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40 CASES OF IRRITABLE COLON SYNDROME ACCORDING TO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1
作者 Fu Huaidan, Cai Guowei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an, Unio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Medical University, Wuhan 430022, China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1994年第4期26-29,共4页
Irritable intestinal tract syndrome was classified and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ccording to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Of the 40 cases treated,28 were cured,11 improved,and 6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 Irritable intestinal tract syndrome was classified and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ccording to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Of the 40 cases treated,28 were cured,11 improved,and 6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5%.The syndrome was classified into fourtypes:weakness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disharmony of the liver spleen,Yang deficiency ofthe spleen and kidney,and retention of dampness and heat.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rapeutic effects among the four types of syndromes.However,the curative effect in theacupuncture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medication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of statistical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nic diseases acupuncture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
下载PDF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的针灸辨治思路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若飞 谭颖颖 +1 位作者 李小会 陈丽名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六经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六经分证的基础上丰富六经内涵发展出六经辨证理论,其与经络学说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为基础结合经络学说,根据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经临床疾病特点... 六经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六经分证的基础上丰富六经内涵发展出六经辨证理论,其与经络学说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为基础结合经络学说,根据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经临床疾病特点确定六经病取穴原则,指导腧穴配伍针灸辨治六经病,初探六经病的针灸选穴配伍原则,以求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辨证 经络 针灸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志芳 钱麟 徐丹丹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0期1431-1434,共4页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常因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发展而来,起病慢病程久,难以彻底治愈,随着病程加重可对女性生殖能力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攀升。目前已有研究指出相较于单用抗生素类药物,中医药通过中...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常因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发展而来,起病慢病程久,难以彻底治愈,随着病程加重可对女性生殖能力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攀升。目前已有研究指出相较于单用抗生素类药物,中医药通过中药内服、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穴位敷贴、针刺艾灸、物理治疗及综合疗法等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针对其作用机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医药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盆腔血流循环,缓解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减少盆腔积液,缩小盆腔包块,还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复发率,药物安全性更高。现旨在总结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病因病机 中药保留灌肠 针灸疗法 经方 辨证论治
