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9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x43、β-catenin、Smo在第二生心区的表达规律及意义
1
作者 丁泽原 闫玉楠 +3 位作者 谢建山 师亮 景雅 杨艳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42-3048,共7页
背景:第二生心区对于胚胎心脏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其发育异常会导致多种心脏畸形,Cx43基因敲除后第二生心区细胞的形成和增殖减少,但具体原因尚未明确。目的:①明确β-catenin、Smo以及Cx43在内胚层与第二生心区的表达模式,观察其有无共表... 背景:第二生心区对于胚胎心脏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其发育异常会导致多种心脏畸形,Cx43基因敲除后第二生心区细胞的形成和增殖减少,但具体原因尚未明确。目的:①明确β-catenin、Smo以及Cx43在内胚层与第二生心区的表达模式,观察其有无共表达;②探究Cx43与Wnt/β-catenin通路或Shh通路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第二生心区的发育。方法:选取胚龄10-12 d的ICR小鼠胚胎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剥离胚龄11 d小鼠胚胎的原始消化管用于蛋白印迹实验和免疫共沉淀。结果与结论:①胚龄10-12 d,Cx43与Isl1在前肠腹侧和心包腔背侧壁的部分间充质细胞呈共表达,Isl1阳性细胞增多的同时Cx43阳性细胞也增多;②胚龄10-12 d,Cx43与β-catenin在内胚层腹侧共表达;③胚龄10-12 d,Cx43与Smo在内胚层上共表达;④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Cx43与β-catenin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第二生心区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 第二生心区 流出道 WNT/Β-CATENIN通路 Shh通路 cx43 免疫共沉淀
下载PDF
高糖条件下氧化应激-AMPK-Cx43-NLRP3途径调节大鼠胃平滑肌细胞外基质重构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张高源 宋佰慧 +1 位作者 包伊特格乐 张默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高糖条件下通过氧化应激-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对胃平滑肌细胞外基质重构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平滑肌细胞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高糖+... 目的:探讨高糖条件下通过氧化应激-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对胃平滑肌细胞外基质重构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平滑肌细胞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高糖+NLRP3抑制剂MCC950(15 nmol/L)组、高糖+Cx43半通道阻滞剂GAP19(100μmol/L)组、高糖+AMPK抑制剂Compound C(CC;10μmol/L)组和高糖+抗氧化剂α-硫辛酸(α-LA;100μmol/L)组,均培养48 h后检测。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aspase-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NLRP3、Cx4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嘌呤能P2X7受体(P2X7R)和磷酸化AMPK(pAMPK)蛋白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腺苷三磷酸、白细胞介素1β、I型胶原(Col I)和ColⅢ含量。结果:与高糖组相比,高糖+MCC950组MMP-2和TGF-β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TGF-β1和TIMP-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高糖+GAP19组NLRP3和caspase-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P2X7R表达无显著差异;高糖+CC组NLRP3、caspase-1、P2X7R、总Cx43和胞膜Cx43蛋白水平,以及胞膜Cx43/胞浆Cx43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高糖+α-LA组p-AMPK、caspase-1、NLRP3、P2X7R、总Cx43和胞膜Cx43蛋白水平,以及胞膜Cx43/胞浆Cx43比值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糖通过氧化应激-AMPK-Cx43-NLRP3通路调节Col I和ColⅢ含量,进而参与了胃平滑肌细胞外基质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胃平滑肌 细胞外基质 氧化应激-AMPK-cx43-NLRP3信号通路
下载PDF
经尿道灌注SCL和GJA1基因慢病毒对糖尿病膀胱病变中CD117和Cx43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孙鹏 王勤章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869-874,共6页
目的:探索灌注干细胞白血病SCL和GJA1基因慢病毒对糖尿病膀胱病变中CD117(c-kit)和Cx43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70只健康成年雄性豚鼠,称量体重在300~400 g之间,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00 mg/kg,浓度1%,构建豚鼠糖尿... 目的:探索灌注干细胞白血病SCL和GJA1基因慢病毒对糖尿病膀胱病变中CD117(c-kit)和Cx43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70只健康成年雄性豚鼠,称量体重在300~400 g之间,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00 mg/kg,浓度1%,构建豚鼠糖尿病膀胱模型,经尿流动力学筛选出26只成模型豚鼠。随机将24只糖尿病膀胱模型豚鼠分为4组,每组6只:阴性对照组(n=6)、Cx43组(n=6)、CD117组(n=6)、CD117+Cx43组(n=6)。阴性对照组将未携带基因的慢病毒+PBS液0.2 ml单次经尿道灌注,CD117组单次经尿道灌注SCL基因重组慢病毒药物(滴度2×10^(7)U)0.2 ml,Cx43组单次经尿道灌注GJA1基因重组慢病毒药物(滴度2×10^(7)U)0.2 ml,CD117+Cx43组单次经尿道灌注SCL+GJA1基因重组慢病毒药物(滴度2×10^(7)U)0.2 ml。灌注结束后迅速结扎尿管至2 h后解除尿管。各组的糖尿病豚鼠膀胱在结束灌注后第14天时于无菌操作和全身麻醉下取出,将组织迅速冻存于-80℃冰箱,ICC表面CD117蛋白和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CD117和Cx43mRNA表达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HC)法观察Cx43蛋白和ICC表面CD117蛋白在豚鼠膀胱中的分布和染色强度。