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拓语义的传统纹样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冯青 王琪汀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6,120,共8页
为了满足消费者将传统文化意蕴与食品包装相结合的需求,提出一种可拓语义下的传统纹样特征提取设计研究方法。通过对唐代金银器纹样加以分析筛选,确立目标纹样基元,构建可拓语义模型;对纹样基元进行语义词汇可拓分析,得到最大设计价值... 为了满足消费者将传统文化意蕴与食品包装相结合的需求,提出一种可拓语义下的传统纹样特征提取设计研究方法。通过对唐代金银器纹样加以分析筛选,确立目标纹样基元,构建可拓语义模型;对纹样基元进行语义词汇可拓分析,得到最大设计价值区间。利用图解思维对特征语义进行可视化分析,加以形状文法进行推导演变。以某款月饼包装设计为例,采用该方法设计出数款应用方案,并对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获得了较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设计 可拓语义 纹样 形状文法 食品包装 唐代金银器
下载PDF
唐代铜镜纹饰的现代转化与设计应用
2
作者 赵勤 丁一慈 +1 位作者 赵萌 李鸿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03-318,共16页
目的唐代铜镜纹饰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挖掘其中的精准寓意,结合对应文创产品形式,展现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方法基于研究背景、明确研究流程,提出文物向文创产品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分点阐述现代文创产品选择唐代铜镜的理由... 目的唐代铜镜纹饰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挖掘其中的精准寓意,结合对应文创产品形式,展现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方法基于研究背景、明确研究流程,提出文物向文创产品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分点阐述现代文创产品选择唐代铜镜的理由、分析调研问卷反馈信息,针对问卷结果为设计作品提供方向指引。先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形成唐代铜镜纹饰素材库,将所有已知素材分为几何纹、花卉纹、花鸟纹和走兽纹、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纹四大部分,并将其逐一编号。再分析唐代铜镜纹饰的艺术内涵。结果将现代转化方法与四大纹样结合,得出相应文创产品,即“镜怡”化妆品包装设计、“恋念”系列首饰、“鹤骨松姿”文房四宝系列文创、“嫦娥仙子的月宫小日常”——人物盲盒文创产品四件作品。结论将唐代铜镜纹饰各部分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文创产品。它们不仅形意结合,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潜移默化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进日常生活,让艺术与生活水乳交融,让文化传承更加高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铜镜纹饰 纹样衍生设计 纹样寓意 文化创意产品
下载PDF
丝绸之路视域下唐代纺织品中鸟衔花纹样的起源与形式流变 被引量:1
3
作者 金雅婧 赵罡 +2 位作者 于毅 张婉莉 张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2,共8页
文章以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等资料对其溯源。梳理丝绸之路打通后西方鸟衔花纹样的传播,并分析其传入唐代后的形式演变。研究表明,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因受到了西方含绶鸟纹样题材、纬线显... 文章以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等资料对其溯源。梳理丝绸之路打通后西方鸟衔花纹样的传播,并分析其传入唐代后的形式演变。研究表明,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因受到了西方含绶鸟纹样题材、纬线显花织造技术等因素影响而形成。并经历了模仿、改造、定型三个发展阶段,完成从呆板程式向传神自由转变的本土化进程,该纹样在唐代的演变可进一步细分为“团窠对鸟”和“足踏花台”的双线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丝绸之路 纺织品 鸟衔花纹样 起源 形式演变
下载PDF
唐代织锦中翼马纹样的研究及其设计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瑞仙 周赳 《设计》 2024年第13期42-45,共4页
为了揭示传统瑞兽题材纹样的现代审美价值,并丰富现代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图文互证法,以唐代织锦为实物载体,对唐代翼马纹样的造型特征、构图形式、色彩特征3个方面进行艺术特征分析。提取出典型的翼马纹样并展开... 为了揭示传统瑞兽题材纹样的现代审美价值,并丰富现代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图文互证法,以唐代织锦为实物载体,对唐代翼马纹样的造型特征、构图形式、色彩特征3个方面进行艺术特征分析。提取出典型的翼马纹样并展开对元素的提取、重构、优化和组合,得出与当代美学相适应的设计图案,并将此设计图案应用于纺织类和文创类产品当中。通过将唐代织锦中翼马纹样创新再设计的实践,探讨翼马纹样和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增强传统纹样的表现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织锦 翼马纹样 艺术研究 纹样创新 装饰设计