下载PDF
针灸在中医五官科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刘君 郝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164-166,共3页
针灸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作为中医临床类专业之一,对内外妇儿科疾病均有一定治疗效果,尤其在治疗中医五官疾病方面有独特优势,简便价廉,不良反应小。在头面部、眼、耳、口、鼻等部位的治疗上,擅于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注... 针灸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作为中医临床类专业之一,对内外妇儿科疾病均有一定治疗效果,尤其在治疗中医五官疾病方面有独特优势,简便价廉,不良反应小。在头面部、眼、耳、口、鼻等部位的治疗上,擅于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注重辨证与辨病结合,选穴精简,配合远近端取穴与临证验穴,补泻针法加以辅助,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促进针灸学在专科疾病治疗上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中医五官科学 辨病 辨证
下载PDF
疏肝调神针刺临床运用的研究概述
5
作者 黄羿鑫 马胜来 +2 位作者 周永乐 李正泽 李春光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7期113-117,共5页
疏肝调神针法作为中医特色治疗方式,以“百会、内关、太冲”为基础方,具有疏肝、调神之效。通过文献分析得出,疏肝调神针法的临床使用范围不仅局限于肝病或神志相关类疾病,也包括心系、脾胃系等疾病。与不同穴位配合治疗,可达到疏肝调... 疏肝调神针法作为中医特色治疗方式,以“百会、内关、太冲”为基础方,具有疏肝、调神之效。通过文献分析得出,疏肝调神针法的临床使用范围不仅局限于肝病或神志相关类疾病,也包括心系、脾胃系等疾病。与不同穴位配合治疗,可达到疏肝调神开窍、疏肝调神宁心、疏肝调神补肾、疏肝调神和胃及疏肝调神调肺的治疗效果。现阶段,疏肝调神针法主要通过灵活配穴,联合汤剂,联合推拿、耳穴、灸法等治疗方式加强或扩大疏肝调神针法的治疗效果。总结了疏肝调神针法的作用机制、主治病症及辨证分型、临床运用现状,对疏肝调神针法的现状提出思考及展望,以期发挥其最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调神针刺 作用机制 主治病症 辨证分型 临床运用 综述
下载PDF
“四辨三法”在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诊治中的运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雪枫 康武林 +2 位作者 袁普卫 杜龙龙 高启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24-229,共6页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骨科临床常见且难治性疾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四辨”即辨病(辨病因病机、发生、发展和预后)、辨证(辨中医证型)、辨位(辨病邪所影响的局部与整体)、...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骨科临床常见且难治性疾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四辨”即辨病(辨病因病机、发生、发展和预后)、辨证(辨中医证型)、辨位(辨病邪所影响的局部与整体)、辨体(辨患者体质)相结合,是以四诊信息为基础的一种更加整体、规范的中医诊断模式;“三法”即内服中药、针药外治(中药热敷结合针刀疗法)、动静结合(康复过程中需动静结合)。“四辨三法”用于股骨头坏死的中医临床诊治,可实现早期精确诊断,有效防治股骨头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辨病 辨证 辨位 辨体 内服中药 针药外治 动静结合
原文传递
王樟连运用针刺治疗干眼症经验介绍 被引量:1
7
作者 戴灵琳 詹明洁 +1 位作者 马振宇 陈利芳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4期170-174,共5页
介绍王樟连教授运用针刺疗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经验。王樟连教授认为,干眼症内外致病因素繁多,不可单从阴虚角度论治,需辨经、辨证相结合以明辨病机。临证擅从辨病、辨经、辨证相结合论治,辨病论治常取经验穴组“眼九针”,辨经论治常选... 介绍王樟连教授运用针刺疗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经验。王樟连教授认为,干眼症内外致病因素繁多,不可单从阴虚角度论治,需辨经、辨证相结合以明辨病机。临证擅从辨病、辨经、辨证相结合论治,辨病论治常取经验穴组“眼九针”,辨经论治常选眼目内眦、外眦、上方及下方等病变所在经络之腧穴,辨证论治重视针对肝胆火旺证、胃火上炎证、肝肾阴虚证、津血两伤证,以及风热外袭证各证型进行选穴,兼以手法,补泻得当,故能获得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辨病论治 辨经论治 辨证论治 针刺 王樟连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颈痛诊疗思路刍议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奕萱 赵冀校 +3 位作者 孟言 李苗苗 刘存志 张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2-445,共4页
颈部结构复杂,看似简单的颈痛,可能为非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重要体征。随着针灸门诊颈痛患者日益增多,对本病的快速评估、鉴别诊断及优化治疗,既是考验针灸医师的临床基本功,又对其临床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本文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以颈痛... 颈部结构复杂,看似简单的颈痛,可能为非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重要体征。随着针灸门诊颈痛患者日益增多,对本病的快速评估、鉴别诊断及优化治疗,既是考验针灸医师的临床基本功,又对其临床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本文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以颈痛这一常见症状作为切入点,系统梳理颈痛的诊疗要点,提出早期识别颈痛相关急危重症,后以“辨病种”“辨病证”及“辨病位”,即“三辨病”为原则的针灸诊疗方案,为本病的诊断及治疗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针灸 辨病论治 辨证论治 辨病位论治
