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猎物条件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捕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建国 况荣平 +1 位作者 杨学均 赵祖航 《昆虫天敌》 CSCD 1993年第3期116-123,共8页
研究表明不同猎物种类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捕食作用具有不同的影响.七星瓢虫捕食效率对桃纵卷叶蚜(Myzus tropicalis)密度的依赖性较大,对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的依赖性较小,七星瓢虫—苹果绵蚜系统中,七... 研究表明不同猎物种类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捕食作用具有不同的影响.七星瓢虫捕食效率对桃纵卷叶蚜(Myzus tropicalis)密度的依赖性较大,对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的依赖性较小,七星瓢虫—苹果绵蚜系统中,七星瓢虫自身密度的干扰作用较大,七星瓢虫—蒿蚜系统中的干扰作用较小.研究天敌昆虫对其不同猎物的捕食作用,对于认识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以及正确指导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干扰作用 捕食 天敌
下载PDF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捕食棉蚜(Aphis gossypii)的功能反应:实验与模拟(英文) 被引量:7
2
作者 夏敬源 马艳 +1 位作者 王春义 崔金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0-212,共13页
室内研究了5个温度条件(15、20、25、30和35±0.5℃)下,七星瓢虫(Cocinelaseptempunctata)5个捕食虫态对棉蚜(Aphisgosypi)3个体积组的功能反应。测试温度范围内,瞬时攻... 室内研究了5个温度条件(15、20、25、30和35±0.5℃)下,七星瓢虫(Cocinelaseptempunctata)5个捕食虫态对棉蚜(Aphisgosypi)3个体积组的功能反应。测试温度范围内,瞬时攻击率(searchrate)和处置时间(han-dlingtime)随捕食者龄期的增长而增加;每一捕食者虫态内,搜索率随猎物体积的增加而上升,而处置率则下降;搜索率随温度增加直线上升,而处置率则呈曲线上升。田间罩笼内研究了5个捕食者虫态对棉蚜混合种群的捕食功能,其捕食率远远低于室内实验。应用复合捕食方程并结合叶面积的影响对七星瓢虫捕食棉蚜的功能进行了模拟研究,且模拟值与观察值吻合程度较好。本研究表明,虽然七星瓢虫—棉蚜系统比较复杂,可以应用本研究探讨的方法建立模拟模型,以准确预测田间棉蚜的种群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棉蚜 功能反应 生物防治 模拟模型
下载PDF
高温处理对七星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3
作者 伍兴隆 余佳敏 +8 位作者 刘国 刘东阳 江连强 郭仕平 李斌 肖科军 刘虹伶 杨明禄 蒲德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23-234,共12页
【目的】明确高温处理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方法】基于设施环境内两个代表区域(植株覆盖层和植株上表层)的高温现状,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设施高温环境,测定不同高温(37和42℃)(恒温)及其组合(变... 【目的】明确高温处理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方法】基于设施环境内两个代表区域(植株覆盖层和植株上表层)的高温现状,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设施高温环境,测定不同高温(37和42℃)(恒温)及其组合(变温)对七星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试验,并使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TWOSEX-MSChart等软件对生长发育、繁殖力、存活率等生命表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温度越高和高温持续时间越长,七星瓢虫的发育越快,寿命越短,生殖力越低。