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ling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Maize (<i>Zea mays</i>L.)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A Review of Models, Outputs and Limitations
1
作者 Benjamin Kipkemboi Kogo Lalit Kumar +1 位作者 Richard Koech Philip Langat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9年第8期76-95,共20页
The use of crop modelling in various cropping systems and environments to project and upscale agronomic decision-making under the facets of climate change has gained currency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v... The use of crop modelling in various cropping systems and environments to project and upscale agronomic decision-making under the facets of climate change has gained currency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valuation of crop models that have been used by researchers to simulate maize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Through a systematic review approach,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186 published articles was carried out to establish the models and parameterization features, simulated impacts on maize yields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Of the 23 models identified, CERES-maize and APSIM models were the most dominant, representing 49.7% of the studies undertaken between 1990 and 2018. Current research shows projected decline in maize yields of between 8% - 38% under RCP4.5 and RCP8.5 scenarios by the end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that adaptation is essential in alleviat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Major agro-adaptation options considered in most papers are changes in planting dates, cultivars and crop 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s. The use of multiple crop models and multi-model ensembles from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GCMs) is recommended. As interest in crop modelling grows, future work should focus more on suitability of agricultural lands for maize production under climate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 MODELLING Climate Scenarios maize simulation GCM
下载PDF
作物模拟模型在农业气象业务应用中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41
2
作者 马玉平 王石立 王馥棠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303,共11页
针对农业气象业务的需求,利用东北地区1971~2000年5个代表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作物资料,应用玉米生长模拟模型评估东北区域气象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探讨了作为评价标准的平均气候状态下平均模拟生物量的确定方法,提出... 针对农业气象业务的需求,利用东北地区1971~2000年5个代表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作物资料,应用玉米生长模拟模型评估东北区域气象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探讨了作为评价标准的平均气候状态下平均模拟生物量的确定方法,提出了从生物量变化、温度和水分条件影响等方面进行实时动态评价和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综合评价的方法,给出了实际评价个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模拟模型 业务应用 农业气象业务 农业气象条件 2000年 气象资料 东北地区 产量形成 生长发育 模型评估 生长模拟 气候状态 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 全生育期 动态评价 条件影响 气象站 东北区 生物量 玉米 平均 水分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东北地区玉米产量变化模拟 被引量:71
3
作者 张建平 赵艳霞 +2 位作者 王春乙 杨晓光 何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48-1452,共5页
WOFOST作物模型在东北地区玉米适应性验证的基础上,结合气候模型BCC-T63输出的未来60年(2011~2070年)气候情景资料,模拟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生育期和产量变化情况。模拟结果显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玉米生育期... WOFOST作物模型在东北地区玉米适应性验证的基础上,结合气候模型BCC-T63输出的未来60年(2011~2070年)气候情景资料,模拟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生育期和产量变化情况。模拟结果显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玉米生育期将缩短,其中,中熟玉米平均缩短3.4 d,晚熟玉米平均缩短1.1 d;玉米产量将相应下降,中熟玉米平均减产3.5%,晚熟玉米平均减产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玉米 生育期 产量 模拟研究 WOFOST作物模型
下载PDF
玉米冠层光分布农业气象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建栋 曹卫星 +1 位作者 金之庆 于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19,共7页
利用气象学、天文学和农业气象学知识建立了用日总辐射量反演辐射日变化过程来推算玉米冠层光分布状况的农业气象模型。利用实测资料进行验证,模拟误差在24%~87%之间。对冠层分层研究的结果表明,模拟误差随分层数的增加呈... 利用气象学、天文学和农业气象学知识建立了用日总辐射量反演辐射日变化过程来推算玉米冠层光分布状况的农业气象模型。利用实测资料进行验证,模拟误差在24%~87%之间。对冠层分层研究的结果表明,模拟误差随分层数的增加呈指数递减。实际应用中冠层分为3~5层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冠层 光分布 农业气象模式