下载PDF
薛爱国针刺治疗痤疮经验总结 被引量:2
9
作者 姚俊宇 陈劼 +1 位作者 李红儿 薛爱国(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14-219,共6页
总结薛爱国教授针刺治疗痤疮的经验。薛爱国教授认为,痤疮属于中医学“肺风粉刺”的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肺,并与脾胃、肝密切相关;病性多属虚实夹杂;发病内因主要有素体阳盛、情志失调,外因主要有感受毒邪、饮食不节、保养不当;基本病机... 总结薛爱国教授针刺治疗痤疮的经验。薛爱国教授认为,痤疮属于中医学“肺风粉刺”的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肺,并与脾胃、肝密切相关;病性多属虚实夹杂;发病内因主要有素体阳盛、情志失调,外因主要有感受毒邪、饮食不节、保养不当;基本病机为腠理郁闭,毛窍失养。针刺治疗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为原则,将痤疮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血瘀痰凝3种证型,分别给予疏风宣肺、清热解毒,健脾和中、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消痰软坚等对症处理。治疗时应叮嘱患者切勿自行盲目用药,并从发病原因、护理预防等方面进行健康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粉刺病 病因病机 针刺治疗 薛爱国 辨治经验
原文传递
《针灸甲乙经》妇人杂病辨证论治规律的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苗冲 万健民 赵中玮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4期92-96,共5页
《妇人杂病篇》作为《针灸甲乙经》中妇科病的一篇专论,含有丰富的妇科针灸临床理论。研究表明,该篇通过独特的内容安排,确立了以“无损不足,益有余”为核心的妇科病针灸治疗总则,通过以部列穴的方式,凸显了妇科病症的辨证论治规律。通... 《妇人杂病篇》作为《针灸甲乙经》中妇科病的一篇专论,含有丰富的妇科针灸临床理论。研究表明,该篇通过独特的内容安排,确立了以“无损不足,益有余”为核心的妇科病针灸治疗总则,通过以部列穴的方式,凸显了妇科病症的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梳理《针灸甲乙经·妇人杂病第十》的内容安排、选穴规律,发现皇甫谧对妇人杂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辨证论治规律。辨病位多从冲、任、带、肾、肝、脾、胃经络及肝、脾、肾三脏论之;辨病因多从寒、热、湿、瘀论之;辨病性多从气滞、血瘀、寒凝、热壅论之;病势多从有余不足论之。治疗方面,多采用阴病治阳、上病下治、补虚泻实等治疗原则,并结合腧穴的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主治作用,进行选穴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妇人杂病 辨证论治 皇甫谧 妇科病
下载PDF
浮针联合中药治疗梅尼埃病证治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惠聪 臧运华 《光明中医》 2023年第4期736-739,共4页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中医眩晕病类似。笔者通过对临床医案的总结归纳,且结合临证所学,认为眩晕应主要从“风”“虚”论治,并结合浮针的患肌理论及气血新论,配合浮针改善血供等作用...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中医眩晕病类似。笔者通过对临床医案的总结归纳,且结合临证所学,认为眩晕应主要从“风”“虚”论治,并结合浮针的患肌理论及气血新论,配合浮针改善血供等作用,介绍应用浮针联合中药治疗梅尼埃病证治体会2则,以期为梅尼埃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梅尼埃病 中医药疗法 浮针疗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分析针刺中医辨证取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陈定中 农莤 +1 位作者 廖华薇 蒋华珍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1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采用针刺中医辨证取穴治疗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于广西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比较组和研究组,各5... 目的观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采用针刺中医辨证取穴治疗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于广西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比较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中医辨证取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高于比较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27)。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情况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功能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采取针刺中医辨证取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促进心功能恢复,也有助于不良反应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冠心病心绞痛 辨证取穴
下载PDF
对中医针灸临床研究中二则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晟 王军 +1 位作者 赵吉平 白鹏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7期886-889,共4页
