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owbar Effect”技术促进球囊跨过高阻力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刘睿方 徐方兴 +2 位作者 刘同库 周玉杰 吴小凡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3683-3688,共6页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TO)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球囊不能跨过CTO病变。目的评估“Crowbar Effect”技术促进球囊穿过冠状动脉高阻力CTO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开通CTO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新技术和提高CT...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TO)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球囊不能跨过CTO病变。目的评估“Crowbar Effect”技术促进球囊穿过冠状动脉高阻力CTO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开通CTO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新技术和提高CTO开通的成功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9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应用前向技术治疗冠状动脉CTO病变患者648例,其中导丝通过了病变,而球囊不能跨过的高阻力CTO病变84例(12.96%),对其应用“Crowbar Effect”技术促使小球囊通过CTO病变,完成PCI。观察PCI成功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84例CTO病变的J-score评分为(1.63±0.90)分。在第1条导丝成功穿过CTO病变后,由于使用了“Crowbar Effect”技术,小球囊穿透CTO病变的成功率为91.67%(77/84)。仍有7例(8.33%)失败,其中2例因360°严重钙化病变和5例冠状动脉穿孔而失败。84例患者未发生围术期心源性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结论“Crowbar Effect”技术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技术,可使小型球囊穿过普通球囊不可穿透的CTO病变。应用这种简单的技术开通CTO有很高的成功率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闭塞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 撬杠作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近直立特厚两煤层同采冲击地压机理及防治 被引量:45
2
作者 蓝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08-315,共8页
针对急倾斜特厚煤层特殊的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基于区域构造应力特征和地应力实测结果,建立了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两侧采空岩柱的外伸梁力学模型,分析得到了近直立特厚水平分段两煤层同采条件下两侧采空岩柱对煤体的"... 针对急倾斜特厚煤层特殊的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基于区域构造应力特征和地应力实测结果,建立了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两侧采空岩柱的外伸梁力学模型,分析得到了近直立特厚水平分段两煤层同采条件下两侧采空岩柱对煤体的"撬杆效应"构成了冲击地压的力源并获得其表达式,提出了由于该力源作用在煤体上产生的应力随时间的变化率达到或超过煤体的动态破坏应力指数而发生冲击地压的致灾机理。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微震统计结果表明,主要受水平构造应力影响下的两侧采空岩柱在开采水平以下出现了应力集中和能量集中区域。据此提出了在开采水平超前工作面定期通过爆破和高压注水降低岩柱应力集中程度进行冲击地压解危,效果检验表明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直立特厚煤层 冲击地压 动态破坏应力指数 撬杆效应
下载PDF
DFIG短路电流热效应及对转子撬棒温升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生虎 王杰 +1 位作者 张浩 李卓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31-2537,共7页
为量化短路电流热效应对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影响,提出热效应解析模型,并分析其对转子撬棒的温升影响。考虑转子磁链稳态分量以减小误差,提出适于热效应的短路电流解析表达形式。分解短路电流各分量,对其平方求积分,得到热效应各分... 为量化短路电流热效应对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影响,提出热效应解析模型,并分析其对转子撬棒的温升影响。考虑转子磁链稳态分量以减小误差,提出适于热效应的短路电流解析表达形式。分解短路电流各分量,对其平方求积分,得到热效应各分量表达项。忽略对热效应影响较小分量,简化热效应解析表达。考虑热效应影响,量化转子撬棒温升和阻值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热效应解析表达形式与时域仿真结果的误差在7%以内,电压跌落深度、撬棒阻值、风速均影响热效应的大小,热效应会显著提高撬棒温度,使得撬棒阻值增大,一定程度上减小短路电流和热效应。因此,所提模型有助于短路时DFIG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短路电流 热效应 撬棒温升 解析模型
原文传递
考虑低电压穿越的风电场双机聚合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峰 黄鸣宇 +1 位作者 乔颖 阮佳阳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95,共10页
场内风速分布不均、集电线路分布不匀等因素造成各发电机间继电保护状态和外特性的差异,使得常规单机聚合模型难以准确反映真实风电场的故障穿越行为。为此,基于逆向建模方法与宏观特征参数,提出了对双馈异步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 场内风速分布不均、集电线路分布不匀等因素造成各发电机间继电保护状态和外特性的差异,使得常规单机聚合模型难以准确反映真实风电场的故障穿越行为。为此,基于逆向建模方法与宏观特征参数,提出了对双馈异步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场具有更强适应的双机聚合模型。首先,分析了过流短接保护对风电场外特性指标的影响。其次,考虑到DFIG的功率源特性,低电压穿越中对其转子侧Crowbar的描述决定了是否能精确模拟风电场的功率调制响应,而短路电流水平又决定了Crowbar是否动作,是引起发电机间调性不同的最主要因素。基于该不同调性对故障过程中的DFIG进行分类,在双机等值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了对风电场内分布行为的描述,并可根据具体风电场参数和风资源特性主动调节宏观参数组,从而平滑设定影响外特性的场内分布因素水平。最后,为提高该模型的实用性,还提出了一套参数辨识策略,依据故障深度提取出能体现风电场于该次扰动中最大的可能性响应的宏观参数组。多机系统仿真验证了单机等值存在的问题以及双机等值模型的性能。所提方法可考虑风电场自身的风资源特性,同时有效提高对风电场功率响应、相邻同步机功角稳定和负荷电压稳定行为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机聚合模型 暂态稳定 crowbar效应 低电压穿越 风速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