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orectal Pharmacodynamics and In Vitro Drug Release of 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Extract Gel
1
作者 Shuyan ZHANG Yifei LI +2 位作者 Qianchen JIAO Chunmei LI Likou ZOU 《Medicinal Plant》 CAS 2023年第3期61-65,共5页
[Objectives]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extract gel by orthogonal test and gel quality test method in General Rule 0114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Volume IV,2020 Edition)... [Objectives]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extract gel by orthogonal test and gel quality test method in General Rule 0114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Volume IV,2020 Edition),and to study its anorectal pharmacodynamics and drug release in vitro.[Methods]Carbomer 940,propylene glycol and absolute ethyl alcohol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factors,and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C.bungei Steud.extract gel was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test.The mouse model of ulcerative hemorrhoids was established with glacial acetic acid(HAC)and compared with Ma Yinglong musk hemorrhoids ointment.The recovery of trauma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t the same time,porcine small intestine was used as semi-permeable membrane to make diffusion cell to simulate anal environment,and the drug release in vitro was studied.[Results]The C.bungei Steud.extract gel was smooth in appearance and good in stability.It could effectively treat anal ulcer in mice and release quickly in vitro.[Conclusions]The formula is reasonable,and the effect of animal experiment is remarkable,which can provide a new treatment plan for ulcerative hemorrho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extract gel Anorectal pharmacodynamics Diffusion cell Drug release MICE
下载PDF
臭牡丹调控脊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2
作者 温婷 虞子宁 +4 位作者 鞠艺楠 黄成炬 王安琪 黄诚 胡志苹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877-884,共8页
目的:探讨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CBS)的镇痛作用是否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相关。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 目的:探讨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CBS)的镇痛作用是否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相关。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组(SNI组)和30 g·kg^(-1)CBS治疗组(SNI+CBS组)。SNI+CBS组于SNI术后第7 d灌胃给予CBS,持续21 d,Sham组和SNI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于术后第26~28 d检测大鼠步态;第28 d取脊髓,qPCR方法检测NMDA受体亚基GluNR1、GluN2A、GluN2B和GluN3A mRNA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GluN2A和GluN2B蛋白水平,分子对接方法模拟CBS中主要成分与GluN2B的亲和力。结果:与Sham组相比,SNI模型组大鼠患肢的站立时间、最大接触时的最大强度、足印长度、足印宽度和爪印面积降低,最大接触时间百分比升高,脊髓GluN2A、GluN2B和GluN3A mRNA表达降低,GluN2A和GluN2B蛋白水平升高。与SNI组相比,SNI+CBS组大鼠患肢的站立时间、最大接触时的最大强度、足印长度和足印宽度升高,最大接触时间百分比降低,脊髓GluN2A、GluN2B和GluN3A mRNA表达升高,GluN2A和GluN2B蛋白水平降低。各组GluNR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子对接实验结果显示,原始配体Ro25-6981与GluN2B对接的结合自由能(△G)为−11.72 KJ·mol^(-1),估计抑制常数(Ki)为2.58 nmol;CBS主要成分α-香树脂醇、赪桐酮和木栓酮与GluN2B对接的△G及Ki与Ro25-6981接近,甚至优于Ro25-6981;从对接构象上看,Ro25-6981与木栓酮占据了GluN1B结合位点,α-香树脂醇和赪桐酮则占据了GluN2B结合位点,呈现出较强的NMDA受体抑制作用。结论:CBS对SNI模型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缓解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MDA受体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臭牡丹 N-甲基-D-天冬氨酸 周围神经损伤 大鼠
下载PDF
臭牡丹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影响
3
作者 鞠艺楠 黄成炬 +3 位作者 王安琪 温婷 黄诚 胡志苹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885-889,共5页
