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oanda效应的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佟川 李昂贤 +3 位作者 王启材 张琦祥 许兰迪 王炫 《科技资讯》 2021年第9期94-96,共3页
推力矢量技术对于飞行器机动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历了从机械式到有源流体式再到无源流体式的发展历程。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具有型面固定、能耗小、主射流偏转响应快等优势。该文提出一种基于Coanda效应的无源流体推力矢... 推力矢量技术对于飞行器机动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历了从机械式到有源流体式再到无源流体式的发展历程。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具有型面固定、能耗小、主射流偏转响应快等优势。该文提出一种基于Coanda效应的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和ANSYS FLUENT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仿真,验证该类型矢量喷管对气流控制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无缘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结构简单,可通过外界大气压力实现主射流矢量偏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喷管 流体式推力矢量控制 coanda效应 数值仿真
下载PDF
用于叶尖射流扩稳的Coanda喷嘴参数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前 胡骏 李亮 《航空计算技术》 2014年第2期74-76,80,共4页
为提高压气机叶尖射流扩稳研究中喷嘴的附壁性能,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Coanda表面形式以及喷嘴宽度对Coanda喷嘴附壁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Coanda喷嘴的附壁性能与喷嘴上型线出口段的曲率密切相关,上型线出口段曲率大于1/6 mm-1时,喷... 为提高压气机叶尖射流扩稳研究中喷嘴的附壁性能,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Coanda表面形式以及喷嘴宽度对Coanda喷嘴附壁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Coanda喷嘴的附壁性能与喷嘴上型线出口段的曲率密切相关,上型线出口段曲率大于1/6 mm-1时,喷嘴的附壁性能随着上型线出口段曲率的减小而提高;上型线出口段曲率减小到1/6 mm-1后,喷嘴的附壁性能不再改变。型线确定后,喷嘴的附壁性能随喷嘴宽度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叶尖射流扩稳 coanda效应 参数化研究
下载PDF
无缝襟翼吹气控制机理和地面效应分析
3
作者 赵光银 姜裕标 +1 位作者 王万波 何萌 《气体物理》 2022年第4期53-66,共14页
基于Coanda效应的无缝襟翼吹气控制能大幅度提升机翼升力,改善大型运输类飞机起降性能,因此研究起降阶段地面效应对吹气控制的影响十分必要。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从流场变化的角度分析了无缝襟翼吹气控制机理,以及有/无襟翼吹气时地面效... 基于Coanda效应的无缝襟翼吹气控制能大幅度提升机翼升力,改善大型运输类飞机起降性能,因此研究起降阶段地面效应对吹气控制的影响十分必要。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从流场变化的角度分析了无缝襟翼吹气控制机理,以及有/无襟翼吹气时地面效应对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襟翼吹气使Coanda表面产生局部低压区,形成指向Coanda表面的压力梯度,进而引起射流上方的主流偏转和加速,使整个翼面近壁区产生顺时针方向的速度增量;翼面压力面的压力增大,吸力面的吸力增强,其中主翼上翼面吸力增强是翼型升力增加的主要来源。无吹气时,地面效应使翼型上/下翼面附近的流速均降低,上/下翼面的压力均有所提高,整体上使翼型升力降低。有地面效应时的襟翼吹气增强了下翼面对来流的阻滞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下翼面的压力;襟翼吹气使上翼面气流加速,可抵消地面效应引起的上翼面气流减速,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地面效应引起的上翼面吸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气控制 无缝襟翼 地面效应 数值模拟 coanda效应
下载PDF
基于等离子体环量控制的翼型气动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艳华 李林 +1 位作者 张登成 梁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5,共6页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环量控制对翼型的影响特性,采用基于唯象学的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数学模型和二维雷诺平均N-S方程,选取NCCR 1510-7067N环量控制翼型,数值模拟后缘半径对升力和效费比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优化。设计最佳后缘半径模型进行低速...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环量控制对翼型的影响特性,采用基于唯象学的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数学模型和二维雷诺平均N-S方程,选取NCCR 1510-7067N环量控制翼型,数值模拟后缘半径对升力和效费比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优化。设计最佳后缘半径模型进行低速风洞实验,获得迎角-4°~12°,速度6,10,15m/s下的压力分布和升力特性。研究表明:后缘半径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Coanda效应的产生,确定最佳后缘半径与弦长的比值为0.048,效费比97.69。低雷诺数下,随着迎角的增加,出现了层流长泡分离和短泡分离,等离子体射流不仅改善了尾部流场,还通过环量增加抑制层流分离,提高了升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环量控制 后缘半径 coanda效应 层流分离
