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江峡谷大桥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研究
1
作者 吴仕鹏 《公路交通技术》 2025年第1期74-83,共10页
为研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规律,以花江峡谷大桥为依托,从混凝土的设计参数入手,先计算出大桥主塔承台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后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获取最优的冷却管布置方式,再利用现场实测温控数据对数值模型计算进行优化。研究... 为研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规律,以花江峡谷大桥为依托,从混凝土的设计参数入手,先计算出大桥主塔承台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后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获取最优的冷却管布置方式,再利用现场实测温控数据对数值模型计算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承台混凝土的冷却水管间距为1.1 m时,其内部最高温度理论计算值与数值计算值相吻合;2)混凝土在浇筑后20 h内温升速率较快,内部温度在50 h~70 h内达到峰值(和数值计算结果相符),表层温度在25 h左右达到峰值;3)从底部到顶部的内部温度峰值和表面温度峰值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底部的降温速率最慢,中部到顶部降温速率呈增大趋势,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要求;4)承台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中,里表温差均未超过25℃,表环温差在升温期出现超限情况,在降温期逐渐降低至温控指标范围;5)承台实测内部最高温度值低于数值计算值(说明现场的温控措施效果明显),对后续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提供数据支撑,有利于优化冷却管的间距布置和混凝土配合比,可供其他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温控技术 数值计算 桥梁工程 主塔承台
下载PDF
Importance Analysis on Subsystem of CNC Lathe Based on TOPSIS
2
作者 Xiaoyan Qi Guixiang Shen +1 位作者 Yingzhi Zhang Shuguang Sun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7年第2期191-196,共6页
An importance analysis model for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lathe subsystems was proposed.The model was based on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and considered the stru... An importance analysis model for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lathe subsystems was proposed.The model was based on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and considered the structur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systems and the complete machine,the fault correlation of each subsystem and so on.The model can obtain a comprehensive sequencing of subsystems based on their importance to the complete machine.It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reliability allo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 importanceanalysis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CNC) lathe influence degree
下载PDF
利用DQCT实现2018年8月超历史极值暴雨的高质量模拟
3
作者 李博 李帅康 +3 位作者 陈超 钟水新 华灯鑫 徐波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
构建较全面的双级质量控制技术(DQCT).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对2018年8月下旬华南地区一次超历史极值的暴雨过程进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并用DQCT评判暴雨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在暴雨形势背景场中用WRF成功模拟大尺度季风风场、西... 构建较全面的双级质量控制技术(DQCT).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对2018年8月下旬华南地区一次超历史极值的暴雨过程进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并用DQCT评判暴雨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在暴雨形势背景场中用WRF成功模拟大尺度季风风场、西南暖湿气流与低压交汇过程,并准确复制了造成高潭镇极端降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总降雨量中的中γ尺度极值暴雨中心模拟得较为准确.该模式在24 h降雨量模拟中成功复制了暴雨中心的演变过程;在6 h降雨量模拟中较好地再现了中γ尺度雨带的演变过程.在暴雨重灾区高潭镇1 h降雨量演变过程的模拟中,总体降雨趋势与实况吻合较好.定性分析结果同步得到定量指标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历史极值暴雨 中γ尺度雨带 数值模拟 双级质量控制技术
