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8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box only protein 2 exacerba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by targeting the hydroxyl CoA dehydrogenase alpha subunit
1
作者 Zhi Liu Ning-Yuan Chen +2 位作者 Zhao Zhang Sai Zhou San-Yuan H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3年第28期4433-4450,共18页
BACKGROU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is a major health burden with an increasing global incidence.Unfortunately,the unavailability of knowledge underlying NAFLD pathogenesis inhibits effective preventive... BACKGROU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is a major health burden with an increasing global incidence.Unfortunately,the unavailability of knowledge underlying NAFLD pathogenesis inhibits effective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measures.AIM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NAFLD.METHODS 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liver tissues from patients with NAFLD(n=6)and patients with normal metabolic conditions(n=6)to identify the target genes.A NAFLD C57BL6/J mouse model induced by 16 wk of high-fat diet feeding and a hepatocyte-specific F-box only protein 2(FBXO2)overexpression mouse model were used for in vivo studies.Plasmid transfection,co-immunoprecipitation-based mass spectrometry assays,and ubiquitination in HepG2 cells and HEK293T cells were used for in vitro studies.RESULTS A total of 30982 genes were detected in WGS analysis,with 649 up-regulated and 178 down-regulated.Expression of FBXO2,an E3 ligase,was upregulated in the liver tissues of patients with NAFLD.Hepatocyte-specific FBXO2 overexpression facilitated NAFLD-associated phenotypes in mice.Overexpression of FBXO2 aggravated odium oleate(OA)-induced lipid accumulation in HepG2 cells,resulting in an abnormal expression of genes related to lipid metabolism,such as fatty acid synthase,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and so on.In contrast,knocking down FBXO2 in HepG2 cells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the OA-induced lipid accumulation and aberrant expression of lipid metabolism genes.The hydroxyl CoA dehydrogenase alpha subunit(HADHA),a protein involved in oxidative stress,was a target of FBXO2-mediated ubiquitination.FBXO2 directly bound to HADHA and facilitated its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in HepG2 and HEK293T cells.Supplementation with HADHA alleviated lipid accumulation caused by FBXO2 overexpression in HepG2 cells.CONCLUSION FBXO2 exacerbates lipid accumulation by targeting HADHA and i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ox only protein 2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The hydroxyl coa dehydrogenase alpha subunit Liver steatosis Ubiquitination Lipid accumulation
下载PDF
GO-CoA-Tat改善脂肪肝小鼠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
2
作者 王海燕 李裕霖 +3 位作者 胡静娴 周皓 蒋淼 张绍仁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6期965-970,共6页