下载PDF
核心机驱动风扇级可变弯度导叶设计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前 胡骏 +1 位作者 屠宝锋 严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55-1859,共5页
为设计出适用于核心机驱动风扇级的可变弯度导叶,在基础叶型设计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详细分析了缝隙形式以及设计点的选取对可变弯度导叶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气流转折角对应着不同的最佳基础叶型;在缝隙设计中采用Coa... 为设计出适用于核心机驱动风扇级的可变弯度导叶,在基础叶型设计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详细分析了缝隙形式以及设计点的选取对可变弯度导叶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气流转折角对应着不同的最佳基础叶型;在缝隙设计中采用Coanda型线可以有效提高泄漏流的附壁性能,抑制缝隙后附面层的发展,提高可变弯度导叶性能;可变弯度导叶出口气流角变化范围较大,设计点的选取对可变弯度导叶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机驱动风扇级 可变弯度导叶 基础叶型 coanda效应 设计点选取
原文传递
利用空化射流清洗湖泊 被引量:16
6
作者 廖振方 陈德淑 +2 位作者 邓晓刚 张凤华 唐川林 《清洗世界》 CAS 2004年第4期1-6,共6页
提出了利用空化射流配合COANDA效应杀灭藻类及浮游生物、治理湖泊与江河水体的富营养化的新型技术和装置。简要介绍了空化射流的原理、处理的工艺流程以及处理效果,对于当前我国治理江河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空化 湖泊 水处理技术 coanda效应 富营养化
下载PDF
机械通风房间气流分岔及主要影响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珍 张吉礼 陆亚俊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1,共5页
分析了机械通风房间气流分岔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参数.首先根据射流理论,结合数值模拟结果,通过分析Coanda效应在平面射流和集中射流中的作用,解释了平面射流相对出射时可能出现分岔、而集中射流一般不出现分岔的原因,得出Coanda效应是引... 分析了机械通风房间气流分岔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参数.首先根据射流理论,结合数值模拟结果,通过分析Coanda效应在平面射流和集中射流中的作用,解释了平面射流相对出射时可能出现分岔、而集中射流一般不出现分岔的原因,得出Coanda效应是引起分岔的主要机理.然后采用正交试验理论和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分岔的参数,找到显著性因子,并得出分岔强度和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岔 气流组织 平面射流 coanda效应 影响参数
下载PDF
新型二维推力矢量喷管数值模拟
8
作者 肖中云 江雄 +1 位作者 陈作斌 刘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95-899,共5页
针对现有流体推力矢量控制方案的不足,提出利用喷流附壁效应的新型矢量喷管,借助于尾喷管射流对固壁延伸面的跟随作用控制尾喷流方向,实现推力转向.在此基础上采用限制流量的方法调节喷流的抽吸程度,产生不同的横向压力梯度,达到了矢量... 针对现有流体推力矢量控制方案的不足,提出利用喷流附壁效应的新型矢量喷管,借助于尾喷管射流对固壁延伸面的跟随作用控制尾喷流方向,实现推力转向.在此基础上采用限制流量的方法调节喷流的抽吸程度,产生不同的横向压力梯度,达到了矢量化控制推力转向的目的.运用这一概念设计了二维矢量喷管,用数值实验方式验证了喷管的推力转向效果,采用限制流量方法得到的最大矢量角度约13.3°,进一步结合射流控制可以使矢量偏角达到20°以上.通过对该喷管流场的数值计算研究,探讨了该矢量喷管内喷流转向形成的流动机理,从推力损失、转向效率上对喷管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为下一步开展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矢量 二次流 coanda效应 推力效率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通风房间气流分叉的研究
9
作者 梁珍 张吉礼 陆亚俊 《低温建筑技术》 2007年第3期107-109,共3页
机械通风下的房间气流组织经常会出现分叉现象,弄清分叉的原因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引起分叉的原因和影响分叉的主要因素。首先,文章在模拟计算的辅助下,理论分析了出现分叉的原因,发现当平面射流相对出射时可能出现分叉,而集中射... 机械通风下的房间气流组织经常会出现分叉现象,弄清分叉的原因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引起分叉的原因和影响分叉的主要因素。首先,文章在模拟计算的辅助下,理论分析了出现分叉的原因,发现当平面射流相对出射时可能出现分叉,而集中射流一般不出现分叉,并进一步得出Coanda效应是造成分叉的主要原因。最后,文章简单分析了影响分叉的主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 气流组织 平面射流 coanda效应