原文传递
褶曲翼部区煤层倾角变化诱发冲击地压机理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增强 刘畅 +2 位作者 刘思佳 裴宗远 舒通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9,共8页
以宝积山煤矿七采区内褶曲翼部影响区为工程地质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统计、理论计算分析、数值模拟运算等方法,对开采煤层倾角变化诱冲机理进行研究,提出协同控制防治冲击地压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倾角增大,煤... 以宝积山煤矿七采区内褶曲翼部影响区为工程地质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统计、理论计算分析、数值模拟运算等方法,对开采煤层倾角变化诱冲机理进行研究,提出协同控制防治冲击地压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倾角增大,煤柱侧内高集中静载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规律,实体煤侧内高集中静载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规律;在煤层倾角较小的条件下,厚硬关键层更容易在采空区两侧边界位置发生破断,诱使其悬空段中部区域瞬间发生破断进而形成扰动强度较大的远场应力扰动;关键块体B在煤层倾角较小且埋深较大的条件下极易发生回转失稳,进而形成扰动强度较小的近场应力扰动。该方法对于冲击地压的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曲翼部 倾角变化 冲击地压 协同控制技术 数值模拟 电磁辐射
下载PDF
数字化建造技术在历史保护建筑更新上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强 《建筑施工》 2024年第12期2054-2058,共5页
历史保护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但因长时间的自然侵蚀或人为因素,许多历史保护建筑逐步受损。随着数字化建造高速发展,考虑到保护修缮需遵循最小干预原则,通过数字技术为文物注入生机。以上海四行仓库、华东医院南楼修缮改造项目为... 历史保护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但因长时间的自然侵蚀或人为因素,许多历史保护建筑逐步受损。随着数字化建造高速发展,考虑到保护修缮需遵循最小干预原则,通过数字技术为文物注入生机。以上海四行仓库、华东医院南楼修缮改造项目为例,证明了摄影测量复原技术、网格化数控放样技术、3D扫描与拟合装配技术、3D打印技术、BIM信息模型技术、智能传感器数字化安全监控技术等数字化建造技术带来的积极效果,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更有效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保护建筑 数字化建造 摄影测量复原技术 网格化数控放样技术 3D扫描与拟合装配技术 3D打印技术 BIM信息模型技术 智能传感器数字化安全监控技术
下载PDF
断层滑移区煤与瓦斯突出防控技术研究
6
作者 郭华峰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8期173-176,共4页
为了提高大平煤矿断层滑移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措施,以吴庄逆断层构造为研究对象,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通过现场测试、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采动影响下断层滑移诱导突出过程中断层滑移规律、断层及相关煤层的应... 为了提高大平煤矿断层滑移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措施,以吴庄逆断层构造为研究对象,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通过现场测试、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采动影响下断层滑移诱导突出过程中断层滑移规律、断层及相关煤层的应力分布及瓦斯运移动态特征和突出的动态机制,结果表明多因素与煤与瓦斯突出灾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防控措施进行优化,从而增强了矿井瓦斯防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滑移 矿山压力 地应力 COMSOL数值模拟 防控技术
下载PDF
基于全过程数值模拟的复杂空间混凝土壳体结构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7
作者 富秋实 王建 施贵宝 《建筑施工》 2024年第12期1993-1997,共5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建筑的形态及结构体系均呈现出复杂的趋势。同时,施工过程往往存在较高的潜在风险,建造完成后的建筑内力分布情况也与施工过程存在较高相关性,需通过合理的施工控制技术确保设计意图的准确实现。以国内外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建筑的形态及结构体系均呈现出复杂的趋势。同时,施工过程往往存在较高的潜在风险,建造完成后的建筑内力分布情况也与施工过程存在较高相关性,需通过合理的施工控制技术确保设计意图的准确实现。以国内外首例叠置双层大跨空间曲面预应力混凝土壳体结构施工——上海在水一方项目为背景,探讨基于全过程数值模拟施工控制技术的应用:首先建立可模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刚度变化、预应力张拉、临时支撑脱开等行为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对拟定的施工工况进行验证及优化;其次基于模拟结果,在结构卸载工况中,采用伺服液压千斤顶辅助卸载,以确保结构受力模式的转化平稳、安全;最后制订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方案,并通过对比实测数据及计算结果,判定结构受力状况。最终,项目结构施工顺利完成,验证了所采用的施工控制技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空间混凝土壳体结构 全过程数值模拟 施工控制技术 有限元模型 伺服液压千斤顶 施工监测
