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置换法和公式校正法纠正乳糜血对仪器法测定血红蛋白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克迪 徐东江 苏建荣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37-139,143,共4页
目的探讨乳糜血血浆置换法和公式校正法两种方法对乳糜血血细胞检验结果的校正效果,为实验室能够准确提供血细胞检测结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例无溶血、黄疸、乳糜的标本进行血细胞测定设为对照组,每个标本分为4份,分别加入5,10,20和40... 目的探讨乳糜血血浆置换法和公式校正法两种方法对乳糜血血细胞检验结果的校正效果,为实验室能够准确提供血细胞检测结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例无溶血、黄疸、乳糜的标本进行血细胞测定设为对照组,每个标本分为4份,分别加入5,10,20和40μl脂肪乳,制备不同程度的乳糜血,采用血浆置换法处理标本,每份标本置换2次,然后用血细胞分析仪重新测定,将结果与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此外,将测定的乳糜血标本结果和离心后乳糜血浆的血细胞结果带入校正公式HGB_(修正值)=HGB_(修正值)-(HGB_(乳糜血血浆)-HGB_(乳糜血血浆)×HCT_(修正前)),得出的HGB_(修正值)与对照组和血浆置换法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糜血可造成HGB,MCH和MCHC三项指标明显升高,与其真实值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2次血浆置换后该3项参数恢复到正常和稳定的状态。公式校正法结果与真实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糜血标本经血浆置换法和公式校正法处理后均可消除乳糜微粒对仪器法测定HGB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血 血细胞检测 血浆置换 公式
下载PDF
乳糜血标本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寒沁 金胜航 吴敏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3期1776-1777,1780,共3页
目的评价乳糜血标本血浆置换前后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影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乳糜血标本22例,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浆置换前后的标本进行检测,并与手工显微镜计数结果进行比对。结果非乳糜血样本WBC、NEU、LY、MO、RBC、HGB和... 目的评价乳糜血标本血浆置换前后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影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乳糜血标本22例,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浆置换前后的标本进行检测,并与手工显微镜计数结果进行比对。结果非乳糜血样本WBC、NEU、LY、MO、RBC、HGB和PLT结果与置换前的原始血样本测定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2例乳糜血样本检测中,WBC计数分类、HGB、PLT在置换前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后乳糜血标本血细胞分析仪WBC计数分类和PLT结果与显微镜计数法相关性较好(r2=0.936;r2=0.918);在三酰甘油的干扰试验中,发现WBC计数分类、HGB、PLT结果会随着三酰甘油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结论采用血浆置换方法可以明显改善乳糜血标本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 乳糜血 血浆置换
下载PDF
某市无偿献血者乳糜血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红梅 郭楠 王洪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对某市无偿献血者乳糜血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以便提高采血效率,减少乳糜血的报废,保护血液资源。方法采用Epidata 3.0软件对某市2013年1-12月献血者建立信息登记表,双录入献血者性别、年龄、献血季节、学历、职业、献血次数等相关信息... 目的对某市无偿献血者乳糜血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以便提高采血效率,减少乳糜血的报废,保护血液资源。方法采用Epidata 3.0软件对某市2013年1-12月献血者建立信息登记表,双录入献血者性别、年龄、献血季节、学历、职业、献血次数等相关信息,再将数据导入到SPSS 21.0软件,采用χ2检验、趋势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录入献血者有效资料76 432份,其中包括乳糜血1125份。献血人群中男性和女性乳糜血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乳糜血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年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不同献血季节乳糜血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夏季乳糜血率高于其他季节;不同学历献血者乳糜血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及以上学历献血者乳糜血率明显低于其他学历人群,且随着学历的提升乳糜血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不同职业献血者乳糜血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人/企事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公务员、商业及服务人员高于其他职业人群;不同献血次数乳糜血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献血次数增加,乳糜血率有增加的趋势。结论通过对乳糜血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能够清楚了解该地区乳糜血相关因素,科学掌握乳糜血高发人群及发生季节,有效指导血液机构采供血的业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乳糜血 相关因素 检验