下载PDF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夏玉米灌溉需求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毛振强 张银锁 宇振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9-426,共8页
用校正后的作物模拟模型 (PS12 3模型 )和河北曲周县 196 6~ 199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为依据 ,分析了当地夏玉米的需水量和优化灌溉方案。结果表明 ,该地区玉米生长季灌溉需水量的年际变异高达 80 %以上。用模拟的蒸散量计算的 1999玉米... 用校正后的作物模拟模型 (PS12 3模型 )和河北曲周县 196 6~ 199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为依据 ,分析了当地夏玉米的需水量和优化灌溉方案。结果表明 ,该地区玉米生长季灌溉需水量的年际变异高达 80 %以上。用模拟的蒸散量计算的 1999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一般在 17~ 2 5 kg· hm- 2 · mm- 1 之间 ,雨养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 ,可达 2 9kg· hm- 2 ·m m- 1 。在引入灌溉水利用效率 (IWUE)这一概念后 ,利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分别探讨了经济上和生态上许可的玉米灌溉方案。根据对 34年历史资料的模拟灌溉试验结果 ,若仅从经济上许可的角度考虑 ,有 35 .5 %的年份适宜雨养 ,88.3%的年份只需 2次以下灌溉 ,82 .4 %的年份只需 10 0 mm以下的灌溉水 ;若从生态上许可的角度考虑 ,这些百分比分别为5 2 .9%、91.2 %和 97.1%。与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用水现状相比 ,具有很大的节水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型 夏玉米 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灌溉水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东北玉米生长模型中土壤水分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冬妮 马玉平 +1 位作者 王石立 郭春明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2期219-224,共6页
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东北玉米生长模型评估干旱的能力,并使之更好的在区域尺度上应用,以吉林省为例,对该模型的土壤水分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通过对榆树(半湿润)和白城(半干旱)两个站点典型干旱年份(2000、2001年)和雨水较丰年份及平年(1... 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东北玉米生长模型评估干旱的能力,并使之更好的在区域尺度上应用,以吉林省为例,对该模型的土壤水分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通过对榆树(半湿润)和白城(半干旱)两个站点典型干旱年份(2000、2001年)和雨水较丰年份及平年(1998、2002年)的分析,得到以下初步结论:土壤含水量对凋萎湿度、田间持水量、作物系数最敏感,整个根区初始土壤有效含水量等次之;凋萎湿度、田间持水量、整个根区初始土壤有效含水量对土壤水分影响为正效应;上述结果在不同气候区、不同降水年份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作物生长模型在区域尺度应用时,上述敏感参数的不当估算所产生的误差将导致土壤水分模拟失真,并进一步影响整个作物生长过程的模拟和模型的区域应用;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敏感参数,有望进一步提高土壤水分乃至作物生长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作物生长模型 土壤水分参数 敏感度
下载PDF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我国农业气象业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40
7
作者 王石立 马玉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10,共8页
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部门紧密结合,开展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应用于农业气象业务的研究和应用试验工作。基于国外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应用进展以及我国农业气象业务的现状,简要分析了农业气象业务中应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部门紧密结合,开展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应用于农业气象业务的研究和应用试验工作。基于国外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应用进展以及我国农业气象业务的现状,简要分析了农业气象业务中应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单点理论模型能否在业务中应用的疑惑,详细讨论了国外引进作物生长模型的本地化和单点理论模型在区域尺度上模拟应用等两个关键问题的重要性和技术方法。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气象系统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部门在推进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农业气象业务应用方面所做的工作,即基于东北玉米、华北小麦和江南双季稻生长模型的气象条件影响评价和产量动态预测方法等。最后从改进完善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探讨区域模拟应用技术及稳健推进业务应用和实施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和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 农业气象业务 应用
下载PDF
夏玉米咸水灌溉的风险性及其对策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宇振荣 张银锁 马永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5,共5页
在光、温、水对作物生产力影响模型的基础上 ,增加了基于统计经验方法的描述性盐分模拟模块 ,并利用田间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计算了不同气候年型和各种灌溉方案下浅层地下水灌溉对产量的影响和次生盐渍化风险度。结果显示 ,在生... 在光、温、水对作物生产力影响模型的基础上 ,增加了基于统计经验方法的描述性盐分模拟模块 ,并利用田间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计算了不同气候年型和各种灌溉方案下浅层地下水灌溉对产量的影响和次生盐渍化风险度。结果显示 ,在生长季只需 1次灌溉的前提下利用咸水灌溉几乎没有风险 ,但生长季需 2次以上灌溉时 ,就需咸、淡水轮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性 夏玉米 作物生长模型 咸水灌溉 产量 土壤次生盐渍化 土壤盐分 淡水灌溉
下载PDF