目的:探索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CBS)是否通过调控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缓解坐骨神经分支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诱导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 目的:探索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CBS)是否通过调控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缓解坐骨神经分支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诱导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SNI模型组(SNI组)、SNI+CBS治疗组(SNI+CBS组)。各组连续给予30 g·kg^(-1)CBS或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21 d。PCR方法检测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NMDA受体亚基NR1、GluN2A、GluN2B、GluN3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RG中GluN2A、GluN2B和IL-10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SNI模型大鼠DRG中NR1、GluN2B和GluN3A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NI组相比,SNI+CBS治疗组NR1、GluN2B和GluN3A mRNA表达升高,各组GluN2A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相比,SNI模型大鼠DRG中GluN2A和GluN2B蛋白水平升高,IL-10蛋白水平下降;与SNI组相比,SNI+CBS组GluN2A和GluN2B降低、IL-10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GluN2A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牡丹可能通过抑制DRG炎症和调控NMDA受体缓解SNI诱导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臭牡丹 N-甲基-D-天冬氨酸 周围神经损伤 大鼠
下载PDF
臭牡丹提取物抗炎镇痛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红林 刘建新 +2 位作者 周俐 周青 连其深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027-2029,共3页
目的:探讨臭牡丹提取物的抗炎、镇痛、抗过敏作用。方法:以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以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以2,4-二硝基氟苯(DNFB)致敏法观察其抗过敏作用。结果:臭牡丹提取物显... 目的:探讨臭牡丹提取物的抗炎、镇痛、抗过敏作用。方法:以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以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以2,4-二硝基氟苯(DNFB)致敏法观察其抗过敏作用。结果:臭牡丹提取物显著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炎性渗出,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并降低DNFB诱导的小鼠过敏反应。结论:臭牡丹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及抗过敏作用,与其相关的中医临床疗效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 抗炎 镇痛 抗过敏
下载PDF
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建新 周俐 +1 位作者 周青 连其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目的:研究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对疼痛小鼠的影响。方法:化学方法制备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镇痛试验中,采用扭体实验和热板法,在热板法中小鼠分别注射臭牡丹正丁醇与纳洛酮或吗啡与纳洛酮,探测药物对不良刺激的延迟时间。炎性疼痛试验... 目的:研究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对疼痛小鼠的影响。方法:化学方法制备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镇痛试验中,采用扭体实验和热板法,在热板法中小鼠分别注射臭牡丹正丁醇与纳洛酮或吗啡与纳洛酮,探测药物对不良刺激的延迟时间。炎性疼痛试验中,采用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脚趾肿胀模型,前列腺素类含量的测定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经过0.5mol/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在50℃的温度中为异构后,在波长为278nm处检测。结果:腹腔注射臭牡丹提取物,发现能明显抑制0.6%醋酸诱发疼痛(P<0.01),在热板法中,在给臭牡丹药15分钟、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后小鼠明显延长对不良刺激反应时间。实验表明同时给予臭牡丹提取物与纳洛酮15分钟、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后小鼠明显延长对不良刺激反应时间,提示纳洛酮不能翻转其镇痛作用。在抗炎试验中,臭牡丹提取物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由角叉菜胶诱发炎性肿胀的前列腺素生成。结论:臭牡丹正丁醇提取物具有镇痛作用,该作用阿片受体无关,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 正丁醇 前列腺素 角叉莱胶
下载PDF
臭牡丹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友宾 李军 +1 位作者 李萍 屠鹏飞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22-727,共6页
目的研究臭牡丹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臭牡丹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 目的研究臭牡丹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臭牡丹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clerodendronoside(1),acteoside(2),isoacteoside(3),cistanosideC(4),jionosideC(5),leucosceptosideA(6),cistanosideD(7),campneosideI(8),campneosideII(9),cistanosideF(10)。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分离技术 药材鉴定 化学成分 中药材
下载PDF