目的探讨饥饿素O-酰基转移酶(ghrelin O-acyltransferase,GOAT)抑制剂GO-CoA-Tat对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C57BL/6雄... 目的探讨饥饿素O-酰基转移酶(ghrelin O-acyltransferase,GOAT)抑制剂GO-CoA-Tat对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C57BL/6雄性小鼠24只,分为对照组、HFD组和GO-CoA-Tat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标准饮食,HFD组和GO-CoA-Tat组均给予HFD,GO-CoA-Tat组喂养第3周起每天腹腔注射GO-CoA-Tat。每周测量小鼠食物摄入量和小鼠体质量。喂养8周后采集血清及肝脏样本,测量肝脏质量,并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脂滴形成情况;检测并比较3组小鼠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肝脏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结果HFD组小鼠喂养8周后出现明显的肝脏脂肪变性;与HFD组相比,GO-CoA-Tat组脂肪变性明显缓解。与HFD组相比,GO-CoA-Tat组小鼠食物摄入量减少、体质量减小、肝脏质量减小(P<0.05)。与HFD组相比,GO-CoA-Tat组小鼠肝脏TG含量降低,血清TG和TC降低(P<0.05);肝脏GSH、SOD浓度升高(P<0.01),MDA浓度下降(P=0.005);血清ALT和AST降低(P<0.05)。结论GO-CoA-Tat可改善NAFLD小鼠肝脏的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从而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GO-coa-Tat 饥饿素O-酰基转移酶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应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筛选虾青素高产突变株 被引量:2
3
作者 梁新乐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3-25,共3页
研究了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法夫酵母生长及其虾青素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辛伐他汀浓度在4·78×10-6mol/L时对酵母细胞的生长的抑制表现不明显,但对虾青素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此浓度作为筛选浓度,经亚... 研究了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法夫酵母生长及其虾青素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辛伐他汀浓度在4·78×10-6mol/L时对酵母细胞的生长的抑制表现不明显,但对虾青素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此浓度作为筛选浓度,经亚硝基胍(NTG)诱变后,通过辛伐他汀平板初筛与摇瓶复筛,获得较高虾青素产率的突变株。实验结果表明,菌体生物量、类胡萝卜总量和虾青素产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其中NPX-3_05突变株类胡萝卜总量与虾青素产量分别达到3·823、2·755mg/L,比出发菌株依次提高了163%、143%(1·453mg/L、1·134mg/L)。菌株NPX-3_05经连续发酵5次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其性状稳定。目标产物经HPLC定性分析,确定为反式虾青素。因此,以辛伐他汀等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作为选择压力,对虾青素高产突变株的筛选上具有较好的“筛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虾青素 法夫酵母 HMG-coa还原酶 Petri DISH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高产突变株 筛选 稳定性实验
下载PDF
哺乳动物丙二酰CoA的调控与功能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洪 闻爱友 +3 位作者 白晰 戴四发 王立克 华金玲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6,共6页
丙二酰CoA不仅是脂肪酸合成的中间产物,而且对脂肪酸代谢、胰岛素分泌、机体能量消耗和采食量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乙酰辅酶A羧化酶、丙二酰CoA脱羧酶及营养状况调控机体内丙二酰CoA的水平,而丙二酰CoA主要经由肉毒碱脂酰转移酶来调节... 丙二酰CoA不仅是脂肪酸合成的中间产物,而且对脂肪酸代谢、胰岛素分泌、机体能量消耗和采食量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乙酰辅酶A羧化酶、丙二酰CoA脱羧酶及营养状况调控机体内丙二酰CoA的水平,而丙二酰CoA主要经由肉毒碱脂酰转移酶来调节脂肪酸代谢,进而调控胰岛素分泌,采食量等。本文主要综述了丙二酰CoA的调控与功能及其在哺乳动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丙二酰coa 乙酰辅酶A羧化酶 丙二酰coa脱羧酶 CPTs
下载PDF
大豆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基因克隆及结构分析
5
作者 郭子雯 司修洋 +1 位作者 焦莉苹 刘大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6-623,共8页
【目的】对大豆中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木质素代谢途径关键基因CCoAOMT在大豆抗胞囊线虫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高抗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3号生理小种... 【目的】对大豆中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木质素代谢途径关键基因CCoAOMT在大豆抗胞囊线虫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高抗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3号生理小种品种灰皮支黑豆根系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进行克隆。【结果】克隆得到1条大豆CCoAOMT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将其命名为GmCCoAOMT,GenBank登录号为MW480860。该基因全长为848 bp,含有1个74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分子量为27.6 kDa,等电点为5.67;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CCoAOMT蛋白可能位于细胞质,该蛋白含有1个保守的AdoMet_MTases结构域,属于AdoMet_MTases超级家族;在与其他豆科植物CCoAOMT编码的蛋白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中,GmCCoAOMT编码的蛋白序列与其他豆科植物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论】获得大豆CCoAOMT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通过构建进化树确定大豆与豇豆、木豆、菜豆和赤豆的CCoAOMT蛋白进化关系较近,而与白羽扇豆和鹰嘴豆进化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植物脂酰-CoA合成酶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士花 邹恩强 杜希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119-123,共5页