七星瓢虫在42℃恒温和25~42℃变温条件下无法完成发育,其寿命分别为3.43和4.70 d;在37℃恒温条件下可以完成发育,但生殖力为0,未成熟期为11.67 d,成虫寿命为7.75 d,初羽化成虫体重为0.0207 g,均显著低于对照(25℃恒温下的)的相应指标(分别为未成熟期17.64 d,成虫寿命51.51 d,初羽化成虫体重0.0277 g);25~37℃变温条件下七星瓢虫可以发育和繁殖,但卵的孵化率为0,未成熟期为15.16 d,成虫寿命为22.84 d,产卵期为4.57 d,产卵量为41.86粒/雌,初羽化成虫体重为0.0220 g,总生殖率(gross reproductive rate, GRR)为17.213,内禀增长率(r_m)为0.072 d~(-1),周限增长率(λ)为1.075 d~(-1),净增殖率(R_0)为5.749,平均世代周期(T)为21.188 d,均显著低于对照的相应指标(分别为产卵期28.28 d,产卵量1 410.52粒/雌,初羽化成虫体重0.0277 g,总生殖率708.110,内禀增长率0.256 d~(-1),周限增长率1.293 d~(-1),净增殖率673.205,世代周期25.304 d);特殊地,25~37℃变温下的3龄幼虫历期(2.19 d)显著长于对照(1.89 d),而37℃恒温下的3龄幼虫历期(1.15 d)显著短于对照,25~37℃变温下的成虫产卵前期(APOP)长于对照,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七星瓢虫无法适应42℃恒温和25~42℃变温条件,可以适应37℃恒温和25~37℃变温条件,但37℃恒温条件不能生殖,25~37℃变温条件下产卵量显著降低,且卵不能孵化。结果说明高温可对七星瓢虫的生殖发育和繁殖产生显著影响,在设施条件下应用七星瓢虫进行害虫防治具备一定可行性,但相较夏季,更适宜在春、秋季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温度 设施环境 生物防治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
下载PDF
不同剂型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培旭 何恒果 +8 位作者 雷敏 陆秋成 陈河竹 肖科军 彭应力 蔡鹏 房超 李跃建 蒲德强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明确不同剂型的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七星瓢虫人工饲料的制作方法提供参考,采用两种剂型(干湿分离和微胶囊)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进行饲喂,测定取食频次、取食量、交配频次、产卵频率和产卵量。研究结果表明:... 为明确不同剂型的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七星瓢虫人工饲料的制作方法提供参考,采用两种剂型(干湿分离和微胶囊)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进行饲喂,测定取食频次、取食量、交配频次、产卵频率和产卵量。研究结果表明:七星瓢虫成虫对干湿分离饲料的平均取食频次(0.72头/min)显著低于对微胶囊饲料的取食频次(1.58头/min),但干湿分离饲料组七星瓢虫成虫的平均取食量(0.04 g/对)显著高于微胶囊饲料组(0.02 g/对);干湿分离饲料组和微胶囊饲料组的平均交配频次无显著性差异;干湿分离饲料组的平均产卵频率、产卵量分别为19.00%、23.40粒/头,显著高于微胶囊饲料组的1.00%、2.40粒/头。总体来看,七星瓢虫成虫对两种剂型的人工饲料均能取食,干湿分离饲料更优于微胶囊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料 七星瓢虫 干湿分离 微胶囊 剂型
下载PDF
冀中农区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栖息地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吴专 吕小红 +2 位作者 胡德夫 陈合志 李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379-3383,共5页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是华北农区的主要天敌昆虫,研究了作物主要生长季节大草蛉的分布动态及其对栖息地的选择取向,结果表明,(1)大草蛉对栖息生境有较强的选择性,明显趋向于田间杂草地生境;(2)大草蛉在田间草地带上的栖息较...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是华北农区的主要天敌昆虫,研究了作物主要生长季节大草蛉的分布动态及其对栖息地的选择取向,结果表明,(1)大草蛉对栖息生境有较强的选择性,明显趋向于田间杂草地生境;(2)大草蛉在田间草地带上的栖息较为稳定,且受田间草地带宽度的直接影响,宽度1m左右的草地带有更高的大草蛉密度;(3)林带对大草蛉分布显示出积极作用,其效应范围因林带结构不同表现各异;(4)作物生长后期林带逐渐成为大草蛉栖息的重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草蛉 栖息地选择 草地 林带
下载PDF
