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mposition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f Teachers'Curriculum Development Abilit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1
作者 Yingji Li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0年第11期79-83,共5页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bi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is a necessary professional ability for teachers.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promoting secondary vocationa...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bi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is a necessary professional ability for teachers.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promot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bility of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this article proposes thre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bility of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 Abilit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POSITION Strategy
下载PDF
Ten Years’Chinese-Canadian Collaboration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of China:Curriculum Development 被引量:2
2
作者 WANG Songliang Claude CALDWELL +1 位作者 WEI Liqing SU Haiyan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15年第3期427-438,共12页
Th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Nova Scotia Agricultural College(FAFU-NSAC)2+2 undergraduate program initiated in 2003 is a model for creative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anada in undergraduate edu... Th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Nova Scotia Agricultural College(FAFU-NSAC)2+2 undergraduate program initiated in 2003 is a model for creative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anada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highlights the process for successfu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joint program.The authors also discuss some issues and challenges related to the Chinese-Canadian experience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nd propose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collaborations including:enlarging the scale of qualified programs;proposing a systematic baseline to control the program at a macro-level;simplifying coordination procedures with foreign partners;and adjusting the emphasis of courses introduced by the cooperative partner from quantity to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Canadian collaboration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e FAFU-NSAC 2+2 undergraduate progra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Chinese-Foreign Collabo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原文传递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Primary School Problem-based Curriculum Based on Tianfu Culture
3
作者 Jiangnan Wa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1年第1期108-112,共5页
This article aims to combine the connotation of Tianfu culture with primary school problem-based learning based on Sichuan Tianfu culture,producing problem-based curriculum as the output.We explore problem-based curri... This article aims to combine the connotation of Tianfu culture with primary school problem-based learning based on Sichuan Tianfu culture,producing problem-based curriculum as the output.We explore problem-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methods based on primary education.It shows the distinctive and charming regional culture,representing the mutual respect and inclusiveness of Tianfu cultural bonds.It is also the innovative express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nfu culture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下载PDF
从“再现性策略”课程到“建构性策略”课程--当代职业教育课程的范式转变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志群 李思 张志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89,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引进了多种先进课程理念,并发展起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模式,但多数教师没有理解背后的深层逻辑,致使在课程建设中遇到很多问题。该文从职业理解、能力内涵、知识概念、工作分析方法等角度对我国职业教育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引进了多种先进课程理念,并发展起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模式,但多数教师没有理解背后的深层逻辑,致使在课程建设中遇到很多问题。该文从职业理解、能力内涵、知识概念、工作分析方法等角度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主要课程模式进行分析,归纳确认了“再现性策略”和“建构性策略”两种课程范式,并从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理论基础、划分课程结构的逻辑、课程开发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区分。该文建议,为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课程范式的转变,即从基于传统学校教育的“再现性策略”课程转变为“建构性策略”课程。这一范式变化符合新职业教育法对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关注,体现了先进学习理论的要求。该文还提醒,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应更加关注理论和实践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现性策略 建构性策略 职业教育课程范式 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
下载PDF
课程领导研究的本土化建构:类型、过程与话语
5
作者 吴晓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60,共13页
“课程领导”本土化研究主要有6种类型:拿来参照式、溯源跟踪式、学理审议式、实践植培式、去路径依赖式、理路构造式,这6种类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本土化建构的过程时序。研究话语根据异域理论参照程度不同大致可分为3个层次:拿来参照... “课程领导”本土化研究主要有6种类型:拿来参照式、溯源跟踪式、学理审议式、实践植培式、去路径依赖式、理路构造式,这6种类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本土化建构的过程时序。研究话语根据异域理论参照程度不同大致可分为3个层次:拿来参照式和溯源跟踪式研究是强异域话语参照,学理审议式和实践植培式研究是弱异域话语参照,去路径依赖式和理路构造式研究则逐渐明显增多自主创生的本土研究话语。揭示课程领导研究的本土化进程对我们更自觉地推进本土课程理论建构具有一定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领导 本土化 发展阶段 研究类型 话语体系
下载PDF
新型老年大学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云南老年开放大学为例
6
作者 王亚瑾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9-25,共7页