中医针灸的临床研究日益受到国际的关注。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变化,作者认为要证实自身的疗效,既应借鉴现代临床研究的方法学,又要建立符合中医针灸自身特点的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作者还认为,中医针灸临床中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具有同... 中医针灸的临床研究日益受到国际的关注。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变化,作者认为要证实自身的疗效,既应借鉴现代临床研究的方法学,又要建立符合中医针灸自身特点的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作者还认为,中医针灸临床中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统一,在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中共同推动着某种疾病的治疗日臻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研究 临床研究 量表 辨病论治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便秘患者结肠息肉发生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禹廷 黄云锦 +6 位作者 林一帆 高文艳 刘杨 陆宇平 巩阳 季芳 薛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901-1903,共3页
目的:研究便秘患者结肠息肉生物学特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与门诊窥镜中心2003年1月-2009年12月,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1198例中,筛选并分析568例以便秘症状就诊,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 目的:研究便秘患者结肠息肉生物学特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与门诊窥镜中心2003年1月-2009年12月,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1198例中,筛选并分析568例以便秘症状就诊,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性别、年龄、症状、息肉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病理类型及相互关系。结果:结肠息肉多发年龄在41~88岁(87.7%)。其中,息肉直径>1.0cm者占39.0%,复发息肉占19.0%;炎性息肉占47.5%,增生性息肉占0.17%,管状腺瘤性息肉占36.9%,绒毛腺瘤性息肉占12.0%,息肉癌变占4.0%。中医辨证为阳虚便秘者占息肉发生的44.5%,占直径>1.0cm息肉的47.0%,占绒毛腺瘤性息肉的58.7%,占癌变息肉的43.4%,占复发息肉的50.0%,与气虚便秘(27.8%、26.4%、25.3%、17.3%、25.0%)、阴虚便秘(15.3%、18.9%、12.6%、17.3%、13.8%)、气郁便秘(12.1%、2.8%、3.1%、21.7%、1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息肉有随年龄增长检出率增高的趋势,以>60岁最为多见,阳虚便秘在年龄>60岁者中占82.6%,其次为气虚便秘,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阳虚便秘者息肉发生率高、息肉大、分化差、癌变多,易复发,中医阳虚体质是结肠息肉的重要病因之一,温阳散结为主的治疗,应是结肠息肉的重要防治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结肠息肉 病因 中医辨证 脾肾阳虚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学》教材的改革应当紧跟临床需要——建立现代针灸学临床诊疗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少宗 潘卫星 景向红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22期68-71,共4页
以“辨证治疗”为主体的针灸教材,与针灸临床实践需要相脱节。主要的针灸专业杂志的文献多数采用“辨病治疗”模式。脱离临床的针灸学课本知识制造了“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尴尬状态。虽然新版针灸教材仍然以“辨证诊疗”为主体,但和... 以“辨证治疗”为主体的针灸教材,与针灸临床实践需要相脱节。主要的针灸专业杂志的文献多数采用“辨病治疗”模式。脱离临床的针灸学课本知识制造了“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尴尬状态。虽然新版针灸教材仍然以“辨证诊疗”为主体,但和旧版教材比较仍然展现了针灸临床“辨病治疗”模式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针灸临床的实践需要,《针灸治疗学》教材应当进行更为务实的改革。建立现代针灸学临床诊疗体系既是适应环境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针灸学术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数据和事实,从学术发展的历史角度,论述了针灸临床的辨证施治模式向辨病治疗模式转化的客观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治疗 辨病治疗 现代针灸学 现代针灸诊疗体系
下载PDF
金亚蓓教授基于“有故无殒”理论辨证施针治疗妊娠病的临床特色撷英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利芳 孙占玲 +2 位作者 刘承浩 张佳敏 金亚蓓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48-251,263,共5页