下载PDF
廊坊地区无偿献血者乳糜血报废原因分析
4
作者 孔卫建 侯广安 +2 位作者 高占海 纪晓花 马振东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A02期118-119,共2页
目的了解乳糜血报废的原因,探讨其解决途径,避免不合格血液采集,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采集血液因乳糜血报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糜血的报废总量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且男性的乳糜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女... 目的了解乳糜血报废的原因,探讨其解决途径,避免不合格血液采集,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采集血液因乳糜血报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糜血的报废总量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且男性的乳糜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结论采取有效措施,节约血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血 血液报废 分析
下载PDF
血浆乳糜颗粒的形成与脂蛋白(a)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赵广超 栾建凤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6-598,共3页
目的探讨检验合格的献血者血浆中出现难融化脂肪颗粒的原因。方法设实验组:27份在冷沉淀制备过程中出现较多白色脂肪颗粒的血浆;对照组:27份在冷沉淀制备过程中未出现白色脂肪颗粒的血浆。检测2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 目的探讨检验合格的献血者血浆中出现难融化脂肪颗粒的原因。方法设实验组:27份在冷沉淀制备过程中出现较多白色脂肪颗粒的血浆;对照组:27份在冷沉淀制备过程中未出现白色脂肪颗粒的血浆。检测2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等脂质指标;将按献血者标准检验合格的不同脂蛋白(a)含量的240(人)份患者血浆设为研究组,快速冰冻保存后分别在4℃和37℃条件下冻融,分析脂蛋白(a)含量与难融脂肪颗粒形成的相关性。结果献血者的脂蛋白(a)值(mg/L):实验组与对照组为140.740±75.376 vs 82.410±57.713(P<0.05);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2组检测结果相近(P>0.05)。研究组中脂蛋白(a)含量>300 mg/L组,在4℃及37℃时的难融脂肪颗粒明显增加(P<0.05或<0.01)。结论献血者血液中脂蛋白(a)水平与其血浆中难融化脂肪颗粒的出现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脂肪颗粒 血浆 冷沉淀 乳糜 献血者
原文传递
广州市区无偿献血人群乳糜血报废调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钟慧斌 关飞舜 +1 位作者 刘辉忠 张旸 《广州医药》 2021年第3期84-87,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区全血乳糜血报废的趋势变化和献血人群特征,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为进一步减少全血乳糜血报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广州血液中心信息系统检索,统计2017—2019年期间中心全血乳糜血报废量、报废率等相关数据,并分层统计... 目的了解广州市区全血乳糜血报废的趋势变化和献血人群特征,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为进一步减少全血乳糜血报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广州血液中心信息系统检索,统计2017—2019年期间中心全血乳糜血报废量、报废率等相关数据,并分层统计性别、年龄、献血方式与报废的关系,提出有效减少乳糜血报废的对策。结果2017—2019年期间广州血液中心共采集制备3003998单位血液,因乳糜血原因报废的血液达69311单位,报废率2.31%,占总报废的44.02%。其中,男性献血者乳糜血报废率显著高于女性献血者,报废血液主要为18~40岁年龄段的无偿献血,约一半报废血来自团体献血者。结论加大献血知识的宣传,特别是团体献血者;做细献血前征询工作和献血后跟踪随访;关注男性和年轻献血者,进一步减少全血乳糜血报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乳糜血 报废
下载PDF
不同程度乳糜血制备洗涤红细胞的保存期中溶血率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709-71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乳糜血制备的红细胞保存液(MAP)混悬洗涤红细胞在保存期内的溶血率。方法将MAP混悬洗涤红细胞分对照、轻、中、重度乳糜血在2—6℃保存后测定其储存期末溶血率,并分别在储存期的d2、d7、d14、d21、d28、d30、d35取样检...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乳糜血制备的红细胞保存液(MAP)混悬洗涤红细胞在保存期内的溶血率。方法将MAP混悬洗涤红细胞分对照、轻、中、重度乳糜血在2—6℃保存后测定其储存期末溶血率,并分别在储存期的d2、d7、d14、d21、d28、d30、d35取样检测红细胞的溶血率。结果 MAP混悬洗涤红细胞对照组、轻、中、重度乳糜组的储存期末溶血率分别为:(0. 156±0. 027)%、(0. 174±0. 049)%、(0. 271±0. 066)%、(0. 463±0. 127)%。MAP混悬洗涤红细胞乳糜程度不同,不同储存期红细胞溶血率均差异显著(P<0. 05)。结论在保存期内,使用轻中度乳糜血制备的MAP混悬洗涤红细胞质量控制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红细胞 乳糜血 溶血率
原文传递
乳糜血标本对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复检规则临床应用的影响