脂酰-CoA合成酶在植物的脂肪酸代谢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长链脂酰-CoA合成酶(LACS)与一种新的脂酰-CoA合成酶(ACOS)的基因功能、酶学特性和基因家族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脂肪酸代谢 脂酰-coa合成酶 LACS ACOS 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相似基因
下载PDF
酰基激酶和酰基CoA合成酶对螺旋霉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友元 陈长华 +2 位作者 李永东 李东红 陈国豪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1-253,共3页
螺旋霉素链霉菌生物合成螺旋霉素的过程受许多酶的调控作用。酰基激酶和酰基 Co A合成酶是螺旋霉素内酯环合成的重要酶。实验测定了它们的酶活趋势和酶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酰基激酶和酰基 Co A合成酶都有两个活力峰 ,前者活性集中在... 螺旋霉素链霉菌生物合成螺旋霉素的过程受许多酶的调控作用。酰基激酶和酰基 Co A合成酶是螺旋霉素内酯环合成的重要酶。实验测定了它们的酶活趋势和酶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酰基激酶和酰基 Co A合成酶都有两个活力峰 ,前者活性集中在发酵中前期 ,后者活性集中在发酵中后期。实验发现 Co2 + 、Mn2 + 对酰基激酶和酰基 Co A合成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 ,Cu2 + 对酰基激酶有抑制作用 ,但对酰基 Co A合成酶有很强的激活作用。在发酵中期向摇瓶中补加二价阳离子比在发酵初期加入有更明显的激活作用 ,平均效价最高提高了 3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霉素 酰基激酶 酰基coa合成酶 影响因子 生物合成 激活作用 抗生素
下载PDF
油茶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cDNA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琳 谭晓风 +2 位作者 胡姣 姚小华 林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8-112,共5页
在已知油茶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EST序列基础上,设计6条特异引物,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湘林1号’种仁总RNA为模板,通过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优化,最终扩增出一条700 bp左右的目的片段,将该片段回收、克隆、测序,获得718 bp的cDNA序列,将该... 在已知油茶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EST序列基础上,设计6条特异引物,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湘林1号’种仁总RNA为模板,通过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优化,最终扩增出一条700 bp左右的目的片段,将该片段回收、克隆、测序,获得718 bp的cDNA序列,将该序列与油茶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进行序列拼接,确定了油茶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将该序列提交至GeneBank,登录号为GU594059。油茶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1 495 bp,含有一个1 227 bp的ORF,编码408个氨基酸残基。在氨基酸序列水平上,该基因与胡黄连(P.kurrooa)的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的相似性最高,为86%,与稻瘟病菌(M.grisea)的最低,为65%。通过在线预测,油茶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编码蛋白的等电点pI为6.19,分子量Mw为41 628.6 Da。本研究为揭示油茶油脂合成规律和油茶的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乙酰coa酰基转移酶 快速扩增CDNA末端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油茶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基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建勇 谭晓风 +4 位作者 陈鸿鹏 曾艳玲 龙洪旭 梅芳芳 刘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8-154,共7页