结果:Western印迹显示CD117+Cx43组、Cx43组和CD117组的CD117蛋白及Cx43蛋白表达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17+Cx43组的CD117蛋白和Cx43蛋白表达均高于Cx43组和CD11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检测发现CD117+Cx43组、Cx43组和CD117组的CD117和Cx43mRNA表达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17+Cx43组的CD117和Cx43mRNA表达均高于CD117组和Cx4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HC结果显示CD117+Cx43组的CD117蛋白和Cx43蛋白的免疫染色强度均高于CD117组、Cx43组和阴性对照组。结论:SCL和GJA1基因重组慢病毒均能在糖尿病豚鼠膀胱中成功转染,两种慢病毒联合灌注较单一的慢病毒灌注表达的CD117和Cx43蛋白及其mRNA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43 CD117蛋白 基因慢病毒 糖尿病膀胱 缝隙连接
下载PDF
侯氏黑散中风药、补虚药调控AQP-4、Cx43对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4
作者 王海征 张琪 +3 位作者 赵晖 冯英楠 董宪喆 张秋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42-147,共6页
目的观察侯氏黑散方对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风药组(7.7 g/kg)、补虚药组(2.59 g/kg)和全方组(10.5 g/kg),每组6只。各给药组预先灌胃相应药液3 d,假手术组和... 目的观察侯氏黑散方对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风药组(7.7 g/kg)、补虚药组(2.59 g/kg)和全方组(10.5 g/kg),每组6只。各给药组预先灌胃相应药液3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第4日灌胃20 min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造模后每12 h给药1次,连续3 d。HE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缺血侧侧脑室内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缺血侧侧脑室内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大片坏死,血管管周间隙增大,缺血侧侧脑室内囊GFAP、Cx43、AQP-4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风药组、补虚药组和全方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明显减轻,风药组、全方组缺血侧侧脑室内囊GFAP、Cx43表达明显降低(P<0.01),各给药组缺血侧侧脑室内囊AQP-4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侯氏黑散及风药拆方可通过调节GFAP、AQP-4及Cx43表达抑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轻其超微结构损伤及水肿。补虚药可协同风药减少水内流,减轻水肿,符合侯氏黑散重用风药的组方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侯氏黑散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水通道蛋白-4 缝隙连接蛋白43 大鼠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间隙连接蛋白Cx43和E-钙粘附素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安君岭 徐正顺 +1 位作者 张天一 张朝晖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和E-钙粘附素(E-cadherin)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探讨它们在H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7例HCC中间隙连接蛋白Cx43、E-cadherin的表达... 目的研究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和E-钙粘附素(E-cadherin)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探讨它们在H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7例HCC中间隙连接蛋白Cx43、E-cadherin的表达。结果Cx43、E-cadherin阳性率分别为42.55%、46.81%。随着疾病进展(TNM分期),Cx43阳性率降低。肝硬化组Cx43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肝硬化组(χ2=4.7135,P=0.03)。肝内血管瘤栓组E-cadherin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肝内血管瘤栓组(P=0.028)。Cx43、E-cadherin的阳性率在肿瘤大小、癌组织分化程度组无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未发现Cx43与E-cadherin存在显著相关。结论Cx43、E-cadheri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HCC的发生、进展和肝内转移中发挥作用。检测二者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HCC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肿瘤 cx43 E-cadherin 免疫组织化学 间隙连接蛋白cx43 E-钙粘附素 肝细胞癌 E-CADHERIN蛋白 carcinoma 技术检测
下载PDF
胎盘PD-L1、Cx43及VEGF在重度子痫前期中的表达分析
6
作者 高静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2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x43(缝隙连接蛋白43)在重度子痫前期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10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实验组,106例健康体检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孕妇分娩后胎盘组织PD-L1、Cx43及VEGF表... 目的探讨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x43(缝隙连接蛋白43)在重度子痫前期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10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实验组,106例健康体检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孕妇分娩后胎盘组织PD-L1、Cx43及VEGF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胎盘PD-L1、Cx43及VEGF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基于妊娠结局分组,不良结局组PD-L1、Cx43及VEGF阳性检出率均低于非不良结局组(P<0.05)。结论胎盘PD-L1、Cx43及VEGF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表达降低,可能参与了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胎盘组织 PDL1 cx43 VEGF