下载PDF
清淤射流泵流场数值模拟及其参数对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倪其军 阮文权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1-790,共10页
文章采用基于RANS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清淤射流泵的性能,建立了基于CFD技术的清淤射流泵流场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清淤泵喷口间隙、内部结构、出口半径、进口压力等关键参数与流场之间的规律,给出了射流泵流体流动机理,提出了采用Qh... 文章采用基于RANS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清淤射流泵的性能,建立了基于CFD技术的清淤射流泵流场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清淤泵喷口间隙、内部结构、出口半径、进口压力等关键参数与流场之间的规律,给出了射流泵流体流动机理,提出了采用QhVh(底部流量与平均速度的乘积)来评价最佳射流泵及作业距离h。文中的射流泵流场数值模拟方法可为该类射流泵设计提供分析评估手段和实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淤射流泵 CFD数值模拟 coanda效应
下载PDF
流体推力矢量技术的应用验证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瞿丽霞 李岩 白香君 《航空科学技术》 2020年第5期64-72,共9页
流体推力矢量(fluidic thrust vectoring,FTV)技术是利用二次流诱导主流偏转、实现推力转向的新型流动控制技术。概述了FTV技术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详细综述了FTV技术的应用验证研究进展,对FTV技术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开展FTV喷管几... 流体推力矢量(fluidic thrust vectoring,FTV)技术是利用二次流诱导主流偏转、实现推力转向的新型流动控制技术。概述了FTV技术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详细综述了FTV技术的应用验证研究进展,对FTV技术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开展FTV喷管几何参数的精细化设计以实现高效可靠的推力矢量控制;通过不同层次的系统集成验证加速推动FTV技术的工程应用;探索环量控制机翼(circulation control wing,CCW)和FTV协同控制完全替代活动舵面的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控制 coanda效应 流体推力矢量 二次流
下载PDF
射流推力矢量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杰 《科技与创新》 2020年第10期81-83,85,共4页
飞行器的空间姿态变化主要依靠常规气动舵面的偏转,使用推力矢量喷管,可以提高飞行器的机动性能和飞行包线。传统的推力矢量喷管由机械活动部件的偏转产生矢量推力,缺点是质量大、结构复杂、维修困难等,射流推力矢量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 飞行器的空间姿态变化主要依靠常规气动舵面的偏转,使用推力矢量喷管,可以提高飞行器的机动性能和飞行包线。传统的推力矢量喷管由机械活动部件的偏转产生矢量推力,缺点是质量大、结构复杂、维修困难等,射流推力矢量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机械式推力矢量喷管的研究和优缺点进行了描述,解释了Coanda效应的原理,介绍了射流推力矢量技术的特点、方案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射流推力矢量技术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nda效应 射流推力矢量 推力矢量技术 二次流
下载PDF
内流激波边界层干扰非对称特性研究综述
13
作者 孙波 卓长飞 《气动研究与试验》 2024年第3期52-59,共8页
当内流中(喷管和隔离段)出现激波诱导边界层分离时,可能出现非对称流动现象,即使边界条件是对称的,这一令人费解的现象几十年前便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然而至今对其机理仍未完全揭示。本文对国内外过膨胀喷管和隔离段内非对称激波边界层... 当内流中(喷管和隔离段)出现激波诱导边界层分离时,可能出现非对称流动现象,即使边界条件是对称的,这一令人费解的现象几十年前便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然而至今对其机理仍未完全揭示。本文对国内外过膨胀喷管和隔离段内非对称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非对称流动的典型现象、特征和模式,对近期提出的流动偏转角混合层卷吸模型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边界层干扰 非对称 喷管 激波串 边界层分离 coanda效应
下载PDF
基于射流飞控技术的环量控制阶段数值研究
14
作者 王睿雯 毕殿方 黄旭东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6-357,共12页
环量控制技术通过调节射流喷气量实现翼型气动性能的提升,在Coanda效应作用下,翼型环量会发生改变,且尾缘后流场出现分离。目前环量控制的分离位置与射流位置、射流高度及射流强度的关系尚不明确。该文主要研究了Coanda效应对流场分布... 环量控制技术通过调节射流喷气量实现翼型气动性能的提升,在Coanda效应作用下,翼型环量会发生改变,且尾缘后流场出现分离。目前环量控制的分离位置与射流位置、射流高度及射流强度的关系尚不明确。该文主要研究了Coanda效应对流场分布及升阻力特性的影响,并对环量控制的不同控制阶段进行了分析。首先,对NACA0012标准翼型进行尾缘修型,改变尾缘曲率和喷口高度等参数,验证环量控制的有效性;其次,在考虑攻角、动量系数、射流速度3个关键参数的情况下,引入Coanda偏转角,揭示了环量控制的Coanda效应的触发及抑制机理;最后,对NACA0012修型翼型和CC-E0020EJ环量控制翼型提出了分离预测思路。针对环量控制技术中2个控制阶段,通过推阻分解法对升力、阻力进行解构,解释了尾缘后流场分离与再附的超临界现象,提出了分离区域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Coanda偏转角可以作为动量系数与升力系数的物理判据,翼型下表面的压力损失导致超环量阶段的射流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量控制 coanda效应 失速特性 射流飞行控制 气动增升