【目的】油茶种仁含油率较低且易遭逆性环境等的影响,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丙二酰单酰Co A:ACP转酰酶是脂肪酸合成酶(FASⅡ)复合体的组成酶之一,在脂肪酸合成中起着装载作用,它的酶促反应产物丙二酰单酰ACP是脂... 【目的】油茶种仁含油率较低且易遭逆性环境等的影响,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丙二酰单酰Co A:ACP转酰酶是脂肪酸合成酶(FASⅡ)复合体的组成酶之一,在脂肪酸合成中起着装载作用,它的酶促反应产物丙二酰单酰ACP是脂肪酸合成关键组成部分。开展该基因的功能研究,能为油茶的分子遗传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油茶品种‘华硕’种子为材料,借助其种子转录组和表达谱数据库,通过RACE技术,克隆丙二酰单酰Co A:ACP转酰酶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常规的酶切连接技术构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利用α酮戊二酸脱氢酶(KDH)偶联系统测定表达产物的酶活性。【结果】丙二酰单酰Co A:ACP转酰酶基因的全长c DNA 1 867 bp,含有1 131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376个氨基酸,具有58个氨基酸长度的叶绿体转运肽,该基因被命名为Co MCAT(Gen Bank登录号KJ910337)。在malonyl-Co A结合位点和ACP结合位点上分别存在高度保守的基序"GQGXQ"和"GXSXG"。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Co MCAT在BL21(DE3)细胞中被成功地诱导表达,目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0 k Da。酶活性分析表明,重组蛋白Co MCAT的最佳催化温度为30℃,最佳p H为7.0,比酶活性约为2.384 U·μg-1。【结论】以本实验室构建的油茶转录组数据库为基础,首次克隆获得油茶MCAT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在宿主细胞BL21(DE3)中成功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并对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的酶活性分析。研究结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开展和揭示油茶MCAT基因在油脂合成的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酶活性
下载PDF
瘦素及硬脂酰CoA去饱和酶-1在高脂饮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陆元善 范建高 +2 位作者 方继伟 丁晓东 杨兆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2327-2331,共5页
目的:研究瘦素及SCD-1在高脂饮食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及其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2只SD大鼠分成正常组、高脂组和干预组(自高脂饮食喂养8 wk起用罗格列酮进行干预16 wk).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RT-PCR实时荧光分析大鼠肝 SCD-1 m... 目的:研究瘦素及SCD-1在高脂饮食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及其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2只SD大鼠分成正常组、高脂组和干预组(自高脂饮食喂养8 wk起用罗格列酮进行干预16 wk).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RT-PCR实时荧光分析大鼠肝 SCD-1 mRNA与β-actin mRNA的比值.结果:肝组织HE染色显示高脂组大鼠肝脏内有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8 wk达到脂肪肝诊断标准.8,24 wk高脂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8 wk:5.29±1.83 μg/L vs 3.06±1.35 μg/L, P<0.05;24 wk:7.89±3.01 μg/L vs 3.09±1.52 μg/L, P<0.05);肝SCD-1 mRNA与β-actin mRNA的比值明显下降(8 wk:0.37±0.25 vs 0.82±0.34,P<0.05).干预组与高脂组相比,血清瘦素水平下降(5.95±3.31 μg/L vs 7.89±3.01 g/L,P>0.05);肝SCD-1 mRNA表达明显增强(SCD-1/β-actin:1.02±0.11 vs 0.52±0.22,P<0.01).结论:长期高脂饮食可导致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其通过下调肝SCD-1表达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罗格列酮可降低血清瘦素水平,上调肝SCD-1的表达,减轻因高脂饮食引起的非酒精性肝脂肪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非酒精性脂肪肝 罗格列酮 瘦素 硬脂酰coa去饱和酶-l
下载PDF
油茶长链脂肪酰基CoA合成酶基因1(CoLACS1)分子特征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江南 谭晓风 +3 位作者 张琳 李泽 蒋瑶 黄丽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47,共9页
长链脂肪酰基Co A合成酶(LACS)在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国家审定品种华硕(Camellia oleifera Huashuo)种仁转录组数据为基础,根据LACS基因Unigene序列设计引物,分离克隆了油茶LA... 长链脂肪酰基Co A合成酶(LACS)在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国家审定品种华硕(Camellia oleifera Huashuo)种仁转录组数据为基础,根据LACS基因Unigene序列设计引物,分离克隆了油茶LACS1基因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CoLACS1(Gene Bank登录号:KJ960228),全长2114 bp,开放阅读框2088 bp,编码695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oLACS1具有3个B1ock,从分子特征可判断CoLACS1属于LACS家族;氨基酸同源比对显示与其他物种的LACS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与拟南芥LACS7相似性为78%,与麻风树、大豆、毛果杨等物种LACS6(peroxisomal)相似性可达80%以上;对CoLACS1进行原核表达分析,构建的p ET30a-CoLACS1载体成功转化至BL21(DE3)中经1 mmol/L IPTG诱导表达,菌液检测获得预测的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76 k D);分析转录组数据中CoLACS1的Unigene序列RTKM值并对CoLACS1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CoLACS1在油茶华硕种子发育各时期平稳表达,表达丰度变化不大,荧光定量结果变化规律与转录组数据分析一致;同时分析华硕种仁不同时期含油率和脂肪酸成分变化,双变量统计分析发现CoLACS1表达模式与油茶油脂积累规律呈显著相关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油茶油脂积累与代谢的基因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长链脂肪酰基coa合成酶 基因表达 油脂积累