下载PDF
皮肤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中Cx43、Cx43 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瑞珍 唐文台 杜金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414-3416,3420,共4页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43在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18例皮肤基底细胞癌和20例鳞状细胞癌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x43,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x43mR-NA。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分析图像,并对数...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43在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18例皮肤基底细胞癌和20例鳞状细胞癌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x43,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x43mR-NA。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分析图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x43、Cx43mRNA在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鳞状细胞癌(P<0.01)。结论Cx43及其mRNA的高表达与基底细胞癌的生物学表现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43 cx43mKNA 皮肤 基底细胞癌
下载PDF
复脉汤预处理对心肌缺血诱导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与Cx43磷酸化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龚一萍 程臻 陈盈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5-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复脉汤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与连接蛋白43(Cx43)磷酸化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酒石酸美托洛尔组(104 mg·kg-1)、炙甘草汤组(9.40 g·kg-1)、复脉汤低剂量组(9.38 g·kg... 目的探讨复脉汤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与连接蛋白43(Cx43)磷酸化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酒石酸美托洛尔组(104 mg·kg-1)、炙甘草汤组(9.40 g·kg-1)、复脉汤低剂量组(9.38 g·kg-1)、复脉汤中剂量组(18.75 g·kg-1)、复脉汤高剂量组(37.50g·kg-1),共7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1 h建立心肌缺血模型,通过复脉汤预处理对其进行干预,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C(PKC)和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总量(Total-Cx43)及其Ser368位点磷酸化(P-Cx43 S368)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PKC与Total-Cx43以及P-Cx43 S368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复脉汤中、高剂量组、酒石酸美托洛尔组PKC与Total-Cx43以及P-Cx43 S368表达上调,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炙甘草汤组与复脉汤低剂量组也能促进PKC与Total-Cx43以及P-Cx43 S368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脉汤通过上调心肌缺血大鼠心肌PKC与Total-Cx43以及P-Cx43 S368表达,增强缝隙连接(GJ)通道的传导性和通透性,减轻其心肌损伤程度,这可能是复脉汤对缺血损伤大鼠心律失常的保护效应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脉汤 心律失常 信号通路 Total-cx43 P-cx43 S368
下载PDF
к阿片受体可通过抑制β肾上腺素受体进而调节心肌细胞Cx43发挥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伟光 张权宇 +5 位作者 曹钰琨 郑奇军 徐学增 王跃民 俞世强 裴建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1-476,共6页
目的观察κ阿片受体选择性激动剂(U50488H)及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ISO)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R)引起的心律失常的影响,初步探讨U50488H对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调节机制。方法实验大鼠... 目的观察κ阿片受体选择性激动剂(U50488H)及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ISO)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R)引起的心律失常的影响,初步探讨U50488H对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调节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I/R组、ISO+I/R组、U50488H+ISO+I/R组、Nor-BNI(κ阿片受体阻断剂)+U50488H+ISO+I/R组。观察每组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计算心律失常评分,RT-PCR检测Cx43 mRNA表达及用免疫组化方法显示大鼠心肌Cx43的分布特征,半定量统计分析。