下载PDF
基于振动分析技术的数控机床主轴故障预测方法
8
作者 刘刚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2期141-143,共3页
探讨基于振动分析技术的数控机床主轴故障预测方法。首先深入分析高速精密数控磨床主轴的振动特性,其次采用高灵敏度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并运用小波阈值去噪法去除高频随机噪声和电磁干扰,再次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特征参数,最后结合... 探讨基于振动分析技术的数控机床主轴故障预测方法。首先深入分析高速精密数控磨床主轴的振动特性,其次采用高灵敏度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并运用小波阈值去噪法去除高频随机噪声和电磁干扰,再次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特征参数,最后结合支持向量机与AdaBoost算法建立故障预测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故障早期识别率和预警提前量,计算响应时间能够满足在线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主轴 故障预测 振动分析技术
下载PDF
用切线法数控加工高次非球面 被引量:17
9
作者 于化东 顾莉栋 +3 位作者 朴承镐 耿振野 于正林 轩洋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4-359,共6页
论述了切线法数控加工非球面的新原理,详细分析了实施该原理的三种可行的加工方法,即以工件轴为回转中心的成形方法、以磨轮轴上磨轮的几何中心Q点为回转中心的成形方法和以磨轮轴上M点为回转中心的成形方法,并建立了3种成形方法的轨迹... 论述了切线法数控加工非球面的新原理,详细分析了实施该原理的三种可行的加工方法,即以工件轴为回转中心的成形方法、以磨轮轴上磨轮的几何中心Q点为回转中心的成形方法和以磨轮轴上M点为回转中心的成形方法,并建立了3种成形方法的轨迹成形数学模型。根据非球面加工性能的要求、保证机床构件精度的难易、机床动态特性的合理性和机床结构的合理性等问题考虑,确定了其中一种最合理的成形方法,即以磨轮轴上的M点为回转中心的成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 非球面机械加工 切线法 数字控制
下载PDF
数控电解加工整体叶轮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4
10
作者 徐家文 朱永伟 +2 位作者 胡平旺 云乃彰 严德荣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2,共5页
以平行直纹型面的数控展成电解加工为例,对数控电解加工整体叶轮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成形规律、展成运动、数控编程、阴极设计制造、机床及多轴联动数控系统、典型叶轮加工工艺逐一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整体叶轮 数控电解加工 数控编程 阴极设计
下载PDF
茶树病害诊断与防治专家系统研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徐云 梅红 +2 位作者 林莉 施晓群 周汇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6,100,共5页
将中国各大茶区主要发生的 32种病害和 5种寄生性植物 ,利用数值诊断的原理和方法 ,分为 18个病组 ,对每个病组的病害症状或特征数值化 ,以数值的大小判断发生病害的种类 ,用病害可信度表示诊断的准确性 ,用VB6 0等编制计算机程序 ,将... 将中国各大茶区主要发生的 32种病害和 5种寄生性植物 ,利用数值诊断的原理和方法 ,分为 18个病组 ,对每个病组的病害症状或特征数值化 ,以数值的大小判断发生病害的种类 ,用病害可信度表示诊断的准确性 ,用VB6 0等编制计算机程序 ,将数值诊断的结果及防治技术进行综合集成 ,实现模糊推理功能 ,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加系统可视性 ,界面友好 ,针对性强 ,操作简便。图 5 ,表2 ,参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病害诊断 病害防治 专家系统 研制 数值诊断
下载PDF
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穿越建筑物沉降预测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孙长军 张顶立 +1 位作者 郭玉海 马晓卫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6-142,共7页
文章以北京地铁十四号线首次采用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穿越建筑物施工为例.利用数值模拟对建筑物沉降进行了预测,并与工程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物沉降值和倾斜值在控制标准之内.说明设计施工方案可行;盾尾空隙... 文章以北京地铁十四号线首次采用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穿越建筑物施工为例.利用数值模拟对建筑物沉降进行了预测,并与工程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物沉降值和倾斜值在控制标准之内.说明设计施工方案可行;盾尾空隙沉降占最大沉降值的30%~50%,应以此为主采取措施来达到预期的沉降控制目标;地面预埋管注浆是控制沉降有效的辅助措施;盾构施工中土体塑流性改善、掘进参数控制、出土量、盾尾同步注浆、二次补注浆是沉降控制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 沉降规律 控制技术 FLAC数值模拟