原文传递
HMG-CoA还原酶和FPP合酶基因拷贝数对紫穗槐-4,11-二烯酵母工程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孔建强 程克棣 +4 位作者 王丽娜 郑晓东 戴均贵 朱平 王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14-1319,共6页
从青蒿中克隆了紫穗槐-4,11-二烯合酶基因(ADS),从酿酒酵母中克隆了HMG-CoA还原酶(HMGR)催化结构域和FPP合酶(FPPS)基因。构建含ADS基因的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YeDP60/G/AS,将其转入酿酒酵母,获得能产生紫穗槐-4,11-二烯的酵母工程菌,以朱... 从青蒿中克隆了紫穗槐-4,11-二烯合酶基因(ADS),从酿酒酵母中克隆了HMG-CoA还原酶(HMGR)催化结构域和FPP合酶(FPPS)基因。构建含ADS基因的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YeDP60/G/AS,将其转入酿酒酵母,获得能产生紫穗槐-4,11-二烯的酵母工程菌,以朱栾倍半萜为参照,产量为10μg.L-1。另外构建了含HMGR和FPPS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pGBT9/A/HMG/G/FPP,将该载体和pYeDP60/G/AS共转入酿酒酵母,得到第二个能产生紫穗槐-4,11-二烯的酵母工程菌,产量为23.6 mg.L-1,结果表明增加HMG-CoA还原酶和FPP合酶基因的拷贝数能显著增加酵母工程菌的紫穗槐-4,11-二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4 11-二烯 HMG-coa还原酶 FPP合酶 酵母工程菌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硬脂酰CoA去饱和酶-1表达与ATP浓度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陆元善 范建高 +2 位作者 方继伟 丁晓东 杨兆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3450-3456,共7页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SCD-1表达及ATP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30只分成正常组、高脂组,在实验的第8,16和24周分批处死,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荧光素酶-荧光素法测定肝脏ATP含量,RT-PCR实时荧光分析大鼠肝SCD-1mRNA与β-acti...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SCD-1表达及ATP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30只分成正常组、高脂组,在实验的第8,16和24周分批处死,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荧光素酶-荧光素法测定肝脏ATP含量,RT-PCR实时荧光分析大鼠肝SCD-1mRNA与β-actinmRNA的比值.结果:肝组织HE染色显示高脂组大鼠肝脏内有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8wk达到脂肪肝诊断标准.8wk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16-24wk进展为脂肪性肝炎.电镜下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增大,部分内膜嵴粒脱落,16wk发现线粒体内有类圆形结晶样物质沉积.实验组肝SCD-1mRNA表达下降,8,16和24wk的测定值分别为0.39±0.18vs0.83±0.28(P<0.05)、0.44±0.17vs0.81±0.30(P<0.05)和0.47±0.23vs0.88±0.22(P<0.01);每克肝匀浆ATP含量(10-8μmol/L)减低(2.40±0.54vs2.96±0.43,P>0.05,2.26±0.55vs3.00±0.42,P<0.05和1.74±0.45vs2.79±0.40,P<0.01).肝SCD-1mRNA表达与ATP含量呈正相关(r=0.46,P<0.05).结论:长期高脂饮食引起肝SCD-1的表达下调,促使脂肪在肝内蓄积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同时使肝细胞内饱和游离脂肪酸增加,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受损,使ATP的合成和储存下降,加重氧化应激对肝细胞的打击和肝脏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硬脂酰coa去饱和酶-1 三磷酸腺苷 实时荧光RT—PCR
下载PDF
慈竹CCoAOMT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吴晓宇 胡尚连 +4 位作者 曹颖 卢学琴 任鹏 周美娟 李晓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22,共6页
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是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该研究以慈竹嫩茎为材料,采用RT-PCR及RACE方法,克隆CCoAOMT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个慈竹CCoAOMT基因cDNA全长序列被成功克隆,该序列全长为1 080 bp... 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是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该研究以慈竹嫩茎为材料,采用RT-PCR及RACE方法,克隆CCoAOMT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个慈竹CCoAOMT基因cDNA全长序列被成功克隆,该序列全长为1 080 bp,含有1个777 bp的读码框,编码了1个包含25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28.861 ku,等电点为5.33,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42.25%,β-转角占8.91%,延伸链占15.89%、无规则卷曲占32.95%。