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含量以及Cu/Mg比对Al-Si-Cu-Mg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顾琪 周鹏飞 《铸造》 CAS 2024年第2期180-186,共7页
研究了Cu含量和Cu/Mg比对Al-Si-Cu-Mg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Si-Cu-Mg合金凝固组织是否形成Mg_(2)Si、Q-Al_(5)Cu_(2)Mg_(8)Si_(6)以及θ-Al_(2)Cu取决于Cu含量以及Cu/Mg比。当Cu/Mg比相对低时形成Mg_(2)Si中间相,而Cu/M... 研究了Cu含量和Cu/Mg比对Al-Si-Cu-Mg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Si-Cu-Mg合金凝固组织是否形成Mg_(2)Si、Q-Al_(5)Cu_(2)Mg_(8)Si_(6)以及θ-Al_(2)Cu取决于Cu含量以及Cu/Mg比。当Cu/Mg比相对低时形成Mg_(2)Si中间相,而Cu/Mg比高时则倾向于生成Q-Al_(5)Cu_(2)Mg_(8)Si_(6)和θ-Al_(2)Cu相。当Cu/Mg比相同时,高Cu含量和高Mg含量都会促进Q相θ相的形成。通过观察T6热处理后的组织发现Cu含量以及Cu/Mg比控制了初生相的溶解以及析出相的形成,从而影响合金的强度与韧性。通过控制Cu含量及Cu/Mg比使Al-9Si-2Cu-0.5Mg合金中析出较少数量的初生相,再通过热处理析出大量的Q′强化相,使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相对适中的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u-mg cu含量 cu/mg比 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高Cu/Mg比AlCuMg合金的形变诱导Ω相析出强化 被引量:5
2
作者 伍翠兰 周斌 +3 位作者 牛凤姣 段石云 巩向鹏 陈江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共10页
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技术(TEM)、硬度测试、拉伸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预变形对高Cu/Mg比AlCuMg合金180℃人工时效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时效T6处理,冷轧预变形(10%~60%)加后续人工时效的P-T6工艺使Al-CuMg合金的... 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技术(TEM)、硬度测试、拉伸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预变形对高Cu/Mg比AlCuMg合金180℃人工时效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时效T6处理,冷轧预变形(10%~60%)加后续人工时效的P-T6工艺使Al-CuMg合金的屈服强度提高了32%~69%,而延伸率保持在6%~13%.TEM表征发现T6工艺时效析出相为θ′相,而P-T6工艺时效析出相为Ω相和θ′相,Ω相的径厚比远大于θ′相,且数量上占总析出相的30%~75%.相对于θ′相而言,Ω相具有更好的强化能力和热稳定性.含Mg的AlCuMg合金可通过形变诱导Ω相析出,而不含Mg的AlCu合金不管是否变形均不析出Ω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相 AL-cu-mg合金 cu/mg比 时效析出 形变热处理
下载PDF
Cu/Mg比对AA7085显微组织与性能影响(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先哲 肖代红 +2 位作者 朱哲民 李秀秀 陈康华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7期2054-2060,共7页
采用熔铸法制备具有不同Cu/Mg比(0.67,1.0,1.06,1.6)的AA7085铝合金。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力学性能测试和腐蚀测试研究Cu/Mg比对基体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Mg比为1.6时,AA7085铝合金具有更好... 采用熔铸法制备具有不同Cu/Mg比(0.67,1.0,1.06,1.6)的AA7085铝合金。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力学性能测试和腐蚀测试研究Cu/Mg比对基体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Mg比为1.6时,AA7085铝合金具有更好的抑制再结晶能力和抗腐蚀性能。当Cu/Mg比为0.67时,铝合金具有更为优越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分别达到586和550 MPa。而当Cu/Mg比为1.0时,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7085铝合金 cu/mg比 力学性能 腐蚀性能
下载PDF
Cu/Mg比对Al⁃Cu⁃Mg⁃Ag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颜鹏飞 刘志义 +3 位作者 柏松 王建 赵娟刚 曹靖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8-220,225,共4页