下载PDF
石河子大学博物馆馆藏汉唐TL12经锦饰物残件鉴定研究与考辨
5
作者 杭航 曹亚红 +1 位作者 张素虹 王亚蓉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0-424,共5页
丝绸之路上出土了很多织锦文物,其中一些并无明确的考古记载,通过织物的组织结构、织造工艺、纹样风格来判别其出土年代和地点,是纺织考古学的重要课题。以石河子大学博物馆馆藏汉唐时期TL12经锦饰物残片为例,分析其织物组织结构和工艺... 丝绸之路上出土了很多织锦文物,其中一些并无明确的考古记载,通过织物的组织结构、织造工艺、纹样风格来判别其出土年代和地点,是纺织考古学的重要课题。以石河子大学博物馆馆藏汉唐时期TL12经锦饰物残片为例,分析其织物组织结构和工艺,基于纺织考古学和艺术学的研究方法推演出其原本纹样,并结合织物图案特征和出土文物进行对比,认为该织物应是源自汉晋时期西域地区的云气动物纹经锦。结果表明,针对没有明确出处甚至磨损严重的织锦文物,可以通过组织结构研究、反面纹样推演复原、相似文物对比考证等方法来对其所属时代以及出土区域进行鉴定研究与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丝绸 经锦 结构工艺 纹样
下载PDF
英法藏唐宋敦煌遗画地藏菩萨袈裟纹样研究
6
作者 蓝津津 刘元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7,共14页
地藏信仰在汉地兴起后,其造像形式逐渐脱离印度佛教原典,并在唐宋时期进一步中原化。在该时期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画中,绘有大量地藏菩萨图像,其所穿着的袈裟纹样丰富,色彩绮丽,极具研究价值。本文针对目前刊录的英法藏唐宋时期敦煌遗画... 地藏信仰在汉地兴起后,其造像形式逐渐脱离印度佛教原典,并在唐宋时期进一步中原化。在该时期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画中,绘有大量地藏菩萨图像,其所穿着的袈裟纹样丰富,色彩绮丽,极具研究价值。本文针对目前刊录的英法藏唐宋时期敦煌遗画,以穿着绘有袈裟纹样的地藏菩萨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层袈裟、外层袈裟所绘袈裟纹样进行梳理,分为两类:袈裟沿用的常见纹样,如贴金菱形纹、同心圆联珠纹、团花纹;袈裟专属纹样,如云水纹与线迹纹。同时,对比同时期敦煌石窟中佛陀、弟子及地藏像所穿着袈裟的纹样,结合传世袈裟实物与出土的唐宋时期纺织品,从纹样内容、布局、工艺、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纹样分布及变化规律,可以一窥唐宋时期地藏信仰流变对其袈裟纹样的影响,并形成互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佛教美术 敦煌遗画 地藏菩萨 袈裟纹样 云水纹
下载PDF
隋唐藻井图案在现代丝巾图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郭鲁宁 章海虹 《设计》 2024年第16期10-13,共4页
藻井图案作为中国古代装饰图案中最为精美的艺术创造之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文章从隋唐藻井图案出发,探究其艺术原理和审美技巧,用来指导当下丝巾图案设计的发展。通过对藻井图案视觉元素的挖掘和提取,与之将现代设计手法... 藻井图案作为中国古代装饰图案中最为精美的艺术创造之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文章从隋唐藻井图案出发,探究其艺术原理和审美技巧,用来指导当下丝巾图案设计的发展。通过对藻井图案视觉元素的挖掘和提取,与之将现代设计手法和理念相结合。创作出符合当下大众审美需求,具有当代商业价值的丝巾作品。将传统和现代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可以为当代设计师进行图案的继承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藻井图案 丝巾设计 传承与创新 图案设计 艺术
下载PDF
依山挟水——唐华清宫山水格局研究
8
作者 赵忆 许超然 刘庭风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1期4-14,共11页
通过梳理唐都长安周边宏观层面上大山大水的地理形势,论述华清宫在京畿山水格局中的地位,辅以同时期山水画、壁画等反映出的山水格局,结合华清宫及昭应城舆图、地理志等探析其审美特征。利用ArcGIS与Global Mapper等软件,提取DEM高程图... 通过梳理唐都长安周边宏观层面上大山大水的地理形势,论述华清宫在京畿山水格局中的地位,辅以同时期山水画、壁画等反映出的山水格局,结合华清宫及昭应城舆图、地理志等探析其审美特征。利用ArcGIS与Global Mapper等软件,提取DEM高程图中的地理信息数据,绘制相应图形论证华清宫与周边山水的相互关系,探明华清宫山水格局下的政治内涵。利用文献考古结合地理信息数据的景观考古研究方法有助于补充华清宫研究中文字记录的缺失,证明设计思想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契合,并将其山水格局总结为“山-苑-宫-城-水”一体的“依山挟水”的空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唐华清宫 山水格局 文献考古 景观考古
下载PDF