臭牡丹根提取物对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邹晓琴 欧阳娟 黄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臭牡丹根提取物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体质量180~220g,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1,4,7,10,14,21天观察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各组于术后21... 目的探讨臭牡丹根提取物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体质量180~220g,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1,4,7,10,14,21天观察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各组于术后21天处死大鼠,通过酶联免吸附法测定大鼠腰段脊髓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术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升高(P<0.05),大鼠腰段脊髓TNF-α、IL-1β、IL-6降低。中剂量组术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升高(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术后热缩组反射潜伏期升高,TNF-α、IL-1β、IL-6含量均下调(P<0.05),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牡丹根提取物低剂量(10 g/kg)、中剂量(30 g/kg)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剂量(30 g/kg)效果更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IL-6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根提取物 神经病理性痛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遮光对臭牡丹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建新 颜赟 方炎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3,共6页
对全光照(遮光率0%,对照)以及遮光率25%、50%和75%条件下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遮光率的提高臭牡丹枝长生长量和比叶面积逐渐增加、枝条直径生长量和比叶质量逐渐减小,叶面积... 对全光照(遮光率0%,对照)以及遮光率25%、50%和75%条件下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遮光率的提高臭牡丹枝长生长量和比叶面积逐渐增加、枝条直径生长量和比叶质量逐渐减小,叶面积呈波动变化,其中在遮光率25%条件下叶面积最小。在遮光条件下叶片以及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小于对照。在遮光条件下叶片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总体上随遮光率提高逐渐增加且均高于对照,仅在遮光率25%条件下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在遮光率25%和75%条件下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有明显"午休"现象,Pn日变化曲线近似于"双峰型";而在对照和遮光率50%条件下Pn无"午休"现象,日变化曲线近似于"单峰型";4个处理组Pn峰值的大小以及峰值出现时间有差异。在上午9:00,在遮光率25%和50%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Gs)略有降低,而在对照和遮光率75%条件下Gs明显升高;此后随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的Gs总体上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各处理组叶片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基本一致,均呈早晚略高、中午略低的趋势,谷值均出现在13:00。在对照及遮光率25%和75%条件下,叶片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而在遮光率50%的条件下Tr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日变化曲线近似于"单峰型"。总体上看,4个处理组叶片的Pn、Gs、Ci和Tr日平均值均无显著差异;且在遮光率25%、50%和75%条件下臭牡丹叶片的Pn与Tr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臭牡丹是偏阴生植物,在栽培中适度遮光有利于臭牡丹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 遮光 生长 光合特性
下载PDF
臭牡丹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摘要)(英文) 被引量:10
9
作者 林娜 尹礼国 +2 位作者 陈超众 魏琴 李华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5期130-133,共4页
[目的]研究臭牡丹根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方法]制备了乙醇、乙醚、乙酸乙酯和蒸馏水4种臭牡丹提取物,采用菌饼法研究臭牡丹根的抑菌能力,包括抑菌圈直径(十字交叉法)、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并以小... [目的]研究臭牡丹根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方法]制备了乙醇、乙醚、乙酸乙酯和蒸馏水4种臭牡丹提取物,采用菌饼法研究臭牡丹根的抑菌能力,包括抑菌圈直径(十字交叉法)、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并以小麦赤霉为指示菌,观察了pH值为5~8范围内臭牡丹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臭牡丹根的4种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蒸馏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乙酸乙酯、乙醚,80%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差。4种溶剂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的抑制效果几乎都优于其他的菌种,而对玉米大斑的抑制效果最差,可能是其抑菌机理不同,导致对不同菌的抑菌能力产生差异。乙酸乙酯提取液对小麦赤霉、小麦纹枯、水稻纹枯和玉米大斑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20、20、25mg/ml;80%乙醇提取液对水稻纹枯和小麦赤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0mg/ml,而对小麦纹枯和玉米大斑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5mg/ml;蒸馏水提取液对小麦纹枯和小麦赤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mg/ml,水稻纹枯和玉米大斑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20mg/ml;乙醚提取液对小麦赤霉、小麦纹枯、水稻纹枯和玉米大斑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10、20、20、30mg/ml。总的看来,臭牡丹根提取物对这几种常见植物致病菌的MIC均在35mg/ml以下。臭牡丹根提取物在pH值5~8的范围内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80%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在中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较好,然后,随着pH值增加或减小而变差;乙醚提取物在酸性条件下,对小麦赤霉的抑制作用大于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而蒸馏水的则与乙醚相反,表明其抑菌活性受pH值的影响较大。[结论]臭牡丹根对4种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抑菌活性受pH值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根 提取物 抑菌效果
