笛 顾亮亮 +4 位作者 孙军 高军 张东焕 温昌明 张保朝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8-34,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25-羟基维生素D对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25-羟基维生素D对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132例)和认知正常组(8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25-羟基维生素D对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219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132例,发生率为60.27%。不同年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血压控制效果、糖尿病、头颈动脉狭窄程度、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841,95%CI为1.079~3.137,P=0.025)、高血压病程(OR=1.887,95%CI为1.199~2.968,P=0.006)、入院时收缩压(OR=1.740,95%CI为1.194~2.535,P=0.004)、血压控制不达标(OR=2.034,95%CI为1.106~3.741,P=0.022)、合并糖尿病(OR=1.840,95%CI为1.084~3.124,P=0.024)、头颈动脉中/重度狭窄(OR中度=1.804,95%CI中度为1.149~2.831,P中度=0.011;OR重度=1.985,95%CI重度为1.293~3.050,P重度=0.002)、25-羟基维生素D水平(OR=1.887,95%CI为1.293~2.755,P=0.001)是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预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891,最佳诊断点为66.08 nmol·L^(-1),此时灵敏度为77.01%,特异度为91.67%。结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早期综合评估并采取预防干预措施;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可作为此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辅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高血压 老年人 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25-羟基维生素D
下载PDF
不同活性维生素D_(3)联合醋酸波尼松、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淑娟 黄静瑾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105-107,11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活性维生素D_(3)联合醋酸波尼松、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MN)的疗效.[方法]124例M 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方法及环磷酰胺、醋酸波尼松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法骨化醇,观察组同时给予骨化三... [目的]探讨不同活性维生素D_(3)联合醋酸波尼松、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MN)的疗效.[方法]124例M 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方法及环磷酰胺、醋酸波尼松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法骨化醇,观察组同时给予骨化三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肾足细胞损伤标志物情况及治疗期间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尿蛋白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活性氧簇(RO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尿液的podocalyxin、Nephri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醋酸波尼松、环磷酰胺治疗M N可增强疗效,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及肾足细胞损伤情况,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药物疗法 胆骨化醇/药理学 环磷酰胺/药理学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补充维生素D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肖莫凡 冉艳 +3 位作者 雷张妮 邵佳媛 陈羽玲 厉英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7期47-50,63,共5页
维生素D不仅在维持钙磷平衡中发挥着经典的生理作用,而且其在炎症性肠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既往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非常常见,并且补充维生素D在减轻过度炎症反应、改善炎症性肠病... 维生素D不仅在维持钙磷平衡中发挥着经典的生理作用,而且其在炎症性肠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既往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非常常见,并且补充维生素D在减轻过度炎症反应、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预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关于维生素D补充制剂的剂型、剂量及补充目标等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本综述将回顾近年来炎症性肠病与维生素D的相关研究,为炎症性肠病患者补充维生素D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胆钙化醇
下载PDF
0.075%胆钙化醇防控高原鼠兔药效试验
8
作者 王海春 何玲 昝凤梅 《青海草业》 2023年第4期2-5,9,共5页
本试验采用0.075%胆钙化醇饵粒进行高原鼠兔适口性和灭洞率的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0.075%胆钙化醇饵粒在投饵72 h后饵剂采食率达到90.90%,采食率较高,具有良好的适口性。三种剂量1200 g/hm^(2)、1800 g/hm^(2)、2400 g/hm^(2)在投饵... 本试验采用0.075%胆钙化醇饵粒进行高原鼠兔适口性和灭洞率的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0.075%胆钙化醇饵粒在投饵72 h后饵剂采食率达到90.90%,采食率较高,具有良好的适口性。三种剂量1200 g/hm^(2)、1800 g/hm^(2)、2400 g/hm^(2)在投饵后第7 d后平均灭洞率分别为76.73%、81.92%、80.78%,其防控效果良好,可以作为青海省天然草地高原鼠兔生物防控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75%胆钙化醇饵粒 高原鼠兔 适口性 灭洞率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耿莎莎 江华 +3 位作者 葛剑力 李青青 牛宪萍 刘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4222-4226,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60岁)高血压患者113例。