集团外猎物种类及猎物密度对七星瓢虫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
6
作者 文霞 郭发城 高桂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41-447,共7页
【目的】以核桃黑斑蚜和核桃全斑蚜为集团外猎物,研究七星瓢虫在不同集团外猎物种类及密度下对异色瓢虫卵的集团内捕食的作用,为综合应用两种捕食性瓢虫控制核桃黑斑蚜与核桃全斑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温度(25±1)℃、相... 【目的】以核桃黑斑蚜和核桃全斑蚜为集团外猎物,研究七星瓢虫在不同集团外猎物种类及密度下对异色瓢虫卵的集团内捕食的作用,为综合应用两种捕食性瓢虫控制核桃黑斑蚜与核桃全斑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温度(25±1)℃、相对湿度(60±10)%、光周期L∶D=14∶10的人工气候箱中,观察记录在不同密度的核桃黑斑蚜和核桃全斑蚜条件下,七星瓢虫1龄幼虫对异色瓢虫卵和不同核桃蚜虫的日平均捕食量。【结果】随着核桃黑斑蚜和核桃全斑蚜密度的增加,七星瓢虫对异色瓢虫卵的日平均捕食量显著下降,而对核桃黑斑蚜与核桃全斑蚜的日平均捕食量极显著上升。当集团外猎物为核桃全斑蚜时,与集团外猎物为核桃黑斑蚜相比较,七星瓢虫1龄幼虫对异色瓢虫卵的集团内捕食作用随着核桃全斑蚜密度增加下降更快。【结论】随着集团外猎物密度的增加,能有效降低七星瓢虫对异色瓢虫卵的集团内捕食,且不同猎物种类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异色瓢虫 核桃黑斑蚜 核桃全斑蚜 集团内捕食作用
下载PDF
不同雌、雄比例及饲养密度对七星瓢虫产卵量及孵化率的影响
7
作者 刘挺 刘东阳 +9 位作者 田水生 余佳敏 王勇 江连强 郭仕平 李斌 伍兴隆 肖科军 刘虹伶 蒲德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69-72,79,共5页
以豆蚜(Aphis craccivora K.)为饵料,研究相同饲养密度下,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不同雌、雄比例对其产卵量及孵化率的影响,并以3∶1作为优选出的雌、雄比例,研究1000 mL容器内饲养不同密度七星瓢虫对其产卵量及孵化率... 以豆蚜(Aphis craccivora K.)为饵料,研究相同饲养密度下,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不同雌、雄比例对其产卵量及孵化率的影响,并以3∶1作为优选出的雌、雄比例,研究1000 mL容器内饲养不同密度七星瓢虫对其产卵量及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比例为1∶1、2∶1和3∶1时七星瓢虫的产卵量显著高于雌、雄比例为4∶1和5∶1时七星瓢虫的产卵量;以3∶1为雌、雄比例,在1000 mL的容器中,饲养9雌3雄时,产卵量显著高于饲养3雌1雄、6雌2雄、12雌4雄、15雌5雄;雌、雄比例及饲养密度对孵化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 人工繁育 雌、雄比例 饲养密度 产卵量 孵化率
下载PDF
黄绣瓢虫Coccinella luteopicta(Mulsant)的色斑类型和地理分布
8
作者 曹诚一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214-217,共4页
本文报道一种国内尚无记录的瓢虫科瓢虫属昆虫黄绣瓢虫,研究说明该种瓢虫的色斑类型和地理分布。
关键词 黄绣瓢虫 色斑变化 地理分布
下载PDF
七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制剂对七星瓢虫的毒性及风险评估
9
作者 游泳 赵建伟 +7 位作者 汤保华 曾兆华 骆凤球 陈艺欣 杨风花 谢苗 刘新刚 魏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9-769,共11页
【目的】评估7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制剂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毒性和生态风险,为科学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和保护七星瓢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试管药膜法,在室内测定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40%啶虫脒可溶粉剂(SP)、... 