下载PDF
臭牡丹全草化学成分的研究(一) 被引量:9
10
作者 董晓萍 乔蓉霞 +2 位作者 郭力 谢杰 刘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5期8-10,共3页
从臭牡丹全草的乙醇提取物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三个单一成分 ,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证明 ,化合物 为新化合物臭牡丹甾醇 ( bungesterol) ,化合物 为桢桐酮( clerodone) ,化合物 为α-香树脂醇 (α- amyrin)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关键词 臭牡丹 臭牡丹甾醇 桢桐酮 α-香树脂醇
下载PDF
臭牡丹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娜 尹礼国 +2 位作者 陈超众 魏琴 李华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5884-15886,15898,共4页
[目的]研究臭牡丹根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菌饼法研究臭牡丹根的抑菌能力。[结果]臭牡丹根的4种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 [目的]研究臭牡丹根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菌饼法研究臭牡丹根的抑菌能力。[结果]臭牡丹根的4种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蒸馏水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乙醚提取液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最小抑菌浓度都MIC都为10mg/ml。臭牡丹根提取物在pH值5~8的范围内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结论]臭牡丹根对4种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抑菌活性受pH值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根 提取物 抑菌效果
下载PDF
臭牡丹总黄酮介导Wnt/β-catenin信号转导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的凋亡 被引量:13
12
作者 胡琦 谭小宁 +3 位作者 余娜 朱沛 陈思勤 朱克俭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954-957,共4页
目的:探讨臭牡丹总黄酮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臭牡丹总黄酮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法检测臭牡丹总黄酮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对β-catenin、Tcf-4、CD44v6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 目的:探讨臭牡丹总黄酮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臭牡丹总黄酮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法检测臭牡丹总黄酮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对β-catenin、Tcf-4、CD44v6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着臭牡丹总黄酮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比例亦相应增加。PT-PCR结果显示不同剂量臭牡丹总黄酮作用下β-catenin、Tcf-4、CD44v6 mRNA的表达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臭牡丹总黄酮诱导HepG2凋亡,能下调β-catenin、Tcf-4、CD44v6基因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并抑制其关键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总黄酮 肝癌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凋亡
下载PDF
重金属镉胁迫下臭牡丹的生理响应及富集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建新 张婷婷 +5 位作者 龙昌莲 崔乐怡 张航 苟秋 吴玉环 刘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4期703-709,共7页
为探究镉胁迫对臭牡丹生理响应及各部位镉富集特征的影响,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不同浓度(0.00、0.10、0.30、0.60和0.90mmol·L^(-1))镉梯度,测定12、24和36 d后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各部位镉含量。结果表明... 为探究镉胁迫对臭牡丹生理响应及各部位镉富集特征的影响,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不同浓度(0.00、0.10、0.30、0.60和0.90mmol·L^(-1))镉梯度,测定12、24和36 d后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各部位镉含量。结果表明,SOD、CAT活性随胁迫浓度增加总体先升后降,POD活性在高浓度下变化显著,前期增强,后期减弱;短时间、低浓度的镉污染会刺激臭牡丹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以适应不良环境,长时间、高浓度的胁迫则产生较强的抑制效应;叶片Fv/Fm在高浓度后期明显减小,ETR先升后降;臭牡丹各器官镉富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根>茎>叶,其富集系数与各部位镉富集量呈负相关,表明胁迫加深会阻碍根部镉富集过程从而产生毒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 生理变化 镉富集 抗逆性
原文传递
逆境条件下镉对臭牡丹幼苗生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婷婷 崔乐怡 +5 位作者 龙昌莲 张航 张琪 苟秋 陈建华 刘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94-99,共6页