结果①心律失常评分:ISO+I/R组高于I/R组(P<0.05),在ISO前给予U50488H则可以降低ISO引起的心律失常(P<0.05),其效应可被Nor-BNI阻断。②Cx43 mRNA水平:ISO+I/R组比I/R组略增高,在ISO前给予U50488H则可使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5),其效应可被Nor-BNI阻断。③Cx43蛋白表达:ISO+I/R组Total-Cx43高于I/R组(P<0.05),P-Cx43降低但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U50488H后,可提高总Cx43和P-Cx43表达量(P<0.05),其效应可被Nor-BNI阻断。结论κ阿片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抑制β肾上腺素受体对Cx43调节从而发挥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50488H 异丙肾上腺素 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cx43 Κ阿片受体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PTEN、Cx43及VEGF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天一 安君岭 +1 位作者 顾君一 何松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2-666,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抑制基因PTEN、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在肿瘤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中PTEN、... 背景与目的:肿瘤抑制基因PTEN、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在肿瘤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中PTEN、Cx43及VEGF蛋白的表达及其关系,探讨它们在H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链酶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研究47例HCC组织中PTEN、Cx43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Cx43、VEGF在HCC组织中总的阳性率分别为76.6%、42.6%、70.2%。随着肿瘤病程进展,PTEN和Cx43阳性率降低(P均<0.05),而VEGF阳性率显著增高(P=0.001)。与肝内血管癌栓组相比,PTEN在无肝内血管癌栓组的阳性率显著增高(P=0.006)。肝硬化组Cx43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肝硬化组(χ2=4.7135,P=0.03)。PTEN阳性率在肿瘤大小、癌组织分化程度及肝硬化背景组无显著性差异。Cx43阳性率在肿瘤大小、癌组织分化程度及肝内血管瘤栓组无显著性差异。VEGF阳性率在肿瘤大小、癌组织分化程度、肝硬化及肝内血管癌栓组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PTEN阳性率与Cx43阳性率正相关(CramersV=0.3949,P=0.023);PTEN阳性率与VEGF阳性率负相关(CramersV=0.3937,P=0.024);Cx43阳性率与VEGF阳性率无明显相关(CramersV=0.3072,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PTEN cx43 VEGF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急性心肌缺血猝死例左室心肌Cx43脱磷酸化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章诗伟 刘世新 +3 位作者 邓立彬 郭学荣 陈新山 张益鹄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6-139,142,F003,共6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性猝死,特别是冠心病猝死者与对照组,左室心肌闰盘上缝隙连接蛋白Cx43磷酸化状态的差异,探讨其在急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其诊断心肌缺血早期病变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无明显心肌梗...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性猝死,特别是冠心病猝死者与对照组,左室心肌闰盘上缝隙连接蛋白Cx43磷酸化状态的差异,探讨其在急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其诊断心肌缺血早期病变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无明显心肌梗死的冠心病猝死组(组Ⅰ)、其他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性猝死组(组Ⅱ、Ⅲ)和两对照组(组Ⅳ、Ⅴ,严重颅脑损伤或病理性颅内出血所致急性死亡),共45名死者的左心室局部心肌组织(存档蜡块)中Cx43的磷酸化状态。另选用抗心肌闰盘上粘合连接的主要蛋白Pan-Cadherin的抗体和生物素化菜豆凝集素(PHA-E+L/Bio),分别检测心肌细胞间机械耦联与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后者采用亲和组化技术),以便在实验中与Cx4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⑴在实验组各例标本的心肌闰盘上磷酸化Cx43明显缺染,少数呈点状弥散于胞浆;但在两对照组中,可见磷酸化Cx43聚集于心肌闰盘处。⑵Pan-Cadherin在各例标本中均表现为心肌闰盘处的强阳性着色。⑶各组标本其心肌细胞膜均显示良好,细胞轮廓清晰可辨。结论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性猝死者,左室心肌细胞间机械耦联和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但闰盘处主司电耦联的缝隙连接蛋白Cx43却发生了明显的脱磷酸化。这提示,后者可能是急性心肌缺血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猝死 左室心肌 cx43脱磷酸化 免疫组化 心肌闰盘 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在Hs578T乳腺癌细胞由Cx43组成的细胞缝隙连接对阿霉素细胞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蒋国君 童旭辉 +3 位作者 祝晓光 董淑英 韩溪 郑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1-647,共7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Hs578T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的表达,以及由其形成的缝隙连接(gapjunction,GJ)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s578T细胞中Cx43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Hs578T...