对Al⁃Cu⁃Mg⁃Ag合金进行了中性盐雾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电化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合金的腐蚀行为及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在欠时效状态下,各合金均无PFZ,且晶内均无析出相;随着Cu/Mg比升高,合金中S相粒子逐渐增多,且晶界处... 对Al⁃Cu⁃Mg⁃Ag合金进行了中性盐雾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电化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合金的腐蚀行为及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在欠时效状态下,各合金均无PFZ,且晶内均无析出相;随着Cu/Mg比升高,合金中S相粒子逐渐增多,且晶界处析出相随之增加,并由不连续变成连续;合金耐腐蚀性能随Cu/Mg比增加逐渐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cu/mg比 中性盐雾试验 腐蚀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Cu/Mg比对K3PO4/HTLcs催化剂酸碱性及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郝春瑶 王斌 +3 位作者 温月丽 王大志 刘钰华 黄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30,共7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出具有不同Cu/Mg物质的量比的三金属类水滑石材料(HTLcs)作为载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负载K3PO4进行改性,得到负载型的催化剂,并对其在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考察;利用XRD、BET、FT-IR、NH3-TPD、CO2-TP...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出具有不同Cu/Mg物质的量比的三金属类水滑石材料(HTLcs)作为载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负载K3PO4进行改性,得到负载型的催化剂,并对其在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考察;利用XRD、BET、FT-IR、NH3-TPD、CO2-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在催化剂载体中引入第三组分过渡金属Cu,会明显降低催化剂强碱性位的含量,进一步调整载体中的Cu/Mg物质的量比后,催化剂的酸碱性位分布及催化性能都有明显的变化。催化剂中弱酸性位与中强碱性位的协同作用有利于乙苯及苯乙烯的生成。当n(Cu)∶n(Mg)=1∶1时(cat-11),乙苯及苯乙烯的总产率最高为65.64%,其中乙苯选择性为52.51%,苯乙烯的选择性最高可达24.44%(cat-02:n(Cu)∶n(Mg)=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cu/mg 酸碱性位分布 侧链烷基化 苯乙烯
下载PDF
少量Ag对低Cu/Mg比的Al-Mg-Cu-L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芝秀 李海 郑子樵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391-394,共4页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拉伸试验、能谱分析、SEM及TEM观察,研究了少量Ag对低Cu/Mg比的Al-Mg-Cu-Li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g的添加提高了该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同时改善了其塑性,并延缓了过时效的发生。微观组织观察表明:A...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拉伸试验、能谱分析、SEM及TEM观察,研究了少量Ag对低Cu/Mg比的Al-Mg-Cu-Li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g的添加提高了该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同时改善了其塑性,并延缓了过时效的发生。微观组织观察表明:Ag的添加促进Z相的均匀弥散析出,同时抑制了S'相在缺陷处非均匀析出;并且Ag的添加还促使了时效初期合金中δ'相的细化和弥散分布,延缓了δ'相的长大。同时分析了析出相种类对合金塑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cu/mg比 Z相 微观组织与性能
下载PDF
微量Ag对Al-Mg-Cu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易 陈忠家 佟坤 《科技风》 2015年第21期12-13,共2页
通过金相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微量Ag对Al-Mg-Cu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量Ag的添加可以提高Al-Mg-Cu合金时效强化的效果与稳定性,并能提高Al-Mg-Cu合金的力学性能;0.5%含量的Ag并不会对晶粒尺寸造成明显影响... 通过金相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微量Ag对Al-Mg-Cu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量Ag的添加可以提高Al-Mg-Cu合金时效强化的效果与稳定性,并能提高Al-Mg-Cu合金的力学性能;0.5%含量的Ag并不会对晶粒尺寸造成明显影响,而1.0%的Ag则会一定程度上使晶粒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合金 cu/mg比 AL-cu-mg合金 时效强化
下载PDF
Mg含量对Al-4.8Cu-xMg-1.0Ag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段安婧 欧耀辉 +1 位作者 秦建军 刘志义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11年第3期407-412,共6页
通过对显微硬度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测试以及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等实验手段,研究Mg含量对Al-Cu-Mg-Ag合金时效析出过程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含量的上升,合金的时效响应速率加快,而硬度则先上升后下降,在Cu/Mg质量比接... 通过对显微硬度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测试以及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等实验手段,研究Mg含量对Al-Cu-Mg-Ag合金时效析出过程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含量的上升,合金的时效响应速率加快,而硬度则先上升后下降,在Cu/Mg质量比接近6时,合金硬度最高;Mg含量的提高可为主要析出相-相提供更多的形核位置,使得合金基体中的析出相细小弥散,分布均匀;Cu/Mg质量比接近4的合金经165℃时效30 min处理后,疲劳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cu/mg质量比 硬度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Cu/Mg laminated composite sheets produced by the ARB proces 被引量:10