8
作者 蒋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92-93,共2页
目的 探讨乳糜血标本对system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复检规则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system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4 817例患者的静脉血标本进行血细胞分析及三酰甘油测定,对乳糜血标本... 目的 探讨乳糜血标本对system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复检规则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system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4 817例患者的静脉血标本进行血细胞分析及三酰甘油测定,对乳糜血标本在该仪器复检规则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复检规则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严重乳糜血(三酰甘油≥5.64 mmol·L^-1)标本101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为(365.73±8.79)g·L^-1;乳糜血标本对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未触动复检规则(≥380 g·L^-1).结论 本仪器严重乳糜血标本对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未触动复检规则,建议将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的复检标准由≥380 g·L^-1调至≥365 g· 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血 血液检验 三酰甘油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复检规则 system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下载PDF
速冻低温倒置离心法去除血浆乳糜微粒的效果及其对传染性指标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彭及良 陈亮 +4 位作者 李丹红 邹丹红 陈小嫄 温秀明 陈菊芬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50-1252,共3页
目的探讨速冻低温倒置离心法去除血浆乳糜微粒(CM)的效果,以及CM对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本站制备的血浆中因乳糜血报废的50袋(200 m L/袋),从每袋中分出10 m L血浆共50份,作为不分离CM组(对照组);剩余的血浆50份,作为分... 目的探讨速冻低温倒置离心法去除血浆乳糜微粒(CM)的效果,以及CM对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本站制备的血浆中因乳糜血报废的50袋(200 m L/袋),从每袋中分出10 m L血浆共50份,作为不分离CM组(对照组);剩余的血浆50份,作为分离CM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原装试剂检测2组血浆中的三酰甘油(TG)、总蛋白(TP)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全自动血凝仪和原装试剂检测因子Ⅷ(FⅧ)和纤维蛋白原(Fib),分别采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TP)。结果分离CM组与对照组比较:TG(mmol/L)为3. 56±0. 70 vs 3. 13±0. 66(P<0. 01); TP、FⅧ、Fib和ALT相近(P>0. 05); HBs Ag试剂1检测的S/CO值为0. 19±0. 23vs 0. 10±0. 11(P<0. 01),试剂2的S/CO值相近(P>0. 05);抗-HCV试剂1和试剂2的S/CO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 05);抗-HIV试剂1和试剂2的S/CO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 05);抗-TP试剂1检测的S/CO值相近(P>0. 05),试剂2的S/CO,值为0. 12±0. 18 vs 0. 07±0. 12(P<0. 05)。结论速冻低温倒置离心法可有效降低轻、中度乳糜血中的CM,保持分离血浆FⅧ活性;轻、中度乳糜血对ALT的结果影响小,但对ELISA方法检测其他4项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指标的S/CO值均有所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血/脂血 乳糜微粒 倒置离心 低温 速冻 血液检测指标 献血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原文传递
多举措控制街头献血者乳糜血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冠珏 俞炜炜 +2 位作者 韩浙东 周华平 潘凌凌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493-1495,共3页
目的探讨多举措对全血重度乳糜血的控制效果。方法加强献血前体检征询及健康指导、更新初筛仪器设备以及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自身健康意识等综合措施。对吴山广场献血点采取综合措施前后的2016年1月-2019年6月因重度乳糜报废的血液进行比... 目的探讨多举措对全血重度乳糜血的控制效果。方法加强献血前体检征询及健康指导、更新初筛仪器设备以及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自身健康意识等综合措施。对吴山广场献血点采取综合措施前后的2016年1月-2019年6月因重度乳糜报废的血液进行比对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2019年乳糜血总报废率由6.9%下降至2.9%(P<0.001);男性乳糜血报废率由9.1%下降至3.9%(P<0.01);女性乳糜血报废率由3.1%下降至1.3%(P<0.01);18岁~27岁乳糜血报废率由3.7%下降至1.6%(P<0.01);28岁~37岁乳糜血报废率由8.8%下降至3.4%(P<0.01);38岁~47岁乳糜血报废率由9.6%下降至4.3%(P<0.01);48岁~60岁乳糜血报废率由10.6%下降至3.3%(P<0.01)。结论多措并举的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因重度乳糜血导致的报废,大幅度提高献血合格率,更好地保障临床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乳糜血 献血前筛查