作物模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外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霏云 高学浩 +1 位作者 钟琦 郑秋红 《气象科技进展》 2012年第3期34-38,共5页
作物模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外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达国家主要将这三种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在农作物生长发育条件评价、产量预报、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及预估、农业生产管理等工作中。美国、法... 作物模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外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达国家主要将这三种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在农作物生长发育条件评价、产量预报、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及预估、农业生产管理等工作中。美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对于作物模型、遥感和GIS的应用较为成熟。通过总结这三种现代科技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情况,提出目前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在现代科技应用中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科技研发体系化、规模化不足,基础理论研究不深入、应用不够广泛等差距,并提出了加强相关现代科技应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科技 作物模型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进展
下载PDF
基于作物模型的低温冷害对我国东北三省玉米产量影响评估 被引量:47
10
作者 张建平 王春乙 +2 位作者 赵艳霞 杨晓光 王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132-4138,共7页
以东北三省玉米低温冷害为研究对象,对作物生长过程模式WOFOST进行适当改进,同时对模型在区域上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检验,然后利用改进的作物模型实现低温冷害对玉米影响定量分析和动态评估。以1961—2006年共46a平均气温驱动下的模拟产... 以东北三省玉米低温冷害为研究对象,对作物生长过程模式WOFOST进行适当改进,同时对模型在区域上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检验,然后利用改进的作物模型实现低温冷害对玉米影响定量分析和动态评估。以1961—2006年共46a平均气温驱动下的模拟产量作为正常年份的产量水平,当年实际气温驱动下的模拟产量跟平均气温驱动下的模拟产量对比,以减产率和气象条件作为灾害严重程度划分的标准,利用数值模拟试验,确定导致减产的主要气象因子及其量值,进而确定农业气象灾害评估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低温冷害影响评估,包括历年典型低温冷害年份影响评估和年代际影响评估。从年代模拟结果来看,近50a来各年代冷害分布大致规律均表现为北部大于南部、东部大于西部地区,即表现为由东北至西南方向呈递减的趋势,冷害造成玉米减产面积及冷害等级各有差别。评估结果基本上可以较好地反应历史实际情况且与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作物生长模拟模型 东北玉米 低温冷害 产量影响模拟 影响评估
下载PDF
不同时段低温冷害对玉米灌浆和产量的影响模拟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建平 赵艳霞 +2 位作者 王春乙 杨晓光 王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5-121,127,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低温冷害对玉米灌浆和产量的影响,为我国农业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WOFOST作物生长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模拟分析了在苗期、抽雄期和灌浆期等2个发育期和3个发育期都发生不同程度低温对玉米...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低温冷害对玉米灌浆和产量的影响,为我国农业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WOFOST作物生长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模拟分析了在苗期、抽雄期和灌浆期等2个发育期和3个发育期都发生不同程度低温对玉米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当2个发育期都发生低于下限温度2℃低温时,玉米灌浆时间推后1~6d,减产6.29%~23.56%;当发生低于下限温度4℃低温时,灌浆时间推后1~7d,减产6.82%~28.12%。当3个发育期都发生低于下限温度2℃低温时,玉米灌浆时间推后2~7d,减产10.95%~31.7%;当发生低于下限温度4℃低温时,灌浆时间推后2~7d,减产11.46%~41.47%。【结论】低温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玉米减产越严重。低温发生的时段与程度不同,导致玉米减产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作物生长模型 低温冷害 玉米 灌浆 产量 影响模拟
下载PDF
不同发育期低温冷害对玉米灌浆和产量影响模拟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建平 赵艳霞 +2 位作者 王春乙 杨晓光 王靖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6期176-182,共7页
针对玉米生长季低温发生的不同强度和持续日数,利用WOFOST模型,模拟分析苗期、抽雄期和灌浆初期分别发生不同强度和持续日数的低温对玉米灌浆过程和产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从低温对玉米灌浆过程的影响来看,苗期与抽雄期低温导致玉米... 针对玉米生长季低温发生的不同强度和持续日数,利用WOFOST模型,模拟分析苗期、抽雄期和灌浆初期分别发生不同强度和持续日数的低温对玉米灌浆过程和产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从低温对玉米灌浆过程的影响来看,苗期与抽雄期低温导致玉米灌浆始期比正常气温条件下有所推迟,推迟时间为1~4天,而且低温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灌浆推迟时间就越长;而灌浆初期发生低温时,低温造成玉米减产是通过直接减缓玉米灌浆强度和灌浆速率来完成的。从低温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来看,以灌浆初期低温对玉米影响为最大,其次是抽雄期低温,影响最小的是苗期低温;低温导致玉米的减产率在2.1%~16.99%之间,且低温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减产率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作物模型 低温冷害 玉米 灌浆 产量 模拟
下载PDF
基于WOFOST作物模型的玉米区域干旱影响评估技术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建平 王靖 +1 位作者 何永坤 陈艳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1-459,共9页