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水平以评价机体内的维生素D_3水平...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60岁)高血压患者113例。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水平以评价机体内的维生素D_3水平,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是否合并认知障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1,25-(OH)_2D_3水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 11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合并认知障碍28例(24.8%),未合并认知障碍85例(75.2%)。合并认知障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受教育年限、1,25-(OH)_2D_3水平低于未合并者,年龄、收缩压、有吸烟史比例、有冠心病史比例高于未合并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25-(OH)_2D_3水平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1,25-(OH)_2D_3水平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认知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最佳诊断点为66.32 nmol/L,此时灵敏度为69.4%,特异度为96.4%。结论维生素D_3水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认知障碍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当1,25-(OH)_2D_3<66.32 nmol/L时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认知障碍 胆骨化醇 骨化三醇 维生素D 老年人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_3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炜 邢学农 +4 位作者 叶山东 陈超 董林 杨光伟 陈玮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85-487,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和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50例,非糖尿病对照组4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入组者血清中25(OH)D3含量。用稳态模型胰岛素...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和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50例,非糖尿病对照组4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入组者血清中25(OH)D3含量。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BCI)和空腹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FBCI),评估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分析T2DM患者25(OH)D3水平和上述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T2DM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非糖尿病对照组(P<0.01);(2)T2DM组患者25(OH)D3和IR均呈正相关和IAI呈负相关。25(OH)D3水平与FBCI、HBCI无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提示25(OH)D3是IR和IAI的影响因素。结论T2DM患者体内VD水平降低,可能是其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补充VD可能有助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胆骨化醇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细胞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清中维生素A,D_3,E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邵裕坤 徐军 王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A,D3,E的含量.方法血清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以正己烷提取,经氮气吹干,甲醇定容后进样分析.色谱柱:Hypersil ODS 5μm,250×4.0mm;流动相:甲醇-异丙醇(95:5,v/v);流速:1mL/min;检测波长:维生素...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A,D3,E的含量.方法血清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以正己烷提取,经氮气吹干,甲醇定容后进样分析.色谱柱:Hypersil ODS 5μm,250×4.0mm;流动相:甲醇-异丙醇(95:5,v/v);流速:1mL/min;检测波长:维生素A 325nm,维生素D3265nm,维生素E 292nm;柱温:25℃.结果三种维生素的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5%,方法回收率均大于90%;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线性范围:维生素A 0.2~2.0μg/mL(r=0.9987),维生素D340~400ng/mL(r=0.9994),维生素E 4.0~30.0μg/mL(r=0.9988).结论本法操作快速、灵敏、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维生素D3 维生素E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清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VD_3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4
12
作者 樊垚 黄翠丽 +3 位作者 王力清 任国谱 周桂萍 陈洪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3-146,共4页
根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VD3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中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分析、量化和合成。当取样量为10.0g,其测定的VD... 根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VD3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中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分析、量化和合成。当取样量为10.0g,其测定的VD3含量为(7.45 0.2091)μg/100g。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标准溶液、标准曲线的建立及测量随机性因素的不确定度引起。整体评定方法清晰合理,简便准确,适合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不确定度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婴幼儿配方乳粉 VD3 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PDF