老年大学是实现老年教育的重要载体,老年开放大学作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老年大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应符合老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还应按照老年教育发展目标,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经过调研发现,云南老年开放大学还... 老年大学是实现老年教育的重要载体,老年开放大学作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老年大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应符合老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还应按照老年教育发展目标,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经过调研发现,云南老年开放大学还存在课程类型不够丰富、教学形式单一、学习平台的支持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根据老年教育相关理论,可通过“课程目标梯度化、课程组织结构立体化、课程实施多样化、课程评价多元化”等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推动老年开放大学科学规范、可持续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开放大学 课程体系 发展目标 优化策略
下载PDF
OECD国家幼小衔接课程设计的经验与启示——基于幼、小课程纲要的分析
7
作者 徐昭媛 李召存 《基础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101,共10页
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幼小衔接成为两个学段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基于儿童发展连续性的幼小双向衔接,本文以OECD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课程纲要文本为基础,从课程的角度探... 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幼小衔接成为两个学段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基于儿童发展连续性的幼小双向衔接,本文以OECD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课程纲要文本为基础,从课程的角度探讨了幼小衔接课程设计的国际经验。通过对OECD国家课程纲要政策文本的分析,梳理幼小衔接课程观、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中的连续性课程设计逻辑。提出我国幼小衔接课程设计儿童为本的课程衔接观、儿童经验导向的课程实施、幼小协同合作的课程编制、连续性的课程评价机制四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衔接 课程设计 课程纲要 儿童发展连续性
下载PDF
高校“发展心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徐伟 纪春磊 《成才之路》 2023年第7期9-12,共4页
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心理学专业教学,能让学生在获得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在分析发展心理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发展心理学主要章节思政教育元素的切入点和教... 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心理学专业教学,能让学生在获得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在分析发展心理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发展心理学主要章节思政教育元素的切入点和教学设计,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建设、课程评价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课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春华 陈佩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8-90,共3页
论述“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课程建设的目的与意义,从教材与课程建设、教学条件、教学组织形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阐述该课程的发展历程。分析“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课程的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指出应继续完善该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 论述“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课程建设的目的与意义,从教材与课程建设、教学条件、教学组织形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阐述该课程的发展历程。分析“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课程的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指出应继续完善该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网络课程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和应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更好地为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和运动健身实践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课程建设 发展历程 特色 规划
下载PDF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趋势透视 被引量:22
10
作者 胡巍 郑颐乐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8-100,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讨论了学校体育发展趋势形成的社会背景及表现形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影响下,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呈现出六个方面的趋势表现:1)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向"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讨论了学校体育发展趋势形成的社会背景及表现形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影响下,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呈现出六个方面的趋势表现:1)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向"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转变;2)开放与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体育观;3)体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4)体育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5)学校体育环境开始引起关注;6)体育教师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中国 学校体育 发展趋势 教学改革 “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 教学观念
下载PDF
基于学习力视角的高中数学课程建设 被引量:12
11
作者 唐恒钧 陈碧芬 张维忠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共5页
育人多样化、办学特色化是国内外高中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学科课程建设是实现上述改革目标的关键。以数学学科为例,以学科学习力发展为基础,分析了学科本质、学生发展需求,并提出了高中数学课程的分层分类体系,即根据课程功能分为补差... 育人多样化、办学特色化是国内外高中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学科课程建设是实现上述改革目标的关键。以数学学科为例,以学科学习力发展为基础,分析了学科本质、学生发展需求,并提出了高中数学课程的分层分类体系,即根据课程功能分为补差、基础、拓展与研究等四个层次的课程;根据学生发展现状,将补差层课程分为知识与经验类、思维与方法类、兴趣与价值类课程;根据学生发展倾向,将拓展层与研究层分为服务于有数学兴趣与研究志趣的学生和服务于数学兴趣不大与研究志趣不明显的学生等两大类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力 数学本质 数学发展需求 数学课程建设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评价框架建构 被引量:25
12
作者 童莉 张号 张宁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48,共4页
"数据分析观念"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10个核心概念之一,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统计与概率的核心目标.评价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水平,是教育工作者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与教学中不能回避的任... "数据分析观念"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10个核心概念之一,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统计与概率的核心目标.评价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水平,是教育工作者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与教学中不能回避的任务.基于对数据分析观念内涵的分析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建构了一个包括3个维度(对数据的意识与感悟,数据分析方法的意识与感悟,现实现象随机性的意识与感悟),每个维度包括由低到高的3或4个水平的评价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析观念 评价框架 发展水平 数学课程标准 核心概念
下载PDF
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机制的几类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凡丽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7-22,共6页