原文传递
基于被动二次流的射流偏转比例控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曹永飞 顾蕴松 +3 位作者 程克明 肖中云 陈作斌 何开锋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7-763,共7页
射流偏转比例控制一直是流体式推力矢量(FTV)技术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研制了一种二元流体式推力矢量喷管,采用能量消耗极小的被动二次流与Conada壁面相结合的方式对低速主射流进行矢量偏转控制,通过改变喷管控制缝入口面积实现了... 射流偏转比例控制一直是流体式推力矢量(FTV)技术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研制了一种二元流体式推力矢量喷管,采用能量消耗极小的被动二次流与Conada壁面相结合的方式对低速主射流进行矢量偏转控制,通过改变喷管控制缝入口面积实现了主射流偏转的连续比例控制。对低速主射流两侧控制缝压力和射流偏转角进行测量,获得了主射流偏转角随两侧控制缝压力差系数变化的控制规律曲线。结果表明:低速主射流最大偏转角达到19°,在偏转范围内控制曲线分为敏感区和迟钝区。敏感区的控制曲线近似线性,斜率较大,范围约为±15°;而迟钝区的控制曲线斜率较小,在两侧15°~19°的范围内。该结果证实了主射流两侧的压力差是造成其偏转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式推力矢量 推力矢量喷管 二次流 流动控制 比例控制 coanda效应
原文传递
基于微型涡喷发动机热喷流的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的控制规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龚东升 顾蕴松 +1 位作者 周宇航 史楠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112,共12页
流体推力矢量喷管型面固定、活动部件少、结构重量轻,能够为高机动飞行器提供有效的飞行控制手段,但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热喷流的偏转控制规律尚未完全掌握。为了推进无源流体推力矢量技术的实用化,本文设计研制了适用于微型涡喷发动... 流体推力矢量喷管型面固定、活动部件少、结构重量轻,能够为高机动飞行器提供有效的飞行控制手段,但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热喷流的偏转控制规律尚未完全掌握。为了推进无源流体推力矢量技术的实用化,本文设计研制了适用于微型涡喷发动机的耐高温喷管模型,对该喷管在微型涡喷发动机热喷流状态下的控制规律进行研究。利用非接触光学显示和测量手段——红外热成像拍摄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主射流流动特性进行研究,获得流动矢量角随二次流控制阀门闭合度变化的控制规律;利用六分量盒式天平测力实验研究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的力学特性,获得推力矢量角随二次流控制阀门闭合度变化的控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构型喷管在微型涡喷发动机热喷流下主射流连续可控偏转,最大流动矢量角为-12.3°/12.3°,最大推力矢量角为-12.9°/12.8°,控制规律接近线性,不存在主射流偏转突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流体推力矢量控制 coanda效应 热喷流 射流偏转 流动矢量角 推力矢量角 控制规律
原文传递
多级环量控制技术增升机理及能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海 杨乐杰 +3 位作者 李铮 徐悦 孙京阳 王宇航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57-69,共13页
针对单级环量控制气动效率低、能耗高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多级环量增升机翼。通过测力试验,对比研究了多级环量控制在增升方面的控制效果,并且在多级环量控制基础上研究了吹气系数对机翼气动力性能的影响。通过PIV试验,研究了临界吹气系... 针对单级环量控制气动效率低、能耗高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多级环量增升机翼。通过测力试验,对比研究了多级环量控制在增升方面的控制效果,并且在多级环量控制基础上研究了吹气系数对机翼气动力性能的影响。通过PIV试验,研究了临界吹气系数前后的流动控制机理。测力结果表明,相比于无环量控制,在输入流量Q=9.84 m^(3)/h时,三喷口吹气(多级环量控制)的最大升阻比提高了95.3%;随着吹气系数的增加,环量控制先后经历分离控制和超环量控制2种阶段,在分离控制阶段,升力系数随吹气系数的增加显著提升,阻力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在超环量控制阶段,随吹气系数的增加,升力系数提升效果减弱,阻力系数逐渐增大最后趋于平缓。PIV研究结果表明,在分离控制阶段,随吹气系数的增加,射流分离点沿圆弧后缘下移,增大了速度环量使升力提高,并且尾迹区范围减小、速度提升,使阻力减小;在超环量控制阶段,高速射流使后缘流线产生了大的偏转曲率,起到了气动襟翼的作用,并且在大迎角下兼具控制流动分离的效果。此外,引入了有效升阻比的概念对多级环量增升机翼的气动效率进行评估,发现在分离控制阶段多级环量控制机翼的功率系数较小、有效升阻比最大,气动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量控制 增升 coanda效应 风洞试验 PIV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