肉鸡日粮中25-羟基维生素D_3与维生素D_3生物学效价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瞿红侠 王建国 +5 位作者 陈冠华 张金龙 韩进诚 张进良 席丽 闫永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5-28,32,共5页
为比较肉鸡日粮中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与维生素D3相对生物学效价,选用1日龄罗斯308肉鸡母雏30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0只。设计6种日粮,在含0.50%Ca、0.25%非植酸磷(NPP),无维生素D3的玉米-豆粕型基础... 为比较肉鸡日粮中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与维生素D3相对生物学效价,选用1日龄罗斯308肉鸡母雏30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0只。设计6种日粮,在含0.50%Ca、0.25%非植酸磷(NPP),无维生素D3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个水平25-OH-D3(2.5、5.0、10.0μg/kg)和3个水平维生素D3(5.0、10.0、20.0μg/kg)。结果显示:(1)以1~42日龄肉鸡体增重评价,25-OH-D3生物学效价是维生素D3的1.78倍;(2)以42日龄肉鸡胫骨强度、重量和灰分重量评价,25-OH-D3生物学效价分别是维生素D3的2.09、1.82和1.73倍;(3)以42日龄肉鸡股骨重量、长度和灰分重量评价,25-OH-D3生物学效价分别是维生素D3的1.80、1.65和1.81倍。综合分析,在1~42日龄肉鸡日粮中,以生长性能和骨骼矿化指标评价,25-OH-D3生物学效价约为维生素D3的1.8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3 维生素D3 生物学效价 生长性能 骨骼矿化 肉鸡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4
作者 郝炎 杨乔岚 +2 位作者 余翼 韩玉贞 陈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1-583,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维生素D3及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肾动脉狭窄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的方法。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104只分为对照组、两肾一夹(K2C1)组及两肾均夹(K1C1)组,检测试验前及造模处理10周后血压(BP);血清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维生素D3及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肾动脉狭窄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的方法。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104只分为对照组、两肾一夹(K2C1)组及两肾均夹(K1C1)组,检测试验前及造模处理10周后血压(BP);血清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行主动脉HE染色及肾脏PAS染色观察。结果造模完成后手术组(K1C1组和K2C1组)BP及TC、BUN、Scr与造模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K1C1组和K2C1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染色及镜下观察发现,手术组可见满意斑块形成,主动脉弓钙化明显,内膜显著增厚、平滑肌细胞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术侧肾脏发生缺血性改变;对照组则内膜增生凸向管腔,平滑肌细胞有增生,细胞排列紊乱,有少量泡沫细胞形成,但其变化较手术组为小。结论通过手术及腹腔注射维生素D350万IU/Kg并联合高脂饲养,可有效建立肾动脉狭窄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梗阻 胆骨化醇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可持续的病媒生物控制技术 被引量:10
15
作者 蒋洪 董惠芬 蒋明森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3年第6期478-480,484,共4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化等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变化,媒介生物对人类的威胁持续上升。传统的消杀技术因环保法规和对人健康的危害,其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媒介生物控制需要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控制技术。对应用于城区蚊虫控制的绿篱技术、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化等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变化,媒介生物对人类的威胁持续上升。传统的消杀技术因环保法规和对人健康的危害,其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媒介生物控制需要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控制技术。对应用于城区蚊虫控制的绿篱技术、新灭鼠剂胆钙化醇、学校病媒生物控制技术规范、区域鼠害控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基于智能手机的专业有害生物管理现场勘查软件等具有应用潜力的病媒生物控制新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原理、防治效果和应用价值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生物控制 绿篱技术 胆钙化醇灭鼠剂 有害生物防治业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维生素A、D_3、E的含量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晶萍 陈海波 高颖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04-806,共3页
目的:建立双通道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体血清中维生素A、D_3、E的含量,以诊断维生素缺乏症,监视营养状况。方法:取血清100μL,加入100μL乙醇,震荡,加入0.7 mL正己烷萃取,通氮气将正己烷提取液挥发干后用乙醇溶解,进样分析。色谱条... 目的:建立双通道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体血清中维生素A、D_3、E的含量,以诊断维生素缺乏症,监视营养状况。方法:取血清100μL,加入100μL乙醇,震荡,加入0.7 mL正己烷萃取,通氮气将正己烷提取液挥发干后用乙醇溶解,进样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为Nova-Pak C_(18)(3.9 mm×150 mm,4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5:5),流速为1.5 mL·min^(-1),检测波长维生素A、E为300 nm,维生素D_3为265 nm。结果:维生素A在0.10~0.9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9,维生素D_3在5.00~45.0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3,维生素E在1.00~40.0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 0.997 0;维生素A、D_3、E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7%,90.2%,98.8%。