【目的】评估7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制剂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毒性和生态风险,为科学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和保护七星瓢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试管药膜法,在室内测定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40%啶虫脒可溶粉剂(SP)、50%呋虫胺可湿性粉剂(WP)、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WG)、40%氯噻啉水分散粒剂(WG)、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SL)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WG)7种新烟碱杀虫剂制剂对七星瓢虫2龄幼虫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将7种杀虫剂分别用生产田间最大推荐用量配制成溶液,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法实施喷雾,调查七星瓢虫幼虫的存活率。【结果】室内实验结果表明,7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七星瓢虫2龄幼虫的急性毒性由高到低依次为:40%啶虫脒SP>40%氯噻啉WG>10%吡虫啉WP>50%呋虫胺WP>50%噻虫胺WG>25%噻虫嗪WG>17%氟吡呋喃酮SL。盆栽试验表明,在田间最大推荐用量下,施药后7 d时的七星瓢虫幼虫存活率为10.00%~77.50%,其中施用25%噻虫嗪WG的处理中幼虫存活率最高,施用40%氯噻啉WG的处理中幼虫存活率最低。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单次用药下,除40%啶虫脒SP的农田内危害熵值(hazard quotient in field,HQ_(in))大于5,风险不可接受,其他药剂的HQ_(in)均小于5,风险均可接受;7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的农田外农作物或蔬菜田场景危害熵值(hazard quotient off crop or vegetable,HQ_(off crop or vegetable))和农田外果园场景危害熵值(hazard quotient off fruit tree,HQ_(off fruit tree))均大于5,风险均可接受。间隔7 d再次用药后,40%啶虫脒SP和50%呋虫胺WP的HQ in大于5,风险不可接受,其他5种药剂的HQ in均小于5,风险可接受;而除了40%啶虫脒SP外,其他药剂对七星瓢虫的HQ_(off crop or vegetable)和HQ_(off fruit tree)均小于5,风险均可接受。【结论】为避免对七星瓢虫造成危害,建议在生产上啶虫脒和呋虫胺不要连续使用两次,应轮换使用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新烟碱类杀虫剂 急性毒性 风险评估 危害熵
下载PDF
饲养条件对人工饲料饲养七星瓢虫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毅 程英 +1 位作者 周宇航 李凤良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明确不同饲养条件对捕食性天敌昆虫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影响,优化饲养技术,提升规模化饲养效率。本文研究了人工饲料在不同温度、湿度、光周期条件下对七星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并探究不同产卵介质对成虫产卵量... 为明确不同饲养条件对捕食性天敌昆虫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影响,优化饲养技术,提升规模化饲养效率。本文研究了人工饲料在不同温度、湿度、光周期条件下对七星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并探究不同产卵介质对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0.5)℃时,产卵量最高为291.24粒,(28±0.5)℃幼虫期最短为14.76 d,产卵前期和幼虫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湿度在(70±5)%时幼虫和成虫存活率最高分别为36.67%、48.00%,产卵量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光周期在18L∶6D时,成虫产卵前期最短(9.30 d),卵的孵化率最高(52.22%),产卵前期和幼虫期随光照时间延长呈缩短趋势。七星瓢虫在甘蓝叶上产卵量最高(306.20粒),在保鲜膜上产卵量最低(230.38粒)。综上,人工饲料饲养七星瓢虫幼虫的适合条件为温度28℃、湿度70%、光周期18L∶6D,成虫为温度25℃、湿度70%、光周期16L∶8D,且在甘蓝上产卵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可为室内人工扩繁七星瓢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人工饲料 饲养条件 产卵介质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3种除草剂对七星瓢虫的急性毒性与初级风险评估