为探讨作物区域干旱影响评估技术,拓展农业气象灾害区域影响评估方法,基于WOFOST作物模型,以西南玉米干旱为研究对象,对发育期、光合生产等模块进行了改进与提高,利用西南地区8个代表性站点的玉米田间观测数据和同期逐日气象数据对模型... 为探讨作物区域干旱影响评估技术,拓展农业气象灾害区域影响评估方法,基于WOFOST作物模型,以西南玉米干旱为研究对象,对发育期、光合生产等模块进行了改进与提高,利用西南地区8个代表性站点的玉米田间观测数据和同期逐日气象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适宜性检验,在此基础上,选择西南地区历年典型干旱年份,模拟分析了玉米的产量变化趋势,并与实际减产率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玉米生育期模拟值与实测值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由原来的3.25%~6.95%降低到1.48%~3.07%,R^2由原来的0.57~0.79提高到0.63~0.99,平均模拟精度由原来的74.12%提高到78.9%。玉米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NRMSE范围由原来的7.88%~11.99%降低到3.07%~6.79%,R2由原来的0.52~0.93提高到0.77~0.98,平均模拟精度由原来的75.7%提高到80.95%。对1987年、1992年及2006年西南地区关键生育期典型干旱年份产量模拟平均精度分别是69.8%、78.1%与75.9%。结合上述分析可得出模型对发育期与产量的模拟精度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模型对西南玉米主产区干旱影响评估有很好的反应,对干旱分布范围与分布规律的模拟值与实际情况基本接近,表明该方法可为区域干旱影响评估提供一种更为科学的评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模型 WOFOST 玉米 干旱 生育期 产量 模拟精度 影响评估
下载PDF
黄土高原玉米栽培方案优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军 王立祥 王小利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73-275,281,共4页
应用作物生长模型DSSAT3中的CERES—玉米模型定量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玉米的栽培方案,并依据模拟的产量结果选择出了相应的最优栽培方案,初步探讨了CERES—玉米模型在玉米栽培方案优化选择方面的应用前景.表4,参5。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型 玉米 栽培方案 黄土高原 产量
下载PDF
基于Web和作物模型的棉花气象服务系统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森 王雪姣 +3 位作者 白书军 吉春容 胡启瑞 郭燕云 《农业工程》 2019年第12期35-40,共6页
为便于作物模型的推广和应用,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有力工具,以棉花功能结构模型Cotton XL为基础,构建了基于Web的棉花气象服务系统,实现了新疆棉区棉花生长发育状况的逐日动态模拟。系统采用MySQL建立了新疆棉区气象、土壤和主栽品种数据... 为便于作物模型的推广和应用,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有力工具,以棉花功能结构模型Cotton XL为基础,构建了基于Web的棉花气象服务系统,实现了新疆棉区棉花生长发育状况的逐日动态模拟。系统采用MySQL建立了新疆棉区气象、土壤和主栽品种数据库,采用B/S结构模式,包括前端展示、数据存储和后台分析,运用Java语言实现了棉花模型Cotton XL的内部调用以及模型和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传递,运用PHP语言实现了决策页面和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传递。系统以气候、土壤、管理措施和品种特性为基本输入,可提供棉花生长发育动态预测、产量预报和品质预测等服务。经验证,系统能够较好地反应新疆棉区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系统的建立对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模型 棉花 动态预报 气象 服务系统
下载PDF
菽玉真的不可兼得吗:带状复合种植对玉米大豆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姝 王晓君 +1 位作者 吕开宇 胡向东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9,共16页
确保大豆一定水平自给是我国新时期全面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是防范化解极端事件风险的重要举措。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通过带状套作间作提升大豆产量,并已在试验研究和区域性推广中取得较好成效,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效果与影响却... 确保大豆一定水平自给是我国新时期全面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是防范化解极端事件风险的重要举措。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通过带状套作间作提升大豆产量,并已在试验研究和区域性推广中取得较好成效,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效果与影响却缺乏整体性时序性分析。本文在分析技术效果及其挑战的基础上,运用局部均衡模型,在农业各产业关联及供求平衡的构架下,模拟预测带状复合种植后玉米大豆可能的产量、消费量和自给率。结果表明,到2035年大豆产量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8%~68%,自给率提高6~8个百分点,但在这过程中将面临适宜品种缺乏、除草困难、机械化难度大、生产者技能弱、经济可行性不强等诸多困境。未来须在品种培育、农机、生产者技能等方面更多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自给率 局部均衡模型 情景模拟 种植结构调整
原文传递
基于作物模型脆弱性判别的河南省夏玉米干旱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7
作者 任丽伟 薛昌颖 +1 位作者 张宇星 张弘 《东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83,共5页
本文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模拟方法引入灾害风险评价中,与统计方法相结合,利用河南省地面观测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夏玉米生长发育期观测资料和相关农业生产社会统计资料,依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构建河南省夏玉米干旱评价指标和综合风险... 本文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模拟方法引入灾害风险评价中,与统计方法相结合,利用河南省地面观测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夏玉米生长发育期观测资料和相关农业生产社会统计资料,依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构建河南省夏玉米干旱评价指标和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对河南省不同地区夏玉米生长季的干旱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夏玉米生长季干旱危险性最大的阶段主要是播种-出苗期和乳熟-成熟期,空间分布上主要是北部和西部危险性最大,这主要是降水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影响的。可见,在农业主产区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是降低干旱风险、保证农业稳产的最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干旱 风险评估 作物模型 水分亏缺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