[目的]总结浙江省名中医金亚蓓教授针灸治疗妊娠病的学术经验及特色。[方法]通过整理、回顾、分析金师针灸治疗妊娠病的相关医案,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选穴、治则治法、用穴特色等方面,全面总结归纳金师针灸治疗妊娠病的学术经验,并列... [目的]总结浙江省名中医金亚蓓教授针灸治疗妊娠病的学术经验及特色。[方法]通过整理、回顾、分析金师针灸治疗妊娠病的相关医案,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选穴、治则治法、用穴特色等方面,全面总结归纳金师针灸治疗妊娠病的学术经验,并列举医案1则予以佐证。[结果]金师认为妊娠病病因大约有三,一曰阴亏、二曰气滞、三曰痰湿。临证遵“有故无殒”之大法,治病与安胎并举,脏腑辨证,以肝脾肾为中心,益气健脾的同时不忘补肾安胎;六经辨证,分经选穴;八纲辨证,巧用对穴,以表里经配穴调阴阳,以输募配穴调寒热,以脏腑配穴调虚实,达到“养胎不留邪,祛邪不伤胎之效”。所举医案为妊娠蛇串疮,证属心火亢盛型,予梅花针局部阿是穴轻叩刺以清泻湿热,配合体针清泻心经与滋肾安胎并举,使邪去则胎自安。[结论]金师临证尊“有故无殒”之大法,将妊娠病按脏腑、六经、八纲进行辨证施针,对于妊娠病的针灸治疗主张治病与安胎并举,巧用对穴,其经验独到,值得同道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病 有故无殒 辨证施针 针刺疗法 对穴 名医经验 金亚蓓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诊治思考 被引量:16
17
作者 白兴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期11-14,共4页
通过梳理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诊疗共识意见及相关文献,结合自身经验,从辨证与辨病、抓主症与抓主病、治标与治本、药物及非药物四个方面探讨中医诊治胃食管反流病的思路。认为中医诊治本病,当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治病求本为原则,坚持中... 通过梳理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诊疗共识意见及相关文献,结合自身经验,从辨证与辨病、抓主症与抓主病、治标与治本、药物及非药物四个方面探讨中医诊治胃食管反流病的思路。认为中医诊治本病,当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治病求本为原则,坚持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先抓主病再抓主症,并重视中医针灸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药疗法 辨病 辨证 针灸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护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60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云姗 朱春艳 +1 位作者 吴盼盼 李瑛 《河南中医》 2020年第7期990-99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中药;重型、危重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解毒泄肺、益气固脱中药;恢复期患者以滋养肺胃,培土生金为...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中药;重型、危重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解毒泄肺、益气固脱中药;恢复期患者以滋养肺胃,培土生金为主。根据患者不同临床症状,给予针灸治疗和辨证施护,如发热护理、呼吸道护理、消化道护理、睡眠护理、管路护理、生活起居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60例患者中,死亡3例,2例死因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因为呼吸衰竭。其余均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出院标准出院。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西医结合护理 针灸治疗 辨证施护
下载PDF
关于西医学生针灸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佳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15期90-91,共2页
针灸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医术,如何使西医学生对这门古老医术产生浓厚兴趣,较全面地了解、领悟针灸的独特疗效,使学习的主题得以拓展,给他们提供有效的临床思路和方法,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 针灸教学 辨证 经络 西医学生
下载PDF
中西医诊疗胃食管反流病简况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敏 张红 冯培民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1期120-123,共4页
胃食管反流病致病因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烧心和反流为最常见典型症状;PPI试验简单、有效、敏感度较高,可作为GERD初步诊断方法,但特异度不高;具有反流症状的初诊患者建议内镜检查;食管钡餐造影、食管测压等亦可协助诊疗。西医治疗以缓... 胃食管反流病致病因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烧心和反流为最常见典型症状;PPI试验简单、有效、敏感度较高,可作为GERD初步诊断方法,但特异度不高;具有反流症状的初诊患者建议内镜检查;食管钡餐造影、食管测压等亦可协助诊疗。西医治疗以缓解症状(抑制胃酸分泌、质子泵抑制剂(PPI)是首选药物,PPI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联合促动力药物),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为主。LES注射、电刺激、呼吸肌训练法及膈肌生物反馈训练(diaphragm biofeedback training DBT)等新型治疗方法随着科技进步而兴起。中医药以辨证为基础,针灸、电针、耳针、穴位按摩、穴位注射等,操作简便,疗效好;联合西医治疗,疗效显著。随着科学的进步,分子生物学,精神心理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的介入,新型诊疗技术的层出不穷,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诊疗正逐得到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吞酸 梅核气 肃降宣发 PPI试验 质子泵抑制剂(PPI) LES注射 电刺激 呼吸肌训练法 膈肌生物反馈训练 辨证论治 针刺 耳针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