对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发现,慈竹与绿竹的CCoAOMT1基因亲缘关系最近,但慈竹CCoAOMT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绿竹相比,在第10位点上发生了缺失,5个位点发生了变异。慈竹、绿竹、毛竹、玉米CCoAOMT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中都含有1个相对保守的无序化区域。NaC-CoAOMT1基因组织表达结果表明,其在未展开叶、笋上部和中部、茎的上部和中部的表达量较高。笔者将克隆并获得的慈竹木质素合成酶CCoAOMT基因全长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JF742462)命名为NaCCoAOMT1,分析认为其可能与慈竹木质素生物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CcoaOMT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油菜脂酰CoA合成酶基因pXT166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福各 谭小力 +2 位作者 崇保强 周佳 袁伟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4-278,共5页
长链脂酰CoA合成酶(LACSs)在脂肪酸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把游离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硫酯。pXT166经证实具有编码长链脂酰CoA合成酶活性。本研究通过酵母互补实验验证了pXT166具有LACS的酶活性。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 长链脂酰CoA合成酶(LACSs)在脂肪酸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把游离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硫酯。pXT166经证实具有编码长链脂酰CoA合成酶活性。本研究通过酵母互补实验验证了pXT166具有LACS的酶活性。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底物偏好性显示,长链饱和脂肪酸是其优先底物。RT-PCR分析表明,在不同油脂含量的油菜品系种子中,授粉后35d,该基因在高含油量的种子中表达更强,表明pXT166参与了油菜种子中油脂的合成,与种籽含油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脂酰coa合成酶 RT—PCR 酵母互补 底物偏好性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烯脂酰-CoA还原酶基因BnECR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倪郁 张飞萃 +4 位作者 王亚超 蒲飞 王瑞 柴友荣 李加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432,共9页
反式烯脂酰-CoA还原酶(trans-2,3-enoyl-CoA reductase,ECR)是催化超长链脂肪酸(VLCFAs)合成的脂肪酰-CoA延长酶之一。根据已报道拟南芥ECR基因设计引物,采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方法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ECR的全长cDN... 反式烯脂酰-CoA还原酶(trans-2,3-enoyl-CoA reductase,ECR)是催化超长链脂肪酸(VLCFAs)合成的脂肪酰-CoA延长酶之一。根据已报道拟南芥ECR基因设计引物,采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方法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ECR的全长cDNA序列和对应的基因组序列,命名为BnECR(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899705和FJ899706)。序列分析结果显示,BnECR的全长cDNA序列为1328bp,对应的基因组序列为2093bp,由4个外显子组成,在ORF的上、下游分别有一个163bp的5′UTR和一个232bp的3′UTR。根据编码区预测BnECR前体蛋白为一个31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包含ECR蛋白的重要功能位点K144、R145及一个NAD(P)H结合基序G225SGGYQIPR/HG234。NCBIBlastn、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及保守域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拟南芥AtECR基因的同源性最高,是对应拟南芥AtECR的垂直同源基因。RT-PCR分析表明,BnECR基因在甘蓝型油菜根、茎、叶、花及角果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BnECR在高芥酸材料种子发育中后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芥酸种子,表明BnECR可能参与甘蓝型油菜芥酸的合成。将BnECR克隆到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中,分别转化野生型酵母By4743和突变体菌株YDL015c,添加半乳糖诱导表达。气相色谱分析表明,BnECR在酿酒酵母中有效表达,转化菌株中的芥酸(C22:1)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34%,比对照增加52%;对突变体的转化结果表明芥酸含量恢复到野生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烯脂酰coa还原酶 克隆 芥酸 酿酒酵母
下载PDF
高胆固醇膳食对大鼠和仓鼠肝脏HMG-CoA-R、LDL-R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浩 张泽生 +3 位作者 张颖 温生萍 左艳博 凌洁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2-195,共4页