为探究镉胁迫对臭牡丹幼苗生理变化的影响,进行土培试验,设0、0.1、0.3、0.6、0.9 mmol/L 5种镉胁迫浓度处理,测定其对臭牡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处理浓度升高,叶片P... 为探究镉胁迫对臭牡丹幼苗生理变化的影响,进行土培试验,设0、0.1、0.3、0.6、0.9 mmol/L 5种镉胁迫浓度处理,测定其对臭牡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处理浓度升高,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 P)逐渐减小,最高抑制率分别为43.10%和37.82%,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逐渐增加,最大增幅达48.13%;低浓度镉胁迫使臭牡丹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39.01%和73.07%,而高浓度镉则对植株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产生抑制作用。叶片MDA、脯氨酸含量随镉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其中丙二醛含量在胁迫前期增长平缓,后期增长趋势显著,最高增长率达45.29%。可见臭牡丹对镉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以通过调节自身光合特性和累积渗透调节物质缓解胁迫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 渗透调节 丙二醛 抗性
下载PDF
臭牡丹通过促炎细胞因子和NF-κB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4
15
作者 江茜 王英 黄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6-342,共7页
目的:探讨中药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CBS)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S... 目的:探讨中药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CBS)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SNI)和给药组(30 g/kg CBS组)。CBS组于SNI术后第7天给予30 g/kg CBS,0.5 ml/100 g灌胃,持续28天;其它3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于术前1天、术后7、14、21、28、35天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灌胃28天后,应用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臭牡丹对NF-κB、TNF-α、IL-6和IL-1β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影响。结果:与SNI组相比,CBS干预后的第14、21和28天,机械缩足反射阈值显著上升(P<0.05);给予30 g/kg CBS灌胃后可使SNI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NF-κB、TNF-α、IL-6和IL-1β的mRNA和蛋白含量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P<0.01)。结论:CBS对SNI模型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械痛敏具有缓解作用,其镇痛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与NF-κB信号通路来发挥其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臭牡丹 NF-ΚB 促炎细胞因子
下载PDF
铝锰复合胁迫下臭牡丹抗逆性及其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建新 闵佳丽 +5 位作者 俞沁媛 郑佳梦 陈楚 吴玉环 楼泱泱 刘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56-1864,共9页
以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幼苗为试验对象,配制Al^(3+)浓度梯度为0.00、0.05、0.20、0.40和0.80 mmol·L^(-1),Mn^(2+)浓度梯度为0.00、2.00、4.00、8.00和12.00 mmol·L^(-1)的胁迫液,在土培条件下进行单一和复合... 以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幼苗为试验对象,配制Al^(3+)浓度梯度为0.00、0.05、0.20、0.40和0.80 mmol·L^(-1),Mn^(2+)浓度梯度为0.00、2.00、4.00、8.00和12.00 mmol·L^(-1)的胁迫液,在土培条件下进行单一和复合胁迫处理,研究10、20、30 d后臭牡丹幼苗的抗氧化酶含量等生理应答及DNA状态,以探究臭牡丹对Al、Mn胁迫的抗性,以期为臭牡丹的扩大生产提供参考,为植物抗逆性研究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1)Al-Mn复合胁迫对3种抗氧化酶的互作效应有所不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胁迫浓度升高而降低,最高抑制率达45.1%,趋势与单一胁迫处理大致相似;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复合胁迫下呈先升后降趋势,且低浓度复合胁迫处理所受影响小于单一胁迫处理,高浓度下则抑制效应加重;相较铝、锰单一胁迫处理,低浓度复合胁迫使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84.1%和140.1%,高浓度则分别降低61.5%和40.1%;(2)Al^(3+)、Mn^(2+)共存时均促进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的积累,表现为协同效应;(3)利用CASP软件对彗星电泳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Al^(3+)、Mn^(2+)单一及复合胁迫下,臭牡丹根系DNA几乎没有受到损伤,而当胁迫较强时(Al 0.80 mmol·L^(-1)、Mn 12.00 mmol·L^(-1)、Al 0.40 mmol·L^(-1)-Mn 8.00 mmol·L^(-1)、Al 0.80 mmol·L^(-1)-Mn 12.00 mmol·L^(-1)),OTM大幅增加,Al 0.40 mmol·L^(-1)-Mn 8.00 mmol·L^(-1)复合胁迫分别是单一胁迫的1.40倍和1.44倍,且T3较T4增幅达67.9%,说明高浓度胁迫造成的损害较严重,复合胁迫产生的损伤较单一胁迫更强。综合分析认为:低浓度单一金属离子对臭牡丹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而当铝、锰浓度分别大于或等于0.40 mmol·L^(-1)和8.00 mmol·L^(-1)时则会对其造成损伤,且复合处理对不同指标具有不同效应。因而,在实际大规模生产中应考察土壤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依据臭牡丹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培育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 MN 复合胁迫 臭牡丹 抗逆性 DNA损伤
