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ee crown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var. Luotian
1
作者 Yezhou Xu Chaoqun Du +4 位作者 Guowei Huang Zhenfang Li Xiangyang Xu Jingjin Zheng Chu W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837-856,共20页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ee crown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var. Luotian(herein, Luotian), a natural variety of C. lanceolata(Chinese-fir, herein Lanceolata) in China, were analyzed using trunk and br...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ee crown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var. Luotian(herein, Luotian), a natural variety of C. lanceolata(Chinese-fir, herein Lanceolata) in China, were analyzed using trunk and branch measurements and biomass determinations. Samples from two typical cultivated varietal populations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twenty-six 15–23-year-old trees of Luotian from a plantation, and nine 16–23-year-old trees of Lanceolata. Our results show that Luotian and Lanceolata sampl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crown structure, morphological indices, and biomass:(1) the oldest live branches on Luotian trees were 5–6 years old and 8–11 years old on Lanceolata. The ages of the live branches were not affected by the ages of the Luotian trees, while live branch ages increased with ages of Lanceolata trees;(2) the maximumbranching order of Luotian was level two. Compared to Lanceolata, the average number of first-order lateral branches(i.e., branches emerging from the trunk) and the number of first-order lateral branch whorls per sample tree were 12.9% and 32.2% lower, respectively, in Luotian.However, the average number of branches within a single whorl was 21.8% greater in Luotian;the average number of branch whorls at crown height was 51.1% greater. Thus,the Luotian variety has thicker branches;(3) the average lateral branch angles in Luotian and Lanceolata sample trees were 105.2° and 61.4°, respectively. The branch angles in 53.0% of lateral branches on Luotian ranged from105° to 135°, but 30° to 90° in 96% of the lateral branches on Lanceolata. Within the same crown layer, the average branch angle was 1.6–2.2 times greater in Luotian, and the angle wa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crown thickness;(4) the average base diameter and branch length on Luotian were1.3 cm and 75.8 cm, respectively, and 1.6 cm and112.2 cm for Lanceolata. For individual trees, branch growth differed significantly(p < 0.01) between Luotian and Lanceolata. However, the lateral branches grew at a similar rate among Luotian trees of different ages;(5) the average height to the lowest live branch on Luotian was128.3% greater than on Lanceolata,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1) in crown size. Compared to the crowns on Lanceolata, the Luotian crowns were 45.3%higher and 41.1% wider, and the surface area, volume, and growth of the crown were 27.0%, 11.4%, and 2.4 times greater than for Lanceolata, respectively;and,(6) the biomass of Luotian and Lanceolata sample trees also differed significantly. The mean crown, branch, and leaf biomass for Luotian was 40.0%, 25.2%, and 54.1% of those for Lanceolata,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leaf biomass in each layer of the Luotian crown was higher thanthat of Lanceolata, and leaf biomass increased with crown thick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VAR Luotia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TREE CROW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VARIATION
下载PDF
罗田垂枝杉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及早期选择
2
作者 杨姝琦 许业洲 +3 位作者 袁慧 周瑜 段爱国 杜超群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200,共8页