地方课程开发机制主要涉及地方课程规划主体的认定,以及谁来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地方课程的问题。依此对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机制进行梳理,主要有共创、整合、补充、桥梁四种模式。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机制四类模式表现出的特点给我们在地... 地方课程开发机制主要涉及地方课程规划主体的认定,以及谁来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地方课程的问题。依此对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机制进行梳理,主要有共创、整合、补充、桥梁四种模式。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机制四类模式表现出的特点给我们在地方课程开发的诸多方面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地方课程开发 课程管理 问题解决模式 课程计划 桥梁模式
下载PDF
整合式教学法在儿科专业精神病学和发育行为儿科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卫萍 张劲松 王周烨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课程整合在儿科专业的精神病学和发育行为儿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临床医学院学习的167名儿科专业方向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精神病学和发育行为儿科学的教学。其中7... 目的探讨课程整合在儿科专业的精神病学和发育行为儿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临床医学院学习的167名儿科专业方向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精神病学和发育行为儿科学的教学。其中78名学生为常规教学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进行教学;89名学生为整合教学组,采取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模式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进行教学,且对两门课程相通的内容进行整合。2组学生学习完成后,通过专业考试成绩评价和临床教学质量调查,对教学实践进行反馈和评估。结果实施整合教学后,医学生对整合教育的知晓提升,对整合教学表现出正面的和肯定的评价。整合教学组学生精神病学和发育行为儿科学的考试成绩以及课程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课程整合教学有助于提高儿科专业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其掌握精神病学和发育行为儿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尝试在医学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式教学 精神病学 发育行为儿科学
下载PDF
高职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雪芳 许吉 吴倩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0-34,共5页
根据高职院校内部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要求,针对在高职课程评价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并基于苏州市职业大学多年来在课程评价实践中的经验与做法,对发展性课程评价在导向性、非预期性和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课程评价 发展性 高职
下载PDF
动态性评价:语文课程评价的新视角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立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3-110,129,共9页
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是一种动态性评价。动态性评价具有多维性、对话性、多样性、发展性和激励性的特点。语文课程动态性评价在实施策略上应注意:课程、教学与评价的互动统一;现时判断与前瞻性评价的统一;点的透视与面的综合的统一;量性评... 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是一种动态性评价。动态性评价具有多维性、对话性、多样性、发展性和激励性的特点。语文课程动态性评价在实施策略上应注意:课程、教学与评价的互动统一;现时判断与前瞻性评价的统一;点的透视与面的综合的统一;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统一;结果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课程评价 动态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
下载PDF
发展性学生评价:新课程实施中学生评价改革的趋向 被引量:2
17
作者 万运京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在分析传统评价及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性学生评价这一新的策略,认为正确把握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这一策略,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课程 发展性学生评价 实施策略
下载PDF
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现状反思与体系建构——以甘肃省一所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红杏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年第5期77-82,101,共7页
构建立足于学生人格发展、教师专业提升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是促使学校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重心。基于对甘肃省农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现状反思,对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进行思考,提出以人格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 构建立足于学生人格发展、教师专业提升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是促使学校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重心。基于对甘肃省农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现状反思,对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进行思考,提出以人格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包括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确立灵活动态的评价内容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评价程序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根本,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工具;以学生行为表现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式,搜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从每个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兴趣出发,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等。由此建构的发展性课程评价实施框架,有助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并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课程评价 研究性学习课程 成长记录袋
下载PDF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视野下的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海霞 任凤国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8-51,共4页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的教学评价存在着对过程评价关注较少,评价方式单一以及评价内容片面等问题,依据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提出了高职院校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应注意的几个基本原则。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发展性教学评价 高职教育
下载PDF
课程论理论基础的心理学转向——从学习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 被引量:11
20
作者 丛立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31,共7页
将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是课程论独立的主要条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学习心理学关于人类学习的各种学说深刻地左右着课程论的形成与发展。但是 ,有关人类学习的各种学说基本是以成人的学习为基础提出的 ,将这样的学说直接用来当作自己的... 将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是课程论独立的主要条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学习心理学关于人类学习的各种学说深刻地左右着课程论的形成与发展。但是 ,有关人类学习的各种学说基本是以成人的学习为基础提出的 ,将这样的学说直接用来当作自己的理论依据 ,课程论便很容易产生脱离儿童的倾向。发展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 ,使课程论获得了比学习心理学更为精确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发展心理学认为 ,儿童的学习不是成人学习模式的简单化 ,儿童的认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目前 ,课程论的理论基础正在逐渐从学习心理学转向发展心理学。这一转向 ,对于国内目前的课程改革和课程论自身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论 理论基础 学习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