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Hs578T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的表达,以及由其形成的缝隙连接(gapjunction,GJ)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s578T细胞中Cx43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Hs578T细胞膜Cx43蛋白的表达;细胞接种荧光示踪法测定Hs578T细胞荧光传递功能;MTT法检测缝隙连接功能对ADM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Hs578T细胞中天然表达Cx43,10μmol·L-1维甲酸(ratinoicacid,RA)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中Cx43蛋白表达水平增高,25μmol·L-1 oleamide和10μmol·L-118-α-GA分别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中Cx4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Hs578T细胞膜表面有Cx43蛋白表达;10μmol·L-1RA预处理细胞24 h,细胞间荧光传递功能增强(P<0.01),25μmol·L-1oleamide和10μmol·L-118-α-GA预处理细胞1 h,细胞间荧光传递功能降低(P<0.01);在高密度接种细胞(生长融合,有GJ形成),10μmol·L-1RA增强细胞GJ功能,6μmol·L-1ADM对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1),25μmol·L-1 oleamide或10μmol·L-1 18-α-GA抑制细胞GJ功能,6μmol·L-1ADM对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P<0.01),而在低密度接种细胞(生长未融合,无GJ形成)细胞增殖抑制率没有改变(P>0.05)。结论 Hs578T细胞天然表达Cx43蛋白,并且增强细胞间由Cx43形成的GJ功能,ADM的细胞毒性也增加;而抑制细胞GJ功能时,ADM的细胞毒性也相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缝隙连接 阿霉素 cx43 维甲酸 油酸酰胺 甘草次酸
下载PDF
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血脑屏障精细结构AQP4、Cx43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宇红 谭小雯 +4 位作者 曾嵘 柴上 杨蕙 孟盼 张秀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09-2114,共6页
目的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黄芪、贯叶连翘、姜黄、熟地黄、山茱萸等)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血脑屏障精细结构水通道蛋白AQP4和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胃、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28 d慢性应激联合的方法复... 目的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黄芪、贯叶连翘、姜黄、熟地黄、山茱萸等)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血脑屏障精细结构水通道蛋白AQP4和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胃、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28 d慢性应激联合的方法复制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盐酸氟西汀)组,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以正常大鼠为空白组,灌胃给药4周。给药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能力,HE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血脑屏障精细结构AQP4和Cx43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海马细胞存在明显损伤,AQP4和Cx43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海马细胞形态趋于正常,且AQP4和Cx43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调控海马血脑屏障精细结构AQP4和Cx4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降糖解郁方 大鼠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海马 水通道蛋白AQP4 缝隙连接蛋cx43
下载PDF
不同灸法对高脂血症大鼠施灸局部Cx43表达的影响及与血脂调节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耀帅 王士超 +3 位作者 张建斌 项晓人 徐斌 王玲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48-1549,共2页
目的探讨温和灸、隔姜灸、麦粒灸,不同灸法对局部效应与整体效应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建立急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温和灸、隔姜灸、麦粒灸3种灸法刺激,对大鼠施灸局部神阙穴皮肤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作用和血脂调节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和灸、隔姜灸、麦粒灸,不同灸法对局部效应与整体效应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建立急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温和灸、隔姜灸、麦粒灸3种灸法刺激,对大鼠施灸局部神阙穴皮肤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作用和血脂调节的影响。结果艾灸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温和灸组、麦粒灸组与隔姜灸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温和灸组与麦粒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x43的表达与不同的灸法影响密切相关,这一结果与不同灸法对血脂调节的影响体现出较为一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灸 隔姜灸 麦粒灸 cx43 高脂血症
下载PDF