11
作者 蒋立奔 须秋静 +3 位作者 张普娟 郭成宝 田厚军 曹荣祥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6-203,共8页
为了评估除草剂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毒性影响和初级风险,采用药膜法进行了3种除草剂的急性接触毒性测试,并评估其初级风险。结果表明:10%噁唑酰草胺乳油、10%噁嗪草酮悬浮剂和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对七星瓢虫的急性接... 为了评估除草剂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毒性影响和初级风险,采用药膜法进行了3种除草剂的急性接触毒性测试,并评估其初级风险。结果表明:10%噁唑酰草胺乳油、10%噁嗪草酮悬浮剂和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对七星瓢虫的急性接触毒性分别为LR_(50)>3.61×10^(2)g a.i./ha,LR_(50)>1.485×10^(2) g a.i./ha,LR_(50)>3.60×10^(2) g a.i./ha。10%噁唑酰草胺乳油、10%噁嗪草酮悬浮剂和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的相对安全系数<5,属于中等及以下风险农药,对七星瓢虫的农田内和农田外喷雾场景风险均可接受(危害商分别为HQ_(in)<0.997,HQ_(in)<2.000,HQ_(in)<1.000,HQ_(in)均<5;HQ_(off)<0.020,HQ_(off)<0.020,HQ_(off)<0.020,HQ_(off)均<5)。综上所述,上述3种除草剂在田间应用时对七星瓢虫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七星瓢虫 急性毒性 环境风险评估
下载PDF
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对七星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徐金兰 刘虹伶 +5 位作者 余佳敏 李斌 郭仕平 伍兴隆 蔡鹏 蒲德强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了解保幼激素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试验,试验组以5组添加不同浓度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A、B、C、D、E浓度分别为5、15、25、35、45μL/L)的人工饲料与蚜虫组合饲养七星瓢虫成虫,对照组(CK)以纯蚜虫饲养七星瓢虫... 为了解保幼激素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试验,试验组以5组添加不同浓度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A、B、C、D、E浓度分别为5、15、25、35、45μL/L)的人工饲料与蚜虫组合饲养七星瓢虫成虫,对照组(CK)以纯蚜虫饲养七星瓢虫成虫,测定各处理七星瓢虫的有效产卵量、交配、取食、体重、存活率。结果表明:(1)CK、A、B、C、D、E组七星瓢虫的有效产卵量分别为514.85±38.46、349.11±23.84、182.37±15.99、133.76±13.86、154.76±10.03、109.91±10.37粒,CK组极显著高于其他组,A组显著高于B、C、D、E组,但B、C、D、E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交配频率A组最高,为0.42±0.09次/min;取食频率C组最高,为0.48±0.08次/min;体重A组最重,为46.50±11.60 mg/只;存活率E组最高,为(68.33±10.15)%。以上指标各处理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证实,以添加5μL/L保幼激素的人工饲料与蚜虫组合饲养七星瓢虫,其有效产卵量较高,其余生物学指标未受影响,该饲养模式可以作为七星瓢虫蚜虫减量饲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保幼激素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不同日龄七星瓢虫成虫和蛹的低温储存研究
13
作者 魏杰 梁明美 +3 位作者 陈蓓蓓 谢婷婷 谢源 廖朝选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8-753,共6页