罗田垂枝杉独特的形态特征使其成为林木理想的株型,具有较高经济利用价值和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但其子代测定工作不够完善,各性状的遗传参数未知,这不利于垂枝杉的遗传改良工作。本研究分析杉木遗传变异规律,从而进行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 罗田垂枝杉独特的形态特征使其成为林木理想的株型,具有较高经济利用价值和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但其子代测定工作不够完善,各性状的遗传参数未知,这不利于垂枝杉的遗传改良工作。本研究分析杉木遗传变异规律,从而进行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以期为垂枝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罗田垂枝杉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家系间3年生、4年生林木树高、胸径的生长差异及其遗传规律,并展开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结果显示:子代测定林3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3.11 m和4.07 cm,4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4.16 m和5.35 cm。各家系间生长性状在3年生和4年生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型变异系数为26.24%~41.83%,遗传变异系数为5.37%~9.15%,单株遗传力为0.3052~0.4318,家系遗传力为0.6099~0.7021,均受到中强程度的遗传控制。不同来源家系中,垂枝杉半同胞家系的生长性状均表现较好,且均为最大值。按照15%的入选率选出5个优良家系,分别为1-17、1-21、1-20、2-3和3-6,其入选均值分别为3.43 m(3年生树高)、4.74 cm(3年生胸径)、4.64 m(4年生树高)和6.20 cm(4年生胸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71%、10.25%、7.92%和11.13%,选择效果明显,选育出的优良家系可以为垂枝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选择育种提供极佳的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田垂枝杉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早期选择 子代测定
下载PDF
基于第一着枝角度的罗田垂枝杉树冠表面积预估模型研究
3
作者 莫嬃 易烜 +1 位作者 边更战 陈书杭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37-43,50,共8页
以湖北省咸宁市贺胜桥镇罗田垂枝杉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随机设置30块标准样地,共调查71株标准木的解析数据;分别使用传统几何体法、基于第一着枝角度的几何体法以及分层切割法计算罗田垂枝杉树冠表面积,并将3种方法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将7... 以湖北省咸宁市贺胜桥镇罗田垂枝杉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随机设置30块标准样地,共调查71株标准木的解析数据;分别使用传统几何体法、基于第一着枝角度的几何体法以及分层切割法计算罗田垂枝杉树冠表面积,并将3种方法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将71株标准木的解析数据分为建模组数据与模型检验组数据,选用异速生长方程为拟合方程,构建垂枝杉树冠表面积预估模型并检验。结果表明:使用3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树冠表面积的大小为分层切割法的>基于第一着枝角度的几何体法的>传统几何体法的;以分层切割法作为参照,相比于传统几何体法,基于第一着枝角度的几何体法计算得到的树冠表面积更加准确。罗田垂枝杉的树冠表面积与胸径、冠长、冠幅均呈显著正相关。增加变量可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以胸径、冠长、冠幅为变量的模型CSA=1.97D^(0.07)CW^(0.94)CL^(0.87)为最优模型,其拟合精度高达96.89%,说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估罗田垂枝杉的树冠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冠表面积 树冠结构 罗田垂枝杉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罗田垂枝杉单木生长规律及其生物量测定 被引量:6
4
作者 许业洲 吴楚 杜超群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共6页
以罗田垂枝杉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枝解析和生物量测定等方法,在构建胸径、树高、材积、侧枝生长量、着枝角度生长模型及材积和生物量预估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罗田垂枝杉的生长过程和生物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罗田垂枝杉胸径和树... 以罗田垂枝杉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枝解析和生物量测定等方法,在构建胸径、树高、材积、侧枝生长量、着枝角度生长模型及材积和生物量预估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罗田垂枝杉的生长过程和生物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罗田垂枝杉胸径和树高生长曲线呈“S”型,速生期分别为8~11 a和3~6 a,最大连年生长量分别为0.75 cm和0.75 m;材积生长曲线呈“J”型,12 a后进入速生期,25年生罗田垂枝杉材积生长量为0.1310 m 3,但并未达到最大值;侧枝基径和枝长分别在1年生和3年生的平均生长量最大,分别为0.95 cm和55.80 cm,随后逐年减缓,生长6 a后趋于停滞;在1年生侧枝着枝角度为65.9°,2~4 a逐年增加20°左右,5~6 a时基本保持不变,着枝角度最大值为130.9°;罗田垂枝杉的树干生物量和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模型预估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枝、叶和树冠生物量的拟合优度较低,反映出罗田垂枝杉侧枝和叶生物量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田垂枝杉 生长规律 生物量
下载PDF
凹叶厚朴杉木混交林生物量及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林锦仪 陈登雄 刘寿强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14-317,共4页
应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对凹叶厚朴杉木混交林各经营模式林分的生物量、生物量组成及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的林分中,以行间混交的生物量及生产力最高, 分别为74.96 t/hm 2 和6.25t/ ( hm 2... 应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对凹叶厚朴杉木混交林各经营模式林分的生物量、生物量组成及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的林分中,以行间混交的生物量及生产力最高, 分别为74.96 t/hm 2 和6.25t/ ( hm 2·a); 混交林各经营模式的营养空间分布均比杉木纯林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杉木 混交林 生物量 分布格局
下载PDF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秋芳 朱志建 俞益斌 《浙江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9-11,共3页
采样分析了湖州市马尾松林、毛竹林和杉木林3种林分土壤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的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P<0.05),而马尾松林与杉木林之间无明显不同。从3种林分总体上分析,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和... 采样分析了湖州市马尾松林、毛竹林和杉木林3种林分土壤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的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P<0.05),而马尾松林与杉木林之间无明显不同。从3种林分总体上分析,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含量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而单个林种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均不理想,且林种间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土壤酶活性 蔗糖酶 磷酸酶 土壤养分 相关性 土壤肥力