PI3K/Akt调节线粒体Cx43蛋白表达在H_2S后处理离体大鼠心肌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可璇 毛洪雅 +3 位作者 孟雪 惠夏 张邓新 季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通过调节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Cx43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 56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4):缺血/再灌注组(I/R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通过调节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Cx43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 56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4):缺血/再灌注组(I/R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LY组),硫化氢后处理组(NP组),硫化氢后处理+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N+L组)。采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平衡灌注20 min后停灌30 min复灌60 min。记录平衡末及灌注结束时的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灌注结束时,TTC法染色心肌切片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Westernblot半定量线粒体总的Cx43(total connexin 43,tCx43)和磷酸化Cx43(phosphorylated connexin 43,pCx43)表达水平。结果平衡灌注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与I/R组比较,NP组心功能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26.5±4.2)%vs(44.5±5.3)%(P<0.05);凋亡指数降低(25.9±3.0)%vs(43.1±1.9)%(P<0.05);线粒体tCx43和pCx4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LY294002逆转了H2S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使N+L组心功能指标及线粒体中tCx43和pCx43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及凋亡指数均增加(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上调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Cx43蛋白的表达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离体大鼠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PI3K/AKT 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cx43
下载PDF
缝隙连接Cx43在右美托咪定预防缺血-再灌注离体兔心复灌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凯强 高鸿 +3 位作者 刘军 刘艳秋 龙娟 李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离体家兔心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后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及Cx43表达的影响,探讨Cx43在右美托咪定抑制IR损伤心肌复极不均一性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家兔18只,体重(2.0±0.5)kg,成功制备Langen...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离体家兔心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后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及Cx43表达的影响,探讨Cx43在右美托咪定抑制IR损伤心肌复极不均一性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家兔18只,体重(2.0±0.5)kg,成功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液平衡灌流15min后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C组):持续平衡灌注37℃K-H液150min;IR组:K-H液继续灌流15 min后停灌,注射4℃Thomas液10 ml/kg使心脏停搏60min,心脏周围用4℃Thomas液保护,30min半量复灌4℃Thomas液5ml/kg,60min时复灌K-H液;右美托咪定组(DEX组):于K-H液及Thomas液中加入右美托咪定25ng/ml,余同IR组。记录平衡灌流15min(T_0)、继续灌流15min(平衡30min,T_1)、复灌30min(平衡120min,T_2)、复灌60min(平衡150min,T_3)的HR及三层心肌(内膜、中膜、外膜)90%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并以此计算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TDR),观察心脏复灌时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复跳时间,T_3时取左心室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左室心肌组织Cx43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DEX组复跳时间明显短于IR组(P<0.05);与T_0时比较,T_2、T_3时IR组、DEX组HR明显减慢,TDR明显增大(P<0.05);与IR组比较,T_1~T_3时DEX组HR明显减慢,T_2、T_3时DEX组TDR明显减小(P<0.05)。与C组比较,IR组、DEX组Cx43表达明显减少(P<0.05)且分布不均,且DEX组明显多于IR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抑制IR损伤后心肌复极不均一性,从而起到稳定IR损伤心肌心电传导,降低复灌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右美托咪定抑制缝隙连接失偶联、抑制Cx43表达减少及分布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缺血-再灌注损伤 离体心脏 跨室壁复极离散度 缝隙连接cx43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胃电节律失常大鼠胃组织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翠 张冬梅 +3 位作者 娄利霞 赵明镜 李丽娜 陈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运动的配伍规律。方法选取90只健康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80只。复制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经胃电生理学指标评价后,根据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将其拆分为辛开、苦降、甘补、辛开苦降、辛开甘补、...