唐代绫纹样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9
作者 张殊梦 姚琛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10期44-47,共4页
绫在中国传统丝绸品类中占重要地位,而绫在唐时期达于极盛,以本土文化为生命力,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并将其转化和创新。唐绫纹样以纺织艺术的形式作为唐代文明中充满智慧与艺术的一部分,研究其艺术特征以及文化内涵对现代装饰设计发展具有... 绫在中国传统丝绸品类中占重要地位,而绫在唐时期达于极盛,以本土文化为生命力,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并将其转化和创新。唐绫纹样以纺织艺术的形式作为唐代文明中充满智慧与艺术的一部分,研究其艺术特征以及文化内涵对现代装饰设计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以唐为背景,对唐代绫纹样的特征进行梳理和总结,探究唐代绫纹样设计发展与唐代文化之间的联系,旨在能更好地传承唐代绫更深层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绫 绫纹样 艺术特征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捣练图》服饰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10
作者 侯安斌 钟蔚 《纺织报告》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以及人们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日益重视,中国传统服饰又一次兴起。唐代女子服饰在中国服装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研究唐代女子服饰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从而提升文化软实力。随着近...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以及人们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日益重视,中国传统服饰又一次兴起。唐代女子服饰在中国服装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研究唐代女子服饰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从而提升文化软实力。随着近些年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传统服饰图案的传承和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文章通过将《捣练图》中的服饰图案与现代设计思想相融合,为传统艺术作品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图像的深入研究,探讨了大唐女性服饰的纹样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女子服饰 纹样 《捣练图》 文创产品
下载PDF
唐代织绣品中石榴纹样的艺术特征与文化意蕴
11
作者 麦佩玮 周颖青 +1 位作者 王韦尧 张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129,共8页
织绣品上的石榴纹样初见于东汉,直至唐代才开始繁荣,并对后世的吉祥纹样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唐代织绣品中石榴纹样为研究对象,以考古出土的石榴纹织绣品为载体,结合文献、史料和古籍图像资料,从题材组合、造型表达及构图形式三... 织绣品上的石榴纹样初见于东汉,直至唐代才开始繁荣,并对后世的吉祥纹样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唐代织绣品中石榴纹样为研究对象,以考古出土的石榴纹织绣品为载体,结合文献、史料和古籍图像资料,从题材组合、造型表达及构图形式三个方面对石榴纹样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与整理,进而揭示其文化意蕴。研究认为,石榴纹样的题材多为植物组合,呈现“花叶相伴”的多元性,果实造型表达圆润生动,构图形式匀称且稳定。在唐代丝路文化交流背景下,石榴纹样受到了西亚祆教和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对生息不止的追求。在纹样本土化的过程中,石榴纹样融入了人们对丰产丰育的世俗祈盼,逐渐成为喜闻乐见的吉祥纹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织绣品 石榴纹样 艺术特征 文化意蕴 丝绸之路 吉祥纹样
下载PDF
基于FMM和网络分析的唐代服饰纹样色彩复原与重用
12
作者 燕耀 张旭升 +3 位作者 蔡欣华 雷桐 连璐 张寒诺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8,共11页