下载PDF
罗田垂枝杉优树选择初报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国伟 胡兴宜 +3 位作者 张亚东 杜超群 徐向阳 许业洲 《湖北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罗田垂枝杉是杉木优良变异类型,其显著特征是7 a以上老枝自然脱落,树干通直,可通过密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获得优良繁殖材料,在分布于不同地点的5片罗田垂枝杉人工林中初步选出64株优树,入选比率在3.10%~4.03%之间。分析结果表明:罗... 罗田垂枝杉是杉木优良变异类型,其显著特征是7 a以上老枝自然脱落,树干通直,可通过密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获得优良繁殖材料,在分布于不同地点的5片罗田垂枝杉人工林中初步选出64株优树,入选比率在3.10%~4.03%之间。分析结果表明:罗田垂枝杉不同无性系间主要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变异,其中材积变异系数均在30%以上。天堂寨林场及薄刀峰林场的献旗岭、铁岭坳和麻栗坪人工林中初选优树平均材积分别是其林分材积均值的1.59,1.44,1.67和1.9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田垂枝杉 优树 性状变异 材积
下载PDF
峦大杉引种造林试验 被引量:9
8
作者 苏伟毅 《福建林业科技》 2001年第4期62-65,共4页
峦大杉经 12a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 :1年生苗平均高 2 0 5cm ,平均地径 0 37cm ;造林后第 12a林分平均树高 10 4~11 1m ,胸径 13 5~ 14 1cm ;造林初期生长缓慢 ,树高在第 2a后、胸径在第 4a后年生长量与本地杉木无显著差异 ;12年生... 峦大杉经 12a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 :1年生苗平均高 2 0 5cm ,平均地径 0 37cm ;造林后第 12a林分平均树高 10 4~11 1m ,胸径 13 5~ 14 1cm ;造林初期生长缓慢 ,树高在第 2a后、胸径在第 4a后年生长量与本地杉木无显著差异 ;12年生的纯林与混交林树高、胸径值差异不显著 ;育苗与造林技术均容易掌握 ,具有重要的引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峦大杉 引种 育苗 造林 苗木生长 幼林生长
下载PDF
杉木毛红椿混交林生物量结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詹碧芳 《江西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1-4,20,共5页
本文对杉木毛红椿8:1混交林(A1)、间伐后调控为杉木毛红椿4:1混交林(A2)及其相对应的杉木纯林的生物量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乔木层生物量A1>B1,A2>B2。A2比B2增加17.6%,A1比B1增加3.2%,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 本文对杉木毛红椿8:1混交林(A1)、间伐后调控为杉木毛红椿4:1混交林(A2)及其相对应的杉木纯林的生物量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乔木层生物量A1>B1,A2>B2。A2比B2增加17.6%,A1比B1增加3.2%,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平均木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不论是混交林,还是杉木纯林中杉木均表现为:干>叶>枝;混交林中毛红椿表现为干>枝>叶。干生物量最高。14年生A2林分中,毛红椿枝叶主要分布在6、7层,其二层枝叶量占总枝叶量66.3%,叶量占了总叶量的62.5%,而混交林中杉木枝叶主要分布在3、4、5三层,其三层枝叶量占了总枝叶量84.3%,叶量占了总叶量的83.9%。杉木毛红椿混交林冠层分布层次较明显,结构合理。A2中毛红椿平均木生物量与A1比增加7.3%;A2中杉木平均木生物量分别比A1、B1、B2中杉木增加12.7%、18.7%和12.1%。保留混交方式,并及时调控混交密度和比例有利于单株生物量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毛红椿 混交林 生物量结构
下载PDF
福建光泽杉木毛红椿混交林生长状况与土壤性质 被引量:3
10
作者 官九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8期86-89,共4页
在福建省光泽县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和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混交比例3∶1)。造林后8年,对混交林和纯林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林分蓄积量为15.06m3/hm2,比杉木纯林大21.40%,差异达显著水平(... 在福建省光泽县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和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混交比例3∶1)。造林后8年,对混交林和纯林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林分蓄积量为15.06m3/hm2,比杉木纯林大21.40%,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杉木毛红椿混交林中的毛红椿和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大于纯林杉木。造林后8年杉木毛红椿混交林的表层(0~10cm)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性N和有效P有所改善,而在杉木纯林中则下降。毛红椿是杉木较好的混交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毛红椿 混交林 生长 土壤性质
下载PDF
林窗大小对杉木林内南方红豆杉生长与形质的影响 被引量:38
11
作者 欧建德 吴志庄 罗宁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98-3104,共7页
为明确林窗大小对南方红豆杉生长、形质的影响以及珍贵用材培育成效,测定福建省明溪杉木林中25个林窗样地的南方红豆杉的生长、干形和分枝等指标,分析林窗大小与生长、干形和分枝情况之间的关系,将25个林窗样地按不同面积划分为25~50 m... 为明确林窗大小对南方红豆杉生长、形质的影响以及珍贵用材培育成效,测定福建省明溪杉木林中25个林窗样地的南方红豆杉的生长、干形和分枝等指标,分析林窗大小与生长、干形和分枝情况之间的关系,将25个林窗样地按不同面积划分为25~50 m^2(Ⅰ)、50~75 m^2(Ⅱ)、75~100 m^2(Ⅲ)、100~125 m^2(Ⅳ)、125~150 m^2(Ⅴ)5种林窗类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珍贵用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决策法评价5种林窗类型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林窗大小显著影响南方红豆杉树高、胸径、冠幅、杈干率、通直度、圆满度、尖削度、径高比、枝下高、枝间距、最大侧枝直径等11个生长和形质指标以及综合评价值.林窗Ⅰ、Ⅱ类型显著促进南方红豆杉的树高、胸径、冠幅的生长.在干形指标方面,林窗Ⅰ、Ⅱ类型显著抑制分杈率和尖削度,提高通直度;林窗Ⅱ类型显著提高圆满度和径高比.林窗Ⅰ、Ⅱ类型显著提高枝下高,降低最大侧枝直径;林窗Ⅰ类型显著提高枝间距.林窗Ⅰ、Ⅱ类型显著提高珍贵用材综合评价值.在杉木林内南方红豆杉的培育过程中,控制采伐强度、创建面积25~75 m^2的林窗可提高培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窗大小 南方红豆杉 杉木 生长 形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