下载PDF
MTMD对结构刚度和质量参数摄动的鲁棒性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春祥 杜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基于结构刚度和质量的摄动 ,建立了设置MTMD结构的传递函数。于是MTMD的优化准则可定义为设置MTMD结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根据结构摄动而质量不摄动与结构质量摄动而刚度不摄动两种情况 ,讨论了MTMD的有效性变化趋势。... 基于结构刚度和质量的摄动 ,建立了设置MTMD结构的传递函数。于是MTMD的优化准则可定义为设置MTMD结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根据结构摄动而质量不摄动与结构质量摄动而刚度不摄动两种情况 ,讨论了MTMD的有效性变化趋势。数值分析表明 ,可以设计有效性与TMD相当但鲁棒性高得多的MTMD。因此 ,MTMD适用于控制频率变化的结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MD结构 刚度摄动 质量摄动 参数摄动 鲁棒性 传递函数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地下含水层储能两阶段热量运移数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明育 马捷 万曼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6-580,共5页
为了简单而准确地预测地下含水层储能情况,考虑了地下含水层储能过程时间跨度大、储能保温分阶段的实际特点,分析了地下含水层流动和换热模型物理参数的对比特点,以热平衡和热扩散原理为基础,建立分成两个连续阶段的地下含水层储能数值... 为了简单而准确地预测地下含水层储能情况,考虑了地下含水层储能过程时间跨度大、储能保温分阶段的实际特点,分析了地下含水层流动和换热模型物理参数的对比特点,以热平衡和热扩散原理为基础,建立分成两个连续阶段的地下含水层储能数值计算模型。模型求解中,采用控制容积法,以全隐格式进行热扩散方程的离散化,然后应用Jacobi方法迭代求解,模拟结果和实际观测数据吻合很好。该模型还分析了含水层储能循环采灌过程中抽出储能水的温度变化的一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含水层储能 数值模拟 控制容积法 热平衡
下载PDF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敏丽 王金生 刘立才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4期28-30,36,共4页
以我国北方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不同的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效果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显示:针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及场区内垃圾特性,抽水为短期内最优控制技术;源项去除控制技术则为长期的最优选择;帷... 以我国北方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不同的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效果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显示:针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及场区内垃圾特性,抽水为短期内最优控制技术;源项去除控制技术则为长期的最优选择;帷幕灌浆、河流防渗以及顶部覆盖不透水层的控制技术,只能阻滞场区内潜水中污染物向外迁移,无法阻止污染物对微承压水的入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 地下水污染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边水驱油藏调剖技术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英才 彭苏萍 +2 位作者 郑家朋 马绍仁 孟召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1-63,共3页
针对边水驱油藏的地质及开发特点 ,提出了边水调剖技术 ,同时对调剖井点的选择、调剖剂的筛选、调剖剂用量的确定、调剖施工工艺等配套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向优选的调剖井注入调剖剂 ,可以控制边水的侵入方向和推进速度 ,从而增大波及... 针对边水驱油藏的地质及开发特点 ,提出了边水调剖技术 ,同时对调剖井点的选择、调剖剂的筛选、调剖剂用量的确定、调剖施工工艺等配套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向优选的调剖井注入调剖剂 ,可以控制边水的侵入方向和推进速度 ,从而增大波及系数 ,提高最终采收率。 2 0 0 0年 5月到 1 1月 ,对高 1 0 4 5区块 8口井进行了边水调剖试验 ,共注入调剖剂 1 851 6m3。调剖后 ,内部井的含水率下降、产量回升 ,明显提高了区块的采收率。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表明 ,调剖增油超过 70 0 0t,投入产出比大于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开发 边水调剖 提高采收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螺杆转子5轴旋风式铣削的刀轨规划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易先中 高德利 +1 位作者 明燕 余万军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9,共4页