为明确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不同日龄的虫体经低温储存后的存活差异并获取最佳的储存虫龄和时间。分别选择羽化后0、3、7、14、21和28 d的成虫和化蛹1、2、3和4 d的蛹在8℃进行低温储存试验,确定不同储存时间(7... 为明确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不同日龄的虫体经低温储存后的存活差异并获取最佳的储存虫龄和时间。分别选择羽化后0、3、7、14、21和28 d的成虫和化蛹1、2、3和4 d的蛹在8℃进行低温储存试验,确定不同储存时间(7、14、21、28、35和45 d)后虫体的存活率或羽化率。结果显示:不同日龄(0~21 d)的瓢虫成虫,存活率与储存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日龄>7 d的瓢虫成虫,经低温储存21 d后,存活率为80%左右,储存28 d后,存活率仍大于70%。日龄>14 d的瓢虫成虫储存45 d后还有60%以上存活。不同日龄的蛹最终羽化率不同,1~2 d蛹在储存21 d后羽化率为70%左右,高于3~4 d蛹的50.00%和13.33%。结果表明,七星瓢虫成虫羽化14 d后在低温下储存期最长可达45 d,可在长期储存时使用。储存期不高于28 d时,可选用羽化7 d的成虫。储存期低于21 d时,可选用羽化7 d的成虫或1~2 d蛹,其中1~2 d蛹最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成虫 低温储存
下载PDF
两种瓢虫对茶蚜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超 罗怀海 +4 位作者 伍兴隆 陈顺桃 徐翔 田卉 蒲德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80-82,共3页
为探索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的较优生物防控技术,采用田间释放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卵块的方法,探究2种捕食性瓢虫对茶蚜的田间防治效果与田间定殖能力。结果表... 为探索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的较优生物防控技术,采用田间释放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卵块的方法,探究2种捕食性瓢虫对茶蚜的田间防治效果与田间定殖能力。结果表明,在释放瓢虫卵卡15 d后,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防治效果分别为73.48%和74.35%,而后逐渐降低,但均维持在60%以上,2种瓢虫对茶蚜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七星瓢虫卵卡的田间孵化率为54.13%,异色瓢虫卵卡的田间孵化率为58.87%,在瓢虫卵卡释放30 d内均发现有瓢虫存留,且异色瓢虫各虫态存留数均略多于七星瓢虫,但除异色瓢虫的蛹存留数显著高于七星瓢虫外,其余虫态的存留数二者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生物防治
下载PDF
饥饿对七星瓢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邹运鼎 陈高潮 +2 位作者 孟庆雷 王公明 耿继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3-117,共5页
通过不同饥饿程度七星瓢虫雌、雄成虫对麦二叉蚜捕食作用的研究,得出:①饥饿不能改变七星瓢虫雌、雄成虫捕食作用的功能反应类型;②七星瓢虫雌、雄成虫间在各种饥饿条件下的捕食量差异均不显著;③七星瓢虫雌、雄成虫对麦二叉蚜的捕... 通过不同饥饿程度七星瓢虫雌、雄成虫对麦二叉蚜捕食作用的研究,得出:①饥饿不能改变七星瓢虫雌、雄成虫捕食作用的功能反应类型;②七星瓢虫雌、雄成虫间在各种饥饿条件下的捕食量差异均不显著;③七星瓢虫雌、雄成虫对麦二叉蚜的捕食量(Na)随着时间(t)的变化,其模型分别是Na=90/1+e0.94534-0.15745t和Na=90/1+e0.87285-0.12985t;④七星瓢虫雌、雄成虫之间在24h内的捕食速度(V)差异不显著,其与时间段(x)关系的模型分别为V=8.3559x-1.2460和V=4.3487x-0.5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七星瓢虫 雌雄成虫 捕食作用
下载PDF
瓢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朱福兴 王金信 +2 位作者 刘峰 慕卫 张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9-365,共7页