唐代服饰纹样作为中国古代服饰设计精髓,其绚丽丰富的色彩为当代服饰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灵感和参考。为更准确地厘清唐代服饰纹样的用色偏好和配色规律,方便设计师进行唐代色彩重用,文章以唐代服饰文物遗存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 唐代服饰纹样作为中国古代服饰设计精髓,其绚丽丰富的色彩为当代服饰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灵感和参考。为更准确地厘清唐代服饰纹样的用色偏好和配色规律,方便设计师进行唐代色彩重用,文章以唐代服饰文物遗存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FMM和网络分析的唐代服饰纹样色彩复原与重用方法。首先,利用色彩分割算法在Lab空间对图像进行色彩分类分割,并基于FMM图像修复算法对受损及褪色区域进行修复和复原;其次,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对图像色彩聚类计算,获得了图像色彩节点度和邻接关系,从而探明了唐代服饰纹样显性的用色、配色知识;再次,结合隐性配色知识,使用专家评价法创建了节点影响力效率矩阵,实现了基础色彩网络的优化和最终色彩模型的构建;最终,以丝巾产品作为应用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价值。案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辅助设计师进行产品配色设计,并有效重用唐代服饰纹样的色彩设计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服饰纹样 FMM算法 K-MEANS聚类 色彩复原 色彩提取 色彩网络模型
下载PDF
唐代金银器对玉器设计的影响
13
作者 赵瑞娟 刘丽 +1 位作者 刘飞 候志坤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72-377,共6页
唐代的社会安定,国民经济繁荣,金银器制造业发达,金银器设计构思新颖、雕琢技艺精湛.受金银器的影响,唐代玉器摆脱了以礼玉、丧葬玉为中心的传统,步入了以实用、以装饰用玉为主流的发展阶段.金银器制造业虽晚于制玉业,但唐朝崇尚奢华,... 唐代的社会安定,国民经济繁荣,金银器制造业发达,金银器设计构思新颖、雕琢技艺精湛.受金银器的影响,唐代玉器摆脱了以礼玉、丧葬玉为中心的传统,步入了以实用、以装饰用玉为主流的发展阶段.金银器制造业虽晚于制玉业,但唐朝崇尚奢华,金银制作业的技艺令今人震惊,金银制造受异域艺术的影响发生很多变化,进一步影响和推动着玉器的创新.玉器工艺技术更加精湛、细致,造型奢华精美,纹样丰富、华贵细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金银器 玉器 造型 纹样
下载PDF
从技术到观念——唐代陵阳公样“立鸟纹”发展流变考
14
作者 李国锦 贺晨亮 《工业工程设计》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陵阳公样“立鸟纹”是唐代的典型纹样,它是由中亚、西亚传入的联珠团窠纹样发展变化而来,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形成了全新的风格。针对陵阳公样中“立鸟纹”发展传播的过程,将实物、图像和文献资料相结合,分析纹样的起源流变。分析得出技... 陵阳公样“立鸟纹”是唐代的典型纹样,它是由中亚、西亚传入的联珠团窠纹样发展变化而来,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形成了全新的风格。针对陵阳公样中“立鸟纹”发展传播的过程,将实物、图像和文献资料相结合,分析纹样的起源流变。分析得出技术和观念共同决定了陵阳公样“立鸟纹”的形式发展及其在唐代的传播,新技术推动了纹样由异域到本土、由几何到自然、由交融到创新的演变;而唐代人们对自然之物的关注、对美好爱情的祈愿及对自身审美情趣的表现等新观念的产生,也对纹样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考察纹样传播的路径可以看出,纹样发展演变的过程凸显了唐时期人们从向外寻找到向内探索的历程,彰显了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创新性及传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陵阳公样 立鸟纹 发展流变
下载PDF
简析唐宋时期传统莲花纹在服装中的运用
15
作者 袁琛昕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11期63-68,共6页
中国传统纹样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通过介绍春晚节目《年锦》的主题和背景,强调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具有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分析唐宋时期莲花纹样的艺术特征与发展变化及其在服装中... 中国传统纹样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通过介绍春晚节目《年锦》的主题和背景,强调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具有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分析唐宋时期莲花纹样的艺术特征与发展变化及其在服装中的应用体现,总结中国传统纹样的美学价值。对莲花纹样进行现代设计,推进现代服装设计领域对莲花纹样的创新应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与现代审美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纹样 莲花纹样 唐宋时期 服装设计
下载PDF
唐代织锦联珠纹样在国潮服装中的设计应用
16
作者 施安然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7期32-34,共3页
研究唐代织锦连珠纹样的艺术和丝绸工艺成果,在国潮设计中将中国文化元素和时尚潮流结合应用于中国时装文化的魅力表现,显示出包容万象的大国风貌。
关键词 唐代丝绸 联珠纹 国潮服装设计 文化交流
下载PDF
花喰鸟刺绣裂残片推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欢 解彦玲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60-66,共7页