原文传递
中、重度乳糜血对血液5项检验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温秀明 彭及良 +2 位作者 李丹红 杨转笑 叶有玩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乳糜血对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及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5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7月于深... 目的探讨中、重度乳糜血对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及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5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7月于深圳市龙岗区中心血站志愿无偿献血者中,中、重度乳糜血浆[三酰甘油(TG)≥4.5mmol/L]且HBsAg、HCV-Ab、HIV-Ab和TP-Ab4项传染性指标均无反应性的55袋合格血液样品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液的采集均取得献血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血液样品是否分离乳糜微粒(CM),将55袋血液样品分为原血浆组(n=55)与分离CM血浆组(n=55)。测定两组样品的TG浓度和ALT含量,根据不同厂家生产的EuSA试剂盒对血液4项传染性指标的检出限,将原血浆组和分离CM血浆组分别与室内质控标准品以不同比例进行稀释,并统计分析两组血液的TG浓度和血液5项检测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①分离cM血浆组TG浓度为(4.28±1.66)mmol/L,显著低于原血浆组的(6.43±1.8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88,P〈0.01)。分离CM血浆组ALT含量为(20.36±8.00)U/L,显著高于原血浆组的(20.15±7.92)U/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167,P〈0.05)。②HBsAg指标检测结果:采用HBsAgl试剂检测的分离CM血浆组S/CO值显著低于原血浆组(0.21±0.16比0.28±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3,P〈0.01);但采用HBsAg2试剂检测的两组S/CO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2,P〉0.05)。HCV-Ab指标检测结果:采用HCV-Ab2试剂检测的分离cM血浆组S/CO值显著低于原血浆组(1.79±0.59比1.8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3,P〈0.01);但采用HCV-Abl试剂检测的两组s/cO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8,P〉0.05)。HIV-Ab指标检测结果:采用HIV-Ab1和HIV-Ag-Ab2试剂检测的分离CM血浆组S/CO值均显著低于原血浆组(1.60±0.35比1.97±0.48,1.56±0.32比1.63±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81,2.396;P〈0.01,0.05)。TP-Ab指标检测结果:采用TP-Abl和TP-Ab2试剂检测的两组s/cO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18,0.327;P〉0.05)。结论中、重度乳糜血可导致ALT检测结果降低;对于相同检测项目,中、重度乳糜血对不同厂家生产的EusA试剂盒影响程度不同;对于不同检测项目,中、重度乳糜血对其检测结果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HIV-Ab〉HCV-Ab和HBsAg〉TP-Ab。中、重度乳糜血可提高血液样品HIV-Ab、HcuAb和HBsAgELISA检测的S/CO值,可能造成血液浪费,但有利于降低输血风险。为保证血液上述5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建议将中、重度乳糜血低温静置离心分离乳糜层后,再进行相关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血 血液安全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无偿献血
原文传递
2007-2012年克拉玛依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景芳玲 胡荣 陈俊华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针对血站目前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率有所增高趋势,对血液报废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降低血液报废的方法。方法:对2007-2012年克拉玛依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年全血和红细胞总体报废率为5.34%,其中ALT报废率为3.2... 目的:针对血站目前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率有所增高趋势,对血液报废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降低血液报废的方法。方法:对2007-2012年克拉玛依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年全血和红细胞总体报废率为5.34%,其中ALT报废率为3.28%,是导致血液报废的首要原因。6年制备血浆报废率为17.26%,其中脂肪血浆报废率11.52%,是血浆报废的首要原因。结论:加强献血前咨询、献血前宣传,建立无偿献血者队伍,严格血液初筛检测,提高血液质量,减少血液不必要的报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报废 ALT 脂肪血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