下载PDF
臭牡丹的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建新 周青 +3 位作者 连其深 何尉 叶和杨 黄贤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研究臭牡丹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电刺激致痛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 :臭牡丹提取液明显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 ;显著提高热板法和电刺激致痛小鼠的痛阈 ;纳洛酮可拮抗吗啡的镇痛作用 ,但不能拮... 目的 :研究臭牡丹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电刺激致痛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 :臭牡丹提取液明显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 ;显著提高热板法和电刺激致痛小鼠的痛阈 ;纳洛酮可拮抗吗啡的镇痛作用 ,但不能拮抗臭牡丹根提取液的镇痛作用。结论 :臭牡丹有镇痛作用 ,此作用与其激动中枢阿片受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 镇痛
下载PDF
臭牡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余爱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 :研究臭牡丹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臭牡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 质谱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其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与结论 :共鉴定出 33个化合物。臭牡丹的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是乙醇、丙酮、1 戊烯 3 醇、2 ... 目的 :研究臭牡丹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臭牡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 质谱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其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与结论 :共鉴定出 33个化合物。臭牡丹的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是乙醇、丙酮、1 戊烯 3 醇、2 戊醇、(Z) 2 戊烯 1 醇、3 呋喃甲醛、3 己烯 1 醇、4 己烯 1 醇、1 己醇、1 辛烯 3 醇、3 辛醇、苯甲醇、氧化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芳樟醇、2 ,5 二甲基环己醇、苯乙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 化学成分 中药 水蒸气蒸馏法 提取 阵发油
下载PDF
臭牡丹对神经病理性痛机械痛敏和脊髓背角谷氨酸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晓琴 刘立 黄诚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探讨臭牡丹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机械痛敏和脊髓背角谷氨酸含量的作用。方法:选择神经病理性疼痛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SNI)大鼠模型,实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分离坐骨神经但不剪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臭牡丹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机械痛敏和脊髓背角谷氨酸含量的作用。方法:选择神经病理性疼痛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SNI)大鼠模型,实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分离坐骨神经但不剪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坐骨神经剪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坐骨神经剪断+腹腔注射臭牡丹30 g·kg-1)。运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检测机械痛敏,高效液相法测定大鼠脊髓背角中谷氨酸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予臭牡丹组后第7、10、14、21天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明显升高(P<0.05,P<0.001),在第7天及21天观察到臭牡丹可显著降低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的含量(P<0.001)。结论:臭牡丹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机械痛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谷氨酸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 神经病理性痛 机械痛敏 谷氨酸
下载PDF
臭牡丹根提取液的镇静和催眠作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建新 叶和杨 +5 位作者 连其深 许桂发 周青 周俐 胡晓 杨敬格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 :研究臭牡丹的镇静和催眠作用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①臭牡丹液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抖笼法 )。②臭牡丹液对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③臭牡丹液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影响。结果 :臭牡丹具有明显减少小鼠... 目的 :研究臭牡丹的镇静和催眠作用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①臭牡丹液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抖笼法 )。②臭牡丹液对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③臭牡丹液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影响。结果 :臭牡丹具有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作用、协同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耐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 镇静作用 催眠作用 药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