结论:本方法快速、灵敏、准确,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维生素D3 维生素E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肾功能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昌琴 杨若梅 +4 位作者 李志勇 瞿文娟 陈德智 陈燕梅 董靖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491-3492,349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3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4例,测量其体质量、身高、血压、血清25-羟维生素D3、甲状旁腺激素(PTH)、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蛋白/尿...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3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4例,测量其体质量、身高、血压、血清25-羟维生素D3、甲状旁腺激素(PTH)、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蛋白/尿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所有患者按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为3组:维生素D3缺乏组(〈20nm01/L)8例,维生素D3不足组(2050nmol/L)54例,维生素D3正常组(〉50nmol/L)12例,观察维生素D3水平与血肌酐的相关关系。结果与维生素D3正常组相比较,维生素D3缺乏组及不足组血肌酐水平显著增高(P〈0.05),且血清血肌酐水平与25-羟维生素D3水平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3缺乏与肾功能恶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骨化醇 糖尿病 2型 肾功能
下载PDF
肉鸡日粮中1α-羟基维生素D_3与维生素D_3的生物学效价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建国 陈冠华 +5 位作者 黄凯 张金龙 瞿红侠 王志祥 韩进诚 闫永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24,共6页
为比较1~42日龄肉鸡低钙低磷日粮中1α-羟基维生素D3(1α-OH-D3)和维生素D3(VD3)的相对生物学效价,将350只1日龄罗斯308肉鸡公雏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0只。设计7种日粮,在基础日粮(钙0.50%,非植酸磷0.25%)中分别添加4... 为比较1~42日龄肉鸡低钙低磷日粮中1α-羟基维生素D3(1α-OH-D3)和维生素D3(VD3)的相对生物学效价,将350只1日龄罗斯308肉鸡公雏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0只。设计7种日粮,在基础日粮(钙0.50%,非植酸磷0.25%)中分别添加4个水平(2.5、5、10和20μg/kg)V_(D3)和3个水平(1.25、2.5和5μg/kg)1α-OH-D_3。斜率比法测定1α-OH-D3与VD3的相对生物学效价。结果显示:以1~42日龄肉鸡体增重和采食量为评价指标,1α-OH-D_3生物学效价分别是VD3的3.99和3.85倍;以胫骨强度、重量、长度和灰分重量为评价指标,1α-OH-D_3生物学效价分别是V_(D3)的6.02、4.36、3.68和4.39倍;以股骨强度、重量、长度和灰分重量为评价指标,1α-OH-D_3生物学效价分别是VD3的4.47、3.81、3.81和4.24倍;以跖骨强度、重量、长度和灰分重量为评价指标,1α-OH-D_3生物学效价分别是VD3的3.34、4.43、4.41和4.30倍。表明在1~42日龄肉鸡低钙低磷日粮中,以生长性能和骨骼矿化指标综合评价,1α-OH-D_3的生物学效价约为VD3的4.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α-羟基维生素D3 维生素D3 生物学效价 肉鸡
原文传递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伟 修玲玲 +1 位作者 梁奕铨 余斌杰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型的分布 ,探讨VDR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应用PCR RFLP等技术 ,对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VDR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骨质疏松症的易感性进行分析。【结果】VDR基因多态性...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型的分布 ,探讨VDR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应用PCR RFLP等技术 ,对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VDR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骨质疏松症的易感性进行分析。【结果】VDR基因多态性在人群中的分布有种族差异 ,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B、A、t’等位基因的出现频率较低 ,原发性骨质疏松组及 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组中‘A’等位基因在股骨与高骨密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骨化醇 多态现象 骨质疏松 骨面密度 基因多态性 维生素D受体
下载PDF
Vitamin D_3对裸鼠乳腺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玮 王加林 +2 位作者 赵亚平 王昱 张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5-506,共2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3(Vit D3)对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裸鼠皮下接种乳腺癌细胞MCF-7,建立乳腺癌移植模型.Balb/c裸鼠共40只,随机等分为4组对照组、Vit D3组、三苯氧胺(TAM)组、Vit D3+TAM组.VitD32000u,im,隔日1次,三苯氧胺每... 目的探讨维生素D3(Vit D3)对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裸鼠皮下接种乳腺癌细胞MCF-7,建立乳腺癌移植模型.Balb/c裸鼠共40只,随机等分为4组对照组、Vit D3组、三苯氧胺(TAM)组、Vit D3+TAM组.VitD32000u,im,隔日1次,三苯氧胺每日5mg/kg,ig.治疗4wk后,检测肿块大小、血清钙、磷水平,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Vit D3治疗组血清钙水平高于对照组(2.54±0.05vs2.32±0.09mmol/L,P<0.05),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1.78±0.13vs2.34±0.06mmol/L,P<0.05),Vit D3使肿瘤细胞凋亡率(%)增加(31.5±6.9vs7.8±2.5,P<0.05),并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50.0±3.2vs34.2±4.7,P<0.05),与TAM有协同作用.结论Vit D3体内可明显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并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增强TAM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骨化醇 乳腺肿瘤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