根据螺杆转子的形素信息特征 ,提出了螺杆转子 5轴卧式数控旋风式铣削加工的新技术。研究了铣削加工刀具轨迹规划中的走刀步长、走刀步距和刀具姿态等参数以及转子螺旋曲面的几何特征以及螺杆转子的 5轴旋风式数控机床铣削原理等问题。... 根据螺杆转子的形素信息特征 ,提出了螺杆转子 5轴卧式数控旋风式铣削加工的新技术。研究了铣削加工刀具轨迹规划中的走刀步长、走刀步距和刀具姿态等参数以及转子螺旋曲面的几何特征以及螺杆转子的 5轴旋风式数控机床铣削原理等问题。此旋风式铣削技术是在走刀过程中实时地改变刀具的轴心线绕切触点工件曲面外法线向量转动的角度 ,即调整 5轴卧式数控机床沿第四、第五轴方向转动的角度来实施铣削加工。螺杆钻具转子表面是一种基本几何特征仅取决于其生成母线的特殊三维空间曲面 ,其端面截形的成形精度是决定螺旋曲面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实际试样切削表明 ,5轴旋风式铣削技术是复杂螺旋曲面快速、高效、精确制造的一种可行技术 ,其成形精度高。在相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条件下 ,相对于普通 3轴数控机床 ,可使刀具切削行程减少 8.5 %~ 12 .0 % ,加工时间缩短 10 %~ 1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式铣削技术 螺杆转子 螺杆钻具 数控铣床 刀具 石油勘探
下载PDF
雁门关隧道挤压性围岩变形控制技术 被引量:9
18
作者 韩现民 孙明磊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4-180,共7页
北同蒲取直线雁门关隧道软弱围岩段埋深大,构造应力水平高,给隧道施工变形控制造成了极大困难。文章根据雁门关隧道挤压性围岩的工程特性,对洞室变形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有限差分法(FLAC3D)数值计算确定了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 北同蒲取直线雁门关隧道软弱围岩段埋深大,构造应力水平高,给隧道施工变形控制造成了极大困难。文章根据雁门关隧道挤压性围岩的工程特性,对洞室变形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有限差分法(FLAC3D)数值计算确定了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核心土合理长度;其次根据隧道塑性区范围与形状优化了系统锚杆的长度;而后通过对双层支护力学效应及内层支护施作时机的研究,得出理论上雁门关隧道的内层支护最佳时机为内层支护与外层仰拱同时施作;最后通过数值计算和现场工程实践,形成了"3~4 m核心土长度+超前支护+优化设计的系统锚杆及锁脚锚管+双层支护(H175+I22a)"的雁门关隧道挤压性围岩变形综合控制技术。该技术对在构造应力发育的软岩地区修筑隧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性围岩 数值模拟 双层支护 变形控制技术
下载PDF
永定河生态修复地下水位主控因素与数值模拟预测不确定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小芳 王明玉 +1 位作者 王丽亚 赵建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199,共8页
河流修复中的补水过程,可导致周围地下水位抬升进而威胁地下工程与环境的安全.地下水预测模型不确定性分析,可为河流生态修复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以北京永定河生态修复为例,采用GMS软件建立了区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用敏感性分析法对... 河流修复中的补水过程,可导致周围地下水位抬升进而威胁地下工程与环境的安全.地下水预测模型不确定性分析,可为河流生态修复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以北京永定河生态修复为例,采用GMS软件建立了区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用敏感性分析法对地下水流场的主控因素进行了识别,进而用蒙特卡洛技术研究并获得模型模拟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本文探讨并提出了大尺度区域地下水预测模型不确定性分析的实用与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修复 地下水数值模型 主控因素 蒙特卡洛模拟技术 不确定性分析
下载PDF
计算机数控理论及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14
20
作者 田原嫄 崔凯 +2 位作者 张海波 赵阳 刘焱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91-95,共5页
面对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计算机数控理论及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与实践,能够促进整个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培养适合机械制造业发展需求的大量数控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本文引入了研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可行性分析... 面对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计算机数控理论及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与实践,能够促进整个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培养适合机械制造业发展需求的大量数控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本文引入了研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可行性分析拟定研究生教学改革措施。实践证明,对于培养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创新意识的高级人才有较为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技术 教学改革 硕士研究生课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