9
作者 Davood Rahmatabadi Moslem Tayyebi +1 位作者 Ramin Hashemi Ghader Faraj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64-572,共9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an Al/Cu/Mg multi-layered composite was produced by accumulative roll bonding(ARB) through seven passes, and its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The microstructure invest... In the present study, an Al/Cu/Mg multi-layered composite was produced by accumulative roll bonding(ARB) through seven passes, and its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The microstructure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plastic instability occurred in both the copper and magnesium reinforcements in the primary sandwich. In addition, a composite with a perfectly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copper and magnesium reinforcing layers was produced during the last pass.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ARB cycles,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layers including aluminum, copper, and magnesium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sandwich was enhanced continually and reached a maximum value of 355.5 MPa. This strength value was about 3.2, 2, and 2.1 times higher than the initial strength values for the aluminum, copper, and magnesium sheets, respectively. Investigation of tensile fracture surfaces during the ARB process indicated that the fracture mechanism changed to shear ductile at the seventh p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ayered composite Al/cu/mg ACcuMULATIVE ROLL BONDING FRACTOGRAPHY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下载PDF
Al/Cu/Mg扩散偶相界面的扩散机理
10
作者 甄西彩 宋玉强 李世春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8年第4期168-171,共4页
采用铆钉法制备了Al/Cu/Mg三元扩散偶,在真空炉进行扩散反应,利用SEM背散射电子像和微区电子探针分析,研究了扩散反应层的特征。在450℃下,Al/Cu/Mg三元扩散偶的三元交界处生成了五个三元化合物:Al6CuMg4,Al7Cu3Mg6,Al2CuMg,Al5Cu6Mg2和... 采用铆钉法制备了Al/Cu/Mg三元扩散偶,在真空炉进行扩散反应,利用SEM背散射电子像和微区电子探针分析,研究了扩散反应层的特征。在450℃下,Al/Cu/Mg三元扩散偶的三元交界处生成了五个三元化合物:Al6CuMg4,Al7Cu3Mg6,Al2CuMg,Al5Cu6Mg2和Cu5Al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 扩散偶 扩散反应层 三元化合物
下载PDF
Mg含量对Al-Cu-Mg-Ag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段安婧 刘志义 +2 位作者 徐静 柏松 方添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52-55,共4页
通过室温拉伸、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测试及透射电镜等实验手段,研究Mg含量对Al-Cu-Mg-Ag合金时效析出过程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时效响应速率加快,而强度则先上升后下降,当Cu/Mg比为6时,合金强度最高;Mg含量... 通过室温拉伸、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测试及透射电镜等实验手段,研究Mg含量对Al-Cu-Mg-Ag合金时效析出过程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时效响应速率加快,而强度则先上升后下降,当Cu/Mg比为6时,合金强度最高;Mg含量的提高为主要析出相?相提供了更多的形核位置,使得合金基体中的析出相细小弥散,分布均匀;Cu/Mg比接近4的合金经165℃时效30min处理后,晶内析出大量的Cu-Mg原子团簇,疲劳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cu/mg比 力学性能: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