大鼠和仓鼠作为常用的降胆固醇研究模型而被广泛研究。通过喂饲大鼠和仓鼠不同含量膳食胆固醇(0%~0.9%),对大鼠和仓鼠高胆固醇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喂饲胆固醇膳食,仓鼠和大鼠肝脏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HMG-CoA-R)的蛋... 大鼠和仓鼠作为常用的降胆固醇研究模型而被广泛研究。通过喂饲大鼠和仓鼠不同含量膳食胆固醇(0%~0.9%),对大鼠和仓鼠高胆固醇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喂饲胆固醇膳食,仓鼠和大鼠肝脏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HMG-CoA-R)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均受到明显的抑制。随着膳食胆固醇添加量的增加,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表达增加,但是仓鼠和大鼠的LDL-R基因表达均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仓鼠 HMG-coa-R LDL-R
下载PDF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三维药效团的构建 被引量:18
18
作者 鲍红娟 张燕玲 乔延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1-306,共6页
以作用于鼠肝脏细胞的21个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RI)为训练集,训练集化合物具备结构多样性,来源于相同药理模型,活性值IC50范围在0.3-8000nmol·L-1.利用Catalyst计算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最优药效团由一... 以作用于鼠肝脏细胞的21个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RI)为训练集,训练集化合物具备结构多样性,来源于相同药理模型,活性值IC50范围在0.3-8000nmol·L-1.利用Catalyst计算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最优药效团由一个氢键受体,一个氢键给体,一个疏水基团和一个芳香环特征组成.药效团模型Fixedcost值,Totalcost值和Configurationcost值分别为88.75、111.5和16.98.训练集化合物活性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8883,偏差值为1.269,交叉验证结果表明,药效团模型具有较高的置信度,对测试集化合物活性值的预测结果显示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数据库搜索发现新的具有该活性的化合物,也可用于中药或天然产物药物的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三维药效团 数据库搜索
下载PDF
油桐烯脂酰CoA还原酶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美兰 谭晓风 龙洪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7,共9页
以葡萄桐近成熟种子为材料,根据油桐转录组数据库中已知部分烯脂酰CoA还原酶(enoyl-CoA reductase,ECR)序列,利用RACE克隆技术,克隆得油桐烯脂酰CoA还原酶的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VfECR,并对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相应氨基酸序列的理化... 以葡萄桐近成熟种子为材料,根据油桐转录组数据库中已知部分烯脂酰CoA还原酶(enoyl-CoA reductase,ECR)序列,利用RACE克隆技术,克隆得油桐烯脂酰CoA还原酶的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VfECR,并对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相应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跨膜结构域、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 154 bp,含有一个93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10个氨基酸,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含有6个明显的跨膜结构域,且与陆地棉ECR蛋白的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同时利用RT-qPCR对VfECR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和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油桐Vf ECR基因主要在种仁中表达,在根、茎、叶等组织中表达量较少;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近成熟(8月、9月)到成熟种子(10月)中的表达量要明显高于未成熟种子(6月、7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油桐 超长链脂肪酸 烯脂酰coa还原酶 克隆技术 表达模式
下载PDF
镁含量对MmNi_(5-x)(CoAlMn)_x/Mg复合储氢合金吸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文辉 高岩 +2 位作者 罗堪昌 李伯林 朱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11,共3页
借助扫描电镜、X- ray及吸氢性能测试装置研究了镁含量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 Mm Ni5- x ( Co Al Mn) x/Mg纳米晶复合储氢材料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镁含量的增加 ,合金的活化性能表现出差 -好 -差的变化趋势。当镁含量达到50 wt%... 借助扫描电镜、X- ray及吸氢性能测试装置研究了镁含量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 Mm Ni5- x ( Co Al Mn) x/Mg纳米晶复合储氢材料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镁含量的增加 ,合金的活化性能表现出差 -好 -差的变化趋势。当镁含量达到50 wt%时 ,材料无法被活化。镁含量对吸氢量也有影响 ,具体表现为 ,随着镁含量的增加 ,材料的吸氢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储氢合金 吸氢性能 MmNi5-x(coa1Mn)x/Mg 机械合金化 镁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