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运动的配伍规律。方法选取90只健康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80只。复制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经胃电生理学指标评价后,根据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将其拆分为辛开、苦降、甘补、辛开苦降、辛开甘补、苦降甘补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按相同药物浓度不等体积连续灌胃4周。给药后进行胃电参数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法、RT-PCR检测胃组织Cx43及其m 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x43及其m RNA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胃电慢波频率变异系数降低,各给药组Cx43及其m RNA表达降低,其中辛开甘补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运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缝隙连接蛋白Cx43及其m RNA表达有关,从而改变紊乱的胃电节律,达到改善胃运动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cx43蛋白 缝隙连接 胃运动 大鼠
下载PDF
脊髓Cx43通过JNK通路介导大鼠慢性吗啡镇痛耐受 被引量:5
18
作者 沈宁 郭瑞鲜 +3 位作者 胡芬 崔宇 陈培熹 冯鉴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脊髓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在慢性吗啡镇痛耐受中的作用及其是否通过JNK通路介导慢性吗啡镇痛耐受。方法 Sprague-Dawley(SD)成年♂大鼠连续7 d鞘内注射吗啡10μl(1.5 g.L-1)建立慢性吗啡镇痛耐受模型。采用热辐射... 目的探讨脊髓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在慢性吗啡镇痛耐受中的作用及其是否通过JNK通路介导慢性吗啡镇痛耐受。方法 Sprague-Dawley(SD)成年♂大鼠连续7 d鞘内注射吗啡10μl(1.5 g.L-1)建立慢性吗啡镇痛耐受模型。采用热辐射甩尾法测定甩尾潜伏期以观察吗啡的镇痛效果。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x43、磷酸化JNK(p-JNK)、总JNK(t-JNK)、磷酸化c-Jun(p-c-Jun)和总c-Jun(t-c-Jun)的表达;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检测脊髓Cx43的免疫反应性(immnunoreactivity,IR)。结果吗啡耐受引起大鼠脊髓Cx43的表达明显增多;Gap26(特异性Cx43阻断剂,1.5 g.L-1,10μl)可以拮抗吗啡镇痛耐受,并且明显地抑制慢性吗啡镇痛耐受所致的脊髓JNK及c-Jun的激活。结论脊髓Cx43通过JNK通路介导大鼠慢性吗啡镇痛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镇痛耐受 Gap26 cx43 JNK C-JUN 脊髓
下载PDF
勃起障碍者阴茎海绵体Cx43和nNOS mRNA的表达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铮 蒋健航 +3 位作者 张贤生 向祖琼 韩银发 王益鑫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9-400,423,共3页
目的研究勃起障碍(ED)患者阴茎海绵体连接蛋白43(Cx43)和神经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mRNA的表达,探讨ED的发病机理。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9例器质性ED患者阴茎海绵体标本组织中Cx43、nNOSmRNA的表达,以6例具有正常勃起功能者的海绵体组... 目的研究勃起障碍(ED)患者阴茎海绵体连接蛋白43(Cx43)和神经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mRNA的表达,探讨ED的发病机理。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9例器质性ED患者阴茎海绵体标本组织中Cx43、nNOSmRNA的表达,以6例具有正常勃起功能者的海绵体组织作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器质性ED患者阴茎海绵体Cx43、nNOS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器质性ED的发生与缝隙连接的Cx43mRNA以及nNOSmRNA表达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阴茎海绵体 cx43mRNA nNOSmRNA
下载PDF
Cx43基因对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晓晴 黄国英 +3 位作者 谢利剑 彭涛 陈萍 周国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01-2305,共5页
目的:探讨connexin43(Cx43)基因在小鼠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胚胎(ED)11.5 d至出生后1 d的Cx43基因剔除(KO)纯合型(Cx43-/-)、杂合型(Cx43+/-)及野生型(Cx43+/+)C57/BL6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方法鉴定基因型;H... 目的:探讨connexin43(Cx43)基因在小鼠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胚胎(ED)11.5 d至出生后1 d的Cx43基因剔除(KO)纯合型(Cx43-/-)、杂合型(Cx43+/-)及野生型(Cx43+/+)C57/BL6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方法鉴定基因型;HE染色观察心脏结构,免疫组化法测定横纹肌肌动蛋白α-SCA、凋亡相关分子active caspase-3及神经嵴细胞的标志物AP-2的表达。结果:①Cx43-/-小鼠大多出生后24 h内即死亡。大体解剖见明显的右室流出道圆锥部异常膨隆,右心房扩张;组织切片HE染色示右室流出道壁大量异常小梁状组织增生突起,形成多个囊状结构,右室流出道腔明显狭窄,右室腔扩张。Cx43+/-和Cx43+/+心脏无明显异常。②Cx43-/-小鼠近端流出道隔中央区域α-SCA的表达明显滞后。③Active caspase-3组化显示Cx43+/+凋亡细胞主要出现在近端流出道隔,ED12.5至ED15.5均可见到;Cx43+/-凋亡减少,Cx43-/-则仅见很少凋亡细胞。④Cx43-/-流出道AP-2的表达增多,且表达位置异常。结论:Cx43 KO小鼠以右室流出道异常增生引起的梗阻性畸形为主要特征,该病变过程可能与胚胎期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迟滞有关,其近端流出道隔细胞凋亡减少和神经嵴细胞表达异常很可能参与了流出道心肌化异常的形成,表明Cx43在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cx43 基因敲除 细胞凋亡 神经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