用4种不同类别杀虫剂对3种不同用药水平地区的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Linnaeus、龟纹瓢虫Propyleajaponica(Thunberg)的毒力进行了测定,同一种用药水平地区的瓢虫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差异均极显著,三氟氯氰菊酯>灭多威>... 用4种不同类别杀虫剂对3种不同用药水平地区的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Linnaeus、龟纹瓢虫Propyleajaponica(Thunberg)的毒力进行了测定,同一种用药水平地区的瓢虫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差异均极显著,三氟氯氰菊酯>灭多威>甲胺磷>硫丹;三氟氯氰菊酯对用药水平较高地区的七星瓢虫幼虫、成虫的毒力分别为硫丹的8547和617倍。同种药剂对不同用药水平地区的七星瓢虫的毒力差异不显著,而用药水平较高地区的龟纹瓢虫较用药水平较低地区的龟纹瓢虫对三氟氯氰菊酯产生了30.6倍的抗药性,这与核酸酯酶活性提高有关。不同种类杀虫剂对七星瓢虫和抗性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的选择指数差异极为显著,硫丹>灭多威>甲胺磷>三氟氯氰菊酯,如硫丹为4.9,而三氟氯氰菊酯却仅为7.3×10-6。硫丹是防治抗性棉蚜值得重视的一种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龟纹瓢虫 棉蚜 杀虫剂 选择毒力
下载PDF
滞育七星瓢虫的代谢适应与抗寒性评价 被引量:22
17
作者 任小云 张礼生 +3 位作者 齐晓阳 安涛 韩艳华 陈红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5-1202,共8页
滞育是部分昆虫固有的适应逆境胁迫的遗传属性,七星瓢虫具有显著的滞育现象。本文以七星瓢虫雌成虫为试材,研究正常发育、滞育及滞育解除后3组处理试虫糖、脂、蛋白等关键代谢物质含量波动规律,总结滞育期间的代谢适应特点,解析其与过... 滞育是部分昆虫固有的适应逆境胁迫的遗传属性,七星瓢虫具有显著的滞育现象。本文以七星瓢虫雌成虫为试材,研究正常发育、滞育及滞育解除后3组处理试虫糖、脂、蛋白等关键代谢物质含量波动规律,总结滞育期间的代谢适应特点,解析其与过冷却能力的相关性,探索滞育对七星瓢虫逆境胁迫耐受力的促升效应,丰富七星瓢虫的滞育基础理论研究。利用物质干湿重差数法测定七星瓢虫的含水量;利用氯仿-甲醇(体积比为2∶1)法抽提除去自由水个体的脂肪;总糖、海藻糖、甘油、山梨醇及总蛋白的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利用SUN-II型智能昆虫过冷却点测定仪测定七星瓢虫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CP)。结果表明,七星瓢虫滞育组含水量(58.11%±6.55%)显著低于正常发育组(68.49%±2.26%)和滞育解除组(65.84%±4.02%)(F=8.15,P<0.01),滞育解除后含水量恢复至正常发育组水平;滞育组总糖(10.60±0.54μg/mg)、糖原(8.72±0.62μg/mg)、脂肪(173.66±19.01μg/mg)含量远远高于正常发育组和滞育解除组(F=46.57,P=0.0006;F=114.25,P<0.0001;F=8.48,P<0.01);滞育组总蛋白含量(49.20±3.80μg/mg)显著低于正常发育组(71.02±6.15μg/mg)和滞育解除组(69.45±4.66μg/mg)(F=46.57,P=0.0006);滞育组中海藻糖(1.31±0.27μg/mg)、甘油(1.74±0.50μg/mg)、山梨醇(9.84±3.02μg/mg)含量与正常发育组、滞育解除组无显著性差异(F=0.79,P=0.4946;F=1.33,P=0.3004;F=1.69,P=0.2387)。七星瓢虫在滞育条件下其过冷却点(-16.53℃±1.44℃)显著低于正常发育组(-14.07℃±1.33℃)和滞育解除组(-15.29℃±2.10℃)(F=13.47,P<0.0001),经过滞育低温驯化后滞育解除组过冷却点较对照组有所降低。滞育诱发七星瓢虫发生显著的代谢适应,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抑制新陈代谢进程;糖脂含量显著升高,保障滞育维持及解除后发育的能量需求;七星瓢虫滞育属糖原积累型;滞育个体过冷却点大幅下降,耐寒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滞育 过冷却点 含水量 代谢适应 糖原积累型
下载PDF
瓢虫和草蛉对小麦挥发物组分的行为及电生理反应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勇 郭光喜 +1 位作者 陈巨莲 倪汉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利用触角电位 (electroantennogram, EAG) 和嗅觉测定技术, 比较分析了 4 种捕食性天敌昆虫七星瓢虫 Coccinellaseptempunctata、龟纹瓢虫 Propylaea japonica、中华通草蛉 Chrysoperla sinica和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对麦蚜... 