对花喰鸟刺绣裂(はなくいどりのししゅうぎれざんぺん)残片进行研究推考,以期将唐代染织精品进行重现。运用资料查阅法及论证法对比图片和历史文献资料,推考花喰鸟刺绣裂残片的历史背景、图案、结构、色彩及工艺技法,梳理和归纳后得出:... 对花喰鸟刺绣裂(はなくいどりのししゅうぎれざんぺん)残片进行研究推考,以期将唐代染织精品进行重现。运用资料查阅法及论证法对比图片和历史文献资料,推考花喰鸟刺绣裂残片的历史背景、图案、结构、色彩及工艺技法,梳理和归纳后得出:该残片产于中唐时期;主要由对凤凰纹与宝相花纹构成,图案以纵向对称的形式排列;采用了多色植物染线并结合了戗针、平针、锁针、钉金线4种针法进行刺绣。该残片的图案罕见、工艺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与传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花喰鸟 纹样 色彩 工艺
下载PDF
丝绸之路汉唐织物晕裥纹样来源及成因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红梅 田悦 张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6-143,共8页
晕裥纹样作为汉唐时期典型的织物纹样,不仅反映了东西方丝路贸易的繁盛,也是多元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典型例证。文章以汉唐时期织物晕裥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古出土织物结合文献资料,对此时期织物晕裥纹样的来源、发展及成因进行分析。... 晕裥纹样作为汉唐时期典型的织物纹样,不仅反映了东西方丝路贸易的繁盛,也是多元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典型例证。文章以汉唐时期织物晕裥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古出土织物结合文献资料,对此时期织物晕裥纹样的来源、发展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汉唐时期织物晕裥纹样源于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科普特艺术,而后传播至中西亚地区受当地多种文化影响形成晕裥缂毛织物;随后沿丝绸之路传播至古代中国的新疆和中原内地。纺织工匠受晕裥纹样织造技艺和文化内涵影响将其应用于蜀锦,促进在中国内地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裥纹样 织物 汉唐时期 发展过程 文化观念 丝绸之路
下载PDF
丝绸之路背景下唐代纹样的风格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梦妮 《西部学刊》 2023年第20期68-71,共4页
纹样作为民族文化融合下形成的特有视觉符号,展现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灿烂的精神文明。围绕陆上丝绸之路的展开,通过对唐代具有代表性的联珠纹、团花纹、卷草纹、宝相花纹和朵云纹的风格特征分析,发现唐代纹样具有对称美、曲线美、有象... 纹样作为民族文化融合下形成的特有视觉符号,展现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灿烂的精神文明。围绕陆上丝绸之路的展开,通过对唐代具有代表性的联珠纹、团花纹、卷草纹、宝相花纹和朵云纹的风格特征分析,发现唐代纹样具有对称美、曲线美、有象征意义的整体特点,探寻唐代图案纹样在西域文化、中原汉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交流与融合下所产生的流变,从侧面映射出唐代民族的交融进程,凸显中华民族在民族交融中的人文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唐代纹样 民族交融
下载PDF
隋唐时期襦裙服饰艺术特征及成因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辉 苏亚兰 +1 位作者 邹颖 裴红萍 《服饰导刊》 2023年第1期15-23,共9页
以隋唐时期的女子襦裙服饰为主要研究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对比法、图像研究等方法,对该时期女子襦裙服饰款式、色彩、纹样艺术特征进行归纳,从而针对性分析其艺术特征形成的原因。研究表明:①款式艺术特征——襦裙服装及配饰的... 以隋唐时期的女子襦裙服饰为主要研究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对比法、图像研究等方法,对该时期女子襦裙服饰款式、色彩、纹样艺术特征进行归纳,从而针对性分析其艺术特征形成的原因。研究表明:①款式艺术特征——襦裙服装及配饰的款式配置完整度较高;襦裙服饰领口形状为主要的款式结构变化。成因——宗教信仰以及女性地位提高的内在因素影响;丝绸之路背景的外在因素影响。②色彩艺术特征——淡雅稳重冷色调,实现服饰色彩氛围感;明亮轻快暖色调,营造抽象丰富的审美情趣。成因——开通运河,水路交通成熟,加强南北交通、推动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形成因地制宜的“硬实力”;江南地区色彩印染业与丝织业逐渐崭露头角,形成得天独厚的“软实力”。③纹样艺术特征——构图精密,组织严谨,结构线条相辅相成;写实多元化,抽象包容性,写实抽象和谐共存。成因——佛寺道观的纹样环境传播影响;中央官制,唐代设少府监和将作监,严格管理国家手工业作坊的服饰制度与生产,造就成熟全面的纹样纺织手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时期 襦裙 款式结构 色彩纹样 艺术特征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