利用触角电位 (electroantennogram, EAG) 和嗅觉测定技术, 比较分析了 4 种捕食性天敌昆虫七星瓢虫 Coccinellaseptempunctata、龟纹瓢虫 Propylaea japonica、中华通草蛉 Chrysoperla sinica和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对麦蚜取食诱导小麦挥发物的行为和电生理反应, 揭示了瓢虫及草蛉类天敌昆虫的嗅觉反应特点。4种捕食性天敌昆虫对麦蚜取食诱导挥发物都有较高的EAG反应值, 七星瓢虫和龟纹瓢虫对6_甲基_5_庚烯_2_酮、6_甲基_5_庚烯_2_醇的反应值较大; 中华通草蛉和大草蛉对6_甲基_5_庚烯_2_醇和水杨酸甲酯的反应值较大, 七星瓢虫对6_甲基_5_庚烯_2_醇的反应值最大, 为0 96±0 18 mV; 4种天敌昆虫对苯甲醛的EAG反应值较低, 对反_2_己烯醛无反应。“Y”型管嗅觉测定结果表明, 4种天敌昆虫对2_莰烯、6_甲基_5_庚烯_2_酮、6_甲基_5_庚烯_2_醇和水杨酸甲酯具有正趋性。说明4种多食性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对麦蚜取食诱导挥发物各组分的嗅觉与行为反应各具特点; 寄主麦蚜生境中的嗅觉线索在这4种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寄主定位和生境选择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龟纹瓢虫 中华通草蛉 大草蛉 行为反应 触角电位
下载PDF
干扰作用及空间异质性对七星瓢虫成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邹运鼎 孟庆雷 +2 位作者 陈高潮 耿继光 王公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2-56,共5页
通过系统研究,得出:1)七星瓢虫Cocinelaseptempunctata雌雄成虫在捕食过程中麦秆数越多,环境阻力越大,捕食作用率越低;2)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Harmonisaxyridis)捕食过程中的种间... 通过系统研究,得出:1)七星瓢虫Cocinelaseptempunctata雌雄成虫在捕食过程中麦秆数越多,环境阻力越大,捕食作用率越低;2)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Harmonisaxyridis)捕食过程中的种间干扰作用大于两种瓢虫的种内干扰作用;3)异色瓢虫(♀)种内竞争强度I与瓢虫数P的关系为I=00012+14072lgP;异色瓢虫(♂)种内竞争强度I与P的关系为I=00058+13942lgP;七星瓢虫(♀)种内竞争强度I与P的关系为I=-00072+07234lgP。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的种间竞争强度I与天敌数量(P)关系的模型为I=00539+11167lgP,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的种间竞争强度I与P的模型为I=00018+11944lg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作用 空间异质性 七星瓢虫 捕食作用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七星瓢虫滞育诱导的温光效应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伟 张礼生 +3 位作者 陈红印 王娟 张洁 刘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30,共7页
七星瓢虫在我国北方以成虫滞育越冬。本文系统研究了温度和光周期对七星瓢虫滞育诱导的调控作用及诱导过程中成虫体重动态,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属低温短日照滞育型昆虫,温度、光周期及二者交互作用均对七星瓢虫成虫滞育诱导有显著影响,其... 七星瓢虫在我国北方以成虫滞育越冬。本文系统研究了温度和光周期对七星瓢虫滞育诱导的调控作用及诱导过程中成虫体重动态,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属低温短日照滞育型昆虫,温度、光周期及二者交互作用均对七星瓢虫成虫滞育诱导有显著影响,其中温度起主导作用,光周期配合温度起作用。高温时(30℃和36℃),成虫滞育率为0;24℃和18℃时,成虫出现滞育个体,滞育率随温度降低而显著升高。温度还影响滞育诱导的临界光周期,24℃时,4个光周期10L:14D、12L:12D、14L:D10和16L:8D条件下不存在明显的临界时长;18℃滞育诱导的临界日长在14~16 h之间。上述4个光周期下滞育诱导率差异显著,滞育率在18℃和24℃下均随光周期缩短而增加。18℃时滞育诱导过程中成虫体重变化波动较大,不同日龄间存有显著差异;体重增长率与光周期相关,短日照条件下体重增长较快,光周期为12L:12D时,成虫在12日龄时体重达到最大值;光周期为10L:14D时,成虫在9日龄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滞育 光周期 温度 体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